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 导航 >

中国古陶瓷藏品鉴定要领

中国古陶瓷藏品鉴定要领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2020-08-13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中国陶瓷的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可谓博大精深。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瓷器,由于中国古陶瓷上千年来远销世界各地,声播海外,享誉全球,于是,“CHINA”这个词就演变为“中国”的涵义。正因为中国古陶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乐于收藏中国古陶瓷。

人们在鉴赏和研究古陶瓷藏品的过程中,追思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灿烂的文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种种理性感悟 ,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到了近代,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又认识到:古陶瓷因其久远、名贵、稀少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值钱。保存它,远远超过保存金银和珠宝,是一种良好的不动产积蓄。收藏古陶瓷,既是财富的运用,资源的配置,也是投资赚钱,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于是一代比一代多的人投入了中国古陶瓷的收藏、鉴赏和研究活动。

过去和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有收藏古陶瓷的经历,但结果并不一样,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却失败了。

产生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眼力”的差别,是识货与不识货的差别。

所谓“识货”就是指要认得古陶瓷,要知道什么是古陶瓷。

什么是古陶瓷?顾名思义,中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就叫古陶瓷,在市场上,人们习惯于把古陶瓷和近代生产的陶瓷(主要指民国陶瓷)称之为“老货”。作为“老货”的陶瓷与其它陶瓷即现代生产的陶瓷相比较,当然有“共性”即相同的性质。这个“共性”就是指:作为“老货”的陶瓷和现代生产的陶瓷都属于“陶瓷”,都具有“陶瓷”的属性。鉴定古陶瓷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区别、分清陶瓷的“古”和“今”、“老”和“新”,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年代和窑口等。古陶瓷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有其固有的个性即特殊性。古陶瓷的特殊性表明:古陶瓷就是古陶瓷,它姓“古”而不姓“今”,它是“老货”,而不是“新货”。任何现代生产的陶瓷,无论仿古做旧水平再高,赝品再逼真,都不可能具备古陶瓷自身特有的全部特征。因此,只要我们在总体上把握住古陶瓷普遍都具有的各种特征,从总体上搞清古陶瓷与赝品的区别,就能提高鉴定能力,少“走眼”,少“吃药”了。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窑口众多、种类繁多,质有高低,品有优劣,属有御窑、官窑、民窑之分,复杂纷繁,要完全分别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办不到的。对于刚开始学习鉴定和收藏古陶瓷的人,特别是年纪较大或者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来说,要具体的去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一个又一个的古代著名瓷窑的各种陶瓷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征,是很难、很难的事。

即使综合素质很高的人,要把中国陶瓷史上各个时期有名的窑口、窑系的产品搞明白,在实践中能准确无误地鉴别清楚,非十年、二十年的工夫是不行的,还要看有没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例如,文化水平高不高,有无渊博的人文知识,有无大量的准确无误的古陶瓷标准器,有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有没有机会亲自到各个古窑址去考查,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等等)。

因此,在总体上去把握鉴定真假古陶瓷的标准,学会在总体上辨别和分清古陶瓷的真伪,对于业余古陶瓷爱好者和刚刚开始从事古陶瓷收藏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而且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

“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

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

那么,就大多数古瓷器来说,它们普遍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征或特点呢?

--主要就是“软道”和“瑕疵”。

“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

除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保存的“库货”或“桶瓷”(即清代官窑烧制的瓷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库房里,至今尚未从木桶中取出、起封开包的“新”古瓷器)以外,凡是我们能见到的出土的和传世的“老货”,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软道”,几乎难有例外。

所谓“软道”,是指“老货”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正常使用、清洁(刷洗、擦拭、拂拭等)、搬运、移动、随葬、埋藏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它物体接触、摩擦、碰撞,所自然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以点、线、面及其不规则组合的形态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于“老货”的某些部位。

这里所说的“点”可能是圆点、也可能是椭圆型的点或者不规则的点。点的深浅、力度、密度和分布是没有规律的。这种点状痕迹是“老货”与尖状物偶然发生冲击而留下的。

这里所说的“线”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弯曲程度不一的曲线。线的长短、深浅、力度、密度、分布、特别是方向,是不一样的。这种线状痕迹是古瓷器与尖状物偶然发生擦挂而留下的划痕。

这里所说的“面”,就是指疤痕,也可以理解为是“点”的扩大,或者说是许多“点”的密集形的集合。这种疤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生成,只能是“老货”在正常使用中长期与某种物体做力度很微弱地摩擦而形成,其型态当然也是不规则的。“老货”上的疤痕主要在盘、碗、盆、钵等日常盛物的器皿底部和某些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用手抚摩感觉仍然是光滑的,有些疤痕不明显,需要将上述器皿的底部或某个部位面向亮处倾斜才能观察到,甚至还要借助于放大镜。例如,“老货”中的各种茶壶、酒壶的流口下部必然有条状型的疤痕。这也是鉴定这类器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老货”“软道”中的“点”和“线”,主要分布在“老货”的突出部位,即古瓷器最容易与外部物体相接触的部位,例如,尊、瓶、罐、坛、盆、碗等器皿的外腹部和口部:某些折沿器(折沿盆、折沿洗、唾壶等)的口部和器内弯折处。

相对而言,“点”、“线”分布较宽,“面”分布较集中。明显的,用肉眼可以看见;不明显的,要借助于放大镜。

现在,古陶瓷赝品的制造者当然要在“软道”上做假。其方法是用卵石轻轻敲击、用浆砣或极细的金刚沙纸轻轻擦磨,甚至,还有用牛皮或橡胶皮沾油轻磨的。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假“软道”是有破绽的。用上述方法做出的假“软道“很难做出形态不同的“点”来;所做出的“线”往往是力度、深度相同,长短差不多,呈平行线状态;所做出的“面”极不自然,无深浅之分,无浓淡之别;很难出现“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自然组合,更难出现“点”、“线”、“面”三者的自然组合。

为了避免新瓷器表面出现明显的平行线,现在,有的造假者,采取螺旋形磨擦的方法,这种方法留下的痕迹,仍然是不自然的,往往是均衡而带规律的。

既然打磨要留下作伪的痕迹,为什么造假者还要去打磨呢?

因为古瓷器的釉面光泽静穆,给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感,而新瓷器有耀眼的窑光--浮光--燥光,刺眼,看起来很不舒服。所以,造假者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掉窑光的。

做假去窑光的主要方法有:

1、用氢氟酸、高锰酸钾等化学原料涂抹侵蚀,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瓷器釉色苍白、干涩,给人一种“木楚楚”的感觉,有时由于清洗不干净,还要留下化学原料的“残渣余孽”,在放大镜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2、用兽皮或零号砂纸轻轻打磨,用这种方法处理,必然留下平行线,作伪再高明,也躲不过放大镜。

3、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会变得不正常,有一种感到不对劲又说不出来的感觉,用干燥的手抚摩觉得不光滑,有些滞手。

刚刚做假用化学原料和茶水处理过的新瓷器,用手掌摸、握还会有粘手的感觉;如果,用热水洗洗手,马上用手摸此种器物,极有可能闻到“酸”味。

编辑推荐

中国古窑址简介


安口窑

安口窑在甘肃省的平凉,华亭的安口,因名。旧有“陇上窑”之称。

始烧于唐代,宋元时期以烧制黑瓷“铁锈花”和青瓷。至明清烧制黑陶与白陶,以粗缸,粗碗等日用器为主。

安溪窑

古代瓷窑。在福建安溪县。发现宋元青白瓷窑址二十余处,以垵园遗址面积最大,遗留标本也最丰富,有各式盘碗、瓶、壶、盒子、军持等。装饰有刻花、印花、堆贴花、釉上加酱褐彩绘等。

扒村窑

古代瓷窑。在河南禹县。始于唐,终于宋。属磁州窑系。其白地釉下黑彩与磁州窑属同一类型,黑彩浓而醇厚,笔调粗放简练。有白、黄等釉色,釉面无光泽,似白釉。胎骨坚硬,胎色深灰或发米黄。主要器型有瓶、盆、罐、枕、盘等。

白舍窑

宋、元瓷窑。窑址在江西南丰县。《南丰县志》:“白舍,宋时置官监造瓷窑,窑数处,望之如山。”产品有白瓷和青白瓷,还有少量薄胎瓷。造型、釉色与景德镇窑大体相似。白瓷精者胎质洁白细腻,釉汁晶莹润泽;粗者胎质较粗糙,色泽白中泛黄,呈蛋壳色。白舍窑产品主要是民用瓷,有碗、壶、瓶、杯、碟等器型。

白浒窑

南朝至宋代青瓷窑。窑址在江西临川县。产品有碗、壶、罐、缸、钵等,以碗为主。器物多为平底,也有部分圈足器。大部胎骨粗糙、厚重,胎土灰色。釉多青绿、酱褐色,也有少量豆青色。器内施全釉,外施釉多不及底。釉面常开细冰裂纹。纹饰较简单,多为葵花形纹样,罐类器肩部,常以“辅首”为饰。

宝丰窑

宋代陶瓷窑。窑址在河南宝丰县大营。产品有白瓷、青瓷和低温三彩陶器等。青瓷装饰有印花、刻花等。印花缠枝菊纹较多,纹饰清晰,线条细而圆润,与耀州窑风格相同。刻花器花纹轮廓用刻花法,花筋叶脉用篦划,也与耀州窑风格大致相同。

潮安窑

唐宋瓷窑。在广东潮安县。唐代所烧瓷器为白胎,浅青色玻璃釉,积釉处有白色窑变物,有并行状长开片。宋代烧制青白瓷,以碗、盘等日用瓷为主,产量很大。此外,还兼烧黑瓷。

磁灶窑

古代陶瓷窑。在福建泉州。始于南宋,终于元,南宋至元为其盛期。产品有青瓷、黑瓷和绿釉陶器等。胎体较粗,多为灰白色,也有泥黄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和堆花等。为适应外销需要,装饰花纹有的带有异国风味。产品曾在海外许多国家出土。

德化窑

在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划深入,衣纹飘洒自如,并把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德清窑

东晋瓷窑。在浙江德清县,故名。器物胎壁较薄,胎骨大多是黑褐色,也有灰白色和灰色。器内和器底多有支烧痕。青色釉普遍趋向均匀温润,也有黑褐色釉,这是我国最早的黑釉器。釉无剥落现象。挂釉不到底的作法,在这里逐渐减少,标志着制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不用模印或刻划作装饰,耳和足简单朴素。一般均为日常用品。碗底改变了小而内凹的原始作风,变为宽大的平座。

登封曲河窑

宋代北方民间瓷窑。在河南登封曲河。始于晚唐,北宋为其繁盛期。珍珠地划花装饰为登封曲河窑的代表特征,器形有瓶、罐、洗和碗等。

邓窑

见“内乡大窑店窑”。

弟窑

亦称章窑。一般所谓南宋龙泉窑即指弟窑。见“龙泉窑”。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北曲阳县涧磁村、燕山村,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在唐代已烧制白瓷,至宋代而著名。定窑瓷胎薄而坚致,白色微黄,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产品以盘、碗为多,瓶、壶较少,瓷枕罕见。定窑以烧造白色素瓷为主。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定窑装饰技艺的精巧,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定窑除烧白瓷外,兼烧黑、酱、紫和绿釉瓷器。除曲阳县外,山西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四川彭县窑也烧制白瓷,风格与曲阳定窑相近,均属定窑系。定窑白瓷后中断生产。1982年开始恢复,所制孩儿枕、狮子枕、梅瓶、五足熏炉、云龙盘、双凤碗等,在瓷质、造型、装饰上都具有宋代风格,同时还新创了瓷塑等产品。

缸瓦窑

辽代官窑。在辽宁昭乌达盟赤峰市。烧造年代为辽太宗或世宗时。以烧白瓷为主,其它还有白瓷黑花器、三彩及单色釉陶器、茶叶末绿釉器和黑瓷等。白瓷和白瓷黑花器,胎质白而微黄,器皿多为杯、碗、盘、碟、壶、罐等。三彩釉为黄、绿、白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单色黄、绿釉器,釉调厚重雅致。除茶叶末绿釉器外,其余各釉色器,胎上均施化妆土。

巩县窑

古代瓷窑。在河南巩县白冶河两岸。1957年经调查的有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三处窑址。隋代烧制青瓷。唐代以白瓷为多,三彩次之,其它还有单色三彩、黑褐釉和绿釉器等。白瓷以碗、盘为多,还有罐、壶、枕等,碗有多种不同类型:敞口和四花瓣形等。胎骨都较厚,釉厚处碎处片微显浅青色,也有呈浅黄色的。

广窑

宋代瓷窑。在广东肇庆阳江。宋南渡后所建。胎质粗而色褐。器多天蓝色,惟不甚匀,釉厚处或作靛蓝色,釉薄处或作灰蓝色,无釉处所现之色如黄酱色。

鹤壁集窑

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在河南鹤壁市,故名。1963年发掘。器形有碗、盘、壶和罐等。也有玩具和瓷枕。以白釉为主,有白地黑花,加绿彩;也用绘画、刻花和剔花技法,刻画出花卉禽鱼等纹饰。器内往往写有赵、杨、张、刘等姓氏铭记。鹤壁窑唐末始创,多白釉和黄釉,北宋中期以后是其盛期,元代除烧传统品种外,还仿烧钧窑瓷器。

洪山窑

古代瓷窑。在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也叫“介休窑”。见“介休窑”。

洪州窑

唐代名窑之一。在江西丰城县赣江西岸的罗湖。始于南朝末,终于晚唐。以烧青瓷为主,釉色一般较淡,青中泛黄;色调较深沉的发褐色。也有黄褐釉瓷,胎体加工不细,与陆羽《茶经》:“洪州瓷褐”相符。另还有一种青绿釉瓷,色调较深,灰青明亮。洪州窑讲究装饰,多刻印朵花、图案形花叶,沿器物周壁对称排列。

洪武窑

明景德镇最早官窑。洪武三十五年(一说洪武二年),明朝廷于景德镇珠山创设御窑厂,烧造官窑器解京供用,开设官窑之先例。洪武窑器胎骨细腻坚致、体薄;釉质匀净,有青、黑二色,以纯素为佳;另有戗金壶盏,也很著名。装饰花纹以云龙最为常见,龙五爪,不似元瓷龙纹的凶猛,流云云脚粗短。

弘治窑

明弘治(1488—1505)时景德镇官窑。多素白器。色釉以浇黄为最著。其它如茄皮紫、青金蓝、火石红纹饰、剔花绿云龙纹也均很出色。弘治间,由于御厂停烧达十八年,故传世器很少。

壶公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万历年间浮梁人吴昊十九所烧,故名。善仿永乐、宣德和成化瓷器,精美逼真。所作卵幕杯和流霞盏等,最为著名。故宫博物院有他作的娇黄釉凸雕九龙流霞小方盂盏,精致美观。

湖田窑

景德镇著名古窑场。在景德镇市东南竟成乡湖田村。《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均有记载。始于五代,终于明。五代时烧制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宋代创烧了著名的青白瓷,俗称“影青”。青白瓷釉层透明度高,光泽度强,釉中气泡大而疏,多用刻花装饰,线流畅、灵活;刻线深处釉厚,呈青色,釉层薄处色淡泛白,釉色和纹样互相烘托,艺术效果极佳,为湖田窑青白瓷独特成功之处。元代创制了釉里红和卵白釉器(枢府器)等著名品种,并是青花的重要产地。明代只见青花和白瓷两种。青花多以“苏麻离青”为彩料,早期器皿多大盘,纹饰繁缛华丽,多为蓝地白花;晚期纹饰简洁、疏朗,器皿有高足杯、折腰碗等。

淮南窑

隋代青瓷窑。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器皿种类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细腻。胎壁较厚,有大小不同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厚薄不均,有些釉色青中带绿或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瓶和罐上有装饰纹样,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

浑源窑

唐代瓷窑。在山西浑源。《大明一统志》和《浑源州志》中提到的浑源瓷窑有青磁窑、大磁窑、磁窑口和磁窑峡等。产品以白瓷为主,有许多外施黑褐釉、里为白釉的碗;此外还烧制黄褐釉席纹小罐。

吉州窑

宋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窑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也称“永和窑”。始于五代,盛于宋代,至元代衰落。有青釉、绿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等。白釉相传以舒翁及其女儿舒娇所制的最佳。黑釉花色较多,有滴珠、鹧鸪斑、玳瑁斑,有绘龙凤纹的。技法应用洒釉、贴花、剔花和印花等。新创的木叶贴花和剪纸贴印手法,具有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是吉州窑的代表产品。同时烧造出了萌芽状态的青花器和玩具及人物瓷雕等。

东窑

宋代北方著名民窑。亦称“董窑”。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以东的陈留县,故名。但未发现窑址。以东青器见著,与官窑、哥窑并列。盛于北宋。东青器亦称“青东器”、“青冬器”。胎骨细致,釉色淡青,有深浅两种,近似“汝器”,但无蟹爪纹,多紫口铁足。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格古要论》对哥窑产品作了描述。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在浙江龙泉的溪口、瓦窑墙等地发现有符合上述特征的窑址。产品造型及釉色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相近。《格古要论》认为是仿官窑的作品,并定名为乌泥窑。与官窑区别在于:不用支钉式托具支烧,釉面略现浮光,另有一种珍贵的传世哥窑瓷器,流传在世界各地,也具有上述特征。这种瓷器厚胎;釉的乳浊性较好,色调淡雅,多为米色或粉青色;纹片用人工着色,有“金丝铁线”之称;用支钉式托具支烧。文献记载的哥窑窑址至今未找到。

崔公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据记载,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崔国懋,善仿宣德、成化年间瓷器,著名一时。他所仿的宣、成器物,盏式较宣、成窑为大,颇为精美。其它青花和彩色也一样。为当时民窑之冠。世称“崔公窑”。

柴窑

古代著名瓷窑。窑址传帮带在今河南郑州一带,但迄今未发现。传为周世宗(柴荣)时所烧造,故名。据文献记载,所烧瓷器有“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赞誉。

建安窑

见“建窑”。

建窑

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江官屯窑

辽、金民窑。在辽宁辽阳市江官屯。始于辽晚期,盛于金。窑场很大。以烧白釉粗瓷为主,也烧制白釉黑花器、黑釉器和三彩器等,所烧器物,均施化妆土。白釉色白而微黄,多杯、碗、盘、碟、瓶、罐等;黑釉色纯黑,多粗糙大器

阶级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以福建德化地区出现最早,也最著名。日本瓷窑受德化阶级窑影响很大,并把其“估计为串窑的始祖”。阶级窑依山按10~20°倾斜砌筑,长15~20米。最初形式为宋代的分室龙窑,至明代演变为一个个单独的窑室。一窑约有五至七室,后室窑底高于前室窑底,隔墙下部有通火孔。烧前室时,火焰自窑顶倒向窑底,经通火孔依次通过后面各室,最后自窑尾排走。所以全窑就是一个大龙窑,而每一室又是一个个半倒馒头窑,它既有龙窑的优点,又比单个馒头窑优越。

介休窑

古代瓷窑。窑址在山西介休洪山镇。亦称“洪山窑”。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数代,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为北方瓷窑所少见。宋代烧瓷品种较丰富,除白釉瓷外,还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瓷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剔花、釉下彩绘和镂雕等。白釉印花大都受定窑影响,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讲求均衡对称。褐釉盘、碗、洗等器物也大量运用印花装饰,盘洗器饰以婴戏荡船纹,为介休窑独出。介休窑还受磁州窑影响,烧制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划花、釉下褐彩器和白釉釉下褐彩器等。另有一种白地红花器,色彩异常美丽,为介休窑绝精之作。

景德镇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亦称“蛋形窑”。可能是从龙窑和参考北方馒头窑,又根据烧松柴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象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全长15~20米。窑底前端略低,倾斜度3°左右。窑头有火箱,火焰经窑体至窑尾,废气由蛋形截面的烟囱排出。容积大,约150~200立方米。窑墙与护墙之间填以砂土作隔热层,热利用率较好。在同一窑内,根据各部位温度的不同,可以同时装烧品种不同的制品。适应景德镇附近制瓷原料的特性和瓷器的传统风格。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较龙窑、阶级窑和馒头窑等为优。明清以来景德镇制瓷所取得的成就,是和这种窑的采用分不开的。

均山窑

古代青瓷窑。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烧造年代为东吴后期至西晋。是在汉釉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见青瓷品种有钵、碗、盏、洗、壶、罐等。青釉常作豆绿色,微泛黄,器里满釉,器外施釉多不到底。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铺首,耳面常印有人字纹。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在河南禹县古钧台和神垕镇一带,古称钧州,故名。胎质细、性坚,体较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釉色分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烧制色釉“窑变”为其特色。基本釉色是通体天青与紫红斑块相间。有绿中微显蓝色光泽的,也有呈紫红色彩的;蓝呈月白、或是蔚蓝一色;紫呈玫瑰般紫红,或似晚霞一片;有的斑斑点点,青蓝与紫红相间,错综复杂,绚烂多彩,非常艳丽。这是利用氧化铜、铁呈色不同这一特性所烧成。其中佳品,底部刻有数目字(一说系北宋末为宫廷所烧)。钧窑为北宋初期创建,金、元继续烧造,除禹县外,邻近的临汝、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和河北磁县等瓷窑,都仿烧钧窑瓷器,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1955年,禹县陶瓷厂开始研制、探索湮没已久的钧瓷胎釉的基本配方与烧成技术,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十多种花釉,并增加了现代日用器皿、艺术陈设瓷等新品种。

乐平窑

明代瓷窑。在江西乐平县。烧造年代在嘉靖前后。所烧青花器分粗细两种,粗者胎质厚重,釉汁呈蓝灰色,青花较淡;细者胎质白而薄,釉色晶莹,青花色调清新明晰。器物多为碗、盘、碟、盅之类,而以碗为大宗。

丽水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丽水县。旧属处州。元代烧龙泉釉,碗里印八思巴文字。属龙泉窑系统。

两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负暄杂录·窑器》:“宣、政年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有关“官窑”的最早记载。南宋时置窑于修内司,在今浙江杭州凤凰山,沿袭旧制仿烧,称“修内司官窑”。这两个窑址迄今未发现。后于郊坛另设新窑,在今杭州乌龟山,叫“郊坛下官窑”,窑址范围很大。1956年作了部分发掘。郊坛下官窑烧造的青瓷:胎薄,呈灰、褐、黑三色;施釉厚,以粉青色釉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釉面多有纹片;器口及底部露胎处,呈灰或铁色,称“紫口铁足”。造型优美,是南宋瓷器中的优秀作品。

辽上京窑

辽代晚期官窑。在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的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的皇城内。窑场规模小,但所烧瓷器较精。遗存瓷片,瓷胎很细,纯白,不上化妆土,瓷化程度高,无吸水性。色釉多纯白,偶有淡青和闪青色,也有黑釉和低温的绿釉器。器皿有杯口长颈瓶、长把执壶器、海棠花式长盘和方盘等。也有仿定窑器,有盘、碗、瓶、罐、盂、盒等,都极精细。

临汝窑

宋、元民间瓷窑。在河南临汝县。烧制耀州窑系青瓷列号以盘碗为多,有的光素无纹饰,有的饰以印花,另有少数刻花器。印花中的海水纹具有临汝窑独特的风格。所烧钧窑系青瓷,既有汝窑特征,又有钧窑特色。釉色有玫瑰紫。青绿月白、天蓝等;另有一种淡月白釉中带红色斑点的,为其它钧窑系瓷窑所没有,很是名贵。

琉璃窑

唐代景德镇瓷窑之一。盛氏烧制。瓷多绿色,有绿玉之称。

龙泉窑

宋代名窑之一。在浙江龙泉县,故名。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龙泉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色以翠青、梅子青和粉青最佳。莹润清澈,色泽柔和,似玉一般。器形复杂,除一般日用器皿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和仿古瓶、觚、鼎、炉等。装饰有堆塑和贴花,别具一格。哥窑利用胎坯和釉料膨胀系数的不同,以釉质“开片”的疏密和粗细,形成“百圾碎”和“鱼子纹”等花纹,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龙泉窑始于五代烧制青瓷。南宋时达盛期,除在今龙泉县境内有众多窑场外,并旁及邻境的庆元、遂昌、云和等县,形成继越窑之后的一个新的青瓷窑系。元代,瓷窑范围扩大至丽水和永嘉等地,瓷器大量运销海外。明代继续烧造,清中期逐渐衰落。1959年后恢复生产,创造了青白结合、青瓷堆花、印花、点彩等新工艺,试制成功一批高档餐具、茶具、文具、案具、陈设瓷、艺术瓷、特大花瓶等新品种。

柳空湾窑

宋代景德镇窑场之一。制品胎骨坚致细密。釉色多呈淡青,也有湖绿、粉青、浅绿、米黄等色。也有的釉面作开片,均匀细密,多为素色器。装饰以划花为主。

龙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商代。明代以前,南方各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龙窑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民窑

我国历代民间经营的瓷窑,系对官窑而言。如宋代著名民窑有磁州窑、哥窑、龙泉窑、耀州窑等。民窑在设备和技术条件等方面不及官窑,但著名的民窑都有其朴实、健康、清新的艺术风格,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馒头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始于战国,宋代以后烧煤,为最早以煤为炉料的陶瓷窑。古代北方广泛使用馒头窑,尤以河北的峰峰等地较多。一般长约2.7米,宽约4.2米,高约5米以上,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故名。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烟气从后墙底部的吸火孔入后墙内的烟囱排出。由于馒头窑窑墙较厚,限制了瓷坯的快烧的速冷,相应地便减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为减少坯体变形,又使坯体加厚,因而便形成了古代北方瓷器浑厚凝重的特色。

贾壁村窑

隋代北方有代表性的青瓷窑场。在河北磁县贾壁村。所烧青瓷质可分两类:一类胎质细腻,瓷化良好,颜色灰白,胎面施透明青绿色釉,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另一类胎色青灰,颗粒较粗,有黑色斑点,瓷化较差,胎面施青褐色釉,常有流釉现象。品种以碗、高足盘为多。器物特征是胎体厚重,件大而不变形,器内施全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装饰上除钵形器内划有花瓣纹和波浪纹外,其它均光素无纹。器物成形主要用轮制法。

郎窑

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故名。釉色以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绿最佳,宝石红有“郎窑红”之称。法国人称“牛血红”。在红釉中最杰出。洒蓝和霁蓝瓷,再上一道极薄釉子,然后加绘金花金彩,华丽静穆,匠心独运。素三彩创于此时。青花和斗彩也很有名。

隆庆窑

明隆庆(1567—1572)时景德镇官窑。制瓷日益繁巧。瓷胎有厚有薄。青花和五彩都有,五彩绘瓷更趋华缛。器形以碗、盘为主,其它有各种形式的盖盒,有方胜式、多角式、银锭式和和长方式等,这是隆庆时期创造的新品种。提梁壶也是这时期新创。纹饰仍沿用龙凤、鱼藻、花鸟和团螭等题材。

南安窑

宋代瓷窑。在福建南安县。有窑址近五十处。烧制青瓷及青白瓷。以盘碗器皿最多。青白瓷碗里多刻花和篦划纹饰,胎较细洁致密。

南山窑

辽代晚期民窑。在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以烧三彩釉陶器为主,另有少量单色和低温的白釉陶器。胎质细软,淡红色。胎上皆挂化妆土。有的白釉和黄釉器上,还加少许绿彩,颇为美观。窑场规模很大,专烧茶叶末绿釉和黑釉大型粗瓷器。胎质粗黄厚重,硬度高而坚致。茶叶末绿釉器以鸡腿瓶为最多;黑釉器则多瓮、罐,其中以双耳小罐最多。

内乡大窑店窑

古代瓷窑。文献中称“邓窑”。在河南内乡县大窑店。始于唐,盛于宋,金元时继续烧造。宋代以烧青瓷为主,器皿多盘碗。装饰以印花居多,另有极少数刻花、划花器。部分青瓷光素无纹饰,施釉较厚,垂釉处如透明玻璃珠,釉色介于禹县、临汝窑之间。

年窑

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造的官窑瓷器。雍正四年(1726),年希尧以督理淮安板闸关,兼管景德镇御窑厂甸,世称年窑。雍正六年后,由唐英任驻厂协理官。选料及精,琢器多卵色,或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堆暗花,工巧玲珑。这时釉色发明很多,以胭脂水釉为最著,胎骨甚薄,里釉极白,被外釉所映照,呈粉红色,娇嫩欲滴。另有油绿釉,美如碧玉,俗称“碧玉釉”。粉彩成熟于此时,所绘花卉,似恽南田、邹一桂和蒋廷锡画风,艳丽逼真,生动活泼。

鲁山窑

古代陶瓷窑。在河南鲁山县段店村。唐代以生产花瓷著名。宋、金、元时期烧制白瓷、白釉黑花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器。

彭县窑

宋代瓷窑。在四川彭县磁峰乡。是现今在四川境内发现的唯一的白瓷古窑址。所烧白瓷,釉色洁白。装饰有刻花、印花、划花三种。刻花以双鱼纹最多,常刻、划并用,与定窑有共同风格;印花纹饰以花鸟为主。

彭窑

古代瓷窑。亦称“霍窑”、“霍县窑”。在山西霍县陈村。始于金,盛于元。产品主要是白瓷和少数白地黑花器。白瓷胎土细腻,釉色洁白,制作规整。器型有仿定折腰盘、洗、盏托、高足杯、盖罐等。光素无纹者多,也有少量印花装饰。由于胎中含铝量高,烧成温度不足,因此器质极脆。彭窑在古文献中也有记载,《博物要览》:“元时,彭君宝仿定窑于霍州者,名曰彭窑,又名霍窑。”

蒲州窑

元代北方著名瓷窑。在山西永济,旧属蒲州,故名。但未发现窑址。以法花器见著,胎儿骨为土定,釉色鲜艳,蓝如深宝石,紫如深色紫晶(葡萄紫),黄似透亮的金箔,而孔雀绿一色,尤为艳丽。花纹多为生物花草,也用开光法作八仙或人物故事。

七里镇窑

古代瓷窑。始烧于晚唐,盛于两宋,终于元。窑址在江西赣州市东郊。是迄今为止,在江西南部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烧造历史最长的宋元古窑场。产品器体厚重、大多为实圈足,施釉不及底。器型有碗、盏、盘、罐、壶等。产品中还有部分外销瓷。主要品种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青釉类胎质坚细,釉呈蟹壳青,也有呈暗褐色的。白釉和影青釉胎质细腻,釉质肥厚,呈乳白色。黑瓷有黑釉、酱褐釉、酱红釉、茶青釉和黑釉窑变等。

青羊宫窑

唐、五代青瓷窑。在四川成都青羊宫。器皿有碗、杯、盘、罐等。唐代除烧青瓷外,还烧制黄釉褐绿彩圆点纹瓷器。

丘州窑

唐代窑场。在湖南湘阴铁罐嘴窑头山一带,唐属岳州,故名。釉色以米黄、红棕和靛青三色为主。和湖南长沙市郊解放以来唐墓中经常发现的带青(俗称蟹壳青)、带黄的器物一致。器物造型极多,有壶、罐、碗和盘等,大小不一。胎土较粗松,故较轻。早期胎多红色或米黄色;晚期多灰白色。拉坯草率,旋削痕清晰可见。满釉支烧。

饶窑

指景德镇窑。景德镇旧属饶州府浮梁县,故旧时又有“饶窑”之称,亦称“饶州窑”。详见“景德镇窑”。

荣昌窑

在四川荣昌县。清时为著名陶窑之一。康熙年间,由甑子窑发展为长窑,最盛时达二十多座窑场。由粗陶到细陶,以细陶为著,胎骨泥色分红、白两种,土质优良;釉色有黄、绿、蓝、白、黑、黄丹、朱砂等,以釉应用最广,以红丹、锡配成的朱砂和以铜砂、黄丹、玻璃渣配成的西绿釉最著。建国后,荣昌陶器继续发展。产品以日用陶为主,泡菜坛珠整体比例协调,形式美观,造型结构符合泡菜需要,具有良好功能,是最著名的荣昌陶器产品。其它品种还有罐、坛、壶、瓶等。装饰以化妆土刻花为特点,有刻线和剔花两种,纹饰质朴自然。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北宋时创设。胎土细润,体有厚薄,釉色近于雨过天青,釉水莹润,厚若堆脂,以淡青为主,也有豆青、虾青、天青和茶叶末等色,尤以烧造的粉青色釉瓷,全身釉水更为匀净,烧造技术已完全掌握了铁还原。装饰技法,一般在釉下印花为多,刻花较少。图案内容以花鸟为主,缠枝花是汝窑最富特色的一种花纹。布局谨严,构图完美。宋元祐年初曾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造瓷器,烧瓷时间短,但质量很精。在临汝南乡和东北乡,发现另一种青瓷,专烧民用瓷器 ,烧制时间长,生产数量大,称“临汝窑”。1955年,汝瓷恢复生产,1962年产出了胎质细腻、釉厚如脂、其声如磬、晶莹润泽的汝窑产品,并取得了历史上有过的“梨皮”、“蟹爪”、“青麻花”等艺术效果。1973年新建汝瓷厂,又新增粉青、虾青、茶青、天蓝等釉色,生产了各种日用陶瓷器皿。

上虞窑

古代窑场。在浙江上虞县。已发现从西周至宋代的窑址七百多处,是浙江青瓷的重要产地。

胜梅亭窑

景德镇古窑场之一。亦称“杨梅亭窑”。始于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特点与石虎湾窑同。入宋后,改烧青白瓷。

石虎湾窑

五代景德镇瓷窑之一。烧制青瓷和白瓷。青瓷胎灰色,釉色青中带黄,器皿多为盘碗。白瓷器皿有壶、盆、水盂、盘、碗等。青瓷、白瓷均用支烧法。

石湾窑

明清著名民窑之一。在广东佛山市石湾镇。始于宋。以陶塑和建筑陶瓷著称。从传世器看,器体厚重,胎骨暗灰或灰白。釉饰善于仿钧窑而有所创造,厚而滋润,彩翠披离,俗称“泥均”,又称“广均”。以蓝、玫瑰紫、黑彩、翠毛釉等色最佳。产品品种很多,有日用器皿、文具和陈设器具,瓦脊是其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品种,而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陶塑则是石湾窑具有典型性的品种。建国以后,传统品种和技艺得到继承和发展,除生产大量日用陶器外,陈设性陶器,尤其是具有独特风格的陶塑,在国内外受到好评。陶塑题材广泛,除传统人物外,还有现代人物和动物。釉色丰富,流动自然,不仅在陶塑上有优美的艺术效果,而且在花瓶、灯座、文具、花盆等陈设性陶器上也有丰富表现力。著名陶塑艺术家有刘传、庄稼等。

寿州窑

唐代瓷窑。窑址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地。唐代属寿州,故名。隋时为淮南窑所在地,烧制青瓷。入唐后改烧黄釉瓷,《茶经》:“寿州瓷黄、茶色紫”。釉下施用化妆土,釉层透明,釉面光润,开小片纹。釉色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器皿有碗、盏、杯、钵、注子、玩具等。胎体厚重,器多平底。坯体制作有轮制、模制、手制三种。

枢府窑

枢府窑宋代已开始烧制,当时景德镇人称为“御土窑”,色青,深浅不一,淡者号月下白,有花纹者地白花青。元代枢府窑器,亦称“枢府器”、“卵白釉器”。为景德镇民烧供御瓷器。胎体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似鹅蛋色,故称卵白,纯正的卵白釉,实为明永乐甜白釉的前身。常见器皿有盘、碗、高足碗等,式多小足。装饰以印花为主,盘、碗等器皿采用压模印花。

唐山窑

在河北唐山。始于明永乐年间,烧制粗陶。清末有发展,制作粗瓷。解放前略产细瓷。唐山盛产矾土、粘土和长石等制瓷原料,又有丰富的煤碳资源,解放后飞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产瓷区。著名产品有细白瓷、骨灰瓷等,釉色温润,造型细长秀丽。装饰上使用喷彩方法较早,以满地喷彩为主要特色。并在继承传统的戗金、描金、彩绘加金等装饰方法基础上,制作成功雕金喷彩、腐蚀金、炙金等品种。尤其新彩一种,使用极广,绘制亦精。1982年,又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成功铁红金圈结晶釉,艺术水平很高。

唐窑

清代乾隆元年至十四年(1736—1749)、十七年于二十一年(1752—1756)九江关监督唐英掌管景德镇窑务时烧制的官窑瓷器。仿古采今,造型设计,制瓷技术,装饰方法等,工细逼真。据文献记载,高温及低温颜色釉有五十七种之多,集中了历代名窑釉色之大成。为乾隆朝代的瓷器代表。

同安窑

唐代瓷窑。在福建同安县。所烧瓷器浅黄白沙胎,浅绿玻璃釉,多大开片。碗多葵口,壁形足。

同安窑

宋代瓷窑。在福建同安县。以烧青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器皿以碗为多,碗里外细线条划花及篦划纹饰。

铜官窑

唐代名窑。在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亦称“长沙窑”、“瓦渣坪窑”。釉色有青、黄、白等色。并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绿色斑点组成几何图案,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用笔绘云彩和几何纹。此外 ,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有水罐、壶等。以印坯和拉坯法成形,印坯模上刻有花纹,成型和印花一次完成。1966年后,发展较快,新增枣红、黑红等色釉。1976年,创制了炻瓷成套餐、茶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机械强度高,有咖啡、谷黄、米白、紫金、浅蓝等釉色,饰以各种花边,亦有丝网贴花、印花、釉下复色彩绘等。

瓦渣坪窑

见“铜官窑”。

铜官窑

唐代名窑。在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亦称“长沙窑”、“瓦渣坪窑”。釉色有青、黄、白等色。并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绿色斑点组成几何图案,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用笔绘云彩和几何纹。此外 ,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有水罐、壶等。以印坯和拉坯法成形,印坯模上刻有花纹,成型和印花一次完成。1966年后,发展较快,新增枣红、黑红等色釉。1976年,创制了炻瓷成套餐、茶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机械强度高,有咖啡、谷黄、米白、紫金、浅蓝等釉色,饰以各种花边,亦有丝网贴花、印花、釉下复色彩绘等。

碗窑乡窑

古代瓷窑。在福建泉州。始于宋,终于元。产品以青白瓷为主,并有少量青釉器。

万历窑

明万历(1573—1620)时景德镇官窑。万历明代历时最久的一朝。出品优良,青花器都按嘉靖青花瓷形式烧制,象双耳活环瓶、出戟尊和圆捧盒等。五彩瓷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鲜艳可爱,用笔虽简率,却很自然。五彩花朵中常捧回、蒙、藏等文字,以应庙宇供器的需要,俗称“真言字”和“喇嘛字”。两面夹彩也很多。器形众多,除了普通用具碗、碟、杯、盘、盏、盒外,如酒海、炉、半边葫芦瓶、花缸、醋注、花尊、水滴、笔筒和扇匣……之类,无一不备。多层套盒是这时所新创,几层叠套,每层一屉,每屉数格组成不同形式花纹。纹饰方面,不论取材和表现,比嘉靖窑更加扩大和发展。花卉山石运用较多,其间常点缀有蜻蜓、蚱蚂、蜜蜂和蝴蝶。

乌泥窑

见“建窑”。

吴兴窑

东晋瓷窑。在浙江吴兴,故名。瓷胎色灰白。器多平底。青釉,釉色内呈黄色,有的在釉上加褐彩,釉有开片。

西村窑

古代瓷窑。在广州西村。始于晚唐,盛于五代和北宋。胎色白。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米黄、黑、酱色和褐色等。施釉均匀,釉不过器足。纹饰有印花和刻划花,印花纹风格与耀州窑极其相似,也有在釉上或釉下用墨绿等色绘云纹和花卉等图案的。器型有盘、碗、罐、壶和枕等,也有玩具和文具类。

西山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温州西山。东晋时烧制青瓷,胎为灰色和淡土黄色,质较松。釉肥厚,以淡青为主,少细开片。装饰上多在器物内外刻划莲瓣纹,也有青褐加褐彩的。深口宽底高碗为其典型作品。西山窑在唐、五代和宋时,继续烧造青瓷

西窑

见“平定窑”。

湘湖窑

宋代景德镇窑场之一。有两处:1、在窑前山,制品胎骨坚致,釉作灰青色;2、在窑栏山,制品有胎骨细腻洁白、施釉匀净的白瓷及青瓷等。

湘阴窑

隋代瓷窑。在湖南湘阴。唐时为岳州窑所在地。器皿有碗、盘、钵、高足盘、四系罐、盘口壶等。胎壁较厚。釉色有青、黄、褐、酱色等,局部釉因窑变呈紫、蓝色。青釉莹洁闪光,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釉面多开片。器物均施半釉,釉层较薄。

萧山窑

东晋瓷窑。在浙江杭州萧山,故名。1954年7月发现。以烧青瓷为主。胎灰色,盘碗为平底足,下有大块支烧痕。器物以盆、碗、盂等大口器为多,此外有天鸡壶、四耳双铺百衔环壶、灯和盏等。特征是在盆、碗、盂等口沿上,有排列整齐的褐色斑点;有的在器物内壁或外壁釉内瓷坯上,刻划着粗健有力的莲瓣图案,线条细而有力。

萧窑

古代瓷窑。创烧于唐,终于金。窑址在安徽萧县白土镇。唐代除烧黄瓷外,兼烧白瓷和黑瓷。黄瓷产品均为平底碗,胎体厚重,胎质不纯,釉色黄中闪绿。入宋后以烧白瓷为主。金代所烧白瓷,胎质较细;釉面不平,有起泡、崩釉现象。器皿除碗外,还有枕、双耳罐等,其中底足宽而边浅、口径大而壁侈的碗,是当时一种较特殊造型。金代萧窑烧瓷除白釉外,,还有黑釉、白釉黑花、黄釉等品种。

小南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景德镇陶录》:“镇有小南窑,明末烧造,窑独小,制如蛙伏,当时呼虾蟆窑。器粗整,土埴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止兰朵、竹叶两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碗。又有撇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

小仙坛窑

东汉晚期瓷窑场。在浙江上虞县上浦乡,所产青瓷通体施釉,釉层比原始青瓷显著增厚,釉层透明,有较强光泽度。烧成温度达1310±20℃,显气孔率为0.62%,吸水率为0.28%,抗弯强度达710公斤/厘米2,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含量分别为1.64%和0.97%。这些数据表明它已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除青瓷外,小仙坛窑还烧造印纹陶。

新安城关窑

宋代瓷窑。1980年前后发现。在河南新安城关。产品品种较多,制作工艺水平也较高。其中青瓷以印花装饰为多。刻花器不多,但制作精美。装饰上受耀州窑影响较大。

邢窑

唐代最著名白瓷窑场。所烧白瓷,胎质细洁,色纯白而极坚硬。釉色白润,有的微微闪黄,带些乳白色。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化妆土)。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边,圈足厚而底平。作风朴素,不带纹饰。前人以“皎洁如玉”比邢窑之白。传窑址在河北内丘,当时属邢州,故称“邢窑”。但内丘窑址迄今尚未找到。1980年在邻近内丘的临城县祁村,发现唐白瓷窑址,证实了邢窑的存在。

修内司官窑

见“两宋官窑”。

宣德窑

明宣德(1426—1435)时景德镇官窑。是明代官窑最盛时期。烧制最优秀的是青花、祭红、甜白和霁青。青花器,瓷胎洁白细腻,青花原料用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应用这种青料施于釉内,烧成后色料深入釉里,清晰明丽,具有浑然庄重的艺术效果。祭红,又名霁红、宝石红,因其为祭郊坛用器所创之色,故名;其色如雨后霁色,故又称霁红;据传用西洋红宝石入釉,所以也叫宝石红。瓷器造型多样,镂空器也很多。选料、制样、画器、题款和烧制,无一不精,所以明代瓷器以宣德窑为第一。

杨梅亭窑

见“胜梅亭窑”。

阳城窑

古代瓷窑。文献有不少记载。1980年前后在山西阳城县东关外的窑畔间发现一处窑址。以烧制白瓷为主,多为盘、碗等器,有折腰盘,显系仿定作品;定窑大量生产的盖缸等,窑址也有发现。胎色较灰,为增加白度,均敷一层白化妆土。

耀州窑

宋代名窑之一。窑址在陕西铜川市黄堡镇附近,宋属耀州,故名。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唐代已开始烧造白、黑釉瓷。北宋开始烧造青瓷,北宋末为盛期。器型以碗、盘、碟、罐、盒、瓶为主,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有的青如橄榄,有的稍绿,也有的微微闪黄。花纹多为自由流畅的刻划花和结构严谨丰满的印花。内容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和凤等,其中以莲花最多,风格粗放健美,笔触生动有力。同时或稍晚仿烧耀州窑青瓷的有河南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等。从而形成一个与越窑风格有别的北方青瓷窑系。金、元时期,耀州窑继续烧造,但质量已不如宋代,胎釉较粗厚,花纹也较前简单。建国以后,在恢复宋耀州窑产品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宜兴窑

在江苏宜兴,故名。烧造陶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窑场主要在丁山、蜀山和汤度(今丁蜀镇)等外,蜀山窑以紫砂为主(参见“宜兴紫砂陶”),并大量烧造黑货。丁山窑以日用陶为主,而以均陶见著(参见“均陶”)。日用陶有粗、溪、黑、黄、白、绿货等细别。粗货指大中小缸坛产品,形美、质坚、价廉;溪货指汤度的瓮头,是腌菜的重要容器;黑、黄货为小件盆罐类;白、绿货是与缸坛套烧的小件,以方斗和砂锅为著。建国后,宜兴除传统的紫砂陶、均陶有很大发展外,还恢复了青瓷生产,新创了花釉陶和精陶等产品,是我国重点陶瓷产区之一。

宜阳窑

宋代瓷窑。在河南宜阳三里庙等处。以烧青釉为主,兼烧白釉、白釉黑花及黑釉等品种。青瓷施釉稍厚,色较多样。装饰有印花、刻花等。青瓷刻花先刻出花叶轮廓线,花筋叶脉以篦状工具划刻,风格与耀州窑完全相同,碗里满刻菊瓣纹、罐盖面刻百折纹等也均与耀州窑风格相近。

永福窑

宋代瓷窑。在广西永福。产品以烧青瓷为主。有刻花和印花两种装饰。器皿有盘、碗、碟、壶、罐等。釉色以青黄、翠绿具有代表性,尤以翠绿釉色为美,翠绿釉碗中还印有耀州窑风格的缠枝菊纹。

永和窑

见“吉州窑”。

永嘉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永嘉县。始于东晋,经唐代迄于宋初。出产青瓷,属瓯窑系统。

永乐窑

明永乐(1403—1424)时景德镇官窑。制瓷工艺在元瓷基础上有很多创新。胎质细腻润滑,色洁白。厚胎较多,而以脱胎素白器名传于世。器物造型以优美俊秀、厚薄适度为特点。大件器皿较少,圈足较低矮。著名典型器物有压手杯、僧帽壶等。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有“大明永乐制”或“永乐年制”小篆。色釉以甜白、鲜红、翠青等最著名。甜白釉质洁白、温润如玉、肥厚如脂;翠青釉薄而匀,色泽近于粉青,可与龙泉上品媲美。另有“影青”器,胎极薄,暗刻龙纹,表里均可映见,花纹微现青色,成就也很大。永乐窑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印花、划花、青花、青花加金彩、里印外刻等,并新创彩锥拱样。

玉溪窑

明代景德镇窑以外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在云南玉溪县。所烧青花瓷胎质较松,釉色灰青,纹饰简单粗壮,以鱼藻、折枝花及四佛杵等花纹居多。器型有大碗、大盘等。此外还烧造青瓷。

越窑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中心窑址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越窑青瓷系统则包括绍兴、上虞、余姚、宁波、诸暨、镇海等地的青瓷窑。这一带自东汉开始,就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主要窑场之一。唐时属越州,故名。越窑青瓷胎质坚硬、釉色莹润、纯净如翠。装饰上多为刻花和印花,纹样活泼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歌情趣。唐代诗人陆羽赞越窑青瓷“类冰”、“似玉”、“越州第一”,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它的“巧夺天工”。五代时设官监造越窑青瓷,专供宫廷使用。北宋后,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曾大量出口,在亚、非、欧各地均有遗物发现。

正德窑

明正德(1506—1521)时景德镇官窑。彩器多黄地绿龙;五彩碗以淡青浅绿为地,釉色厚实透彻,颜色鲜艳。青花较宣德为淡,佳者古菁可赏。霁红也颇突出。在供器中有用回族文字构成的图案,称“回回花”,这种装饰前所未见。在外销瓷中,也有画西洋图案的。

周公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据记载,隆庆、万历年间,苏州人周丹泉为当时著名烧瓷高手,在景德镇烧造瓷器,人长“周公窑”和“周窑”。善仿古瓷,所仿宋代定窑非常逼真。又能烧制陶印、文具、辟邪和瓦钮等,都用火范,成色如“白定”,文体古雅,很受欢迎。

邛窑

古代名窑。亦称“邛崃窑”。窑址在今四川邛崃四方堂,古代属邛州,故名。烧造年代延续较长,上起隋代,下至宋代,以唐代最为著名。以烧制青、褐、绿釉和彩绘等器物为主,器形有盘、碗等,还生产各种瓷塑玩具。胎色甚多,有灰色、土黄色、酱黄色、黄中带褐等。胎中都有分布均匀的细砂料,胎较厚,份量较重。唐邛窑器彩绘装饰与长沙窑的许多共同之处,青釉褐绿斑和釉下彩绘品种较多。

邛崃窑

见“邛窑”。

郏县窑

唐代瓷窑。在河南郏县黑虎洞和黄道。产品以白瓷为主,黄瓷次之,此外还有黑瓷。

婺州窑

浙江境内越窑以外著名瓷窑。窑址在浙江金华。唐陆羽《茶经》列其为青瓷窑第三。始于三国,唐宋时窑场遍于金华、兰溪、东阳、永康、武义等县,至元代仍有窑场继续烧造。婺州窑西晋晚期开始使用红色粘土做坯料,烧成后胎呈深紫或深灰色。由于使用白色化妆土,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或青黄中微泛褐色。釉面开裂,并有奶黄或奶白色晶体析出,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现象。宋婺州窑精品中,还有青翠、豆青、草青、粉绿等色,并有光泽感。婺州窑历代制品属民间用瓷,器类少于越窑,主要是盘口壶、罐、盆、碗、瓶等日用器皿,多数制作较为粗糙。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水井等明器,唐以后生产过多角瓶、堆纹瓶等明器。瓷器造型类似越窑、瓯窑,风格在朴实大方;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

臧窑

清代沿明制,在景德镇设御厂,经办官窑器,但实行“官搭民烧”制。且习惯上以督窑官命官窑名,著名者均在清前期。臧窑即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1680—1688),臧应选在景德镇督造的官窑。单色釉成就最大,以鲜红(豇豆红)为最著。其余诸色俱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青花和五彩瓷,虽出于宣德、成化窑作法,而更超越宣、成。

瓯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温州、永嘉、瑞安一带。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制瓷业集中地。始于东汉,终于宋。晋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醽”。瓯窑瓷胎呈色较白,胎质细腻,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时称“缥瓷”。晚唐前后,釉色纯青或青黄,滋润如玉。瓯窑品种,大多与越窑相同,且注重艺术造型。晚唐时碗、盘、壶、盏托等仿花果造型,活泼秀丽。

醴陵窑

在湖南醴陵。清代为南方著名瓷窑之一。以白瓷和釉下彩瓷见著,青花亦颇盛行。白瓷胎质细润,釉面光洁,与景德镇窑、德化窑鼎足而立。二十世纪初,创造釉下五彩瓷,胎薄腻、釉洁白,花纹晶莹润泽,不易磨损,经久不褪色,清末曾先后参加过几次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建国后,醴陵瓷器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釉上色料由五种发展到二十余种,通过调配还可变成上百种复色;并发展了釉下贴花、印花、喷花等装饰新工艺。六十年代初成立了专烧釉下五彩瓷的群力瓷厂。1979年,醴陵釉下五彩餐、茶具获国有金质奖。除日用瓷外,陈设瓷品种也很丰富,有大型瓷板画屏风、大型花瓶、大小挂盘、薄胎瓷等。另外还有瓷塑人物和动物。

盏窑

南宋民间瓷窑。在江西铅山县新安乡盏窑里。“盏窑里”应是古代沿用下来的乡里名称。盛产黑釉茶碗,古代称茶盏,故名盏窑。除茶盏外,也烧制一些与茶具有关的器具,如茶罐、汤壶和储水坛等。

盂县窑

古代瓷窑。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山西盂县磁窑坡发现窑址。产品以白瓷为主。装饰有印花、刻花等,也有的以镂空装饰器足。

铁店窑遗址

铁店窑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县琅琊镇铁店村及其周围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

铁店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和乳浊釉瓷器,以乳浊釉瓷器为主。乳浊瓷器是铁店窑最具特色的产品,种类不但有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还有三足鼓钉洗、鬲式炉和花盆等。乳浊釉是一种二液相分相釉,烧成后,呈天青、天蓝、月白色,均具有茧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没有带铜红斑彩的,艺术效果颇佳。器物纹饰以素面为主。

铁店窑乳浊釉瓷器与北方同时期的乳浊釉瓷器有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元代烧制的乳浊釉瓷器曾远销海外。

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 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中国古代的瓷壶及鉴定


瓷壶中流传下来有早年的御用品,即所谓官窑器,近年来见诸各拍卖会上的就不少,处于“流通领域”中,很吸引眼球。但市场上多数还是旧时官宦人家、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用具。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老窑”和民窑细路的壶不时尚能访到,而官窑的酒壶、茶壶之类,有些已经扶摇攀升到令人眼晕的七八位数字了。目前高位的纪录之一是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卖会创造的,一件永乐甜白釉执壶拍出1162.41万港币,约合1200万人民币了。同期的龙泉窑青瓷执壶和景德镇的青花执壶大体也在300-500万元的价位上,甚至清代中后期的官窑瓷壶价格也要到10万元以上。

谈到瓷壶的鉴定,其实除了看胎、釉和工艺特征等瓷器鉴定的一般规律外,主要就是看器形。归纳起来大体可以这样来认识:

晋南北朝到隋,瓷壶的造型尚保留有青铜器的许多特征,繁复,奢华,很美,也很别致。腹部呈圆形、椭圆形,盘口,长颈,弯曲的柄像人的耳朵,多有动物形象的贴塑之类的装饰,“流”(指壶嘴的整体部分)主要还是起装饰作用,但许多鸡首壶的“流”是通畅的,用来往酒杯里斟酒还是勉强能用的。近年来,仿冒的赝品多了起来,市场上从几百元到3000元左右的都有,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来。因为新仿的大多是铸浆胎,早年根本就没有这种工艺,所以必假。为了克服铸浆胎手头儿过轻的毛病,也有采用加厚底部的手法,可以用钢尺或者细木棒量一量内外高差。此外,高仿品的主要问题是做旧。自然形成的土沁像大理石那种感觉,自然、不规则,做上去的“土沁”要么通体像喷了层东西,乌蒙蒙的,很均匀,要么很僵硬、呆板,总是不像天然生成的。

市场上常见的唐代瓷壶大多呈竖立的卵形或瓜棱形,饼底的较普遍,还有一种圈足非常宽,行里称“玉璧底”、“玉环底”。“注”(指灌水的壶口)那个地方有盘口,也有侈口,五代以后才出现喇叭口式的长颈大口。

唐代瓷壶的柄仅容一指,“流”短于颈,置于肩上,不超过1厘米。这大体是北方诸窑产品的特征。也有四瓣瓜棱形的大壶,南北民窑都常见,还常带有贴塑和褐彩的绘画装饰。越窑的精细产品也偶尔能见到。但即使是南方诸窑口所产,壶的基本特征是不会变的,大壶多保留有系,柄仅容二指,早期的多为盘口,与魏晋流行的那种只有系的壶相仿,“流”多八角形,不超过2厘米。过去窑址附近常出土些没有釉子或脱釉的素壶,近年就有了后挂釉彩的,甚至出现了假的唐青花。但是,后挂釉的东西必须做旧,做旧多用酸咬,也搞些人为剥釉的痕迹出来,这些手法主要在较粗劣的仿品上出现,闻上去带有化学药剂的味道,开片中也常保留着高锰酸钾的结晶,就是附着在器物边角上的土也是生土,只要随身带着个放大镜大体就够了。另外,当时民窑瓷器的瓷化程度多不很高,胎和釉面结合的不牢固以致久埋土中会出现剥釉现象。如果胎子的瓷化程度很高,胎釉结合得很好也出现剥釉现象,那么就值得怀疑了。

晚唐到五代开始出现曲“流“的瓷壶,形态上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瓜棱壶多五瓣,侈口或喇叭形的颈口,中长颈,“流”的上端大约在口唇和颈部之间,下端位置则从肩上向下移到肩与中腹之间。

五代时的壶,其不论直“流”还是曲”流”,一般为唐代同等大小壶的两三倍以上。当时最美的瓷壶是来自陕西耀州窑的倒流壶,后仿的颜色呈橄榄绿就不对了。耀州窑的产品釉子薄的地方微泛黄是北宋以后改用煤烧窑时二氧化硫在作怪。另外,胎子过于纯净细腻,五代的耀州还达不到,所以并不难分辨。

宋辽金元时期瓷壶的形态开始多样化,但”流“还没有低到腹部中线的。耀州窑、定窑、龙泉窑和景德镇都有些很精彩的瓷壶流传下来,民间却罕见精品。因为如前所述,不管酒壶还是水壶,它们首先都是日用品,流传下来自然异常的困难。

若仔细观察,宋元之际壶的变化最大。简单讲,北宋晚期开始,执壶柄、注、流三者的关系开始科学和讲究起来,已经基本处于一个平面上,腹内亦涮釉逐渐成为固定工艺。但插入的“流”在内部并不修饰处理。也就是说,元代之前壶里面插入的“流”是不修的,所以”流“的管径插入的地方用手摸上去会感觉明显地凸起和粗糙,拉坯和接痕清晰可辨。元代时壶的里面开始修饰,但远不及明代那么精心罢了。因为明代壶里面修饰涮釉,变得非常讲究,跟人们饮茶习惯的变化相关。明时人开始喝散茶,就有了专用的茶壶,为了使茶壶用后便于清洗,防止茶垢的积存,所以壶里面也变得光润起来。

明清两代瓷壶的断代与通常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的断代方法相通。只是在造型上,通常明早期的壶颇具元风,例如从玉壶春瓶发展出的那种酒壶,造型浑厚圆润,腹颈间过渡很快,柄与流相对也壮硕些,与元代的玉壶春瓶极其相似;明中后期则上追宋人意趣,造型反而修长挺拔了。

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家无瓷,饮茶之风也渗透到家家户户,尤其是民窑的茶壶,存世量相当大。前10年,假仿的民窑瓷壶倒不多。不在于不好仿制,而在于前几年这路东西卖不出价钱。常见的大多是民国景德镇的仿官器,包括有些做工相当细的料彩器。但近年不但仿“主席瓷”成风,有公开仿的,就直说是当年“毛瓷”的翻版;有私下复制的,号称来源于“7501工程”,更连仿民国浅绛彩、粉彩的也多起来了,而“洪宪瓷”、“居仁堂”款瓷仿冒的年代更早,因此玩儿家必须谨慎入藏。

古陶瓷鉴定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辩 真 伪

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

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

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三、作金丝铁线: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四、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断 时 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古代瓷器: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奉文堂珍藏中国古代陶瓷


柯玫瑰 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前馆长 以私人收藏来说,如今想要看到一批既可囊括在中国陶瓷史中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又同时拥有稀少、高质及丰富学术价值这三个条件的私人收藏已是难上加难。而奉文堂之珍藏正好全部具备,这也让笔者兴奋不已以提笔为其收藏撰写本文。 奉文堂藏品中年代最早的陶器产于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聚居在中国不同地区(更多着作以「文化」见称)的人们创造出的精妙之器。笔者曾告诉自己的学生,若要进行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新石器时期一定是我的首选。因为这个时期所体现的陶艺技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最为丰富多样。

Lot 252 新石器时代彩陶网纹罐或齐家文化估价:HK,000 -100,000 Lot 128 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 估价:HK0,000 -1,000,000 Lot 129 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 估价待询 自青铜器时代开始,大约于公元前二千年,中国南部(特别是浙江和江苏地区)的陶工开始烧制通体施釉的「青釉器」。至汉及晋代,便出现上釉并以氧化铁或绿彩装饰的器物。酱釉通常是用来仿青铜器效果,而大多数的绿釉兽形小件器物,则是受到当时大型雕塑、青铜器、漆器和彩绘壁画装饰的。 中国北方的所烧造的青釉陶瓷在6至7世纪发展越趋成熟。有的采用铅釉,有的采用高温釉,多姿多彩。到北齐时期更有重大突破,烧造出以浮雕、模制及花纹为饰的青釉大瓶。其装饰深受从中亚和西亚经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的器物的影响,这包括音乐、舞蹈、时装和宗教的传入。佛教既是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到中国的。 Lot 145 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249 辽绿釉贴花穿带瓶 估价:HK0,000 -1,200,000 辽代时期仍流行使用铅釉装饰。但此时烧製的陶瓷亦开始在形制和装饰上仿制银器。公元10世纪之前,用以仿制金属器的模具还未出现,制作白瓷或青瓷器的陶匠在拉坯前都会在器壁上作凹线,使得器物在拉坯后呈类似银器的棱口。此种技法既是对金属器的模仿,而又并非完全复制。这种技法曾在邢窑白瓷中较多使用。 Lot 124 五代 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估价:HK0,000-600,000 至公元10世纪,更精细的青釉瓷在中国南北方各窑址都有烧造。其中棱花口盌最为典型,其造形仿自金器、银器及漆器。这类器形在浙江越窑,陝西耀州窑及河北的定窑都有烧造。其中四瓣式盌常多见于唐代,五瓣式盌则为五代时期的产物,到北宋则出现六瓣式。 Lot 245 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 估价:HK0,000 -250,000 湖南省境内的所烧造的陶瓷则有不同的发展,沿湘江而上的窑场在7至10世纪已开始生产以釉下彩装饰的器物。他们不但为当地所用,亦被货船顺长江运至各贸易港口,并远销国外。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就曾出土大量长沙窑烧制的产品。而大约于826年沉没于西爪哇海域的“Belitung号”阿拉伯货船沉船中也打捞出57,000件陶瓷,其中大部份都是长沙窑器。 Lot 105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梭罐 估价:HK0,000 -1,200,000 Lot 158 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 估价:HK0,000 -1,200,000Lot 159 北宋/金定窑白釉印花龟鹤齐龄图百褶盘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117 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盘 估价:HK0,000-600,000 宋代为中国陶瓷史一个巅峰,烧造成熟,纹饰优雅。宋代早期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以及北方邢窑和定窑烧造的白瓷和一些耀州窑烧造的器物都被钦点进贡朝廷。奉文堂收藏中亦包括了这四个窑场烧造的产品,当然也不乏被形容为「雨过天青」色的钧窑。 Lot 240 唐鲁山窑花釉注子 估价:HK0,000 -200,000Lot 193 金磁州窑黑釉剔花卉纹玉壶春瓶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195 北宋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纹盖罐 估价:HK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中国陶瓷的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可谓博大精深。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瓷器,由于中国古陶瓷上千年来远销世界各地,声播海外,享誉全球,于是,“CHINA”这个词就演变为“中国”的涵义。正因为中国古陶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乐于收藏中国古陶瓷。

人们在鉴赏和研究古陶瓷藏品的过程中,追思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灿烂的文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种种理性感悟 ,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到了近代,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又认识到:古陶瓷因其久远、名贵、稀少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值钱。保存它,远远超过保存金银和珠宝,是一种良好的不动产积蓄。收藏古陶瓷,既是财富的运用,资源的配置,也是投资赚钱,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于是一代比一代多的人投入了中国古陶瓷的收藏、鉴赏和研究活动。

过去和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有收藏古陶瓷的经历,但结果并不一样,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却失败了。

产生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眼力”的差别,是识货与不识货的差别。

所谓“识货”就是指要认得古陶瓷,要知道什么是古陶瓷。

什么是古陶瓷?顾名思义,中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就叫古陶瓷,在市场上,人们习惯于把古陶瓷和近代生产的陶瓷(主要指民国陶瓷)称之为“老货”。作为“老货”的陶瓷与其它陶瓷即现代生产的陶瓷相比较,当然有“共性”即相同的性质。这个“共性”就是指:作为“老货”的陶瓷和现代生产的陶瓷都属于“陶瓷”,都具有“陶瓷”的属性。鉴定古陶瓷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区别、分清陶瓷的“古”和“今”、“老”和“新”,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年代和窑口等。古陶瓷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有其固有的个性即特殊性。古陶瓷的特殊性表明:古陶瓷就是古陶瓷,它姓“古”而不姓“今”,它是“老货”,而不是“新货”。任何现代生产的陶瓷,无论仿古做旧水平再高,赝品再逼真,都不可能具备古陶瓷自身特有的全部特征。因此,只要我们在总体上把握住古陶瓷普遍都具有的各种特征,从总体上搞清古陶瓷与赝品的区别,就能提高鉴定能力,少“走眼”,少“吃药”了。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窑口众多、种类繁多,质有高低,品有优劣,属有御窑、官窑、民窑之分,复杂纷繁,要完全分别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办不到的。对于刚开始学习鉴定和收藏古陶瓷的人,特别是年纪较大或者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来说,要具体的去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一个又一个的古代著名瓷窑的各种陶瓷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征,是很难、很难的事。

即使综合素质很高的人,要把中国陶瓷史上各个时期有名的窑口、窑系的产品搞明白,在实践中能准确无误地鉴别清楚,非十年、二十年的工夫是不行的,还要看有没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例如,文化水平高不高,有无渊博的人文知识,有无大量的准确无误的古陶瓷标准器,有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有没有机会亲自到各个古窑址去考查,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等等)。

因此,在总体上去把握鉴定真假古陶瓷的标准,学会在总体上辨别和分清古陶瓷的真伪,对于业余古陶瓷爱好者和刚刚开始从事古陶瓷收藏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而且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

“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

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

那么,就大多数古瓷器来说,它们普遍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征或特点呢?

--主要就是“软道”和“瑕疵”。

“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

除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保存的“库货”或“桶瓷”(即清代官窑烧制的瓷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库房里,至今尚未从木桶中取出、起封开包的“新”古瓷器)以外,凡是我们能见到的出土的和传世的“老货”,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软道”,几乎难有例外。

所谓“软道”,是指“老货”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正常使用、清洁(刷洗、擦拭、拂拭等)、搬运、移动、随葬、埋藏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它物体接触、摩擦、碰撞,所自然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以点、线、面及其不规则组合的形态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于“老货”的某些部位。

这里所说的“点”可能是圆点、也可能是椭圆型的点或者不规则的点。点的深浅、力度、密度和分布是没有规律的。这种点状痕迹是“老货”与尖状物偶然发生冲击而留下的。

这里所说的“线”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弯曲程度不一的曲线。线的长短、深浅、力度、密度、分布、特别是方向,是不一样的。这种线状痕迹是古瓷器与尖状物偶然发生擦挂而留下的划痕。

这里所说的“面”,就是指疤痕,也可以理解为是“点”的扩大,或者说是许多“点”的密集形的集合。这种疤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生成,只能是“老货”在正常使用中长期与某种物体做力度很微弱地摩擦而形成,其型态当然也是不规则的。“老货”上的疤痕主要在盘、碗、盆、钵等日常盛物的器皿底部和某些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用手抚摩感觉仍然是光滑的,有些疤痕不明显,需要将上述器皿的底部或某个部位面向亮处倾斜才能观察到,甚至还要借助于放大镜。例如,“老货”中的各种茶壶、酒壶的流口下部必然有条状型的疤痕。这也是鉴定这类器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老货”“软道”中的“点”和“线”,主要分布在“老货”的突出部位,即古瓷器最容易与外部物体相接触的部位,例如,尊、瓶、罐、坛、盆、碗等器皿的外腹部和口部:某些折沿器(折沿盆、折沿洗、唾壶等)的口部和器内弯折处。

相对而言,“点”、“线”分布较宽,“面”分布较集中。明显的,用肉眼可以看见;不明显的,要借助于放大镜。

现在,古陶瓷赝品的制造者当然要在“软道”上做假。其方法是用卵石轻轻敲击、用浆砣或极细的金刚沙纸轻轻擦磨,甚至,还有用牛皮或橡胶皮沾油轻磨的。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假“软道”是有破绽的。用上述方法做出的假“软道“很难做出形态不同的“点”来;所做出的“线”往往是力度、深度相同,长短差不多,呈平行线状态;所做出的“面”极不自然,无深浅之分,无浓淡之别;很难出现“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自然组合,更难出现“点”、“线”、“面”三者的自然组合。

为了避免新瓷器表面出现明显的平行线,现在,有的造假者,采取螺旋形磨擦的方法,这种方法留下的痕迹,仍然是不自然的,往往是均衡而带规律的。

既然打磨要留下作伪的痕迹,为什么造假者还要去打磨呢?

因为古瓷器的釉面光泽静穆,给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感,而新瓷器有耀眼的窑光--浮光--燥光,刺眼,看起来很不舒服。所以,造假者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掉窑光的。

做假去窑光的主要方法有:

1、用氢氟酸、高锰酸钾等化学原料涂抹侵蚀,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瓷器釉色苍白、干涩,给人一种“木楚楚”的感觉,有时由于清洗不干净,还要留下化学原料的“残渣余孽”,在放大镜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2、用兽皮或零号砂纸轻轻打磨,用这种方法处理,必然留下平行线,作伪再高明,也躲不过放大镜。

3、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会变得不正常,有一种感到不对劲又说不出来的感觉,用干燥的手抚摩觉得不光滑,有些滞手。

刚刚做假用化学原料和茶水处理过的新瓷器,用手掌摸、握还会有粘手的感觉;如果,用热水洗洗手,马上用手摸此种器物,极有可能闻到“酸”味。

编辑推荐

中国古窑址简介


安口窑

安口窑在甘肃省的平凉,华亭的安口,因名。旧有“陇上窑”之称。

始烧于唐代,宋元时期以烧制黑瓷“铁锈花”和青瓷。至明清烧制黑陶与白陶,以粗缸,粗碗等日用器为主。

安溪窑

古代瓷窑。在福建安溪县。发现宋元青白瓷窑址二十余处,以垵园遗址面积最大,遗留标本也最丰富,有各式盘碗、瓶、壶、盒子、军持等。装饰有刻花、印花、堆贴花、釉上加酱褐彩绘等。

扒村窑

古代瓷窑。在河南禹县。始于唐,终于宋。属磁州窑系。其白地釉下黑彩与磁州窑属同一类型,黑彩浓而醇厚,笔调粗放简练。有白、黄等釉色,釉面无光泽,似白釉。胎骨坚硬,胎色深灰或发米黄。主要器型有瓶、盆、罐、枕、盘等。

白舍窑

宋、元瓷窑。窑址在江西南丰县。《南丰县志》:“白舍,宋时置官监造瓷窑,窑数处,望之如山。”产品有白瓷和青白瓷,还有少量薄胎瓷。造型、釉色与景德镇窑大体相似。白瓷精者胎质洁白细腻,釉汁晶莹润泽;粗者胎质较粗糙,色泽白中泛黄,呈蛋壳色。白舍窑产品主要是民用瓷,有碗、壶、瓶、杯、碟等器型。

白浒窑

南朝至宋代青瓷窑。窑址在江西临川县。产品有碗、壶、罐、缸、钵等,以碗为主。器物多为平底,也有部分圈足器。大部胎骨粗糙、厚重,胎土灰色。釉多青绿、酱褐色,也有少量豆青色。器内施全釉,外施釉多不及底。釉面常开细冰裂纹。纹饰较简单,多为葵花形纹样,罐类器肩部,常以“辅首”为饰。

宝丰窑

宋代陶瓷窑。窑址在河南宝丰县大营。产品有白瓷、青瓷和低温三彩陶器等。青瓷装饰有印花、刻花等。印花缠枝菊纹较多,纹饰清晰,线条细而圆润,与耀州窑风格相同。刻花器花纹轮廓用刻花法,花筋叶脉用篦划,也与耀州窑风格大致相同。

潮安窑

唐宋瓷窑。在广东潮安县。唐代所烧瓷器为白胎,浅青色玻璃釉,积釉处有白色窑变物,有并行状长开片。宋代烧制青白瓷,以碗、盘等日用瓷为主,产量很大。此外,还兼烧黑瓷。

磁灶窑

古代陶瓷窑。在福建泉州。始于南宋,终于元,南宋至元为其盛期。产品有青瓷、黑瓷和绿釉陶器等。胎体较粗,多为灰白色,也有泥黄色。装饰有划花、印花和堆花等。为适应外销需要,装饰花纹有的带有异国风味。产品曾在海外许多国家出土。

德化窑

在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划深入,衣纹飘洒自如,并把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德清窑

东晋瓷窑。在浙江德清县,故名。器物胎壁较薄,胎骨大多是黑褐色,也有灰白色和灰色。器内和器底多有支烧痕。青色釉普遍趋向均匀温润,也有黑褐色釉,这是我国最早的黑釉器。釉无剥落现象。挂釉不到底的作法,在这里逐渐减少,标志着制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不用模印或刻划作装饰,耳和足简单朴素。一般均为日常用品。碗底改变了小而内凹的原始作风,变为宽大的平座。

登封曲河窑

宋代北方民间瓷窑。在河南登封曲河。始于晚唐,北宋为其繁盛期。珍珠地划花装饰为登封曲河窑的代表特征,器形有瓶、罐、洗和碗等。

邓窑

见“内乡大窑店窑”。

弟窑

亦称章窑。一般所谓南宋龙泉窑即指弟窑。见“龙泉窑”。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北曲阳县涧磁村、燕山村,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在唐代已烧制白瓷,至宋代而著名。定窑瓷胎薄而坚致,白色微黄,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产品以盘、碗为多,瓶、壶较少,瓷枕罕见。定窑以烧造白色素瓷为主。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定窑装饰技艺的精巧,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定窑除烧白瓷外,兼烧黑、酱、紫和绿釉瓷器。除曲阳县外,山西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四川彭县窑也烧制白瓷,风格与曲阳定窑相近,均属定窑系。定窑白瓷后中断生产。1982年开始恢复,所制孩儿枕、狮子枕、梅瓶、五足熏炉、云龙盘、双凤碗等,在瓷质、造型、装饰上都具有宋代风格,同时还新创了瓷塑等产品。

缸瓦窑

辽代官窑。在辽宁昭乌达盟赤峰市。烧造年代为辽太宗或世宗时。以烧白瓷为主,其它还有白瓷黑花器、三彩及单色釉陶器、茶叶末绿釉器和黑瓷等。白瓷和白瓷黑花器,胎质白而微黄,器皿多为杯、碗、盘、碟、壶、罐等。三彩釉为黄、绿、白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单色黄、绿釉器,釉调厚重雅致。除茶叶末绿釉器外,其余各釉色器,胎上均施化妆土。

巩县窑

古代瓷窑。在河南巩县白冶河两岸。1957年经调查的有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三处窑址。隋代烧制青瓷。唐代以白瓷为多,三彩次之,其它还有单色三彩、黑褐釉和绿釉器等。白瓷以碗、盘为多,还有罐、壶、枕等,碗有多种不同类型:敞口和四花瓣形等。胎骨都较厚,釉厚处碎处片微显浅青色,也有呈浅黄色的。

广窑

宋代瓷窑。在广东肇庆阳江。宋南渡后所建。胎质粗而色褐。器多天蓝色,惟不甚匀,釉厚处或作靛蓝色,釉薄处或作灰蓝色,无釉处所现之色如黄酱色。

鹤壁集窑

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在河南鹤壁市,故名。1963年发掘。器形有碗、盘、壶和罐等。也有玩具和瓷枕。以白釉为主,有白地黑花,加绿彩;也用绘画、刻花和剔花技法,刻画出花卉禽鱼等纹饰。器内往往写有赵、杨、张、刘等姓氏铭记。鹤壁窑唐末始创,多白釉和黄釉,北宋中期以后是其盛期,元代除烧传统品种外,还仿烧钧窑瓷器。

洪山窑

古代瓷窑。在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也叫“介休窑”。见“介休窑”。

洪州窑

唐代名窑之一。在江西丰城县赣江西岸的罗湖。始于南朝末,终于晚唐。以烧青瓷为主,釉色一般较淡,青中泛黄;色调较深沉的发褐色。也有黄褐釉瓷,胎体加工不细,与陆羽《茶经》:“洪州瓷褐”相符。另还有一种青绿釉瓷,色调较深,灰青明亮。洪州窑讲究装饰,多刻印朵花、图案形花叶,沿器物周壁对称排列。

洪武窑

明景德镇最早官窑。洪武三十五年(一说洪武二年),明朝廷于景德镇珠山创设御窑厂,烧造官窑器解京供用,开设官窑之先例。洪武窑器胎骨细腻坚致、体薄;釉质匀净,有青、黑二色,以纯素为佳;另有戗金壶盏,也很著名。装饰花纹以云龙最为常见,龙五爪,不似元瓷龙纹的凶猛,流云云脚粗短。

弘治窑

明弘治(1488—1505)时景德镇官窑。多素白器。色釉以浇黄为最著。其它如茄皮紫、青金蓝、火石红纹饰、剔花绿云龙纹也均很出色。弘治间,由于御厂停烧达十八年,故传世器很少。

壶公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万历年间浮梁人吴昊十九所烧,故名。善仿永乐、宣德和成化瓷器,精美逼真。所作卵幕杯和流霞盏等,最为著名。故宫博物院有他作的娇黄釉凸雕九龙流霞小方盂盏,精致美观。

湖田窑

景德镇著名古窑场。在景德镇市东南竟成乡湖田村。《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均有记载。始于五代,终于明。五代时烧制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宋代创烧了著名的青白瓷,俗称“影青”。青白瓷釉层透明度高,光泽度强,釉中气泡大而疏,多用刻花装饰,线流畅、灵活;刻线深处釉厚,呈青色,釉层薄处色淡泛白,釉色和纹样互相烘托,艺术效果极佳,为湖田窑青白瓷独特成功之处。元代创制了釉里红和卵白釉器(枢府器)等著名品种,并是青花的重要产地。明代只见青花和白瓷两种。青花多以“苏麻离青”为彩料,早期器皿多大盘,纹饰繁缛华丽,多为蓝地白花;晚期纹饰简洁、疏朗,器皿有高足杯、折腰碗等。

淮南窑

隋代青瓷窑。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器皿种类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细腻。胎壁较厚,有大小不同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厚薄不均,有些釉色青中带绿或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瓶和罐上有装饰纹样,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

浑源窑

唐代瓷窑。在山西浑源。《大明一统志》和《浑源州志》中提到的浑源瓷窑有青磁窑、大磁窑、磁窑口和磁窑峡等。产品以白瓷为主,有许多外施黑褐釉、里为白釉的碗;此外还烧制黄褐釉席纹小罐。

吉州窑

宋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窑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镇。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也称“永和窑”。始于五代,盛于宋代,至元代衰落。有青釉、绿釉、白釉、黑釉和彩绘等。白釉相传以舒翁及其女儿舒娇所制的最佳。黑釉花色较多,有滴珠、鹧鸪斑、玳瑁斑,有绘龙凤纹的。技法应用洒釉、贴花、剔花和印花等。新创的木叶贴花和剪纸贴印手法,具有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是吉州窑的代表产品。同时烧造出了萌芽状态的青花器和玩具及人物瓷雕等。

东窑

宋代北方著名民窑。亦称“董窑”。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以东的陈留县,故名。但未发现窑址。以东青器见著,与官窑、哥窑并列。盛于北宋。东青器亦称“青东器”、“青冬器”。胎骨细致,釉色淡青,有深浅两种,近似“汝器”,但无蟹爪纹,多紫口铁足。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格古要论》对哥窑产品作了描述。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在浙江龙泉的溪口、瓦窑墙等地发现有符合上述特征的窑址。产品造型及釉色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相近。《格古要论》认为是仿官窑的作品,并定名为乌泥窑。与官窑区别在于:不用支钉式托具支烧,釉面略现浮光,另有一种珍贵的传世哥窑瓷器,流传在世界各地,也具有上述特征。这种瓷器厚胎;釉的乳浊性较好,色调淡雅,多为米色或粉青色;纹片用人工着色,有“金丝铁线”之称;用支钉式托具支烧。文献记载的哥窑窑址至今未找到。

崔公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据记载,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崔国懋,善仿宣德、成化年间瓷器,著名一时。他所仿的宣、成器物,盏式较宣、成窑为大,颇为精美。其它青花和彩色也一样。为当时民窑之冠。世称“崔公窑”。

柴窑

古代著名瓷窑。窑址传帮带在今河南郑州一带,但迄今未发现。传为周世宗(柴荣)时所烧造,故名。据文献记载,所烧瓷器有“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赞誉。

建安窑

见“建窑”。

建窑

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江官屯窑

辽、金民窑。在辽宁辽阳市江官屯。始于辽晚期,盛于金。窑场很大。以烧白釉粗瓷为主,也烧制白釉黑花器、黑釉器和三彩器等,所烧器物,均施化妆土。白釉色白而微黄,多杯、碗、盘、碟、瓶、罐等;黑釉色纯黑,多粗糙大器

阶级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以福建德化地区出现最早,也最著名。日本瓷窑受德化阶级窑影响很大,并把其“估计为串窑的始祖”。阶级窑依山按10~20°倾斜砌筑,长15~20米。最初形式为宋代的分室龙窑,至明代演变为一个个单独的窑室。一窑约有五至七室,后室窑底高于前室窑底,隔墙下部有通火孔。烧前室时,火焰自窑顶倒向窑底,经通火孔依次通过后面各室,最后自窑尾排走。所以全窑就是一个大龙窑,而每一室又是一个个半倒馒头窑,它既有龙窑的优点,又比单个馒头窑优越。

介休窑

古代瓷窑。窑址在山西介休洪山镇。亦称“洪山窑”。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数代,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为北方瓷窑所少见。宋代烧瓷品种较丰富,除白釉瓷外,还有黑釉和白釉釉下褐彩瓷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剔花、釉下彩绘和镂雕等。白釉印花大都受定窑影响,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讲求均衡对称。褐釉盘、碗、洗等器物也大量运用印花装饰,盘洗器饰以婴戏荡船纹,为介休窑独出。介休窑还受磁州窑影响,烧制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划花、釉下褐彩器和白釉釉下褐彩器等。另有一种白地红花器,色彩异常美丽,为介休窑绝精之作。

景德镇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亦称“蛋形窑”。可能是从龙窑和参考北方馒头窑,又根据烧松柴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象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全长15~20米。窑底前端略低,倾斜度3°左右。窑头有火箱,火焰经窑体至窑尾,废气由蛋形截面的烟囱排出。容积大,约150~200立方米。窑墙与护墙之间填以砂土作隔热层,热利用率较好。在同一窑内,根据各部位温度的不同,可以同时装烧品种不同的制品。适应景德镇附近制瓷原料的特性和瓷器的传统风格。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较龙窑、阶级窑和馒头窑等为优。明清以来景德镇制瓷所取得的成就,是和这种窑的采用分不开的。

均山窑

古代青瓷窑。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烧造年代为东吴后期至西晋。是在汉釉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见青瓷品种有钵、碗、盏、洗、壶、罐等。青釉常作豆绿色,微泛黄,器里满釉,器外施釉多不到底。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铺首,耳面常印有人字纹。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在河南禹县古钧台和神垕镇一带,古称钧州,故名。胎质细、性坚,体较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釉色分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烧制色釉“窑变”为其特色。基本釉色是通体天青与紫红斑块相间。有绿中微显蓝色光泽的,也有呈紫红色彩的;蓝呈月白、或是蔚蓝一色;紫呈玫瑰般紫红,或似晚霞一片;有的斑斑点点,青蓝与紫红相间,错综复杂,绚烂多彩,非常艳丽。这是利用氧化铜、铁呈色不同这一特性所烧成。其中佳品,底部刻有数目字(一说系北宋末为宫廷所烧)。钧窑为北宋初期创建,金、元继续烧造,除禹县外,邻近的临汝、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和河北磁县等瓷窑,都仿烧钧窑瓷器,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1955年,禹县陶瓷厂开始研制、探索湮没已久的钧瓷胎釉的基本配方与烧成技术,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十多种花釉,并增加了现代日用器皿、艺术陈设瓷等新品种。

乐平窑

明代瓷窑。在江西乐平县。烧造年代在嘉靖前后。所烧青花器分粗细两种,粗者胎质厚重,釉汁呈蓝灰色,青花较淡;细者胎质白而薄,釉色晶莹,青花色调清新明晰。器物多为碗、盘、碟、盅之类,而以碗为大宗。

丽水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丽水县。旧属处州。元代烧龙泉釉,碗里印八思巴文字。属龙泉窑系统。

两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负暄杂录·窑器》:“宣、政年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有关“官窑”的最早记载。南宋时置窑于修内司,在今浙江杭州凤凰山,沿袭旧制仿烧,称“修内司官窑”。这两个窑址迄今未发现。后于郊坛另设新窑,在今杭州乌龟山,叫“郊坛下官窑”,窑址范围很大。1956年作了部分发掘。郊坛下官窑烧造的青瓷:胎薄,呈灰、褐、黑三色;施釉厚,以粉青色釉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釉面多有纹片;器口及底部露胎处,呈灰或铁色,称“紫口铁足”。造型优美,是南宋瓷器中的优秀作品。

辽上京窑

辽代晚期官窑。在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的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的皇城内。窑场规模小,但所烧瓷器较精。遗存瓷片,瓷胎很细,纯白,不上化妆土,瓷化程度高,无吸水性。色釉多纯白,偶有淡青和闪青色,也有黑釉和低温的绿釉器。器皿有杯口长颈瓶、长把执壶器、海棠花式长盘和方盘等。也有仿定窑器,有盘、碗、瓶、罐、盂、盒等,都极精细。

临汝窑

宋、元民间瓷窑。在河南临汝县。烧制耀州窑系青瓷列号以盘碗为多,有的光素无纹饰,有的饰以印花,另有少数刻花器。印花中的海水纹具有临汝窑独特的风格。所烧钧窑系青瓷,既有汝窑特征,又有钧窑特色。釉色有玫瑰紫。青绿月白、天蓝等;另有一种淡月白釉中带红色斑点的,为其它钧窑系瓷窑所没有,很是名贵。

琉璃窑

唐代景德镇瓷窑之一。盛氏烧制。瓷多绿色,有绿玉之称。

龙泉窑

宋代名窑之一。在浙江龙泉县,故名。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龙泉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色以翠青、梅子青和粉青最佳。莹润清澈,色泽柔和,似玉一般。器形复杂,除一般日用器皿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和仿古瓶、觚、鼎、炉等。装饰有堆塑和贴花,别具一格。哥窑利用胎坯和釉料膨胀系数的不同,以釉质“开片”的疏密和粗细,形成“百圾碎”和“鱼子纹”等花纹,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龙泉窑始于五代烧制青瓷。南宋时达盛期,除在今龙泉县境内有众多窑场外,并旁及邻境的庆元、遂昌、云和等县,形成继越窑之后的一个新的青瓷窑系。元代,瓷窑范围扩大至丽水和永嘉等地,瓷器大量运销海外。明代继续烧造,清中期逐渐衰落。1959年后恢复生产,创造了青白结合、青瓷堆花、印花、点彩等新工艺,试制成功一批高档餐具、茶具、文具、案具、陈设瓷、艺术瓷、特大花瓶等新品种。

柳空湾窑

宋代景德镇窑场之一。制品胎骨坚致细密。釉色多呈淡青,也有湖绿、粉青、浅绿、米黄等色。也有的釉面作开片,均匀细密,多为素色器。装饰以划花为主。

龙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商代。明代以前,南方各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窑头角度较大,约20°,中部约15°,后部约11°。窑头有预热室,窑尾一般不设烟囱,因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窑长约20~80米,宽约1.5~2.5米,高约1.6~2米。横断面积以窑头最小,中部最大,窑尾大于窑头而小于中部。顶部有投燃料的孔。龙窑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民窑

我国历代民间经营的瓷窑,系对官窑而言。如宋代著名民窑有磁州窑、哥窑、龙泉窑、耀州窑等。民窑在设备和技术条件等方面不及官窑,但著名的民窑都有其朴实、健康、清新的艺术风格,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馒头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始于战国,宋代以后烧煤,为最早以煤为炉料的陶瓷窑。古代北方广泛使用馒头窑,尤以河北的峰峰等地较多。一般长约2.7米,宽约4.2米,高约5米以上,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故名。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烟气从后墙底部的吸火孔入后墙内的烟囱排出。由于馒头窑窑墙较厚,限制了瓷坯的快烧的速冷,相应地便减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为减少坯体变形,又使坯体加厚,因而便形成了古代北方瓷器浑厚凝重的特色。

贾壁村窑

隋代北方有代表性的青瓷窑场。在河北磁县贾壁村。所烧青瓷质可分两类:一类胎质细腻,瓷化良好,颜色灰白,胎面施透明青绿色釉,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另一类胎色青灰,颗粒较粗,有黑色斑点,瓷化较差,胎面施青褐色釉,常有流釉现象。品种以碗、高足盘为多。器物特征是胎体厚重,件大而不变形,器内施全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装饰上除钵形器内划有花瓣纹和波浪纹外,其它均光素无纹。器物成形主要用轮制法。

郎窑

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故名。釉色以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绿最佳,宝石红有“郎窑红”之称。法国人称“牛血红”。在红釉中最杰出。洒蓝和霁蓝瓷,再上一道极薄釉子,然后加绘金花金彩,华丽静穆,匠心独运。素三彩创于此时。青花和斗彩也很有名。

隆庆窑

明隆庆(1567—1572)时景德镇官窑。制瓷日益繁巧。瓷胎有厚有薄。青花和五彩都有,五彩绘瓷更趋华缛。器形以碗、盘为主,其它有各种形式的盖盒,有方胜式、多角式、银锭式和和长方式等,这是隆庆时期创造的新品种。提梁壶也是这时期新创。纹饰仍沿用龙凤、鱼藻、花鸟和团螭等题材。

南安窑

宋代瓷窑。在福建南安县。有窑址近五十处。烧制青瓷及青白瓷。以盘碗器皿最多。青白瓷碗里多刻花和篦划纹饰,胎较细洁致密。

南山窑

辽代晚期民窑。在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以烧三彩釉陶器为主,另有少量单色和低温的白釉陶器。胎质细软,淡红色。胎上皆挂化妆土。有的白釉和黄釉器上,还加少许绿彩,颇为美观。窑场规模很大,专烧茶叶末绿釉和黑釉大型粗瓷器。胎质粗黄厚重,硬度高而坚致。茶叶末绿釉器以鸡腿瓶为最多;黑釉器则多瓮、罐,其中以双耳小罐最多。

内乡大窑店窑

古代瓷窑。文献中称“邓窑”。在河南内乡县大窑店。始于唐,盛于宋,金元时继续烧造。宋代以烧青瓷为主,器皿多盘碗。装饰以印花居多,另有极少数刻花、划花器。部分青瓷光素无纹饰,施釉较厚,垂釉处如透明玻璃珠,釉色介于禹县、临汝窑之间。

年窑

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造的官窑瓷器。雍正四年(1726),年希尧以督理淮安板闸关,兼管景德镇御窑厂甸,世称年窑。雍正六年后,由唐英任驻厂协理官。选料及精,琢器多卵色,或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堆暗花,工巧玲珑。这时釉色发明很多,以胭脂水釉为最著,胎骨甚薄,里釉极白,被外釉所映照,呈粉红色,娇嫩欲滴。另有油绿釉,美如碧玉,俗称“碧玉釉”。粉彩成熟于此时,所绘花卉,似恽南田、邹一桂和蒋廷锡画风,艳丽逼真,生动活泼。

鲁山窑

古代陶瓷窑。在河南鲁山县段店村。唐代以生产花瓷著名。宋、金、元时期烧制白瓷、白釉黑花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器。

彭县窑

宋代瓷窑。在四川彭县磁峰乡。是现今在四川境内发现的唯一的白瓷古窑址。所烧白瓷,釉色洁白。装饰有刻花、印花、划花三种。刻花以双鱼纹最多,常刻、划并用,与定窑有共同风格;印花纹饰以花鸟为主。

彭窑

古代瓷窑。亦称“霍窑”、“霍县窑”。在山西霍县陈村。始于金,盛于元。产品主要是白瓷和少数白地黑花器。白瓷胎土细腻,釉色洁白,制作规整。器型有仿定折腰盘、洗、盏托、高足杯、盖罐等。光素无纹者多,也有少量印花装饰。由于胎中含铝量高,烧成温度不足,因此器质极脆。彭窑在古文献中也有记载,《博物要览》:“元时,彭君宝仿定窑于霍州者,名曰彭窑,又名霍窑。”

蒲州窑

元代北方著名瓷窑。在山西永济,旧属蒲州,故名。但未发现窑址。以法花器见著,胎儿骨为土定,釉色鲜艳,蓝如深宝石,紫如深色紫晶(葡萄紫),黄似透亮的金箔,而孔雀绿一色,尤为艳丽。花纹多为生物花草,也用开光法作八仙或人物故事。

七里镇窑

古代瓷窑。始烧于晚唐,盛于两宋,终于元。窑址在江西赣州市东郊。是迄今为止,在江西南部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烧造历史最长的宋元古窑场。产品器体厚重、大多为实圈足,施釉不及底。器型有碗、盏、盘、罐、壶等。产品中还有部分外销瓷。主要品种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青釉类胎质坚细,釉呈蟹壳青,也有呈暗褐色的。白釉和影青釉胎质细腻,釉质肥厚,呈乳白色。黑瓷有黑釉、酱褐釉、酱红釉、茶青釉和黑釉窑变等。

青羊宫窑

唐、五代青瓷窑。在四川成都青羊宫。器皿有碗、杯、盘、罐等。唐代除烧青瓷外,还烧制黄釉褐绿彩圆点纹瓷器。

丘州窑

唐代窑场。在湖南湘阴铁罐嘴窑头山一带,唐属岳州,故名。釉色以米黄、红棕和靛青三色为主。和湖南长沙市郊解放以来唐墓中经常发现的带青(俗称蟹壳青)、带黄的器物一致。器物造型极多,有壶、罐、碗和盘等,大小不一。胎土较粗松,故较轻。早期胎多红色或米黄色;晚期多灰白色。拉坯草率,旋削痕清晰可见。满釉支烧。

饶窑

指景德镇窑。景德镇旧属饶州府浮梁县,故旧时又有“饶窑”之称,亦称“饶州窑”。详见“景德镇窑”。

荣昌窑

在四川荣昌县。清时为著名陶窑之一。康熙年间,由甑子窑发展为长窑,最盛时达二十多座窑场。由粗陶到细陶,以细陶为著,胎骨泥色分红、白两种,土质优良;釉色有黄、绿、蓝、白、黑、黄丹、朱砂等,以釉应用最广,以红丹、锡配成的朱砂和以铜砂、黄丹、玻璃渣配成的西绿釉最著。建国后,荣昌陶器继续发展。产品以日用陶为主,泡菜坛珠整体比例协调,形式美观,造型结构符合泡菜需要,具有良好功能,是最著名的荣昌陶器产品。其它品种还有罐、坛、壶、瓶等。装饰以化妆土刻花为特点,有刻线和剔花两种,纹饰质朴自然。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北宋时创设。胎土细润,体有厚薄,釉色近于雨过天青,釉水莹润,厚若堆脂,以淡青为主,也有豆青、虾青、天青和茶叶末等色,尤以烧造的粉青色釉瓷,全身釉水更为匀净,烧造技术已完全掌握了铁还原。装饰技法,一般在釉下印花为多,刻花较少。图案内容以花鸟为主,缠枝花是汝窑最富特色的一种花纹。布局谨严,构图完美。宋元祐年初曾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造瓷器,烧瓷时间短,但质量很精。在临汝南乡和东北乡,发现另一种青瓷,专烧民用瓷器 ,烧制时间长,生产数量大,称“临汝窑”。1955年,汝瓷恢复生产,1962年产出了胎质细腻、釉厚如脂、其声如磬、晶莹润泽的汝窑产品,并取得了历史上有过的“梨皮”、“蟹爪”、“青麻花”等艺术效果。1973年新建汝瓷厂,又新增粉青、虾青、茶青、天蓝等釉色,生产了各种日用陶瓷器皿。

上虞窑

古代窑场。在浙江上虞县。已发现从西周至宋代的窑址七百多处,是浙江青瓷的重要产地。

胜梅亭窑

景德镇古窑场之一。亦称“杨梅亭窑”。始于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特点与石虎湾窑同。入宋后,改烧青白瓷。

石虎湾窑

五代景德镇瓷窑之一。烧制青瓷和白瓷。青瓷胎灰色,釉色青中带黄,器皿多为盘碗。白瓷器皿有壶、盆、水盂、盘、碗等。青瓷、白瓷均用支烧法。

石湾窑

明清著名民窑之一。在广东佛山市石湾镇。始于宋。以陶塑和建筑陶瓷著称。从传世器看,器体厚重,胎骨暗灰或灰白。釉饰善于仿钧窑而有所创造,厚而滋润,彩翠披离,俗称“泥均”,又称“广均”。以蓝、玫瑰紫、黑彩、翠毛釉等色最佳。产品品种很多,有日用器皿、文具和陈设器具,瓦脊是其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品种,而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陶塑则是石湾窑具有典型性的品种。建国以后,传统品种和技艺得到继承和发展,除生产大量日用陶器外,陈设性陶器,尤其是具有独特风格的陶塑,在国内外受到好评。陶塑题材广泛,除传统人物外,还有现代人物和动物。釉色丰富,流动自然,不仅在陶塑上有优美的艺术效果,而且在花瓶、灯座、文具、花盆等陈设性陶器上也有丰富表现力。著名陶塑艺术家有刘传、庄稼等。

寿州窑

唐代瓷窑。窑址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地。唐代属寿州,故名。隋时为淮南窑所在地,烧制青瓷。入唐后改烧黄釉瓷,《茶经》:“寿州瓷黄、茶色紫”。釉下施用化妆土,釉层透明,釉面光润,开小片纹。釉色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器皿有碗、盏、杯、钵、注子、玩具等。胎体厚重,器多平底。坯体制作有轮制、模制、手制三种。

枢府窑

枢府窑宋代已开始烧制,当时景德镇人称为“御土窑”,色青,深浅不一,淡者号月下白,有花纹者地白花青。元代枢府窑器,亦称“枢府器”、“卵白釉器”。为景德镇民烧供御瓷器。胎体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似鹅蛋色,故称卵白,纯正的卵白釉,实为明永乐甜白釉的前身。常见器皿有盘、碗、高足碗等,式多小足。装饰以印花为主,盘、碗等器皿采用压模印花。

唐山窑

在河北唐山。始于明永乐年间,烧制粗陶。清末有发展,制作粗瓷。解放前略产细瓷。唐山盛产矾土、粘土和长石等制瓷原料,又有丰富的煤碳资源,解放后飞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产瓷区。著名产品有细白瓷、骨灰瓷等,釉色温润,造型细长秀丽。装饰上使用喷彩方法较早,以满地喷彩为主要特色。并在继承传统的戗金、描金、彩绘加金等装饰方法基础上,制作成功雕金喷彩、腐蚀金、炙金等品种。尤其新彩一种,使用极广,绘制亦精。1982年,又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成功铁红金圈结晶釉,艺术水平很高。

唐窑

清代乾隆元年至十四年(1736—1749)、十七年于二十一年(1752—1756)九江关监督唐英掌管景德镇窑务时烧制的官窑瓷器。仿古采今,造型设计,制瓷技术,装饰方法等,工细逼真。据文献记载,高温及低温颜色釉有五十七种之多,集中了历代名窑釉色之大成。为乾隆朝代的瓷器代表。

同安窑

唐代瓷窑。在福建同安县。所烧瓷器浅黄白沙胎,浅绿玻璃釉,多大开片。碗多葵口,壁形足。

同安窑

宋代瓷窑。在福建同安县。以烧青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器皿以碗为多,碗里外细线条划花及篦划纹饰。

铜官窑

唐代名窑。在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亦称“长沙窑”、“瓦渣坪窑”。釉色有青、黄、白等色。并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绿色斑点组成几何图案,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用笔绘云彩和几何纹。此外 ,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有水罐、壶等。以印坯和拉坯法成形,印坯模上刻有花纹,成型和印花一次完成。1966年后,发展较快,新增枣红、黑红等色釉。1976年,创制了炻瓷成套餐、茶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机械强度高,有咖啡、谷黄、米白、紫金、浅蓝等釉色,饰以各种花边,亦有丝网贴花、印花、釉下复色彩绘等。

瓦渣坪窑

见“铜官窑”。

铜官窑

唐代名窑。在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亦称“长沙窑”、“瓦渣坪窑”。釉色有青、黄、白等色。并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绿色斑点组成几何图案,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用笔绘云彩和几何纹。此外 ,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有水罐、壶等。以印坯和拉坯法成形,印坯模上刻有花纹,成型和印花一次完成。1966年后,发展较快,新增枣红、黑红等色釉。1976年,创制了炻瓷成套餐、茶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机械强度高,有咖啡、谷黄、米白、紫金、浅蓝等釉色,饰以各种花边,亦有丝网贴花、印花、釉下复色彩绘等。

碗窑乡窑

古代瓷窑。在福建泉州。始于宋,终于元。产品以青白瓷为主,并有少量青釉器。

万历窑

明万历(1573—1620)时景德镇官窑。万历明代历时最久的一朝。出品优良,青花器都按嘉靖青花瓷形式烧制,象双耳活环瓶、出戟尊和圆捧盒等。五彩瓷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鲜艳可爱,用笔虽简率,却很自然。五彩花朵中常捧回、蒙、藏等文字,以应庙宇供器的需要,俗称“真言字”和“喇嘛字”。两面夹彩也很多。器形众多,除了普通用具碗、碟、杯、盘、盏、盒外,如酒海、炉、半边葫芦瓶、花缸、醋注、花尊、水滴、笔筒和扇匣……之类,无一不备。多层套盒是这时所新创,几层叠套,每层一屉,每屉数格组成不同形式花纹。纹饰方面,不论取材和表现,比嘉靖窑更加扩大和发展。花卉山石运用较多,其间常点缀有蜻蜓、蚱蚂、蜜蜂和蝴蝶。

乌泥窑

见“建窑”。

吴兴窑

东晋瓷窑。在浙江吴兴,故名。瓷胎色灰白。器多平底。青釉,釉色内呈黄色,有的在釉上加褐彩,釉有开片。

西村窑

古代瓷窑。在广州西村。始于晚唐,盛于五代和北宋。胎色白。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米黄、黑、酱色和褐色等。施釉均匀,釉不过器足。纹饰有印花和刻划花,印花纹风格与耀州窑极其相似,也有在釉上或釉下用墨绿等色绘云纹和花卉等图案的。器型有盘、碗、罐、壶和枕等,也有玩具和文具类。

西山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温州西山。东晋时烧制青瓷,胎为灰色和淡土黄色,质较松。釉肥厚,以淡青为主,少细开片。装饰上多在器物内外刻划莲瓣纹,也有青褐加褐彩的。深口宽底高碗为其典型作品。西山窑在唐、五代和宋时,继续烧造青瓷

西窑

见“平定窑”。

湘湖窑

宋代景德镇窑场之一。有两处:1、在窑前山,制品胎骨坚致,釉作灰青色;2、在窑栏山,制品有胎骨细腻洁白、施釉匀净的白瓷及青瓷等。

湘阴窑

隋代瓷窑。在湖南湘阴。唐时为岳州窑所在地。器皿有碗、盘、钵、高足盘、四系罐、盘口壶等。胎壁较厚。釉色有青、黄、褐、酱色等,局部釉因窑变呈紫、蓝色。青釉莹洁闪光,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釉面多开片。器物均施半釉,釉层较薄。

萧山窑

东晋瓷窑。在浙江杭州萧山,故名。1954年7月发现。以烧青瓷为主。胎灰色,盘碗为平底足,下有大块支烧痕。器物以盆、碗、盂等大口器为多,此外有天鸡壶、四耳双铺百衔环壶、灯和盏等。特征是在盆、碗、盂等口沿上,有排列整齐的褐色斑点;有的在器物内壁或外壁釉内瓷坯上,刻划着粗健有力的莲瓣图案,线条细而有力。

萧窑

古代瓷窑。创烧于唐,终于金。窑址在安徽萧县白土镇。唐代除烧黄瓷外,兼烧白瓷和黑瓷。黄瓷产品均为平底碗,胎体厚重,胎质不纯,釉色黄中闪绿。入宋后以烧白瓷为主。金代所烧白瓷,胎质较细;釉面不平,有起泡、崩釉现象。器皿除碗外,还有枕、双耳罐等,其中底足宽而边浅、口径大而壁侈的碗,是当时一种较特殊造型。金代萧窑烧瓷除白釉外,,还有黑釉、白釉黑花、黄釉等品种。

小南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景德镇陶录》:“镇有小南窑,明末烧造,窑独小,制如蛙伏,当时呼虾蟆窑。器粗整,土埴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止兰朵、竹叶两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碗。又有撇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

小仙坛窑

东汉晚期瓷窑场。在浙江上虞县上浦乡,所产青瓷通体施釉,釉层比原始青瓷显著增厚,釉层透明,有较强光泽度。烧成温度达1310±20℃,显气孔率为0.62%,吸水率为0.28%,抗弯强度达710公斤/厘米2,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含量分别为1.64%和0.97%。这些数据表明它已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除青瓷外,小仙坛窑还烧造印纹陶。

新安城关窑

宋代瓷窑。1980年前后发现。在河南新安城关。产品品种较多,制作工艺水平也较高。其中青瓷以印花装饰为多。刻花器不多,但制作精美。装饰上受耀州窑影响较大。

邢窑

唐代最著名白瓷窑场。所烧白瓷,胎质细洁,色纯白而极坚硬。釉色白润,有的微微闪黄,带些乳白色。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化妆土)。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边,圈足厚而底平。作风朴素,不带纹饰。前人以“皎洁如玉”比邢窑之白。传窑址在河北内丘,当时属邢州,故称“邢窑”。但内丘窑址迄今尚未找到。1980年在邻近内丘的临城县祁村,发现唐白瓷窑址,证实了邢窑的存在。

修内司官窑

见“两宋官窑”。

宣德窑

明宣德(1426—1435)时景德镇官窑。是明代官窑最盛时期。烧制最优秀的是青花、祭红、甜白和霁青。青花器,瓷胎洁白细腻,青花原料用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应用这种青料施于釉内,烧成后色料深入釉里,清晰明丽,具有浑然庄重的艺术效果。祭红,又名霁红、宝石红,因其为祭郊坛用器所创之色,故名;其色如雨后霁色,故又称霁红;据传用西洋红宝石入釉,所以也叫宝石红。瓷器造型多样,镂空器也很多。选料、制样、画器、题款和烧制,无一不精,所以明代瓷器以宣德窑为第一。

杨梅亭窑

见“胜梅亭窑”。

阳城窑

古代瓷窑。文献有不少记载。1980年前后在山西阳城县东关外的窑畔间发现一处窑址。以烧制白瓷为主,多为盘、碗等器,有折腰盘,显系仿定作品;定窑大量生产的盖缸等,窑址也有发现。胎色较灰,为增加白度,均敷一层白化妆土。

耀州窑

宋代名窑之一。窑址在陕西铜川市黄堡镇附近,宋属耀州,故名。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唐代已开始烧造白、黑釉瓷。北宋开始烧造青瓷,北宋末为盛期。器型以碗、盘、碟、罐、盒、瓶为主,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有的青如橄榄,有的稍绿,也有的微微闪黄。花纹多为自由流畅的刻划花和结构严谨丰满的印花。内容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和凤等,其中以莲花最多,风格粗放健美,笔触生动有力。同时或稍晚仿烧耀州窑青瓷的有河南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等。从而形成一个与越窑风格有别的北方青瓷窑系。金、元时期,耀州窑继续烧造,但质量已不如宋代,胎釉较粗厚,花纹也较前简单。建国以后,在恢复宋耀州窑产品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宜兴窑

在江苏宜兴,故名。烧造陶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窑场主要在丁山、蜀山和汤度(今丁蜀镇)等外,蜀山窑以紫砂为主(参见“宜兴紫砂陶”),并大量烧造黑货。丁山窑以日用陶为主,而以均陶见著(参见“均陶”)。日用陶有粗、溪、黑、黄、白、绿货等细别。粗货指大中小缸坛产品,形美、质坚、价廉;溪货指汤度的瓮头,是腌菜的重要容器;黑、黄货为小件盆罐类;白、绿货是与缸坛套烧的小件,以方斗和砂锅为著。建国后,宜兴除传统的紫砂陶、均陶有很大发展外,还恢复了青瓷生产,新创了花釉陶和精陶等产品,是我国重点陶瓷产区之一。

宜阳窑

宋代瓷窑。在河南宜阳三里庙等处。以烧青釉为主,兼烧白釉、白釉黑花及黑釉等品种。青瓷施釉稍厚,色较多样。装饰有印花、刻花等。青瓷刻花先刻出花叶轮廓线,花筋叶脉以篦状工具划刻,风格与耀州窑完全相同,碗里满刻菊瓣纹、罐盖面刻百折纹等也均与耀州窑风格相近。

永福窑

宋代瓷窑。在广西永福。产品以烧青瓷为主。有刻花和印花两种装饰。器皿有盘、碗、碟、壶、罐等。釉色以青黄、翠绿具有代表性,尤以翠绿釉色为美,翠绿釉碗中还印有耀州窑风格的缠枝菊纹。

永和窑

见“吉州窑”。

永嘉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永嘉县。始于东晋,经唐代迄于宋初。出产青瓷,属瓯窑系统。

永乐窑

明永乐(1403—1424)时景德镇官窑。制瓷工艺在元瓷基础上有很多创新。胎质细腻润滑,色洁白。厚胎较多,而以脱胎素白器名传于世。器物造型以优美俊秀、厚薄适度为特点。大件器皿较少,圈足较低矮。著名典型器物有压手杯、僧帽壶等。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有“大明永乐制”或“永乐年制”小篆。色釉以甜白、鲜红、翠青等最著名。甜白釉质洁白、温润如玉、肥厚如脂;翠青釉薄而匀,色泽近于粉青,可与龙泉上品媲美。另有“影青”器,胎极薄,暗刻龙纹,表里均可映见,花纹微现青色,成就也很大。永乐窑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印花、划花、青花、青花加金彩、里印外刻等,并新创彩锥拱样。

玉溪窑

明代景德镇窑以外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在云南玉溪县。所烧青花瓷胎质较松,釉色灰青,纹饰简单粗壮,以鱼藻、折枝花及四佛杵等花纹居多。器型有大碗、大盘等。此外还烧造青瓷。

越窑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中心窑址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越窑青瓷系统则包括绍兴、上虞、余姚、宁波、诸暨、镇海等地的青瓷窑。这一带自东汉开始,就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主要窑场之一。唐时属越州,故名。越窑青瓷胎质坚硬、釉色莹润、纯净如翠。装饰上多为刻花和印花,纹样活泼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歌情趣。唐代诗人陆羽赞越窑青瓷“类冰”、“似玉”、“越州第一”,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它的“巧夺天工”。五代时设官监造越窑青瓷,专供宫廷使用。北宋后,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曾大量出口,在亚、非、欧各地均有遗物发现。

正德窑

明正德(1506—1521)时景德镇官窑。彩器多黄地绿龙;五彩碗以淡青浅绿为地,釉色厚实透彻,颜色鲜艳。青花较宣德为淡,佳者古菁可赏。霁红也颇突出。在供器中有用回族文字构成的图案,称“回回花”,这种装饰前所未见。在外销瓷中,也有画西洋图案的。

周公窑

明代景德镇著名民窑之一。据记载,隆庆、万历年间,苏州人周丹泉为当时著名烧瓷高手,在景德镇烧造瓷器,人长“周公窑”和“周窑”。善仿古瓷,所仿宋代定窑非常逼真。又能烧制陶印、文具、辟邪和瓦钮等,都用火范,成色如“白定”,文体古雅,很受欢迎。

邛窑

古代名窑。亦称“邛崃窑”。窑址在今四川邛崃四方堂,古代属邛州,故名。烧造年代延续较长,上起隋代,下至宋代,以唐代最为著名。以烧制青、褐、绿釉和彩绘等器物为主,器形有盘、碗等,还生产各种瓷塑玩具。胎色甚多,有灰色、土黄色、酱黄色、黄中带褐等。胎中都有分布均匀的细砂料,胎较厚,份量较重。唐邛窑器彩绘装饰与长沙窑的许多共同之处,青釉褐绿斑和釉下彩绘品种较多。

邛崃窑

见“邛窑”。

郏县窑

唐代瓷窑。在河南郏县黑虎洞和黄道。产品以白瓷为主,黄瓷次之,此外还有黑瓷。

婺州窑

浙江境内越窑以外著名瓷窑。窑址在浙江金华。唐陆羽《茶经》列其为青瓷窑第三。始于三国,唐宋时窑场遍于金华、兰溪、东阳、永康、武义等县,至元代仍有窑场继续烧造。婺州窑西晋晚期开始使用红色粘土做坯料,烧成后胎呈深紫或深灰色。由于使用白色化妆土,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或青黄中微泛褐色。釉面开裂,并有奶黄或奶白色晶体析出,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现象。宋婺州窑精品中,还有青翠、豆青、草青、粉绿等色,并有光泽感。婺州窑历代制品属民间用瓷,器类少于越窑,主要是盘口壶、罐、盆、碗、瓶等日用器皿,多数制作较为粗糙。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水井等明器,唐以后生产过多角瓶、堆纹瓶等明器。瓷器造型类似越窑、瓯窑,风格在朴实大方;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

臧窑

清代沿明制,在景德镇设御厂,经办官窑器,但实行“官搭民烧”制。且习惯上以督窑官命官窑名,著名者均在清前期。臧窑即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1680—1688),臧应选在景德镇督造的官窑。单色釉成就最大,以鲜红(豇豆红)为最著。其余诸色俱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青花和五彩瓷,虽出于宣德、成化窑作法,而更超越宣、成。

瓯窑

古代瓷窑。在浙江温州、永嘉、瑞安一带。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制瓷业集中地。始于东汉,终于宋。晋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醽”。瓯窑瓷胎呈色较白,胎质细腻,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时称“缥瓷”。晚唐前后,釉色纯青或青黄,滋润如玉。瓯窑品种,大多与越窑相同,且注重艺术造型。晚唐时碗、盘、壶、盏托等仿花果造型,活泼秀丽。

醴陵窑

在湖南醴陵。清代为南方著名瓷窑之一。以白瓷和釉下彩瓷见著,青花亦颇盛行。白瓷胎质细润,釉面光洁,与景德镇窑、德化窑鼎足而立。二十世纪初,创造釉下五彩瓷,胎薄腻、釉洁白,花纹晶莹润泽,不易磨损,经久不褪色,清末曾先后参加过几次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建国后,醴陵瓷器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釉上色料由五种发展到二十余种,通过调配还可变成上百种复色;并发展了釉下贴花、印花、喷花等装饰新工艺。六十年代初成立了专烧釉下五彩瓷的群力瓷厂。1979年,醴陵釉下五彩餐、茶具获国有金质奖。除日用瓷外,陈设瓷品种也很丰富,有大型瓷板画屏风、大型花瓶、大小挂盘、薄胎瓷等。另外还有瓷塑人物和动物。

盏窑

南宋民间瓷窑。在江西铅山县新安乡盏窑里。“盏窑里”应是古代沿用下来的乡里名称。盛产黑釉茶碗,古代称茶盏,故名盏窑。除茶盏外,也烧制一些与茶具有关的器具,如茶罐、汤壶和储水坛等。

盂县窑

古代瓷窑。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山西盂县磁窑坡发现窑址。产品以白瓷为主。装饰有印花、刻花等,也有的以镂空装饰器足。

铁店窑遗址

铁店窑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县琅琊镇铁店村及其周围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

铁店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和乳浊釉瓷器,以乳浊釉瓷器为主。乳浊瓷器是铁店窑最具特色的产品,种类不但有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还有三足鼓钉洗、鬲式炉和花盆等。乳浊釉是一种二液相分相釉,烧成后,呈天青、天蓝、月白色,均具有茧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没有带铜红斑彩的,艺术效果颇佳。器物纹饰以素面为主。

铁店窑乳浊釉瓷器与北方同时期的乳浊釉瓷器有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元代烧制的乳浊釉瓷器曾远销海外。

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 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中国古代的瓷壶及鉴定


瓷壶中流传下来有早年的御用品,即所谓官窑器,近年来见诸各拍卖会上的就不少,处于“流通领域”中,很吸引眼球。但市场上多数还是旧时官宦人家、文人士子、乡绅商贾的用具。

从文物定名的习惯上讲,壶是器物规范的功能性名称,执壶是为了区别于提梁壶和有系的壶或其他的什么壶。至于说它是水壶还是酒壶,是茶壶、醋壶还是酱壶,则是用途的说明,类似于窑口、釉色、纹饰的说明。

不管怎么说,如今“老窑”和民窑细路的壶不时尚能访到,而官窑的酒壶、茶壶之类,有些已经扶摇攀升到令人眼晕的七八位数字了。目前高位的纪录之一是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卖会创造的,一件永乐甜白釉执壶拍出1162.41万港币,约合1200万人民币了。同期的龙泉窑青瓷执壶和景德镇的青花执壶大体也在300-500万元的价位上,甚至清代中后期的官窑瓷壶价格也要到10万元以上。

谈到瓷壶的鉴定,其实除了看胎、釉和工艺特征等瓷器鉴定的一般规律外,主要就是看器形。归纳起来大体可以这样来认识:

晋南北朝到隋,瓷壶的造型尚保留有青铜器的许多特征,繁复,奢华,很美,也很别致。腹部呈圆形、椭圆形,盘口,长颈,弯曲的柄像人的耳朵,多有动物形象的贴塑之类的装饰,“流”(指壶嘴的整体部分)主要还是起装饰作用,但许多鸡首壶的“流”是通畅的,用来往酒杯里斟酒还是勉强能用的。近年来,仿冒的赝品多了起来,市场上从几百元到3000元左右的都有,仔细分辨还是可以看出来。因为新仿的大多是铸浆胎,早年根本就没有这种工艺,所以必假。为了克服铸浆胎手头儿过轻的毛病,也有采用加厚底部的手法,可以用钢尺或者细木棒量一量内外高差。此外,高仿品的主要问题是做旧。自然形成的土沁像大理石那种感觉,自然、不规则,做上去的“土沁”要么通体像喷了层东西,乌蒙蒙的,很均匀,要么很僵硬、呆板,总是不像天然生成的。

市场上常见的唐代瓷壶大多呈竖立的卵形或瓜棱形,饼底的较普遍,还有一种圈足非常宽,行里称“玉璧底”、“玉环底”。“注”(指灌水的壶口)那个地方有盘口,也有侈口,五代以后才出现喇叭口式的长颈大口。

唐代瓷壶的柄仅容一指,“流”短于颈,置于肩上,不超过1厘米。这大体是北方诸窑产品的特征。也有四瓣瓜棱形的大壶,南北民窑都常见,还常带有贴塑和褐彩的绘画装饰。越窑的精细产品也偶尔能见到。但即使是南方诸窑口所产,壶的基本特征是不会变的,大壶多保留有系,柄仅容二指,早期的多为盘口,与魏晋流行的那种只有系的壶相仿,“流”多八角形,不超过2厘米。过去窑址附近常出土些没有釉子或脱釉的素壶,近年就有了后挂釉彩的,甚至出现了假的唐青花。但是,后挂釉的东西必须做旧,做旧多用酸咬,也搞些人为剥釉的痕迹出来,这些手法主要在较粗劣的仿品上出现,闻上去带有化学药剂的味道,开片中也常保留着高锰酸钾的结晶,就是附着在器物边角上的土也是生土,只要随身带着个放大镜大体就够了。另外,当时民窑瓷器的瓷化程度多不很高,胎和釉面结合的不牢固以致久埋土中会出现剥釉现象。如果胎子的瓷化程度很高,胎釉结合得很好也出现剥釉现象,那么就值得怀疑了。

晚唐到五代开始出现曲“流“的瓷壶,形态上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瓜棱壶多五瓣,侈口或喇叭形的颈口,中长颈,“流”的上端大约在口唇和颈部之间,下端位置则从肩上向下移到肩与中腹之间。

五代时的壶,其不论直“流”还是曲”流”,一般为唐代同等大小壶的两三倍以上。当时最美的瓷壶是来自陕西耀州窑的倒流壶,后仿的颜色呈橄榄绿就不对了。耀州窑的产品釉子薄的地方微泛黄是北宋以后改用煤烧窑时二氧化硫在作怪。另外,胎子过于纯净细腻,五代的耀州还达不到,所以并不难分辨。

宋辽金元时期瓷壶的形态开始多样化,但”流“还没有低到腹部中线的。耀州窑、定窑、龙泉窑和景德镇都有些很精彩的瓷壶流传下来,民间却罕见精品。因为如前所述,不管酒壶还是水壶,它们首先都是日用品,流传下来自然异常的困难。

若仔细观察,宋元之际壶的变化最大。简单讲,北宋晚期开始,执壶柄、注、流三者的关系开始科学和讲究起来,已经基本处于一个平面上,腹内亦涮釉逐渐成为固定工艺。但插入的“流”在内部并不修饰处理。也就是说,元代之前壶里面插入的“流”是不修的,所以”流“的管径插入的地方用手摸上去会感觉明显地凸起和粗糙,拉坯和接痕清晰可辨。元代时壶的里面开始修饰,但远不及明代那么精心罢了。因为明代壶里面修饰涮釉,变得非常讲究,跟人们饮茶习惯的变化相关。明时人开始喝散茶,就有了专用的茶壶,为了使茶壶用后便于清洗,防止茶垢的积存,所以壶里面也变得光润起来。

明清两代瓷壶的断代与通常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的断代方法相通。只是在造型上,通常明早期的壶颇具元风,例如从玉壶春瓶发展出的那种酒壶,造型浑厚圆润,腹颈间过渡很快,柄与流相对也壮硕些,与元代的玉壶春瓶极其相似;明中后期则上追宋人意趣,造型反而修长挺拔了。

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家无瓷,饮茶之风也渗透到家家户户,尤其是民窑的茶壶,存世量相当大。前10年,假仿的民窑瓷壶倒不多。不在于不好仿制,而在于前几年这路东西卖不出价钱。常见的大多是民国景德镇的仿官器,包括有些做工相当细的料彩器。但近年不但仿“主席瓷”成风,有公开仿的,就直说是当年“毛瓷”的翻版;有私下复制的,号称来源于“7501工程”,更连仿民国浅绛彩、粉彩的也多起来了,而“洪宪瓷”、“居仁堂”款瓷仿冒的年代更早,因此玩儿家必须谨慎入藏。

古陶瓷鉴定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辩 真 伪

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

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

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三、作金丝铁线: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四、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断 时 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古代瓷器: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奉文堂珍藏中国古代陶瓷


柯玫瑰 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部前馆长 以私人收藏来说,如今想要看到一批既可囊括在中国陶瓷史中各个时期代表作品,又同时拥有稀少、高质及丰富学术价值这三个条件的私人收藏已是难上加难。而奉文堂之珍藏正好全部具备,这也让笔者兴奋不已以提笔为其收藏撰写本文。 奉文堂藏品中年代最早的陶器产于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聚居在中国不同地区(更多着作以「文化」见称)的人们创造出的精妙之器。笔者曾告诉自己的学生,若要进行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新石器时期一定是我的首选。因为这个时期所体现的陶艺技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最为丰富多样。

Lot 252 新石器时代彩陶网纹罐或齐家文化估价:HK$70,000 -100,000 Lot 128 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 估价:HK$700,000 -1,000,000 Lot 129 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 估价待询 自青铜器时代开始,大约于公元前二千年,中国南部(特别是浙江和江苏地区)的陶工开始烧制通体施釉的「青釉器」。至汉及晋代,便出现上釉并以氧化铁或绿彩装饰的器物。酱釉通常是用来仿青铜器效果,而大多数的绿釉兽形小件器物,则是受到当时大型雕塑、青铜器、漆器和彩绘壁画装饰的。 中国北方的所烧造的青釉陶瓷在6至7世纪发展越趋成熟。有的采用铅釉,有的采用高温釉,多姿多彩。到北齐时期更有重大突破,烧造出以浮雕、模制及花纹为饰的青釉大瓶。其装饰深受从中亚和西亚经丝绸之路带入中国的器物的影响,这包括音乐、舞蹈、时装和宗教的传入。佛教既是在汉代时期通过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到中国的。 Lot 145 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249 辽绿釉贴花穿带瓶 估价:HK$800,000 -1,200,000 辽代时期仍流行使用铅釉装饰。但此时烧製的陶瓷亦开始在形制和装饰上仿制银器。公元10世纪之前,用以仿制金属器的模具还未出现,制作白瓷或青瓷器的陶匠在拉坯前都会在器壁上作凹线,使得器物在拉坯后呈类似银器的棱口。此种技法既是对金属器的模仿,而又并非完全复制。这种技法曾在邢窑白瓷中较多使用。 Lot 124 五代 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估价:HK$400,000-600,000 至公元10世纪,更精细的青釉瓷在中国南北方各窑址都有烧造。其中棱花口盌最为典型,其造形仿自金器、银器及漆器。这类器形在浙江越窑,陝西耀州窑及河北的定窑都有烧造。其中四瓣式盌常多见于唐代,五瓣式盌则为五代时期的产物,到北宋则出现六瓣式。 Lot 245 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 估价:HK$150,000 -250,000 湖南省境内的所烧造的陶瓷则有不同的发展,沿湘江而上的窑场在7至10世纪已开始生产以釉下彩装饰的器物。他们不但为当地所用,亦被货船顺长江运至各贸易港口,并远销国外。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就曾出土大量长沙窑烧制的产品。而大约于826年沉没于西爪哇海域的“Belitung号”阿拉伯货船沉船中也打捞出57,000件陶瓷,其中大部份都是长沙窑器。 Lot 105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梭罐 估价:HK$800,000 -1,200,000 Lot 158 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 估价:HK$800,000 -1,200,000Lot 159 北宋/金定窑白釉印花龟鹤齐龄图百褶盘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117 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盘 估价:HK$400,000-600,000 宋代为中国陶瓷史一个巅峰,烧造成熟,纹饰优雅。宋代早期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以及北方邢窑和定窑烧造的白瓷和一些耀州窑烧造的器物都被钦点进贡朝廷。奉文堂收藏中亦包括了这四个窑场烧造的产品,当然也不乏被形容为「雨过天青」色的钧窑。 Lot 240 唐鲁山窑花釉注子 估价:HK$150,000 -200,000Lot 193 金磁州窑黑釉剔花卉纹玉壶春瓶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195 北宋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纹盖罐 估价:HK$1,000,000- 1,500,000 Lot 199北宋/金磁州窑白釉珍珠地刻花执壶 估价:HK$800,000 -1,200,000 唐代时期河南鲁山烧造的花瓷,可谓是钧釉的一种雏形。其黑釉上不规则天青色流釉的装饰令人着迷。奉文堂主人对黑釉器情有独钟。中国北方陶工制作的黑釉器通常都简洁耐用,但尽管其外表内敛,但有时也会烧造例如「油滴」、「兔毫」、「铁锈斑」、「白腹轮」、等赏心悦目的装饰效果,有时甚至可见以描金装饰。大部分北方黑釉器都属于磁州窑系产品。磁州窑器中也有以深刀刻画或黑色画花等高水准工艺装饰手法。 Lot 185 南宋建窑黑釉「供御」款兔毫盏 估价:HK$350,000 -400,000 而中国南部福建所烧造的建窑黑釉器,大多是利用长达100多米的龙窑烧造。此类黑釉器釉质肥厚,适于用于热茶,通常会以如银色之「兔毫」纹装饰。由于当时茶文化的盛行,建窑成为民间甚至宫廷渴求的饮茶佳器。而因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于日本交流甚密。日本僧侣喜爱前往当天目山寺庙朝拜,并将建窑黑釉茶盌带回国,因此建窑黑釉茶盏在日本又被称为「天目瓷」。Lot 174 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双凤纹梅瓶 估价:HK$600,000 -800,000 Lot 183 南宋吉州窑彷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Lot 187 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寿山福海茶盌 估价:HK$700,000 -900,000 奉文堂收藏中亦可见到时下较受大众宠爱的类别,即吉州窑器及青白釉瓷器。吉州窑器可说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中的「灰姑娘」,其窑址于1980年才发掘,但后续有关考古工作比其他较为着名的窑址有所欠奉。然而相关部门正在计划新的考古发掘,因此希望可在未来几年对吉州窑器进一步的了解。吉州窑器装饰技法多样, 纹饰丰富,包括酱釉、绿釉、以及不用釉色以模彷玳瑁、剔犀纹等装饰技法,可谓鬼斧神工。另外还有剪纸贴花技法以及烧掉树叶以后留下来的静脉痕迹的「木叶纹」装饰技法。 Lot 211南宋青白釉瓜棱壶 估价:HK$400,000 -600,000 Lot 215 元青白釉观音公道杯 估价:HK$300,000 -400,000Lot 216 南宋青白釉刻花胆瓶 估价:HK$600,000 -800,000 位于景德镇烧造青白釉瓷的窑址则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好的发掘。其最重要的便是湖田窑。湖田窑的陶工善于制作陶俑、盖盒、精緻的杯子、盌和盘子、花瓶以及不同类形的酒器。在唐代,酒是常作暖身之用,因此会设计一个温壶,把酒器放置其中,以保持酒温。许多同时代的画作及壁画均有可见此类温酒壶以及设计典雅的酒杯。湖田窑烧造的青白釉瓷器上还经常可见诙谐人物及动物装饰,有时亦会以铁褐彩点缀。 Lot 113 元龙泉釉玉壶春瓶 估价:HK$600,000 -1,000,000Lot 114 元龙泉釉印花八仙八角梅瓶 估价:HK$700,000 -1,000,000 元代在中国陶瓷史中亦是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窑场不但为宫廷烧造瓷器,也外销至海外市场。而浙江南部的龙泉窑在其中又扮演重要的位置。龙泉窑始烧于宋代,至元代时得到最大的发展。龙泉窑烧造的大形青瓷迎合中东的餐饮需求,这些器物当时在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中为皇宫贵族使用。而较小器形的龙泉青釉瓷则出口至东南亚市场,质量最上乘的则留在国内。 陶瓷的烧造在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奉文堂所藏瓷则是对此中国陶瓷至高无上地位的完美呈现。 ,000,000- 1,500,000 Lot 199北宋/金磁州窑白釉珍珠地刻花执壶 估价:HK0,000 -1,200,000 唐代时期河南鲁山烧造的花瓷,可谓是钧釉的一种雏形。其黑釉上不规则天青色流釉的装饰令人着迷。奉文堂主人对黑釉器情有独钟。中国北方陶工制作的黑釉器通常都简洁耐用,但尽管其外表内敛,但有时也会烧造例如「油滴」、「兔毫」、「铁锈斑」、「白腹轮」、等赏心悦目的装饰效果,有时甚至可见以描金装饰。大部分北方黑釉器都属于磁州窑系产品。磁州窑器中也有以深刀刻画或黑色画花等高水准工艺装饰手法。 Lot 185 南宋建窑黑釉「供御」款兔毫盏 估价:HK0,000 -400,000 而中国南部福建所烧造的建窑黑釉器,大多是利用长达100多米的龙窑烧造。此类黑釉器釉质肥厚,适于用于热茶,通常会以如银色之「兔毫」纹装饰。由于当时茶文化的盛行,建窑成为民间甚至宫廷渴求的饮茶佳器。而因福建位于东南沿海,于日本交流甚密。日本僧侣喜爱前往当天目山寺庙朝拜,并将建窑黑釉茶盌带回国,因此建窑黑釉茶盏在日本又被称为「天目瓷」。Lot 174 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双凤纹梅瓶 估价:HK0,000 -800,000 Lot 183 南宋吉州窑彷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估价:HK0,000 - 1,200,000 Lot 187 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寿山福海茶盌 估价:HK0,000 -900,000 奉文堂收藏中亦可见到时下较受大众宠爱的类别,即吉州窑器及青白釉瓷器。吉州窑器可说是中国陶瓷史研究中的「灰姑娘」,其窑址于1980年才发掘,但后续有关考古工作比其他较为着名的窑址有所欠奉。然而相关部门正在计划新的考古发掘,因此希望可在未来几年对吉州窑器进一步的了解。吉州窑器装饰技法多样, 纹饰丰富,包括酱釉、绿釉、以及不用釉色以模彷玳瑁、剔犀纹等装饰技法,可谓鬼斧神工。另外还有剪纸贴花技法以及烧掉树叶以后留下来的静脉痕迹的「木叶纹」装饰技法。 Lot 211南宋青白釉瓜棱壶 估价:HK0,000 -600,000 Lot 215 元青白釉观音公道杯 估价:HK0,000 -400,000Lot 216 南宋青白釉刻花胆瓶 估价:HK0,000 -800,000 位于景德镇烧造青白釉瓷的窑址则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好的发掘。其最重要的便是湖田窑。湖田窑的陶工善于制作陶俑、盖盒、精緻的杯子、盌和盘子、花瓶以及不同类形的酒器。在唐代,酒是常作暖身之用,因此会设计一个温壶,把酒器放置其中,以保持酒温。许多同时代的画作及壁画均有可见此类温酒壶以及设计典雅的酒杯。湖田窑烧造的青白釉瓷器上还经常可见诙谐人物及动物装饰,有时亦会以铁褐彩点缀。 Lot 113 元龙泉釉玉壶春瓶 估价:HK0,000 -1,000,000Lot 114 元龙泉釉印花八仙八角梅瓶 估价:HK0,000 -1,000,000 元代在中国陶瓷史中亦是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窑场不但为宫廷烧造瓷器,也外销至海外市场。而浙江南部的龙泉窑在其中又扮演重要的位置。龙泉窑始烧于宋代,至元代时得到最大的发展。龙泉窑烧造的大形青瓷迎合中东的餐饮需求,这些器物当时在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中为皇宫贵族使用。而较小器形的龙泉青釉瓷则出口至东南亚市场,质量最上乘的则留在国内。 陶瓷的烧造在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奉文堂所藏瓷则是对此中国陶瓷至高无上地位的完美呈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