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鸡首壶

鸡首壶

古代瓷器壶 鸡油黄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毒酒子母壶

2020-07-29

古代瓷器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瓷窑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多为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形优美。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用。(见图145)

taoci52.com编辑推荐

鸡首壶的时代特征


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行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

鸡首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纷纷南下,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制瓷工艺逐步提高,北方瓷系出现,从此我国制瓷业形成南北两大系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在南方,以瓷器制造为主的手工业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奠基于东汉的青瓷烧造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东南沿海的江、浙、闽,长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赣都相继设立瓷窑,著名的越窑、德清窑、洪州窑、瓯窑、婺州窑、岳州窑等先后出现。这一时期的瓷器种类也不断增加,除罐、尊、壶、碗、盘、洗、耳杯等外,还有鸡首壶、香熏、唾盂、虎子、砚台、镇墓兽、莲花尊、猪圈、鸡笼、灶、多格盒、水注等等。装饰内容也更为丰富,堆塑、贴花、模印、刻划、镂孔、施彩等工艺的使用,使得瓷器造型生动,样式繁多。有的将整个器形做成动物形状,如卧羊形、蛙形等,有的则捏塑动物头部,如鸡头、羊头、虎头等为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后者占了动物类装饰内容的绝大部分,鸡首壶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

鸡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禽,很早就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北武安磁山、江西万年仙人洞中,就曾出土过家鸡祖先——原鸡的鸡骨。汉代《韩诗外传》中将鸡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西晋、东晋的墓葬中有大量陶瓷鸡和鸡舍出土。以鸡为装饰的瓷器盛行一时。

鸡首壶除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有发现,范围很广泛。在从出现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中,鸡首壶因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成为我们进行断代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按时代顺序,来说说它的发展特征。

西晋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鸡首状的流不通壶腹,不能用于倾注。

东晋鸡首壶,器形比西晋时高大,壶颈部比西晋时要高。鸡首也有很大变化,鸡冠加高竖挺,鸡首下有颈,双目圆睁,鸡口圆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于盘口,更宜实用。肩部有桥形系。

黑釉鸡首壶,的造型与青釉鸡首壶基本相同,釉色匀润,器形规整,为德清窑之精品。德清窑主要分布在浙江德清县东郊的焦山和西南郊的戴家山、陈山、丁山等处,以生产黑瓷为主,亦兼烧青瓷。黑釉瓷器使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配制釉料,当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上釉时再特意加厚釉层,经高温烧制即可达到纯黑的效果。德清窑从东晋开始烧造,到南朝初期结束,100多年时间,产品运销到浙江、江苏,甚至远达四川。鸡首壶为当时德清窑的常见器形。南朝时期的鸡首壶,壶颈加长,器腹加深,变得瘦长。乌冠高耸,引颈作呜叫状。壶柄的弧度减少而长度增高,更高于壶口。从东晋晚期开始,部分壶柄与盘口的连接处设计为龙首。肩部仍有桥形系。有的壶身还以莲瓣纹、龙纹作装饰,造型更加挺拔秀丽。从东晋开始,还出现了一部分双首、双柄的鸡首壶。至此,作为日常生活用器,鸡首壶的制作趋于规范,器形修长瘦削,线条流畅,曲线优美。隋朝鸡首壶,壶颈细长,中间饰以弦纹。器身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显得更为纤细修长。鸡头雄健,鸡颈粗壮,造型趋向写实。壶柄弧度减小,衔龙造型也更为生动。肩部的系多为复式系。

白瓷是在青瓷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如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元年(570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但白瓷真正烧制成功是在隋代。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共出土瓷器17件,其中白瓷6件,胎釉已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呈现象牙白的质感。传统的鸡首壶也在隋代穿上了白色的“新衣”。

总之,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鸡首壶在当时非常流行,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繁荣经济的渴望。

三国青釉鸡首壶


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擅长用各种动物作为铜器、陶器和瓷器的装饰,或者把整个器物做成动物的样子。这件三国(220年至280年)时期的鸡首壶就属于这一类,是瓷器中的精湛之作。

鸡首壶,是三国末年两晋时期越窑、瓯窑的一种新产品,以后各地窑厂都有烧制。这件鸡首壶是198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宋山东吴大墓出土的。壶高19.2厘米,口径10.5厘米,口较小,短颈,斜肩,鼓腹,平底。肩上塑一鸡头作壶流,昂首张嘴,高冠睁眼,形态生动。后肩上贴附翘起的短尾,首尾相应。壶的肩部刻划三首弦纹,并置有对称的两个半环形耳,耳上饰蕉叶纹。通体施青釉,釉色匀净。壶底无釉,胎色灰白,质地坚硬。三国、两晋时,壶和罐容器没有配制盖,常以碗碟作为盖。东晋开始,壶罐才较多地配制器盖。此壶出土时未见碗碟之类盖。

鸡首壶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早期的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肩部,一面贴个鸡首,另一面贴鸡尾,鸡头都是实的,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壶身变大,鸡头有颈,引颈高歌,后安圆股形把手,上端贴在器口,下端贴于上腹。到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还饰有龙头。到了隋代,壶身变得修长,口颈加高,柄饰龙头更为普遍,造型优美,而且更适合于实用。马鞍山地区历年来出土了大量六朝时期的鸡首壶,它们的形制多样,构思巧妙,演绎出不同时期实物造型的发展序列。比较清楚地看出,鸡首壶是由三国、西晋时矮身、鼓腹、短尾等造型特点向高体、长颈、长尾上翻成曲柄的形式逐渐演变。考古界此前一直认为吴、西晋的鸡首壶,鸡首不能倾注,只是一种装饰。而马鞍山市宋山东吴墓出土的两件青釉鸡首壶(有雌雄之分),鸡首与腹相通,充当流的作用。既有装饰美,又实用,揭示了西晋以前三国时代鸡首壶的造型特点,即造型秀美,制作规整,使用方便,反映了越窑在三国时期已具有相当高的烧成技术及制瓷工艺。

这件三国越窑青釉盛酒(水)器,埋藏地下1700多年,至今仍然釉色莹润,保存完好,不可多得。1992年该壶被选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精美图册《中国文物精华》之中,属国家一级乙等文物,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陶瓷知识:婺州窑青瓷鸡首壶的演变


鸡首壶发展至唐代,已进入减少消亡的阶段。唐代鸡首壶与唐代小盘口壶器形十分接近,与这时审美观有关,比较矮胖。其腹部明显增胖,其鸡首更小,仅为象征性点缀装饰。一般为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一侧捏贴一泥丁,作象征性鸡首,对称一侧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鸡首壶在本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晋,鸡舍也出现在西晋,从一个侧面表明,衢州在西晋时把鸡作为家禽来圈养已十分普遍。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乱时期,人们常在陶瓷器上加入鸡、羊、虎等动物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其中鸡首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鸡、吉谐音,寓意吉祥安宁,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窖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陶瓷知识:婺州窑青瓷鸡首壶时代发展特征


鸡首壶,又称天鸡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鸡首壶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附一鸡首和把手。衢州地区所产的鸡首壶大多为婺州窑青瓷,少数酱褐釉瓷。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纵观鸡首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鸡首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发展特征。

西晋青瓷鸡首壶

西晋青瓷鸡首壶高7.8厘米口径5厘米腹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

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饰凹弦纹三周,肩饰斜方格纹带一周,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鸡咀下端镂一圆孔为流。对称另一侧贴一小鸡尾。另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直系。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不及底,釉色青泛黄,釉面开片。胎青灰色。70年代初龙游上圩头街路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高24.6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2厘米

盘口,细短颈,圆肩,球腹,平底。肩饰弦纹一周,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系间一侧附鸡首流,另一侧置一圆柱形提把连接口沿,且把高出口沿。内施釉至颈,外施釉近底。釉青绿色,鸡冠及双眼点褐彩装饰,口沿四处点褐彩,釉面桔皮纹。胎青白色,露胎处呈紫红色。1978年4月,衢江区汪村沙土山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西晋时鸡首壶器形较小。一般为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施凹弦纹和斜方格纹,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鸡咀下端镂一圆孔为流,另一侧贴一小鸡尾,另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直系。这时期的鸡首壶为创始阶段,由盘口壶演变而来,并不实用,流设在鸡咀下端,如液体流出,势必会沿腹部而下。把也尚未出现,只有一个小鸡尾,从而出现操作不便等弊端。

到了东晋,鸡首壶在实用功能方面发展成熟,其造型装饰也更加完美。鸡冠加高,鸡颈明显,且加长,鸡咀由尖变圆内空作流,避免了像前者液体流出会沿腹壁而下的弊端。同时鸡尾也发展为把手,把上端高于口沿,肩部多饰桥型方系。这一时期的鸡首壶装饰方面出现了点彩,常见在盘口上加四点褐彩和鸡冠、鸡眼上点褐彩,尤其是在眼球上点褐彩的装饰,可谓是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使鸡眼立体感更强,且更加圆润有神。

南朝青瓷莲花瓣双桥系鸡首壶高13.6口径6.4腹径10.6底径7.4厘米

盘口微敞,盘壁略内弧,细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平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桥形系,一侧口沿至肩附一圆柱形提把,把顶端高于口沿,对称另一侧附一鸡首咀。肩部系、咀、把之间分别划三复线莲瓣各一片,莲瓣下端饰二周凹弦纹。腹划有三复线莲瓣七片,每片间又错位叠划莲瓣一片。内口施釉,外施釉不及底,釉面冰裂纹,釉豆青色,釉层较厚,釉色光亮。胎灰白色。1979年4月江山市清湖镇和睦龙底山出土,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南朝时期的鸡首壶变化主要体现在腹部,从晋代的球腹变为鼓腹下收。其总体器形亦比前者缩小,鸡咀作流的功能逐渐消失,多数鸡咀变为实心,鸡首仅作装饰,把仍保留其功能,且小数装饰变为更为复杂,在把的顶端装饰龙首。这类鸡首壶本地区常见为盘口微敞,细束颈,圆肩或溜肩,圆肩为弧腹下收,溜肩为鼓腹下收,平底或平底稍内凹。肩两侧均附一对称桥形系,系间一侧附一长颈鸡首,咀实心不作流。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提把连接口沿,少数在把顶端加饰龙首口衔盘口。其中笔者于1979年4月,在江山市清湖镇和睦村龙底山一南朝墓中清理出土一件鸡首壶,其肩部系、咀、把之间分别刻划三复线莲瓣各一片,莲瓣下端饰二周弦纹,腹部刻划三复线莲瓣七面,并在每片间又错位迭划莲瓣一片。虽鸡首已残,但造型优美。从一个侧面看它的装饰工艺,虽这时点彩已基本消失,但另一种装饰工艺又开始流行,即在器身上刻划莲瓣,这种刻划莲瓣还在其他器物上被广泛使用。如南朝的碗壁也普遍刻划莲瓣,这种莲瓣装饰已成为南朝时期的一种风格。

隋青瓷竹节颈鸡首壶高59.7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3.3厘米

敞口,圆唇,竹节形粗长颈,溜肩,腰鼓腹,饼底。颈上细下粗,饰二竹节凸棱。肩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双复系,系面饰一凹槽,双复系间一侧附一昂首鸡头,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体执手,执手上端饰双龙首嘴衔壶口,且龙首高出口沿。肩饰一周凹弦纹,弦纹上部印半圆圈纹一周,半圆朝下;弦纹下端腹部印葵边花朵一周。内口施釉至颈部,外施半釉,釉色青泛黄。肩、腹剥釉,且见胎釉结合处有化妆土。胎灰白色,露胎处呈灰色。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隋青瓷饼足鸡首壶高15.4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9.4厘米底径6.2厘米

盘口,束颈,圆肩,球腹下收,饼足,饼底平坦。盘口底沿内折,肩两侧附一拱形系,两系之间近颈部捏贴一象征性鸡首,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把,把将口沿与腹相连,把高出口沿。腹饰有凹弦纹8周,下腹近底内束,饼底外凸。内口沿至颈施釉,外施满釉,釉呈豆青色。胎质较细腻,呈灰白色。江山市长台镇双塘沿出土,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到了隋代,鸡首壶的鸡首作流功能完全消失,仅起装饰作用。鸡首壶的明显特征就是出现与同时期盘口壶一样的竹节形长颈,因器物高近60厘米,为求摆放稳实,故在下腹近底向外撇,且采用饼底,这样一来,饼底的接触面较阔一些,摆放就更加稳实。这类鸡首壶一般盘口不明显,呈敞口状,圆唇,竹节形粗长颈,溜肩,腰鼓腹或球腹,饼底。颈上细下粗,中部附二竹节凸棱。肩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双复系,两双复系间附一昂首鸡头,鸡冠高耸后倾,极为生动。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把,把上端饰双龙首,龙嘴衔于壶口,且龙首高出口沿。肩饰一周凹弦纹,其上部印半圆圈纹一周,缺口朝上方;弦纹下端腹部印葵边花朵一周。内口施釉至颈部,外施半釉,釉色青泛黄。胎釉结合不够好,肩、腹部剥釉严重,且见胎釉结合处有乳白色化妆土。胎质相对较细,胎灰白色,露胎处呈灰色。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施化妆土工艺十分明显,当为婺州窑青瓷的代表。

同时,隋代鸡首壶还有另一种器形,一种小鸡首壶。体型上明显缩小,高在15~20厘米左右,此类鸡首壶可能仅作随葬冥器。鸡首造型也明显变化,为捏塑装饰性鸡首,鸡首小而平,贴饰在壶的肩部,不再似前者那样生动形象。

唐青瓷点褐彩鸡头壶通高16.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8厘米

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另一侧捏塑一象征性鸡首,鸡首对称处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至下腹部,肩腹部饰十二条块青褐色彩斑,釉青绿色。胎灰白色。1984年,衢州市西郊花园岗棉纺织厂基建工地唐墓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鸡首壶发展至唐代,已进入减少消亡的阶段。唐代鸡首壶与唐代小盘口壶器形十分接近,与这时审美观有关,比较矮胖。其腹部明显增胖,其鸡首更小,仅为象征性点缀装饰。一般为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一侧捏贴一泥丁,作象征性鸡首,对称一侧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

鸡首壶在本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晋,鸡舍也出现在西晋,从一个侧面表明,衢州在西晋时把鸡作为家禽来圈养已十分普遍。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乱时期,人们常在陶瓷器上加入鸡、羊、虎等动物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其中鸡首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鸡、吉谐音,寓意吉祥安宁,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至今当地人死后,入殓的棺材其棺盖内天板仍流行彩绘金童玉女、太阳、月亮及公鸡,其意金童玉女为侍候死者,日、月为白天黑夜之分,公鸡为打鸣报晓,为墓主人司晨。在出殡时,还流行在灵柩头部背上捆绑一只活的大公鸡,一路抬去一路鸣叫,直至墓地,棺木下葬时,公鸡带回家中饲养,不得宰杀,一直让它自己老死。其意是当死者入殓时,盖棺钉棺钉时用斧头敲打,死者魂魄误认已天黑,出殡时让公鸡叫醒死者,并一路由公鸡指引至墓地,即到另一世界。同时墓地常有白蚂蚁蛀棺木,所以亦有公鸡鸣叫起到震慑白蚂蚁之说。另外道士为死者做超渡、做法事都用公鸡割破鸡冠,洒血辟邪;新房上梁竖柱木匠师傅所谓的请鲁班、出煞也用公鸡洒血,以求吉祥和辟邪。从出土物来看,西晋至唐墓葬中常见鸡首壶是否与某种葬俗有关尚待进一步考证,极有可能为辟邪之义。

陶瓷收藏与鉴赏: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收藏鉴赏


网讯,陶瓷收藏与鉴赏: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收藏鉴赏。

陶瓷收藏与鉴赏: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收藏鉴赏

小盘口、束颈、丰肩、圆鼓腹、平底;肩上对称有双系,一侧有短流,饰为鸡首型,中空可供出水,另一侧有把,连接肩部与口沿;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釉层较薄,部分区域开细碎之纹片,底部无釉,露灰白色胎,胎质较为疏松,有气孔;器身点饰褐彩,随意成型,是东晋时期浙江西部德清窑口产品。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壶,但是早期的壶主要是取水用具,如新石器时代的壶,底部是尖的,适合在垂直方向取水。后来逐渐演变成水器,到晋代基本成型,变成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样子。不过,西晋时候的壶还是没有流,仍然是出水入水都是一个口,如本书12号藏品。在西晋晚期开始出现以鸡首,羊首甚至狗首等贴塑在肩上,用来做装饰,到了东晋,再在这个基础上将鸡首做成中空形状,可以方便地出水,最终形成出水入水分开通道,而在另外一面又对称地做上把,既方面手提,也更美观,由此壶也就最终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

两晋时期壶的制作主要集中在浙江,包括东部的越窑、南部的瓯窑和婺窑,还有西部的德清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浙江西南部山区也发现有当地生产的青瓷壶出土,时间当在晋末南北朝,不过尚未有最后定论。越窑瓷器较为精美,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也更成熟,相比之下,瓯窑和婺窑的瓷器则较粗糙一些,主要表现在釉层较薄,呈色不稳定,胎质较为粗松,形制简陋。德清窑的黑釉鸡首壶历来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但是过去还未曾将这类青釉点彩壶列入德清窑产品序列,而到了隋、唐,则南北很多窑场都开始制作壶这种器具了。

关注手机(m.cngold.org),动态随时看。

凤首壶显气派


北宋出品定窑瓷器,俗称粉定、白定,专供宫廷御用定窑瓷大都镶金嵌银,豪华气派,民间使用的一般日用器皿称之为土定。定窑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窑址唐宋时在定州境内,即现今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燕山村等地,定窑以白瓷为主,也产少量紫定、黑定等。定窑白瓷取代于唐邢窑白瓷而显赫于天下,其色为暖白色,白中闪黄,恰似略施脂粉的少女肌肤,惹人喜爱。白定瓷胎体薄而轻,釉层玻璃质感强,光亮有流淌现象,俗称泪痕,釉色有莹白、甜白、牙白,纹样有划花、刻花、印花等。元代人刘祁在《归潜志》中赞誉白定瓷: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在宋元时期白定为上,黑定、紫定等不及白定受推崇。

笔者藏有一件定窑凤首瓜棱执壶,高23.6厘米,底径6.9厘米,通体施甜白釉,凤首生动、可爱。凤首上承荷叶花口,凤颈下接八筋瓜棱壶体,短壶嘴从壶体中突起,曲手柄将凤颈与瓜壶连为一体,底部满釉。此件凤首瓜棱执壶造型优美,设计比例恰到好处,壶体除八条瓜棱外,中间略现一条接缝痕,体现了工匠手工拉坯工艺水准。

据考证,宋代定窑器底部一般都刻写“官”、“新官”、“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款,这阴刻款识是在制作时即由工匠手工刻写后上釉,圈足糙底垫烧而成。在定瓷烧制时就留下铭款的做法,系五大名窑中首屈一指。

鸡娃灯趣话


历史上,陕西民窑曾烧造出形形色色的瓷灯以供民间日用,其中有一种别致的灯具称作“鸡娃灯”。它一般长10厘米左右,可握于掌中,造型小巧可爱,酷似一只雏鸡,在装饰上多采用朴实无华的黑釉和酱釉,也有青花制品。其形状如同一只带流小壶,从壶口中注入灯油,在流状小嘴中放入灯捻。壶口有小平沿,有的还用长短不等、两端尖锐的细铁条缠绕成一个叉形把手。鸡娃灯壶口小、重心低,不易倾倒且便于携带,在陕西渭河以北的煤矿一带,除了农家使用外,小煤窑一直也把它用作矿灯,铁叉状的把手很方便插挂固定。渭北鸡娃灯的造型演变与用途通过近年来陕西铜川陈炉耀州窑考古调查得知,至迟在清代陕西渭北就已烧造黑釉鸡娃灯了。

清代的鸡娃灯形体饱满,形如雏鸡,腹部鼓圆,方唇敛口,口沿较窄,灯口形状与宋代梅瓶采用的蘑菇口近似。灯捻口的水平位置稍低于注油口,颈较短,平底内凹,施釉不及底。

民国时期,渭北烧造鸡娃灯的窑口增多,澄城、白水等县民窑也有烧造。陈炉窑烧造的黑瓷鸡娃灯曾见有“孟明堂制”款,有的还模印阳文“孟明堂”“天下第一”“孟”等款识。民国时期的鸡娃灯流部增长,口沿加宽,腹部略扁圆,灯捻口的位置与注油口平齐。

到了解放初期,灯流改为素面无釉并与壶口平齐以方便叠烧。灯腹呈长方形,造型显得方正呆板,底足也由平底内凹改为平足。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在农村普及,煤矿照明也改用电灯了,鸡娃灯遂告停烧。直到80年代以后,耀州窑复制厂又开始烧青花瓷及黑瓷鸡娃灯,但这时的鸡娃灯已不是实用灯具,而是作为民间工艺瓷烧造的。

2002年以来,铜川市文物考古部门在陈炉镇一带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古窑址调查及地层解剖,陈炉镇窑场包括上店、立地坡、陈炉三处,从新的考古收获可知,类似鸡娃灯造型的壶形瓷灯在金元时期并未烧造。

上店和立地坡发现的金代瓷灯有两种,金代前期为敞口、斜腹、平底,腹部由斜向微弧演变,金代后期出现一种厚壁、敞口、斜腹、圈足的灯具。蒙元灯与金代相类似,但灯腹较为圆弧,多沿用宋金以来的敞口、斜腹、平底灯造型。此种灯在蒙元还演变出一种敛口灯,腹部为斜腹略弧,到元代后期腹则更弧。金代后期出现的厚壁敞口斜腹灯到元代前期变为直口斜腹,元代后期又变为敛口、斜弧腹,还出现了平底灯。引人注目的是,元代后期耀州窑立地坡窑区还烧造省油灯。

明代瓷灯则有两种,一种沿用宋金以来的敞口、斜腹、平底,另一种胎体厚重,口沿有刻槽。明代早期未见,中期由斜腹向斜弧腹演变,口沿明代中期为敛口,晚期为敞口。

清代灯仅见于晚期,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敛口形,造型似高足杯,但较矮,中间有灯柱。另一种为鼓形,顶有注油孔和灯芯孔,这种鼓形灯在民间使用较多,俗称闷灯。

与渭北鸡娃灯相似的带流壶形灯在山西、河北等其他北方省份民瓷中也存在,有的还在壶流的两侧各贴塑上一只弯曲牛角,造型如卧牛,称之为“卧牛灯”。2005年笔者在新疆参观学习时,在吐鲁番的坎儿井遗址陈列文物中也见有黑釉鸡娃灯,当地称之为“靴形灯”,黑瓷、釉陶和铁制品均有。维吾尔族历史上曾使用这种瓷灯作为地下挖掘导水横井时的定向灯,在黑暗的地下挖掘坑道时,只要使用三盏以上的油灯,确保油灯排列为一条直线,就能保证挖掘坑道的笔直,与现代枪支“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相同。鸡娃灯在新疆被用作挖掘坎儿井的定向灯,这也为我们重新认识渭北鸡娃灯的用途提供了新思路,鸡娃灯在陕西主要使用于渭北产煤区,除了煤矿中用作照明具,它们很可能也曾被作为挖掘坑道的定向灯使用。鸡娃灯与明清书灯的造型比较

鸡娃灯与卧牛灯造型大同小异,而与我国传统的浅盘、碗状瓷灯明显不同,渊源应是来自一种带流的壶形灯具。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都烧制过带流的壶形瓷灯,时人称之为“书灯”。“书灯”这一称呼在元代就已出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宣德官窑烧制的青花壶形书灯,通高12.7厘米,通体描绘花草图案,肩上横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灯制作精巧,造型为一扁腹小壶立于托盘之上,与此相似的青花瓷灯在清雍正时也曾烧造过。

把明清官窑烧制的青花书灯省去了高座、执柄和灯盖,不就是民间“鸡娃灯”的造型吗?这种壶形瓷灯的灯捻从流部放入油壶里,由于带有壶盖,油料不易挥发,并收美观、实用、省油、清洁之功。我国宋元时期南北方都烧制过腹部注水的“省油灯”,如四川邛崃窑、浙江龙泉窑都有烧造,笔者在藏友处还见过一件元至明初时期耀州窑烧造的黑瓷省油灯。这些宋元时期的浅碗形夹腹省油灯,制作费时费工,灯油在敞开的瓷盏中也比较容易挥发,虽然在夹层中注入冷水,“每夕一易之”,但节油效果一般也仅有百分之一二十。而明代开始出现的壶形瓷灯,灯油在相对封闭的壶体中很难挥发,效果优于此前的省油灯,因此敞口的夹腹注水灯最终被节油效果更佳、制作和使用更为简便的壶形瓷灯所取代。壶形带流灯与外域文化的关联民间鸡娃灯的造型源于明代御窑书灯,这一发现使人们对鸡娃灯不由刮目相看,也使人们对其造型渊源更产生了兴趣。在历史上,我国传统瓷灯多采用平底台盘状或浅碗形、杯形造型,不仅瓷器如此,汉唐时代常见的陶灯、玉灯、金属灯具也是如此,在我国明代以前的古陶瓷灯具里确实没有这种腹部封闭的壶形灯具。

明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把一批造型奇特的西亚阿拉伯风格金属器皿带回朝廷,因此永宣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仿照西亚金属器皿烧造出大量的青花瓷和白瓷,这些风格奇特的精美瓷器既可以满足宫廷使用,也可作为礼品与伊斯兰文化区交流。在此种背景下,永宣官窑烧造出造型与传统迥异的壶形瓷灯——“书灯”。上行下效,民窑遂仿效书灯,借鉴这种外来造型,并加以简化,烧造出了鸡娃灯。由于这种造型便于制作与使用,省油效果明显,遂在清代、民国时期流行开来。

壶形带流油灯历史久远,其造型来自西亚和北非,甚至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科学》杂志中译本1983年第4期刊登有Fitch所著《科萨的油灯》,记载了罗马带嘴油灯的发展演变。该文介绍,在意大利罗马以北120公里的科萨古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罗马文化中主要的室内照明用具油灯的演变规律:“最初的油灯是粘土手制的浅钵,为轮制或手制,钵中装有半钵油,灯芯就漂在液面上。后来,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陶匠在陶灯烧制之前,把钵的边缘捏出一个小唇口,这样,灯芯的一头就可以高出油面之上。下一步的改革是把钵的边缘除了捏出的唇口之外均向里弯,以减少灯油被溅出的危险。再下一步,唇口消失了,手制的锥形陶嘴取代了它的位置。”2005年,笔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古罗马&汉长安——东西文明比较大展”上,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罗马油灯,展览陈列有数盏罗马陶制壶形油灯,还展示了一件庞贝出土的带人物雕塑的三嘴青铜壶形灯,庞贝出土的两盏红陶质壶形灯还装饰有鹰形及面具纹装饰。

罗马造型的壶形灯其实早在唐代就传人了我国。1959年新疆巴楚曾出土过一盏唐代壶形铜灯,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浅盘式灯迥异。此灯高度仅有7.1厘米,外形如同一把没有盖的长嘴小壶,铜灯由灯盏和灯座两部分组成,壶嘴中应是放入软灯芯,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件铜灯模仿自罗马灯具,甚至可能就是一盏罗马铜灯,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亚辗转传人的。

这种西方灯具的传入,对我国古代灯具的造型改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以前,我国油灯多为敞口造型,使用的灯芯大多是在台盘中央直立的硬质纤维。唐代以后,受到西方灯具软质灯芯的影响,逐渐盛行用软质纤维搭在唇沿上的灯具,这种变化与壶形灯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是一致的。明清、民国时期,无论大江南北,民间已多使用壶形带嘴油灯,壶口盖塞住后,既省油又便于端持,遂成为民间油灯的流行样式,而鸡娃灯就是壶形灯的一种变形。

通过分析比较,现代人看起来土得掉渣的民瓷鸡娃灯,应是模仿白明代官窑书灯,造型源自西亚阿拉伯金属灯具,很可能还可远溯至罗马灯具。鸡娃灯历史上曾借鉴了时髦的舶来品造型。一盏鸡娃灯竟然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宏阔背景,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民瓷真是不简单,其内涵和流变博大精深,小小鸡娃灯带给我们的启示可谓多矣。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鸡首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鸡首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