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美家美瓷砖 > 导航 >

宋瓷之美

宋瓷之美

美家美瓷砖 美缝瓷砖 瓷砖美缝价格

2020-08-05

美家美瓷砖。

我的案头清供是几片宋瓷。薄胎、厚釉、冰裂纹,色取天青、粉青、炒米黄不等。灯下夜读时,拂不去的总是一片晶莹的静美。

也许它们来自城外的菜园,宋高宗退位时住的德寿宫就在此处。赵构是位典型的中国文人,战乱的颠簸和政权的孱弱,使这位风流天子对政治由无奈而心灰意冷。他需要精神平衡,自以为心中还藏有一片艺术之境。他不愧是位一流的艺术家,不仅对陶瓷、书画、园林一往情深,还能亲自为南宋画院出试题招聘画师。还记得那次考试是唐人诗句——“竹锁桥边卖酒家”。入考画师多数在成片竹林里,画一小酒店。独李唐所画不见酒肆,却在桥边挑出个招牌,上写一“酒”字。高宗大喜,为此写下了“李唐可比李思训”的御批。他有兴致时写几笔瘦金体,所画的小笔山水,已没大唐的气势,专写烟岚昏雨的凄清和朦胧之景。

他需要呼吸自然的气息,把皇家御苑都建在凤凰山上。也许受理学风气影响,宋宫皆仿江浙民居,崇尚简静,黑白分明,不施五彩。他望一眼宫内陈设,只有几件张浚进贡的北宋汝窑瓷器。他渴望能再烧出这种春水般柔和清澈的釉色,那是一种雨后初晴时淡淡的天青色,如美玉般可望而不可求。他黯淡的眼和心被这种波光折射出一种高贵静穆的情感。他沉思良久终于下旨:设修内司和郊坛下官窑,烧瓷!

它们也许来自乌龟山的郊坛下旧址。每当我步入南宋官窑博物馆,端详着修复后的龙窑,眼前常会化出一片幻景。在那个千峰翠色的春天,一位满腹程朱理学的官员,展开按青铜器和玉礼器绘制的图录。细雨中一群身披蓑衣的窑工,表情缄默地燃香祭完窑神。坐定,喝一口酽酽的茶,捧起素胎上釉。在炉口看火焰的变化,根据变化迅速地选择时机加柴或封火。他们都是千里挑一的高手,把釉面的天然开片作为追求的境界。官窑的开片,本来是一种缺陷。但窑工们却凭着经验化腐朽为神奇,烧制出蟹爪纹、鳝血纹等不同纹饰。为了使裂缝着色,与“紫口铁足”匹配,又用墨汁、茶叶汤等高丹宁含量的液汁,染出了“金丝银线”的天然意趣,使宋瓷一跃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残缺美的顶峰。

只见春风杨柳中,一炉新瓷开窑了。窑场上一片肃穆。临窑督造的修内司官员,小心地捧起瓷器细细查看。如冰似玉无疵点的选入宫中,供皇上享用。稍有缺陷的,当场摔碎,决不流入民间。这就是南宋官窑传世稀少的原因。宋瓷的特点一是摹古,仿礼仪用器。青铜器虽好,毕竟体积太大,只能供于高堂。二是追求玉的效果,君子比德于玉,还是个“礼”在作祟。民间可管不了那么多,耀州窑、磁州窑,都以刻、划、绘为手段装饰器身。而高宗却嫌这些乱,他说“烟波名利不如闲”,有点儿看破红尘了。他喜欢简静之美,就没让它们跨入皇宫一步。当然,也决不允官窑流出宫外。难怪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拍卖的一件南宋官窑六方洗,成交价为2500万港币,拍出了中国瓷器的天价。

我那静静地伴我夜读的宋瓷呵!你们究竟来自何方?从寻找修内司窑址到仿制南宋官窑,已成了时下杭州的热门话题。可对于我,你仿佛是残缺的南宋的缩影。一首凄清婉约的宋词,一种弥漫着哀怨的境界。你像一位早逝的美人,留给岁月一瞥销魂的波光。那些淡泊到没留下姓名却留下精神的窑工上哪儿去了?那种创造了精光内蕴的大境界的艺术氛围上哪儿去了?

其实,世间人人都是收藏家,而收藏家是孤独的。我那案头的瓷片,就很难让人清玩出一份优雅。taoCi52.cOM

呜呼!宋人的气息已消散于空间,南宋官窑可仿吗?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袁山开 宋瓷的美源于素雅


努力学画是为了赚钱买瓷器

宋代是瓷器的艺术巅峰时代

瓷片是瓷器研究的重要一部分

收藏宋瓷才可谓是瓷器收藏家

说起皇城艺术馆的副馆长袁山开,就不得不先说说2004年轰动雅典的中国“帝王之都大展”。这个展览汇集了来自北京多家著名的博物馆的百件国宝级的文物,展现了融会3050年悠久历史的艺术品。中国在雅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和这个展览的策划人袁山开是分不开的。

袁山开是中央美院国画大师贾又福先生的得意门生,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和赏析有着独特的领悟;对艺术品的鉴赏也有着高度的敏感,曾多次赴国外的著名艺术馆进行考察及文化学术的交流。

学画、卖画为了买瓷器

袁山开对瓷器的喜爱要从他还在中央美院上学的时候说起。当时在国华商场附近有一个小型的跳蚤市场,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些人拿着从农村收上来的老瓷器在那里出卖。一天,他和他的同学偶尔经过那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去逛了一圈,还买了一件东西,是一个所谓“唐代”的小罐子。当时也不懂如何鉴别瓷器的好坏与真假,只是觉得好看就买回来了。后来在学校上陶瓷鉴赏课的时候,他还让教授帮忙鉴定过,才知道所谓的“唐代”的小罐子还真是唐代的真品,只是不是什么著名的窑口烧造出来的,是一般民间的东西。虽然不是很值钱,但因为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东西,袁山开还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次机缘,他对收藏瓷器有了最初的兴趣。但因为当时他是学生,还没有太多的经济基础,袁山开就以卖画为生,把所有卖画赚来的钱都买了瓷器。“瓷器是越买越多,越买越贵;相应的画也就越画越好,卖得越来越贵。”

研究瓷器要从瓷片开始

1992年,中国收藏之风尚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对古代陶瓷的认知也只是从一部《中国陶瓷史》开始。袁山开觉得应该为中国陶瓷事业做一点事情,于是就策划并亲自撰稿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古代陶瓷科教系列片《瓷国游历》。在这部片子当中,他请来了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窑口,对中国古代瓷器进行了分门别类地讲解。实践让他认识到,对瓷片的研究是对古代瓷器研究的重要过程和手段。瓷片和完整的器物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研究陶瓷的关键一个要素就是要“上手”,但是在没有完整的器物能够让你“上手”时,瓷片的手感和认知就能给你带来很大的益处。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时代风格的把握是鉴赏瓷器的关键,其次才是看胎釉、画工和造型。可以说,袁山开从研究陶瓷到现在,他对瓷器的时代风格把握得非常到位。

宋代是瓷器艺术的巅峰时代

从学画的时候起,袁山开就崇尚宋代的绘画艺术,陶瓷也不例外。他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神圣时期,即使是后世的明朝永乐、宣德及清代初期的雍正、乾隆的瓷器,也都只是陶瓷技艺上的高峰,再没有哪个朝代的陶瓷艺术可与宋代相提并论了。宋代在艺术美学理念上对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今天,我们崇尚的众多美质都是源起于宋代的审美风格,典雅、瑰丽、平淡、天人合一的自然色调,是至今各个时代东西方艺术大师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但惟有宋徽宗时代把握了雨后晴空的那一刹那,制造出了青蓝色系的瓷器。

袁山开告诉记者,作为瓷器收藏家,如果他的藏品中没有宋瓷,那只能算是个瓷器爱好者,而不能称其为“家”。清末的老一辈收藏家们对宋瓷情有独钟的喜爱对他影响尤深,他认为,在当今盛世收藏之风席卷中华大地之时,对宋瓷的迷恋群体正在日益强大,这也是研究和收藏中国古代瓷器至高至美的趋势。

欣赏和把玩宋瓷使我陶醉

在几件设计简约、制作考究的明代黄花梨的条案上,袁山开精心地摆放着几件青幽袭人的宋瓷,令欣赏者静心屏气。其中,他最为喜爱的是一件宋代官窑的鱼耳炉,那是他九十年代从香港购回的。其造型典雅端庄,釉色莹润,开片舒朗,可见青釉中的气泡恰若繁星,指尖触及,犹若丝般的泉水滑过,沁人心脾。双手捧起玉般的鱼耳炉,你就能感到,她是那么的轻盈、润泽。“逐一把玩所收藏的宋瓷,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了。”袁山开说。每当闲暇寂静时,他都会将几件心爱的青烟似的宋瓷逐一地拿在手上欣赏,像是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一样,有着对“她”的无限感情,心跳之余更是有几分心动。

细说钧瓷器型之美


钧瓷与其他瓷器一样,由陶器演变而来,是对陶器的继承和延续。根据考古发现和对现存古钧瓷的研究,古代钧瓷的器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日用生活器皿类器型,另一类为陈设类器型。有的专家认为,以碗、盘、碟、炉、鼎等民间日常用器为主的俗称民钧。与此对应的,是以花盆、洗、尊、瓶等为主的造型,俗称官钧。官钧瓷器,造型大雅,窑变美妙,被认为钧瓷中的珍品。流传于世的官钧瓷器十分稀少,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等处。世界范围内公私收藏的官钧瓷器仅有百余件,弥足珍贵。

钧瓷的名称,往往依器型而定。所以,历代的钧瓷生产都十分重视器型的塑造,并因此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考古学家和鉴赏家也往往把器型作为钧瓷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来讲,唐代钧瓷的器型多为实用类器皿,如碗、盆、盘、罐、坛、注子、瓶、炉等器具。除此之外,也有极少数装饰品,如腰鼓形的拍鼓。这表明唐钧的器型已从实用向装饰、审美方面发展。唐代瓷器的造型大多丰润、浑厚、庄重、素穆,故以庄重古朴著称。

到了宋代,钧瓷得到朝廷的重视,始设官窑烧造。宋代钧瓷线条流畅、质朴端庄、趣味高雅、自然天成。相比唐朝的钧瓷造型,其更具文化气息,式样也更加丰富。传世的除生活器皿类器型外,还有花盆、盆托、鼓钉洗、出戟尊、奁、瓶等陈设类器型。仅花盆,其式样就有海棠式、葵花式、莲花式、渣斗式、仰钟式、正方式等多种。

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金、元时钧瓷得以复烧。此时,各地争相仿制钧瓷,曾经风靡一时。这一时期的钧瓷器型主要为日常生活用瓷,陈设瓷较少。突出的器型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元代钧瓷的造型多为瓶、碗、盘、钵、炉、罐、鼎、枕等,注重于应用瓷器,鲜见盆、奁、洗、尊等陈设品。其造型虽类似宋钧,但由于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文化背景,所以普遍显得硕大、粗犷,并形成了粗犷、豪放、狂野、繁复的个性。

有的专家认为,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但也有专家对此不予苟同,甚至以现存钧瓷中明、清钧瓷较多为例予以反驳。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上卷》中提到钧窑时,称“此窑唯种蒲盆底佳甚”。说明从明代开始,钧窑已经被文人士大夫看重,钧瓷成为庭院、书房中的贵重陈设器被普遍使用。专家对现存的钧瓷进行研究后发现,明朝钧瓷的造型模仿宋钧,除花盆外,还有琮式瓶、玉壶春瓶、高脚盘、荷叶盖罐、荷叶大盘、鼓钉洗等。

清朝时,钧瓷曾经得到较大发展,品质也有很大提升。钧瓷的器型既有生活器皿类,也有陈设类;造型既有仿制,也有一些创新。但从存世的官钧瓷看,花盆居多。清宫旧藏的20余件官钧瓷中,花盆占了大半,且式样众多,有海棠式、葵花式、菱花式、长方形、圆形、六方形等。可见在清代宫廷之中,钧窑花盆也是颇得皇帝喜爱的陈设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8件官钧瓷,花盆及盆托19件、洗6件、尊3件。

现代钧瓷随着烧造工艺的改进,成品率大大提升,器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吸引了大批艺术大师和工艺大师投身钧瓷创作,推出了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以卢广东、卢广兴为代表的卢氏家族,还有刘福安、晋佩章大师等,大胆地推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和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造型有韩美林大师创作的“春夏秋冬”、“鱼”等系列、荣昌钧瓷坊的“易之华夏系列”以及孔家钧窑、苗家钧窑、神州钧窑、金鼎钧窑、锦丰源钧窑创作的国礼系列等。尤其是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中国钧瓷文化节,促进了艺术交流,推动了钧瓷的创新和发展,优秀的钧瓷作品不断涌现,钧瓷的艺术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黑白陶瓷纯粹之美


相信大家都已对铂金、黄金、彩金、翡翠等材质制成的珠宝司空见惯,但陶瓷的情侣对戒、耳环、项链,你见过吗?周迅结婚时所佩戴的ChanelUltra高级珠宝陶瓷系列戒指由18K白金及白色陶瓷制成并镶有钻石,售价为人民币36500元,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同样有吸引力,陶瓷材质作为珠宝潮流新贵不失为年轻新婚夫妇的上乘之选。

黑与白的完美结合

陶瓷材质的运用是近几年珠宝设计的大热趋势之一,陶瓷材质具有可塑性高、设计空间大、自然、耐磨、耐腐蚀、耐低温和成本低等优点,这些特点使陶瓷首饰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世界上第一位陶瓷首饰设计师是德国的克劳斯·戴姆布朗斯基教授,自1972年起,他就开始致力于陶瓷首饰的研究与设计,陶瓷饰品在现代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非凡独特的创意

随着许多珠宝品牌纷纷推出陶瓷珠宝,最具代表性的有ChanelUltra系列珠宝中的黑白陶瓷婚戒;意大利的Damiani(玳美雅)珠宝也曾把白色与黑色陶瓷与黄金和钻石融合,以打造全新的流行趋势;另外卡地亚黑白系列钻石陶瓷手链和戒指以及宝格丽玫瑰金三环黑白陶瓷戒指等也都引领陶瓷珠宝新潮流。各大品牌将独具创意的高精密陶瓷与其他金属粉末混合烧制而成的高级珠宝首饰,有着与贵金属一样珍贵的品质,别具一格的设计也可以给传统珠宝带来更加现代前卫的气息。

如今,陶瓷珠宝已然成为各大品牌的新宠,为高级定制珠宝增添创意新品。用于珠宝设计的陶瓷与平日概念里的瓶瓶罐罐可不是一回事儿,陶瓷珠宝是由高精密陶瓷与贵金属合金粉末混合烧制,并经过数道精密严格的工序和多次机器打磨抛光而成,呈现出的颜色全由加入的贵金属成分来决定。陶瓷珠宝不仅轻盈耐磨、佩戴舒适,而且硬度高、永不褪色,因此,陶瓷珠宝堪称时下最时髦的珠宝材质之一。

简约与繁复

陶瓷黑与白的完美结合,也代表着珠宝设计师精准的设计。高科技精密陶瓷如同一道精美的保护层,紧密贴合K金的弧度,勾勒出感性的曲线。K金与陶瓷的完美结合,造型纯净、圆润而大气。无论镶钻与否,陶瓷珠宝皆能完美衬托娇嫩肌肤,柔美婉约,又充满力量,呈现高级珠宝独有的优雅美感。

经典、永恒、创新是陶瓷珠宝的精髓所在,时尚女王CocoChanel曾说:“黑色代表一切,白色亦然。两者都为纯粹之美,正是完美的结合。”陶瓷珠宝的黑与白在反差中得以完美结合,极具图案感的链环、弧度优美的整体造型,无不令人驻足,简约与繁复的完美结合令自信而独具品位的女性无论何时都优雅迷人。

陶瓷“面”的表现

陶瓷珠宝的造型主要包括陶瓷珠宝的块体组合、“面”的变化、边线设计、表面装饰等几个方面,陶瓷首饰在“面”的表现上有很大空间,而“面”的形状是由边线决定的,所以陶瓷的“面”的边线是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陶瓷珠宝“面”的边线设计可分为:笔直的线和弯曲的线。两种线在现代陶瓷珠宝设计中的灵活运用,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直线给人以速度,明确而锐利的感觉,造型简洁、硬朗,具男性美,但直线用太多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产生呆板、不活泼的效果。而使用曲线,则给人优美、轻快、柔和、拥有女性韵味之美的感觉,曲线的用法很多,可结合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

TIPS:陶瓷首饰是怎样炼成的呢?

陶瓷珠宝有行云流水、斑斓夺目、五彩缤纷的颜色釉,颜色釉色彩瑰丽、造型奇特、意境美妙,佩在指间、耳上、手腕或颈项,有一种光彩夺目的感觉,有似宝石美玉、胜琥珀玛瑙的温润效果;还有五彩斑斓、青翠欲滴、温润如玉的冰纹釉,晶莹剔透、闪烁光泽的结晶釉等,高超的工艺让你感到釉色的美妙意境,充分展示冰与火般的魅力,这是其他珠宝材质所不能替代的。

陶瓷珠宝虽然款式新颖,但与其他材质的珠宝相比,在制作过程中更为复杂严谨,光是陶胚烧制需要经过长达1个月左右的时间。陶胚完成后,还需经过人工打磨、高温烧焊、精密镶嵌、抛光打磨和电镀陶瓷等工序,经历过如此繁复的步骤之后,一件精美的陶瓷珠宝就完美地呈现在你面前。

陶瓷餐具设计器之美


陶瓷餐具是饮食文化的外在表现,饮食文化是陶瓷餐具设计的灵魂。中国菜之所以举世闻名,除了菜本身的色、香、味、形等有独到之处外,还特别讲究盛菜的“器”——陶瓷餐具。饮食之“色”讲求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协调,主色和辅色、冷色与暖色、单色与跳色的共谐,“香”讲究以内发和外铄两方法达至菜肴的“和”味之境,“味”讲究阴阳四时五味之调理,“形”则讲究花刀和食物的造型等因素的协调共在,而饮食器具与“色香味形声感”的谐和,更达成了随年代而日渐精研的默契和美,其搭配的调和有序共同构成了中国远久的饮食文化。

景德镇青花瓷56头餐具

视觉美感:不断变化的饮食风尚也同时引领了陶瓷餐具设计的更新与发展,陶瓷餐具存在的前提是满足其使用功能,而陶瓷餐具的功能需要与器型和谐统一具有一定的美感。淮扬菜清淡适口,色泽淡雅,要求陶瓷餐具应该是静谧雅致的,素雅脱俗的美感。

1、陶瓷餐具造型风格

中国食器的一个特色是造型丰富,以不同的形态营造或延伸行为的趣味感受,或者更能推助宴飨的欢乐。淮扬菜陶瓷餐具的造型设计应该根据淮扬菜的特点,从菜品出发,设计出与菜品相得益彰的造型,简单淡雅,以符合淮扬菜的天然合一的理念,陶瓷餐具适合菜的形、色,以及味和感觉的塑造,如中国烹调技法丰富,煎、炒、煮、蒸、爆、熘、煲、煨等无所不包,因而菜肴形态也就形态各异,食具与菜肴在形态也需搭配和谐。如平底盘是为爆炒菜而来,汤盘是为熘汁菜而来,椭圆盘是为配合整鱼,莲花瓣海碗则是因汤菜诞生。至于食与器的大小问题,两者须得相称,由菜品本身的特色决定所用陶瓷餐具的外观风貌。

2、陶瓷餐具色泽

淮扬菜口味清新爽口,注重本味,在菜肴的烹制上尽量保持其原本的色泽,陶瓷餐具的色泽应与菜肴色泽相协调。陶瓷餐具色彩有深浅之别,陶瓷餐具的选用上多以简洁大方的单色衬托菜肴的新鲜润泽;菜肴的色泽又多种多样,陶瓷餐具色彩的单纯更能映衬菜品色彩的丰满,方可凸显菜肴的秀色可人,两者搭配得当,就能把菜肴衬托得更加逗人喜爱,引入食欲。

3、陶瓷餐具材质工艺

淮扬菜可以选用天然藤条、竹编、草编等材料搭配本地土特产,汤类盛具可采用青瓷及白瓷,衬托菜品的色泽与本味,同时充分体现清新水乡的韵味,高尚雅致,为人们塑造了一种以文化为底蕴的畅游空间,需要慢慢品味。

4、陶瓷餐具品象

如果食物是静中有动的美,那么食器的美更加恒定凝固。它止性的等待将自身的端庄、华美等气质舒缓散发,与环境融为一体,让人不自知的被吸引或诱惑。“食必求饱,然后求美”,食器与食与食者相配默契的同时,更在与环境的协调中上升了被审美的高度,也为饮食行为增添了许多趣味。

窑变 陶瓷色釉的涅槃之美


景德镇陶瓷名扬四海,尤其是经过窑火煅烧过的釉色,像烈日的火焰,像皎洁的月光,像清澈的泉水,而色釉的窑变更是千变万化,似乎可把人带入仙境,时而是高山瀑布,时而是雾中峻岭,时而又像一望无际的沙洲……

生活中的美景在运动中变换,可陶瓷的釉面是千年来艺人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是他们用双手、智慧、汗水甚至生命浇灌煅烧而成,且永恒不变。据说祭红就是一位美丽的少女用自己的身躯投入熊熊的窑火烧制而成。

窑变荷叶口炉

多么神秘的故事,多么值得探索研究的事业——配釉!20多年,从景德镇老鸭滩全市只有五座窑开始,到涨大水迁到景德镇雕塑瓷厂,我陪伴在父亲身边,他搞创作,我配釉,那时我简直着魔了,每当推窑车进窑的时候,我总会放几块“照子”以试制色釉的变化,在我的记忆中,慢慢地从一块釉果、一块长石、一块高梁(陶瓷原料)、一两氧化铁、二两氧化铜……在不断试制中揭开了色釉的神秘——原来釉就是用不同的无机矿物、泥巴、金属等,经过科学的配制、反复的高温氧化焰或还原焰煅烧而成。但配釉实在太麻烦了,不是配好了就可以烧成,因为这里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火的作用,什么釉用怎样的火,那是很讲究的,并不像煮饭那么简单:红釉要还原到位,青釉要氧化恰当。面对这些变化纷繁、无可捉摸的色釉,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宫。当我回过头来看明清古瓷的时候,更感到古人的伟大,他们把泥土和釉色变得比黄金还珍贵。

景德镇传统的釉在没有烧之前,基本是土灰色,只是经过了高温还原煅烧后才使它们变成光亮夺目的色釉,在窑变过程中有它的必然规律,又有它的偶然性,窑变的效果是不能重复的,当然这里不包括氧化焰色剂釉的烧成。所以每次窑变烧成的釉都有所不同,被称作“天人合一不可多得”。

陶瓷色釉美在何处?从她的外在美而言,窑变的色釉具有一种幻化之美,能使灰扑扑的泥坯成为艳光四射的瓷器,有青白釉的光亮之美,有亚光釉的温柔之美,还有无光釉的粗犷厚实之美。从釉的内在品格而言,釉的色彩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如影青釉给人宁静的感觉,祭红釉给人热情似火的感觉,花釉则给人万紫千红、色彩跳跃的感觉……正因如此,众多的陶瓷艺术家在创作时充分运用釉的内在品格,使作品的立意和主题能够得以充分的表现,使作品不仅美,而且美得有文化含量,这种釉是很有价值的。釉的稳定持久性则是色釉特有的优势,无论是油画色彩、国画色彩、漆料的色彩都是无法与瓷釉色彩这一独特性相比的,我们从出土的千年陶瓷文物,或从海底打涝起来的百年陶瓷花瓶上就可看到,尽管在土里、海水里沉睡了成百上千年,但它们的釉色仍是保留着崭新的色彩。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在陶瓷这个领域,釉的品种也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装饰的需要,现在已不限于古代的那些色釉,如五代的白釉、北宋的影青、元代的卵白釉、明代的霁蓝釉、清代的茶叶末等釉,又增加了暖色调、冷色调、综合色调,底釉、面釉等等数不胜数的现代色釉,品种真是丰富极了。

不论是什么釉,都是为艺术家的创作服务,都是从创作的内容、审美情趣的需要出发,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在运用的范围中,从观赏性的艺术瓷、实用性的日用瓷,到建筑用瓷都需要不同的色釉来装饰。陶瓷色釉已进入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空间散发着美的光彩。

紫砂壶的造型之美


松竹梅--黄丽萍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里主要指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装饰的题材。从形而言,有借形改装,亦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等。从形而言,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悬胆、张臂、扁长形、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这和造型的放大缩小概念又有不同,而是指构成造型的轮廓,整体的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压缩和扩张,达到效果。从形而言,还有抽象启示,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萦绕、纹乱线组合、奇石山川的花纹,给人以偶尔一得的启迪。以上这些都是紫砂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和家。

其次,造型有造型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以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神态,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写实则力求形象逼真,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浓郁的回味,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

曲壶--黄丽萍

另外,一个造型还有一个造型的气度,作品的气度,亦包含着作者个性的表现和作者风格的体现、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构成造型美,给人以先入为主的选择。

天青霞紫——钧瓷窑变之美


钧窑瓷器的特色:钧窑也称均窑丶均州窑是宋代初河南钧台建立的瓷窑。在今河南禹县八卦洞与钧台一带,金代属钧州,因钧台或钧州,故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钧窑土脉细,釉彩有兔丝纹:红的像胭脂丶朱沙,青翠的像葱,紫色如紫玫瑰等多种颜色,俗称海棠红丶梅子青丶茄皮紫丶天兰等色彩。钧窑瓷器常发生窑变,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

钧釉质地乳浊凝敛,一件作品往往经素烧及多次施釉的步骤,故烧制过程中,若先前一层釉彩出现裂隙,为後来添加的釉彩给填补上去,等烧造完成之後,釉面上会出现「蚯蚓走泥纹」,形成钧釉的特殊纹路。

钧窑瓷器以釉色着称,故宫所藏钧瓷瓶丶炉丶碗丶盘之器,釉色有天青丶粉青和天蓝的色泽,少数作品也出现以铜红为彩,在青蓝色的釉面挥洒出彷如霞紫般美丽的图画。至於花盆丶盆托之类的作品,千变万化的釉彩远超乎观者的想像;经常是一件作品同时拥有里外两种不同的色泽,难怪古人会以窑变釉来形容钧瓷的釉色。明末以来,钧釉即屡次见载於文人笔记,如高濂於万历十九年(1591)的《遵生八笺》中,曾以朱砂红丶葱翠青丶茄皮紫来描述钧窑花器的釉色。观察本堂的藏品,发现颜色固以青丶蓝丶紫丶红为主要的色调;然而同一色系之内犹包含深丶浅相异的色阶,以及多种釉彩汇合穿流的情景,在天蓝的色层中时而泛出浅蓝或玫瑰红的釉斑,口缘处乍现犹如彩带般的铜红釉彩,令人叹为观止。

宋丶金丶元钧瓷的特徵和鉴定要领

宋代产品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釉为乳浊釉,釉色有天蓝丶月白丶玫瑰紫和海棠红等品种。器物上单独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都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融合的玫瑰紫色。圆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是宋钧的特征之一。器外底普通刷一层芝麻酱色釉,亦为宋钧特征之一。器物多为盆丶盘丶碗丶瓶等日常用品,也烧制奁丶洗丶尊等陈设慈。盆丶洗及尊等宫廷用器的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金代钧瓷突出的器形有龙首八角把杯丶胆瓶及折沿盘等,无"蚯蚓走泥纹"及外底刷芝麻酱色釉特征,器身与器底釉色相同,器物上的紫色大多为单独的紫斑。

元代钧瓷胎体厚实,器型高大,釉面有针孔,堆花装饰多见.明丶清仿钧釉有宜兴窑(宜钧)丶石湾窑(广钧)丶景德镇窑(炉钧)。区别点是:除器物造型不同外。宜钧为陶胎,胎有紫色与白色两种。广钧亦为陶胎,胎色暗灰,厚釉垂流,釉下有一层铁锈色底釉,故釉面颜色较深且有兔毛纹状。炉钧是景德镇在清雍正年间仿钧窑烧的一种低温釉,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故称炉钧;胎色洁白,釉较薄,光泽性强,缺乏宋钧高温那种厚重奔放感。

青花三足炉散发淳朴之美


装饰艺术是福建德化窑青花瓷器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此件青花滨海秋日三足炉为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收藏,乃清康熙年间德化窑的典型器物。

三足炉画面横向展开,中央陡岩峥嵘,使用劲健利落的斧劈皴笔法勾勒出断崖,崖下亭屋半掩,绿树环绕,平坦的地面延伸向水边,岩石边缘运用转折锋硬的笔触构成凹凸曲折的海岸。岸上两位老者相对站立,似作欣赏交谈状。岩峰的周围留下大片的空白,表示广阔无垠的海域和天空,海天一色。海中点缀以岛屿、渔舟、落日、长雁,轻描淡写,景物的大小与海岸山峰空间远近形成对比,恰如其分。虽然没有海浪咆哮、惊涛拍岸,但人们照样感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高远意境。山顶露白,岩底涂染,显示光线反差;景物着墨,水天空白,整体协调流畅。画工在处理青花装饰与白地关系时,绝不是机械地平分秋色、做平铺直叙式的安排,而是抓住秋季滨海风光的主要特点,熟练地掌握构图的黑白效果,通过大小疏密的块面,豁达有力的笔调,达到黑白配置有节奏的韵律美,使青花与白地获得辩证的统一,是此期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青花瓷器,是使用钴料进行釉下彩绘的瓷器品类,景德镇窑在使用钴料绘画时,浓淡色阶较多,料水分成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其中又以康熙时期最富有层次,有所谓“青花五彩”之说,德化青花一般只有浓、淡两种色阶,最多有三种,先勾勒图案轮廓,再事涂抹渲染,并仍然保留部分一笔点划的粗犷画风。形式上也借鉴了景德镇窑光暗表现的技艺,造成阴阳反差的效果。中国画用笔中的斧劈皴、擦、染等技法,在德化窑中也有一定的表现。在构图布局方面,德化窑相对疏朗,以萧疏淡雅取胜。青花滨海秋日三足炉具有上述特征。

从传世和出土的器物分析:德化窑青花瓷器的装饰图案虽然不如景德镇窑丰富,但其画风比较自由,笔触粗犷,返璞归真而又富于浪漫的情趣。与景德镇官窑画面规矩华丽、繁缛拘泥的图案相比较,更显示出蓬勃的生活气息,充满了乡土味和人情味,极富自然淳朴之美。此件德化窑青花滨海秋日三足炉堪称其代表作之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瓷之美》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瓷之美》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美家美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