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青花瓷分类

景德镇青花瓷分类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08-21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青花瓷主要分官窑青花、景德镇窑青花、和民窑青花等多种,这里景德镇窑又是个名词,并不是所有在景德镇的窑厂烧制的磁器都叫景德镇窑瓷,其所指的就是收藏者熟知的镇窑瓷器。除官窑和景德镇窑瓷外,没有特别注明的均属民(间)窑瓷器。

先说官窑瓷,实际上到毛主席用瓷(7301瓷),也是严格地按照烧官窑瓷的方法炮制的。7301瓷现存仅三套,每套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制瓷作者在《昌南对话》电视节目中谈到,成瓷以后,他本人也可以奖励到一套7301的,但他说不想要,这一句“不想要”现在就值一百多万。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收藏品,足见在升值空间景德镇瓷的不可企及。7301瓷不是青花瓷也不属於官窑瓷。明、清两代的景德镇官窑瓷只出产在御窑厂,现景德镇中心位置已搬迁的市政府所在地。随着清宣统帝的退位,官窑瓷就以其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存世数量只减不增而成为收藏界的抢手货。但御窑厂盗挖出来的官窑碎瓷片和以上三点并不起冲突,其原因就是:天子独一无二,御窑磁器除精心挑选运到紫禁城的,另一些是为保证瓷的质量陪烧的,这些落选的御窑瓷自然没有第二个人敢用,因此摔碎后成批就地掩埋。一朝一代往上累加,御窑厂的土层就成了一部官窑瓷的实物历史。中共建国以后,官窑瓷碎片盗挖现象疯狂,很多人在御窑长廊附近开一爿小店,并不做生意赚钱,为了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你到景德镇旅游,坐在珠山中路卖小孩子吃的肯德基,千万千万别用脚跺地,地底上可能就有一张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盗挖的通道可以一直延伸到马路的斜对面御窑遣址处。即使是官窑瓷的碎片,因其摔碎掩埋时未经特别处理,现今挖出来后几乎都可按原样拼接和修补,在景德镇就有专门从事修补古瓷行当的,鄙人的母亲就会修补磁器。千万别以为我娘是补鞋出身的,你那是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片中有手艺人拿金刚钻补碗的特写镜头,那是用鞋钉补一支粗瓷碗(低温瓷)。古瓷的修补若用心不良,说白了就是在造假,摔碎的磁器先修补再重新用炉火烧,能补得让外行看不出一丝一毫曾经破损过的痕迹来,景德镇人厉害吧。有不法份子,盗挖了两瓷篓的官窑瓷碎片,暗地找手艺人修补,光修补的费用在前一、二十年前就得花上两、三万元,足见倒卖官窑瓷的利润能有多大。对普通百姓来说,收藏官窑、官窑青花瓷那肯定是不大现实的。

再说民窑瓷,民窑瓷也有精品,尤其是民窑粉彩,“月圆会”(即珠山八友)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后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后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形也”。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千禧年我在深圳看到的行情,“珠山八友”的作品拍卖价格也就在八千元到壹万元上下,当然这“八友”的作品升值空间我是敢打保票的。但一件普通的青花瓷叫价万元,你可以大胆地告诉那些奸商,滋味听了会很不高兴的。如果奸商谎称有“珠山八友”的粉彩作品,你也顺便让他们背一背上面那些聱牙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祖籍、寄居地和谁作画神速谁擅长翎毛花卉谁画雪景见长谁又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的美称。若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至少还是个勤学的景德镇人在蒙你。

说到民间青花瓷,不能不提王步,王步是比刘雨岑早一年辞世的艺人(王卒於1968年,刘卒於1969年)。在景德镇,王被看作是同珠山八友齐名的艺人,并享有“青花王”的美誉,依我看,称其为“在瓷器上作画的八大山人”也不为过。王步一生“著作”颇丰,60余年的瓷艺创作,作品达万件。王步的作品距今至少是四十年到百年间,因此可用鉴别古瓷的方法鉴别王步的青花瓷。其他的现代青花瓷,卖价在千元左右,商家已经是有利润了。别轻意相信名家名作,站在景德镇大街上甩块砖,砸到十个人,其中有九个就是陶艺界的名家——只要他上了岁数。真正的名家名作,都是些当大官的耀武扬威开着光荣的纳税人为他们配的小轿车亲自到景德镇名人家中寻访。

在市面上选购一件青花瓷,主要注意磁器是贴花的还是手工描摹的,前者就是用一张现成的花纸蘸上酒精端端正正贴在磁器表面扔进窑炉烧成的,数量上几乎到了要泛滥的地步,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仔细端详。景德镇人看得多了,凭直觉就能辨认出贴花和手工描绘瓷。当然买起东西来还要看个人喜好,尤其是女性,如同张爱玲看上胡兰成,王八看绿豆,看上眼了,自己喜欢就行,也就用不着这么费脑子的。

相关阅读

陶瓷: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


中国被誉为瓷器之国,尤以青花瓷最为世人惊叹,每一件雕花都栩栩如生、传神灵动,而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更是闻名于世,人们将之称之为“青花瓷宫殿”,这里的青花瓷凝聚着醇厚深远的陶瓷文化,将陶瓷艺术之美诠释的淋漓尽致。望着那蓝白相映、晶莹如玉的精灵们,你才真正明白什么叫隽永之美。都说景德镇陶瓷青花瓷好,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素有“瓷器之都”的美誉,江西景德镇青花瓷是人间瑰宝,在唐代,烧制出的瓷器洁白无瑕,堪比玉器之美。

到了宋代,皇帝才赐名“景德”于景德镇,从此以后,景德镇不负厚望,将瓷器制作工艺发展的越来越好,制瓷大师的技艺日益娴熟,为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瓷器发展到巅峰时期是在清康、雍、乾三朝,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奠定了景德镇瓷器达到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境界。在瓷器之上,绘花、鸟、鱼、虫,刻书法、诗词,在瓷器文化基础上又增添了更浓厚的艺术气息,让景德镇青花瓷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如何分辨景德镇青花瓷 景德镇瓷器真的好吗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它作为中国主流品种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很多青花瓷爱好者为了寻得古代青花瓷颇费周折,如果能自己懂得一些辨别知识会减少很多麻烦。下面为大家谈谈如何评定青花瓷?

首先,察看年代,通常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价格从高低,依次为元、明、清、民国;

第二,瓷器上的图画有多种类型,有人物画、动物画,还有花鸟画、山水画,可根据绘画造诣来评估青花瓷价值;

第三,从工艺制作和器型上来看,躺着的青花瓷为盘子,蹲着的为罐子和碗,站着的则是梅瓶;

第四,察看官窑青花瓷还是民窑青花瓷,通常官窑青花瓷要比民窑的好;

第五,元、明朝时期的瓷器没有清朝的瓷器存留的多,清代出窑的瓷器,风格多样化,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其胎体,通常薄厚适中,其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用稀薄的釉施于其上,大多为青白色。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瓷器图案中融入了西方绘画艺术,别具一格。皇帝年号款式是景德镇官窑常常所用,而吉祥语款、私家款式为民窑所采用。

在手工及描绘上乘的前提下,如果是旧瓷或古董级的青花瓷,往往素马里青釉是上等的,色泽显清白和沉稳老色;好的现代青花瓷,须瓷质清白,采用青蓝的回藏青釉。达到这些要求方为上乘品。

闲聊景德镇青花瓷器


在别的城市,我每每说到景德镇时,旁人便说,哦,景泰蓝啊!说这种话的人都应该挨中学语文老师的板子打屁股。景泰蓝和景德镇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的。连景德镇青花瓷在英文中也是译成“CyanicFlora”,并不直译成“蓝花”。同样的误区,景德镇官窑瓷也不全是那些黄地(底)宫廷瓷,这还包括官窑青花和官窑青花釉里红瓷等等。

景德镇青花瓷主要分官窑青花、景德镇窑青花、和民窑青花等多种,这里景德镇窑又是个名词,并不是所有在景德镇的窑厂烧制的磁器都叫景德镇窑瓷,其所指的就是收藏者熟知的镇窑瓷器。除官窑和景德镇窑瓷外,没有特别注明的均属民(间)窑瓷器。

先说官窑瓷,实际上到毛主席用瓷(7301瓷),也是严格地按照烧官窑瓷的方法炮制的。7301瓷现存仅三套,每套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制瓷作者在《昌南对话》电视节目中谈到,成瓷以后,他本人也可以奖励到一套7301的,但他说不想要,这一句“不想要”现在就值一百多万。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收藏品,足见在升值空间景德镇瓷的不可企及。7301瓷不是青花瓷也不属於官窑瓷。明、清两代的景德镇官窑瓷只出产在御窑厂,现景德镇中心位置已搬迁的市政府所在地。随着清宣统帝的退位,官窑瓷就以其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存世数量只减不增而成为收藏界的抢手货。但御窑厂盗挖出来的官窑碎瓷片和以上三点并不起冲突,其原因就是:天子独一无二,御窑磁器除精心挑选运到紫禁城的,另一些是为保证瓷的质量陪烧的,这些落选的御窑瓷自然没有第二个人敢用,因此摔碎后成批就地掩埋。一朝一代往上累加,御窑厂的土层就成了一部官窑瓷的实物历史。中共建国以后,官窑瓷碎片盗挖现象疯狂,很多人在御窑长廊附近开一爿小店,并不做生意赚钱,为了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你到景德镇旅游,坐在珠山中路卖小孩子吃的肯德基,千万千万别用脚跺地,地底上可能就有一张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盗挖的通道可以一直延伸到马路的斜对面御窑遣址处。即使是官窑瓷的碎片,因其摔碎掩埋时未经特别处理,现今挖出来后几乎都可按原样拼接和修补,在景德镇就有专门从事修补古瓷行当的,鄙人的母亲就会修补磁器。千万别以为我娘是补鞋出身的,你那是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片中有手艺人拿金刚钻补碗的特写镜头,那是用鞋钉补一支粗瓷碗(低温瓷)。古瓷的修补若用心不良,说白了就是在造假,摔碎的磁器先修补再重新用炉火烧,能补得让外行看不出一丝一毫曾经破损过的痕迹来,景德镇人厉害吧。有不法份子,盗挖了两瓷篓的官窑瓷碎片,暗地找手艺人修补,光修补的费用在前一、二十年前就得花上两、三万元,足见倒卖官窑瓷的利润能有多大。对普通百姓来说,收藏官窑、官窑青花瓷那肯定是不大现实的。

再说民窑瓷,民窑瓷也有精品,尤其是民窑粉彩,“月圆会”(即珠山八友)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后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这其中江西人除外,王大凡、何许人、和1904年出生八友中最年轻的艺人刘雨岑分别是徽州黟县、徽州歙县、和安徽太平人。要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这并不前后矛盾。正如“江西诗派”也并不全是“江西人”一样,“以味不以形也”。月圆会“珠山八友”也可以是指一个画家群体,在绘画上他们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千禧年我在深圳看到的行情,“珠山八友”的作品拍卖价格也就在八千元到壹万元上下,当然这“八友”的作品升值空间我是敢打保票的。但一件普通的青花瓷叫价万元,你可以大胆地告诉那些奸商,滋味听了会很不高兴的。如果奸商谎称有“珠山八友”的粉彩作品,你也顺便让他们背一背上面那些聱牙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祖籍、寄居地和谁作画神速谁擅长翎毛花卉谁画雪景见长谁又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的美称。若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至少还是个勤学的景德镇人在蒙你。

说到民间青花瓷,不能不提王步,王步是比刘雨岑早一年辞世的艺人(王卒於1968年,刘卒於1969年)。在景德镇,王被看作是同珠山八友齐名的艺人,并享有“青花王”的美誉,依我看,称其为“在瓷器上作画的八大山人”也不为过。王步一生“著作”颇丰,60余年的瓷艺创作,作品达万件。王步的作品距今至少是四十年到百年间,因此可用鉴别古瓷的方法鉴别王步的青花瓷。其他的现代青花瓷,卖价在千元左右,商家已经是有利润了。别轻意相信名家名作,站在景德镇大街上甩块砖,砸到十个人,其中有九个就是陶艺界的名家——只要他上了岁数。真正的名家名作,都是些当大官的耀武扬威开着光荣的纳税人为他们配的小轿车亲自到景德镇名人家中寻访。

在市面上选购一件青花瓷,主要注意磁器是贴花的还是手工描摹的,前者就是用一张现成的花纸蘸上酒精端端正正贴在磁器表面扔进窑炉烧成的,数量上几乎到了要泛滥的地步,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仔细端详。景德镇人看得多了,凭直觉就能辨认出贴花和手工描绘瓷。当然买起东西来还要看个人喜好,尤其是女性,如同张爱玲看上胡兰成,王八看绿豆,看上眼了,自己喜欢就行,也就用不着这么费脑子的

徽州版画对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


一、景德镇受徽州版画影响的地理条件景德镇地处江西的东北部,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地区。景德镇与徽州交界,北面是安徽的祁门县,东北是安徽的休宁县,西北是安徽的东至县,彼此相邻而居。景德镇和古徽州均属于丘陵地带,城区及农村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中,周围群山环峙。景德镇境内有昌江,徽州境内有新安江。而景德镇最主要的河流昌江就是源于安徽的祁门,下接鄱阳湖入长江,它们血脉相连。徽州多商人,歙县志曾说,因为徽州“田少民稠”,所以“商贾居十之九,虽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迁无不至焉”。而景德镇是徽州商人西进必经之地,西由祁门下昌江经过景德镇至鄱阳湖到长江,再到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明代徽州版画二、景德镇青花瓷发展的历史条件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和元末的战乱,北方窑系遭到极大的破坏,许多窑工和制瓷工匠纷纷逃到政治相对稳定,战乱较少的景德镇,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又因元代的“枢府窑”及明代的“御窑厂”这些中央督造机构均在景德镇设置。自明朝建立以来,景德镇遂成为“天下窑器所聚”之地,釉下彩也迎来了全新的时代。青花,为釉下彩之大宗,历史可追溯至宋影青瓷,至元代我国已基本能配套生产,至明、清两代更是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青花瓷在景德镇的兴起:一是由于外产瓷区的艺人们带来他们精湛的技术来景德镇生存发展,“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使青花瓷在景德镇生根并结果;二是由于明王朝长期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偏好浓重明艳的蓝白色彩。而青花装饰的“青翠欲滴”、“苍翠幽靓”的特性,更能够体现出“沉静典雅”的艺术效果,无疑使青花瓷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至今在景德镇周围地区仍然有众多的伊斯兰教徒,可以看出青花瓷在景德镇所具有的深厚民众基础,使青花瓷成为景德镇最具代表性的瓷器装饰艺术之一。三、徽商在景德镇的成就徽商对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历史上徽商参与陶瓷原料供应和陶瓷产品销售,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二是在明万历年间,中国版画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版画已经深入到图书的各个方面。在全国的版画作品中尤以徽州版画冠盖群论,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由于徽州商人的来往携带有利于艺术大量吸收徽州版画的精华。四、明代徽州版画的兴盛及对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俗文化进一步发展起来,突出的表现就是迎合市井小市民口味的通俗小说和戏曲的流行以及社会对此的认同。从艺术发展的历史传统来看,绘画、陶瓷、文艺等门类之间有着相互的影响。明清时期的五六百年正是中国古代版画发展的高峰,尤其是欣赏性的版画盛行。所谓欣赏性版画,如画谱、独幅版画:又如小说、戏曲、传统诗词等书籍的大量插图。小说、戏曲文学与版画艺术交融在一起,深刻影响着青花的装饰题材与艺术技巧。为了更好地满足各个阶层人士的要求,窑户、画工们对青花的装饰、造型、烧制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物、花鸟、山水等大量出现在青花瓷器上。明代嘉靖、万历时期通俗文学勃兴,传奇戏曲发达为版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因为在商品经济的驱动下,书商为了吸引读者使小说和戏曲脚本文图并茂,在其中插入大量版画,使我国版画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晚明的这些小说戏曲版画画谱对此时期的瓷器装饰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明末,恰值官窑衰落,窑工们失去了长期依靠的官方画样,正好从通俗易懂的版画,画谱中吸收养分拿来进行瓷器创作。至今我们在景德镇仍然可以看见陶瓷手绘艺人依据图书插图进行描摹创作的情形。我们将此时期的瓷画与当时的版画相对照,可以清楚地看到瓷画从版画中吸收绘画内容和题材。此时期瓷器绘画中有一类是小说戏曲故事,使用较多的如《西厢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恰恰也是版画中表现最多的小说戏曲故事。瓷画中有些直接将版画所描绘的情节照搬过来,如海外私藏的“青花水浒故事笔筒”所绘水浒故事与《水浒传》版画几乎一致:又如河北省文物商店收藏的“青花空城计图”象腿瓶,其所绘《三国演义》“武侯弹琴退仲达”一回的场面与崇祯刻本《英雄谱》中的“孔明智退司马懿”极其相似。此时期瓷器上的花鸟、植物、山水绘画,从当时流行的《十竹斋画谱》、《方氏墨谱》、《程氏墨苑》等中得益不少,有的更直接取材于画谱,如天启青花松竹圆盘的“竹”与《十竹斋画谱》的“竹”十分接近;天启青花碗上的山水图与《方氏墨谱》中丁云鹏所绘山水图异曲同工;青花笔筒上的“平沙飞雁图”与万历版画《平沙落雁图》近似,有可能取材于此。可见这些画谱对瓷画的影响。此外瓷画从版画中借鉴绘画风格与技法,此时期瓷器从当时版画中吸收了大量的绘画技法。例如绘仕女,徽派版画上“美人儿个个都是鹅蛋脸,像粉妆玉琢似的”,瓷器上的仕女形象也大抵如此。此时期瓷器山水绘画的清新风格,人文气息也与版画有关。此时期的瓷器绘画大多以版画为底本,甚至直接成为民间画工的参考对象。而且此时期的版画有许多文人画家画稿,刻工精心镂雕,因而瓷器绘画风格上也间接受到这些文人画家的影响,带有人文气息。至康熙时期影响更甚,许之衡著的《饮流斋说瓷》中评价说:“人物故事,标新立异,波澜推衍,穷极诙诡,大抵皆导源于小说俾官,然皆与历代丹青画法相合也。”所指的“丹青画法”与当时的版画是分不开的。文中说到:“康熙画笔为清代冠,人物以陈老莲、肖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吴墨井;花卉似华秋岳,盖诸老规模沾溉远近故也。”可见窑画工们习得“丹青画法”,在绘画技法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提高青花装饰的格调与品位。其用分水皴法将涂、染与南宋院体画的斧劈皴法巧妙结合来画山石,使山石具有片状特征。无论是层峦叠嶂的丘壑,缥缈的云雾,还是潺潺流水与苍翠欲滴的树林,都绘制的非常生动,意境深远。如此山水画的皴法都被运用到瓷器绘画上了,这是在瓷器绘画上的一种创新。总之,版画及画谱作为一种当时非常流行、为大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为瓷画装饰提供了新范本。而青花瓷却以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积极求新图变,极具包容性的艺术,在陶瓷艺术中展放异彩。

景德镇瓷器的分类


景德镇的制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制造出来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国内有名,在果然的知名度也是响当当的,因此景德镇又有“瓷都”的称号。

1、宋代。宋代最为出名的瓷器是影青瓷,所谓影青瓷,是在五代烧制耳朵青瓷以及白瓷的基础之上烧制而成的。影青瓷一直有“素肌玉骨”的美称,是我国的陶瓷史上一种非常珍贵的品种,正是因为有影青瓷的出现,景德镇也顺利地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2、元代。元代的时候,景德镇又烧制出了两种瓷器,一种是青花瓷还有一种是釉里红瓷。不论是青花瓷还是釉里红瓷,都是非常具有特色并且十分名贵的瓷器品种。当然,这两种瓷器不单单可以单独出现,在制作的时候还可以将两者相互结合,制作成青花釉里红,极其美观并且具有特色。另外,元代景德镇在高温颜色釉的方面也有突破,出现了卵白釉、红釉、蓝釉、金釉等等。

3、明代。到了明代,景德镇广泛地吸取外来文化,创造出来很多创新品种、造型以及装饰,这也使得景德镇站在了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在永乐时期,景德镇烧制出了玲珑瓷,到了成化时期,在玲珑瓷的基础上又进行创新,进而成功烧制出了青花玲珑瓷。

4、现代。景德镇在民国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整个低潮期,但是到了现在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陶瓷企业变多,规模也在变大,很多传统的工艺也在逐渐地再次被发扬光大

景德镇瓷器是从汉朝开始烧制的,到了宋朝和元朝已经迅速地发展了,而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景德镇已经成为了全国的致瓷中心。直到今天,景德镇瓷器仍然赫赫有名,在工艺和技法上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全国制瓷业的蓬勃发展。那么,景德镇瓷器共有几种分类呢?

1、青花瓷。青花瓷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瓷器之一,它的原料是含氧化钴钴矿。青花瓷的成熟时期是在元代,在学术界,基本上也都承认元代的青花瓷是青花瓷的鼻祖,虽然在之前的唐宋两代也有青花瓷产生,但是它们并不具备青花瓷所必备的元素,因此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青花瓷。

2、粉彩瓷。粉彩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又被称为是软彩瓷,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流行至今。

3、斗彩瓷。斗彩瓷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彩瓷。“斗彩”以此最早出现于《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

4、颜色釉瓷。颜色釉瓷是在釉中加入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之后就会产生某种颜色,所以称之为是“颜色釉”。颜色釉有很多种类,例如豆青、影青、钛黄、象牙黄、翠绿、孔雀绿、窑变花釉、茶叶末、西洋红、胭脂红、等等……

5、珐琅彩瓷。珐琅彩是从国外传入的,之后被人称之为是“古月轩”,它是专门为清朝宫廷制作的。珐琅彩是宫廷的垄断瓷器,所需要用到的白瓷胎是景德镇御窑场所特制的。

6、变色釉彩。变色釉彩是以非常高级的细瓷的白釉来作为积釉的,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及铈、镨、镱等混合稀土氧化物来作为它的着色元素,烧制而成之后釉色会随着光源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7、古彩瓷。古彩瓷又叫硬彩,它的色彩晶莹,有着十分强烈的色调对比,形象非常夸张。

8、新彩瓷。新彩瓷旧称是洋彩,是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出现的,引自国外,因此画面上极其具有西洋风格。

9、雕塑瓷。雕塑瓷是通过雕塑烧制而成的立体陶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狮、象等陶瓷工艺品进贡到皇宫之中了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是哪四大?它们分别是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瓷以及青花瓷,下面小编就一一来为大家介绍。

第一种:粉彩瓷。粉彩瓷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粉彩瓷是先在白瓷上面勾画出图案轮廓,再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接着把颜料施在上面,根据需要用笔将颜色洗开,这样人物的衣服或者是花瓣就会有浓淡感以及明暗感了。

第二种:玲珑瓷。青花玲珑瓷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宣德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并且发展的。玲珑瓷玲珑剔透,闻名中外。

第三种:颜色釉瓷。颜色釉瓷就是依靠釉水色彩变化来装饰瓷器。在釉料中调整微量元素的含量就可以将釉色进行改变。通常,颜色釉有青釉、酱釉、黑釉、白釉、黄釉、绿釉、青白釉等等。

第四种:青花瓷。青花瓷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青花瓷的名声都是响当当的

青花瓷的款识分类


中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芦苇鹌鹑青花茶壶

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中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

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庆、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人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青花瓷传说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青花瓷分类方法——按装饰技法分类


按青花瓷的装饰技法,可以分为: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叠彩三类。

元明特别是明代以后彩绘瓷器进入多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除釉下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传世作品外,还有素三彩、釉下青花釉上五彩以及斗彩等。现简单比较一下元明以后各类似的主要彩绘瓷器装饰技法的特点。

(一)青花

青花是指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其制作方法是在成型的瓷坯上用青花料描绘各种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由于它具有蓝白对比,色彩鲜明而典雅大方的特点,因此从元代晚期迄今的六百多年中,一直是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关于青花瓷器的起源,从其釉下彩绘的工艺和所有青花钴料来看,已有悠久的历史。

(二)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的一种。俗称“青花加紫”。在青花间用铜红加绘纹饰。以色彩绚美著称。始于元代。由于烧成难度大,青花釉里红器,被视为古瓷珍品。青花釉里红是元代结合以上青花、釉里红二种装饰技法创烧的一个品种,由于釉里红有严格的煅烧条件,烧成范围狭窄,比起青花来要娇气的多,所以其品种、产量及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如青花瓷了。但它具有单一青花不备的那种红宝石般的富丽感,加上难于烧成而导致的“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历来又显得特别名贵。

(三)青花叠彩

青花叠彩瓷器装饰技法和青花五彩、斗彩相比是基本相同的,它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它先在胎上用青花画好图案的主题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瓷器上用褐彩叠绘辅助题材,再入烘炉中低温烘烤,即成青花叠彩。

青花叠彩采用了釉下青花和釉上褐彩,釉下青花是构成整个叠彩画面的主色,釉上褐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和青花五彩、斗彩有所不同的是:青花叠彩一般用了二种色彩,绘制了釉下和釉上二幅画,其表现的是二个题材,更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由于釉上青花、釉下褐彩,相映成趣,给人以丰富的、鲜明的层次感,二幅画、二种色彩都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而青花五彩和斗彩则采用了多种色彩,在釉下和釉上绘制了同一幅画,表现了同一主题。

青花叠彩瓷器它是以釉下青花为主色调,图案中的蓝色主题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上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用褐彩绘其辅助题材部分,最后入炉低温烘烧而成。主辅题材叠绘在一起,很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就其装饰效果来说,用褐色所绘的老树藤将青花瓷器紧紧地包裹起来,就象给瓷器增加了一层保护外套,别有一番艺术效果。

青花叠彩瓷器青料使用进口纯苏麻离青绘制,青料呈宝石篮;青料少铁锈斑痕,少晕散,非常适合人物山水绘画。

青花叠彩瓷器使用透明白釉,釉面细腻滋润;胎体轻簿适中,釉胎结合严密;胎土淘炼精细,底足无釉,但有釉斑,釉斑自然,砂底细腻,底足无釉处有大片铁石红。

青花瓷器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佳,已经延续了千年历史。

陶瓷-景德镇陶瓷九大分类


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景德镇陶瓷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

景德镇陶瓷分类共九类:青花瓷、粉彩瓷、斗彩瓷、颜色釉瓷、珐琅彩瓷、变色釉瓷、古彩瓷、新彩瓷、雕塑瓷。

第一类:青花瓷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第二类: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第三类:斗彩瓷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斗彩这个名称,明代的文献里未见记载。最早使用“斗彩”这一名称并给予解释的,见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南窑笔记》的作者认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图案的称为斗彩。

第四类:颜色釉瓷

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二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第五类: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第六类:变色釉瓷

亦称“异光变彩釉”。釉色随光源不同而变化。以高级细瓷的白釉釉料作基釉,以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及铈、镨、镱等混合稀土氧化物为着色元素,经一定工艺处理,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在适当的烧成温度下,产生物理与化学变化,生成一种新的固溶体。

第七类:古彩瓷

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再在“彩炉”(在800-900 度之间烧成)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

第八类:新彩瓷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旧称洋彩,出现于清末,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因当时采用进口彩料,画面具西洋风格,故又名“洋彩”。先用五彩颜料在白瓷表层绘以各式画面或图案,再入彩炉烘烤,这种瓷器,称新彩瓷。

第九类:雕塑瓷

雕塑瓷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雕塑而烧制成立体陶瓷的艺术品,简称瓷雕。它的制作需经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艺操作自经高温烧炼才能完成。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近代景德镇瓷业


[摘要]:从清末到民国,仿古瓷、美术瓷均有很高成就。仿古器皆习旧制,继承中亦有创新。彩绘以仿康熙青花为佳,仿乾隆五彩为多。颜色釉仿制更为突出。雕塑瓷在发扬原有的堆雕、玲珑、镂雕等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雕塑的技法,取得新的成就。

从清末到民国,仿古瓷、美术瓷均有很高成就。仿古器皆习旧制,继承中亦有创新。彩绘以仿康熙青花为佳,仿乾隆五彩为多。颜色釉仿制更为突出。雕塑瓷在发扬原有的堆雕、玲珑、镂雕等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雕塑的技法,取得新的成就。

清末民初兴起的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文人派浅绛彩瓷,一改前朝华缛浓艳的面貌,追求一种简约淡雅的清新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从此开辟了陶瓷彩绘文人画派的先河。稍后,以王晓棠、潘宇为代表的文人派改用粉彩颜料绘瓷,从而大大地扩大了色彩领域。至民国二十年(公元1930年)前后,文人派的新粉彩瓷便成为景德镇美术陶瓷的主流。

瓷苑名家王琦于一九二八年邀集数位志同道合者组成“月圆会”,每月十五聚会一次,研讨画艺,绘瓷作画,时人雅称其为“珠山八友”。“珠山八友”一说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八人:另一说是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何许人、毕伯涛八人。尽管说法不一,然而,这十位艺人在当时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珠山八友”等人各有所长,风格迥异,技艺精湛,艺术成就名噪海内外。他们的成功,把景德镇的粉彩瓷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的历史和工艺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

玲珑,明彻的意思。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解放后的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产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种花瓶、各式灯具等陈设瓷。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它显得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

玲珑瓷启始于北朝末年至隋初。唐、宋、元未见,至明永乐年间景德镇窑有甜白釉玲珑瓷烧造,此后复现于清乾隆期,然而数量很少,至于永乐年间的玲珑瓷流传极少,很不易见。晶莹、幽雅的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传统名瓷。它既汲取了青花技术之特长,又采纳了镂雕艺术之妙法,具有精巧致密,素雅清新的特点。外国人称其为“嵌玻璃的瓷器”,数百年来一直誉满中外。

青花玲珑是一种下釉青花加玲珑雕镂的综合装饰。结合呈色青翠的青花纹饰,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青花玲珑的装饰风格与众不同,它的玲珑釉色透明带绿,小孔处透明性强,仿佛开了一个个的小窗户,阳光和灯光透过,成瓷组成的玲珑眼的特殊纹样,艺术效果别具一格。加之与青花装饰相结合,在白中泛青的釉色衬托下,显得分外精巧细腻。朴素大方,清新明朗。

近年发展有彩色玲珑,薄胎玲珑皮灯等陈设瓷;玲珑眼也由单一“米通’,发展为圆,尖、扁、线)弯曲等形式。并能组成各种花鸟、水浪,云彩人物等形状,丰富了青花玲珑的装饰效果,使品种更加丰富多彩。1981年景德镇青花玲珑瓷荣获国家金质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