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展鹏瓷砖 > 导航 >

近代画家谢公展款伪作两题

近代画家谢公展款伪作两题

展鹏瓷砖 瓷器底款鉴别 古代瓷器款

2020-08-27

展鹏瓷砖。

当今书画作伪造假的方式和方法,真可谓无不用其极。在此把从网上所见近代画家谢公展款的两件假画,就其造假的方式,以及辨伪的依据来谈一下,从中便可窥得时下书画造假作伪的数量之大,涉及面之广矣。

伪造的《双鹤图》

伪造,乃书画造假的方式之一种。它是临仿原作(真迹)或图片而来,以方式而言有别于臆造。临仿的伪作不论尺幅、结构形式,或者款题、用印等,大多与原作近似,或基本相同。但若与原作稍作对比,便可发现两者之差异,并会使伪作露出临仿的一些马脚。但它是书画作伪造假者普遍采用的方式。在此谈到的从雅昌艺术网上所见由北京中招国际拍卖公司推出的“谢公展 吴茀之《双鹤图》(图一)尺寸:135厘米×66厘米,估价:RMB2,000~2,000 日本藏家田中先生提供 拍卖会名称:北京中招国际拍卖公司2006春季拍卖会 拍卖日期:2006年6月12日”便是一件仿造谢公展、吴茀之《双鹤图》,用来造假牟利的假画。

笔者之所以见到的拍品《双鹤图》图片,就可以断定它是一件仿造的伪作,原因为笔者在二十多年前,在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的《朵云》第五集中见过刊载的吴茀之、谢公展《双鹤图》整版彩印图片(图二),又由于该图的作者和受赠人谢公展、吴茀之、王个簃、谢海燕四位,当时均执教在上海美专。所以在这件画迹中蕴含着有关上海美专的一些史料,故使笔者印象尤深。因此尽管“图一”拍品的内容大体上与“图二”相同,但拍品图右上端的款字要比“图二”原作款题“仙乎 仙乎 茀之先生为海燕宗兄写双鹤 公展补成并题”多了画蛇添足的“仙乎仙”三字,却少了原作图左王个簃的一段题记,王题谓:“此画在美专执教时期,公展、茀之兴到写双鹤,余在旁观看,信手用石绿铺地。现谢、吴老友先后逝世,展读一再,不胜惆怅,略题数字于图左。壬戌(1982年)重阳王个簃并记”从这段题记中就约略可知这件《双鹤图》的创作背景。另据现代中国绘画史相关资料反映,1935年起谢海燕担任上海美专教务长,1939年受刘海粟重托代理校长。在此期间也正是谢公展、吴茀之、王个簃同在上海美专执教。因此在《吴茀之传》(刊载于《朵云》第34集)中对这件《双鹤图》的创作过程也有记述。另外,从“图二”原作上,以及王个簃题记中有“信手用石绿铺地”,但在“图一”拍品中却不见石绿铺地,此即又是作伪之漏洞。再说,如果把两件图片稍作对比,便不难发现无论是画笔、题款书法,或者如吴茀之写双鹤的形态神采,两者显然有异。原作的用笔洒脱豪放,结构浑厚生动,而拍品则显得拘谨松散,仅得形似而已。略说以上就足以证明“图一”拍品《双鹤图》,无疑是一件依照原作“图二”图片临仿伪造的假画了。

“孵蛋”与《兰石图》

孵蛋,乃流行在苏州一带书画造假行内的行话,意指以模仿真迹来造假,即按真迹复制。它的乱真程度比临仿的伪作相对要高,而且“孵化”出的伪作往往不止一件,而是一批。又孵蛋的母鸡(即原作真迹)却仍留存在作伪者手中,使鉴别者缺少了一件可直接用来比较的依据。

在此披露的一件谢公展款《兰石图》(图三),系笔者见自“易趣”网“雅泰艺术”网上拍品。笔者之所以一见这件拍品便会产生有“孵蛋”之嫌疑,此事还得从六年前笔者在《苏州东方200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图录》中所见第192号拍品“谢公展《兰石图》”说起。笔者对于192号拍品引起关注的原因有两点:一、由于在这件《兰石图》的款题中有“玉岑宗兄法正”之语,据此可知它是作者画赠谢玉岑(1899—1935,名觐虞,江苏常州人。工诗文、书法,尤擅词学,能画。系谢稚柳胞兄)的一件作品。而笔者当时正从事《谢玉岑百年纪念集》(京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书稿的校样。二、从《图录》图片上看,该拍品的画笔、款字书法,与通常所见谢公展画迹上的画笔、款字有所不同,从所写兰石的部分线条来看,拍品疑似指墨作品。基于上述原因,笔者特在拍品预展中细察了这件《兰石图》。结果笔者的“疑似指墨”,果然为该图款字“公展”左侧所钤“公展指墨”一印所证实,原来这件拍品确系谢公展画赠友人谢玉岑的“墨戏”之作。对此,笔者曾撰《谢公展〈兰石图〉考释》(详可见2004年6月23日本刊本版)一文,并附刊了谢公展指墨《兰石图》的图片。因此,只需将两件图片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虽然两图在章法布局、款题内容和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但细作比较便能看出两者的差异。如兰叶交叉形成的角度就明显不同,尤其是“图三”拍品上仅钤“谢公展”一印,而在原作指墨《兰石图》上除了钤有“公展指墨”一印外,并在图右下角还钤有“西堂谢氏”一押角印。从这印语“西堂谢氏”,和款题中的“玉岑宗兄”来看,堪证该图作者谢公展与受赠人谢玉岑的交谊。如读谢玉岑(别署懒尊者)在1929年所撰《大风堂萍聚记》一文,作者叙述当年在上海艺苑之交游,其中略谓:“尊者(作者自称)款其门最密者为郑曼青、张红薇、方介堪之薇雪园,符铁年之去矜斋,王个簃之吴氏缶庐,谢公展之西堂。西堂则尊者又常下榻其间。曩有诗曰:‘绝忆西堂烧烛夜,沉沉细雨话冬心。’盖咏实也。”了解了这段艺苑掌故,更可以证明“苏州东方2001年春拍”中的拍品“谢公展指墨《兰石图》”确系真迹无疑,而“图三”这件网上拍品则是一件尚不足语“高仿”的“孵蛋”产物。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近代瓷器出现收藏热


绿地粉彩宝相纹福寿盖罐

近日,从市内古玩市场了解到,因明清等古瓷器收藏品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曾经不被收藏人士看好的近代瓷器开始出现收藏热,无论是新粉彩还是浅绛彩,近代瓷器的大多数品种身价都涨了十倍以上。

新玩家热捧民国瓷

“近代瓷器的市场行情其实是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但这两年就涨得更快一些。”三峡古玩城的商家透露,近代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烧制的瓷器作品,业内一般称作民国瓷。走访三峡古玩城发现,除了极其普通的盘、碗等外,现在几乎找不到几百元价位的民国瓷了,其整体价格几乎是5年前的10倍,甚至更高。像一些普通的民国粉彩盖罐,5年前在市场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价格多在100~200元之间,但现在至少也要2000元。而一些名家落款的瓷版画和人物瓷塑,价格早已过万。比如,“珠山八友”等画师创作的新粉彩瓷,受收藏者追捧而声名大振,一幅瓷版画没有十来万元拿不下。

业内有争议后市看好

但对民国瓷的前景,业内仍有争议。一般来说,陶瓷的半衰期为60年,经历两个半衰期后,才能看出陶瓷的老气来。而1911年~1949年期间的民国瓷,基本上只经历了一个半衰期,在不少老玩家看来,民国瓷属于现代瓷的范畴,很少收藏。

一些专业人士则表示,民国期间,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瓷器御窑厂停办,一些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烧制出堪比晚清官窑的作品,其中不乏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精品,所以民国瓷收藏热潮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瓷器收藏家钱先生收藏民国瓷器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虽最近5年民国瓷器整体上涨了近10倍,但目前总体价格仍处于低位,其后市也将继续看好。最明显的例证是,最近几年民国瓷器已经是内地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成交价格逐年攀升。钱先生称,2007年嘉德四季拍卖会中,推出了60多件民国瓷器,其中一件绘粉彩山水方笔筒,其估价仅为3.5万元至5.5万元,最终成交价竟达25.3万元。

投资要关注三类精品

投资民国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升值空间较大的是画工精湛的精品,普品则基本不具备太大的收藏价值,如民国时期画工拙劣的喜字罐,多为残次品。“可关注三类瓷品。”首选名家名作。如以“珠山八友”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瓷器,一直深受收藏投资者热捧。其次,袁世凯时期烧制的“洪宪瓷”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这一类瓷器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最后,应收藏当时社会名流赠人之瓷器定制,这些绘瓷制品反映出他们的品位、好恶与社交状况,可以证史。

要从造型、胎釉、纹饰、描金工艺四方面综合鉴别赝品。其中,描金工艺是民国瓷的一大特色,主要在器口、壶嘴、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实施描金;赝品描金不纯正还很粗糙,大多描金像枯黄的败叶色。

试析两方署黄士陵款印章之伪


西泠印社2006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之“犀象印萃”近现代名家家刻专场中,精品纷呈,尤以诸多牙印为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清代名家印相对较少,晚清四大家之一黄士陵仅有两方印参拍,分别为“武陵隐者”“文伯所藏”(图一、图二)。从尺寸及石料看,两印属于对章。然而笔者研究认为,此二印并非黄士陵真品,而是现代人的仿作。

先说印文。黄士陵曾在“武陵龙氏”(图三)边跋中说:“曲阜桂氏《缪篆分韵》有‘奋武将军’‘武安长’二印,‘武’篆从之”。“武陵隐者”一印之“武”即如此写法。此“武”在黄士陵印中出现多次,可以看成黄士陵用篆一个特征,仿者选此,可见其对黄士陵印章有一定的研究,有“先声夺人”之臆想,颇用一番心机。黄士陵印谱中又有“金门隐者”(图四),其边款云:“隐篆省文,见《缪篆分韵》,庚寅四月款甫”。“武陵隐者”之隐、者二字篆法均出自“金门隐者”,不过仿者将“者”之“日”字中间一横故意不刻通,以示变化,其实这正暴露了作伪的痕迹。我们说此印的仿刻者有一定的水平,对黄士陵篆刻亦有一定的了解,表现在于刻者在笔划间故意留有冲出线外的刀痕,也是模仿黄士陵的特征,如“者”字,但是黄士陵真刻的这一特征表现在横线上,如是在横划下端,由左边冲入。而表现在横画的上端,则是由右边冲入,这是由黄士陵的用刀习惯所决定的,呈现规律性。仿者不谙此理,只知机械模仿,反而露出了破绽。以上所说其实还只是皮毛之象,黄士陵艺术真正内含和修养并不是能轻易掌握的。我们再从时代气息看,“武陵隐者”之“隐”字“爪”部的刻法,一望而知是当代人的伎俩,其他如一些笔划收笔处的锐刀角,皆是如此,此两个虽时露锋芒刀痕,但在整体上仍掩盖不了用刀功力的先天不足,这便是机关算尽仍露出了马脚的关键所在。至于“文伯所藏”朱文印,线条更弱,结字更散,“所”字之“尸”死板,“斤”失调;“藏”字各包围松散,“臣”拘束小气,边框线条尤其软弱,均为败笔。

两印为昌化鸡血石,昌化石性涩、黏、不受刀,但此两印表现出来的弱点不是石质所造成的原因,而是刻者真实水平的表现,这点是要提出说明的。

相对印文而言,边款之伪更加明显。我们知道黄士陵早年曾用双刀刻款,时间不长,即改用单刀刻款,基本走的是何震开创的单刀法路子,特点是重入轻出,以横划来说,字形多呈左低右高状。约在己丑(1889年)年前后,黄士陵40余岁,他的边款开始有了变化,刻法改用推刀,一些长横划表现地尤为突出,字体则有明显碑意,字形平正,一如他这一阶段书法中落款的碑意行书。庚寅(1890年)以后,无论是黄士陵的书法、篆刻,均已十分成熟了。

分析“武陵隐者”“文伯所藏”两印边款之伪,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将已确认属于黄士陵作品而又属同一年所刻的边款来加以比较。上述两印边款纪年为癸巳,即1893年,黄士陵45岁,在黄氏印谱中,署癸巳年款者并不少见,这就让比较工作变得容易多了。真品印章边款字形的左低右高倾向基本消失殆尽,代之以横平竖直,一行字乃至几行字大小错落而又紧凑、自然、生动,书法笔意十分突出,如“梁麟章印”(图五)边款字如用毛笔写出,伪品则线条单薄、呆板,更无笔意。用刀方法也与黄氏不类,典型者如“广”“雅”等字是。其中“陵”字左耳的写法,在癸巳年中黄士陵尚未如此刻过。至于“文伯所藏”款中“史”字乱无章法,“篆”字“竹”头散漫不聚,下部弧弯刻法全然与黄士陵刻法相左……

最后说点题后的话。拍卖图录上介绍黄士陵生卒年时写作1849~1908年,其实黄士陵卒于1909年这个问题,韩天衡先生在十几年前就已提出并解决了,得到印学界的共识,作为一般泛泛介绍文字不知也就罢了,但作为西泠印社拍卖会,尤其是印章专场拍卖,仅从过去出版的工具书摘录几段文字,仅此一点就显得太不“专业”了。

近代瓷器收藏的热门文人瓷


文人瓷是民国时期热衷收藏的瓷器品种,既没有明清官窑瓷器的昂贵,也不失官窑瓷器的高贵典雅,文人瓷瓷器打破了传统模式,把重点放在了绘制和器型的选择上。把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诗词、金石融入瓷绘。又以大小器件和各种立件型制构绘画面,以瓷为本,彰现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官吏、文人、富商们的喜爱。

文人瓷也叫艺术陶瓷,以浅降彩为主,清代咸丰年间,开始出现明确意义上的“文人瓷”。以程门为代表的文人,尽情舒展个性,发挥艺术才能,首次尝试用浅绛彩将传统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移植到瓷器表面。到了民国时期,宫廷御用洋彩流入民间,新粉彩应运而生,为民间百姓所好,而逐渐抢了浅绛彩的风头,成为民国文人瓷的主角。而“珠山八友”则是这一时期最为典型的代表。

文人瓷发展的四个时期

文人瓷发现和收藏经历了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文人瓷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晚清时期,以程金王为首的浅绛彩瓷;

二是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瓷绘;

三是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年的建国瓷,即“5.6.7”瓷器;

四是二十一世纪,以景德镇王(锡良)张(松茂)戴(荣华)李(进)国大师为标志的当代瓷。

珐琅彩水盂或为近代仿品


□文/图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马妍

品鉴专家:梁军(内蒙古观赏石根雕盆景艺术委员会主任)

委托人:胡先生

家父生前是从事美术工作的,这个器皿具体是何用途我很困惑,有人说这是存放药方的,有人说这是一个水盂,我个人对这一类藏品知之甚少,这个器皿的底部有“雍正年制”款,我想这个器皿是真的,那么这个器皿一定会有一些说法,今天参加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会,就是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导。

专家鉴评:

中国瓷器的烧制进入雍正年间后,制瓷工艺也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此时,景德镇瓷业工人技术水平较康熙时期又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制瓷质量,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从而迅速把清代瓷业生产推向工艺精良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后期的瓷器上,有很多都是仿作雍正时期的,包括到近现代,高仿瓷器中也会出现印刻“雍正年制”的瓷器,所以像胡先生这样的同样印刻“雍正年制”等字样,是不能给予正身的,而且这款似乎是用印章压上去的。

瓷器器身似有描金,金丝不是真金,应该是化学勾兑金,真金在经过氧化后会呈现暗红色,而化学勾兑金的颜色多为高亮度刺眼黄金色,胡先生这间瓷器上的描金的颜色就属于高亮度刺眼黄金色。

这是一件珐琅彩瓷器,如果这件瓷器保是雍正年间的,那么它一定出自宫廷,因为这样的器形,不是普通人家所用。但是根据器身上金丝等问题来考虑,我认为这是一件新仿,年代不过百年,具体用途为水盂,收藏价值不大。

名画家绘瓷作品更有价值


提要:奥运期间,艺术大师毕加索的陶瓷作品首次来到北京进行展览。综观中外绘画大家,除了在纸上作画,也非常擅长在陶瓷上创作,而且由于制作工艺等因素,这些绘瓷作品更具投资价值。

毕加索绘瓷作品受宠

此次到京展览的毕加索陶瓷作品,汇集从1947年到1969年期间的制作。尽管大家对毕加索的油画、素描甚至雕塑作品都不陌生,但他的绘瓷作品还是鲜为人知的。相比绘画作品,绘瓷作品不仅再现了这位大师粗犷刚劲、富于变化又充满童稚的艺术风格,而且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毕加索的艺术创作灵感还来自于民间陶艺。毕加索以试验探索的精神,刻意发掘陶瓷创作的一切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超越所有传统艺术间的分界限制,将美术、雕塑及装饰艺术互补结合。

他用泥釉、氧化物、色粉和粉笔画装饰,然后烧制,有时需要好几次不同温度的烤焙,这样每次还可以添加或叠加部件。装饰画的主题是典型的毕加索风格:斗牛,面孔,神话,静物……。除了用车床加工罐子,他对切割以及在坯泥上直接造型产生兴趣,通过杯子、双耳杯、细颈小底瓶和瓦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独一无二的原作陶瓷艺术品与绘画作品一样,由巴黎的艺术品经纪商康维勒卖出。马杜拉作坊只有复制原作或真迹及销售的权利,现有约几千件复制品,大部分都经毕加索本人检验并为其编号。这就是所谓的真迹作品,都是由毕加索亲自制作的,与纸上的刻印画具有同等的真实性,不同的是陶艺品是立体的,可以在厚度上做文章,使绘画变得富有立体感,使纸上的切割更具棱角或更圆润。同时,毕加索用半圆凿、小尖刀、刻刀、凿子、滚花小轮、滚轮,还有木头、卷纸、网状铁丝、布头等工具雕刻出石膏模型,待石膏模型干了以后,便在其表面附上一层湿度经严格调控的、膏状的特殊陶土,再小心翼翼地揉按,以使石膏模被完全印到陶土模子上。这时出现了和纸张印刷相似的底片效应,深刻的沟痕变成凸起的部分。要尽可能忠实原作,这种极特殊的取样技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使毕加索获得直接在陶土上操作时得不到的出乎意料的效果。因此同一个图案花样却能生出数个再生版本,给毕加索提供了系列创作的巨大乐趣,他可以随意改变色彩和釉彩,多变的泥釉、金属氧化物、高温釉或铜绿的运用,使得色彩的明暗成为同一图案作品的变形中无比重要的因素。在2005年伦敦苏富比举行的专场拍卖会上,毕加索亲手绘制的瓷器价格在20000英镑左右,有限复制品的价格则在几千英镑。

世宗会会长释海龙大师收藏谢古道陶瓷精品


释海龙、释德相大师收藏的谢古道陶瓷艺术精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瑞群(左)与高僧探讨禅学知识

青年书法家卢金昱昊书法作品|“一代宗师”

4月3日,专程从香港来义乌的世界宗教协会会长释海龙大法师与从北少林南下的中国武术大家释德相方丈相约义乌,寻觅禅宗达摩东渡之初落脚古乌伤的踪迹。释海龙和释德相俩位高僧先后在香山寺、圣寿寺和双林寺寻根访祖。在新丝路新起点的义乌西站附近,俩位大师兴致勃勃的参观的国家一级美术师谢古道的艺术博物馆,释海龙和释德相大师分别重金收藏了著名艺术家谢古道珍珠釉、高温颜色釉两件陶瓷精品。青年书法家卢金昱昊向释海龙大师赠送“一代宗师”书法作品。

相传禅宗达摩东渡从宁波上岸,云游至东阳郡乌伤县,落脚香山寺,在云黄山漉指点傅翕,使他顿悟前缘,投身佛门。傅大士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并称“梁代三大士”。

释海龙,俗姓田,濮阳市台前县人,1953年出生,隐身于江湖30多年,“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唯一传人。释海龙是佛道双修百岁圣僧吴云青的关门弟子,燕子李三和海灯法师分别是他大师兄和二师兄。

释德相,中国北少林寺方丈、国际少林武术联合总会副主席、中国东盟佛教协会会长、世界武林联盟中国区主席。

藏友谢君毅:说说我的紫砂壶收藏


范曾大师字画紫砂茶壶

“投资领域如果还有洼地的话,紫砂壶算得上其中之一。”专注于紫砂壶收藏与投资的谢军毅说。实际上,并不是他一人有这样的发现,历经上世纪80年代的恶炒、90年代的低迷直至近两年,紫砂壶投资开始有了逐渐升温之势。

投资之前先混圈

投资集藏紫砂壶之前,谢军毅是把玩玉的,他手上的玉品也颇具身价。随着玉价格递增,好玉越来越难寻,而且价格也逐渐超出他认可的合理范围,所以从2001年开始,他转而对紫砂壶产生兴趣。凡是凝聚了传统文化精髓之物皆是他的心头所好,而且紫砂壶投资门槛比较低,既能把玩,又可泡茶,另外还增值,何乐不为?

初入此门的人往往摸不着门道,那肯定会吃亏的,“最开始的第一步就是要混圈,认识行家才行。”而谢军毅的入门要比别人简单很多,1988年-1991年的时候,谢军毅在宜兴呆过3年,那里有一位亲戚是紫砂壶工艺师,所以想要收藏紫砂壶,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刚去宜兴买壶的时候,这位亲戚就会把他带到他认可的其他工艺师那,让谢军毅看样品,直接省掉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凡是谢军毅看中的紫砂壶,这位亲戚都会帮他把关,看看哪里有瑕疵,哪里做的比较好,最后这位亲戚帮他谈价钱,也能省一大笔,往往别人要花两万元买到的壶,他几千元就能买到。

壶之收藏奥妙无穷

自己开始投资紫砂壶了,也不能总是靠着别人的指点,自我鉴赏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为此,买书钻研紫砂壶投资学问就势在必行了。如今,收藏之路已持续了7年,收藏的壶也有一百多把,可是谢军毅觉得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比如,一把壶的温度、泥料的配比等等都是奥秘无穷。”

虽是如此,谢军毅也会有买错的时候。曾在一位自己常去买壶的老工艺师那买过一把壶,形状小巧,适合手上把玩,当时的价格是1800元,“实际上这把壶就买贵了,市价可能是数百元即可。”因为买回后,他仔细观察,虽然总体工艺不错,壶身、壶柄处却有几处瑕疵,但是他基本上可以判断此壶不是该工艺师的作品,只能算是“代功壶”(一些名家做不过来,找人代劳制作)。虽然也会升值,但是速度会慢很多。

这类作品一般不在谢军毅的收藏之列,所以对于那些地摊卖的壶,谢军毅更是奉劝其他投资者远离,“甚至某些商场紫砂壶专卖店内价格百元左右的,都不是正宗的宜兴紫砂壶,更不要说会有投资价值。”

窑变壶可遇不可求

自己的收藏中,谢军毅颇有几件得意之作,而遇到这些藏品,和碰到喜欢的玉一样,都是碰运气的。

谢军毅沏茶的桌子上放着一把三脚石瓢,这把壶的色泽异于其他壶,它并非人工产生,而是烧制的过程中天然发生,业内人士称为“窑变”,其几率很少,有些人制壶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碰到窑变的现象。

在宜兴有位老工艺师被其他人视作不务正业,因为他矢志不渝地要制作窑变壶,年近花甲也无甚成就,家里人都很埋怨。有一次谢军毅去他家看壶,顺便和他聊天,随口说了句“你都这么久了也没做出什么好壶来,还是不要再往这个方向走吧。”老人家不服,拿出这把壶来给谢军毅看,这下谢军毅就开始对这把壶日思夜想,后来常去他们家聊天,最后成了好朋友,老工艺师便也半卖半送地友情出让,如今已成谢军毅的镇藏之宝。

此外,还有一件蒋蓉的三脚供春壶也是从当地一位工艺师之手购得,作为继制壶一代宗师顾景舟之后的制壶名师,蒋蓉的作品升值空间可以想见。

另有一件意外购得有熊猫图案的国宝壶,形态可掬,工艺精湛,他当年的购入价是8000元,而在宜兴当地的紫砂展厅看到标价是36万元。

一壶不事二茶

买到名贵之壶后,更要好好地养壶,壶养得好也能让其增值不少。这也是谢军毅钟情紫砂壶的原因,买了名贵之壶并不是把它供起来,而是能用来品茶怡情。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效果。

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锈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也能看出紫砂壶的品质来。“养壶不仅要有钱有闲,更要有心,其实不论是制壶、买壶还是养壶,与之相关的个人气质都会随之转变。”谢军毅道出投资之外的乐趣。

如何判断一把壶的优劣

紫砂壶的拍卖收藏可分为旧壶和新壶,谢军毅的藏品以新壶为主,他也建议初学收藏者,不妨收藏一些新壶,特别是现代工艺大师的精品。

看泥料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且都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泥料经过适当比率调配,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烧,可以呈现深浅不一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一般来说,越是稀有的泥料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价值就越高。

看工艺一把好的紫砂壶要求点、线、面的过渡清晰,当直则直,当圆则圆。一般而言,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分量还要均衡;壶身线面要求修饰平整、内壁收拾利落。通常而言,紫砂壶的“形”以古拙为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看工艺师一般情况下,紫砂壶根据其制作者的身份和技艺,价格从数十元、数百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所以普通市民投资收藏紫砂壶要量力而行,工薪阶层可以选择助理工艺师和工艺师的作品,以小搏大。随着工艺师技艺的进步,壶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民国瓷几年内涨10倍 近代民国瓷收藏有诀


民国粉彩开光人物图双耳瓶(一对)资料图

十多年前,中国不少喜爱陶瓷的人把目光投向近代民国瓷,并逐渐形成庞大的近代民国瓷收藏队伍。一位经营者表示,近代民国瓷市场形成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价格就涨了10倍,而在“非典”以后,其价格又连续翻番。中国瓷器在清三代时达到顶峰,极尽精致奢华之能事的清代官窑经过从民国以来的市场积累,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同时,现代陶瓷艺术又以近代民国瓷为发端,无论是清三代的收藏者还是对现代陶瓷感兴趣的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关注近代民国瓷,参与者的队伍显得格外庞大。

高价之中存在炒作成分来自宁波的近代民国瓷收藏者蔡先生2005年从当地的藏家手中买下一块王步的靑花瓷板,“对方是几千元买来的,卖给我的时候要价十几万,理由就是在这之前的中国嘉德拍卖中,有类似的藏品卖出14万的价钱。”蔡先生这样回忆。虽然是民国靑花大师王步的典型风格,这块瓷板却没有署名,再加上十几万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很多人都觉得蔡先生买贵了。几个月后,类似的瓷板分别在上海和南京拍出近百万和200多万元的价格。对于蔡先生手中的这块靑花瓷板,很多人“觊觎”已久,景德镇的行家多次给出百万元的价格,都被他婉言拒絶了。顶尖的作品可遇不可求,一旦出手,即便花费更多也很难再度拥有。王步作品的最高拍卖纪録已经达到三百多万元,一般的名家瓷版画也有几十万的身价,蔡先生提醒近代民国瓷的爱好者,高价的近代民国瓷交易确实有一定的炒作成分在,收藏时要格外留意。

影响市场价位的特殊指针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大师们,把艺术创作的载体从宣纸转移至陶瓷上,无论是观赏器还是实用器上的装饰和造型等都不再受到限制。这是近代民国瓷的特点之一,也是鉴赏的特殊指标。“就瓷版画而言,绘画水平成为较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名家的绘画风格、画面的布局等都可以作为鉴赏的指标,这一点与中国绘画有着共同之处,”陶瓷玩家杜育明介绍:“同时,收藏者也可以从胎釉和用彩等来进一步硏究。”近代民国瓷的创作者们给陶瓷以艺术的灵气,这一点得到蔡先生的认可,他举例说王步特殊的靑花技法是很难模仿的,一笔一划地对照画会显得很呆板,很难得其神韵。

与中国绘画等相似的另外一点是作者的落款。所有看到的人都认为蔡先生的那块王步的靑花瓷板是最能体现王步的风格与水平的,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落款,如果不是这一点,其价格会高出一半以上。市场上也有仿冒的近代民国瓷,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潜心学习,识别并非难事。港版的《瓷艺与画艺》与耿宝昌的《珠山八友》都是入门必备的书籍。目前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近代民国瓷数量极为有限,分布在各大古玩城的店铺中陈列的则是经过行家们筛选的上品,是最为可行的上手与赏玩渠道。加入近代民国瓷论坛,以瓷会友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稳妥方式。

近代民国瓷

一般意义上按照民国的时间段来划分。近代民国瓷之所以成为一个收藏门类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登峰造极的清代官窑不复存在,优秀的陶瓷艺人流入民间。不再有宫廷苛刻的要求,也不用按照特定的图案和器型创作,艺人们的个性得到发挥,民国陶瓷在胎釉、造型和装饰上都有较多改变;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从清末就已经活跃的瓷版画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陶瓷艺术家是近代民国瓷的名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