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神秘7501毛瓷再创投资新高

神秘7501毛瓷再创投资新高

瓷砖墙面 毛瓷器鉴别真品 全瓷瓷砖

2020-09-03

瓷砖墙面。

红色官窑

7501毛瓷

“红色官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殊瓷厂在各历史年代所生产的各种生活用瓷和装饰用瓷,这些瓷器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成了见证这段时代的历史文物,这些“红色官窑”瓷主要包括文革期间生产的“领袖用瓷”“中央机关用瓷”以及馈赠国外元首的礼品瓷等。

1975年1月,设在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供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号为“7501”。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了“7501工程”任务,共生产了100余套,约上万件瓷器。

此套「7501瓷」采用高温釉下五彩工艺,半薄胎高白瓷釉下彩,一套共8件,由6个茶杯,一个茶罐,一个茶壶组成,其特征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音如磬。工艺制作极为精细,手工在瓷胎上直接绘画,一次烧制成功。其瓷质晶莹如玉,壁厚不足毫米,品相精美,代表了当今中国最高的制瓷水平,2013年为毛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红色收藏品市场急剧升温,此套毛瓷具有极高的收藏、研究、投资价值。

品种数量

当时“7501”瓷的研制数量为1万件,出窑后完好的仅有4000余件。经过精心挑选,送发北京千余件,还有的送到了湖南,剩下一部分留在了江西封存库房。“按规定,封存库里的应全部销毁,但考虑到专用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损需要补充,所以只毁掉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留着做储备。 按品种分主要有茶具、餐具、酒具、花瓶、挂盘等。按档系分主要有艺术陶瓷、精品陶瓷、通用陶瓷。

工艺技术

毛主席专用瓷工艺复杂、用料昂贵,国家用瓷办公室为制作“毛瓷”,花重金购买储量已近枯竭的临川高岭土,制作出的半薄胎高白釉瓷器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用手指轻轻的敲击,其声清脆悦耳,在光线照射下,器壁成半透明状。它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之感。毛主席亲点“水点桃花”纹样,清新脱俗。

原材料选用濒临绝迹的高岭土,有色金属矿物质研制,手工磨成的色料,瓷质细腻,手工绘图,绘于釉下,透过釉层溢于瓷表,因此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不含铅、镉等有害物质,耐酸碱,使用有益健康。产品在1380摄氏度至141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成,具有耐温差的特点,从180摄氏度到20摄氏度绝不炸裂,因胚体薄且制作工艺复杂,最大出品率不超过20%,因此殊为珍贵。

毛瓷四绝:白如玉,景德镇独有的临川高岭土,烧制瓷器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明如镜,瓷器表面光滑莹亮,如镜面般泛清银色光芒;薄如纸, 瓷器壁厚不足毫米,以光线照射几乎透明,注入开水亦无烫手之感;声如磬,以手指轻扣敲瓷器,其声清脆悦耳,有如磬乐音。

此件藏品为7501毛瓷是1975年1-9月间,轻工部陶研所7501工程项目组专门为毛泽东主席设计、制造的生活用瓷及相关物品。此件藏品为毛瓷赏瓶一对,其特征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音如磬,胎质致密精细,瓷质晶莹如玉, 釉色匀净, 釉质光润透亮, 绘画风格细柔,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三十多年来,由于7501毛瓷具有文化价值、丰富的收藏因素和极少的存世量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收藏品种。未来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神秘的7501瓷


1975年,中央办公厅考虑毛泽东年事已高,吃饭咀嚼很慢,又由中南海丰泽园搬到游泳池住,厨房离用餐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常常出现饭菜送来了,不能当时用餐,把饭菜放凉了的情况。所以,为毛泽东制作既保温、防尘,又实用美观的优质餐具的工作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75年4月,中央办公厅向江西省委下达任务,要求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在3个月内完成毛泽东用瓷的研制任务。这个任务是该所1975年的第一项任务,故称7501任务。这次研制的产品称7501瓷。任务下达后,省委拨给制作经费计人民币35000元,同时安排抚州地委提供10吨特好的制瓷原料。

7501瓷具要求是半薄胎,大部分加盖,以保证既卫生又保温;为了配套统一,整套器具对重量、造型、规格等都有严格要求。参加这项工作的42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行拉、利、注、施、烘、打……经过反复修改、调整、完善,设计出了盘、碗、盒具等。此外,还有汪桂英设计的一只烟缸,在全体工作人员满腔热忱、精益求精、加班加点的努力下,成型工作按照要求顺利完成 。7501瓷共计有24个品种投入制作生产。

7501瓷的外形装饰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李雨苍按照上级要求设计完成的。这套瓷器的外饰在风格上力求简洁、典雅、端庄、稳重,有中国特色,线条流畅优雅,器形饱满,古朴大方,达到了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统一。众所周知,陶瓷装饰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釉上彩是将铅作为溶剂,故其含量很高,尽管装饰加彩后要经过摄氏800℃的烧结化合,但它的化学稳定性能仍然较低,抗酸碱腐蚀能力弱。国际卫生检验标准规定日用瓷铅的溶出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而最早的7501瓷具釉上粉彩瓷的铅含量有的高达30%到60-70%,根本不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水准。釉上彩组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反复试验,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使全套瓷具达到了国际卫生标准。

7501瓷釉上彩装饰组汇聚了当时陶研所的艺术精英。器具画面有水点桃花或水点梅花,正式绘制是采用流水作业线,把水点程序按步骤划分为:拍图、点玻白、点洋红、画枝干、画叶、点托、结果(点蕊)、填色、贴底款、检查下位、烤花等;由于人员少,有时一人要做几项工作。全过程老少艺术家分工合作,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7501瓷釉下彩装饰图是彭兆贤设计绘制的“翠竹红梅”。“翠竹红梅”的制作也是流水作业。13个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既紧张又愉快,那段经历让人终生难忘。记得“翠竹红梅”的制作初期,绘制红梅的色素是用7501的釉来调配的,烧成后桃红色产生微裂丝纹,当时有人认为是自制的锰红色有问题。改用湖南的锰红、景德镇瓷用化工厂的锰红,最后用西德进口的锰红,经试用后均同样会产生微裂丝纹现象,最后还是经过调整烧制过程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验发现烧成温度过高会降低釉的粘度,于是不断调整烧成温度,反复实验,才顺利地按时完成了7501任务。

陶瓷是火的艺术。7501瓷的烧制是整个流程的关键。不同的烧成温度与不同的升温曲线,会取得不同效果。陶研所领导确定7501瓷烧成温度为1390℃至1400℃。当时没有能耐如此高温的匣钵,故成为最大难题。为了满足要求,需要在匣钵配方基础上增加15%的氧化铝,氧化铝是能耐2050℃高温的粉状材料,粘性差,成形困难。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才解决耐高温的匣钵问题。景德镇的高白釉瓷一般是由高岭土、长石、石英制成。确定它的烧成温度是根据配方中的硅、铝含量与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含量之比,通过计算来确定;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高白釉瓷烧成温度为1300℃~1350℃。这是根据坯体的高温收缩趋于稳定在某范围内而定的。由于7501瓷是毛泽东用瓷,故锁定在一个新的烧成温度和烧成制度:蒸发期为常温~400℃,氧化期为400℃~1030℃,还原期为30℃~1240℃,成瓷期为1240℃~1390℃;升温到达1380℃时,升温采用特殊办法,保温2小时直至达到1400℃。7501瓷的10名烧制人员夜以继日地精心操作,防备因不小心而倒窑。这样由1975年5月25日初烧出第一窑,直至1975年8月31日共烧22窑,制出14103件瓷器。合格率为30%左右,实际成品为4200件。

7501瓷的鉴赏首先从胎质来鉴别。尽管景德镇的变白釉瓷都是由高岭土、长石、石英制成,其化学组成大致相近,但不同矿源制成的瓷器品相会有所不同。如大洲高岭、星子高岭、贵溪高岭、苏州高岭、临川高岭,所制成的瓷器都各不相同,有的发闷,有的偏灰。就是同一地区的高岭,如抚州高岭,有的烧成1280℃就够了,有的要烧1300℃。它们制成的胎质透明度也会有所差距。7501瓷全是手工制作的,但总体造型精神面貌大体统一。其特点是传统、饱满,加工精细到位,给人以精神熏陶和美感,但其造型及其厚薄是较难仿造的。器物口边转折入微,底脚直斜适中,造型的釉坝、涩坝严谨无粗野感。器物上装饰的“翠竹红梅”构图别致。花头的正、侧有度,花苞分布得体。整个画面的造型是由老艺术家黄海云、舒松水勾勒,姿态各异,形态生动秀美。花头、叶子的混水是出自老釉下装饰艺术人员之手,技艺熟练,用色浓淡转折相宜,前后有空间感。枝杆用色老嫩有度:花丝、花蕊错落有致,整个画面十分素洁、高雅,梅竹有傲霜斗艳的精神气质。那12公分芙蓉内外对花碗,花头生动,叶子是两种不同色相的绿色叠用,故叶色浓淡相宜,呈色丰富,有肉质感。红梅和芙蓉花头色是45%的铝和36%左右的锰合制成的桃红色,配方后经煅烧在18%矿化剂的高温作用下呈刚玉型的桃红色。色剂经酸洗、覆烧处理后的桃红呈色十分艳丽,这是其他瓷器很难达到的桃红色。

1975年8月31日7501瓷制作完成后,釉下装饰组的人员当即解散。1977年有76人调离了轻工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故以后生产的瓷器及7801瓷均由别的单位人员制作。从产品外观看,画面都是“翠竹红梅”;但由于制作的人员不同,手法有差异,整个画面感觉也有差别:翠竹浓艳,花头枝杆色重,有浓艳之意,少了一点素雅之感。但釉坯制作部分完全相同,用色及画面也有多个版本。7801瓷的系列多了痰盂和果托等,共27个品种。当时烧制成的“主席用瓷”共一万多件,除送中南海等地外,其余的销毁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由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将其发给职工纪念,从而流落到社会上并被收购。

专门为毛泽东设计、制作的7501瓷是值得永远收藏和怀念的陶瓷精品。

神秘的“7501瓷”


进入月,一个有关景德镇的消息震动业界。消息说,经过两年多的改造,“瓷”生产线重现当年风采。“瓷”是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指示,专门为毛泽东主席设计的一套生活用瓷,由于它的保密性,曾被列为年的第一号任务,取工程代号为“7501”。这批集中了景德镇多位陶瓷艺术家设计研制的日用瓷,如今已被众多收藏家争相追逐,陶瓷界人士私底下甚至称其为“现代官窑”。近日,记者走访了当时参与研制的艺术家,从他们的回忆中挖掘出“瓷”的那段神秘历史。

重修生产线保留“7501瓷”那段历史

今年4月,代表着中国陶瓷研究最高水平的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在投资200万元后,历经2年多时间的改造,终于将备受收藏界关注的“7501瓷”生产线恢复,并且将当年的窑炉、生产车间修旧如旧,甚至连烟囱也被依原样修复。该所所长占启安自豪地称,这样做不是为了去仿制“7501瓷”,而是想保留一段历史,展现景德镇传统的瓷器文脉,告知世界,景德镇有着不可撼动的瓷都地位。

在瓷都景德镇分别有轻工部、江西省和景德镇市三家陶瓷研究所,当年,为主席用瓷的研制生产“7501瓷”的重任是怎样落到了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的呢?占启安告诉记者,1975年初,时任景德镇市委副书记李可时和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来到研究所,谨慎而神秘地交办了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这就是事后人们才知道的为毛泽东主席研制生产日用瓷的工作。

时任研究所副所长的杨火印还清楚地记得黄庆荣在向他们布置任务时说的话:“这次保密的任务,是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研制生产一批生活用瓷,至于是为谁生产,则属于机密不许过问。”

10吨优质高岭土确保“7501瓷”的品质

“7501瓷”由于它的保密性,曾被列为1975年的第一号任务,因而取代号为“7501瓷”。为了保密,在这一政治任务完成后,研究所不仅没有对该任务做项目研制报告,甚至在年度工作总结中,也对该任务只字未提,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界对此任务一概不知。

杨火印说,接受“7501瓷”的研制生产任务后,大家一致认为“7501瓷”应该走“白如玉”的高白釉工艺路线,这样可以给其一种高雅纯洁之感。杨火印告诉记者,高岭土是制造瓷胎的重要原料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瓷器的质量。因此,研制生产“7501瓷”必须先解决高档高岭土的来源。

江西省委很快就从抚州调来10吨上好的优质高岭土。这种高岭土早在1955年,就因为其可烧制高档瓷器,而被当地村民开采。上世纪60年代已经开采过半,“7501瓷”研制生产时,省委从接近枯竭的矿储备中,紧急调运来10吨优质高岭土。优质高岭土送到研究所后,技术人员立即投入到坯釉的制作中,所有坯料在实际球磨60小时后,再经三次180目筛,三次除铁后,再成腐15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强可塑性,使得成型后的坯料不易开裂报废。有了这些优质的原料,就保证了“7501瓷”素胎洁白如玉的品质。

从毛泽东诗词里找花面

洁白的瓷坯上,又该绘制什么样的花面呢?根据高白釉工艺路线,研究所工艺师们在提出多套设计方案后,最终决定采用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刘雨芩创造的“水点粉彩”装饰技法。此技法创作的作品具有清新雅丽的艺术效果,国家外交和驻外使馆用瓷也多采用此法装饰。

烧制“7501瓷”的煤窑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平是刘雨岑之子,“7501瓷”釉上“水点桃花”系列就是他设计的花面。

刘平透露,当时这个任务首先是落在湖南,没有提花面要求,只是说毛主席喜欢偏暖色调,湖南就做了一批辣椒、番茄花面的餐具,毛主席认为俗了点。1975年,中央办公厅向江西省委下达任务,要求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在3个月内完成毛泽东用瓷。任务下达后,省委拨给制作经费计人民币3.5万元。

景德镇组织了包括王锡良、汪桂英、刘平在内的40多位顶尖高手,突击研制设计,由他们分别设计器型、花面。刘平说:“因为设计时间紧,大家都要设计,从毛主席的诗词里找灵感,梅花源自《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桃花则来自《七律·登庐山》的‘桃花源里可耕田’。设计图纸全部拿到省里,再送到主席那里审,最后决定是梅花和桃花。”

完不成任务要军法从事

一位参与“7501瓷”研制的技术人员回忆,在成型师傅夜以继日地赶制下,很快就完成了一定数量的瓷坯送到烧炼车间。但是,“7501瓷”的烧成温度在1390℃~1400℃之间,高低都不成器,当窑内温度达到这个温度后,一旦加煤时有冷风吹入炉中,就容易“倒窑”。看着一窑的瓷器毁于一旦,技术人员心理压力特别大。而且,釉下彩的屡次试验中,釉下红色在1400℃窑温时就开始出现龟裂,为此还差点处分人。整个所里压力重重,相关人员只好来到南昌,向黄庆荣请求再延长一些时间交货。

杨火印说,他和研究所罗慧蓉副所长一起向黄庆荣汇报时,黄庆荣只同意延长20天,并表示,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军法从事。所幸在全所的努力下,总算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任务。回忆起研制生产“7501瓷”的那段日子,杨火印认为很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媒体报道过的生产“7501瓷”时有解放军守在研究所,由军代表实施军管的说法纯属误传。

实际生产4200余件成品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自1975年初受命研制“7501瓷”,至当年8月底,共烧制了22窑产品,实际成品4200余件,包括两种花面的釉下红梅、釉上水点红梅、釉上水点桃花、釉下对画芙蓉花与竹叶等5个花面,共34个品种;其配套方式极为特殊,釉下红梅专用瓷5组合为一套,计92头,其中一组47头餐具、1组13头餐具附件、1组13头书房用具、1组13头茶具、1组6头观赏器。其式样简洁、典雅、端庄、稳重,线条流畅优雅。

杨火印说,当年精挑细拣出了最好的10套精品分装成10个箱子,当年9月分配给北京中南海4箱、湖南省警卫接待处2箱、江西“828”3箱和相关人员1箱。之后,他要求留下的残次品瓷器全部打碎,同时销毁设计图纸。因研究所罗慧蓉副所长向他请求将剩下的部分“7501瓷”留在该所作科研用,并还提出保留一套图纸。因此,余下的“7501瓷”得以保留下来,暂时存放在研究所。

1978年,黄庆荣再次来到研究所时,提出希望研究所为华国锋同志制作一批专用瓷后,研究所才将库存的“7501瓷”作为华国锋专用瓷,补缺同时,再增加一些新东西。因此,在接受任务的3个月内,就将需要的华国锋专用瓷生产任务完成。后来,许多不知情的人将华国锋的专用瓷称为“7801瓷”,其实,品质上“7801瓷”就是“7501瓷”,仅仅是补充了两样新的瓷品。

当年的烧炼车间

收藏界热捧的“黑马”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所长占启安介绍,1978年底,除了留下少量瓷器放在研究所陈列外,所里决定将大部分剩下的“7501瓷”作为职工春节福利分给大家做纪念。近300名正式职工按抽签的方式各领一份,每份大约10件左右,其中,有的是白胎素瓷。由此,“7501瓷”开始从封存的状态流向民间。

景德镇精益斋陶瓷博物馆创始人孔发龙告诉记者,1987年,因为他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的亲属关系,常出入于戴荣华工作的研究所,耳闻了该所为主席专门制作了一批瓷器之事。他认定“7501瓷”就是现代官窑器中的御用瓷,于是他开始收购这批瓷器。

孔发龙称,目前,他收藏的“7501瓷”数量达到数百件之多,此前,曾有上海一家外企的老总在看到他的收藏后,出价几千万元要全部买走,但他想“7501瓷”是江西的应该留在江西,留在景德镇。所以,他斥资筹建了博物馆,将“7501瓷”对外展出,就是要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千年文化,让“7501瓷”展现她特有的魅力。

“7501瓷” 人们想象中的“神秘”


“7501”瓷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戴荣华讲述亲历“7501”瓷“7501”瓷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戴荣华讲述亲历“7501”瓷

4月8日,一个普通的展览,让整个南京城都轰动了。这个展览,与有关,唱主角的是30多年前诞生在景德镇的“7501”瓷。这批集中了景德镇多位陶瓷艺术家设计研制的日用瓷,如今已被众多收藏家争相追逐,一只“7501瓷”调羹1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然而高涨的,不仅是"7501"瓷的价格,就连其制作过程,也被外界传得极为传奇,什么“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生产车间有驻军”等等,让“7501”瓷披上了厚厚的一层神秘的外衣。作为“7501”瓷制作的亲历者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7501”瓷的确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准,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

什么叫“7501”

1959年,19岁的戴荣华从学院毕业后,分配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工作。他在学校里,学的是古彩专业,进入部陶研所,一直从事古彩、粉彩的研究与创新。“7501”瓷创制那年,戴荣华30多岁,亲历了“7501"瓷的制作。

“1975年年初,我们所里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后,研制一批高档的生活用瓷。”戴荣华回忆说。任务是中央、省、市相关领导直接安排的,说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研制生产一批生活用瓷,至于是为谁生产,则属于机密不许过问。

接到任务后,部所开了几次专题会议,对这批高档日用瓷的研制进行了部署。虽然当时没有透露是为谁生产的,但所里的员工在私底下猜测到了,知道这批日用瓷的使用者是毛主席。

“7501”瓷由于它的保密性,曾被列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列为1975年的第一号任务,因而取代号为“7501”瓷。

据资料显示,“7501”瓷共烧制了22窑产品,实际成品4200余件,包括两种花面的釉下红梅、釉上水点红梅、釉上水点桃花、釉下对画芙蓉花与竹叶等5个花面,共34个品种;其配套方式极为特殊,釉下红梅专用瓷5组合为一套,计92头,其中一组47头餐具、1组13头餐具附件、1组13头书房用具、1组13头茶具、1组6头观赏器。其式样简洁、典雅、端庄、稳重,线条流畅优雅。画面,取材于毛主席诗词

当年为了烧制“7501瓷”,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专门组织了40多位顶尖高手,突击研究设计,选用最好的材料,用最好的工艺进行生产。在7501瓷制作过程中,拉坯、利坯、选料、烧炼等,每道工序的工作人员都忙碌起来。“7501”瓷研制生产时,从抚州紧急调运来10吨优质高岭土。优质高岭土送到研究所后,技术人员立即投入到坯釉的制作中。有了这些优质的原料,就保证了“7501”瓷素胎洁白如玉的品质。‘7501’瓷的造型,是汪桂英和李雨苍两人领衔设计的。”戴荣华回忆说,当时,选择什么样的造型,大家感觉,还是从景德镇传统造型里面选择母本,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最后,其造型选中了正德碗,以正德碗为母碗,在其造型上进行再创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7501”瓷的造型。

洁白的瓷坯上,又该绘制什么样的花面呢?根据高白釉工艺路线,研究所工艺师们在提出多套设计方案后,最终决定采用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刘雨芩创造的“水点粉彩”装饰技法。此技法创作的作品具有清新雅丽的艺术效果,国家外交和驻外使馆用瓷也多采用此法装饰。担纲“7501”瓷画面设计的,是彭少贤、刘平和徐亚凤。因为设计时间紧,大家都要设计,从毛主席的诗词里找灵感,于是就选择了梅花和桃花,梅花源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里面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桃花则来自其《七律·登庐山》中的“桃花源里可耕田”。设计图纸全部拿到省里,再送到主席那里审,最后决定是梅花和桃花,即水点桃花和釉下梅花。很怀念一起绘画的场景

“‘7501’瓷从选料、设计造型、成型、画面和烧成,我们所里都是十分重视,精细安排,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戴荣华说。

当时,时间比较紧,为了保证按时完成“7501”瓷的研制任务,画面绘制采用的是釉上与釉下同步进行。章鉴、王锡良等都参与了画面的绘制,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7501”瓷生产的场景,戴荣华还是记忆犹新。当时,分两个组,一个是釉下组,一个是釉上组,整个绘制工程,是两个组的全体成员参加,采用流水作业,有人画花头、有人勾边、有人分水,一脚接一脚,分工协作,这样既保证了速度,又保证了画面的一致性。釉下的画面是彭少贤设计的,是釉下梅花和竹子,并以其作为母画面,扩展到盒器、文具等品种上,参加釉下绘画的有稽锡贵、辛金山、曹翠花、汪长序、张彬等人。

“我当时是在釉上组,我画的是花杆子。”戴荣华说,釉上组人比较多,先完成任务。完成釉上的工作量后,釉上组的人全部到釉下组帮忙。因为釉下组人员较少,工作量大。釉上,坯胎已经烧好,所以成瓷把握性比较大,而釉下就比较特殊了,按照老的习惯,成瓷比例是一比三,也就是说,成瓷一件,要花三件,自然,就加大了釉下组的工作量。

在这个时候,曾出现过一个小插曲。当是釉下的成瓷时,发现花瓣的红颜色开裂了,于是所里迅速组织人员查找原因,组织技术公关,很快便解决了花瓣开裂的问题,使得“7501”瓷顺利完成。

当年釉上组和釉下组合在一起绘画的热闹场景,戴荣华至今仍然怀念。

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7501”瓷收藏热的升温,该瓷的市场价格不断飙升,原来四五十元钱就能买到的一件碗,如今已升至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只“7501”瓷调羹1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

这一现象,从侧面,证明了“7501”瓷的工艺价值和艺术水准。但也还有一定的炒作之嫌。正是因为一些媒体和商家的炒作,“7501”瓷变得也越来越神秘,包括它的制作过程。曾经有不少媒体报道,在“7501”瓷研制的过程中,有解放军守在研究所,由军代表实施军管,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戴荣华和他的同事看到这些报道后,觉得有些可笑,他说:“‘7501’瓷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神秘,媒体和外界传言的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那是杜撰。”

“那时,我们还是和平常一样上下班,没有什么特殊的气氛,工作也不是很紧张,只不过是我们都暂时放下了其他工作,把精力放在了‘7501’瓷上而已。”戴荣华说,就像他现在画瓷器一样平静。接受采访时,戴荣华正在创作。

流传到民间,现在,我们在各类展览,或者公、私博物馆,都能一睹“7501”瓷的真容。但大多数人所见到,大多来自私人收藏。

“7501”瓷是主席用瓷,曾被誉为当代的“御用瓷”,为何会流传到民间呢?戴荣华回忆说,当年,所里选送了一批到中央和省里,剩下的都封存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

大概过了两三年时间的年底,所里发福利。当时有很多瓷厂单位都时兴发瓷器给员工当福利,于是部陶研所除了留下少量瓷器放在研究所陈列外,所里决定将大部分剩下的“7501”瓷作为职工春节福利分给大家做纪念。当时所里的正式职工按抽签的方式各领一份,每份大约10件左右,其中,有的是白胎素瓷。由此,“7501”瓷开始从封存的状态流向民间。

后来,“7501”瓷在收藏界不断受到热捧,“7501”瓷的仿制者也就越来越多。“现在常能看到一些仿品,但仿品毕竟是仿品,只能类其形,不可能像其神,‘7501’瓷是一个集体创制的,融合了各名家的特点。”戴荣华说。目前,在仿品中,仿釉下的比较多,但无论从画面的颜色、画工,还是器型的胎质、底款,都是不一样的。

“7501”瓷,通过各种途径,是展览也好,是拍卖也好,这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让“7501”瓷展现她特有的魅力。

7501毛瓷有哪些文化价值?


7501毛瓷有哪些文化价值?7501毛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奠定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1975年的1-9月,当正值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后期,中国社会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毛主席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无与伦比,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是很难理解的。曾有一位毛瓷设计的关键人物回忆:我出于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无限崇拜、无限敬仰的心情,暗暗定下决心,要毫不声张地执行这项任务,并且一定要做出高质量的、朴素优雅、让毛主席看了喜欢的瓷器餐具。还有一位参与者说:我们为毛主席烧制家用餐具瓷器,完全是出于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拜和爱戴的心情,当作一个光荣而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绝对是毫无私心的。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只要是为毛主席,就可以做到赴汤蹈火,毫不犹豫,贡献一切。正因为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制作的瓷器,其精工细作的程度达到了超一流的水平,是精品中的极品,无论是设计、用料和制作工艺,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就是全国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崇敬,这个特征正好被7501毛瓷的设计、试验和制造所承载。所有生产设计人员满怀的虔诚之心都凝结在瓷器之中。这种虔诚之心是真实的,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空前绝后,更是无法复制的;这种虔诚是发自内心的,不为名,也不为利。这种特征的合理承载,这种虔诚的不可复制性奠定了7501毛瓷的文化价值,也是不同于历史上众多官窑和御窑的地方。2008年,南京博物院举办了“最后的虔诚:7501毛瓷展”,可以说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7501毛瓷价值的实质。

文化价值当然也包括艺术价值。7501毛瓷在工艺美术方面也卓有成就。

其一,轻工业部陶瓷科技研究所是当时唯一的集科研、生产于一身的国家级陶瓷科研机构,集结了当代许多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其中包括民国时期景德镇“珠山八友”的后代和传人,代表了“景瓷”的最高水平。7501毛瓷的设计方案凝聚了陶研所十几位著名陶瓷艺术大师的创作才华,从毛泽东诗词中吸取了创作灵感,采用的梅花、桃花和芙蓉花都是毛主所席喜爱的花卉。瓷器上水点桃花,浸透着粉润的色彩,宁静素雅,祥和大气,充满诗情画意;手绘的翠竹红梅,简洁明快,恰到好处;芙蓉对花,表里如一,风范卓越,象征了毛主席作为革命者、诗人的伟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其二,7501毛瓷采用高温釉下五彩工艺,半薄胎高白瓷釉下彩,工艺制作极为精细,手工在瓷胎上直接绘画,一次烧制成功,与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各阶段重要的发展工艺一样,是里程碑式的成就。因此,7501毛瓷还承载了陶瓷历史工艺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其三,7501毛瓷集中了最优秀的陶瓷人才的智慧,集新构思、独特造型设计和全手工制作工艺于一身,是众多艺术大师集体流水创作的精品。如画梅枝的是王锡良,竹叶是戴荣华,水点红梅是徐亚凤……,全部手工制作,极具神韵而又似模印一般的一致,其精良高超实属罕见。其设计和试制次数之多无法统计,成功率相当低。正是这种不惜劳力、不惜工本、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使7501毛瓷屹立中国瓷器之林而流芳百世。

7501毛瓷不仅是生活用品,还是超越生活的艺术品,在那个高大全、红光亮的特殊年代,是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源自时代、同时也是超越时代的艺术杰作。

出口再创新高 半年累计出口2400万美元


今年以来,景德镇市外贸出口一路稳步上升,形势看好。据海关统计,1一6月景德镇市外贸出口733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63%,完成年计划的50.58%,顺利实现“双过半”。其中陶瓷出口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上半年累计出口24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7%。

去年该市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今年该市主动自我加压,将年出口计划确定为1.45亿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奋力开拓国际市场。市外经贸局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公开实施办法”、“行政不作为、违诺责任追究办法”等各种规章制度,局领导分头带队深入服务对象中广泛征求意见,全方位自查自纠在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中以及新闻媒体聘请10位政风行风监督员,建立起监督的长效机制,创造性地搞好服务和协调,继续搞好牵头工作,进一步强化国税、外管、海关、商检等各相关部门携手上门服务、指导的功能,对外贸出口企业及时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市进出口推进领导小组也积极发挥推进功能,争取各方支持,及时落实或兑现各种扶持政策,形成合力促进出口发展。

景德镇陶艺大师携“7501毛泽东用瓷”亮相长沙


6月6日,珍贵的景德镇“7501毛泽东用瓷”在湖南长沙亮相,吸引了广大收藏爱好者前来观看。这套水点桃花9头茶具是在此间开幕的“景德镇世界陶艺大师黄美尧、程羊仔作品邀请展”上展出的,业内人士称根据目前市价可达300万元人民币。

据悉,1975年,景德镇集中当时最优秀的40多位陶瓷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受命为毛泽东烧制一批专用瓷器,这批瓷器被称为“7501毛泽东用瓷”。除送京的瓷器外,部分瓷器被封存在工厂仓库里,改革开放后,共有2000多件封存的毛瓷流落民间。现收藏此套“7501毛泽东用瓷”的是黄美尧、程羊仔陶瓷美术馆。

本次邀请展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文化艺术基金会、景德镇黄美尧、程羊仔陶瓷艺术馆联合承办。除此套毛瓷,邀请展更多的是展出世界陶瓷艺术大师黄美尧、程羊仔多年陶瓷艺术生涯的精诚作品。这些展品从一九八九年开始先后在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巡回展出,曾掀起一次次中国陶瓷热。

75岁高龄的陶艺大师黄美尧在景德镇工作、生活了30多年,他经过年探索发现了釉中青花的彩绘方法,即在烧成的白瓷胎上用特制的彩料进行绘制再施釉,进行二次高温烧成,由此形成了新的青花瓷面貌,创新了陶瓷的表现形式。“湖南文化产业发达,这里的醴陵瓷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造诣,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中国毛瓷


讯 中国毛瓷是非常有名的。在建国后国民经济初步恢复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做一些我们自己的瓷器。1975年中央下达文件,让轻工业部陶研所为毛泽东同志烧制一套瓷器餐具和文房用具,要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等古代称颂的瓷器最高境界为标准,要能代表当代中国制瓷工艺最高水平,代号为“7501工程”。

为完成这一特殊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中国轻工业部陶研所抽调了4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许多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当年都参加过这项工作,其中包括“珠山八友”的后人和传人,如王大凡的侄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汪野亭的女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刘雨岑的儿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平、徐仲南的孙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亚凤,以及陶瓷美术家章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惠娟、陶瓷名家辛青山等。这批专用瓷采用了釉下红梅、釉上水点红梅、釉上水点桃花和釉下对彩芙蓉等画面。当时入窑约有14000多件,实际成品4200余件,从中精选出2000余件送中南海,其余全部被封存入库以备损坏后补缺.

八十年代初,被封存入库的约两千件“7501”瓷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1997年,“7501”瓷出现在拍卖市场,其中一个小瓷碗在一家拍卖行拍至170万元,创下了单件“毛瓷”的市场最高价,“7501”瓷由此引起了收藏界关注。

小编建议大家可以收藏一款精致的中国毛瓷来投资,是不错的选择。

“7501”瓷怎么鉴别?


“7501”瓷怎么鉴别?“7501”瓷产生的时代背景正值“文革”后期,中国全社会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理解为毛主席赴汤蹈火者的踊跃争先。区区烧瓷、何惜工本,事实也确实做到了。

首先是国家轻工业部陶瓷科技研究所领导挂帅,此被称为中国的顶级研究所集结了当代许多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其中包括了民国时期景德镇“珠山八友”的后代及传人,代表当时国内制瓷的最高水平。一定程度上讲甚至胜过历史上“御窑”的技术水平。

另外,由于当时制做“7501”瓷的抚州临川出产的优质高岭土已绝产,所以仿品只能采用其它瓷土代替,这样就无法保证其物化指标及性能与临川高岭土完全一致,并且由于采用1400℃的高温,使其瓷化程度达到极高的程度,用灯光照射真品,圈足四周胎壁较厚处呈现晕散的湖绿色,而仿品则呈清白色或暗红色,这就足以说明仿品难以达到真品的设计温度。

还有,釉下彩水点梅花使用的是当时从西德进口的用黄金作色剂的颜料,也叫洋红,可以耐受1400℃的高温,呈色鲜艳、醒目,而仿品使用的是国产料,且烧成温度达不到标准,呈色暗淡,或色调不正。

加之,由于“7501”瓷的彩料配方独特,并且采用创纪录的高温烧造,釉上彩水点桃花的绿叶表面仰光侧视呈现耀眼的银光,这是其它仿品难以产生的。

此外,正是由于仿品所采用的瓷土性能远不及真品所用临川优质高岭土,可塑性和耐高温性能都比较差,所以成型和制做都有一定困难。由于真品采用手工拉坯,同时技术要求严谨,无论从尺寸大小,胎体薄厚,器物重量,都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做工极为严谨考究,造型挺拔、端庄。仿品造型呆板,线条绵软无力,制造粗糙,多为胎体较厚、不易变形、易于注浆成型的品种,如:酱油壶、醋壶、笔筒、文具、汤勺、饭勺、烟缸、香烟盒、痰盂、果盘等。

还有一点,釉上彩使用的桃红,是该所色料研究室以45%的氧化铝和36%的锰再用18%的矿化物经高温锻炼而成的,属刚玉型桃红色,色剂再经酸洗覆烧,呈色十分鲜艳醒目,而仿品是用普通的锰红,色滞闷而不艳。

第七,对花碗的绿色是釉下混水绿与制作者自制的釉下青松绿叠色使用,而仿品的绿叶有粉质感,叶边常见有白色勾勒的轮廓边。

其次,“7501”瓷以画工严谨、细腻著称,而仿品一般草率粗糙,把握不住画意,时有走样现象,故有粗野感,毫无真品的高雅、别致感。

第9方面,“7501”瓷的款识字体,格式均为“景德镇制”四字篆体,正方形图章款、字体书写结构严谨,布局疏密有度,秀美规范。其中,釉上彩瓷按器型大小使用相应规格的釉上粉红色贴印篆书方章款,使用20倍放大镜观察,款识的笔道有较明显的斜向网格纹,而釉下彩瓷使用釉下兰色青花四字篆书款,其色泽浓艳醒目。

还有,仿品字体不清,无网格纹,色泽不正,另外,其器型、纹饰、绘工,均感粗糙与真品不符,差距甚远。

目前市场所见各类印有红色国徽图案,笔筒、茶壶器身等印有釉下白色主席头像及诗词,器底印有“中南海怀仁堂”款识的瓷器,均系近年的仿制品,另见有“丰泽园”,一九六二年或一九六七年制等款识的瓷器,均不是“7501”主席用瓷

最后,大部分“7501”瓷的赝品为降低成本,便于批量生产以及制做技术等诸方面原因,坯胎一般均属于注浆,脱模而成,与真品“7501”手工拉坯、成型的制做方法截然不同。总身无细密的旋坯痕及胎体由厚渐薄手工轻轻留下的自然过渡的现象,仿品的口沿或底部折皱的部位有里凹外凸或外凹里凸的现象且胎体薄厚均匀一致。

这些年虽屡屡出现有人仿造“7501”瓷然而没有一个能真正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是烧成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一是现在普遍采用气窑,既无匣烧成,与原来用匣钵装着隔着火烧,在升温速度、水气蒸发、有机物逸出、升温曲线、气幕气氛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二是现在的气窑因原料、窑具及烧成技术等一系列原因,还不可能达到1400℃高温,即使温度达到了,产品能否经得住烧并色彩的还原能否得到保证还都是个未知数。由此可见由于“毛瓷”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本身存在诸多机缘巧合,众多艺术大师的聚首创造已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绝响,所以“7501”毛瓷自问世至今虽不过30年的历史,要想仿造也绝非易事。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跨世纪的绝唱。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神秘7501毛瓷再创投资新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神秘7501毛瓷再创投资新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