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陶瓷文化 > 导航 >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是陶瓷很大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是陶瓷很大的价值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古代的瓷器价值

2020-02-21

陶瓷文化。

陶瓷作为艺术品的出现,其价值观已经脱离了本来的应用,成为了装饰品的珍藏。而它呈现的美感,已经不可能仅仅是从表面去评估,它本身的含义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才是陶瓷很大的价值所在。

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每个国家民族的特性都不一样,对于自然的向往也就不一样。从古今的神话来看,东西两方的自然之道追求的也不一样:与其说是西方人对事物的本质更感兴趣,倒不如说是东方人对事物的理解多样化。比如绘画方面,西方人能简单而又强烈地用线条感让你觉得临摹物的栩栩如生,但东方人的笔墨却更加注重某种精神,反而刻意忽略实物的真实性。WWw.taoCI52.cOm

中国人向来注重事物代表的含义,并不惜以此来强调自己的为人之道,就像虔诚的教徒修行某种境界。这种文化的体现并非不切实际,只是一种美感的偏好而已。在古往今来的作品之中,中国的山水、花卉、人物的绘画与书法都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线条与色彩的搭配极为讲究,有点对号入座的味道。这种风格是临摹不来的。是以古往今来的大家们流传下来的真迹,或多或少可以给予你辩之真伪的线索。西方人的真伪考究或许需要过多的人为技术条件操作,而中国人的作品,如果你是行家的话,大致上都可以十有八九的确定。当然,这需要火候,而且你也必须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因为中国人讲究门户之见,地域之分非常谨慎。

在众多陶瓷作品之中,无一例外有种感觉,那就是古风。陶瓷这种东西的美感在于意境,无论是格调典雅、高贵或者气势如虹,那种古风的味道是很浓烈的,就算是平常百姓用的餐具之上也能窥见一二。茶具有茶具的特色,酒具有酒具的特色,碗、碟、盘都各自有各自的精华。你可以在某件陶瓷作品上看见悠然自得的名士神态,也可以看见古时大家闺秀扑蝶的嬉戏之乐,甚至你也能扑捉到山水中的磅礴大气,或者寥寥几笔,色素简单的花卉、田园之景。不管你是否懂得欣赏,或者是你根本不在乎,但是如果在陶瓷的作品之中,出现了某种图案,比如飞机大炮,或者漫画人物、明星肖像之类的,你多多少少会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胡闹的恶作剧,格格不入,毫不协调。在一幅油画之中,上半身赤裸的少女抱着汲水用的罐子,那种艺术感觉或许你看不明白也感受不到文艺气息,但它决不会给你一种毫不协调的感觉。但是如果这幅油画里题有一首宋词,你会作何感想?毫无疑问,你会觉得这是四不像。

曾在某家公司的大厅内看见青花瓷的作品,绘着中国传统的江南水乡之景,并附有一首宋词《青玉案》:山城古道长亭暮,望不尽,江南路。西水东流沧海处,千帆碧影,断桥同渡,已过三千户。凌波燕子双飞去,巷陌谁家落风絮。半曲新愁君未语,伊人何在,小楼独住,一夜听春雨!

青花陶瓷酒坛

据悉这青花瓷乃定制,词也是请人特意而作,颇费苦心。定制之人十分喜好传统文化,而且有一定的见解,对中国的陶瓷作品尤其偏爱,重金收购了不少珍藏。在他认为,中国的山水、书法的精华在于之苍凉、之感伤、之悲郁、之挥洒、之飘逸、之气魄、之雄壮、之大势、之桀骜、之温柔、之多情、之委婉、之沧桑、之寂寞、之豪迈、之狂傲、之不羁、之奔放,乃作者的人生感悟而发,是令人不能自以,寥寥笔画、数句,当中多少情何以堪,实是耐人寻味;其线条之张弛是否有度,其笔画收发是否自如,其下笔劲道是否大小有乱作者全知道的一清二楚;什么样的作品就应该配什么样的特性,那是一丁点都不能错的!

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取向


纵览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你会发现不管是釉色装饰,还是彩绘、肌理刻划表现,都以追求自然,再现自然为最高艺术境界。特别是宋代瓷器表现得尤为突出。哥窑的开片瓷追求冰裂纹的自然效果;建窑的兔毫纹,吉州窑的鹧鸪斑追求动物毛纹、斑点的自然纹理;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追求玉的天然色泽与质感;钧窑的窑变釉追求“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自然景象。这些陶瓷艺术品,虽然都是人工制作,有人工因素在内,但看上去却“宛自天开”。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始终在追求着与自然的契合,追求天人合一,并形成了中国人的自然观。我们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园林艺术等方面都能感受到这一点。在中国,自然一词最早出现在《老子》中:“‘自然’就是道,就是无为”;到了汉代,王充《论衡》屡次谈及“自然”,并辟有《自然篇》,专论自然。

在文学艺术方面,有《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的“自然富贵出天资,不待金盘荐华屋”等等,都是认为自然美是天成的,是人工雕琢达不到的。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提倡“自然”,反对人工“雕琢”。在书画艺术方面也有“艺法自然”。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王维《山水决》:“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只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

中国传统园林对自然的表现和追求就更为典型。它和中国绘画艺术一样,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的造园要素是以展现天然形态为美,没有太多的人工雕饰。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自然”。

今日的仿古砖设计也正符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取向。从仿古砖外观特点与抛光砖、瓷片相对照,它更接近“自然”的状态。

罗磊光痴迷传统文化艺术 绽放中国瓷器异彩


湖南2014-04-09(中国商业电讯)--罗磊光:“我爱我的家乡。我痴迷家乡的乡土文化艺术。”

谁能想到,就是因为这份爱、这份痴迷,罗磊光保留了中国瓷器史上一批不可或缺的珍品,在中国和世界收藏界书写了独放异彩的一笔。

在目前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历史的釉光——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中,展出了罗磊光先生珍藏的近百件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震惊了国内外观摩的陶瓷专家们,他们一致肯定:“此项收藏弥补了陶瓷史上的空白!”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成功创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由于烧造时间短,传世作品罕见,故极为珍贵。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引起世人的足够重视。据专家估计,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精品存世量约四百余件。今湖南省博物馆珍藏十七件,故宫博物院内藏仅7件(现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内设有“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展览和熊希龄先生创烧釉下五彩瓷的专题介绍)。

而罗磊光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个人收藏了三百余件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此外,他的个人收藏数量竟然几乎占到全国博物馆此类作品馆藏总数量的百分之九十,不管是从藏品的数量来说,还是就藏品的稀世性、珍贵性而言,他的私人珍藏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化寻“根”

罗磊光痴迷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收藏是从寻找心里那条传统文化的“根”开始的。

罗磊光出生在湖南的一个书香世家,父祖辈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爱好收集古董。在罗磊光出生的时候,虽然祖辈们积攒下来的那些珍品因为历史原因所剩无几,但罗磊光耳濡目染,深受祖父和父亲的文化风骨传承,自小偏好历史、艺术,感触到了不少传统文化的精髓。博大宽广而又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已经深深潜入罗磊光的心里扎根,不断壮大。

“传统文化对我后来的收藏爱好影响很大。”罗磊光说。从小罗磊光的兴趣有三个,一是读书,尤其是历史书籍与古之前贤们的思想精髓最为吸引他。从老庄对“道”的阐述,孔孟治世的思想,到风调高古的唐诗,恣意汪洋的宋词。罗磊光无不涉猎,无不倾倒。二是绘画,小时候他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了三年时间的工笔画。另外,他最大的兴趣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所留存下来的这些艺术品了:“小时候,在乡下看到雕花的木版,有花样的瓶瓶罐罐,我都会当宝贝似的收集起来,我常常痴迷地欣赏它们,那些五花八门的收藏品成了我精神的乐园。”

罗磊光深深地迷恋中华传统文化,许多前辈大师的著述和事迹让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沈从文一生致力于民间艺术的发扬;张伯驹为国宝散尽家财,甚至连性命也不顾惜;孙瀛洲捐献一生所藏,鉴宝不断,无私育人??等等。前辈们的精神和追求触动了罗磊光心里那条传统文化的“根”。

1992年,成长在广东的罗磊光决定回到一直魂牵梦绕的家乡——湖南,他要发掘家乡的乡土文化艺术,去寻“根”。

“我作为一个湖南人,很热爱乡土文化,醴陵瓷又是湖南一处有名的窑口,它代表了湖南的一种文化,所以我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或许是缘,也是不断坚持不断寻“根”的必然,罗磊光遇上了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这是一次让他惊艳的邂逅,当那些静默的瓷器用绝世的身姿向他娓娓述说的时候;当他了解到这些珍品存世仅仅数百件——也许后人们还来不及认识它们就可能已经消失,罗磊光做出了他将毕生为之付出的决定。

为瓷痴迷

罗磊光要继承前辈们用自己的伟大精神所给予他的启示,他不仅仅要让世人,而且要让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在这一领域上的创造和辉煌。

在罗磊光看来,单论一件或几件古艺术品,它只是一件古代器物而已。如果把它们集中展示在一起的话,就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文化,这些古艺术品才真正凸现出文化载体的意义。

“希望能把所有的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集中在一起,最大程度地研究,展现它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因此,罗磊光将他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了保护及抢救收集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他收集相关资料,钻研清代到民末的历史、陶瓷和收藏等多个方面的资料,走遍了三湘大地,踏访大江南北,以一己之力四处搜集这些存世稀少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上海,他为了收集一个“竹林七贤瓶”,付出了十倍于收藏者购进价的巨资。而为了一个梅瓶,他先后七次奔赴湘西凤凰县,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倾心交谈。老者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眼泪汪汪地把梅瓶交给了他,并一再嘱咐:“它太珍贵了,一定要珍藏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罗磊光不负老人所托,曾经有一位台湾富商要出高价购买这个梅瓶,他也毫无所动。“我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展示和保管好这批珍稀的艺术品,弘扬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与艺术的成就,让更多的人来解读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说这番话时,罗磊光的眼中绽放出异彩。

经历十余年的奔走,罗磊光怀着这样的精诚和使命感,收藏了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作品三百余件。由于清代末年时局动荡,受到战火影响,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仅仅发展了二十余年就告终结,因此存世作品极少。据专家估计,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存世仅四百余件,可以说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孤品。

釉下五彩

五彩瓷器在中国陶瓷文化中别具一格,自明代创瓷以来,一直以釉上彩或者以釉上彩加釉下青花彩的传统形式烧造。清代康雍乾时期,虽有五彩加金、加蓝和粉彩等工艺,但均没有突破以釉上彩为主的局面。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釉上彩、釉上五彩容易烧制,而在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之前,釉下彩只能烧制单一颜色,如青花瓷。

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成功创烧突破了历史局限,填补了中国陶瓷史的空白,从材质、技术加工、造型、装饰和烧成等多方面,首创中国釉下五彩瓷器新品类,开创中国釉下五彩瓷器的先河,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器形美、彩饰美于一体。

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首创于清代末年,是由著名的维新运动者之一熊希龄先生所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所研究创制。他们引进人才与先进设备,改进制瓷工艺和烧造技术,创烧出了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其作品在当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以其清雅、温润、素洁、静美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创新工艺,醴陵釉下五彩瓷于清宣统元年在“武汉劝业奖进会”获得第一等金质奖;清宣统二年醴陵瓷器获“南洋劝业会”第一等奖;清宣统三年醴陵瓷器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最优奖”;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享誉中外。醴陵釉下五彩瓷从此被国内外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当时《时报》报道:“釉下器及釉下颜料制造方法,当时且为景德镇所不及”。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陶瓷专家、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耿宝昌先生对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评价为:“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在中国陶瓷里面是独树一帜的,这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创新的一个方面,很难得。”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女士评价更高:“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造,仅仅二十余年的生命,灿烂又异常,如昙花一现,让人赞美。中国瓷器烧造历史,如此生命短暂而又成就不凡的,只有北宋汝官瓷器与之相似。我觉得,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更重要一些??”

原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著名古陶瓷专家、上海博物馆馆长汪庆正教授则说:“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很重要,它代表了中国瓷器文化的一段历史。湖南罗先生收藏醴陵瓷很重要,将来研究中国陶瓷的时候,讲到醴陵一段,只能到他这里来。如果这里没有,中国瓷器这段历史就没有了。”

再放异彩

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不可估量,罗磊光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对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收藏,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收藏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

罗磊光不单是要做一个陶瓷鉴赏家或者收藏家,他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了解中国的传统陶瓷文化,这样才是对陶瓷文化艺术的真正继承。保存最完整的器物也不过数千年,而文化的精神与精髓,却可以永远传承下去。

为此,罗磊光创办了“云衢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在中国唯一的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集中收藏馆——“磊光艺术馆”中公开展出自己的珍藏,出版《醴陵釉下五彩瓷选集》等专著来介绍和展现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绝美,力图在最大的范围内传播这一独特文化。他的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珍藏震惊了国内外专家,他的专题学术演讲折服了中外学者。

没有人想到,存世如此稀少的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罗磊光以一人之力珍藏了如此之多的数量,并且让世人可以通过公开展览来了解它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文化。目前,此批珍贵瓷器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进行展览。

罗磊光表示,“对我们一时遗忘的或即将消亡的乡土文化艺术”,“将继续收集、整理、保存并公诸于世,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

罗磊光,云衢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该公司专门从事古艺术品的收集、书籍出版和展览。

以企业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这一特殊的文化领域,罗磊光被誉为“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收藏第一人”。

陶瓷绘画是表现陶瓷艺术价值的无声语言


瓷器因为美好的器形和附着在它表面的绘画充分展示出作者的艺术理念,作为收藏品而得到大众的认可。对于书法绘画艺术的的一些准则,例如题材、风格、表现手法、构图等因素也是同样于陶瓷绘画中体现出来。陶瓷绘画虽然侧重于强调本身的装饰性,与纸面绘画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本质上还是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陶瓷艺术品通过绘画表达制作者的心声,是当时年代历史文化的反映。因为在很大的程度上,陶瓷绘画直接借鉴了书法绘画的一些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当代的陶瓷绘画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自由与开放,陶瓷更多的是一种介质,艺术家可以在此上面任意的去表现,而不必限于具体的框框之中,这也是艺术之于当代的一个显著的特征。陶瓷艺术的审美特性,既包括陶瓷绘画作为装饰主体的美感,同时也包括陶瓷器型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她使中国走向了世界,更使得世界认识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影响自古有之且非常深远,虽然当前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西方陶瓷艺术的审美理念日益被我们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仍然是我们创作灵感最好的源泉。

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的顶峰为什么是汝窑?


今天的主角,其实周董在同一首《青花瓷》中已经唱出来了

当然,天青色不是青花的颜色。周董这首《青花瓷》的词作者方文山自己承认。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汝窑天青釉。

和国民瓷器青花瓷不同,汝窑在民间,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

但只要对中国古代瓷器稍微有了解的人心中。

汝窑瓷器都毫无疑问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地位。

明清时期,就已经有谚云:

“家有千金,不及汝瓷一片”

为什么这么金贵

因为,它就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

虽然,按照上期我们介绍的知识,它只是低温软质瓷。

那么,为什么它是古代中国陶瓷艺术的顶峰呢?

还是先说答案:

汝窑瓷器身上体现的是古代中国哲学和审美的最高境界。故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为顶峰。

我们来看汝窑瓷的身世。

我们说的汝窑,严格说来,应该叫“汝官窑”

传说它是艺术皇帝宋徽宗一声令下创造出来的

传说当大臣请宋徽宗指示要烧出什么釉色的瓷器时

徽宗皇帝说: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什么叫“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

皇帝一声令下,窑工们绞尽脑汁最终造出了汝官窑瓷器

对此徽宗大为满意。

能让大艺术家宋徽宗满意的艺术品,是这样的

实际上,在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时代,汝窑已经开始烧造了,

但精品大多出自徽宗时代。

自然,贵为官窑,自然是精品。但精品不代表艺术水平高。

秉承中国传统陶塑技艺特征的石湾公仔 风格独特题材鲜活


·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又称石湾艺术陶瓷,是一种特色传统陶瓷工艺品。产于中国陶瓷名镇的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艺术。

·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是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出产的陶瓷工艺品。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石湾公仔”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传统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石湾艺术陶器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数百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之为“石湾公仔”。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2006年“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湾公仔

石湾的陶塑技艺秉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特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石湾公仔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艺术,它的题材跟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关,直到现在,石湾人的生活依然跟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石湾逛一下市场,你就可以发现很多跟陶瓷有关的摊档。从日常所用的器皿,到一般家居摆设,都离不开陶瓷。这种传统的陶瓷文化世世代代影响着石湾,如今,不少年轻陶艺家对于陶艺创作都充满热情,希望能够掌握到这种传统的工艺。 石湾的陶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注入了不少现代的元素。为了开创新路,有一些陶艺家会创作一些新的题材,另外还会在传统石湾公仔的神髓中,加入一些新元素,希望让陶艺发展有新的空间。

陶瓷艺术:陶瓷设计中传统纹饰的作用


陶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陶瓷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自身的传统,并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图案是典型的传统陶瓷装饰文物,经过数千年的筛选、提炼,仍经久不衰,沿用至今。探究传统陶瓷装饰文物,从中借鉴高超的艺术创造规律、精美的工艺材料及绘制要求,对图案设计、图案形式美的广泛应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缠枝莲青花瓷花瓶

陶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以纹饰装饰作为陶瓷装饰的主要方式。五千多年前的传统仰韶文化,其彩陶装饰图案已达到成熟阶段,图案略显深度抽象化,成为中国古往今来艺术作品的模板。著名的陶瓷艺术家陈复澄教授曾经在中高端论坛会上发言:“中国的陶瓷设计必然要走向创新之路,但必须坚持其民族化的特征、继承传统,缺少民族化的设计方式,无法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缺乏传统设计方案就是无根源、无生命力的设计,因此,陶瓷的原创设计方案必须将民族化始终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坚持陶瓷设计的传统性,接着,对陶瓷设计进行不断创新,给予其新型的文化底蕴。”在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新时期,各国生产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竞争对手与范围与以往也大有不同,具有民族性和原创特性的陶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我们要坚持沿用古人留下来的传统陶瓷设计方式和理念,以我国传统装饰文案作为设计的一大亮点,将其应用到当代陶瓷设计方案中。

1、我国传统装饰的特征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国陶瓷传统装饰的样式各种各样,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史上的奇花一朵,凝聚着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精华。而我国的传统纹样图案中也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内容及人文精神,它是我国传统精神的精髓,也是构成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映衬出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中国传统纹饰拥有与生俱来的艺术特征和生命力。中国纹饰有以下特点:第一,具体题材,抽象应用。纹饰中的大部分素材来自大自然或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图案设计的造型避免具体形象的束缚,一般适从视觉波动范围,跳出平凡的樊笼,将传统艺术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繁简转变,乱美交集。传统装饰品的繁简特征与现代艺术特色有很大差别,但传统纹饰图案的设计方式不是简易排列、单纯重复,而是讲究纷乱的造型中所展现出的节奏和意蕴,将疏密程度、大小范围、主次分明、虚实结合、动静协调做到整体相统一,突显局部的特性,让局部变化遵循整体的特征,这就使得纹饰的层次更加清晰,内涵更加深刻。

2、当今陶瓷装饰设计对传统纹饰的借鉴

2.1 陶瓷纹样设计样式的借鉴

我国最早的陶瓷有单独、连续及相互组合等设计方式,由于陶瓷样式设计能够配合各个角度的审美和视觉,所以被广泛运用在陶瓷发展业中,而且这种样式可以展现出节奏与意蕴之美。这充分证明原始人类拥有较高的聪明才智,精通陶瓷纹样的形成方式和规律。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骨式,创造出各异的纹饰造型。中国传统陶瓷纹样的形成一般采纳“动”的方式,这样可以赋予瓷物欢快、流畅相结合的韵味。设计花纹可以采用弧线、圆点共同构成,一般以点进行具体定位,点的各个方向可以延伸出形式各异的纹样,在小范围内自由地展现各类图纹,让多样式的图案动乱结合、错杂交集、变幻无穷。

2.2 传统陶瓷纹饰制造意念的借鉴

我国陶瓷纹饰本身具有强烈与单纯相结合的特征,加上有极其朴素的展现力,给人们带来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传统纹饰的创造过程,一般以社会生活素材为基础,但也有一些纹样附有图腾意识。不管人纹还是动植物纹,都展现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发展形态,包括广泛被运用的几何样式都属于环境和生活的素材模拟。山峰的层峦叠嶂、太阳形状与照射散发、植物的生长模样、动物的活动形态等,通过人们的精心描绘,显得栩栩如生。这充分展现出在传统陶瓷装饰中,人们能够巧妙地将复杂多样的自然物的艺术美合理应用到陶瓷设计中,增强陶瓷艺术的渲染力。在当代陶艺制造过程中,我们在继承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也需要学习与借鉴西方陶瓷设计的先进方法,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使用西方的设计模式,而是在借鉴之上再从实际活中去发现和挖掘陶瓷制造的形态美,还包括外观制造的思想观念。

3、陶瓷纹饰的设计实现创新时代的飞跃

一般情况下,陶瓷纹饰是以民族文化的构成形式、文化历史及情感变化为基础的一种艺术展现形态。它起源于传统纹样形态,已经经历原始文化及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发展历程。陶瓷纹饰的设计体现出地域文化底蕴,彰显出各个时代的文化特性。同时,陶瓷的设计方案是以纹饰的设计风格为基础。在淳朴经典的传统陶瓷设计方案中,通过展现出的那些变幻无穷,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与设计,历经数千年迈步历程仍然经久不衰,一脉相承。具体陶瓷设计方案的形成及思维方式的灵活应用,有效地展现出我国陶瓷的艺术形态美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陶瓷设计方案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灵感想,同时,让环境与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相符合。

新时代的陶瓷艺术设计方案不是简易、单纯地模仿纹物形态,而应该凭借自身的美学经验,结合巧妙的设计理念再进行创作,陶瓷设计是对古人审美观念的沿用与继承。简单的设计方案是众多设计艺术种类的奠基石,也是审美观念的基础,这是不容忽视、不可跨越的。当代陶瓷设计使用的图式元素不仅使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符合,还从内部属性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愈加具备现代感,凸显时代精神。实践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任何艺术创作都与之息息相关。因此,新时代的陶瓷纹饰设计必须坚持走实际化的道路,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素材。要观察和选择自然界的物种,总结和提炼出该自然物的本性及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创作的活力。

4、结语

陶瓷时代是一个经久发展的艺术时代,中国传统陶瓷纹样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身具有生存及发展的活力和演变形态。发展成熟的陶瓷图案凭借精美的图案与巧妙的设计,再运用多样的手法、复杂的形式,无不体现出与生活的联系。当代陶瓷纹饰设计应该立足于传统的陶瓷艺术,从中借鉴意图、布划、创作思路,展开积极创作。这样既可以使新时代的陶瓷纹饰设计附加艺术韵味与中国文化特性,也可以让我国传统陶瓷艺术跻身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永葆生机与活力,让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