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用陶瓷来表现人类文明和中华文化——瓷砖艺术拼花

用陶瓷来表现人类文明和中华文化——瓷砖艺术拼花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2020-08-21

陶瓷文化。

瓷砖艺术拼花是凝聚着设计师灵感和心血的艺术创作,也是工艺师用陶瓷来表现人类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作品。最常见到瓷砖艺术拼花的地方是宾馆、商场以及大型公共场所。近两年,随着瓷砖艺术拼花的普及,一些家庭装修也开始选择瓷砖艺术拼花,提高家里的装饰品位。

由于现代制瓷工艺先进,陶瓷的艺术加工已开创了一片可以无限延伸的天地。不管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古罗马图腾、颜色鲜艳的可爱卡通动物,还是线条均衡的抽象画都能用瓷砖制作成一幅拼花作品。记者走访我市建材市场后发现,目前我市开展预定瓷砖艺术拼花业务的陶瓷店已达10多家,其中一小部分陶瓷店不能为业主提供现成的瓷砖艺术拼花作品,只能提供印刷的式样供业主选择预订。

行内人士表示,瓷砖艺术拼花曾是有钱人或贵族的消费品,由于其昂贵的价格,一般家庭装修都不会考虑选用,但随着工艺的进步以及制作成本的降低,瓷砖艺术拼花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一般家庭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品。记者发现,我市很多家庭装修都选择了瓷砖艺术拼花,这些业主根据自己客厅的尺寸、自己喜欢的颜色预订了自己看中的图案,为家里的装饰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和魅力。字串8

据了解,目前流行的瓷砖艺术拼花除了神秘图腾、抽象画、戏剧脸谱和卡通动物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凸凹面和镂空状的瓷砖艺术拼花作品。这些由美学和文明揉掺在一起制作而成的瓷砖,嵌在墙里就是一幅画,铺在地上又是一道风景。行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制作水平的高超,可以满足业主的各种要求,倘若业主对厂家提供的图案不喜欢,也可以自己设计图案交给厂家加工定做。一句话,根据你需要的尺寸、你喜欢的颜色、你追求的美感为你度身量做瓷砖艺术拼花,而制作的时间,简单的图案要一个星期,复杂的图案则要半个月左右。

至于瓷砖艺术拼花的价格,目前,市场主要是根据加工图案工艺的难度来划分档次收费。工艺难度越高价格越贵,工艺越简单价格越便宜,此外,尺寸的大小也影响价格的高低,面积大陶瓷艺术拼花自然价格比面积小的贵。瓷砖艺术拼花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来计算价格,其中以悬挂在墙壁上的立体瓷砖艺术拼花最贵,每平方米需2000多元,一幅面积为1.44平方米的拼花就要近3000元,而粘铺在地面的平面瓷砖艺术拼花则最高价格则每平方米近1500元。目前,平面瓷砖艺术拼花比较受欢迎,很多家庭装修都喜欢定购一幅线条感强、风格简约的图案粘铺在茶具下面或家门入口,点缀居家的环境。

据悉,瓷砖艺术拼花最早可追塑到远古时代的古罗马、埃及和中国等文明古国的皇宫贵族的豪华装修中。那时用的是较粗造的石块拼贴而成。如今,现代人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将拼花发扬光大,把各种颜色的抛光砖、石材等拼贴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并将拼花艺术运用到家居装饰中,使整个居室给人一种清晰的简洁与和谐尊贵之美,为生活演绎缤纷色彩.

小编推荐

马未都:读懂陶瓷史即读懂中华文明史


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马未都新书《瓷之纹》27日在观复博物馆发布。该书是继《瓷之色》之后,马未都的又一本瓷器系列读物。马未都当天表示,瓷器纹饰中隐藏着诸多社会含义,读懂中国陶瓷史,也就读懂了中国工艺品史,也就读懂了中华文明史。读懂中国陶瓷史即读懂中华文明史据悉,马未都“瓷”器系列读物共三部。第一部《瓷之色》于2011年出版,共分十二章,配以精美的图片,直观呈现了十一种颜色釉瓷器在不同时代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并解析了各种颜色形成的原因。在文字的表述上,也不同于一般的文物介绍和学术专著,更多的体现了语言的文学性与大众化。本次出版的《瓷之纹》分上、下两册,是马未都连载于《紫禁城》杂志的十二个月的文章的集结。作者按陶瓷的纹饰划分为十二章节,以通俗优美的文字解析了每一种纹饰的成因、发展、特征,更奉上九百余幅精选的文物图片。马未都直言,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全新的发现。比如青花瓷在元代,内容全是故事、人物,而在明初将近60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再出现人物,全是花鸟,为什么?通过查阅史料,马未都发现明朝初年对民众舆论监督较为严格,原来工艺师们是为避嫌。“读懂中国陶瓷史,也就读懂了中国工艺品史,也就读懂了中华文明史”,马未都说。因此,在写《瓷之纹》时,马未都更多的是表现纹饰中隐藏的社会含义,比《瓷之色》更多了一道世俗的解释。马未都介绍,之后还将推出《瓷之形》,主要讲述瓷器各种形状的成因。“以前没人按这个体系写过,写完这三本,以后瓷器的事就不说了。”瓷器创新需先吃透历史当天,“瓷之纹——中国古代纹样瓷器展”同时在观复博物馆推出。本次展览涵盖了从汉代到明清时代近200件瓷器,按纹饰划分为龙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山水纹、宗教纹等几大类。展览将于9月28日正式对观众开放,展期6个月。马未都在展厅特地为媒体介绍了一款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耶稣受洗图盘。该盘为罕见的基督教题材,尺寸巨大,画面绘制《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受洗的情节,视觉效果震撼。马未都调侃称,这个作品属于“来样加工”,外国人提供题材,用中国人的工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胸,同时也是当时的一个创新之作。”然而谈及当代陶瓷的创新,马未都频频摇头。“当代人没有能力创造新的纹饰,仅仅能做到沿袭过去的创作,有些变化而已,没法脱离古代的架构。”那么,当代瓷器如何发展?马未都说,我们的历史沉淀完全够用,可以先挖掘,吃透历史,再进行有限度地创作。“我看到的所有颠覆性地创造,都是不成功的,都没法推广。”民办博物馆有特色才有生命力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已走过17个年头,目前办得有声有色,已在杭州、厦门开有地方馆,哈尔滨、上海、深圳正在筹备中。在马未都看来,民办博物馆关键在于有特色。观复博物馆在各地的分馆,都会根据地域文化来做出特色。比如在哈尔滨的分馆,主要展示辽代、金代、满族的文物,上海分馆的展品则比较“洋”。他认为,民间博物馆要成为一个个性化的存在,有风格有特点,才会有生命力。然而,马未都对现在的观复博物馆并不满意。他希望能重建一个他心目中的博物馆,那里有足够的休息空间,有更细致、人性化的服务,一定要有一个餐厅,餐厅要有正餐、快餐、西餐三种类型,甚至要有一个按摩室,上午逛完按一按,下午接着逛。对于民办博物馆的未来,他期待国家能出台有关法规,因为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博物馆法。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呼吁民办博物馆能和国家博物馆享受同等待遇。“不用扶持,只要平等。民办博物馆的未来,取决于国家政策”,他说。

颂陶瓷文化扬华夏文明


瓷器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起、昌盛、失传、恢复,以及再次兴盛的过程。最能代表中华瓷器文化的定瓷,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得以恢复烧制工艺的。“中国定窑第一人”陈文增先生,是通过近四十年的努力,让融合中国文化的中华定瓷重新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陶瓷艺术大师。

百年定瓷,兴衰历史

陈文增介绍,定瓷具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三大特点。历史记载,定窑创烧于唐代,但根据最新出土文物以及相关材料证明,定窑的烧制时间可能更靠前。北宋是定窑的辉煌期也是重要发展时期,之后由于战争,民不聊生,定窑文化发展开始衰落。

到了金代,经过北方移民的传承,定窑出现了历史上第二个辉煌时期。从唐代到定窑失传,再到定窑消失大概经历了六七百年的跌宕起伏。定窑之所以在北宋时期达到鼎盛,主要原因是它属于官窑,当时定窑发展的规模大,老百姓也开始建窑生产。陈文增研究发现,北宋是定窑官窑、民窑同步发展的时期,当时定州的很多定窑瓷器不仅走向了皇宫,也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陈文增还认为,宋代定窑除了艺术陶瓷外,大部分都是生活用瓷,这是定窑生产品种的基本特点。他认为定窑在历史上有三个之最,第一是规模最大,从业人员众多;第二是为国库创作了丰盈的利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是在历史上生产时间最长,整整经历了六七百年的时间。

文化魅力,引领定窑恢复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号召恢复定瓷烧制,传承瓷器文化。于1978年走进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的陈文增先生,也是从那时开始与定窑结下了绵绵情缘。他回忆说,自幼爱好书法的他到厂第一年,写了三个月的字,后来进入定瓷实验组,并承担造型和装饰艺术工作。

在恢复定窑烧制过程中,陈文增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问题。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不再给厂里提供资金支持,需要工厂独立生产、销售产品,自己开发市场以创造效益。这让他深刻感受到市场经济是无形的,于是他和现在公司的执行总经理蔺占献承包了这一项目,虽然依附当时厂里的技术和设备,但都只是小打小闹,只是找到定窑烧制技术的一个小起步。

但陈文增没有退缩,更没有抱怨,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困难之中,并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攻坚克难。为了做实验,他们到山区找原料,找回来之后碾碎进行实验,然后化验,与古代的瓷片还原之后进行对照。期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们感到心烦气躁。恢复定窑古法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其坯和釉是不是与宋代的配方原料一致,为此他们大费周折。同时,公司的日常开销、贷款困难、家人朋友的不支持等更让他们感到举步维艰。

不过,中国瓷器文化独有的魅力深深吸引着陈文增和他的同事们,让他们不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忘记恢复过程中的困难和坎坷,不离不弃,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如今,他们不仅恢复了定窑的烧制技艺,同时定窑烧制技艺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文增先生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陈先生说,之所以当时没有选择放弃,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定瓷文化或者说对陶瓷文化的一种爱,一种执着的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衡量了自己一生当中最应该干什么,最值得干什么,那就是各取所长、分工合作,将陶瓷美术和陶瓷工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失传千年的定窑产品再现人间。另一个支撑他们坚持下来的原因是,恢复定窑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开始的,他们把这个文化工程看作是自己光荣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的位置,也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才能体现他们真正的价值,所以他们当时认准定瓷,并且从未改变初衷。

谈定窑,陈老如数家珍

如今,陈文增的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谈到这些作品,陈老如数家珍。他认为好的作品首先要看造型、装饰设计,这些设计必须建立在一种文化底蕴上,也就是说要以陶瓷艺术与文化为基础,艺术不是最高的宗旨,而文化是它呈现的最终内容。比如他创作的雕花陶瓷“四海呈祥”,是建国五十周年时设计的一件向国家献礼的作品。当时还不是国家级大师的陈先生,接到的任务要求是不能仿制,必须是自己的创作,并且只给了他作品名称。从设计到交出作品的时间也非常紧迫,只有半个月时间,根本不允许他花太多的时间考虑设计方案。接到任务后,陈文增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他将瓶子做成灯笼的形状,表达庆贺之意;另外,他想到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这个作品要能够代表龙的子孙,于是他在瓶上刻云、瓶下刻水、中间刻龙,全面展现了中国独有的龙文化。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时,受到诸多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陈文增还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创作作品不是没有目的的,也不盲目追求。因此他不断创新,以自己独立的文化思考、艺术手法引领着定窑的市场潮流。

除了在传统定窑上不断创新,陈文增先生还创造性地将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被同行誉为“华夏一绝”。他介绍说,一件以杨贵妃为创作灵感的“贵妃瓶”就是用这种方法完成的。之所以以杨贵妃为题材,是为了表达对这段历史故事的遗憾之感。他认为李隆基作为皇帝,把自己对江山社稷的不负责任让一位女子承担,是对自己责任的推卸。陈先生还在瓶上题了一首诗,希望能够起到警世的作用: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文化,都不要荒废时间,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

陈文增先生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要么源于一个故事,要么来自一个文化传说,是文化和艺术结合的最佳点。他创作的“贵妃瓶”当时送给了一位美国画家,看到这件作品并聆听了其中的故事后,美国画家表示非常喜欢,并称赞中国文化很了不起。“一件作品从设计到成品,都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这是陈先生对价值的诠释,更是他对定窑价值的认可。

两岸交流,做文人陶瓷

陈文增先生认为,传承定窑文化必须进行学习交流,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他经常参加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会。会上他将定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以及恢复过程进行阐述,曾一度引起轰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瓷器文化交流,同时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深厚感情。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陈文增先生发现,台湾的大部分陶瓷艺术家对文化研究得都比较深刻,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经常听他们谈到历史,其作品也非常精美。中国大陆的陶瓷艺术家则更加注重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在陶瓷文化底蕴的研究探讨上相对欠缺。

多年来,陈文增先生一直提倡“文人陶瓷”或“文人瓷”,他认为做陶瓷的人首先是个文人,绝对不是工匠,不能将其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应该首先把它作为文化的载体,然后再讨论如何通过艺术发展这一文化。艺术的价值需要通过文化体现,齐白石先生的一幅画,无论大小在拍卖市场都可以拍到高价,不是因为他的笔墨值多少钱,而是他作品中的文化体现更胜一筹。齐白石先生以画家扬名,却人称“四绝”,他的诗是第一、书法第二、篆刻第三、绘画只排到第四,前三项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其绘画的基础,体现出艺术作品中文化的分量,齐白石已经成为当今书画界的楷模之一。

陈文增先生以齐白石先生的创作为例,向很多瓷器界同仁和自己学生传播瓷器文化。他说,并不是会做陶瓷就能成为艺术家,想要成为大师,如果作品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做烘托,其陶瓷艺术没有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就不能称之为大师。提倡文人瓷,就是文化人做的陶瓷。

发扬瓷文化,用文化强“瓷”

为了让定窑文化不断传承发扬,陈文增先生取得一定成绩后便开始培养接班人。对此,他要求第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二要不计较个人得失,第三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第四要有让人信服的技术,第五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具备了这五点,才能真正将定窑文化、瓷器文化,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陈文增先生还表示,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最薄弱的也是文化,比如说定窑失传八百余年,为什么失传,因为战争期间,老一辈做陶瓷的人文化水平不高,工艺没有被记载下来;另外,一些制瓷技术传男不传女的落后腐朽传统也是技艺失传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陈文增先生先后出版《定窑研究》、《定窑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装饰艺术研究》、《陈文增书法作品集》等多部专集原因所在。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们知道,定窑人不光是做陶瓷,也会做文化,还会把文化和瓷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他目前正积极从事的事业。他已经把恢复的定窑制瓷技术、恢复过程等用文化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得定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再次失传,真正对历史的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

陈文增先生开创了陶瓷、诗词、书法三联艺术体系,在定窑文化领域有着非常高的造诣,他非常注重对学生甚至是普通员工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并且要求严格。公司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文化类型的活动,如不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上到副总下到员工,买书公司报销,但买了书必须要读,举办读书报告会意在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全年买书报销三百元是一个级别,一千元是一个级别,每个人都写读书报告,争取让每位员工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这也为锻炼、发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另外,公司每年都会组织诗歌朗诵会,成立了定瓷诗社,有自己的社刊,内容非常丰富。他们要求学生不仅设计制作陶瓷,还要有理论性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基本上每年都会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也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但凡在艺术领域有大成者,必须具备独立特行的艺术天赋、求艺若渴的学习精神。陈文增先生除了对艺术的执着,还有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赋予了其艺术作品一种灵魂,也让他成为定窑艺术领域的大成者,他的定窑文化和艺术之途必将走得更远。

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中璀璨的花朵。其中丰富的陶瓷艺术作品遗存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光辉。中国陶瓷既是历史的物证,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又以“有意味的形式”显视着时代的心灵世界,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

中国陶瓷漫漫历程,似行云流水,纽结着天、地、人共时运动。思想史的演化,儒、道、佛的升沉,经济的荣衰都为中国陶瓷体系的建构,起到了推进、催化、阻碍的作用,可以说中国陶瓷艺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中国陶瓷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记述着中国文明的进程。这种文明的进程仍然在独具一帜地延续着,时刻昭示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存在于文化的观念之中。然而正是这种观念影响着中国陶瓷艺术的精神风貌和形式特征。从整体上看,中国陶瓷艺术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与中和之美。

注重人生,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古代哲人,艺术家讲道理,重视从心灵中去体验。这种从内心体验善的精神,极容易与艺术的情志与心境相通。其哲学意蕴核心是“仁爱”,孔子提出“仁”学说。“仁”既是一个伦理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是人的哲学与美学的升华。“仁”是语义也可以反映这点。《说文解字》曰:“仁,幸,从人,从二”。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仁,内也,非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仁”的本质,表明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多一点爱心,少一点争斗,同心同德,这是力量的源泉。同时还贯穿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肯定了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在人与物之间高扬人在主体意识,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熏陶下,中国陶瓷不断探索新材质和新工艺,以丰富艺术表现手段,象“和合三仙”、“将相和”、“喜神”等就常作为瓷雕创作题材。众多的瓷雕形象都表现得喜气洋洋,像大肚罗汉、五子罗汉,就显得一团和气,观音瓷雕,无不显得慈祥。八仙中,没有一人是悲悲凄凄,在“群仙会”中洋溢着喜庆、祥瑞和超脱。这些题材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思想。在陶瓷作品中,有许多祥瑞材的作品,如福、禄、寿三个题材。以及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和鹤(象征长寿和气节),竹(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岁安寿)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人是最为可贵的,人应该追求和享受幸福、和睦、康宁;人是高贵的、智慧的、能动的,他应该支配和利用外景事物而不是相反被外界事物支配,他应该是永远保持一种进取状态和“上下求索”的精神,以不断发现美,创造美,进而享受美的快乐。并在此过程中,保持自尊和节操。由此可见,在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境界的他构问题上,中国陶瓷艺术极为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通过审美活动所构筑的境界是真正属于人的符合人的理想本性的。

中国陶瓷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进了中国人对宇宙和生活的特殊体悟,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一个观念。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道德论和宇宙论的基本图式。《老子》中讲“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种。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就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创造器物是效法道的,不言而喻也就是效法自然。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的命题的扩大延伸。《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因素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中国陶瓷艺术的“自然”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这种“自然”是自然现象的直接表现。在陶瓷艺术中有着直接的反映。使用天然粘土制成的陶器便是这样的特点。龙山文化在蛋壳黑陶是普遍的易熔粘土经过精细的淘洗、陈腐和揉练并以高超的技术轮制而成,形成刚健挺拔的造型,刻划镂空的装饰以及“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铁”的整体效果,是原始时代艺术设计将天然的工巧和人工的创造融为一体的一个重大突破。明清时期的紫砂陶也是“天工”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紫砂泥料具有天然的特质(砂质、光质、色质)。表面均匀地布满了一种隆起的砂状小颗粒,这是因为紫砂混料烧成后,部分石英颗粒未被熔化而自然形成肌理效果,呈现出一种内敛的光泽。紫砂泥由于含铁量高,烧成后外观呈现紫红色,有时还产生紫砂、大青、墨绿等。陶艺家们从自然物象中体会到宇宙自然的韵律,他们逐渐意识到怎样的形式美化器物,才能使器物与自己的心灵相通,才能体现自己的情感。这种追求主体身心节律与对象自然节律之间的契合协调, 将陶瓷看作“自然”与人的契合的向外延伸,身与物化,从自然造化中吸收营养的美学思想,不断赋予器物以生命,这种创作是一种本性冲动,是一种对美的向往的必然表现,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真情体悟。这不仅是简单事物,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国陶瓷艺术体现了圆满与中和之美。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圆整、圆融、圆妙、圆成等,禅宗认为“物我同根”,“物我为一”追求心物同园,“以园为美”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美学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统一的审美特性。《礼记》提出“中和”一说昭示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知在孔子看来,“中和”是最高的美德,同时,“中和”也概括了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即守持未发之情那种无所偏奇、无所乖戾的状态,达到各自不同事物的协调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恰到好处的中点,肯定事物的变化发展,但将其限囿在不失中正的限度之中。是中陶瓷造型的变化,是在把握整体和谐中的变化,是在追求圆满效果中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中国人对中和之类的美学精神的体现。中和之“和”,意味着不同质的配合,并不完全是某种具体手法或样式的“相同”和“相加”,不是把同质因素组合在一起。还有相反或相成之“和”清浊、大小、短长、刚柔、迟速、出入、疏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中国陶瓷造型艺术常常能别出心裁变化自如的深层原因。中国陶瓷造型不断地革新却又没有走向极端。从美学风格看,中国陶瓷雕塑以崇高为特色,如以“兵马俑”为代表的陶俑,我们生活中的陶瓷器物和工艺陶瓷造型,主要体现的是优美,追求美感效果是中和之美,尤其以静态美为基调。器物造型连贯和谐,上下呼应对昭,左右对称均衡,形体变化适度,主次关系明确,比例匀称,细部精确,求静不求动,求正不求奇,平稳、平实、蕴蓄着深厚的韵味。具体来讲中国陶瓷造型,是自由曲线,逶迤曲折,刚柔相间,变化无穷。

总之,中国陶瓷艺术是一种包含着多重文化意蕴和多维价值要素的文化现象,中国陶瓷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展着人类前进的足迹,通过一个个,一代代的陶瓷器物,把人类智慧和文化意蕴“固化”并世代相承,从这个角度讲,陶瓷艺术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它以独特方式提供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信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以及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能为现代人走出自我心性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这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依然是世界意义的一个根本体现。因此,我们坚信在国际化、社会化、科技化、人性化日益兴盛的当代社会,从文化的视点探讨中国陶瓷艺术,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文化精神,必将以其特有的思想精华,继续启迪和烛照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创造,从而为21世纪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自己重要的贡献。

中华陶瓷文化的瑰宝——云南陶瓷


云南,彩云之南。这是天空赋予它的称谓。当光影交错,时光轮回数千年,我们发现,天空给了这片净土以彩云,而大地却也给了这片土地以恩赐,这就是各色泥土。千年陶土就诞生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幻化出各种精美亦古朴的陶器。

千年以来,古人在云南纵横起伏的山、蜿蜒曲折的沟渠河流边,茂密的森林里,码起了一垄垄长龙一样的窑口,他们顺着山势搭建起了龙窑。在这龙窑里烧制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 据考古发现,目前云南已发现的窑址约10多处,共有龙窑30多处,每处窑址旁均有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堆积。其中,已正式发掘的仅玉溪窑一处,其他未发掘的窑址有7处:红河州的建水窑、禄丰县的罗川窑和白龙井窑、昆明的灰土窑、玉溪的易门窑、大理的洱源窑、凤仪窑、丽江的永胜窑。在这些窑中,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的要数玉溪窑和建水窑。 建水窑位于建水县城北1公里的碗窑村,分布在碗窑村北后山坡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存旧窑、湖广窑、潘家窑、洪家窑等瓷片堆积区,占地4000多平方米。相传宋代,碗窑村就开始烧造瓷器。后来窑业兴旺,加之兼烧陶器,碗窑村便发展为上、中下3窑,成为滇南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时光流转,如今龙窑的全貌已被破坏,窑旁堆积的大量瓷片和窑渣只能说明其曾经的辉煌。从考古调查发现判断,建水窑主要烧制青釉瓷器、青釉印花和划花瓷器,也烧制青釉青花瓷器。 玉溪窑是唯一一座博物馆正式发掘的窑口,共有3处龙窑,约属元末明初,有古窑和龙窑两处。华宁窑的窑址位于县城城郊,原突起上新建了现代化的陶瓷厂,所以已无法看清窑址的面貌,仅在瓷厂的围墙边挖了约3平方米的探方,发现了许多瓷片。从出土标本和探方的地层关系看,专家判断华宁窑的烧制时间可能为明中期,主要生产青釉瓷器和青花瓷器。至清中期,华宁窑仿烧河南钧窑瓷器,釉色以月白、灰青和红釉为主,器型有瓶、罐、炉、钵,产量较大,成为云南当地普遍使用的日用陶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成熟于元代的景德镇,而云南则是在明代开始大量涌现出青花瓷器。至明朝中期,云南的青花瓷器达到了鼎盛时期。景德镇、浙江、云南被称为中国古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 明末清初,云南建水发现了五色陶土,开始生产紫陶,至清康熙年间建水紫陶的名声越来越大,以至之后与江苏宜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在全国闻名时,云南各地区、各民族的陶瓷工艺的发展也方兴未艾。华宁釉陶、西双版纳慢轮傣陶、香格里拉尼西黑陶、丽江纳西族金沙陶、大理鹤庆瓦猫,形成了现代的云南陶器系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