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的瓷器价值 > 导航 >

花鸟瓷画的成长及价值

花鸟瓷画的成长及价值

古代的瓷器价值 古代瓷器价值 古代瓷器价值多少

2020-02-18

古代的瓷器价值。

人类的审美意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据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对美的追求,对于自然形象有朴素的审美意识,对于各类飞禽走兽、花卉树木,有了简单的描绘与记录。表现在山洞的墙壁上、岩石上、还有原始陶器上,那时候的花鸟还只是简单的装饰手段和无语言的装饰记录,但还不是花鸟画,只属于一种原始的花鸟艺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是人类艺术中最永恒的主题,自有语言起,人们便没有停止过对自然花鸟的讴歌和赞美。

中国国画历史悠久,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国画不仅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发展,也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随着时代发展,国画经过了传承与创新,演变成了今天这种多技法、多规格、多内容的创作形式,但按传统文化的画科分类,共分为花鸟类、山水类、人物类这三大画科,其中花鸟类与山水类逐渐成为了当今中国绘画的主流。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统称之为花鸟画。

花鸟画历史悠久,其形象作为绘画形式出现,虽比人物、山水都早,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擅长画花鸟的画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画蝉雀,自景始也”。这里指的就是南朝的顾景秀,顾景秀是南北朝时南朝宋画家,供奉于宋武帝至宋孝武帝时期的宫廷中。其以画蝉雀著名于世,据说宋武帝刘裕曾赐驸马都尉何戢蝉雀扇,即为景秀所画。后齐高帝肖道成求扇画,何戢将此扇献给肖道成,并且陆探微等人称赞其画艺“巧绝”。其蝉雀画法工细,意境佳妙,为当时的楷模。顾氏亦能人物、肖像及树竹等,作品流传至唐代有《蝉雀麻纸图》、《宋文帝像》、《王献之竹图》等。据文物鉴定资料记载,当时一些着名的人物画家,也画过以花鸟为题材的画。六朝四大家之一的顾恺之也画过花鸟题材的画作,顾恺之的画最为著名的还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同为六朝四大家之一的陆探微也画蝉雀,代表作《蝉雀图》,他其实是属于顾景秀的后辈。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搜寻史籍,发现有关陆探微的生平活动资料非常少。《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工者。”这是有关陆探微生平正面书写的唯一记载。我们对陆探微绘画风格的了解可以说全是凭借后人的著述。陆探微没有一幅绘画真迹留存至今,所幸是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还有南朝的陶景真画的《孔雀鹦鹉图》也是惊为天人,可惜这些画迹都已失传。唐代的时候,花鸟画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唐代的时候,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80多人,不少花鸟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名垂后世,初唐薛稷为画鹤名手,开元、天宝时期,曹霸、韩干、陈闳画马独盛一时,冯绍正画鹰、鸡等甚为精妙,画牛以韩混、戴嵩最为精专。在那时,画家们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花鸟画发展至晚唐时,实际上已存在精工与粗放、斯文与野逸两种风格,这就孕育出五代花鸟画的两大流派。五代时期可以说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很关键的时期了,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就是“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熙野逸”。徐熙出身于江南豪门,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徐熙是江南花鸟画派之祖,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玊堂富贵图》、《石榴图》、《春燕戏花图》。他画花,落笔颇重,只要略施丹粉,骨气过人,生意跃然纸上。徐家后人皆善于画画,时称“江南花鸟,始于徐家”。黄笙是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十七岁时即以画供奉内廷,曾任翰林待诏,主持翰林图画院,又任如京副使,任前后蜀宫廷画师四十余年。其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长期处于宫中的他画风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所以被称为“黄家富贵”。到了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洒,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鸦片战争以后,“海上画派”崛起,代表人物有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虚谷等。海派绘画对近百年绘画发展影响较大,现代写意花鸟画大师如齐白石、潘天寿等,均明显受海派艺术的影响。

与在宣纸上传统国画不同的是,我是在陶瓷上作画的,其难度更大,成品率更低。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与革新,无论是在造型、材质、装饰方面都有了较高的造诣,体现出了我国瓷器的独特风格。陶瓷釉上花鸟装饰有古彩、粉彩、新彩、红绿彩、金银彩、电光彩、墨彩、广彩和刻瓷等品种,从目前来看,釉上花鸟装饰以粉彩和新彩占主导地位。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瓷,始创于清朝,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花鸟瓷画颜色鲜明,光泽如玉,看上去华贵典雅。

陶瓷花鸟画的价值比国画花鸟丝毫不逊色,清朝的几幅粉彩花鸟画都以极高的价格被拍下。清乾隆三十年的《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于2012年以一亿九千一百三十六万的高价被拍下,同是乾隆的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更是以折合人民币5.5亿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由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创下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这一成交价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格。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御用督陶官唐英与其副手在景德镇官窑设计研制出了我国古代制瓷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的三种瓷器样式:套瓶、交泰瓶和转心瓶,并奏请乾隆皇帝御审。其中,工艺最为复杂的正是将几种样式结合的转心套瓶,它分为内瓶和外瓶,内外瓶颈相连,内瓶底部与外瓶内心连接,外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富贵大气,瓶颈上红色“吉”字蕴含吉祥如意,由外部可以看到内瓶绘制的青花图案。虽巧夺天工,但费时、费工、费料,更不易仿制,连乾隆皇帝也觉得其工艺过于复杂,在唐英的奏折上批复:“不必照随常瓷器一样多烧”。由此可见,经历了天灾、人祸以及战火侵袭而有幸留存下来的转心套瓶,代表的是集历代制瓷艺术与技术精华于一身的艺术结晶,可惜现如今那时的技艺已经濒临失传,很难得再见到那么巧夺天工的花鸟瓷画了。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现代科技推动了文化传播,全球的文明与文化相互冲击,导致文化变得多样。由于人们观念的改变,传统花鸟画所追求的精神内涵、笔墨情趣,以及常见的题材内容,已经难于表达当代人的情怀。全球资源的共享、学科的相互交叉,让人们眼界变得开阔,思维变得豁达,改变了传统规范中的克制、理性、内敛与含蓄的情绪表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奔放、外在的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人们更加向往自由,渴望看到更具前瞻性、学术性,更有想象力、更异样的当代花鸟画作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当代花鸟画家们的创作理念则要更加贴近当代人,关注当代人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审美需求,拓展其创作内容。但是不能抛弃传统的优良精华,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眼光要放得更加长远,赋予作品更多人性的光辉。

精选阅读

粉彩花鸟陶瓷画创作水平的思考


粉彩花鸟陶瓷画的写实精神思想是与时代相生相息的产物,又是艺术规律和社会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使粉彩花鸟陶瓷画提高创作水平、更具时代气息呢?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对应的关系。

一、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粉彩花鸟陶瓷画以秀丽淡雅、粉润柔和的色彩为特色被当今玩赏陶瓷和从事陶瓷创作的工作者所喜爱。一方面,从艺术脉络来看,粉彩花鸟陶瓷画来源于传统,是对传统的继承。花鸟画从魏晋南北朝起,逐渐变革,至今已经有相当成熟的表现模式。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来看,粉彩花鸟陶瓷画的创作,都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的釉、颜料为表现手段,以国画的技法来表现国画的一种神韵。陶瓷画应用的大多是国画的知识,引用的也大多是国画的技法,其构图形式跳不出国画已有的模式。所以说古陶瓷,特别是皇家御用瓷,其纹饰都是宫廷画师根据皇家审美情趣依器型特征反复推敲绘制的,都是赋有时代感的书画艺术和与瓷之器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

另一方面,当代粉彩花鸟陶瓷画既要继承传统,也要在继承与扬弃的循环中向前发展。在发展中大量地采用综合性手段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鲜明的“混搭”风格。例如,许多青年创作者将粉彩花鸟与高温颜色釉、雕塑以及划刻结合起来,或者是釉上和釉下彩绘综合运用,并也体现了陶瓷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但是,当下从事陶瓷绘画的创作者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并非多种工艺叠加在一起就可以证明作品是好的,技法与工艺都只是为创作者的画面服务的,都是因画面需要,为创作者更好地传达内心情感的有力辅助工具。

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当代粉彩花鸟创作有一个突出的要点,就是处理好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文心雕龙?明诗第六》写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就是道明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粉彩花鸟画写实精神对花鸟表现传达,需要熟知花鸟表现视界的物理、物情、物态。新世纪粉彩花鸟画面临百花齐放之盛期,陶瓷艺术家们创作的对象也由原来的粉本摹写走向广阔的外面世界,逐步去公园、植物园、热带雨林等实景写生。要分析其枝、干、花、叶、萼、梗、蒂、果的构造,对其生长特征,多求了然于心。如去西双版纳写生,就需要熟悉热带雨林的植物生长的重要特征,如板根、气根、寄生、附生、阔叶、藤类、蕨类、老干生花、老干结果,以及它们互相竟长的群落关系等等。与此同时,要以自然为师,创作者将笔墨技法与自身心灵相融合,这样创造者的心灵才不会受到技法的束缚,才能从技法的局限中得到解放,更加注重把握自然事物本质规律,从而才能把握到物象的内在生命与精神。

三、用线与构图的关系

粉彩花鸟陶瓷画是在吸收工笔国画的绘制技艺上发展起来的,在绘制技艺上,复杂细致。既有与工笔画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粉彩花鸟陶瓷画用线贵在巧,粉彩花鸟的用线与国画花鸟的用线有异曲同工之妙。粉彩花鸟的图式重在活,由于粉彩花鸟陶瓷画毕竟是绘制在立体的陶瓷器型上,所以在图式方面必须考虑到多维度图式的特性,粉彩花鸟陶瓷画的图式安排要注意画面,忌讳过满过均而造成的“堵、板、乱”等毛病,空灵一点为好,从而更能充分体现出陶瓷本身的材质美。一件粉彩花鸟陶瓷画作品,即使作者有熟练的绘画技巧,如果构图不严谨,也会影响画面的观赏效果。画面的虚实、疏密、主次、聚散,是构图的重要因素。虚实安排,在构图中特别重要,画面与空白就是虚实关系。虚实就是区别浓淡、远近。构图有虚实对比,才能产生变化。用料也不宜过重过深,而要少而精,过深过重易显得俗气。画面的提款同样重要,安排得当能为作品加分增值。

四、色彩与韵致的关系

在粉彩花鸟陶瓷画的色彩上,要求雅淡清丽,兼有古彩的雅致沉静和珐琅彩的瑰丽丰富。而在粉彩花鸟画的韵致上,诗情画意是粉彩装饰的艺术特色。”出新奇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从意境的深度和广度上构思、渲染,使艺术风格流露于指笔方寸之间,突出以事物本质的表现手法和体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对花鸟虫鱼形象的塑造,将意韵充分表达在陶瓷载体上,并使之感动受众,唤起人们对艺术形象的思想感情共鸣,从而取得挺拔、大方、庄重、统一、整体的艺术效果。陶瓷艺术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往往寄托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如花朵、枝叶、虫鸟、山石要能顾盼有致,相互映衬,不能变扭。画面内容与画面主题要非常契合,不可唐突。如秋之菊最能表现秋天的野逸、冬之梅最能体现冬天的厚蕴、夏之荷最能烘托夏天的清新爽洁、春之兰竹最能凸显春天的生机勃发等等,所以在创作粉彩花鸟陶瓷画时必须注意这些基本常识。而动物和虫鸟通常成为粉彩花鸟陶瓷画中的画眼,在刻画时追求传神最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统搭配依然是现代粉彩花鸟陶瓷画的重要主题,如牡丹配凤凰寓意富贵吉祥、古松配仙鹤寓意万寿无疆、仙桃配蝙蝠寓意福寿双全、石榴配蝙蝠寓意多子多福、白菜配萝卜寓意一清二白等等。同时,画面里的配石安排也是很有讲究的,什么样的花卉搭配什么样的石头最能应景最能造境最具趣味性,这些都是决定粉彩花鸟陶瓷画是否有韵致的重要标准。

“陶瓷界的笔墨意境”—花鸟陶瓷画


陶瓷是一种“颜值和实力兼具”的器物,不仅有着各种优美的曲线器形,瓷胎上的各种绘画造型也是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力。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陶瓷艺术界的花鸟画。

陶瓷花鸟画大规模发展起来是在唐代长沙窑时期,并随着陶瓷装饰材料的发展而发展,经久不衰,直至当代。唐代长沙窑以高温褐绿彩花鸟画为主,风格写意。至宋代时,北方的磁州窑兴起,磁州窑最负盛名的是白地黑彩写意花卉生动传神,不逊文人画家手笔。它的特点是将中国画的技法大量运用于陶瓷绘画,形成了白瓷黑花的独特风格,取得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元代时景德镇青花瓷出现,其明快美观的艺术效果使其很快成为中国彩绘的主流,其中花鸟画题材占据多数。明清时期之后,出现了更多的陶瓷花鸟画品种,在陶瓷花鸟画艺术创作中,工笔、写意以及工写兼备等各类风格百花齐放。

中国历代画家关注现实,体悟自然,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在生活中不断提取创作素材。五代黄鉴、黄居采笔下花鸟形象勾勒精细,形象逼真而富有真实的美感;五代徐熙、徐崇嗣开创的“落墨花”、“没骨花”花鸟画,给人以清淡高雅的美感;至宋代崔白、赵昌又更提倡以造化为师,写生之风盛极一时。苏轼、文同等文人墨客以梅、兰、竹、菊等为创作题材,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元、明、清文人画发展的先导,一直影响到今天明代以青藤、白阳为代表的水墨淋漓、笔意奔放的写意花鸟画,独具笔情墨趣;清代任伯年以生动活泼的笔意、鲜活明丽的赋色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喜爱的花鸟画。

实际上在每个朝代和每个时期,陶瓷花鸟画都在发展和创新,都在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不可否认,时代对陶瓷花鸟画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当下的陶瓷花鸟画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行,挣脱以往较为统一的发展方向,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向着多元空间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陶瓷花鸟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

陶瓷的美是多样而丰富的,陶瓷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演进。陶瓷工艺的发展也融入了绘画等多种艺术技艺,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作品。

谈粉彩花鸟陶瓷画的独特语言


景德镇立镇千年,千年制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一直是全世界热爱陶瓷人们的向往之地。这里的人们绝大多数都从事着与陶瓷相关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瓷都”。

一直以来,笔者主要攻克的是釉上粉彩瓷画。所谓釉上粉彩,就是一种釉上彩瓷种类。粉彩作为釉上彩瓷中的代表瓷种之一,又名软彩,深受大众喜爱。粉彩瓷是在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瓷种,一跃成为清宫新贵,一段时间内超越青花瓷的地位,成为瓷界霸主。粉彩瓷运用玻璃白将颜料乳化,使颜色变得粉润温软,以此得名粉彩瓷。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粉彩代代相传至今。

手绘荷鹭情长粉彩花瓶

在釉上粉彩的众多题材中,我最喜欢的是花鸟题材。陶瓷画实际上是基于国画上的,技法风格都是相似,都是有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又有着高风逸远的个人节气。

基本也是有着写意、工笔以及兼工带写之分。

首先说说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多以中锋用笔的鉄线描、高古游丝描进行结构塑造,表现方法工整细致,先勾后染,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性。在对花鸟描绘的过程中,通过白描造型、勾勒填彩,再采用分染、罩染、统染、点染、接染、撞水、碰色等技法描绘对象,产生栩栩如生、精致动人的视觉效果。工笔花鸟“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特别是两宋时期,由于帝王宋徽宗的提倡与参与,工笔花鸟画盛极一时,成就了“宣和画院”的辉煌时期。“黄家富贵”的黄荃就是工笔花鸟画家的卓越代表,其作品多描绘宫廷中的异卉珍禽,丰满,画花浓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谓之“写生”。后人把他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

再来说说写意花鸟。写意花鸟中又分为大写意与小写意,小写意的特点是真实、生动。是花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画法。而大写意在中国画中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画法,需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在表现对象的时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造型大胆、夸张。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创造性、趣味性,给人一种潇洒、气派、落落大方的艺术感受。总的说来写意画讲究的是“意”,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发挥。明清两代是中国写意画真正确立和大发展的时期。明代沈周的花鸟画强调笔精墨妙,擅用水墨淡色。继而有陈白阳在其水墨写意基础上以生宣纸作画,使水墨韵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明末清初出现了像八大山人这样的大写意家,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画家,他无论在笔墨、造型、章法,还是在画中立意,画外寄情等方面都是别出心裁的革新者。八大山人以他奇古的笔墨画出的“伤心鸟”、“瞪眼鱼”传达了他孤高、愤懑的情怀。他的《荷花小鸟》、《孔雀牡丹竹石图》可以说是体现他艺术观的代表作。近现代写意花鸟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齐白石先生了,他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其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这是齐白石先生的经典语录。他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齐白石先生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和审美的中界点。

在画花鸟画时,不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要十分重视写生的重要性。写生是基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观察。那么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呢?就花卉来说,要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情态,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一般花朵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之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份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禽鸟在中国画中又称为“翎毛”,可区分为水禽与山禽两大类,依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鸣禽、雉禽等类。此外要明白禽鸟的雌雄,禽与兽绝大部份都是雄的较美。少数雌雄的羽毛一样,但是雌鸟总比雄鸟略小,雌鸟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鸟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鸟类的喜、怒、哀、惊表现在翼、尾及姿态上,都有不同。

在陶瓷上画画又是大有不同,陶瓷的光滑以及釉料的料性都使在陶瓷上作画难度大大增加。并且陶瓷由于还要入窑烧制,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诸多问题,因此价值也是水涨船高。在将来,作为陶瓷艺术的传承人,我也会努力创作出更加好的作品,向前辈们致敬。

述说青花在花鸟瓷画发展的变化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盛于元,明,清。元代蒙古族人是驰骋草原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称雄亚欧,建立幅远辽阔民族众多的庞大帝国。元代统治者充分吸收周边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引进青花主要的材料“苏麻离青”作为青花瓷的核心基石,烧制成功了青花瓷,并成为当时景德镇瓷器出口的重要物品。元代青花瓷花鸟装饰大都风格豪放,随意、不拘一格。装饰器型品种较多如元青花梅瓶、大盘等等。题材丰富,多种多样。动物是陪衬,花卉纹饰为主。松竹梅、牡丹、莲花、菊花、牵牛花、芭蕉、瓜果等等。动物题材的有龙凤、鹤、鹿、鸳鸯、麒麟、鱼、狮子等,其它还有一些杂宝类,火球、法螺、犀角、古钱等等。这些瓷器构图大气,装饰层次多,布局繁密,纹样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形象生动优美,多数是依写实而来的。经过艺术处理才出现这美丽的图案。如缠枝莲牡丹,叶子较大,正反,转折,变化多样,枝干小叶都有顿挫粗细之分,显得生机盎然,多姿多彩。人物的衣纹神态也描绘得准确、简练、生动,有飘逸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元代青花绘画技法大多数是塌水法,即先用青蔑灰在坯体上起稿,画出所需的图案装饰,再用青花料勾线条,而后用笔沿线把青花料涂上去,烧成后的瓷是青花有浓有淡不规则,深的地方有料刺。如鬼谷子下山、昭君出塞、大罐、玉壶春等都是这种技法所绘制的。

明代到清代则采用青花分水的绘画技法来制作陶瓷,青花分水工艺是将青花分水料按要求调成三至五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并分碗装好备用,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刺笔肚以控制水料的多少,并迅速在花叶上来回移动,形成水浪效果。从图中可清晰地看出画工刺笔的手法和笔锋带动水头运动的轨迹,在分水之前,需用青花勾线,用分水笔将料水分成浓淡渐变的层次并空出叶形,用指甲修理部分不满意的地方,在分水时,不仅需用笔头带动料水分出浓淡色彩,左手也要移动坯体使之更加顺应描绘的手法,在部分过淡的部位再次分染加色。如明代的青花大缸《和靖爱鹤图》画面绘林和靖端坐在中央的书案前,提笔凝思,侍童立于书案一旁,专心研墨,另一侧仙鹤单足而立,仰首附鸣。背景绘青松映掩山洞大门,皓月当空,祥云呈瑞;前景绘山崖、梅花、灵芝,形成递进有章的层次空间。青花以分水而成,以浓烈见长,并且浓色中很少出现铁锈斑点,浓重泛紫色,更是明代青花典型的上乘之作。清代的官窑青花莲禽藏文碗就是如此。由于元、明、清三代官府大力提倡贸易,与中西亚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有大批的外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来到中国做生意,瓷器、茶叶是主要的输出产品。他们按照自己民族风俗和思维,定制了很多适合他们本国风格的器型、花纹图案等品种。至今在中西亚伊朗、土耳其、伊拉克等地的国家博物馆珍藏着许多元青花精品。

新中国成立后,瓷业也重新得到国家的关注而恢复发展,景德镇成立了合作总社筹委会,开始建社整社工作并建立两个瓷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建立了景德镇市第一瓷画社,旧社会一些老艺人纷纷都进了瓷画社。如王云泉、王步、赵惠民、张志汤、王锡良等等。这期间瓷画艺术得到重视。青花瓷作为国家礼品瓷经常赠送各国领导人和来宾,这个时期也涌现了一批技艺高超的陶瓷艺术家,在这众多的陶瓷绘画艺人中王步老先生则是陶瓷绘画界的领军人物。王步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人物、花鸟均擅长,而青花瓷的创作有别于釉上彩的创作,作者直接用青花钴蓝绘瓷胎素坯上,未烧制之前的钴蓝发色并非青色,而是灰色或灰黑色,只有经过上釉高温烧制之后,所呈现出来的色泽才是我们所看到的艳丽的青花发色,而在坯胎上作画又有别于纸上绘画,坯胎的吸水性和宣纸的吸水性完全不同。而绘画我们都知道,墨分五色,通过颜色的深浅,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观之有立体感,层次分明。而在青花中的墨分五色是相当难的,因为特殊的材料和特殊的技法,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而且要经过1300多度高温的考验,所以一件瓷器的成功也非易事。而王步的青花绘画,正是积累了几十年的绘画功底,所绘青花,层次分明,发色艳丽,与康熙朝时期青花的墨分五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王步《月夜图》瓷画,以水中圆月和鲤鱼、水花为内容,群鱼逐月,藻随波动,水天一色。画家将鱼的背部处理为较深的色调,肚皮留白或极淡的青色,在水清时和光的照射下具有特殊的效果。水花深淡有序,章法分明,画家以轻松而稳健的笔法,描绘一个清白自由的世界。王步在青花渲染方面尤多独创,能用青料从浓到淡一次染成,不见细碎笔迹,极类高手泼墨。色泽由深至浅,十分自然,让人感觉一笔而成,过度十分自然,无复笔之嫌。所绘禽鸟题材,细微之处胜过工笔,羽绒丰满。活灵活现,王步青花画法中兼工带写,甚至是“泼墨青花”,故镇里人称其为“青花大王”。

近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花艺术瓷在构图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在吸收和借鉴传统青花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而产生,把传统观念与现代思维、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融合贯通有机结合产生一种新兴青花艺术形式。构图布局简洁、空灵,以少胜多,形式多样;在题材上以借物喻人,以写实艺术为主题,反映社会改革的成果、人民和谐安康生活内容;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传统技法有又自己新的创作技法,用夸张、变形、抽象的手法去反映现代生活。还有在新的陶艺中利用新型材料元素,用传统的青花技法来表现现代生活,使青花艺术瓷更显得高雅、大方、细腻、朴实。如秦锡麟教授,青花《秋歌》作品造型新颖大方,画面生动自然,色彩清新明快,手法挥洒自如,格调秀雅脱俗,兼有民间艺术的意趣和文人艺术的高雅,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东方艺术特色。他的作品是传统青花艺术和现代陶瓷造型完美结合的典范。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不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富有和生活的品味,对陶瓷艺术品的需求也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就要陶艺创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展现个人才能,很多陶瓷艺术家把油画、国画、水粉、水彩技法结合起来进行嫁接,将青花、釉下五彩、民间剪纸工艺、刻雕为一体拓展为绘画题材。利用传统的工具—“鸡头笔”在坯胎上作画,取得了写意水墨画笔墨情趣相融的艺术效果。如今人们在艺术观念、创作思维和审美意识尤为改观,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挖掘和利用这一独特的材质美,充分发挥材料的特色性、工艺性,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陶瓷艺术更具有新的生命活力和时代风貌。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之靖康之耻后,随着宋室的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生产也开始萎缩。

到了金元时代,神垕民间仍然坚持烧制钧瓷,但是,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无法与宋代钧瓷媲美。元末明初,因战乱、灾荒和制瓷中心的南移,钧窑生产日渐衰退,钧瓷艺人或逃或亡,烧制技艺也渐渐失传。

明朝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圣讳”,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生产销声匿迹,直到清朝末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我国的不少民族工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为了挽救陶瓷工业,清末的民族工商业者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

光绪年间,神垕民间艺人卢振太兄弟及其子侄辈,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了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钧瓷,使得失传已久的钧瓷烧制技艺恢复了生产。

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钧瓷业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钧瓷的传承及价值之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恢复发展钧瓷生产,挖掘传统钧窑工艺,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从此,钧瓷事业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钧瓷迎来了黄金时代,钧瓷以它的名贵和高雅,被世人所青睐。

从《雅韵》谈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意境


从对作品《雅韵》意境的分析可知形意相生、情景交融是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意境主要特点,当代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应在传统基础上营造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意境。

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由于当代复兴以来,由单一的工笔风格逐渐步入到工笔与写意并盛阶段,而写意风格显然更代表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的发展方向。意境是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的核心审美特质,本文试从作品《雅韵》切入谈一谈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意境。

一、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雅韵》赏析

传统釉下五彩花鸟瓷画采取的是勾线分水的工笔技法,写意技法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得到普遍运用。这件花鸟瓷盘《雅韵》即是当代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典型作品。

该作品以池塘为景,水低石平、游鱼嬉戏,石苔浮萍烘托中,水气淋漓、墨色华滋,给人一种浓浓的夏日感觉。朵朵水仙集簇,亭亭玉立,迎风绽放,白玉般的花蕊秀逸动人,如闻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在岩上花旁,一只水鹬正悠然觅食,眼神直盯池中游弋的小鱼,全神聚注中,清新宁静的画面顿觉鲜活。此图虽画面构图简洁,但相互呼应,动静结合,以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迷人的夏塘小景,匠心独具、巧妙布置,笔法古拙、色泽雅致,文人手笔毕现。

作品融入了作者醇厚的对大自然生命的感悟和情趣,融情于景,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融书、画、印的文人修养为一炉,在似于不似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花鸟写意之路,谱写出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工写兼备、彩墨相宜的艺术境界新篇章。

二、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审美标准,也同样适用于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当中,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对于自然物象的处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一方面应物象形,尊重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则对形进行主观化的意象处理,使形意融合相生,力求以简洁的画面景象表现尽量多的意趣感情,情景交融间给人以空灵、洁净的感受,营造一种野逸自然的意境。

首先,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在色彩处理上采取独特形式,尽情抒发创作者情感与真趣,以营造一种想象意境。如在作品《雅韵》中,用色颇为大胆,山石、鸟羽以墨色表现,而鸟头部以朱红点缀,红与墨色产生强烈的撞色对比,水仙叶片鲜亮的绿色则从整体上打破了暗色为主的色调,相互映衬下突出了釉下五彩的特质肌理美感,体现出在用色上的意象处理方式。

其次,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在笔墨处理上注重苍劲而拙朴,笔简意到,意在形外。如作品《雅韵》中的笔墨,笔法抑扬顿挫,充满节奏,墨色与极具韵致的线条相结合,在浓淡干湿的巧施中体现出醇厚的意蕴。而在强烈而明快的用线用料中,又别有一番单纯简朴的民间装饰之美。

最后,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在构图章法的处理上,注重将数种物象以巧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无论是主体之物象还是衬托之背景,都被置于同等地位,以小观大,折射大千世界。如作品《雅韵》中,鸟、石、花、鱼巧妙地错落布陈于一体,而左上部却大量留白,给观者以深远的想象空间。每一物象均带有创作者自我的精神观照,意与象达到完美结合。

三、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意境的现代性思考

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是工艺技巧与意境神韵的完美统一,是釉下五彩花鸟瓷画现代变革的产物。釉下五彩花鸟瓷画在清末萌生后即逐渐失传,在当代得到复兴后长期保持工笔为主的传统风格,而釉下五彩花鸟写意风格的出现则将釉下五彩花鸟画由对物象客观具象的描绘提升到抽象层面,从而表现出与传统工笔风格所完全不同的方法与观念。

进入新世纪以后,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达到其发展的鼎盛,釉下五彩花鸟艺术家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写意精神和深远意境的优秀作品。不过,仅仅达到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在新世纪实现其现代性表达,反映出鲜活的时代精神是当前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的现代性必须建立在深厚的传统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之上,割裂了与传统写意花鸟画的血脉而模仿西方抽象画形式显然是不可取的,既丧失了自身的文化认知基础,也无法获得本土认同,从而陷入到文化身份迷惘的尴尬境地。

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意境要实现现代化,只能是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既不复制传统,也不西方化,而是走自身的发展道路,创造出既具有釉下五彩特色的,又符合现代民众审美观的新的艺术意境。因此,釉下五彩写意花鸟瓷画家要坚守自身文化立场和艺术精神,以自我深入体验和感悟来表现与时代相契合的意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