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几何纹饰 > 导航 >

山水纹饰瓷器赏析

山水纹饰瓷器赏析

古代瓷器几何纹饰 古代瓷器纹饰 古代铜钱纹饰瓷器

2020-08-13

古代瓷器几何纹饰。

清康熙青花山水纹碗

山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题材。瓷器上绘制山水纹开始较晚,大约兴起于元代。明代的山水纹瓷一般出现在民窑青花器上,早、中期大多绘云气、海水仙山等组合,或将其作为其他纹饰的衬景。真正具有独立构图的山水纹瓷始于明末。天启青花山水纹多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逸笔草草的写意风格,使纹饰具有豪放脱俗的情趣,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

清代饰有山水纹的器物很多,尤其是在康乾盛世,打破了明代山水纹饰瓷以青花一统天下的局面,除青花器外,还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墨彩、珐琅彩等,官民窑均有烧造,并且一反明代写意风格,勾描点染皴擦诸法齐备,追求真实感。嘉、道以后,山水纹饰瓷绘日渐式微,复又成为其他纹饰的衬景。

清末,以程门、王少维、金品卿为代表的皖南新安画派加入景德镇瓷艺界,把文人画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及审美旨趣带进瓷上彩绘,创立了类似于浅绛山水画的浅绛彩瓷,给景德镇瓷坛带来一阵清新空气,山水纹饰瓷随之峰回路转,从原来陶瓷艺人专业分工、集体合作的格局(即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图说》所称“一器动累什百,画者则画而不染,染者则染而不画,所以一其手而不分心”),转向了文人画家独立的艺术创作,并开创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如同纸绢上的文人画风格的瓷绘艺术,至此,传统山水纹饰瓷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后,以汪野亭为代表的珠山八友新粉彩艺人继续发扬光大,将山水纹饰瓷绘画艺术推上了又一个新台阶。WWw.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看瓷器山水纹,断瓷器年代!


山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心里安慰,往往是怀才不遇了,对世道看不惯了,就隐居山水之间,过世外桃源生活。山水是古人追求的一种意境,山水画在瓷器上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收藏的一件长沙窑青釉山水纹罐,算是开了在瓷器上画山水的先河。宋代五大名窑不见山水纹,可是宋磁州窑瓷枕多有山水纹。

元代瓷器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水,有些人物故事图片只是画一点山水纹作为衬托,如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就有山水辅助纹饰。这种瓷器上山水纹作为辅助纹饰的画法一直延续到明末。从明天启、崇祯时期就一改嘉靖、万历时期瓷器纹饰的繁缛杂乱,变得舒朗雅致,山水纹饰在瓷器上开始流行。清初顺治、康熙时期更是把瓷器上画山水纹饰推向了高峰。那么明末清初瓷器山水纹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瓷器上的山水纹饰产生的背景。瓷器上的山水纹饰是明末清初比较流行的比较有特色的纹饰。瓷山水纹饰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官窑瓷器上并不占主流,无论什么事,一般官方都要慢一点。但是在民窑瓷器上山水纹饰早已盛行,康熙时期的山水纹饰瓷器在外销瓷中也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在瓷器上表现水墨丹青的效果,中国味很浓,外国人很喜欢。更有趣的是民窑瓷器的这种山水风也影响到了官窑,渐渐打破程式化的图案。明末清初瓷器上的山水纹饰盛行和晚明时期板画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天启年间是板画的黄金时期,《顾氏画谱》、《唐诗画谱》、《诗余画谱》等是其代表作。这些画谱对明末清初时期瓷器上的山水纹饰影响极大。在康熙时期还编撰的《芥子园画传》,作为在瓷器上画山水纹饰的基础。

第二,明末清初瓷器上的山水纹饰画法。在清康熙时期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斧劈皴和披麻皴,斧劈皴是唐人李思训所创之发,是一种偏锋直笔皴法,落笔轻,起笔重,清晰简洁,形势雄壮、磅礴,墨气混厚。犹如刀砍斧劈,故称之为斧劈皴。披麻皴由五代董源所创,其笔法如同乱麻披散,而又错落交搭,以写代染,故称之为披麻皴。这是两种画山水纹饰的方法。就是在青花、五彩等瓷器上用画瓷器纹饰的方法来模仿中国画的效果,清康熙早期的瓷器多用斧劈皴,康熙晚期瓷器山水多用披麻皴。斧劈皴和披麻皴的方法在清康熙以后就迅速衰退,这种山水纹样在雍正以后几乎没有。光绪时期仿康熙瓷器盛行,在瓷器又看到了山水纹饰,但是山水纹饰的艺术效果和康熙时期瓷器上的山水艺术效果相差极大。

第三,关于山水的一点感想。其实山水是简单的山水,可是在人的心中就不一样了,因为人的心情会影响到山水意境,周围的环境又会影响到人的心情。所以每个朝代瓷器上的山水纹饰是不一样的,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心态,康熙时期瓷器上的山水纹饰大刀阔斧。雍正瓷器上的山水纹饰处处都透着风雅,远山近景,层层分明,山高水长,水波荡漾。乾隆时期瓷器上的山水虽然气象万千,但缺少风韵。这种感觉都是社会的心态造成的,魏晋时期躲避乱世,归隐山水。宋代时期享受山水而又不是山水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山水以外的感受等等。

明山水纹瓷器发展历程及收藏价格


将中国传统国画中的山水纹技法运用于瓷器上的山水纹瓷器是很有代表性的,特别是在明代青花瓷中,山水纹技法体现得尤为出色,将这两种艺术融合得非常完美。所以在明代瓷器中,以山水纹为主题的瓷器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明代山水纹瓷器是如何发展的呢?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中国传统山水纹是非常强调“意境”的,所以最开始的山水纹瓷器还没有到达艺术品的高度。特别是明前期,此时山水纹技法的神韵还没有在瓷器上很好地展现出来,意境这一元素还远远没有被重视起来。所以明前期的山水纹瓷器还不能被称作真正以山水纹为主题的瓷器,因为次时代的山水仅仅是作为画面留白处的填充或者是人物的背景等,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主题门类,并且从其技法上来说,也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勾线、填色等阶段,没有进行艺术的纵深。

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山水纹瓷器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中,出现了很多真正以山水为主题的瓷器,虽然这一时期的山水纹中仍然有人物的出现,但是山水往往是作为主角的。并且这一时期山水纹的技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在环绕瓷器的群山、流云等景物的表现上,更加自如、随性,充满灵韵,而在点缀的松、竹、庙宇、亭台楼阁等景物细节上的表现也已经较为精细了,勾刻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而在明代后期的山水纹瓷器中,开始展现出文人山水“意境”的气韵,在这一时期,对于山水的层次、布局、形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描绘山的远、近,水的深、浅时,层次感非常分明,是明后期山水纹瓷器的一大特点,较之前整体画面的留白也增加了。同时其中还流露出了画师的个人艺术情趣与审美趋向,比如在山水的结构与线条上,更加随性、灵动,富于变化,山与云的组合也或多或少有个人艺术特色在其中,所以明晚期的山水纹瓷器已有了“意境”的出现。

同时,明山水纹瓷器的精品,多出自民窑。因为在民窑中山水纹的表达更生动、图案也更精美,在线条的勾勒上,重简不重繁,同时山水的组合也开始更新,有虚有实,生动自然。所以在鉴赏明山水纹瓷器时,要注意其发展过程,从前期的背景作用到崇祯朝形成山水纹主题瓷器再到后期臻于完善,山水纹技法运用得更为纯熟,而画面也愈发富有层次。

乾隆山水纹五彩将军罐


将军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因宝珠顶盖形颇似将军盔帽,故而得名。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顺治之气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朝。其器形体高大,各朝其形略有不同。常见品种为青花、五彩器,此外还有黄釉、茄皮紫釉、三彩等。

清代顺治时期基本定型,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多为平底无釉,通体浑圆,器型高大。康熙时期,是将军罐广为流行的时期,这时的造型,使得将军罐的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

由于将军罐的造型受人喜爱,因此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官窑都大量地烧造,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这些题材纹饰比较繁缛,在小器物上很难展示,而高大的将军罐,则可以将这些题材全面地展示出来,深受皇室所青睐。

此将军罐制作精美,绘画超然气势雄浑,最能代表中国瓷器文化之魅力。器型端庄秀丽,釉质肥厚莹润,色彩浓艳,透明度强。顶部宝珠为莲花形,圣洁而优雅。顶盖施红釉绘卷草纹宝相花,颈部施黄釉亦绘卷草宝相花纹。腹部通景绘有山水、树木建筑房舍,整体画面疏密有秩,笔法细腻多样,具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空白处金点相映,对比鲜明,构图繁简得当,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不愧为乾隆帝之御用器。

青山郁郁,峰峦起伏,绿水潺潺,岸边古柏参天,几处楼阁掩映在青山松柏之间。旁生二三粉嫩花树,明媚动人。江水中一叶扁舟轻驰,舟中二人正欲向临水楼阁而去。不远处岸边亦有二人对坐,相谈甚欢。

远处群山隐隐,天际留白,一派幽静隐逸之风。用色自然悦目,构图张弛有度,深得国画风骨。青山,绿水,苍柏,点缀红墙黑瓦,娇粉花枝,人物悠然天地之间,恬淡清雅,静日逍遥,令人心旷神怡,把古代中国文人浪漫的情怀一览无遗。

本品造型端庄,做工精致,布局错落,颇得章法,构图精妙,疏密得体,笔触运用灵活,内涵深刻丰富,颇具中国古典水墨画的情调,使之精巧绚丽,富丽堂皇,尽显贵族之气。

雍正 粉彩描金山水纹天球瓶


此瓶乃雍正朝工艺达到巅峰时所制,器型端庄得体,釉色水润如玉。其中画工了得,绘山峦起伏、层峦叠嶂、树茂林丰、楼台亭阁隐现其间,江河浩荡、乾坤郎朗,一派祥和太平之景象。

此全景图,带给人的强烈的视觉震撼,犹如一幅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宫廷画家功力自不用说,线条、笔触、色彩、景深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

观此图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般,隐隐能听见悬泉滴水,静谧的湖水和流淌的瀑布溪流汇入镜肖,呈现出强烈的视听反差,湖边的楼阁把这些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的更加深邃、动人。古树苍劲、奇石俊美,映衬于波澜壮阔的山峰云海之中,把山林间所呈现出的意境表达的出神入化。

瓶腹一侧有诗云:“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原文为:“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不知深树里,还住几家人?”。此诗为明永乐十九年第进士“刘球”所作。

此诗通过借深山老林几户人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居生活和归隐的情怀,诗人选用了水、村、山路、树林等常见意象,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古朴淳美的山居图。

雍正官瓷以精、秀为主,此瓶硕大,绘画艺术造诣更为登峰造极,流传至今,实为雍正朝中期难得一见之珍品。

雍正 粉彩描金山水纹天球瓶 尺寸:

口径:11.6cm

高:54.6cm

足径:17.6cm

乾隆青花粉彩山水纹柿耳瓶


现存最早下令烧制青花粉彩山水纹柿耳瓶的文字记载见于清史。据《造办处活计档·记事档》载,乾隆五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皇帝下发一百五十三件瓷样让唐英照样烧造,其中专门叮嘱「青花粉彩山水纹瓶一件,照样烧造要加柿耳」。

本柿耳瓶纹饰以青花和粉彩交相绘制而成,口沿、颈部肩部及足胫分别以青花描绘如意云头、回纹及荷叶;腹部以粉彩绘制山水风景图案。颈部以红色柿果绿叶为主题,其中柿果意与瓶耳相互呼应。

腹部粉彩绘有参天古木、山峦叠嶂及瀑布溪流,岩上清泉奔泻,岩下流水潺潺。苍松古朴有力,灵芝、花草点缀其间,整体构图疏朗。画面中山石、树干以褚、黑等彩作画,树叶多绿彩施绘,色彩浓重,苍松翠柏下商贸鼎盛,各种人物姿态各异,全景以静衬动,相互呼应,充满生机,自然逼真。

整器绘工精细流畅、色彩雍容大方,构图之巧妙与典雅之器型浑然一体,寓言吉祥。底部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器工艺精湛,意境深远,整个画面呈色晶莹艳丽,立体感强。若将此画面展开,犹如一幅清代山水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堪称乾隆时期官窑粉彩标准器。

乾隆 青花粉彩山水纹柿耳瓶 尺寸:

口径:12.2cm

高:34.4cm

足径:10.5cm

清代外销瓷中的彩瓷:花卉山水纹瓷盘


清代外销彩瓷造型丰富,纹饰艳丽夺目,并带有外来文化特色,给人一种新颖、秀丽感。本文介绍的10件清代外销彩花瓷盘都为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造型都为圆形,宽板沿,浅腹,坦底,圈足。薄胎色白,质坚硬,釉面温润,玻璃质感较强,造型规整,做工精细,板沿与内底都有彩花纹饰。

1、青花矾红花卉山雀纹瓷盘:口沿描绘褐釉,板沿两道弦纹间饰斜方格纹与四组花叶纹,其间还饰有四开光,内绘青花花卉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绘山坡、栏杆、瘦石、以及树干、枝叶,还有飞翔的山雀,又以釉上矾红与描金勾画花叶。

2、青花矾红描金芭蕉纹瓷盘:口沿描褐釉,沿面及腹内壁上下以青花弦纹区隔,板沿绘四簇折枝花,腹部斜方格锦纹,内间饰四开光,开光内绘花朵。内底绘坡地,山石,芭蕉,花卉,花朵硕大,枝叶繁茂,蓓蕾与新开放的花朵向上,叶片有伸有卷,迎风而动。以釉下青花或釉上矾红绘画,叶脉与花朵上描金勾勒。

3、青花矾红花卉纹瓷盘:褐釉描口沿,口沿边绘青花斜方格纹,板沿上间绘折枝花卉三组,底部画双线青花弦纹,内绘一簇花卉,花盛叶茂,以釉下青花绘花叶,矾红画花朵与枝干,描金勾画叶脉与花朵。以上三件均具有伊万里风格。

4、粉彩玻璃白花卉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板沿上以玻璃白堆绘5组花瓣形开光围绕一周,内绘花卉,开光间各施一花朵纹相间。又以浅蓝彩绘方折回纹与花朵纹锦地作边饰,并延伸到腹壁。内底绘一束花卉,其间有一幅展开的花卉画卷。设色有淡蓝、矾红、黑彩、堆白、描金等。

5、粉彩折枝花纹瓷盘:口沿边施褐色釉,宽板沿绘锦地花朵折枝纹,5组花形开光围绕一周,内绘折枝花,开光间各绘一朵莲花,五朵莲花对应处边饰内绘不同色的花朵。内底绘折枝花,色彩艳丽。彩料颜色有红、浅绿、黄、褐、蓝、白等色。

6、粉彩石榴折枝花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沿与浅腹内壁绘卷草荷花纹边饰8组围绕一周,内底部饰折枝花,上开各种花朵,中部有菱形画面,内绘两颗石榴,其色有红、黄、褐、绿、白等。

7、粉彩莲花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板沿绘三组相连簇花围绕一周。底边施一弦纹,内绘一株并蒂莲,硕大的花朵上又伸出两小花枝,色有红、蓝、白、褐、黄等。

8、粉彩花卉纹瓷盘:板沿上绘三组折枝花,腹底绘金色弦纹一道,上绘三瓣叶随弦纹围绕,内底绘山石与栏杆,花卉有牡丹、菊花等,生长繁茂,色彩繁多,有红色、玻璃白、淡褐、绿色、金彩等。

9、彩绘楼阁山水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沿上绘花叶风竹锦地纹,四开光内绘花朵。盘底边饰弦纹一道,内绘山水楼阁图,窗内一人读书,表现了文人雅士的清高情趣。色彩有矾红、蓝、绿、黄等,此蓝色属釉上蓝彩。

10、彩绘山水楼阁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沿绘三簇折枝花围绕一周,内腹绘小叶纹一周,内底绘山水楼阁纹,远处群山相连,河水由远而近,河边山石后露出屋宇,前有亭台,旁古树繁茂,河上有桥,近处楼阁亭台,桥旁岸边可见有人行走。色彩丰富,绘画有很高艺术水平。

上述瓷盘均属外销器,彩绘精美。中国的外销瓷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万历年间外销瓷出现西方艺术风格,如上述介绍的瓷盘边饰明显属外来纹样。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中国瓷器发展到高峰时期,特别是景德镇烧瓷规模宏大,工匠多达十多万人。顺治三年(1645年)废除匠籍,康熙十九年(1680年)恢复御器厂,工匠较明代有较多的自由,官窑有的工匠可到民窑烧制瓷器,传递经验,这样大大提高了民窑精细瓷器的制做工艺。乾隆年间出现“官民竞市”的局面,官、民窑互相影响,使瓷业得到发展。康熙时期的五彩器比明代又有发展,除用红、绿、黄、褐、紫等彩色作画外,又加入金彩、蓝彩、墨彩,色调强烈,富丽堂皇,品种丰富。纹样有各类花卉,飞鸟、昆虫与人物故事,康熙时出现粉彩器,在彩料内加铅粉,画面颜色鲜明,柔合淡雅,有阴阳向背,浓淡厚薄之分,层次分明,具有很好的立体效果,雍正时成熟,乾隆时期更加流行。珐琅彩瓷器也是这时器的新品种,彩料特殊,它是精细白瓷与西洋绘画艺术的结合,这也为民窑烧制外销彩花瓷器打下基础。在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生产烧制伊万里风格的瓷器。上述介绍的瓷盘中就有“伊万里”风格器。“伊万里”瓷器是指在康熙初时,日本九州学习中国明末青花五彩烧造的青花和釉上矾红描金瓷器,曾销往阿拉伯国家和印度,欧洲等地。康熙朝停止海禁后,由于欧洲人对日本的伊万里瓷大量订购,景德镇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也开始烧制这类瓷,以釉下青花加釉上矾红彩,然后再用金彩描绘,由于金彩描绘精细,提高了瓷器的品味,加之价廉争得外销瓷市场。

康熙时期外销瓷绘画内容丰富,有耕织图、狩猎图、四爱图、琴棋书画图及戏曲、历史人物故事等等,多数边饰是外来的,还有以五彩绘克拉克风格器,中间是主题,周围6个或更多开光,内绘小图,有各种山水、花卉、人物、动物等。雍正时期外销器主要是粉彩瓷器,具有凹凸向背的立体感,色彩多达十几种。绘画内容丰富多彩,有刀马人物,文人雅士,仕女婴戏,戏曲故事,还有各种花卉动物等。到了乾隆中晚期,为了节约成本,把景德镇烧好的带釉素面器运到广州上彩绘画,故称此类器为“广彩”。

上述介绍的彩绘花卉山水纹外销瓷,件件绘画精细,花朵艳美,飞鸟生动,牡丹高贵,兰花清雅,梅花耐寒,菊花坚贞,还有仙鹤、喜鹊、鸳鸯、蝙蝠等,各种花卉与飞鸟都寓意吉祥,不仅反映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据文献记载,明末清初出口的彩花瓷器是五彩器,雍正时期主要是粉彩瓷器,五彩器的订制量减了,到乾隆早期几乎没有五彩器出口,清代晚期出现仿制康熙五彩器与雍乾粉彩器。

乾隆粉彩描金花卉山水纹盖豆


彩瓷装饰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造就了不同时代的韵味与风格。行家单凭绘画艺术风格和色调种类上就可基本判断它的烧造年代。

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粉彩出现,它是从康熙五彩瓷演绎而来。粉彩更加娇美,更加妩媚明丽,更加符合自然界真实场景的本色。因为绘画、彩料采用了“没骨法”技法,就是用玻璃白料为底色,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没骨法”彩绘渲染图饰的彩瓷。

粉彩使用丰富的彩料匀染,山川河流、人物花鸟匀染的生动自然,色泽和谐,虚实准确。这是其它品种的彩瓷所无法企及的。而粉彩深受大家喜欢,自在情理之中了。

盖豆最早见于西周,豆上加盖的组合则是战国时期。主要用于祭祀与宴飨中,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的食器。此器造型别致典雅,彩绘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画工更是锦上添花,乃当朝稀有精品。

此盖豆纹饰精美,除豆腹通周留白外,通篇绘缠枝莲宝相花,画面婉转流畅且寓意吉祥,豆盖与足部分别四开光,青花料楷书 “福寿康宁”,字体笔酣墨饱,笔势雄健洒脱,遒媚劲健,极见功力。

豆腹留白处通绘山水楼阁风景,此图犹如在宣纸上作画一般,画师所表达的意境一览无遗。山石有凹凸明暗,花叶有阴阳向背,其中运用了西洋透视技法,楼阁透视比例准确,画风与之山石融为一体,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的更加深邃、动人。

画师将自己的心智情趣寄托于山水之间,咏颂山河的迷人景观,既激情澎湃,又气吞山河;楼台亭阁隐现其间,江河浩荡、朗朗乾坤,一派祥和安定的太平景象。

清代外销瓷中的彩瓷:花卉山水纹瓷盘_陶瓷知识


清代外销彩瓷造型丰富,纹饰艳丽夺目,并带有外来文化特色,给人一种新颖、秀丽感。本文介绍的10件清代外销彩花瓷盘都为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造型都为圆形,宽板沿,浅腹,坦底,圈足。薄胎色白,质坚硬,釉面温润,玻璃质感较强,造型规整,做工精细,板沿与内底都有彩花纹饰。

1、青花矾红花卉山雀纹瓷盘:口沿描绘褐釉,板沿两道弦纹间饰斜方格纹与四组花叶纹,其间还饰有四开光,内绘青花花卉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绘山坡、栏杆、瘦石、以及树干、枝叶,还有飞翔的山雀,又以釉上矾红与描金勾画花叶。

2、青花矾红描金芭蕉纹瓷盘:口沿描褐釉,沿面及腹内壁上下以青花弦纹区隔,板沿绘四簇折枝花,腹部斜方格锦纹,内间饰四开光,开光内绘花朵。内底绘坡地,山石,芭蕉,花卉,花朵硕大,枝叶繁茂,蓓蕾与新开放的花朵向上,叶片有伸有卷,迎风而动。以釉下青花或釉上矾红绘画,叶脉与花朵上描金勾勒。

3、青花矾红花卉纹瓷盘:褐釉描口沿,口沿边绘青花斜方格纹,板沿上间绘折枝花卉三组,底部画双线青花弦纹,内绘一簇花卉,花盛叶茂,以釉下青花绘花叶,矾红画花朵与枝干,描金勾画叶脉与花朵。以上三件均具有伊万里风格。

4、粉彩玻璃白花卉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板沿上以玻璃白堆绘5组花瓣形开光围绕一周,内绘花卉,开光间各施一花朵纹相间。又以浅蓝彩绘方折回纹与花朵纹锦地作边饰,并延伸到腹壁。内底绘一束花卉,其间有一幅展开的花卉画卷。设色有淡蓝、矾红、黑彩、堆白、描金等。

5、粉彩折枝花纹瓷盘:口沿边施褐色釉,宽板沿绘锦地花朵折枝纹,5组花形开光围绕一周,内绘折枝花,开光间各绘一朵莲花,五朵莲花对应处边饰内绘不同色的花朵。内底绘折枝花,色彩艳丽。彩料颜色有红、浅绿、黄、褐、蓝、白等色。

6、粉彩石榴折枝花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沿与浅腹内壁绘卷草荷花纹边饰8组围绕一周,内底部饰折枝花,上开各种花朵,中部有菱形画面,内绘两颗石榴,其色有红、黄、褐、绿、白等。

7、粉彩莲花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板沿绘三组相连簇花围绕一周。底边施一弦纹,内绘一株并蒂莲,硕大的花朵上又伸出两小花枝,色有红、蓝、白、褐、黄等。

8、粉彩花卉纹瓷盘:板沿上绘三组折枝花,腹底绘金色弦纹一道,上绘三瓣叶随弦纹围绕,内底绘山石与栏杆,花卉有牡丹、菊花等,生长繁茂,色彩繁多,有红色、玻璃白、淡褐、绿色、金彩等。

9、彩绘楼阁山水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沿上绘花叶风竹锦地纹,四开光内绘花朵。盘底边饰弦纹一道,内绘山水楼阁图,窗内一人读书,表现了文人雅士的清高情趣。色彩有矾红、蓝、绿、黄等,此蓝色属釉上蓝彩。

10、彩绘山水楼阁纹瓷盘:口沿边施褐釉,宽沿绘三簇折枝花围绕一周,内腹绘小叶纹一周,内底绘山水楼阁纹,远处群山相连,河水由远而近,河边山石后露出屋宇,前有亭台,旁古树繁茂,河上有桥,近处楼阁亭台,桥旁岸边可见有人行走。色彩丰富,绘画有很高艺术水平。

上述瓷盘均属外销器,彩绘精美。中国的外销瓷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万历年间外销瓷出现西方艺术风格,如上述介绍的瓷盘边饰明显属外来纹样。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中国瓷器发展到高峰时期,特别是景德镇烧瓷规模宏大,工匠多达十多万人。顺治三年(1645年)废除匠籍,康熙十九年(1680年)恢复御器厂,工匠较明代有较多的自由,官窑有的工匠可到民窑烧制瓷器,传递经验,这样大大提高了民窑精细瓷器的制做工艺。乾隆年间出现“官民竞市”的局面,官、民窑互相影响,使瓷业得到发展。康熙时期的五彩器比明代又有发展,除用红、绿、黄、褐、紫等彩色作画外,又加入金彩、蓝彩、墨彩,色调强烈,富丽堂皇,品种丰富。纹样有各类花卉,飞鸟、昆虫与人物故事,康熙时出现粉彩器,在彩料内加铅粉,画面颜色鲜明,柔合淡雅,有阴阳向背,浓淡厚薄之分,层次分明,具有很好的立体效果,雍正时成熟,乾隆时期更加流行。珐琅彩瓷器也是这时器的新品种,彩料特殊,它是精细白瓷与西洋绘画艺术的结合,这也为民窑烧制外销彩花瓷器打下基础。在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生产烧制伊万里风格的瓷器。上述介绍的瓷盘中就有“伊万里”风格器。“伊万里”瓷器是指在康熙初时,日本九州学习中国明末青花五彩烧造的青花和釉上矾红描金瓷器,曾销往阿拉伯国家和印度,欧洲等地。康熙朝停止海禁后,由于欧洲人对日本的伊万里瓷大量订购,景德镇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也开始烧制这类瓷,以釉下青花加釉上矾红彩,然后再用金彩描绘,由于金彩描绘精细,提高了瓷器的品味,加之价廉争得外销瓷市场。

康熙时期外销瓷绘画内容丰富,有耕织图、狩猎图、四爱图、琴棋书画图及戏曲、历史人物故事等等,多数边饰是外来的,还有以五彩绘克拉克风格器,中间是主题,周围6个或更多开光,内绘小图,有各种山水、花卉、人物、动物等。雍正时期外销器主要是粉彩瓷器,具有凹凸向背的立体感,色彩多达十几种。绘画内容丰富多彩,有刀马人物,文人雅士,仕女婴戏,戏曲故事,还有各种花卉动物等。到了乾隆中晚期,为了节约成本,把景德镇烧好的带釉素面器运到广州上彩绘画,故称此类器为“广彩”。

上述介绍的彩绘花卉山水纹外销瓷,件件绘画精细,花朵艳美,飞鸟生动,牡丹高贵,兰花清雅,梅花耐寒,菊花坚贞,还有仙鹤、喜鹊、鸳鸯、蝙蝠等,各种花卉与飞鸟都寓意吉祥,不仅反映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据文献记载,明末清初出口的彩花瓷器是五彩器,雍正时期主要是粉彩瓷器,五彩器的订制量减了,到乾隆早期几乎没有五彩器出口,清代晚期出现仿制康熙五彩器与雍乾粉彩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山水纹饰瓷器赏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山水纹饰瓷器赏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几何纹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