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柴烧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简述“炉钧”的创烧及发展过程

简述“炉钧”的创烧及发展过程

柴烧瓷器的鉴别 古代烧瓷器的原理 古代烧瓷器

2020-07-29

柴烧瓷器的鉴别。

曾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其始于唐兴于宋,后因战乱频繁,文明摧毁,于元代末年失传断烧。清末,神垕陶瓷艺人卢振太穷毕生之力,终于恢复宋钧工艺,钧瓷再次复兴,“卢钧窑”由此创立。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卢钧窑“义兴公商号”,是明清两代晋商窑货商号,在神垕卢氏恢复钧瓷生产工艺之后,成为卢钧窑总号,以经营和烧制瓷器为主。

据苗锡锦先生主编的(钧瓷志》记载,清光绪五年(1879年),神厘窑工卢振太、卢振中及振太之子天福、天增、天恩兄弟三人,受古玩商人高价收买宋钧的影响,立志恢复钧瓷。经过几十年的反复试验,摸索出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成分,并用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在风箱窑炉中烧制出小件仿宋钧瓷,使断烧300多年的钧瓷技艺得以恢复。由于这种小件仿宋钧瓷,采用风箱小窑炉烧成,故称“炉钧”,而创始人是卢氏家族,且影响久远,也有人称其为“卢钧”。

窑火凝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正在烧制“炉钧”作品。

这种风箱窑炉结构简单,其设施主要有窑膛、炉栅、活动盖顶、灰炕、风箱、匣钵、支具等。窑膛内直径约40厘米,深约50厘米.窑膛内甸次放一个匣钵,匣钵内放1一2件作品。窑底为炉栅,炉栅下为落灰坑。窑膛上部是一活动盖顶。盖上活动盖顶捂火可造成窑炉内还原气氛。炉钧使用燃料为焦炭,系一次添加,整个烧制过程2一3个小时即可完成。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炉钧作品【玉壶春】,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炉钧”是钧瓷恢复的先驭,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钧瓷的恢复,多以烧制“炉钧”为主,直至1958年.地方国营禹县神厘钧瓷厂成立,通过风箱炉小窑进行了100多次的试烧,初步总结出了窑变呈色的规律,才转入大窑烧制,“炉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随着钧瓷业的发展,“炉钧”作为钧瓷的一个品种又重新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受到广大陶瓷收藏者的关注和喜爱。

编辑推荐

茶具的发展过程


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

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

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因而当时的茶具十分繁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除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茶碾为碾茶之工具。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上等者为橘木,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此种木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茶罗即“筛子”,茶圣陆羽称之为“罗合”。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罗面是用细纱绢制成。罗(筛)茶末时,要加上盖,以免茶末飘散。宋代茶罗的罗圈,考究的用金银制成,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碾和茶罗自碾自罗。

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当时著名的瓷窑有:杭州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名窑。中国的茶具发展历来是与陶瓷器的发展切切相关的。

唐宋时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故茶具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明清清茶条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

秦汉陶器及陶塑艺术的发展过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扫灭了诸侯割据势力,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大国,汉朝的建立则使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更加巩固。

汉代,长期的安定局面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使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有较大规模的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也有遍布全国城乡的小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陶瓷手工业在汉代是遍及全国的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因为陶瓷用具是任何家庭、建筑部门都不可缺少的,因此发展得很迅速。陶质用具和砖瓦质量之佳,气魄之宏伟、艺术性之高是其他朝代难于相比的。

秦砖汉瓦的美名享誉千年,低温颜色釉的发明为陶器的美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殉葬用的画像砖,再现了汉朝社会现实。青瓷、黑瓷烧制的进步,把瓷器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统计,秦汉陶器生产仍然以日用器皿为最多。以泥质灰陶器皿为主,根据不同用途,有细泥陶、粗泥陶和夹砂陶之分。

由于烧成气氛的不同,陶器的颜色有青灰色、灰褐色、红色、黑色等,还有各种彩绘陶。其中以颜色纯正的青灰色陶器质量最好,火候高,还原气氛控制很好,颜色均匀悦目,质地坚实耐用。器物以表面光素为多,很少纹饰。

陕西关中地区的日用陶器有壶、小壶、扁壶、茧形壶、樽、豆、盆、杯、盘、钟、缸、勺、鼎、甑、釜、钵等。

河南等关东地区,主要生活用具有罐、壶、鼎、钵。楚文化集中的长沙地区,陶器具有地方特点,如矮足鼎、盒、壶、罐、碗、盆、釜、甑、长方炉、盉、博山炉、钫。

广东地区常见有瓮、罐、双耳罐、提筒、双联罐、四联罐和五联罐、瓿、小瓿、壶、匏壶、钫、敦、盒(包括小盒、三足盒)、四联盒以及碗、盆、甑、釜、鼎、熏炉、豆等。

长江以南地区除一般陶器之外,还有印纹硬陶。这些器物质地坚硬,表面往往拍印细密的方格纹,或刻划波状纹、锯齿形纹,器物种类以瓮、罐、壶、盒、碗等为多。

汉代陶器的装饰,一般陶器有弦纹、划纹、绳纹、印纹、模印浮雕、涂色和彩绘等若干种。有的弦纹比较宽,形似瓦沟状,故又称“瓦纹”,划纹有平行直线纹、连续点状纹,这种纹样像断线的珍珠,还有三角纹、连环纹、栉齿纹和阴刻动物纹,如虎、雀等。

印纹是由刻有图案的印模,单个地打印在坯体上。粘贴浮雕,模印的具有浮雕形象的泥片或捏塑形象,粘贴在器物表面,如陶灶、井栏、樽或仓的足部,铺首则贴在陶壶一类器物的肩部。

秦汉以来,用陶质器皿殉葬的风气很盛,专门为殉葬而生产的陶器即明器的制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明器包括一部分日常使用的器物造型,只是质地不如日用陶器那么致密坚硬罢了,更多的是仓、囤、炉、井、灶、磨、住宅、水榭和其他建筑模型。还有彩绘陶,以鲜艳的彩色绘出气魄宏伟而流畅的图案,充满神秘的色彩。许多釉陶作品也是明器。

陕西关中地区的常见的明器有茧形壶、鼎、扁壶等,模型有方仓、圆形仓和陶囤等。

河南关东地区墓葬里经常出现四种组合:

1.罐、鼎、壶、敦等,这是战国以来流行的器皿;

2.炉、井、仓、灶、磨等,这是汉代以来流行的器物和模型;

3.杯、盘、盒、案为代表的一套祭器,西汉晚期开始流行;到东汉流行一套仿漆器的模型;

4.住宅、水榭、坞堡模型和家畜家禽如猪、羊、狗、鸡等。

彩绘陶一般是在质地相当好的陶器上面作画,有的很写实,有的很抽象,有的很夸张。画面布局很满。有朱绘和粉绘之分。彩色有红、赭、黄、绿、橙、白、黑等色。工匠们很会搭配,大多数纹样繁缛,主要内容有青龙、白虎、朱雀、云气等纹,有狻猊追逐于流动性很强的云气之间,线条流畅婉转,生动活泼,色彩绚丽。有的像漆器彩画,富有很强的艺术性(详见《中国陶瓷史》秦汉部分)。

釉陶艺术,汉代釉陶艺术主要作明器。

大约从战国时代开始,陶器手工业中出现了一种表面施釉的陶器。在普通瓦胎器物表面,涂有浓厚的深绿、浅绿或棕黄色釉,由于釉料中羼入大量的铅,这种金属熔点很低,在釉里起助熔的作用。这就能使普通陶器在烧制中,呈现出光亮美丽的釉层。

中国发明釉陶可能与战国秦汉时代道家炼丹所获得的化学知识有关。道家富有实验和创新精神,常把铅、汞、石英等物质放在一起烧炼。这些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能熔融成玻璃状物质。在炼丹的陶容器里这些物质混入黏土,粘附在陶器表面,就会出现铅玻璃一样的表层,这就启发人们发明釉陶。如果加入铜、铁等金属矿物的粉末,釉层就会出现美丽的绿色、棕褐色。

铅釉陶器的发明比原始青瓷更复杂。它要求寻找到能降低釉层熔点的金属铅加入其中,并要求配出与陶胎膨胀系数一致的釉料。还要在适合在烧陶的温度中烧成,加入铜、铁氧化物作呈色剂也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要求得到美丽的绿色、棕褐色,在烧成气氛的控制上也要求很严格。所以釉陶在原始青瓷生产以后很长时期才发明出来。

在艺术效果上铅釉陶器比普通陶器高得多。首先是坯体制作上比一般陶器要严格,几乎一丝不苟,器形设计、线条的使用和装饰内容的安排庄重雄伟,有青铜重器的气魄。

釉陶在西汉武帝时期至中期主要是壶类产品。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得到很大的发展,生产出各种型号的壶,还有钵、樽、仓、罐、洗、杯、勺、盒、魁、几等。东汉末年又增加了博山炉、瓶形器,各类动物、人物,即俑类形象。

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甘肃等地还有釉陶树、水榭、高楼、仓房、坞壁、楼橹等建筑模型。在河南、四川、广东等地还出土有水田、鱼塘模型等。釉陶丰富的内容把汉代现实社会的生产活动、农家的生活情景、家畜家禽的饲养、劳动者的衣食住行、统治阶级人物娱乐和腐化的生活、租赁借贷、人际关系、意识形态的信仰等方面都形象地表现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釉陶作为殉葬明器,满足人们厚葬的要求,比一般陶器和瓷器更理想,表现社会形态方面的内容更广阔。

原始青瓷在春秋战国时期质量迅速提高,产量也增多了,只是吴国和楚国战争时期江南遭到较大的破坏,瓷器生产也受到一定影响,质量明显下降。

秦统一中国后到汉朝,随着江南经济的巨大发展,瓷器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也发明了黑瓷。各地汉墓出土瓷器明显增加,但也有一个现象很清楚,就是质地较粗,釉层不够明亮,胎釉密合不好,釉层容易剥落。这是胎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增高所致。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改进窑炉结构,提高烧成温度。然而到西汉时窑炉结构改进不大,因此瓷器的烧结程度没有明显提高。

到东汉时,窑炉大有改进,同时配釉施釉工艺也有明显提高,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瓷器发展史上又来了一次飞跃。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的上虞、宁波、金华、德清、衢州等地发现东汉青瓷窑址比较多,说明当时的手工业作坊建立范围扩大。经理化测试证明,这些青瓷烧成温度已高达1300℃。瓷胎烧结良好,胎釉结合紧密。由于较好地控制了还原气氛,青瓷色泽纯正,透明而有光泽。在浙江省博物馆青瓷陈列中展出了海宁出土的青瓷双系罐,胎体浅灰色,致密,青釉比较厚,润泽碧绿,水平很高。

汉代青瓷器形有各种规格的罐、直颈瓶、双铺首壶、五管瓶、五联罐、虎子等。

东汉黑瓷得到发展。在德清、金华、宁波、上虞等东汉窑址中均发现有黑瓷器物。黑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为黑釉有很强的掩盖性,一般都不透明。黑釉深沉凝厚,釉光滋润,相当漂亮。它对胎料的要求不严,许多瓷窑都用下脚料烧黑瓷,成本低廉,为瓷器在一般民众中使用创造了条件。

秦汉的陶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今后2000多年雕塑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代陶塑艺术,以陕西临潼始皇陵东侧出土的陶兵马俑群为代表。

汉代陶塑艺术逐渐趋向于反映社会现实,是属于表现人和社会生活的古典写实艺术。它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农夫、厨师、舂米的家奴、射猎的勇士,身怀绝技的杂技、歌舞、说唱和演奏的人等。动物有牛、羊、马、犬、猪、鸡、鸭等家畜家禽。随葬用的建筑模型,有各种式样的高层楼阁、水榭、住宅、家禽的栏圈、装粮食的仓房等。

汉代陶塑的手法有捏塑、圆雕、浅浮雕、模印等,注重神似,线条简练而夸张,对汉代社会各种现象有极强的概括能力。

汉代除个体雕塑以外,群塑也极成功,最优秀的群塑制品要算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初期的乐舞、杂技、宴饮俑。在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上,塑出22个艺术形象(现缺一奏乐人)。表演者在陶盘中心,后面是乐队,两侧是观众。这些内容是战国青铜器、漆器上经常出现的贵族宴乐活动,但在构图处理上却有很大的突破。战国青铜刻纹图像多以高大建筑物及其中的贵族宴饮活动为中心,向外展示乐舞或游猎、战争的图像,夸耀贵族奢侈淫逸的生活,突出其统治者的地位。但是,山东济南无影山的艺术形象的布局恰好相反:作者刻意描绘的是乐舞、杂技的表演者,宴饮作乐的贵族则退居陪衬地位。尽管形体高大,但面呆神滞,丝毫不引人注意。舞乐杂耍之人则活跃异常。

无影山陶俑群塑不足之处是人物面部缺少变化,反映了西汉初期陶塑艺术的时代特点。到西汉后期至东汉后期的庖厨俑、舞蹈俑、击鼓说书俑等,在人物塑造和刻画上就细腻得多了。

说书俑主要出现在四川地区,有站立的,有扭动身躯的,有坐着的。最成功的一件是四川彭山出土,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长期展出的踞坐形象说书俑。塑造的是一个活动于下层人民中间的贫穷的民间艺人。

他是位盲目老人,上身裸露,下着一条破裤子,赤脚,左手抱鼓,右手伸出食指,指向下方,头部缩在高耸的两肩之间,额头因双眉高抬和饱经生活艰辛而现出几条深深的皱纹。其情景是当其鼓声刚落,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以后,他热情洋溢地讲述动人的故事,满脸呈笑,讲得兴奋异常,情不自禁地抬起一只脚。生活虽然贫苦,但在下层人民中间他有无穷的欢乐。这种人被称为“瞽矇”。我国人民有记载历史、传播历史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传播历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史官,西汉的太史令司马迁即是,他修的《史记》主要供最高统治者看阅,以严谨的文字写成巨著,民间看不到,也看不懂。民间传播历史主要靠瞽矇,他们有点生理缺陷,生活在人民中间,以高度的组织能力收集、整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传说历史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并以说唱的方式,不断地在人民中间传播。寓教于乐,使劳动人民既受到教育又得到精神上的娱乐。这些作品在“传神”和艺术夸张方面是无可挑剔的,说明汉陶艺术不单纯着眼于刻画人物的外形,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神情动态作了敏锐、细致的观察和着力表现。由于善于选择、表现运动过程中最能代表动与力的一刹那,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活力和生命气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使作品更富于生活情趣。

中国古代钧瓷发展过程的起伏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 ” 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 40 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 “ 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 。在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 “ 唐钧 ” ,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 “ 靖康之变 ” ( 1126 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 10 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 1942 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加上过去由于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自古就有 “ 黄金有价钧无价 ” 的尊贵名声,唐玄宗曾立令 “ 钧不随葬 ” ;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 “ 神钧宝瓷 ” ,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中国陶瓷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发展过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陶瓷经过厂20年的风雨坎坷路,已从“要我发展”进入了“我要发展”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陶瓷显然摆脱了“要我发展”的盲目发展行为,开始走上了“我要发展”的理性的发展道路。

20年来中国陶瓷的成就是巨大的,陶瓷古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彻底打破了国有陶瓷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陶瓷几平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10年前初步形成了国企、私营、合(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私营和外资陶瓷企业获得了更长足的发展,并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陶瓷二次发展的生力军。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陶瓷企业的规模越做越大。20年前,中国陶瓷大多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的小型企业,家产一般在百万元上下,上千万元家产的陶瓷企业可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而在今天,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设备已“鸟枪换炮”,颇为现代化了。象样一些的企业家产均在亿元左右,数十亿元家产的陶瓷企业也并不罕见。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陶瓷彻底摒弃了“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经营观念。中国陶瓷已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大洋大海中学会了游泳,基本完成了“回扣推销一广告促销一品牌战略一企业文化”的现代经营理念的发展全过程,实现了经营理念质的飞跃。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陶瓷产品出现了多元化、高档化和时装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欣喜景象。在中国陶瓷大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是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问题,尽管当时的产品规格和花色品种单一,但只要做得出来就能卖出去,而且能卖个好价钱。随着世界陶瓷交流的进一步广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陶瓷新品层出不穷,规格尺寸也越做越大。特别是近年来,抗菌陶瓷、环保陶瓷、防污陶瓷和健身陶瓷相继问世,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切的一切充分表明,现代中国陶瓷确是不简单了。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先进的陶瓷技术装备国产化初露端倪。在中国陶瓷大发展的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是必要和必需的,但正由于长时间的大量引进,从而全面抑杀了国产陶瓷技术装备的发展进程。想当初,全国各主要陶瓷户区都有自己的,一定规模的陶瓷机械制造厂,可如今还有几家健在?这不怨谁,其一是因为当时的国产装备确实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需要。其二是因为在轰轰烈烈的大发展形势下,根本就来不及同步发展国产生产装备。时间不等人,抓机遇要紧。可喜的是佛山力泰企业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直致力于先进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研制与生产,现不仅已陆续供应厂家使用,并有部分出口。力泰是先进技术装备国产化的代表和榜样,是曙光和希望。因为没有国产化,中国陶瓷的发展则始终受“洋人”的制约,也始终成为不了陶瓷强国。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20年,中国陶瓷的成就是辉煌的,变化是巨大的,但在向世界陶瓷强国的挺进中,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第—、摸清中国陶瓷的家底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究竟有多少家建卫陶生产企业?全国墙地砖年总产量是多少平方米?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有的说是20亿平方米,有的说是25亿平方米,还有的说是30亿平方米,总之产量是一年比一年增多。因此,关于中国陶瓷的家底是多年的不解之谜。然而,家底不清又如何引导中国陶瓷的前进方向,又如何制定规划2l世纪中国陶瓷的宏伟蓝图?

第二、解决重复建设

应当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东南部地区陶瓷重复建设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北部和西部地区仍在一个劲儿地大兴土木,兴办陶瓷企业,且雄心勃勃地要建成西部和北方的“瓷都”,并隆重举办“陶瓷艺术节”或“陶瓷文化节”来为重复建设推波助澜。要知道,衡量一个军事强国凭的不是车队士兵的数量,而是靠仅有的核威慑;一个体育大国也不是因为运动员多,而是靠夺金牌的项目,如美国依靠田径和游泳,中国依靠乒乓球和跳水等强项而成了体育大国。同理,衡量一个陶瓷强国也不是看你有多少陶瓷企业,而是强调企业的规模和质量,除了意大利、西班牙外,美国单凭美标公司,日本单凭东陶公司和伊奈公司同样成为一个世界陶瓷强国。笔者认为,在中国要彻底解决重复建设问题,可能首先要解决一个误导,即直至今日仍有一些人认为,陶瓷企业多了是好事,有利于中国陶瓷的竞争。但任何事物终将物极必反,重复建设最终将导致恶性竞争,并成为向世界陶瓷强国挺进的沉重累赘。

第三、克服形式主义

塑造企业优美形象已成为当前中国陶瓷的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办公大楼建起来了,花草树木种起来了,企业标识设计了,IS09000认证门到手了,英特网也上了,因而造就了一批现代化的优秀陶瓷企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些陶瓷企业只重视外表的形式美,而忽视企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确实有这样一些陶瓷企业,办公室装饰得富丽堂皇,各类证书及奖状挂满了荣誉室,楼道上,走廊内花团锦簇。可是生产区内粉尘满天飞,垃圾到处堆放,厕所里更是臭气熏天。有些企业从不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如遇生产急需添员就随便找些文化程度低的打工者。有的企业疏于工艺卫生,员工们将散落在地上的原料重新扫进压机成型。也许这些都是小事,都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实在反映。其实用心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比塑造企业外形更重要,国际贸易是很看重这些枝关小节素质的。如美国有一商家欲与国内某陶瓷企业做生意,因为是第一次而不了解该陶瓷企业的情况,便发来一份传真调查表。调查山容详之又详、细而又细,多达100多项,并要逐一据实反馈给美商。其中内容就包括了员工职业培训,是否喝纯净水,厕所离工作场所多远,是否放置了消香剂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就是“洋人”的精明之处,从小处来考察—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很难令人相信,一家综合素质不高的陶瓷企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陶瓷产品来。

简述黄釉瓷的发展历程


黄釉瓷产生于何时不可确考,唐代之前已有黄釉瓷的烧造。及至唐代,寿州窑黄釉瓷独步一时,四川的邛崃窑、河南的巩县窑、陕西的黄堡窑也多有烧制。明代以前的黄釉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明代弘治年间,黄釉瓷的发展臻于极盛。清代的黄釉瓷在延续明代传统的基础上,为黄釉瓷增添了几许创新色彩,黄釉瓷的发展遂迎来了新的高峰。 唐代以前的黄釉瓷唐代以前,黄釉瓷已经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北齐时期的黄釉乐舞图瓷扁壶。可见,黄釉瓷的出现年代是相对较早的。

黄釉乐舞图瓷扁壶 北齐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壶施黄褐色釉,釉色不均,底无釉。两肩左右各有一系。壶腹两面刻有相同的由5人组成的乐舞场面。5人均高鼻深目,身穿窄袖长衫,足穿靴,应属西域民族。中央一人为舞者,在莲花座上起舞,右臂横举,左臂反手叉腰,转头回顾,右腿屈提,左脚踏地,舞姿有力。左边二乐人吹笛、击掌,右边二乐人弹五弦琵琶、击钹。一般认为,该扁壶上的乐舞是后来盛行于唐代的胡腾舞,原为中亚塔什干地区的民间舞蹈。

唐代:初创期的质朴 我国的瓷器发展,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原始瓷的青黄釉色也预示着瓷器发展的方向。及至汉代,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已能够成功烧造。青釉瓷,成为我国最早的颜色釉瓷器。北齐之时,出现了最早的白釉瓷。唐代之时,无论是青釉瓷,还是白釉瓷,都迎来了各自发展的新高峰。南有“类冰”、“类玉”的越窑,北有“类银”、“类雪”的邢窑。当此时,在“南青北白”的格局下,其他瓷窑若想独立发展,必得于“南青北白”之外开出新的路向。而寿州窑的选择,则是在青瓷与白瓷之外,烧造独树一帜的黄釉瓷。当此时,四川的邛崃窑、河南的巩县窑、陕西的黄堡窑也多有烧制。

寿州窑黄釉注子 唐代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寿州窑黄釉注子,1959年出土于安徽泗县。注子是唐代较为流行的酒具。除造型工整,制作精美外,其最具特色是纯正腊黄的釉色,且釉面光滑匀净。这是缘于在施釉前先上了一层化妆土,又称“瓷衣”,它掩盖了胎骨的粗糙,起到了美化瓷器釉面的作用,因此寿州窑的黄釉产品在唐代的瓷器中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邛崃窑黄釉茶铫 唐代 现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茶铫为煮茶器。这件邛崃窑黄釉茶铫,口沿有唇,深弧腹,平底。器腹中间有一竹节形横把,与之成90度的一侧有匜形流。砖红色胎,带有强烈的四川邛崃窑瓷器的地方特色。器腹只施半釉,器内也不施釉,系实用器。

巩县窑黄釉风炉及茶釜 唐代 现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

风炉呈筒状,上侈下小,炉门口以下部分出沿,下承圈足。炉上半部有镂雕三珠形,下腹部开炉门,炉门为壸门式。茶釜折沿,浅弧腹,口部有两环形耳。风炉外施黄釉,里面不施釉。茶釜内部施黄釉,外部涩胎不施釉。

宋辽金元时期:延续唐代的辉煌 宋辽金元时期的黄釉瓷,延续着唐代的辉煌。辽代的黄釉瓷器更是带有浓重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黄釉执壶 辽代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釉执壶,直口,细长颈,丰肩,长圆腹,圈足。一侧为八棱形壶流,流细长弯曲,根部饰一皮扣状装饰,另一侧为带状长柄,连于颈肩。自壶口至近足处,通体饰弦纹6组。器身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执壶为辽代瓷器中的常见器形,而此壶造型独特,其细长颈、壶流及壶柄的式样独具风格,在辽代瓷器中亦不多见。

明代:“娇黄”初现 明代以前的黄釉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自明代起,真正意义上的黄釉瓷开始烧造。同样自明代起,黄色被视为皇家的象征,仅限于御用。明代弘治年间所产黄釉瓷,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娇嫩,是黄釉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黄釉金彩牺耳罐 明弘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釉金彩牺耳罐,广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肩两侧置对称牛头形耳。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外壁自上而下饰金彩弦纹9道。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黄釉描金双耳罐 明弘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釉描金双耳罐,直口,溜肩,肩以下渐敛,平底,口、肩之间置对称曲带形双耳,口、底大小相若。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纹7道,双耳上各有青花线2条,下腹部相对的两面以金彩绘二牛。底素胎无釉。

清代:蕴蓄新变 明晚期时,黄釉瓷曾一度停烧,直到清顺治时期才又恢复了烧制。清宫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使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黄秞瓷在仿制明代黄釉瓷的同时,蕴蓄着诸多新变,综合运用暗刻、划、印、雕等装饰工艺,并将釉上彩绘也运用到黄釉瓷的烧制中来,从而形成黄釉瓷发展的又一高峰。

雍正款黄釉盅 清雍正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雍正款黄釉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内施白釉,外施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亮莹润。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黄地蓝寿字纹碗 清同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地蓝寿字纹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蓝彩篆书寿字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碗造型敦厚稳重,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寿”字纹装饰,每周排列20字,上下由疏至密。该碗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清同治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金彩“寿”团字纹,盖面和腹壁各书两周、3周,每周8字。字间以红彩蝙蝠纹和蓝彩“卍”字纹相隔。抓钮及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盖碗造型规整,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亮泽。团“寿”字纹装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