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书法的基本素质

陶瓷书法的基本素质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2-18

陶瓷艺术。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陶瓷艺术殿堂和百花园,她已向世界展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新局面,而作为从事书法艺术的人来说,能够在这肥沃的土壌吸取艺术营养,感到莫大的幸福。我作为从事陶瓷书法艺术的个体经营者,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活动已经有十几年了,通过磨砺探索,我的陶瓷书法艺术不断的提高,长期的书法创作,我得出了一些体会,那就是创作出最佳的书法作品,必须具有良好书法特有属性的敏锐的艺术感受性。

这种感受性在书法活动中表现为书法家良好的黑白视觉、敏锐的线条感觉,尤其是对书法节奏的领会力。它保证书法家在欣赏书法时印象深刻,从事书法学习和创作时运用自如。它具体体现在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自然的爱好与追求,以及较高的学习进度与较强的领会上。但它仅仅只是书法能力的先天自然基础,只有经过后天的刻苦学习和严格训练,才能将其逐步地、充分地“开掘”出来,并有不同程度的增益。书感作为一种以先天素质为基础的东西,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它的强弱决定一个人学习书法的快慢,并决定其书法能力发展的“最高极限”。书感缺乏或书感不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事实上的书法家的。的心理品质,和艺术道德,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构成书法人的素质。

陶瓷书法的基本素质的解析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构成,我把书法和陶瓷书法分解成以下五种成分:暨书感、书技、书功、书意、书识,并作以下的阐述。

1、书感

所谓书感,就是书法家以先天素质为基础的对

2、书技

所谓书技,就是运笔、用墨和布局的技术。它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并以动作方式被书法家所掌握。它的动作,不是身体某些部分的简单、机械运动的组合,而是其有目的(艺术追求)、有组织(法度)的运动。它同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而构成书法能力。

书技训练的基本途径是临摹碑帖。练习者在碑帖的临摹与习作中,指、腕、臂、身按照“法度”而运作,在大量的反复后,由不巩固到巩固,由不熟练到熟练,逐渐在大脑皮层上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这时再进行创作,在潜意识的把握下,虽不斤斤于法,但却能做到笔笔入法。所以,书技表面看来只是一些身体的动作,实质乃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心理特征。

3、书功

书技保证了书迹的准确性。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决不能满足于书技的施展和对他人书迹的再现,而在于表现书法家交融着主客观因素的个性和胸臆。因此,所谓书功,可以体现为书法创作的轻松感。但要获得这种轻松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须建立在人的下丘脑功能某种改变的基础上,这就涉及了生理与心理的种种因素。从生理上看,书法家在大量的碑帖临摹与书法创作中,意念高度集中,符合规律的行动不断反复,全身肌肉骨骼亦随着意念不断地松紧驰放,许多零碎的小动作逐渐形成完整的行动系统,多余的动作逐渐消失,对行动的视觉控制逐步为动觉控制所代替,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呼吸、血液循环、中枢神经的某种变化,从而促成下丘脑功能的改变;从心理上看,书法家必须具有较强的“悟性”与自信心,而这些则依赖于书感与书意、书识的某些因素的发展。

4、书意

书法主要是表现书法家的个性与胸臆,具体说来就是表现他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趣。但这些心理因素是从哪儿来的呢?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已经证明:引起人们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毫无疑问,书法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趣来自他所存在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是它们的刺激在书法家心理上形成的“投影”。

因此,所谓书意就是书法家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书法化而形成的书法形式美意识。

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无论怎样丰富,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与自然的理趣仍是有限的。因此,阅读和欣赏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这里主要是指书法以外的艺术),学习各类知识,也是丰富书意,发展书法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些文学(包括古文诗词以及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绘画、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或揭示各种各样的生活;那些哲学、史学、文字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知识也是社会与自然规律的总结,可以帮助书法家体验和认识社会与自然,同时可以帮助书法家提高书识,增强悟性。

5、书识

所谓书识,就是书法家所把握到的书法美的表象及其创造规律。它包括“识形”和“识理”两个方面。

识形,就是指书法欣赏。应该说书法家在书技的习得于书功的“修炼”中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刻的书法欣赏,但仅此是不够的。书法家应该尽可能对古今各种优秀书法作品反复观赏,不断摄取其书法表象,感觉其书法美,以取得兴奋,愉快的感情。同时逐步在心理上贮存自己感情所肯定了的东西,并进而从理性上肯定而加以接受,使之成为书法形式美“思维元素”,促使书法家的书法形式美意识不断得以丰富和升华。可以说,书法欣赏在相当重要的意识上影响着书法家的创造能力。

识理,就是指对各种艺术理论尤其是书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因为这些理论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有助于书法家加强对书法的认识并提高悟性、推动书功的“修练”与书意的升华。书法家不但要学习我国传统的书学,还应研究现代新学科的成果,以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创造出超越前人也无愧于后人的书法作品。

精选阅读

书法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书法艺术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从初始的应用工具渐渐的演变成了让人欣赏的艺术品,记得有一个很有名的书法家在写一个和平的“和”字时,当众大笔一挥,这个和字的神来之笔就在于和字的第一原文出处是华夏陶瓷网笔,把一个活生生的和平鸽外形表现出来了,和字的意义更加形象化了。一副好的书法艺术品,它不仅仅是表达文字中的含义,书法家通过文字的表现,能把内心思想情感以及人生态度表现出来。

钧瓷聚宝盆

作为陶瓷艺术品,书法艺术在它身上的应用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品应当利用书法艺术开拓出新型的陶瓷艺术品,目前书法艺术都是作为画面提名、落款以及诗句的形式存在,我觉得在现有的基础上,应当开创出更高层次的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品相结合的表现行式。

我国工艺品上应用书法艺术题款盖印的传统装饰方法,自仰韶文化的象形文字至近代的五体兼备,源远流长。殷代青铜工艺和其它文物的不断发掘,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上的铭纹也大量增加,著名的“毛公鼎”铭文长达源怨苑字,其它如“散氏盘”、“大克鼎”等铭文也相当长,在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瓷器上运用书法装饰,早期以唐代长沙窑用行楷体书写诗或底款的较为多见,如春字壶等。宋瓷中以书法作装饰的也有大量遗物,如“雪月风花”瓶就是以行划体均衡地按四个方向书写在器物的肩部,既别致又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题诗作画到了清代的陶瓷制品上就更多,还有用工整的隶书或楷书把短文或诗词,用艳黑或西赤书写文章出处是华夏陶瓷网在整个器面上,用得非常大方美观。

我认为书法在陶瓷装饰上,无论采用哪些形式,必须注意不同的造型风格,不同的装饰内容,来选取不同的书体。不论写哪种书体,第一是讲究用笔,第二是讲求笔势,第三要体会 字的意趣。李可染先生认为书法有构图、线条、意态三个方面,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概括地说明了各种书体的审美要求。所谓构图,无非是要求书法结体在形式上感到力的平衡、安定,达到多样而统一的艺术效果,在陶瓷装饰中还要求适合器型。所谓线条,指的是运笔过程中笔划的粗细、长短、干湿、快慢等所表现出来的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书写的人在当时情况下的一定情绪。所谓意态,指书法的整章、整行或个别字,看上去给人们的一种感觉,使欣赏者因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而引起不同角度的共鸣情感。

随着瓷都景德镇进一步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大,陶瓷文化对外交流的面也更宽广了,我们应该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让世界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了解瓷都景德镇,通过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这载体,把祖国优秀的书法艺术传遍世界各地。

陶瓷艺术文化与书法


书法艺术,同样讲究和强调线的表现力。它在艺术特征方面,与陶瓷艺术的联系,初看似乎不相关。实际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陶瓷艺术文化与书法。

首先,从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来看,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再现与表现、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它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人们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起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中国古代美学家对书法的这种特性早有精辟的论述。汉代的扬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蔡邕在《笔论》中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见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怪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破的:“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另外,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一动作瞬间,并在动作瞬间内创造出颇富生命力和表现力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形象。黑格尔曾经指出:绘画“只能抓住某一顷刻”,把正要过去的和正要到来的东西都凝聚在这一点上。莱辛说得更加具体和明确,他说:“绘画在它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刻记得上,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清楚的理解。”这虽然说的是绘画,但适用于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而且,这正是这两种艺术的特征之一,书法艺术表现得更甚,尽管书法要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要“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站,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尽管要求书法艺术要有如“悬针垂露之异,奔雷附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岩身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但它毕竟是一种抽象性、表现性、虚拟性的艺术。

陶瓷艺术家们,或许从这种比较中,获得对陶瓷艺术特征的更深入、更完整的理解,以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和抒情性,创作出更加有审美力度和审美价值的作用。

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摘要:陶瓷书法不仅充分地表现出书法艺术中字体结构的图案性,并把字体应用到陶瓷装饰中形成一种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质的装饰效果。关键词:书法艺术陶瓷书法运用

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是两门独立的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不同书体的汉字,同所装饰的材料、器型合成一体,形成了以文字装饰为主的艺术形式。伴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陶瓷艺术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也多样化。陶瓷书法艺术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的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为陶瓷装饰领域开拓了新的境界。

一、陶瓷书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汉字的产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块瑰宝。它发展至今一直承担着汉民族思维和交流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的角色。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然后形成文化。有了汉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汉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早期主要表现在书写技法方面,其实用性占主导地位。陶瓷书法,是指以书法为陶瓷装饰主体,是以陶瓷为载体,以书法为其主要艺术形式,通过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化学反应而成的陶瓷艺术。陶瓷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质、艺术形式与艺术效果。在瓷器上出现书法艺术,开始于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刻符,也称作为陶文。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中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陶文。在河南豫西地区商代早期的陶大口尊的口沿上面就刻有陶文记号。唐代的长沙窑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长沙窑上诗文的装饰填补了装饰画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布局死板的空缺,突出了文字艺术和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成就。

二、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和其他制作手段材料是有所不同的,除了书写之外,表现形式更具有丰富的立体感,工艺手段也比较复杂,创作风格多样,可刻,可雕、可堆,有釉上、釉下,微书等独特的创作特色。陶瓷书法中采用的油料和宣纸上的书法墨汁是不一样的,釉上装饰中的料是一种呈粉末状的油料,需要将乳香油、樟脑油与颜料充分混合,这一过程俗称搓料。经过搓料之后,再与笔含料(即打料)。

除以手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釉上装饰和釉下装饰之外,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陶瓷书法雕刻。所谓陶瓷书法雕刻是指以陶瓷这一特殊材料作为载体,采用钨金刀或金刚刀等工具将书法刻划其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其表现方式主要为纯粹书法装饰、书法与绘画配合的装饰、书法与陶瓷装饰风格的巧妙结合。

三、书法的审美特征在陶瓷装饰艺术中表现的美感

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美主要体现的是点与线的搭配,笔与墨的浓淡和章法的稀疏上。所以在研究陶瓷书法时,不能只局限于其实用价值的使用功能,更应该重视其内在体现的审美感受。陶瓷书法的内涵是含蓄的,它将文字的实用性融合了陶瓷装饰的艺术性,将书法的每一笔画都给予了生命力与灵性,使它们之间构成特殊的节律,并通过艺术家的书写,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绘画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陶瓷书法艺术中,文字有时脱离了实用性,只是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装饰语言符号出现,为艺术家自身的意图和个性充当了完美的角色。

四、陶瓷书法的创新之路

陶瓷与书法艺术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在陶瓷上与在宣纸上表现的书法相比,由于材质和制作手段的不同,其最后表现的艺术特征也各有千秋。笔墨书法表现出的是艺术家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表达。陶瓷书法则不一样,因为材质的不同,工艺上的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可以表现得更加立体,层次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如景德镇的青花书法、宜兴的刻字书法、色釉书法等等。陶瓷书法作品是艺术家个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的汇集,是一种主观意愿的呈现,一种很个性的思想目标。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艺术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给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的陶瓷艺术家们在保持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应顺应时代,利用先进科技对陶瓷的工艺、材料和制作工艺手段,进行全新的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国际化。所以说,陶瓷书法是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是具有地域性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艺术。陶瓷艺术史与中国历史文化共同发展并紧密相连。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奴隶社会的原始瓷器,从仰韶文化到民族文化,龙山文化,陶器上所展示的图案绘画,无不是一种象形书法的再现。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都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陶瓷书法是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艺术。艺术家自身的审美观、设计意识、文化内涵为当下的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呈现出别样的特点,也为今后的陶瓷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所有的艺术创作都需要理论的支撑,对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研究可以使从事当代陶艺的艺术家更加注重于作品创作内涵的表达,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为继承传统文化、对当代陶艺作品形式的表达提供创作的资源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