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是什么 > 导航 >

郎窑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郎窑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瓷砖是什么 什么是瓷砖 郎红釉瓷器鉴别

2020-02-20

瓷砖是什么。

郎窑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郎窑瓷是郎廷极(字紫蘅)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江西巡抚,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在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负景德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郎窑红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郎窑绿釉层均匀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在同类郎窑绿釉中是一件上乘之作。

二、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三、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四、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五、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郎窑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什么是郎窑绿釉瓷?郎窑绿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郎窑绿釉瓷?郎窑绿有什么特征。

郎窑瓷是郎廷极(字紫蘅)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江西巡抚,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在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负景德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郎窑红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郎窑绿釉层均匀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在同类郎窑绿釉中是一件上乘之作。

二、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三、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四、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五、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德化窑瓷器特点是什么


盛行于宋朝,繁华于明代的德化窑瓷器在中国陶瓷中属于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制作细腻,雕刻精美,同时造型生动,深受世人的喜爱,在现代藏品中尤受藏者欢迎。因而,想要了解并收藏德化窑瓷器的人非常多。那么,德化窑瓷器特点是什么呢?

一、胎质优良

了解过德化窑瓷器的人都知道,德化窑瓷器的胎釉质量非常好,而且无论是制作还是烧制工艺都十分讲究,因而作品十分精美。从目前看到的藏品可以看出,德化窑瓷器的胎体比较厚重,而釉面滋润度却很高,很少有瑕疵品,是理想完美主义者的最爱。德化窑瓷器的大件不多,多为小件器物,再加上追求和谐完美,因而能够传世的很少。

二、形象完美

在中国古代人物瓷器中,德化窑瓷器的制作算是最为完美的。它善于根据不同人物形象进行构思,同时在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协调方面非常注重完美,因而作品十分精美,深受喜爱。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没有参考的情况下,能将作品制作的如此完美,比例把握的如此精准,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三、白

德化窑瓷器中白瓷是最多见的,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的。宋元时期的白瓷,釉色偏白,但却带有青色,明代时期的白瓷胎质细腻、透光度好,釉色纯白,光润明亮,因而也被称为是象牙白。到了清代,德化窑瓷器中的白瓷已经有了非常不一样的发展,它的质感更硬一些,透明度也更高一些。

德化窑瓷器的种类非常多,像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瓷塑等都有德化窑瓷器的身影。德化窑瓷器的瓷塑极负名望,尤其是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更是惟妙惟肖,深受喜爱。德化窑白瓷雕塑的人物面部性,衣纹深而自然,能很好的表现出人物特点和性格,这在古代是非常难得的。

201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德化窑瓷器白釉达摩陶瓷像最终以1444万港元成交,这是德化窑瓷器中首次拍出千万价格的,创造了德化白瓷的纪录,但也向世人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德化窑瓷器收藏价值极高。自此之后,世人对德化窑瓷器的关注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德化窑瓷器的市场价格也是频频走高。

看完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对德化窑瓷器特点是否已经掌握呢?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相信以后判断德化窑瓷器真假也更容易一些了吧。当然,如果不确定,还是建议找专业平台专家鉴定一下,更放心一些。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宋代的哥窑在后世受到人们的青睐,元、明、清时期有许多模仿者,他们有自己的风格,被称为仿哥窑。虽然它们的生产工艺无法与宋代哥窑相媲美,但它们有其自身的特点。那么,你知道哥窑生产出来的瓷器都有哪些明显区别于其他陶窖制作出来的特征吗?

1、元哥窑

元代瓷器一般粗糙,瓷体一般厚而松,哥窑产品的胎体厚重,胎体是松散的灰黄色,即使是那些比较小的瓷器也缺乏灵活性。釉面装饰多为浅灰白色,釉质薄,浑浊沉闷,仿佛是火候不够的感觉,且含有一定杂质,釉面不均匀、不干净。裂细纹片,开口较乱,色调不清,缺少宋代哥窑那种开口自然明亮、整齐的效果。

1996年,杭州老虎洞中出土了一些遗迹,老虎洞遗址可分为三个时期:南宋、元初和元末。其中,南宋遗物为修内司官窑,而元初、元末的主要遗物仍与官窑瓷器外观相似,说明元代老虎洞继续生产仿制官窑物品。

元代晚期,有一种容器与流传下来的哥窑非常相似,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就其中使用的一些化学物质来说和原先的哥窑是一样的。都有有浅灰色,深灰色和黑色的胎色,釉色多为蓝灰色、粉蓝和天蓝色。

2、明初仿哥窑

明初,与元代相似,南京沐英墓出土的双耳长颈瓶,有月白釉、薄釉、开片,上有紫黄褐的釉色。器具多为外倾和不规则倾斜设计。扬州博物馆还收藏了从明墓出土的同一对文物,这些物品的釉面与南京明故宫和凤阳明皇陵的釉面相同。

3、明永乐仿哥窑

永乐时期,仿制哥窑是景德镇皇家窑厂的一项新工作,它具有白胎轻、釉色白亮、裂纹大等特点。看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永乐青花漏管,漏管是哥窑的风格。

4、哥窑

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生产出来的瓷器有釉面开孔的现象,原先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后来人们对其裂开规律有了掌握后,故意让其开裂,从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宋代哥窑釉光彩夺目,釉面分为厚线和薄线两种。术语“冰裂”通常被称为“金丝和铁丝”。

哥窑瓷有紫色的纹路,质地薄,此外还有油灰色、米色、粉蓝色三种釉料,表面布满裂纹。这是哥窑最重要的特点,如果是没有薄膜开口和金丝铁丝的话就不是哥窑了。

清代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清代瓷器的特点是什么?1、造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硬朗挺拔,雍正时的造型秀气柔和,乾隆时则显规整,工艺复杂。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例如康熙时期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如双鹿尊等,是康熙时期独有的。总体来看,雍正、乾隆时期造型创新达几十种,乾隆之后造型就没有大的创新了,基本延续前期的造型特点和风格。

2、胎体,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胎土的淘炼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胎骨结构更紧、更细密、有重量感、可塑性好,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呈现多样化提供了保证。清中晚期的胎土则又向粗糙发展,器物的胎质多有颗粒和杂质,也显得疏松,整个瓷器的质量下降明显。例如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瓷器露底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除。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圈层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底,滚圆泥鳅背形足等。

3、釉面,不及明代肥厚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白莹,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清代青花呈色最好的是康熙中晚期,用云南明珠料,呈色是所有青花瓷器中最好的,俗称“五彩青花”。雍正、乾隆青花有呈色浓郁深沉的特点。

4、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御用官窑瓷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缛。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皴,并加皴点,古装仕女高髻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体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清代常常以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另外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

5、款识,清官窑多署皇帝年号款,多六字、四字的,如“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楷篆均有。例如康熙楷多篆少,前期字体宽大,笔画粗重而挺拔,顿捺明显;后期字体渐趋清秀。雍正时期楷,篆并用,款识己定为专人书写,故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基本一致。楷书六字三行横排双圆圈体式,是早期流行的款识,款的书法一般写得柔弱略草,也有少数款写得工整有力。六字两行围有双圈或方框竖写的,时间略晚,字体工整秀丽。乾隆以后篆多楷少,大多书写规整,笔道严谨,根平竖直,书法生动。嘉庆瓷器款识基本承袭乾隆款识特点:以篆书六字三行为主。官窑款字体工整,结构严谨。多用青花书写,也有红彩、金彩及刻款。还有少量楷书款。道光时期多篆书,少有楷书。篆款书体为铁线篆,行笔圆润流畅;楷书款,圆润工整,篆书款,六字三行横排的,无圈栏;六字一行横排的,多数落于器外口沿下或中腰。楷书款,多六字三行横式排列,围以双圈环,有青花、金彩、红彩款及刻款。白釉器青花款与刻款兼有,刻款为六字楷书两行竖式。窑变釉、茶叶末釉及炉钧釉器是刻款,为篆书六字三行横式。

玻化砖是什么 玻化砖特点是什么


玻化砖是什么?玻化砖特点是什么?装修建材种类繁多,有业主了解到玻化砖,但是不清楚玻化砖到底是什么样的,玻化砖有什么特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玻化砖和玻化砖特点,让大家对玻化砖有更多的了解。

玻化砖是什么?什么是玻化砖?

玻化砖是抛光砖的一种,与釉面砖在家装市场上的地位几乎是平起平坐的。因为抛光砖的一大特点就是硬度强与其他瓷砖,可以说抛光砖是所有瓷砖中硬度最强的,而玻化砖作为抛光砖中硬度最强的一种,自然其实力不可小觑。玻化砖经常被用在卫浴空间或者厨房,就是因为玻化砖的另外一个优点,防滑性能。对于家有老人的家庭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玻化砖特点是什么?玻化砖的特点:

1、色彩艳丽柔和,没有显著色差。而自然花岗岩因为成岩时间、岩层的深浅不同色差较大。

2、高温烧结、完全瓷化生成了莫来石等多种晶体,理化性能稳固,耐腐化、抗污性强,历久如新。花岗岩因为自然构成,成材时间、风化程度等不尽相同,导致致密度、强度不一,运用两年后逐步失去光泽,外表磨损粗糙,难以清洁,影响雅观。

3、厚度相对较薄,抗折强度高,砖体轻盈,建筑物荷重减少。而自然花岗岩强度较低,轻盈,增添了建筑物的荷重,且会给运输、铺贴等过程带来一系列的艰苦。

4、无有害元素。花岗岩是自然矿物,长期埋藏于地壳深处,未经高温烧结,故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如长期接触会有害身材健康。

景德镇窑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景德镇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因在江西的景德镇上,故称为景德镇窑,实际上是由数个窑口组成的,又称为景德镇窑系。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有着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有着广泛的影响,是一座因瓷出名、因瓷而发展、因瓷而生存的城市。早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烧制的历史,主要是以烧制青瓷和白瓷为主,青瓷的釉色偏灰、白瓷的釉色较为的纯正,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甚至发展至明清时期仍然兴盛。

早期烧制的青白瓷主要是以光素者较为居多,很少出现刻花的样式。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的瓷器中,瓷器的胎体以及釉色呈现为纯白色如粉,有着粉定之称,而烧制出的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瓷器的釉质十分的清透如水,胎体质感较为的轻薄且巧妙。

将其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较厚且呈现为青色,胎薄的花纹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若隐若现的状态,这是景德镇青白瓷的一大特色。

作为贡品,在其样式上种类了较多,有碗、盒、盘等,造型上大多为瓜棱口、花瓣的形状,纹饰也较为的多样化,有牡丹、梅花、芙蓉、莲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装饰的技法也有刻花、印花、划花、贴花等较多的种类。

可以说景德镇窑的发展在元朝以及明朝时期,逐渐的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功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新品种,在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工匠的技艺上都得到了较高的发展。其中以烧制出的瓷器胎质细腻、釉色光润度高、纹饰图案精美著称,并且出现了粉彩、珐琅彩、广彩、素三彩等多种类型出现,色泽上更加的丰富,有着“瓷都”之称。

景德镇窑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其原料、工匠的技艺而出名,还有一项独特的技艺,就是其烧制的窑炉较为的独特。窑炉的形状以及出风口决定了风的走向以及温度等情况,具有着容积大、烧制数量多的特点,在时间以及燃料上节约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样式精美、种类繁多、工艺精湛、纹饰多样、色彩鲜艳却不失典雅、光润度及透光度高等都是景德镇烧制瓷器的特征,作为我国制瓷传统的窑,它起到了带领以及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题材内容以及装饰、色泽更加的丰富,所刻画的造型生动感十足。现在,我国的收藏市场上,其收藏价值仍然无法估量。

宣德瓷器款识的特点是什么?


宣德瓷器款识的特点是什么?“年款”是从明朝开始兴起的一种在瓷器上印上帝王年号的艺术形式。明代年款大体有两种楷书题写和篆书题写。篆书题写的自永乐开始,以后宣德、弘治、万历等朝代也有。用篆书题写的以刻划暗款为主,一般为“某某年制”四字。并且锥刻款多见于单色釉瓷器上。明宣德起开始出现以青花楷体题写,题于青花框或圈中的年款有“大明某某年制”、“大明某某年造”、“某某年制”等,成为以后明代历朝乃至清代题写年款的主要形式。除口沿、器肩、器腹等无圈框年款外,宣德官窑瓷器上以青花、红彩在器心、器底位置题写的年款,有单圈、双圈、单框、双框、椭圆、莲瓣等边饰。从文字排列看有直行和横书两种。总之,宣德年号款的款式种类之多,为明代历代款式之最。此种现象正说明宣德是“年款”起初阶段,尚没有固定的规范格式形成,所以才会给后人留下一个“宣德款遍器身”的说法。

宣德款的常见笔迹特征

字体写法不一,风格多变

宣德官窑楷书年款中,有一种风格尤其突出,其笔法工整、清秀、刚劲,自然大方,以前人们多认为这是仿晋唐小楷的笔法,近年有人提出宣德官窑年款的蓝本,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台阁体”结构以方正为主,笔道粗细一致,各部停匀,属于楷体,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书写一笔不苟,法度谨严,点画巧妙,转折分明,提按清楚,运笔便捷利落而沉实;线条轻重,粗细有变化,其收笔、落笔、撇捺、转折勾挑处,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牵丝搭笔,显得十分自然。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临摹当时官方常用“台阁体”书写宣德款绝非一人。因此造成宣德官窑瓷器上年款字体的写法不一。

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为例,常见“大”字的撇画,下分割第一笔横划,有右边长的,也有左边长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这一横还有长短之分的。但,由横划左侧三分之一处分割为常见,并且上方出头适中,过长者为清代仿笔特征。

“明”字的日部常低与月部,日与月的最下一横笔,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基准线,而月部却绝无长勾现象。

“宣”字第一笔向右点,往往与第三笔横勾连接。第三笔横勾左高右低,带动整体横划有倚斜之势。

篆书“德”字心上有一横,而楷书“德”字心上无一横。“德”字双人旁与左边有支离不合之貌,“德”字“心”中三点在一个基本平直面上,最后一点无拖拉。

“年”字虽然有五种不同的写法,但第四笔用向右平斜点代替短竖,少有右短竖为常见特征。本朝款不见第四笔左斜是宣德款的重要特征。第五笔左高右低,倚斜之势能收得住,笔不下塌。最后一笔直画下端常见顿笔收尾色浓,极少见尖锐之锋。

“制”字下“衣”一点或有或无,有“衣”款将点和第三笔的撇一笔连成。“衣”字提笔和撇笔书写无连接,“衣”字提笔与捺笔分笔书写常不在一个对应线上。

寄托宣德款的时代特征

研究宣德款识的字体和书法也是对其他朝代所具有的时代书写款识个性和风格特征的研究。

仿宣德款自明代正德开始,字体不如宣德款遒劲,显得方正宽博。具有正德款写款特征。明正德仿宣德官窑制器,因为“年”字的书体是正德的特色(虽然不是绝对),但“年”字的真款第四笔一小平右点,在正德瓷器上常书写成一小横。万历民窑青花仿款,笔画豪放跌宕,青花双圈紧靠圈足,线条无力松棉。“宣德年造”、“大明宣德年造”青花楷书款多为明正德、天启、崇祯等朝寄托款及后代仿制。“德”字“心”部加一横的,基本可以断定为后代仿制。至于部分仿宣德款较为成功,是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处理,字体的特征、书法,都极忠于原器,所以鉴定时如不注意其制作、造型、纹饰及釉色等项,即易鱼目混珠,被蒙骗过去。而正德以后,至民国大肆仿造。其款识带康熙楷书款风格为最多见。

从写法看,字大而工整,字间布白舒展。不象真器款识,字有大小的不同,倚斜之势的六字双行,常显高低错位之分。康熙楷书仿款,双圈青花粗细浓淡一致,首尾无明显的接笔痕迹。“大”字的撇画横笔以上出头过于长;“明”字月部第二笔横、竖、勾转折处,具有宋体的外拓性;“制”字下“衣”竖提后直接写捺,或者“衣”字提笔和撇笔书写连接一线;万历或者康熙有的仿款,楷书笔画不同真款横竖粗细大致相同,而显示出横细竖粗特征。在仿宣德青花款的发色上,康熙青花瓷器因施釉方法采用了吹釉工艺,釉面薄,青花发色浓艳明丽,不见了铁锈结晶斑。至于后贴款的鉴别方法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研究宣德款识的字体和书法,不仅仅是对一个朝代的写款特征作研究。而是因为历代对宣德瓷器的追捧,使的我们对它进行研究的同时,可以兼顾了解其他朝代所具有的时代书写款识个性和风格的特征。仿品的款识往往带着时代书写风格,不是显得字间结构软弱无力,就是体现不出宣德本朝的那种书法韵味。如果我们牢牢记住各个朝代款识最典型的书写青料(或彩料)的深浅、浮沉的呈色变化,和其习惯性写法以及款识的内容、排列格式、字体结构的演变规律,便可以结合器物本身的年代特征,来考虑是否后朝仿前朝,或正处于朝代交接之际,存在着专人延续写款的情况了。虽然说眼下仿制的风气非常猖獗,制作一件宣德瓷器似乎也并不那么难。但是假的总归是假的,它们总免不了有“过”或“不及”的毛病。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深入研究,年款的书写真伪仍不难发现其间的差距,瓷器的“真”、“伪”鉴别也不出例外了。

明代瓷器纹饰特点是什么?


明代瓷器纹饰特点是什么?明代瓷器纹饰装饰主要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方法。从绘画风格上看,无论人物、花乌、飞禽走兽都极为生动豪放、富于画意,线条舒展流畅;加之釉色纯朴浑厚、丰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官窑瓷器的纹饰比较工整、细致,民窑器物的纹饰笔法潇洒、自由奔放,生动地表现了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愿望。画面题材很丰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有些画面取材于锦缎上的纹饰,或受小说木刻插图影响,或取材于戏剧、民间故事传说等。有些内容尤其是在官窑器物上,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有些则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前额及后脑凸出,明代早期龙鳞画得比较精细,晚期有的龙鳞画得草率,龙爪画得比清代简单。此时八宝纹的排列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后仿品有时忽略此点,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明代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如梵文、阿拉伯文、寿字、福字等。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明代瓷器纹饰特点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郎窑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郎窑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