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藏品掌故说定瓷

藏品掌故说定瓷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8-14

瓷砖墙面。

古器皿以瓷为上,这也是我们泱泱大国“CHINA”的来历。

浩瀚的瓷海中,定窑之瓷,惟以装饰见长,又尤为古人今人所推崇。古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句,今有“晶莹薄壁似轻沙,细看全无半点瑕。敲若磐音飘古刹,收藏中外悦千家”之语。定窑,坐落在河北省曲阳县,古代吏属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始建于唐,兴于宋,宋辽之战后失于元。定窑遗址,规模宏大,堪称奇观:东起北镇(龙泉镇)通天河畔,西燕川山下,方圆20华里,当地民间称“一溜十八坡”。相传:早年间“大窑”(官窑)三千六,小窑(民窑)如牛毛。从现存遗址看,定瓷当年产量大不用说,产品精更有佐证,

现存刻有“官”、“新官”、“尚食局”、“凤华”、“聚秀”、“定州公用”等字款足以证明,当时定窑瓷器几乎覆盖了整个宫廷和国家有关部门,而且人皆以拥有一件定瓷为荣。

古定瓷造型设计多用“纵”法,线形多直立,讲究挺拔俊美,少妩媚婀娜。既不随汉唐的强健深透,也不似后代明清的繁琐累赘。定瓷除盘碗两大类外,尚有瓶、罐、尊、枕、人物等。现藏品为数虽少,但很精美。如刻花梅瓶、孩儿枕(均为北宋后期,藏故宫博物院)、剔花折枝牡丹枕(金,藏定州博物馆)。

定窑刻划花是定窑形成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现存的大规模窑址残片中,60%—70%为手刻花纹,讲究用刀和刀法,用刀同中国画(写意)用笔极为相近,提按顿挫、翻转仰卧,八面来风。刀线分长短,有变化,刀法别深浅,见韵律。刻划花刀法的使用驻刀有痕,锋回路转,徐疾有致,与北宋文同的写竹用笔暗合。

定瓷印花华贵庄重,不像刻花那样在一件器物上尽情地表现个性和灵感,而是先把图案进行基础性加工,制成陶范,然后再往湿坯上压印,工艺要求十分考究。上海博物馆所藏北宋后期的“印花云龙盘”,其龙像威严勇猛欲动,白云缭绕一派祯祥。南京博物馆藏南宋印花鸳鸯莲花双鱼碗、曲阳文管所藏北宋后期印花狮子戏球盘均根据不同景物赋予不同手法,寓动于静,平中见奇。

定窑根飘逝水八百载,中间很少有人问津。1972年,曾参与侵华战争、号称“中国通”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问起自己当年驻守且知之尤深的定窑,当时周恩来总理回答“正在恢复”。从此,定瓷真正开始新的生命。

然而,几百年的定窑生产史从萌生到泯灭,有关技术工艺连片言只字也未存留,“恢复”其实意味着从零起步。定瓷的新生,必须提到三个人:陈文增、蔺占献、和焕。他们都是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建厂初期的骨干,也都是视定瓷为终身事业的有心人。凭着定窑残留的无数碎片,凭着到各个博物馆的无数次临摹,凭着在深山中淘尽山石的决心,他们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1984年1月15日,香港各大媒体聚焦九龙尖沙咀的新港中心,同时发布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河北艺术陶瓷展”会上,沉寂800多年的定瓷重现光彩,其艺术风格“比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民国精瓷:有潜力的收藏品


搞艺术品收藏的人都知道,在艺术品市场要获得生命力,那么艺术品本身必须是精品,只要是精品,它的经济价值就会逐步上升,即使有偶尔的回落,也不会影响总体上升的趋势。

关于收藏什么样的瓷器,我省瓷器收藏爱好者张子刚先生有经验之谈,凡称得上精品的瓷器,都达到了它应该具备的高价。近些年来,明清官窑的价位屡创新高,把瓷器艺术品的拍卖价格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行家分析,这些最抢人眼球的瓷器精品价格爆涨,就意味着它的升值空间有了一定的限度。倒是价格不是很高,但颇具升值潜力的清末民初的精品瓷器引起越来越多收藏者的重视。

一件精美的民国瓷器被藏家看好的例子不在少数。我省一位藏家去年在南方一古玩市场碰到一件“桃花美人瓶”,买主要价11000元,可这位藏家当时感觉价位太高,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有成交。离开古玩市场后,这位藏家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件“桃花美人”,第二天返回市场,卖主还在,可那件“桃花美人”早于昨天被人买走了,我省的这位藏家至今仍然感到非常遗憾。

民国精品瓷器在拍卖场上也有不凡表现,有资料显示,一件民国粉彩人物纹瓶开始估价为3.6万元,最后却以8万元的高价成交,这样的价位已经高出清晚期普通官窑的价位了。

民国精品瓷大都仿造清三代的官窑,流至海外的这些瓷器很多被误认为就是清三代的东西,可见民国瓷的档次也不容忽视。另外民国仿品距离今天也已近百年,该出现的旧气、包浆已经具备,这也给藏家带来了不少安慰。

最受中外藏家青睐的藏品 康熙瓷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康熙朝青花瓷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欲滴,代表了清代青花瓷最高水平,它与明代青花瓷迥然有别。康熙青花山水和晕染法的成功运用,不仅可将青花分出许多色阶,而且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达到了青花艺术表现的最高水平。青花瓷的种类也大为增加,除青花加彩之外,还派生出了豆青釉青花、天蓝釉青花、洒蓝釉青花、绿釉青花、黄釉青花、浆胎青花等。

胎质:早期胎体厚。中晚期胎土淘炼精细,胎质洁白致密,如糯米粉状。

釉面:早期釉色泛青,釉面有黑棕眼。中期釉面细润滑腻,釉色以亮青釉为主,也有增强白度的浆白釉、粉白釉等。晚期釉色为碧青,给人一种清新明快而又剔透坚硬感。

器型:造型极为丰富,常见器型有碗、盘、瓶、尊、香炉等。官窑器少大件器,大多为小件的日用瓷和文房用具。民窑器型丰富,多大件器,如大型凤尾尊、大方 瓶、棒槌瓶、观音瓶、花觚等。器物制作规整,修坯精细,接痕不明显。具有时代造型特征的青花器型有:凤尾尊、贲把壶(俗称“藏草瓶”)、痰盒、“凉帽式” 碗、圆棒槌瓶、方棒槌瓶等。

青花发色:

康熙早期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器口多施酱黄釉。

康熙中期(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四十五年1706)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变化,且呈色稳定,青翠雅洁。其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官窑钴料大多采用上等浙青料,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亦使用产自云南的“珠明料”,呈色纯蓝,纯净明亮。康熙中期青花最具特色,也最具美感,其一笔之中分出深浅浓淡,而青分五色,就显出山水风景的层次和立体感来。因而被誉为“五彩青花”或“青花五彩”。同一种青料由于它的浓淡不同,形成了色彩上不同的感受,甚至在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完全是由工匠们成熟地运用绘笔技巧而有意识地造成的。《陶冶图说》记录了清初描绘青花分工的情况:“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画者、染者分类聚一室,以成划一之;至如边线青箍,出镟坯之手;刻铭书记,归落款之工;写生以肖物为上,仿古以多见为 精。此青花之异于五彩也。”民窑器除精品也使用浙青料之外,更多的是使用江西料、广东料等料。

康熙晚期青花瓷,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

纹饰:官窑器纹饰多为龙、凤、缠枝莲、山水、亭台楼阁等,团龙、团凤是特殊表现手法。民窑器纹饰题材丰富,除一般山水人物之外,还有历史典故,如王羲之爱鹅、竹林七贤、渊明爱菊、张旭醉酒、米芾拜石等;取材于戏剧、小说类的情节,如《封神榜》、《三国志》、《西厢记》、《水浒传》等;有乞福求祥的松鹤延 年、岁寒三友、鹿鹤同春、锦鸡牡丹、灵仙祝寿等图案,取材民俗题材的,如一品清廉、耕织图、渔家乐、多子图等,以及树木花草类,如牡丹玉兰、博古插花、竹兰梅菊等图。

早期纹饰图案和题字往往相配,如画秋叶者,则在画旁题“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之类文句。

中期纹饰则流行四季风光、西湖风景、芭蕉梧桐、牡丹、梅花、博古、吉祥图案等。梅花有垂枝梅、冰梅、朵梅,一般仅画花蕊不画花心。这段时期,器物上出现书写长篇诗文,如“兰亭序”、“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秋声赋”等。

晚期纹饰,人物、动物、植物都有。极富特征的是《耕织图》。

底足:露胎的底足能见一圈圈细密的旋坯痕。底足形式多样,有圈足、三足、平底、璧形底。盘、碗圈足较大,挖足较深,以滚圆的“泥鳅背”状为多,底部有缩釉点,如针孔。出现了双圈足盘碟,二层台底瓶、罐、尊,璧形底笔筒等。

款识:康熙时期的青花,特别是民窑器很多都没有年款,这种状况与康熙十六年浮梁县令张齐仲曾经下令禁止窑户在瓷器上书写年款有关。当时的底款多为仿明代宣德、成化、嘉靖和万历年款。

早期青花瓷器书帝号年款的较少,一般署斋堂名或花押,或画香炉、秋叶于器底。

康熙中期以后,官窑青花瓷器署本朝款成为定制。基本上是楷书,其篆书款不到1%,“康”字的下半部多用半水或楷体“水”字,很少写成“泰”字下半部的“水”字。款识有单圈、双圈、双方框、双长方框,楷书、草书,六字三行、六字二行、四字二行等。其青花款识颜色下沉釉里。

康熙时期,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署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也有仿明代洪武、永乐、宣德、万历年款青花瓷器。

受中外藏家青睐的藏品 康熙瓷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康熙朝青花瓷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欲滴,代表了清代青花瓷最高水平,它与明代青花瓷迥然有别。康熙青花山水和晕染法的成功运用,不仅可将青花分出许多色阶,而且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达到了青花艺术表现的最高水平。青花瓷的种类也大为增加,除青花加彩之外,还派生出了豆青釉青花、天蓝釉青花、洒蓝釉青花、绿釉青花、黄釉青花、浆胎青花等。

胎质:早期胎体厚。中晚期胎土淘炼精细,胎质洁白致密,如糯米粉状。

釉面:早期釉色泛青,釉面有黑棕眼。中期釉面细润滑腻,釉色以亮青釉为主,也有增强白度的浆白釉、粉白釉等。晚期釉色为碧青,给人一种清新明快而又剔透坚硬感。

器型:造型极为丰富,常见器型有碗、盘、瓶、尊、香炉等。官窑器少大件器,大多为小件的日用瓷和文房用具。民窑器型丰富,多大件器,如大型凤尾尊、大方瓶、棒槌瓶、观音瓶、花觚等。器物制作规整,修坯精细,接痕不明显。具有时代造型特征的青花器型有:凤尾尊、贲把壶(俗称“藏草瓶”)、痰盒、“凉帽式”碗、圆棒槌瓶、方棒槌瓶等。

青花发色:

康熙早期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器口多施酱黄釉。

康熙中期(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四十五年1706)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变化,且呈色稳定,青翠雅洁。其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官窑钴料大多采用上等浙青料,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亦使用产自云南的“珠明料”,呈色纯蓝,纯净明亮。康熙中期青花最具特色,也最具美感,其一笔之中分出深浅浓淡,而青分五色,就显出山水风景的层次和立体感来。因而被誉为“五彩青花”或“青花五彩”。同一种青料由于它的浓淡不同,形成了色彩上不同的感受,甚至在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完全是由工匠们成熟地运用绘笔技巧而有意识地造成的。《陶冶图说》记录了清初描绘青花分工的情况:“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画者、染者分类聚一室,以成划一之;至如边线青箍,出镟坯之手;刻铭书记,归落款之工;写生以肖物为上,仿古以多见为精。此青花之异于五彩也。”民窑器除精品也使用浙青料之外,更多的是使用江西料、广东料等料。

康熙晚期青花瓷,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

纹饰:官窑器纹饰多为龙、凤、缠枝莲、山水、亭台楼阁等,团龙、团凤是特殊表现手法。民窑器纹饰题材丰富,除一般山水人物之外,还有历史典故,如王羲之爱鹅、竹林七贤、渊明爱菊、张旭醉酒、米芾拜石等;取材于戏剧、小说类的情节,如《封神榜》、《三国志》、《西厢记》、《水浒传》等;有乞福求祥的松鹤延年、岁寒三友、鹿鹤同春、锦鸡牡丹、灵仙祝寿等图案,取材民俗题材的,如一品清廉、耕织图、渔家乐、多子图等,以及树木花草类,如牡丹玉兰、博古插花、竹兰梅菊等图。

早期纹饰图案和题字往往相配,如画秋叶者,则在画旁题“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之类文句。

中期纹饰则流行四季风光、西湖风景、芭蕉梧桐、牡丹、梅花、博古、吉祥图案等。梅花有垂枝梅、冰梅、朵梅,一般仅画花蕊不画花心。这段时期,器物上出现书写长篇诗文,如“兰亭序”、“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秋声赋”等。

晚期纹饰,人物、动物、植物都有。极富特征的是《耕织图》。

底足:露胎的底足能见一圈圈细密的旋坯痕。底足形式多样,有圈足、三足、平底、璧形底。盘、碗圈足较大,挖足较深,以滚圆的“泥鳅背”状为多,底部有缩釉点,如针孔。出现了双圈足盘碟,二层台底瓶、罐、尊,璧形底笔筒等。

款识:康熙时期的青花,特别是民窑器很多都没有年款,这种状况与康熙十六年浮梁县令张齐仲曾经下令禁止窑户在瓷器上书写年款有关。当时的底款多为仿明代宣德、成化、嘉靖和万历年款。

早期青花瓷器书帝号年款的较少,一般署斋堂名或花押,或画香炉、秋叶于器底。

康熙中期以后,官窑青花瓷器署本朝款成为定制。基本上是楷书,其篆书款不到1%,“康”字的下半部多用半水或楷体“水”字,很少写成“泰”字下半部的“水”字。款识有单圈、双圈、双方框、双长方框,楷书、草书,六字三行、六字二行、四字二行等。其青花款识颜色下沉釉里。

康熙时期,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署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也有仿明代洪武、永乐、宣德、万历年款青花瓷器。

民国瓷收藏升温 三类藏品成追捧主流


近年来,民国瓷收藏日渐升温,在各大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其中,名家艺术瓷、仿古瓷、总统瓷成为瓷品追捧和收藏的主流,文化价值和投资价值备受关注。

据了解,广义的民国瓷包括名家艺术瓷、仿古瓷、总统瓷、民间嫁妆瓷等诸多品种,而名家艺术瓷则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绘瓷。其中,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大师们,把艺术创作的载体从宣纸转移至陶瓷上,将人文因素和创作个性引入工艺画瓷器中,留下了一批艺术个性极强的作品,也成了如今各大拍卖会主角之一。

一些收藏和拍卖行业专家表示,收藏民国绘瓷首选名家作品,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绘瓷艺术水准。名家艺术瓷中的精品与清三代的官窑相比价格偏低,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民国仿古瓷也不乏精细之作。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在中国第三次(清末至民初)收藏高潮中制作了大量仿古瓷,这些瓷器可称为民国仿古瓷。“民国仿古瓷中仿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和珐琅彩瓷,部分仿得特别到位,因其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这部分民国仿乾隆的精品瓷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收藏人士杜育明说。

此外,总统瓷也独具特色。袁世凯称帝后,烧制了一批以水彩和粉彩为主的御用瓷器,常打有“居仁堂”款和“洪宪年制”款,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专家称“这是景德镇瓷业在衰退中产生的一朵奇葩”。

随着艺术市场升温,民国瓷的收藏也开始发生变化,收藏家对民国瓷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除王步、“珠山八友”的热门作品外,浅绛彩作品也渐渐受到关注。浅绛彩作为文人瓷板绘画的开端,吸收了扬州画派、岭南画派的艺术家,而后“珠山八友”延续了文人瓷画的发展,所以浅绛彩瓷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

“现在,民国瓷开始回归到它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以前买的只是名气,现在买的是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一位收藏人士说。

李春能藏品欣赏


李春能藏品欣赏

李春能,江西宁都人,在佛山石湾创立了名为无相陶艺的陶艺工作室。

李春能对于自己的这一批类型的作品很满意,这批作品的灵感和原型来源于小时候在家乡,周围的那些未嫁的女孩子们的健硕的大腿,因为她们要劳动,所以腿都比较粗,但是有一种健硕淳朴的美,也是因为是在塑造农村的那种比较淳朴自然粗犷的美,是原生态的美。

所以在工艺上并没有太多的手法,而是追求自然的陶艺塑造。而在结构塑造上也是因为作为陶艺来说其底部的支撑是很重要的,也就正好符合那种腿比较粗的农村女人的造型。

李春能认为自己这一时期的一些列作品是原生态的,并且比喻成曲艺类中的相声,可以雅俗共赏。作为在石湾这个地方来说,做原创的,传统的东西无论做的好坏,市场价格空间已经不大了,包括竞争也是很难的。

而作为原创的陶艺来说第一要花本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又要符合市场需求还有大众的审美观等问题。所以这一类的东西自己过去每年都会去做一部分,但是不会重复,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那种感觉去做这些了,所以价钱上没办法去估计。

而当问起这些成品上面的釉色是不是自己调制的时候,李春能老师笑了一下,说都是自己买来颜料自己搭配的,可能还有点儿随性而来的感觉。主要的是自己对釉料也好,对于泥土也好,要求不是太严格,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己作品的状态,如上面作品中那种淳朴的原生态的感觉。

而这些大件陶瓷基本上每件都会有落款,如现在在做的一些农村题材的,还有一些佛教的,当被问到做这些大件的会不会很辛苦或者时间很赶,李春能老师说并不是,第一自己不会因为有订单了才做,而是要看自己喜欢,比如某一个时期自己喜欢什么就会去做这一类的题材。

而对自己这一批作品的名字问题的时候李春能老师说如果给这些作品起名字就容易将他们框架起来,其实他们并不是某样东西,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特征,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一些人对于已经失去的时代的追忆和回忆,当他们看到这些陶艺的时候会想到很多。

而至于想到什么,那就是一种比喻了,这种比喻叫钓鱼,这些陶艺就是鱼钩,至于能钓上什么鱼,那就看看他们的人都是做什么的了。从这一点上李春能又说,自己的作品喜欢给人一些瞎想在里面或者说是给人一种思考的空间。

例如一些比较常见的作品中会将一些人们一贯知道的东西中的一部分去掉,如松鹤延年,他不会给你加那一只鹤,只是一位老者和一棵青松 ,让人们自己在想象中加上那只鹤。

而对于石湾公仔,李春能说这是自己在这边待久了,看久了,就自然而然的会做了,拿起了就可以随手捏了。所以才有了这些公仔。之所以这么久了才来开始做石湾公仔,是因为他觉得不应该只是为市场需要,只是可以卖钱才去做,要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才可以去做,或者说才能做好这些东西。

而作为外地人来制作本地的陶艺来说,可能会做的一样,但是做的时候的心境不一样,做出来的感觉也不会一样。所以他不会去可以学习谁的做法,而是根据自己的本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发挥来做。所以会有根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而说起他的作品里有很多宗教题材的作品,尤其是佛教的塑像类。他说这源于自己小时候接触的东西,那个时候农村根本没有什么美术雕塑之类的学科,自己最早接触美术,雕塑,陶艺这些就是从寺庙开始的,去看那些寺庙里面的那些塑像,然后琢磨那些东西。他们也成为了自己雕塑塑像的参考,这也是为什么李春能的作品里佛教题材的陶艺会那么多的原因。

而当说起这些作品的名字的时候,李春能说没有什么固定的名字,而是一批或者一个时期的作品会给他们其一个名字,如那些村姑,包括早起的一些作品都叫山沟沟,或者叫山沟沟印。

而现在的这些作品李春能给起名叫无象,就是包罗万象的意思,这也看出李春能对于很多东西包括自己做的东西不喜欢被束缚,喜欢给人一种瞎想,喜欢有些残缺,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而且李春能觉得做东西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而不是单一的追求外在的线条和造型形式。他觉得陶艺是三分型,三分釉,三分火,这也体现了李春能做陶艺要的那种境界不是单一的追求完美,而是内在,所以不在乎外表是否十全十美,只要意境到了,能给人以欣赏力的空间就可以。

李春能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只是来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想象,最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还是看个人的经历和阅历。他也认为作品是需要跟人来沟通,给人家一种想象的空间在里面才好。像福禄钟馗,会不去做蝙蝠,让人们自己的想象的添加上去。

而对于自己作品里佛像那么多,而且都有比较独特的形象的问题,李春能说这个应该是自己骨子里就有的吧,再加上给自己陶艺这方面启蒙的又是寺庙里的佛像,所以自己就更喜欢去做这些。

的确,李春能对于佛教的了解和理解要比其他一些陶艺家多很多,甚至可以如数家珍,而他自己也说自己去做佛教题材的东西是要去看佛教的起源演化,然后自己去慢慢的参悟里面的东西,然后发自内心的去做这些佛教塑像,同时将一些现代的东西融入进去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李春能做的佛教陶艺都和别人的不一样。

而对于说自己作品的类型,李春能说基本都是三个类型,一个是村姑型的,然后是观音佛像类型的,然后是传统的。而当记者问到说他的作品颜色和别人的不一样的时候,李春能所自己做的这些是陶累的釉,做陶艺一定要把陶艺的本质表现出来。

尤其在做佛像这方面,他不会去刻意追求什么,但是要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内在的东西,和气场才是重要的,这就是他所追求的无象的境界或者叫意境。

而作为陶艺工作来说,李春能认为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创意,而不是手艺,只要你的创意和别人不一样,独树一帜,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会出来好作品。

这也正好符合他自己的那种不去刻意,不去给自己套在一个框架里面做事的性格。他一直追寻的是创作的思想和意境,而不是陶艺的手艺,工艺,他认为陶艺或者说其他的创作,如绘画之类的最主要的就是思想和意境,而不是其他的。到最后李春能很风趣的让记者帮他的一些作品取名字。

作品:慈莲观音

创作日期:2010年

作品:福禄钟馗

创作日期:2012年

作品:松鹤延年

创作日期:2012年

作品:小芳

创作日期:2011年

藏品分享由古瓷独领风骚向多元化发展


艺术陶瓷的收藏价值

传统的艺术陶瓷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且在经济价值方面,也有着独特之处,特别是来自国内、国际的大师们,对陶瓷文化的追寻与研究,总是会对古瓷有着更加广泛的热情,备受关注,并且还形式多样。随着陶瓷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品的生产也非常火热,而且在现代陶瓷技术的支撑下,陶瓷艺术品的生产与制作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备受大家喜欢,在藏家们心目中的位置也逐渐提升。

很多的藏品分享展会上,都是以古瓷为主,并且还因为瓷器的经济与艺术双重价值进行自然的分类。艺术鉴赏水平与艺术大师们的分享经验,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品,在艺术欣赏的价值方面,有赶超的一种后劲。很多的展会,也会给新一代的陶瓷艺术新品,留下较大的空间,给人们一种现代艺术的享受,一种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不断发展的激情,从而也对现代陶瓷大师的创作是一种很好的鼓励。

藏品分享的艺术水准较高,而参展的艺术作品中,古瓷与现代陶瓷艺术品的比例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是一种艺术发展的表现,更是现代陶瓷大师们的巨大的贡献。把现代陶瓷创作与艺术的至高境界相联系,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追求实际的发展壮大,陶瓷文化的传承,更多还体现在艺术品的创作上。随着现代陶瓷艺术品的比例,在藏品分享中逐渐增大,这也是陶瓷艺术结构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藏品名称:青花龙纹盘


收藏经过:我的祖辈是做官之人,喜好风雅,爱好收藏,这个爱好也传给了我这个后代。这个青花盘是祖上传下来的,也是我的藏品中最喜爱的一个。

藏品特征:这只青花瓷盘直径29厘米,图案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花纹勾边不留白。盘中装饰有一条穿花五爪龙,盘的边沿环绕着两条头尾相追的穿花五爪龙,在盘子背面的边沿上,也围绕着两条头尾相追的穿花五爪龙。盘底正中有“正德年制”的四字行书款识。底足宽厚而短,胎体较粗。

相关背景资料:正德时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明青花瓷器由顶峰向下坡转折的时期。由于正德皇帝的昏庸,导致内忧外患,对外贸易逐渐萎缩。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此时已用完,于是青花料开始大量使用国产料,如平等青、石子青等,后期开始使用“回青”。正德青花颜色较为清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艳丽。使用平等青的青花胎薄釉白,比较亮丽。使用石子青的青花胎厚较松,蓝色的线条有点晕散。正德瓷器的绘画手法非常精练,细描匀染,图案生动精致。在瓷器的纹饰上,穿花龙纹的使用,在正德时期非常盛行。所绘龙纹具有凶猛矫健的气势。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花纹勾边不留白,龙在缠枝花中穿行,布局较满。这种画法成为正德时期一种独特的纹饰风格。2000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出的这件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瓷盘,直径21厘米,造型生动,鲜明的体现了正德时期的这种造型特征。

鉴定专家: 李知宴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古陶瓷学会副会长

鉴定评述:这件东西是正德时候的,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明朝由比较平稳、比较兴盛的时期走向衰落的一个开始,所以你看这件瓷器,它第一是件头比较大,跟成化、弘治的瓷器不一样,它具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就是它的原料的加工方面没有成化、弘治那么精密。所以它的胎体的颜色比较粗放一些,颗粒比较粗,颜色没有那么白净。釉也比较厚,釉是白中发青,正德的青花由于需求量很大。文献记载,它有一年就要求景德镇给它烧30万件瓷器,所以它要求量很大,因此它原料就多元化,它最好的原料是用浙江的平等青,画的青翠明艳,光洁度非常好,这是比较少的一种正德瓷器。那么最大量的,新开发出的就是瑞州府上高悬的石子青。这件瓷器就是石子青的产品,石子青的最大特点就是晕青,有点晕散,画的花纹非常好,但线条不够清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材量很大,但配方不够准确。我们来看瓷器的口沿边上有些釉有剥落的现象,有些有气泡,这个呢研究瓷器的人叫“虫吃釉”,而虫吃釉的现象是明朝晚期比较普遍,所以它是一个转折时期最典型的作品。那么这个评价三十五万元人民币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进入国际市场那可能就更高一些。

陶瓷藏品的保养细节


陶瓷藏品的保养细节。

(1)瓷器理想的储存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有海绵或泡沫垫,不要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泡沫隔开。要陈列的话最好是放在固定的木架子上,比如实木做的博古架。

(2)在把玩瓷器的时候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取下戒指,因为戒指会划伤瓷器的釉面。拿瓷器时不要戴手套,因为这样瓷器很容易从手中滑落,器体大的瓶、尊移动时因形体大,一般都是两段拼接而成的,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应该一手托住底,一手拿住脖子,以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分离。有的瓶、尊装饰有双耳,我们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和损坏。要抓住器物的主体,而不要抓把手或瓷器佩饰部件等,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容易断裂,或者把手是粘的你抓把手就很容易再次扒断,在拿起一件带座、带盖的瓷器时,应将座、盖和主体分别单拿单放,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要把能分开的部分先取下,防止移动时脱落打碎。

(3)瓷器的人物雕塑在取放时,须注意当心雕塑的须发和手指部分,因该部分最纤细突出,易损坏。同时在提放雕塑时,忌单手拿雕塑的头部,因雕塑的头部、手大多是直接插进脖子或身子中去的,要防止头与身分离,所以应一手托住塑像的后背,一手拿住塑像的底座。手拿瓷器的大盘、大碗时一定要双手捧握,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遇到多人鉴别欣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人欣赏完毕,把瓷器放到木桌上,下一个人再来欣赏,不要两人将瓷器手递手的传着,以防万一失手。

(4)平时保养可以用一块湿布擦拭瓷器。用柔软的画笔清扫瓷器灰尘,用柔软的刷子刷瓷器的缝隙。不要用水直接清洗未上釉的陶瓷,因为陶瓷有吸水性,而且出土的陶瓷外表很松垮,有的器身的化妆土已经像粉末状不能清洗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藏品掌故说定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藏品掌故说定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