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水坑瓷器鉴别釉水 > 导航 >

釉下彩绘瓷水盂

釉下彩绘瓷水盂

水坑瓷器鉴别釉水 古代瓷器釉水的原料 怎样鉴别瓷器的釉水

2020-08-10

水坑瓷器鉴别釉水。

唐 釉下彩绘瓷水盂

规格:口径16厘米 高9.7厘米

惯用的化妆土技法

此盂于湖南省长沙县出土。大口矮领,硕腹平底。胎体呈褐红色,胎上罩一层白色为底,既掩盖了胎面上的瑕疵,又增强了彩绘母题的效果,这便是瓷器中惯常使用的化妆土技法。在化妆土上,以含铁、铜成分的颜料勾画出几组极似飞鸟的蔓草,然后于整个器表施一层青黄色彩。这便是著名的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

釉下彩绘的滥觞

釉下彩绘的装饰技法是长沙窑的独创,在中国陶瓷史上,首先将花鸟草虫、山水诗词等题材作为装饰,将瓷器装饰与绘画诗文结合起来,开辟了工艺美术的新途径。经过对望城县铜官窑的考古发掘,人们了解到,长沙窑的彩绘瓷包括日用瓷具、文具和玩具多种品类,釉色以铜、铁金属为呈色剂,以青釉为主,兼有黄釉、黑釉作品,其烧造温度达1270℃。除了湖南地区有此类作品出土外,北到辽宁、陕西,南及两广的广大区域均发现有大量釉下彩瓷,唐代的商业都会和出口基地扬州和泉州的发现数量更大且质量更优,东南亚、西亚地区也屡有发现,说明长沙窑瓷器当时是出口产品,是唐代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造型多样的历代文房用具水盂


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水盂、印章、印盒、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水盂,是一种敛口的小型容器,为盛水磨墨用的盛水器。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水盂作为文房用具最早出现于秦汉,定型于六朝。六朝水盂种类较多,有圆形扁腹、蛙形、兔形、鳖形等。如镇江博物馆藏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图1),是于2008年市禹山北路和融优山美地三国吴墓出土。通高6、口径1.8、底径5厘米。器呈鳖形,鳖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鳖背(图2)上设管状注水口,鳖腹平坦,平底(图3)。鳖背刻划水波纹装饰。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唐宋水盂的形制承袭前朝,无大变化,一般为小口,圆鼓腹,假圈足。镇江市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土1件唐代长沙窑青釉蓝褐彩瓷水盂(图4),高3.8、口径3.2、底径3.3厘米。敛口,鼓腹,假圈足。肩部施蓝褐彩条纹,胎灰白色,较紧密,施釉不到底,釉层光亮。

明清水盂品种多样,康熙时期创烧一种形似马蹄式的水盂,如镇江博物馆藏康熙款冬青釉马蹄式水盂(图5),高7.5、口径4、足径4.8厘米。敛口,圆唇,削肩宽腹,内挖浅圈足,足内“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因形似马蹄,故称马蹄式水盂。全器刻划云纹,祥去飘绕。器型简朴,釉色淡雅,纹饰疏朗而飘逸。冬青釉又称东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所以称为东青釉,青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雍正款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水盂(图6),高4.8、口径3、底径6厘米。敛口,束腰,腹下垂,平底。外腹绘梵红草叶纹,彩色淡雅,纹饰纤细柔和。底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器形小巧,精致可爱。

历代水盂造型小巧、精致可爱,摆在书桌上,不仅是实用器,而且更趋于观赏性、艺术性。

珐琅彩水盂或为近代仿品


□文/图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马妍

品鉴专家:梁军(内蒙古观赏石根雕盆景艺术委员会主任)

委托人:胡先生

家父生前是从事美术工作的,这个器皿具体是何用途我很困惑,有人说这是存放药方的,有人说这是一个水盂,我个人对这一类藏品知之甚少,这个器皿的底部有“雍正年制”款,我想这个器皿是真的,那么这个器皿一定会有一些说法,今天参加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会,就是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导。

专家鉴评:

中国瓷器的烧制进入雍正年间后,制瓷工艺也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此时,景德镇瓷业工人技术水平较康熙时期又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制瓷质量,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从而迅速把清代瓷业生产推向工艺精良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后期的瓷器上,有很多都是仿作雍正时期的,包括到近现代,高仿瓷器中也会出现印刻“雍正年制”的瓷器,所以像胡先生这样的同样印刻“雍正年制”等字样,是不能给予正身的,而且这款似乎是用印章压上去的。

瓷器器身似有描金,金丝不是真金,应该是化学勾兑金,真金在经过氧化后会呈现暗红色,而化学勾兑金的颜色多为高亮度刺眼黄金色,胡先生这间瓷器上的描金的颜色就属于高亮度刺眼黄金色。

这是一件珐琅彩瓷器,如果这件瓷器保是雍正年间的,那么它一定出自宫廷,因为这样的器形,不是普通人家所用。但是根据器身上金丝等问题来考虑,我认为这是一件新仿,年代不过百年,具体用途为水盂,收藏价值不大。

胭脂水釉小碗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

生产时代: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胭脂红

陶瓷造型:碗

说明:清雍正

瓶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呈粉红色的胭脂水釉匀净光洁,在细白的底釉映衬下,更显娇丽。此碗制作过程是先烧出精致的白瓷小碗,然后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喷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0℃的温度下烧成,属于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种之一。胭脂水釉主要用于小件器,如小碗、小瓶、小高足杯、菊瓣盘等,是清代康熙年间新创的品种,雍正时期烧造得最为精致,乾隆朝之后直到晚清都在烧制,只是呈色越来越差。此小碗造型优雅,小巧玲珑,其底釉极白,胭脂水釉粉嫩娇艳,代表了清代这一品种的最高成就。

南宋吉州窑釉下彩绘花鸟纹长颈瓶鉴赏


吉州窑彩绘花鸟纹长颈瓶

江西 李训刚

南宋吉州窑彩绘工艺分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两种,以釉下彩绘为多见。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因釉下彩绘的色彩在釉下,彩绘不易磨损、腐蚀,色泽莹亮,经久不变,深受时人青睐。

这件南宋吉州窑釉下彩绘花鸟纹长颈瓶(见图)于1979年3月出土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棉三厂,现珍藏于九江市博物馆内。瓶高8厘米,口径4.1厘米,底径5.9厘米。此瓶小口,细长颈,扁鼓腹,圈足。颈上部绘粗细弦纹六道,器身一面绘折枝梅花,枝上立一喜鹊,鹊的羽毛彩绘后剔划而成。另一面绘竹枝一枝,并剔朵梅六朵,其它两面各饰蝴蝶两只。彩绘呈酱褐色。造型秀丽挺拔,描绘精工,堪称精品。

李训刚

清丽秀雅的清乾隆仿汝水盂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釉色温润、开片优雅而闻名于世,清淡含蓄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所推崇。明清两朝的景德镇御窑厂,相承以继地仿制汝窑器。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开始仿制汝瓷,其后断绝。清雍正朝复烧,品质远在宣德仿品之上,乾隆帝即位后,景德镇官窑仿汝瓷烧制依旧。据《清档》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其时常将内府旧藏汝窑实物或制样发至珠山御窑厂让唐英临摹。

如今,在我国各地博物馆中,明清仿汝窑瓷器多有精品珍藏。这件清乾隆仿汝水盂(见图),就是上海嘉定博物馆收藏的仿汝窑佳作之一。该仿汝水盂口径13.9、高16、底径18.5厘米;圆唇口,扁腹,铁足;通体施仿汝窑天青色釉,釉面密布开片,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在明清时期仿制的汝窑器中,宣德时期有碗、盘、杯等制品,只模仿汝釉,造型则为宣德时期常见的器物;而清代雍正乾隆仿汝更为优异,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为“仿铜骨鱼子纹汝釉”。宋代汝器多小件,雍乾仿宋汝窑器,一类不署本朝款识,器型、釉色、开片,刻意模仿宋汝窑器;另一类署本朝款识,釉色仿汝,式样丰富,造型多为本朝典型器。宋汝釉面厚润无光泽,有失透感,清雍正乾隆仿汝釉面玻璃质强,光亮莹润。乾隆帝曾赋诗称赞:“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本文介绍的这件乾隆仿汝水盂,不重装饰,以造型釉色取胜,展现出当时瓷器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釉色温润、开片优雅而闻名于世,清淡含蓄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所推崇。明清两朝的景德镇御窑厂,相承以继地仿制汝窑器。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开始仿制汝瓷,其后断绝。清雍正朝复烧,品质远在宣德仿品之上,乾隆帝即位后,景德镇官窑仿汝瓷烧制依旧。据《清档》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其时常将内府旧藏汝窑实物或制样发至珠山御窑厂让唐英临摹。

如今,在我国各地博物馆中,明清仿汝窑瓷器多有精品珍藏。这件清乾隆仿汝水盂(见图),就是上海嘉定博物馆收藏的仿汝窑佳作之一。该仿汝水盂口径13.9、高16、底径18.5厘米;圆唇口,扁腹,铁足;通体施仿汝窑天青色釉,釉面密布开片,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在明清时期仿制的汝窑器中,宣德时期有碗、盘、杯等制品,只模仿汝釉,造型则为宣德时期常见的器物;而清代雍正乾隆仿汝更为优异,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为“仿铜骨鱼子纹汝釉”。宋代汝器多小件,雍乾仿宋汝窑器,一类不署本朝款识,器型、釉色、开片,刻意模仿宋汝窑器;另一类署本朝款识,釉色仿汝,式样丰富,造型多为本朝典型器。宋汝釉面厚润无光泽,有失透感,清雍正乾隆仿汝釉面玻璃质强,光亮莹润。乾隆帝曾赋诗称赞:“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本文介绍的这件乾隆仿汝水盂,不重装饰,以造型釉色取胜,展现出当时瓷器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

从外地一倒家手上收购来五代柴窑天青釉薄壁水盂


五代柴窑天青釉薄壁水盂

藏友求鉴:7月10日下午,朋友老张打电话说有个老板想要买几件上好的铜镜,只要东西好,价钱好商量,于是我联络小东门古玩市场的老于,他专收铜镜,让带人直接过来看就行。在老于的店里,我帮这位老板买了三枚隋唐铜镜。正在看一件原始陶壶的时候,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中年人走进店里,问收购老窑瓷器不?他这里有一件上了年头的瓷水盂,大家让他取出来看看,看过后大家几乎都说不好说,也不敢认。中年人再三说这是你们陕西窑出土的,你们不敢认,真是太让人失望了。中年人装好东西正准备失望地离开时,老于喊住了他,说让我们古玩行的王一眼看看,说不准还是好东西呢?老王看过后说东西不错,应该是北地窑的东西,中年人一听,高兴地说总算碰上识货的专家了。最后,老王推荐给藏家阎肃,老阎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件水盂请回了家。

持宝人:阎肃

收藏主项:陶瓷器

藏品名称:五代柴窑天青釉薄壁水盂

藏家感言:收藏就像融资,会玩的藏品越玩越精,规模越做越大。不会玩的只会收一屋子假货。重要的是你搞收藏要动脑筋,运气占很大比例,眼光和胆识更为重要。

鉴宝专家:王学武(西安柴窑文化研究所)

专家点评: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该水盂直径6厘米,高5厘米,为瓷质,淡天青釉色,圆腹,三足。胎质较白,韧性极好,圆腹薄胎为一次性拉坯而成,这说明五代时期“北地窑”的窑工已经拥有了非常高超的拉坯技艺,这样成熟的拉坯技术,在当时其他窑口上是比较罕见的。“北地窑(耀州窑前身)”的拉坯技术在全国是遥遥领先,尤其这样拉坯成为“薄如纸胎”的技艺,可以评定为绝活,在全国各个窑场中是绝无仅有。这件薄胎水盂为典型的五代时期的文房用品,是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尤其在民间能完好如初地保留到现在,非常不易,尤其是薄胎器物,更显得极为珍贵。

藏品来历:藏家阎肃玩老窑瓷器已有好些年头了。遇到上好的重器,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收为己有,然后邀请一大帮行里人前来观赏――品头论足,他享受的就是这一过程。在老阎客厅的博古架上,笔者见到好几件隋唐至五代的重器。谈起这件五代水盂,老阎感叹,好物难求啊。

老阎说7月10日下午五点左右,老王打电话说给他推荐一件北地窑的瓷水盂,东西他看过了,很不错,好多人不敢认,他从造型、釉色、胎质、分量等细部特征,判断为五代北地窑制品。老王想的是,老阎是这方面研究者、收藏者,所以推荐的第一个人就想到了老阎。老阎说当时他看到该水盂时,上面粘满了污垢,显得脏兮兮的,但依然掩饰不住它本身的自然与生动。他当时心想,既然行里老王都看过了,并说东西不错,他便直奔主题问对方想卖多少钱!对方开出的价钱远远超乎他的意料。他开始了艰难的砍价扯锯战。他告诉对方,你打河南老远拿东西来就是想给器物找个好的归宿,也只有我才会下大本买这玩意,我只是为了研究和学习,跟赚钱没有任何关系,换别人,不一定要,也不可能给你出一个理想的价位,我出个最高价,你觉得中,我们成交,你若觉得亏,请另找买主。就这样,这位中年人想想也是,便成交了。老阎说东西抱回家后,他用清水给器物上上下下洗了个澡,没想到原来器物竟是如此的漂亮,釉色温润、鲜亮,让他越看越喜欢。

水盂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第五宝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水盂

青白釉水盂底部

这件小巧精美的北宋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水盂(图1),水盂高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2.4厘米,口微敛,圆鼓腹,矮圈足。胎壁薄而轻盈,器型规整,做工考究,器物内外均施青白釉,釉面肥腴而匀净,是典型的景德镇湖田窑“湖水蓝”釉色,用“温润如玉”来形容,毫不为过。水盂的足底部(图2)不施釉,可窥其胎体,洁白、坚质而细密。

水盂,又名“水丞”,是传统文人书房中盛水的小器具,以便研墨时向砚池内注水,类似的还有带有流口的砚滴、水注等,因为研墨时需要的水是很少的,所以这类器皿都十分小巧。据考,水盂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至迟到西晋时,瓷质的水盂已相当流行,如西晋较为常见的蛙形水盂,将水盂塑成青蛙造型,有的还可从蛙口中注水,颇有意趣。

在收藏界有人称“水盂”为“文房第五宝”,是古代书房中除笔、墨、纸、砚外最常用的文房用具。因其多小巧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们的审美情趣,故而在文玩类中属于高品位的收藏品。就这件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水盂而言,虽无任何纹样装饰,但却以圆润的器型和极纯正雅洁的釉色取胜,代表了宋代文人的审美风尚,宋瓷的至纯、至雅尽显无遗。所以,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器物,依然被专家们评定为二级文物。

这件青白瓷水盂,1954年出土于安徽省肥西县小浦乡的一座宋代墓葬中,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墓志一盒,墓志盖面上刻“宋故宣德郎冯君墓铭”9字篆书,墓志内容是其女婿,也是北宋较有名气的书法家李图南所书。根据墓志记载:冯君名安国,慎县知县,元祐二年(1087)闰八月二十四日卒于维扬,大观元年(1107)九月一日葬于合肥县小蜀山太平乡。”查宋代郑樵的《通志》可知:宣德郎为隋代创置的官名,唐宋时期沿用,为七品官员。依墓志所记,冯安国为慎县知县,这与宣德郎七品官员是相衬的。

这件水盂制作精细,显然不是专为陪葬的明器,而应该是这位宣德郎生前文房中所使用的心爱之物。因为这是一座纪年墓,那么可确知此青白瓷水盂的生产时间不迟于元祐二年(1087),这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提供了很好的断代标准。景德镇窑是宋代专烧青白瓷的窑场,北宋前期青白瓷生产处于初期阶段,其釉色往往泛黄,釉面较干涩,不是特别美观。而进入北宋中晚期以后,景德镇窑青白瓷质量大为提高,特别是这一时期景德镇湖田窑产品,釉面极其滋润,青中泛白、白中闪青的湖水蓝釉色极具玉质感,而这件明确纪年的青白瓷水盂就是很好的例证。

醴陵釉下五彩瓷 “天下名瓷出醴陵”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瓷器文化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都称为“CHINA”,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尤其是醴陵出产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博宝宝珍商城里展示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制作精美,技艺精湛,把我们带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瓷器世界,瓷器作品极具欣赏和艺术价值。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醴陵的瓷器闻名海内外,自古就有“天下名瓷出醴陵”之称,被称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醴陵瓷器不仅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醴陵瓷器的瓷质细腻,图案画工精美,尤其釉下五彩瓷器,五彩缤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吴尚夫大师醴陵釉下五彩松鹤瓶 (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这尊醴陵釉下五彩瓷松鹤瓶就是釉下五彩瓷中的精品,是由吴尚夫大师所作,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瓶体洁白如玉,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其釉面晶莹润泽,色彩沉稳典雅,构图生动自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非常具有欣赏和投资价值。吴尚夫大师从事陶瓷美术工作三十多年,精通各种陶瓷绘画技艺,作品曾被中南海、天安门、北京饭店等知名场所陈设收藏,其中部分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作外交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国瓷2008釉下五彩巴拿马“世界和瓶” (图片来源:博宝宝珍商城)

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里的巴拿马“世界和瓶”,也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精品之作,采用现代的釉下五彩绘制工艺制作,背面有何振梁先生、萨马兰奇、罗格、雅典市长巴科扬尼斯四人分别用中文、英文、法文、希腊文四种文字亲笔提写的“从长城到奥林匹亚”,并配上象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标志,底款为“醴陵国瓷特贡”,制作精美,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博宝艺术评论员 孙瑞峰 撰文)

【博宝点评】醴陵釉下彩瓷是我国瓷器艺术中一支一花奇葩,集工艺美、形体美、釉色美、胎质美、彩饰美于一体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博宝宝珍商城里展示的醴陵瓷器,不仅适用于装饰,还具有着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