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 导航 >

元青花受宠收藏界和投资市场

元青花受宠收藏界和投资市场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元青花瓷器的真伪鉴别

2020-08-13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成为亚洲艺术品中的天字第一号,从而震撼了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至今仍是研究和爱好中国瓷器者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元青花的艺术、科学、历史价值很高,尤其是商业价值,多年来一直屡攀新高,始终受到国内外艺术品投资收藏家和爱好瓷器人们的青睐与追逐。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故事来自于元代版画《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它表现了战国时代齐、燕交战中,孙膑被燕国囚禁,他的师傅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的故事。同样的一件元青花“锦香亭图”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万人民币的高价。该罐上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王仲文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表现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陈圭与孟月梅曲折的爱情故事,此两罐是稀世珍品——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两件。两罐绘画中的主题人物故事虽不一样,但器物的高度、直径等却大致相同。颈部、肩部也都分别绘上了相似纹饰。只可惜“锦香亭图”罐的罐口有了修补,其价值便大大低于“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瓷器的装饰纹饰大多为牡丹、竹梅,龙纹、莲纹、花鸟等,因此,青花瓷器上历史人物故事的出现,就显得更为珍贵。

元代前前后后还不到一百年,作为一个王朝,它虽然短暂,但元青花却是我国瓷器中璀璨夺目的一颗珍珠。有趣的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如明、清直至民国,仿元青花瓷器几乎没有,因为元青花瓷器当时资料和器物都很缺乏,况且看到的元青花瓷器上也很少书写纪年款识。因此,在元末明初青花瓷器的断代界限上,也每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了明朝永乐、宣德时期,又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峰之一,后人中爱好者和牟利者都很关注明朝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却忽略了元青花才是真正一座尚未开发的宝藏。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仿元青花瓷器才出现。

元青花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大量销往海外的中东地区。它的器型以大件为主,如大盘、大罐、梅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长颈瓶、高足碗等。而盘、碗、杯、小罐等小件器则多行销到东南亚一带。在当今世界上,元青花收藏最多的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和伊朗国立考古博物馆。此外,在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亚的日本,以及西亚、非洲、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与出土了元青花瓷器。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蜂窝陶瓷受宠环保市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为控制气体排放形成的大气污染,凝聚着多种净化技术的多孔蜂窝陶瓷产品,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处理、烟气中nox的排除、燃气轮机等的催化助热以及其他化学反应工程。堇青石蜂窝陶瓷具有热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小等性能,常被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由于比表面积小(1-2平方/克),并且为缩小净化器体积,需在堇青石基质材料上附加较高表面的多孔物质,导致活性成分容易且能够牢固附着在载体表面,提供一个良好的催化反映环境。现在广泛采用的涂层材料为活性氧化铝,而使用氧化锆陶瓷涂层,则具有耐高温性能。近年来,以高密度堇青石挤压成型的薄壁蜂窝陶瓷产品得以普及和发展,时间证明薄壁蜂窝陶瓷有较高的总表面积与较好的耐热冲击性,大大提高了使用效能。

当前,nox的排放量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汽车尾气污染,其余的还有发电厂及工业窑炉排放的烟气。减少这类因燃烧而产生的nox,最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助热燃烧技术。蜂窝陶瓷在助热燃烧方面亦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防治作用是通过nh3将no还原为n2,实现催化还原。近年来,v2o5/tio2为载体的新型净化器装置已开始研制出来,由于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长期使用的寿命,将大大降低了去除废烟气中nox的净化费用。尽管目前的蜂窝陶瓷产品仍存在脆性弱点,但在环境领域中表现出难以代替的作用,因而获得广泛欢迎。

[收藏]探寻元青花


导视

它们被称为世上最珍贵的青花瓷。500年间,它们却被藏匿于异国的深宫。在它们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的历史?一位中国女性历时8年,终于解开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难解的青花之谜。

开场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历程节目。瓷器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那是太熟知不过的一种器物了,但是世界上一种最平常的瓷器它的价格确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高昂的。比如前不久在进行一次拍卖活动的时候,一件我国元代的瓷器就拍出了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但是据说在这种瓷器当中,最美最漂亮的其实不是在我们中国,而是在其它的地方。那么到底什么地方收藏着这批瓷器呢?我们一位中国的女性用了八年的时间去苦苦追寻也一批瓷器,这种瓷器的魅力究竟在哪儿呢?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嘉宾。

【短片1】

蒋奇栖,英国牛津大学考古系博士。90年代初,她开始寻求契机,希望促成中国陶瓷专家对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所藏元青花的考察。是怎样的一种青花瓷,让一位女士锲而不舍?

2005年7月,英国伦敦佳士德拍卖行以2.3亿人民币的价格拍出一件元代青花人物罐,创世界古瓷拍卖史之最。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它价值连城。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青花瓷却是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东西,它几乎随处可见。然而它又是那么神奇,居然在几百年间征服了整个世界。直到今天它的历史起源与变迁仍然有着许多未解之谜。

青花瓷的统领地位

主持人:有人说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可是好像在我们普通中国人眼里,好像汝窑,哥窑传世哥窑这些东西才是代表,为什么说青花是中国的瓷器代表?

蒋奇栖:因为中国的青花瓷它是对整个世界的陶瓷业重要的贡献,就是它从陶瓷转为瓷器是因为青花瓷的出现。青花瓷它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才能够区分青花瓷与其它瓷器的不同,有几点,第一点它的烧制温度要达到1300度,而且它是二元配方,因为是在白色的胎子上面,用钴料绘画出来的青花,这几点是青花确切的定义。它与其它的瓷器不同,它标志着由陶瓷过渡到瓷器。

【短片2】

青花,一种在白色瓷胎上用钴料釉下绘花,经过高温烧制呈现白蓝两色装饰的陶瓷品种。它的起源一直是陶瓷史上的一段公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青花瓷在元代中后期的景德镇开始大量出现,从而取代了青瓷的统领地位。进入明代后,元青花独特的型制和纹饰便神秘地消失了,500年间,人们几乎对它一无所知。

1956年美国学者波谱发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皇宫,秘藏着大量的元代青花瓷,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现存于世的最精美的元青花不见于它的烧造国中国,而是出现在遥远的伊斯兰国家的皇宫中?

元青花之谜

蒋奇栖:如果说是一个悬念的话,实际上这个悬念它是中国陶瓷史研究里面一个很大的悬念,如果单讲,元代青花瓷这个题目。是因为中国的元代的青花瓷就是现在所知的存世只有300件,而且这些好的、重要的瓷器都没有在中国,而是在国外。

主持人:也就是说相对于中国其它的瓷器,甚至说是现在存在于其它国家的博物馆或者私人收藏者手中的瓷器而言,元青花给我们的疑问太多了。

蒋奇栖:的确是这样。为什么我们到土耳其考察,考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皇宫收藏,证明青花瓷突然地出现,而且出现以后,烧制这么完美是什么原因,当时带着这个疑点,决定一定要到土耳其去。

主持人:那既然您把这个悬念给设置下来了,也是为什么要到土耳其去进行考察,那我就按照听的这个路线去问一下,您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您本身对瓷器也并不是特别在行,第一次听说青花大概是什么时候?

蒋奇栖:也是因为原来我从事文化交流工作,在从事这种文化交流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在1992年一起主持拍摄了一部叫《瓷国游历》的陶瓷片,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就采访了中国著名的陶瓷学家,冯先铭先生。因为我们当时设定在我们片子最后再加一集,留存在国外博物馆重要的中国陶瓷,所以当时冯先生一听很兴奋,如果要是这样的话,藏在土耳其的元青花瓷器你们一定要安排去到那边做一个考察,它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我们现在中国的陶瓷专家对研究青花的研究不是很深刻,资料缺乏,没有人去看过真收藏在土耳其的这一批东西,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当时冯先生就讲说,为什么土耳其的东西对我们的研究会有很深的意义,因为在青花瓷的研究当中,一个是它的青料是一个悬念,元青花很多早期的器形,看宋代,甚至元代,宫廷用的器物的造型,为什么烧制那些,当时专家只是猜测为了出口而烧制,很多早期青花瓷上面所选用的纹饰,花饰,也不是中国常用的传统花饰,当时有很多的解不开的问题。

【短片3】

因为拍摄《瓷国游历》,蒋奇栖与青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她与国内数位古瓷专家者建立联系,希望组成一个中国陶瓷专家考察团,远赴土耳其寻找那批精美的青花瓷器。当时的她没有想到寻找的路程如此曲折。

独闯托普卡比宫

主持人:我知道您整个考察过程实际上呢,曲曲折折一共有八年的时间,最后才真正成形,我觉得咱们先上来讲一讲第一次吧。

蒋奇栖:我在92年的时候,拍完陶瓷片的时候开始准备要考察土耳其的这一批藏瓷,那个时候在拍摄的同时,已经去搜集一些资料,那个时候没有人在做文化交流工作,所以那个时候只是作为一个民间活动去来联系,来联系的方式也只是说,只是通过土耳其驻中国的大使馆,我直接约见了土耳其驻华大使,然后那个时候就约见了,我直接约见了土耳其驻华大使,这个事情如果是说,通过他们负责的相关的随员办不到,那个时候跟他讲的时候,他也没有意识到就是说,当然他知道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藏有中国的瓷器,他也没有想到这些瓷器有什么重要,这批瓷器我知道的,是在我们皇宫的厨房那一部分。

主持人:在厨房里。

蒋奇栖:它在厨房是因为中国的瓷器到了那边以后也是在他的皇宫,作为他的厨房不是用来,是用了一次。

主持人:不像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他就是专门给人看的。

蒋奇栖:更证明了元代的瓷器烧制以后用做贸易。

【短片4】

伊斯坦布尔,一个位于欧亚非三方交界点上的城市。昔日这里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大约在公元十五世纪,奥斯曼苏丹在这里建造了托普卡比王宫,二十世纪初期,土耳其将这座充满奥斯曼帝国历代苏丹辉煌业绩的王宫辟为永久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保存着上万件13世纪到19世纪的中国瓷器,其中最著名就是存世不多的元代青花瓷。

90年代初,中国与土耳其之间文化交流程序极为繁琐,民间申请需要6个多月的批复时间。漫长的等待让当时年轻的蒋奇栖失去了耐力,她决定独闯土耳其。

蒋奇栖:我住的饭店,离托普卡比宫很近,三分钟可以走到,我当时到的头一天在想,就是说我明天到了托普卡比宫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可不可以会很顺利地接待我,而且就是说能够答应我这一次考察,所以就是想的是很兴奋。

主持人:抱着非常好的愿望是吧。应该是有朋自远方来,人家是热情招待你,对你提出的问题一一满足。

蒋奇栖:的的确确抱着这种希望热情就去了。结果第二天早晨,我很早到了托普卡比宫,到了以后我告诉他们我要见馆长,当时他们的语言,讲英文很少,没有听清我要见谁,叫了好几个人,才知道我要见馆长。当时没有跟他们馆长约,就是说说那好,那你请进,后来馆长等他出来以后,他觉得挺惊讶的。

主持人:有点发愣。

蒋奇栖:很尴尬,我跟他介绍,我说我是谁,是来自中国,当时把土耳其大使,他们报给外交部、文化部的东西拿出来,他看到以后他才明白我为什么来,我是什么身份。当时他说我知道这个事儿,他就说你想做什么呢?我听了以后,他既然是知道这个事儿,我很高兴,我马上提出我的要求,告诉他说,托普卡比宫藏有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瓷器,我们希望能够组织中国的这些陶器专家对这些瓷器进行考察,我希望能够把这些库房里的东西都能够拿出来,中国陶瓷专家亲自上手来进行考察。

蒋奇栖:当时一听我这么多要求都愣了,他首先给我的回复,我们的瓷器不需要exam,用的英文词不需要exam,我当时一听他没有理解我,我并没有exam这些瓷器,这些瓷器对中国陶瓷研究有什么重要性,我又重新跟他解释,他当时听明白了,但是他对我的要求非常的惊讶,他说你要想能够把这个库房的东西拿出来,而且能够亲自上手看这些东西,他就说如果你要想这个要求的话,说我没有办法答应你,你要跟我们的文化部要请示。

主持人:您当时有没有考虑到,为什么馆长不愿意把这个东西按您所说的要求,去让您去进行观察呢?

蒋奇栖:我想是我要求太高了,希望他把库房里藏的重要的东西,都能够拿出来,让我们的专家进行考察,所以因为如果要是从库房里调出这么重要的东西,我想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蒋奇栖:当时也是有一些扫兴,像您刚才讲的,我是抱着这种希望,我第二天见到馆长,把这个事情敲定下来,可以让我们考察。第二天他比较礼貌地给我一个拒绝,所以拒绝以后,我就想怎么办?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

主持人:两眼一抹黑,再加上本身那个地方不是英语国家,语言上可能还更麻烦一些。因为毕竟是一个伊斯兰的国家,作为一个女性到处闯,有很多的禁忌。

蒋奇栖:的确是,我去之前就很多朋友给我忠告,他说你一个人就敢去土耳其,说你有没有想好,而且在去之前一再叮嘱我要有很多注意的地方,可是就是没有想那么多,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到了土耳其以后也没有看其它的地方,就是托普卡比宫。

主持人:索非亚大教堂也没有去。

蒋奇栖:没有,所以想了两天以后,既然已经到了土耳其,一定要把这个事儿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有一个结果我才回去。所以就是决定直飞安卡拉。

第一次失败

【短片5】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蒋奇栖得到文化部的答复是,等待他们通过驻中国使馆转交的批复,某种意义上再次无期等待已经代表了委婉的拒绝。蒋奇栖这才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和外交手续的繁琐使想象简单的交流活动变得异常难以实行。是放弃?还是继续?

蒋奇栖: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不能够放弃。中国的元青花谜团太多,而且真正是需要进行深刻研究的,它的研究,要想解开这个谜,要到国外去考察,藏在国外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就是让我有想要,如果要是可以联系成这次考察,对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主持人:有没有觉得压根儿不可行,干脆放弃?

蒋奇栖:不光是我对它失去信心,或者有很大打击,中国的这些专家也都在跟着整个联系的过程在起伏。

屡败屡战

【短片6】

但是冥冥中那些秘藏在土耳其深宫的元青花似乎在召唤蒋奇栖,她逐渐忘记失败一次又一次向土耳其驻中国使馆递交申请,一次又一次奔赴土耳其。

时间从1993年跳到了1996年,就在这一年,恐怖分子在进入托普卡比宫第二道门后的内花园里引爆炸弹,令蒋奇栖的考察活动陷入僵局。

蒋奇栖:实际上在这次恐怖分子爆炸活动以后,我又被遭到一次拒绝,这个批复现在文化部批不了,已经转到他的总理府,如果你们要想对这一批东西进行考察,拿出来,我们总理府要批,所以这又是一个新的高度。怎么能够让总理府,怎么去联系他的总理府,谁来批,那个时候土耳其使馆告诉我们说,这不可能,我们东西已经收起来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这阴影可以过去,他花多少时间,让他们重新感觉东西,把东西拿出来。每一次遇到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在这八年当中,希望有的时候,让你觉得这个世界非常有希望,而且已经快成功了,成功的时候突然就有事情出现。

主持人:不可抗拒的力量,让您觉得见到瓷器是越来越飘渺,他们对瓷器的看管越来越严。

蒋奇栖:但是最终没有放弃,仍然积极跟他们努力地再进行沟通,而且又是通过,这时候土耳其大使馆,驻华大使换了第三任。

主持人:在等待过程当中,您已经相继认识三位驻华大使。

蒋奇栖:是的。所以第三任大使他们正好是土耳其总理的亚洲顾问。

主持人:机缘巧合。

蒋奇栖:那个时候刚刚上任,我跟他讲,我跟他讲,做这次,要做这个考察,他对这个也很了解,他说好。大使到任的晚宴上面我跟他提出来,他说你来给我约定一个时间,我们详细谈一下这个事情。所以在跟他见面的时候,他已经安排了文化官员把我们所有的案宗都拿出来,想这么多年,不光是我们积极地努力,土耳其使馆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很厚的案宗拿出来告诉他,我说这个事情已经又移交到总理府要批,是不是还有希望,他说我会来给你安排,但是这个安排就觉得有一点渺茫了。

主持人:又是礼貌性地拒绝没准。

蒋奇栖:但是我再去土耳其的时候,他们的馆长已经换了,我当第一次看见这个馆长的时候,没有人给我介绍,我意识到她一定是一个学者,从她的气质感触到了,她非常热情接待我。而且当时也把她们很重要的编录,托普卡比宫藏中国版本放在桌上,就这件事情探讨。我看到整个景象的时候,觉得这个事情一定可以成,一定有转机。

最后的转机

【短片7】

土耳其新任驻华大使和儒雅的托普卡比博物馆馆长,给渺茫中等待的蒋奇栖一个惊喜,土耳其政府终于批准了中国专家团的考察,此时,时间已经滑到了1999年岁末。就在紧要关头,伊斯坦布尔发生7.5级大地震,考察团的前途又变得渺茫起来。

蒋奇栖:所以这一地震,大使馆马上告诉我,说你们得推迟,由于托普卡比宫闭馆,瓷器收起来,那个打击很大。

主持人:那么到最后就是真正成形,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蒋奇栖:2000年6月江主席访问土耳其,这个对整个事情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江主席访问回来以后,我马上跟驻土耳其使馆的人提出来,我说这个馆已经开了经过地震,我们可不可以现在去考察,所以很快就有了回复。原来每一次跟他们联系至少、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才有一个回复,这一次一个月的时间就给我们答复,说可以了,说你们来组团,你们来安排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

主持人: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

【短片8】

这是一支特殊的团队,它的队员都已白发苍苍,如今有的人甚至已经离开尘世。然而为了能弥补中国青花瓷研究的缺憾,他们都将危险抛之脑后,一如既往地踏上西去的旅程。

来之不易的成功

主持人:进去带着这些专家看着瓷器的时候,您当时的心情如何?

蒋奇栖:那个时候的心情反而倒很平静。

主持人:很平静。

蒋奇栖:就觉得这个事情,也没有觉得成功,就觉得这个事情已经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到了。有激动的时候,激动的时候是我们所有这些人都很激动,我们是在进入当时的厨房,现在是作为中国陶瓷部展厅的时候,那个时候馆长对我们专家一行很重视的,她一下令,她要把馆关闭,专为我们专家来开放,那时候是很激动很兴奋。

主持人:说明人家很隆重地在接待。

蒋奇栖:在迎接我们,是迎接的级别。因为在我们馆的外面都是持枪荷弹的,是它的保安,感觉到保护我们这个活动了,不是中国专家陶瓷,是保护着中国的陶瓷,那个时候很兴奋。

蒋奇栖:所有的人当时都很激动的,尤其是当时的那个气氛啊,好像空气都被凝固了,因为你感觉到,外面就是持枪荷弹,他们守护你,当时你感觉是守护的中国的青花瓷。

蒋奇栖:当时那些老先生眼里面都是热泪盈眶的。

主持人:您也是,这时候为什么会热泪盈眶?

蒋奇栖:因为是,中国不是一代两代,是好几代陶瓷专家的心愿。

【短片9】

这是一段当年中国陶瓷专家考察的影像记录。刚刚还是游人如织的陶瓷馆,立刻因为中国专家的到来而关闭了。在幽静的馆内,专家们不时发出惊呼和议论。中国的古瓷研究终于补上了土耳其托布卡比宫这一课。

与元青花重逢

主持人:在你打开柜门捧出这些瓷器得一刻,带给所有人的不能说是喜悦,也不能说是惊喜,这个时候,这个时候真的有一种跟自己祖先重新见面的感觉,是不是?

蒋奇栖:的确是,实际我们这次考察回来以后,费伯良先生写了一首诗,非常能代表所有人的心情,他在诗中就提到的,他说“嫁出去的女儿已经五百年没有见面了”真的是这种心情。

【短片10】

这是一段当年中国陶瓷专家考察的影像记录。平日人来人往的陶瓷馆,因为中国专家的到来而关闭了。在幽静的馆内,专家们不时发出惊呼和议论。中国的古瓷研究终于补上了土耳其托布卡比宫这一课。

为什么元青花如此奇异?

蒋奇栖:有一个很著名的英国的学者,对这些瓷器进行编录,编录统计以后中国元青花40件,有一个盖罐也算为单独的一件,如果把这个盖盖在瓶子上,应该是39件比较确切地讲。元青花里面很多都是世界上惟一的孤品,这是我们这次考察的重要意义,你可以看到这么重要的东西,很高质量的东西,都是在土耳其的皇宫里面在收藏。

主持人:30多件元青花里面,我听说还有一个比较让专家震惊的是,器形都很大。

蒋奇栖:的确器形很硕大,元青花里面是早期青花盘器形很大,50多公分那么大的盘子。

主持人:这么大。

蒋奇栖:比这个还要大。

主持人:那么也就是说,这些瓷器都是非常精美的,而且从我们刚才看这些镜头当中我也能感觉得到,好像跟我们中国的瓷器有很大不同。

蒋奇栖:实际上我们看青花瓷,它的一特点就是说,整个的青花瓷它的装饰很满,在器物上装饰很满,这个很满符合了当时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对青蓝的喜好。这件东西,在他拿出来以后,所有的这些专家很惊叹地说,这是典型的伊斯兰所做的,因为伊斯兰那种文化特点在这件器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这一件,它所有的笔触,像刚才讲的,它画得很细致,而且青花用的技术很成熟,在它画的这些绘画,花卉还有这些图案当中没有韵散,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这件器物这个蓝色的色调这么强烈,是它用了特别的技法,在画完了纹饰以后,又把蓝喷洒在上面,所以你感觉到这个器物,上面朦朦胧胧有一层蓝色,就是为了伊斯兰教文化,它对蓝的崇尚,所以特别来设计,这件东西很说明问题。

【短片11】

托普卡比宫所收藏的元青花瓷器具有非常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痕迹,这让专家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中国人为什么要烧造这些异域风格的青花瓷器,他又怎样来到了遥远的奥斯曼帝国?

主持人:这么漂亮的青花瓷居然会在土耳其,而不是在中国,而又不是像在英国是定做一批,另外有抢走的一批,那么它是怎么会流传到土耳其的皇宫当中?

蒋奇栖:这些瓷器能够在为什么只是藏在土耳其,我们也跟当地的这些专家进行了学术上的沟通。他们说这些东西也是其它的这些小的国家进贡给他们的,所以当时在元代的时候经过海上的贸易,中国的青花瓷到达了波斯湾,到达波斯湾以后,这些瓷器并不是所有的瓷器,那时候从中国贸易出口到土耳其,直接出口到土耳其,到了波斯湾以后,由其它的国家,后来进贡给当时很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国王。

主持人: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瓷器都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到达中亚地区,然后被作为小国向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进贡的一种方式到达他们那里。

蒋奇栖:是的,其中很大部分的藏品都是这样子。

主持人:我还听到一种说法,关于这种瓷器的来历,当时是由元帝国的国君,当时他下命烧造一批瓷器,并且把它作为礼品,赠送给当时伊利汗国,但是后来与土耳其发生战争的时候,这一批东西抢走,我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蒋奇栖:我们与当地的专家进行交流,他们说也有战争的战利品,但是仍然是少部分的,更重要的是进贡的,有多少件是战利品,哪几件是战利品,有多少件是进贡品,都没有很详细的记载。

谁烧制了元青花?

【短片12】

无论是贸易流通的商品,还是帝王的赏赐,谁也没有怀疑他们都来自中国景德镇。专家们更感兴趣的问题是,究竟是谁烧造了这些瓷器?这批精美绝伦的瓷器为何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主持人:似乎是在元代的时候,突然有了这样的产品出现,不像其它的瓷器的烧制,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艺术演化过程,最后成熟的艺术手法,这是怎么回事儿?

蒋奇栖:青花瓷出现,不管是绘画技术,烧造技术那么高的的确确这个问题很专业,与前面陶瓷的发展分不开。北宋当时很多制瓷的工匠都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就是到了景德镇,当时也有记载。从宋代,在瓷器上绘画很成熟的窑就是磁州窑,也有磁州窑的工匠到景德镇。所以当时景德镇宋代的时候,瓷器的烧造很辉煌。从器形方面,看到很多器形是典型的,一看是北方窑口烧制的,如青白瓷。

主持人:有人说是不是一些波斯的匠人来到了景德镇,从事的这种瓷器的无论是绘画,还是烧造,它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蒋奇栖:大部分工匠还应该是我们当地的这些窑工来烧制,但是在后来考古发掘的时候,也发掘了一些,当时波斯人他在那边居住过,所生活当中所用的东西,我们从青花瓷图案上面可以看得出来,有的图案很清晰地就是完全是中亚地区的,它的图案绘在青花瓷上,在往后的发展,中国工匠的东西也在里面,是中国纹饰,中国纹样在青花瓷里面出现。伊斯兰国家当时也在烧制这些,所谓的那种釉下青花的瓷器,他们瓷器的概念跟我们不一样,胎土不一样,我刚才讲二元配方加入高岭土,本质的变化。伊斯兰国家,青花的釉下使用的钴料技术很成熟,但是它没有这种瓷器的配方,所以它烧制不出来你现在讲的青花瓷。

独特的钴料产自何处

【短片13】

尽管波斯人是否来到中国参与青花瓷的烧造,还缺乏更多的证据。但是专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元青花的出现并非是中国陶瓷自我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外来贸易的需求,外来的生产工匠都有可能使青花瓷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突变的景象。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证据就是,历史文献已记载,被称为苏麻沥青的元青花所用的钴料,并不是产自中国。原料的外来也促成了元青花的多元风格的发展。

经过8年不断的实地考察,蒋奇栖在点滴线索中大胆推测,苏麻沥青的实际产地正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北面的一个叫撒马拉的地方。

主持人:我想问您一下,独特用料在哪里?

蒋奇栖:这也是中国青花瓷很重要的一个谜,有很多的专家,就是说几代专家都在探寻,钴料是从哪里来,我们所称早期的钴料,苏麻沥青,我当时的文章里也提到了,绘以青花瓷上的钴料,是产于巴格达北面125公里的一个地方,叫做撒马拉,我们中国音很相近,为什么这样去推测,因为那个地方在撒马拉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钴矿,而且当时撒马拉作为一个瓷都,也烧造瓷器,从唐代开始,撒马拉作为阿巴西王朝的首都。所以实际上我在现在在牛津大学在做这种课题研究,就是要研究,我来推测实际上在唐代的时候,中国的那个,现在我们巩县发现的早期的青花瓷的瓷片,上面用的钴料已经是来自撒马拉这个地方。那个时候钴料已经通过这种贸易,丝绸之路已经带到了中国。

考察的收获

主持人:针对于我们去这次考察之前,对于元青花很多不解之处,我相信现在肯定也解答不少,但是否又有新的谜团出现,我希望在节目结尾的时候您再告诉我一下。

蒋奇栖:我们在到土耳其考察看完以后,看完觉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更多地去探研,当时这种贸易出去以后肯定不只这些,它一定是一个很大量的。所以这些都是通过对土耳其的考察,带出新的研究课题,或者是说让我们新的努力的方向吧

主持人:今天还是非常感谢您能够来到演播室,那么通过您的介绍呢,我们终于了解了这八年的慢慢探索之路,整个这个过程确确实实非常曲折,不过就像您刚才所说的那样,在很多问题得到了答案之后有很多新的问题浮出了水面,比如说它的釉料是产自于中东,那么这个釉料究竟通过哪一种方式,走何种路线,最后抵达中国,并且为什么的青花瓷烧造加上这么浓墨重彩这样的一笔,我觉得您恐怕还要继续自己的研究,希望今后一旦有了成果,及时地通知我们,让我们再为您做一期节目,让所有的人也都了解一下青花瓷这神秘的用料,究竟走过了什么样的路线,好,非常感谢蒋女士来我们演播室,也感谢电视机前朋友收看今天这期历程,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乌鲁木齐市民族特色瓷器收藏市场受宠


“现在市场上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好卖了,价格也涨起来了。像这个清代粉彩花卉大盘(口径38厘米),去年五六千元出手,而现在1万块我还不想卖。”7月3日,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大巴扎收藏品市场商户李正凯介绍说。

据了解,如今在乌鲁木齐市藏市,往年不太被关注的新疆本地特色瓷器,目前行情逐步好转,不仅收藏者越来越多,而且市场价格也稳步攀升,一般常见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价格比去年同期普遍上涨了50%,甚至翻倍。

对于民族特色瓷器受宠,曾在瓷器收藏上白交了几十万元学费的张军深有感慨,他介绍说:“在我这些年收藏的数百件瓷器中,只有四件少数民族用的大瓷盘子算是‘对’的东西了。所以,我总结还是收藏这样的瓷器‘保险’,且有地缘优势。”

常在古玩市场上看行情、“捡漏”的中华收藏家协会会员、瓷器藏家徐力说,随着古玩市场的日益升温,市场上收藏瓷器的人越来越多。但官窑瓷器作品极少,价格又高得吓人,还不如买点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大盘来“玩玩”。

徐力认为,这种瓷器藏品属于“硬通货”。他解释说,这种瓷器藏品虽然不能像一些官窑瓷器那样极有可能“暴富”,但这种瓷器目前赝品较少,价位适中,涨幅稳定,很容易脱手。

“市场行情的变化反映了收藏者的需求,说明收藏者越来越理智和成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海拉提说,这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瓷器为新疆所独有,这些瓷器在新疆民间较常见、存世量相对较大,价格不贵,如能及早择优收藏,很具有升值潜力。对于新疆初入收藏业的瓷器爱好者来讲,收藏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瓷器是一个很好的介入点。

元青花瓷器收藏应了解和注意哪些问题


元青花瓷器收藏应了解和注意哪些问题?瓷器收藏的历史可谓是非常悠久了,资料考证,自从瓷器诞生以后,瓷器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元青花瓷也是其中之一种。那么,元青花瓷器收藏应了解和注意哪些问题呢?

1、元青花瓷的由来

百度百科上如此介绍,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元代瓷器制造业较宋代的又有十足的发展,景德镇窑口成功烧制出了精美的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瓷器,不仅量多,而且烧制技术趋于成熟。当时有文字资料记载: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

上海东延艺术品销售中心收藏专家介绍,其实在元代书籍中,并未直接提出青花一词,直到上世纪中期,来自美国的瓷器研究者对他一位英国的瓷器收藏爱好者所收藏的青花瓷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判断之后,提出了元代青花瓷器的概念,由此,元代青花瓷器的概念一经提出,引发全球关注,元代青花瓷器收藏的热潮,逐渐开始显现。

2、元青花瓷的影响

上海东延艺术品销售中心鉴定专家介绍,对元青花瓷的内涵进行定义之后,对我们认识、研究元青花瓷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元青花瓷器的诞生,是瓷器历史上的一个创新,从此以后,瓷器的主流品种,就由白瓷、青瓷逐渐往青花瓷器发展了。

从美学上来讲,以素雅为美变成了以彩为美。元青花瓷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也引发了艺术品收藏界的关注,市场价格飙升,过亿的元青花瓷器,也常在拍卖会上见到。

3、元青花瓷的特点

了解了元青花瓷的由来和影响,就应该关注下元青花瓷的特点。纵观目前已经发现的元青花瓷,整体呈现“浑厚凝重、气魄雄伟”。上海东延艺术品销售中心收藏专家介绍,之所以会呈现如此特点,或与元代的建国者豪爽的性格有关系。

同时,作为元代的外销瓷来讲,青花瓷器,保持如此态势,也与宣传国威也有一定的关联。至今,伊朗、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保存了很完好的元青花瓷器。

4、元青花瓷的装饰

自从青花瓷器诞生以来,瓷器的釉彩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那些极具美感的装饰特征上,有的外销瓷带有西亚美术的色彩,有的内销瓷带着国内传统图案的面貌,用“布局严密、风格华丽”八字来概括,极为贴切。

元代青花瓷的纹饰上,青花青翠浓艳、笔画晕散,浓淡相宜,变化自然。纹饰一般分为多层,有动物、植物。主辅纹相得益彰,如果是瓷盘,则是在瓷器中间刻以纹饰,如果是瓷瓶、瓷罐,则大部分是在瓷身中间刻以纹饰,均极为漂亮。

元青花收藏与仿古瓷器


元青花瓷器属于奇货可居,那为什么存世量巨少的元青花瓷器,在各大古玩市场频繁出现呢?物以稀为贵,对于市场来说有需求就有供给,很多水平较高的仿古瓷技术经过做旧之后,把假的放在市场里当成真的来卖,从而造成了元青花瓷器遍地都是,其实做仿古瓷也不是不可,但必须要在瓷器上做标记,从而在收藏过程中也能学到瓷器的知识,这算是高仿瓷器的贡献了。

说到仿古瓷,我这里有一件趣事给大家分享,我有个朋友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在12年前吧,在当时市场附近办事,然后一眼看中这个所谓的元青花瓷器。

如果单纯的从造型,纹饰,画法对青花的成色,他的这件元青花瓷器跟真正的元青花瓷器是没有差距的,并且以很高的价格从商家手上购买过来,认为是真正的元青花瓷器,在当时元青花瓷器的市场价格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是真的他会瞬间致富步入富豪行业。

因为元青花瓷器存世量很少很少,收藏价值高,天天做着美梦呢,并且收藏了10年左右,在2年前他找到专家鉴定,专家给出了答案是一件仿古瓷,而且它不是仿元朝的,是一件仿宋朝的,顿时心如死灰。

到现在这件事也是我们经常一起会提起的事情。所以这件事给大家一个警惕的信号,仿古瓷是可以购买的以作为收藏使用,但是要擦亮眼睛,避免被上当受骗。

元青花的档次和真伪鉴别


自从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在文选中专门介绍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后,1952年又经美国人波普研究,元青花在瓷器史中脱颖而出。随后,国内元大都窖藏、江西丰城县凌氏墓和江苏金坛的元明墓中先后出土了带有纪年款的元青花瓷,国内外收藏家乃争先恐后收集元青花瓷器。

景德镇在元代设立“枢密院”,后改进工艺,在烧出卵白釉基础上,青花瓷、青花釉里红瓷逐渐趋于成熟,特别是釉上红绿彩瓷更丰富了瓷器的种类。到了元代中期,元青花瓷向国内外市场大量供应。当时用的青花料有少量的进口苏麻离青(也称苏尼勃青)料,此料通过民间贸易从西亚运达景德镇。这时景德镇瓷器的工艺制作及青花料的提炼日趋成熟。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说:“过去人们常笼统地视元代瓷器粗大、厚重、拙笨,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失之偏颇。新中国成立后,在考古发掘和其他出土文物中,陆续发现了许多细致精巧的器物,尤其是些青花和釉里红品种,更使人耳目一新……元瓷并非都是粗大厚笨,并告诉我们不能用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和方法去认识事物。在瓷器鉴定中尤其是这样。精致细腻的器物和粗糙低劣的器物往往在同一时代杂然并存。”这使我们想起出口瓷中常见的大盘、大碗等较大器物多精,而玉壶春瓶、小盘、小碗、高足杯、出戟觚、执壶、盖盒、盏托等,有的精美,有的粗糙。

图案简单、青花灰暗的梅瓶、多棱瓶、扁壶、高颈罐、鱼藻纹罐等,在国内也是常见的。从国内实物可见,元青花在至正元年青花发色比较淡雅,釉料为进口苏麻离青,青料水分大,故淡雅,是续承宋青花淡雅的风格。苏麻离青比较浓艳者应该在至正五年(1345年)左右。至正十年以后苏麻离青配制已达最高水平,此时青花发色追求的是蓝宝石色。如霍布逊介绍的“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鬼谷子下山图罐等一大批精良瓷器全用苏麻离青,青花料以敲青法精炼。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进口苏麻离青料绘的纹饰也比不上元代青花料。刘新园老师曾说过:“永、宣青花,从工艺制作到纹饰勾画都赶不上元代后期青花细腻及发色水平。”元青花铁晶斑少于永、宣青花瓷,因为从原料的精选到青花料的炼制已达到顶峰。造型硕大雄健的元青花瓷符合蒙古族生活习惯及市场需要。昭君出塞、西厢记、蒙恬将军、三顾茅庐、桃园结义、萧何月下追韩信、李广、唐太宗等人物故事图案,画面多样,鱼藻、花鸟、缠枝莲、缠枝牡丹、吉祥八宝等花样繁多。主题画面生动,深受柯九思画风的影响。

元青花种类较多,其中器形较大、纹饰繁密而有层次感、造型做工一流、青花料全为苏麻离青者,是当年皇帝用来奖赏有功大臣、宫廷专用及用以出口的青花瓷。元代景德镇御窑厂喜用平等青(即苏麻离青加陂塘青),这种青料是“湖田窑”为俭省苏青料而创造的一种配方。另一种制作工艺一般的罐、盘、碗等青花蓝灰、蓝黑,所用为次青花料。还有一种青花灰黑、勾画流畅但画风无规则,是杂窑烧制,虽说是元代青花,但价值不高。

以下我们谈谈元青花的档次和真伪鉴定。

1.元代青花罐、碗、盘造型硕大雄健。如罐的重量适宜,口与圈足直径相差不多,甚至相等,圈足宽浅,底旋削有跳刀痕;碗的圈足高矮都是外撇,足底里高外低,窑红基本呈象牙黄。对传世窑红、窖藏窑红、常见水窑红等,笔者以300年、600年、900年来区别窑红的变化。听声音、看“三光”是很关键的鉴定环节,元青花真品釉色莹润明亮、宝光璀璨。

2.元青花的胎是二元配方,即麻仓土加瓷石,这是御窑专用配方。其土质细腻,少有杂质,洁白如玉,含微量铁元素。这类产品属皇家宫廷专用瓷和出口瓷,是上上品。超大青花瓷的胎是安徽祁门土,呈白色泛灰,为上品。

3.元瓷釉色很多,有青白釉、鸭蛋青釉、青亮釉、卵白釉等。元代釉比明清釉厚,聚釉、集釉现象较多。釉的变化与釉的配置浓度、窑温高低、钾钠配比有很大的关系。唐代后期以来,为克服釉面开片,景德镇技师们采用钾果作釉面原料,加入白色的钠,反复实践得出了最佳的钾钠配比,提高了釉的白度,而且还不开片。钾的比例多,釉就透亮较白,钠的比例多,釉即白度稍差。这两种配方的浓淡也很重要,水分多,釉润稍差,水分少,钾钠浓,釉就润。这种配置釉料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4.元代青花纹饰粗犷流畅。凡是宫廷用瓷和出口瓷都有“纹针法”限制,至正年后的人物、花鸟、龙纹罐、盘等大器,用青料勾画纹饰前多采用这道工艺,特别是大盘、大罐,迎强光能见到此纹。元青花主纹加辅助纹比较多,繁而不乱。变形莲瓣排列不紧,菊花单层,莲花瓣像葫芦,蕉叶满茎,云像蝌蚪,山石色不满,围墙一点短。人物花草有灵气,无描红之意。这些特征,今天的景德镇是仿不像的。

5.元代青花料分国产料、进口料、国产加进口料等。进口苏麻离青发色稳定,色像蓝宝石,这是上上品钴料,含铁高。用“敲青”法提炼青花料,每斤青料可得五两左右的用料。钴的比例占0.5%青花色为宝石蓝,钴占1%为深蓝,钴超过1%呈蓝黑,钻占0.25%就是淡蓝色。元青花上较圆的铁晶斑深入胎骨,溶于釉中,透于釉面。釉面钴历经600年以上空气氧化使铁晶斑留下像铁锈一样的棕褐色块状斑点,上手触摸有凹凸不平之感。如元青花和元蓝釉器在强阳光下可见蓝紫泛红润色,直观是宝石蓝及翠青、藏蓝、深蓝,钴占比例应该是0.5%~1.0%。

在纹饰中落笔行笔转折点处和青花料聚集的地方,蓝黑青料钴已超过1%,这都是我们鉴定元青花和明早期纯苏麻离青的要领。共同之处还有晕散以及铁晶斑呈不规则的圆点与圆片状锈斑等。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元吃胎,清吃釉,明代青花两头吃。”这是鉴瓷经验的总结。元代平等青(苏麻离青加陂塘青)接近纯苏麻离青,笔锋转折处蓝黑点特别突出。青花发色呈蓝灰带浅紫,接近纯苏麻离青色乃上品青料,这种青花料主要用于宫廷和达官贵人用瓷,景德镇湖田窑在元至正年前后基本都用此料,含锰量较高,稳定性较差,是官窑指定长期用料。纯陂塘青料色呈蓝灰、微蓝,这是上品次青花料,青花浓厚中有绿色斑点,亦有黑褐色斑浮于表面,元中早期官、民窑都用此料,晕散同以上青料相差很小。其他呈色黑、绿、灰等的青花料,均为杂窑所用。

6.元青花罐圈足宽矮,元中期左右的圈足稍高,晚期足最矮,修足整齐,里外斜削,底旋削处有跳刀痕;窑红逾600年经氧化呈牙黄、淡黄色;器底经常能看到几点釉斑,这是窑记。元代青花少款,有款的都是根据个人需要而烧制的。

元青花的稀缺性提拔投资代价


元青花具备审美性、创造性和稀疏性的焦点代价,同时也是顶级艺术品的共性,因此它的代价连续上升,面临巨大的国际化收藏需求,元青花瓷器屡创高价。

元青花五彩凤穿花梅瓶

艺术性动员收藏效用

凡优美的东西都是人们竞相寻求的目的,美是艺术的条件,一件古代艺术品不会只由于它是古代文化的遗物就变得贵重,她必须得满意审美性、创造性、稀疏性三方面严酷要求才气被称作珍宝。

收藏和投资经通常目标不一样,因此两者要分开来对待。艺术品存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二者必须具备肯定的同一性,对艺术美的明白每个人由于自身文化素养差别会造成审美视觉差别,同一件作品在一些人眼里看上去很美,大概在别的一些人眼里看上去就不那么美了,反之亦然。

元青花沥线金彩狮球纹蒜头瓶

中国古陶瓷生产汗青久长,各朝各代陶瓷艺术作品有的粗有的精,民间利用的瓷器数目大,粗者多,皇家利用的则大多是千挑万选的佳构。古陶瓷粗者,其*也在粗,其贵也在粗,颠末汗青光阴的沉淀,如今遗存下来的古陶瓷粗品存世数目总的来讲也是不多的,对这些古陶瓷的欣赏应该从超然物外的审美角度去看。把玩一件古代文化遗物,仿佛把收藏者带回远去的光阴,汗青的空间和时间在收藏者手里停步,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伸。因此,从收藏的角度看任何古陶瓷都是值得收藏的。

元青花文姬归汉盘

稀缺性提拔投资代价

作为投资则差别,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界高端现在寻求的主题照旧高精稀的作品,古代烧造的佳构陶瓷纵然在其时也是投入本钱高,生产数目少,利用范围窄,代价不菲,传播到本日能生存齐备者已是凤毛麟角,在艺术品生意业务市场代价惊人,成为人们追逐的宠儿。收藏的目标假如重要为了投资的话就必要理性地熟悉到,只有具备审美性、创造性、唯一性的古陶瓷艺术品才算是美到极至的艺术品,才气带来丰厚的回报。

元青花鱼藻纹玉壶春

元青花代价高,除了她是中国青花瓷的老祖宗,汗青久长,存世量稀疏外,其自身绽放的艺术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能给人带来超强的美感。总结一下看,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多数具有猛烈的个性,是开宗立派的创造性的劳动结果。创烧时期的青花瓷,产量低,个性强,装饰画水路清楚,抑扬顿挫,或刚或柔,画师有浓重的中国绘画的笔墨功底。由于青花瓷装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定式,她们独具特色不拘一格。从传承及出土环境来看,由于数目稀疏,进一步举高了元青花的市场代价。元青花审美性,创造性和稀疏性三大特性显着,这点熟悉对我们收藏辨识元青花真伪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元青花人物故事图铺首高颈罐

元青花的重要特点:

成熟的青花瓷出如今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接纳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进步,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淘汰。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丰富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利用的青料包罗国产料和入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入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葱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门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入口料并用的环境。器型重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期间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别的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条理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通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冷静。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汗青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少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强健而猛烈。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外形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快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刻画相联合。

收藏元青花有哪些误区?


收藏元青花有哪些误区?元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海外市场天价拍出,国内外收藏领域掀起了一股疯狂的元青花热潮。热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收藏误区。

遍地国宝。元青花收藏热的兴起,使得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元青花”,有的甚至是成百件现身,一些“元青花”爱好者惊呼:遍地国宝!果真如此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青花王子”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饰元青花更少。”事实上,随着元青花收藏价格直线上升,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元青花收藏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遍地国宝”一说明显带有盲目乐观之弊。

天价瓷器。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相当于整整两吨黄金!元青花身价果真如此之高吗?完整的元青花存世量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元青花毕竟是瓷器,对于瓷器的收藏,人们更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技,而不应以收藏为平台去炒作它的经济价值。作为元青花的爱好者或收藏者,应将研究元青花视为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的一种途径。“一夜暴富”的心理必将毁了元青花和收藏本身的高雅情趣。

纹饰单一。有人认为,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以生物类为一统天下,如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实,除此之外,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还有人物类。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器中,只有不到30件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鬼谷子下山罐、尉迟恭单骑救主罐、昭君出塞罐、锦香亭罐、周亚夫细柳营罐、西厢记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罐。但也有些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西厢记、“唐太宗”“四顾茅庐”“追韩信”“项庄舞剑”“负荆请罪”“姜太公”等,并有实物为证。

鉴定细微。有些专家在鉴定元青花时,喜欢看细枝末节,如气泡、笔触等,而忽视了元青花的整体。其实,元青花纹饰精美,富丽雄浑,场面宏阔,设计饱满,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它的美是整体的美、宏观的美,而非细节的美,过分注重细枝末节,无异于肢解了元青花本身所承载的艺术之美。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元青花受宠收藏界和投资市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元青花受宠收藏界和投资市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