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简一瓷砖 > 导航 >

每件陶瓷展品都是一段传奇

每件陶瓷展品都是一段传奇

简一瓷砖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9-05

简一瓷砖。

每件陶瓷展品都是一段传奇

在瓷盘上雕刻“拓荒牛”与深圳美景向深圳的“而立之年”献礼,在紫檀木上呈现精美国画山水,在铜雕上镂刻出形态各异的“八十七神仙”,瓷凳上描绘出衣带飘飘的飞天仙女,一块无价翡翠要等数十年遇到有缘人赋予灵性生命,成就《化城》玉缘……荟萃奇珍异宝的工艺美术馆一向是文博会不可错过的亮点。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美丽故事。第六届文博会的9号馆工艺美术馆前日甫一开幕,就成为一个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珍宝馆”,顶级工艺美术精品荟萃其间,国内手工艺大师云集汇聚,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最高成就和最精彩作品在此得到完美展示。

据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工艺美术馆以“传承・创新・艺术”为主题,展品分为11大类、3万多个品种。引人瞩目的是,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的252家参展工艺美术机构和企业中,以工艺美术品出口为主导的企业和机构占了75%。“文博会工艺美术馆将全力打造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最权威的展示交易平台和出口贸易平台。”在718个标准展位中,工艺美术专业门类的特装展位占全部展位的58%,比上届递增9%。参展的知名品牌企业占全部参展企业的64%,比上届递增10%。采用新设计、新工艺、新技术的产品占全部参展展品的81%。

惊艳篇:珍品荟萃的一场盛宴

走进工艺美术馆,大师作品、红木艺术、陶瓷、珠宝、民间工艺、现代工艺、刺绣7大展区前无一不是人流如潮。而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从陶瓷、雕塑、玉器、珠宝,到编结、织锦、刺绣、印染品,再到漆器、工艺金属、工艺画、工艺玻璃和传统家具,更是琳琅满目地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工艺美术的创新作品和代表性流派,其所散发出的浓郁民族风情,让人目不暇接。

在本届文博会上,丝翎檀雕的发明人将展示独创的铁笔丝毛技法和雕刻工具,为木雕艺术带来创新性变革。其中拥有深圳本土知识产权的丝翎檀雕更是首次亮相文博会。在传承中国传统木雕的基础上,丝翎檀雕能够在坚硬而名贵的紫檀木上表现国画艺术中以精细著称的工笔花鸟画。它通过艺术的再创造将传统工笔国画用浅浮雕形式在紫檀木上立体呈现,用精湛而多变的表现手法丰富了木雕艺术语言,产生了“工写相谐、收放有度、气韵生动、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铜雕《八十七神仙卷》展位前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留驻。创作者陈志忠身手不凡的卓越发挥,让人群里发出“深圳竟有此等铜雕高手”的赞叹。这件铜雕作品,以我国传世白描人物画经典《八十七神仙卷》为蓝本,采用浮雕形式制作,其长240厘米,高35厘米,铜板厚度为2.5厘米,整幅画面上所雕87位“神仙”形象,个个饱满、圆润,且细腻、生动。陈志忠在现场告诉记者,他前后投入了4年时间历经五个阶段完成此作品。而《八十七神仙卷》更是曾经在此前的深圳文博会和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荣获大奖。

必须要提到的是本次9号馆展出的国宝级展品《化城》。在展示柜的灯光下,展品通体剔透,细看更是有奇异的紫、绿、青、黄、白五彩映现其中。这个由玉雕大师张伟良创作的翡翠力作《化城》成为展馆里观赏人数最多的一个展品。台湾玉石商人徐喜郎现场告诉记者关于《化城》翠料的寻宝过程,更是跌宕得好像一个传奇。原来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要等数十年才能得到有缘人亲手雕刻赋予灵性生命。师从中国玉雕界泰斗级大师蔚长海先生的张伟良后来机缘巧合遇见徐喜郎,随后他历经了一年多时间,多次修改、完善、精工细作才使得《化城》出世。

此外,由名贵黄金珠宝镶嵌而成、寓意幸福吉祥的“百泰和合盘”,将现代的黄金镀层烧制工艺与传统钧瓷制造工艺融为一体的“伟人尊”等同样精美绝伦,令人过目难忘。而由一家深圳瓷艺公司设计制作的《飞天》系列瓷凳则将敦煌莫高窟的飞天艺术移植到了瓷器上,瓷凳的造型与莫高窟丰富的藻井图案完美融合在一起,令这一日常生活用具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能人篇:巧匠“炫技”游客现场偷师

在工艺美术馆中,工艺美术大师们的现场创作总能激起围观人群的惊呼和赞赏。能工巧匠们精彩的“炫技”表演,给观众带来难得的体验,留下难忘的瞬间。

潮州市潮绣研究所所长孙庆先带领6个绣娘历时14个月绣制而成的作品《国色天香》是本次工艺美术馆展出里的亮点之一。它在潮绣传统垫绣的基础上,采用上等的K金四色线、绒线,在薄如蝉翼、透明如玻璃的真丝布料上刺绣。画面富丽堂皇,金丝楠木的底座上雕刻着梅兰竹菊,使作品流露出典雅的色彩。

潮绣了得,苏绣当然也不可不说。有“苏绣艺术之乡”美称的苏州镇湖除了带来了以“精、细、雅、洁、奇”著称的刺绣精品外,更有一批刺绣能人现身文博会现场,让广大观众现场感受那些精美的刺绣手工艺品是如何在一针一线间呈现它们的意蕴深长。代表了苏绣精华的来自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卢福英创作完成的《姑苏繁华图》,以一幅描绘清乾隆年间苏州风情的传世之作为蓝本,采用上百种色线,在绣制中综合运用平针、套针、虚实针、散套和滚针等多种针法,在忠实原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苏绣纤维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的视觉审美效果,使作品更加清晰、自然、流畅。不少年轻女性被深深吸引,不愿离去,更是“赖在”现场“偷艺”,向大师讨教几招刺绣技法。

献礼篇:《春天的故事》为特区30年献礼

今年,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30华诞。在第六届文博会工艺美术馆中,不少参展作品都以此为契机,将深圳的创业历史和城市风貌作为艺术表现的素材,以自己的方式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献礼。

在展馆现场,高级工艺美术师谢伯齐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而专门创作的刻瓷作品《春天的故事》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谢伯齐将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代表性雕塑《拓荒牛》和近年兴建的标志性建筑深圳市民中心刻制在同一幅瓷画里,唤起人们关于历代建设者“传承”关系的联想。此外,作者还将邓小平塑像和市花簕杜鹃等元素融入作品中,表达了对深圳的热爱和对创业者的致敬之意。谢伯齐对记者表示,《春天的故事》创作历时7年,数易其稿,旨在讴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拓荒、争先的精神,激励特区建设者续写春天的故事。

年逾古稀的谢伯齐透露,“自己本来的《春天》系列作品先后取名《大鹏振翅、继往开来》、《飞腾吧,深圳》、《春天的故事》、《继往开来竞腾飞》。后来定稿决定用《春天的故事》。一是深圳创作的《春天的故事》已唱响全国。二是深圳特区报《东方风来满眼春》更是成为历史雄文。这些对我刻瓷作品的命名都有影响。一个“春”字蕴含了深圳的美、深圳的勃勃生机、深圳的希望远景。

本次文博会上,工艺美术馆将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审与颁奖、深圳丝翎檀雕全国专家鉴评会、工艺美术资源重组与模式优化研讨会等。其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纪念品设计大赛首次向全国公开征集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为主题的工艺美术精品,将吸引来自各地的工艺美术家们竞技角逐。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精品推介|一片瓷砖 一段旅程 一场跨界演绎


每片瓷砖,从一抷粘土,历经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千锤百炼,只为给每一个家庭增色,每片瓷砖,都是设计师与自然的跨界演绎

卡米亚个性内墙砖——2018系列

每一片瓷砖都是一个光阴流动的故事

产品卖点

进口釉料 多重工艺

西班牙陶丽西优质釉料

3D多图打印、模具、精雕等多重创新工艺

灵感丰富 质感多元

甄选大自然珍稀品相

复刻石纹、木纹、布纹的缤纷色彩和细腻纹理

精工磨边 自然大气

精工磨边

平整度更高,吸水率更低

片片纹理活灵活现

生动立体、自然大气

爵士白

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故事

这里是古文明的发源地

这里汇集了世界最美的颜色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

成为设计灵感采撷的最佳去处

爵士白

产品编号:6A60579

产品规格:300×600mm

爵士白有着古希腊的文明历史沉淀,卡米亚用瓷砖的方式让希腊原石复活,走进家居空间,让你感受来自希腊文明浓厚的文化气息。

鱼肚白

细丝状的白烟不断腾起,像是一支横空疾书的白色鹅毛笔,飘悬空中,闲散而轻柔地晃动,在穹顶凝聚,结成一片烟雾朦胧的仙境

鱼肚白

产品编号:6A60621

产品规格:300×600mm

鱼肚白的纯净,犹如黎明时东方的天色,纯净迷离。如彩带一样飘扬空中,拂袖而过;更似烟雾一般飘渺,轻盈多姿。

维纳斯灰

意大利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曾孕育出罗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同时也是“世界的大理石之都”。

在罗马神话中,维纳斯是爱与美女神。

维纳斯灰

产品编号:6A60605

产品规格:300×600mm

维纳斯灰代表态度空间的爱与美。产品质地细腻,白色渗入灰底中,灰白两色过渡自然,相渗相容,给人自然和谐的舒适之感。

帕斯高灰

高级灰,是时尚的代言词,是现代装饰中表现高雅极致风格的最好色彩,在平静的空间中能表现出独特的灵魂美,缔造出神秘的高贵风情,跳脱了艳俗的尘埃之气。

帕斯高灰

产品编号:6E60593

产品规格:300×600mm

帕斯高灰以一种纯粹的姿态回归自然,将自然简约、淳厚朴实,粗犷宏伟引入现代空间,在返璞归真的自然格调中,给人宽广无比的想象空间,并在流行中永不褪色。

格林童话

童年时期,我们就被告知在森林里,有一位中了魔咒的公主,在城堡中沉睡百年无数带有尘念的俗人走进森林,揣摩格林童话里的真相。

格林童话

产品编号:3-6E60619

产品规格:300×600mm

卡米亚格林童话瓷片,在交错的纹理中,编织形态各异的自然空间,每一格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纹理,带你重温童年的畅想、感受自然的变幻,把童话嵌入生活。

每一片瓷砖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家庭都是工匠与爱的对话,卡米亚陶瓷所做的一切只为爱,和你所爱的生活

外销瓷一定都是劣等货吗


当我拿出清代青花人物纹盘的时候,好友立马看出是外销瓷,大喊不好,你中套了。我心想怎么会呢?这好歹是康熙时期的瓷器,怎么说也是一个古董,这古董还有差的?

我这个青花人物纹盘清新素雅,直径23cm,折沿、口径阔大,沿上青花图示花繁叶茂。中心山水人物、亭台楼阁,画面布局疏密得体。我觉得1.5万左右,因为盘子的成型并不简单,其中人力物力算进去也不是个小数目。

好友告诉我,这个盘子虽然布局舒服,但是塔的青色深浅的颜色没有很夺目,人物没有神情,画像都显得模糊,1000左右,不能再多了。好友说自己三年前买过一对在1800左右,买了才发现原来是外销瓷。

看来外销瓷一定都是劣等货无疑了?

我心有好奇,前去请教一位专家,专家看了我的盘子,告诉我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外销瓷,而且是销往欧洲的。

我心都凉了一半,看来的确是个劣等货了,专家却莞尔一笑,叫我不要急,慢慢听他说。

过去我们对外销瓷有一个误区,认为外销瓷的质量远远比国内的差。但是根据考察,发现外销瓷分三六九等,最好的和官窑的出来的如出一辙。不过在市场上康熙的青花盘,像这样保存完整的在市场上成交差不多1.5-2万。听了这话,我心里大概是放心了,那为何我的好友在三年前买的就是1800左右呢?

因为这几年就是收藏热,这个盘子在市场上相比三五年前真是翻了好几倍,所以好友这个价格也是正常的。当然还要看品相看画片,专家也解释了为何盘子的人物如此无神的原因。康熙时期的仕女图画片都没有画的很好看的,都是点个眼睛,描绘一笔就过了,这其实就是当时一个风格。

没想到啊,收藏这个兴趣也能带给自己这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也破了外销瓷就差的谣,真是受益匪浅啊。

陶瓷茶杯名字都是怎么起的?


陶瓷茶杯名字都是怎么起的?。

中国的瓷器器形多样,单就茶杯来说就有好几十种之多。鸡心杯、直筒杯、马蹄杯……多的你可能都分不清它们叫什么名字。但是,看了此文后,您再逛茶会,就能随口叫出杯的名字。

先强调三点,一,杯和碗的器形是相通的,名字一样,比如大号的高足杯就叫高足碗;二,宋以前许多仿青铜器的杯形现在不用了,比如耳杯、爵杯,这里就不提了;三,没有合适照片的我就画了一遍,画的不好也不要笑。

先说经典的,斗笠盏,又名笠式碗。这种杯口大,腰直,足小,倒着看像一顶斗笠。始于五代,宋代最流行,当时建盏天目盏大都是这个器形。现在许多人喜欢白釉斗笠,方便看茶汤颜色。

鸡心杯,这么多年了,我就一直没看出来哪里像鸡心了。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现在是非常多见的器形。

直筒杯,最早的杯形,汉代原始青瓷就这么做。现在做的很小,叫闻香杯,闻茶的香气用的。

马蹄杯,又名嘉靖杯,倒看像马蹄。明朝出现的,清代的马蹄杯多画斗彩,比如著名的十二花神。

铃铛杯,马蹄杯加高了,像一个铃铛。这种杯高,适合画站立的人物。

高足杯,有点像喝葡萄酒的高脚杯。唐代出现的,当时还有用金银做的高足杯,估计是西域传进来的。这种杯适合骑马时握在手中饮酒,又叫马上杯。王昌龄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大概就是用马上杯喝酒后写下的。宋以后高足杯多用于祭祀或者供佛,又叫净水杯。

斗方杯,像过去量米用的斗,方形的,故名斗方。过去没有石膏模具,这种杯又不能拉坯成型,要用泥片拼接粘合起来,制作难度很大,烧制过程中的变形率也很高,珍贵。还有一种方形的紫砂壶也叫斗方,不过是倒过来的。

压手杯,明代皇室专用杯形,史书多有记载,永乐青花压手杯与鸡缸杯齐名,非常名贵。这种杯撇口弧腹,拿的时候口沿正好压在手指上,故名“压手”。另一个说法是,此杯下部胎厚,比一般杯重,所以叫“压手”。没有撇口的叫成化杯,口是直的,鸡缸杯就是这个杯形的矮款。

知道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吗?那时突然冒出来好多新物种。如果把瓷器比做生物,现在正好是寒武纪。我每次去坯房,都能看到许多不认识的新器形(大部分很丑),连坯老板都不知道名字。事实上,许多新器形,人们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就已经被淘汰了。

那么如果你遇到只杯,不在刚才说的几种之中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可以给它当场起名。但名字可不能乱起,得按规矩来,描述杯子口沿、腰腹、底足的形状。专业的做坯师傅,听了你说的名字以后,就能做出形状差不多的杯子来。

先说口沿,垂直没有变化的叫直口,比如直口杯。向外敞开的叫敞口,又叫侈口,比如斗笠杯。口沿外向外翻,呈喇叭型曲线的,是撇口,比如压手杯。向内收的是敛口,不多见。

花口又分葵口、菱口和海棠口。葵口是秋葵花瓣的形状,菱口是在每个葵口花瓣中间加一个尖。海棠口是椭圆形的,四瓣,少见。

腰腹就是杯身部位,腰和腹的意思一样的,折腰又可以叫折腹。直的叫直腹和斜直腹。向外凸的叫鼓腹,中间内收的叫弧腹,下部内收的叫曲腹,有明显转折的叫折腹,有凹槽的叫瓜棱腹。

再说底足。最常见的是圈足。看圈足可以分辨手工拉坯和模具坯,手工的足高一些,一般是斜的,模具的矮且直。

玉璧底圈足很厚,看上去像一块玉璧,多见于龙泉窑。还有一种假圈足,侧面看上去有圈足,其实里面是平的,少见。底部没有足,完全是平的,叫平底,多见于仿汝器,有支钉痕。底部向内凹的叫卧足。

知道了各种部位的名称,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要给茶杯起名就容易多了。比如,底部向内凹的的杯子就可以叫做卧足杯。那么,令你眼花缭乱的茶杯怎么叫你该明白了吧?

收藏的粉彩传奇


粉彩陶瓷

收藏市场里,中国书画作品在大幅升值,中国的古代瓷器也在大幅升值,而粉彩瓷似乎是集合了这两者的特点:它本身既是瓷器,又有色彩艳丽的传统绘画,所以粉彩瓷的升值是不容置疑的。

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收藏家的注意,在香港佳士得举办的“戴萍英基金会收藏”专场拍卖会上,一件乾隆御制粉红地彩轧道蝴蝶瓶成可拍卖会的焦点。这件蝴蝶瓶釉地为粉红色,瓶身上精心绘制了24只大小不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蝴蝶,制作工艺可谓精雕细琢,独具匠心。蝴蝶瓶最终以4700万港币落槌,这一价格创下了乾隆粉彩拍卖的又一个记录,仅次于中国嘉得2006年以528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

在传世的乾隆御制瓷中,此花瓶为孤品,未见其他相同器物。瓶身修长,造型典雅高贵。瓶卷口内收,细长头,圆折肩,腹部下敛,圈足。口饰金彩,口沿外壁雨道描金弦纹中饰花卉纹。瓶内施松石绿釉。外壁粉色轧道为地。肩部描金弦纹下饰凸起如意云头纹一周,牡丹,牵牛,雏菊,罂粟,山茶等花卉散落器体,多彩的蝴蝶翩翩纷飞于折枝花卉之间,姿态各异,群蝶或逐花而飞,或两两相对,或相交耳语,或采蜜花间,生机盎然,别有一番天然意趣。足墙绘一周莲瓣挂磬垂璎络纹。底足松石绿地,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其图案绘制异常精美,粉釉底子暗刻花纹,用各色珐琅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蝴蝶,可谓精雕细琢,匠心独运。

天朝奇葩粉彩瓷

粉彩瓷与青花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并称四大名瓷,“粉彩”是瓷器釉上彩装饰手法的一种,又名“软彩”。粉彩工艺创于清康熙时期,由于当时经济繁荣,使景德镇制瓷手工业得以发展,工艺不断创新。制瓷工艺越来越讲究文化底蕴,生活中对瓷器的需求和兴趣也越来越讲究艺术情趣,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调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因为“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在粉彩没有发明之前,我国彩瓷都是单线平涂,所作花卉缺乏立体感。自从发明了玻璃白以后,在瓷器上面绘画时,先在所需要的纹饰部分施一层玻璃白,如同纸上粉本一样,然后再在粉上渲染各色颜料。因此使画面具有粉质感,立体感也很强,所绘图像表现力强,融会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画面浓淡相间,阴阳衬托,形象生动,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而且色彩柔和、细腻、雅致,不论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以及静物图案均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

粉彩瓷器在近几年的国内外拍卖场上,主要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窑瓷器备受推崇,每每推出,总能诞生令人咂舌的天价。比如,200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清乾隆粉彩花蝶如意耳葫芦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成交;中国嘉德2006年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接着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亿多港元的高价成交,引起轰动。

粉彩瓷器创烧于康熙一朝,雍正朝发展成熟,乾隆朝达到鼎盛。再加上雍正在位只有短短的13年,因此,雍正粉彩存世稀少,十分难得。乾隆粉彩虽然与雍正粉彩相比缺少了些文气,但富贵艳丽,符合盛世情怀,一经推出,也是众人瞩目。

稀有精品百鹿尊

在2008年秋季北京歌德上拍的一件清乾隆粉彩百鹿矾红描金双螭耳尊以1255万元人民币成交,此价格创出了当年北京秋拍瓷器类单品的最高成交记录。这件百鹿尊出自名门收藏,历经1996年纽约苏富比、1999年香港苏富比两次拍卖,曾著录于《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精品集。这件百鹿尊是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一件瓷器,多年来一直被当做稀世粉彩瓷器珍藏。此类型的百鹿尊仅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景德镇博物馆中略有珍藏,海外藏品则更加稀少,像北京歌德上拍的这件拍品一样流传有序,并且品相完美的就更加罕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北京歌德秋拍上的这件百鹿尊瓷器,圆口,鼓腹,圈足,造型硕大端庄。肩部饰捏塑矾红描金双螭耳。器身通景以粉彩绘山水园苑百鹿图,百鹿纹饰明代即已出现,但此图粉本或出自清初宫廷画家沈铨之《百鹿百鹤图》,寓意福禄万代,福寿长春。全图施彩丰富,图中山石、树叶多以绿彩绘就,彩头艳丽;百鹿、树干枝多用赭色、墨彩勾皴点染。绘工精雅细腻,布局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富丽华典,雍容典雅却又清新悦目,充分体现了乾隆官窑精品的时代风貌和技法水平。

一片叶子的传奇:吉州窑木叶盏


茶,在国人的生活里扮演着有意味的角色。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又有“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脱俗,可谓占得务实又得虚灵。国人又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对于茶器的用度则更为挑剔。

一路走来,可以得见,在从粗放式羹饮向精细慢品的饮茶变化中,茶器亦由古朴向精致进发。细说起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中国的茶具出于粗陶而精于瓷,精细之不足故纹路之,纹路之不足故颜色之,颜色之不足故雕之錾之嵌之。窃以为,古朴虽好,但失之细;精致虽好,但失之拙,而拙中藏细确是最妙。

这就是为什么“千年饮茶史,独爱木叶盏”的原因。

木叶盏,产自江西吉州窑的宋代名器,因盏内木叶纹路而闻名。纹路原本不足奇,君不见母系氏族时代已有人面鱼纹的表达,更遑论之后诸如海水纹、祥云纹、蔓草纹等不一而足的系列刻画。木叶纹奇就奇在,它不是錾的,不是雕的,也不是刻的,而是取自然界木叶经高温烧制留在胎胚上的印痕。这印痕,叶片筋络俱在,叶柄和主筋醒目,有的甚至文脉亦清晰可触。且木叶姿态曲卷,熨帖盏内,仿佛是刚刚从哪一棵树上不经意地落下,又仿佛随时的一阵风又能将它吹走。哪里是烙印千年,分明是悠然倏至。

江西吉州窑与宋代同时期的北方磁州窑、闽北建窑同为颇具地方特色的古代窑系,影响极大。其中黑釉瓷是吉州窑陶瓷的“代表作”。这种被日本人称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种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但最具艺术魅力的还是木叶天目。若无木叶,单单的吉州黑釉瓷大约与同时期北方的定瓷也无二致,但就是这随意的一片叶,黑釉瓷木叶盏一举成为宋代,乃至中国茶器中独一无二的品类。

人们常说世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纵观吉州窑木叶盏中的木叶,恰恰印证了这句话。那形状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平铺盏底,有的曲卷折迭,有的横卧盏腹,有的牵越盏口,在在不同。且大小不一,无一片雷同,能看出窑工的信手取来,并无刻意,便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趣。叶片常见一盏一叶,但也有多片木叶,据说最多一盏五片,极个别还有盏心盏底各有一片,颇有雅趣。更奇的是,盏内嵌着的树叶,看似突出,一摸却又与盏底一样平。木叶盏叶片以褐黄为主,也有灰白、紫色,与黑陶相映成趣。在闪烁着的深邃黑浑之中,木叶的丝丝茎脉是那样的清晰生动。透过茎脉的空隙,在盏壁漆黑的釉色中,米黄色的叶子像是舞动着的生命的精灵。

吉州窑有个特点,平时看来釉面不是很光滑,但一遇水马上变得色彩闪亮,釉面放光,其效果类似于雨花石。而吉州窑木叶盏则把这一特质发挥得更完美,盏遇水黑光油亮,纹路似雨后新叶悠然飘至盏底,给人以清新的古风。这种近乎自然的装饰,尽管没有玳瑁、油滴天目那美丽的结晶,也没有虎皮、鹧鸪天目斑斓的色彩,也不及兔毫天目丝丝垂流的窑变效果,但木叶那朴实无华的沉穆、天然去雕饰的工艺,足够引人遐思。可以想见,古人将茶汤倒入盏中,浸润了水分的黑陶油亮可鉴,盏底木叶在悠悠荡荡的汤水中,似乎也飘动了起来。盏底木叶与遇水泅开的茶叶,相映成趣,连茶水也分外灵动了。

然而,木叶盏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是个谜。有的认为,木叶盏是将树叶贴在茶盏的瓷坯内,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过程中树叶烧亡,只留一清晰轮廓覆于碗内,与釉色融于一个平面之中;有的认为叶子经浸泡腐蚀之后,去了叶衣,只剩叶茎和叶脉的叶片,然后将叶片粘上与盏底不相类似的釉,平整地置于盏面,高温使两种不同的釉产生变化,进而生成一丝丝叶脉清晰的图像。后一种解释得到更多人的响应。但不管是否留有叶衣,作为釉下彩的装饰工艺,能够做到将木叶纹米黄色的釉和盏壁的黑釉相溶于“一个平面之中”,用手触摸毫无违和,实在是一个奇迹。

木叶盏给人以美,也费人思量。木叶到底有何用途?又究竟是什么树种?木叶盏又是什么场合的茶器?有人认为木叶装饰茶盏,乃是宋人为了斗茶、点茶之用。但似乎也可存疑,黑陶黄纹,似乎并不利于斗茶时的观茶色,倒是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的反而更适合。又有人认为木叶盏可能为禅寺僧人们订制的特殊专用茶器,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颇近于禅理。后一种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细细想来,木叶盏多用来装饰宋代典型的斗笠碗造型。这种造型口大、足小、敞口浅腹,蕴藏着佛家颇具宽广的包容性格。佛家又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对于禅宗来说,已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所谓“禅茶一味”,在禅与茶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由一片小小的树叶,入定于沉思,入定于佛国,谁又说不可呢?“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见真见性如此。从木叶的千姿百态,窑工的信手取来看,木叶的选择也有佛家“贝叶”寓意,只不过舍其形,取其意罢了。

其实,不止木叶盏,众多吉州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禅的智能与美学特征,这也并非偶然,这还得从吉州窑说起。吉州窑位于赣南,在唐宋时期,赣南是中国禅宗寺院密集、大师辈出的地区。在此种特殊环境中,吉州窑的产生与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甚至是约束。大禅师们按照禅宗哲学与美学的要求,指导和规定窑工为寺院生产法事所用及僧侣们日用的陶瓷器物,便出现了茶器、香器与花器等不一而足的禅理美器。可以这么说,吉州窑产生的主要原因注定了此窑口器物天然的禅意特质。

正是这禅理,赋予了木叶盏别样的美。古拙的黑陶,木叶的禅理,既有古朴之风雅,又有禅理之细腻,这拙中藏细,颇合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很得中国人的性格精髓。在人类注定走向繁华,走向精致的路程中,这种来源于自然的装饰,其理念本身就很了不起。它向世人宣示着这样一种可能,即便繁华如天幕,我仍清奇如初。

每件古瓷器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瓷碗、瓷罐、瓷瓶、瓷壶、瓷板……张群宝收藏的瓷器可谓品种繁多。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古瓷器在张群宝的眼中却是历代社会生活。网听张群宝讲述了收藏的快乐与艰辛。

迷上古瓷器,走上收藏路

“文革”时期,不少人佩戴毛主席像章,刚上中学的张群宝就开始收集各种毛主席像章,随后又收集了不少红卫兵袖章。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群宝发现古瓷器的图案、造型都非常讲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看多了,他就开始对古瓷器着迷,走上了收藏古瓷器的道路。那时的他只要有钱,就拿来买瓷器。

为了收藏更好的古瓷器,张群宝走遍江西、湖南、河南、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不仅吃了不少苦头,还交了不少“学费”。为了提高自己对古瓷器的鉴赏力,张群宝买了许多古瓷器收藏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来弥补知识的欠缺。这个时期正是张群宝眼力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

有一次去景德镇,张群宝在瓷器市场里看中了一片元代青花瓷,当时卖家要价1200元。与卖家还价,卖家闭口不谈,张群宝就在市场里耐心等了一天。直到傍晚天色突变、大风呼啸,卖家终于松了口,“900元成交”!购得这片青花瓷,张群宝如获珍宝。因为有了它,张群宝对元代的瓷器有了更深的了解。

每件瓷器都有故事

在张群宝的收藏室里,一块青花瓷板是他的宝物。张群宝告诉记者,这块瓷板很有来头,是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兼孔庙三品执事杭艾原委托内务府陶办为孔庙烧制的。瓷板上是一幅画,远景是山水、近景是庭院、中景是人物,非常好看。

一个“福禄双寿龙凤吉祥”瓶虽然是仿元代青花瓷,但由于造型独特、寓意深远,也被张群宝视为珍品。“这个瓶是连体葫芦造型,烧制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图案也比较特别,是凤在上龙在下。”张群宝说。

“这个瓷水壶是辽代的,是我在徐州参加古玩交流会时从地摊上买的。”张群宝一边擦拭一个瓷水壶一边对记者说,这个壶和现在的军用水壶相似,而且壶口处有两个环,用于穿绳后把壶挎在肩上,很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体会收藏的快乐最重要

在鉴定瓷器方面,张群宝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正是由于收藏了不同时期的瓷器,张群宝发现,古代瓷器的横断面都有不规则的气泡,而仿制瓷器的横断面基本上没有气泡或气泡很规则。因为古代烧瓷多用山里的柴火,所以会出现不规则的气泡,而仿制瓷器多是用电炉烧制的。

张群宝特别将耿宝昌先生的“要多看、多记、多动手、多比较”记在心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少吃亏或不吃亏。张群宝认为,对于偶尔吃亏,也不要过于计较,心态要平和,就当做是交了学费,体会收藏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正因为张群宝在鉴定瓷器上有一手,不少收藏界的朋友买了瓷器就找张群宝鉴定,有时还要和他交流藏宝心得。

[传奇]陶瓷艺术家赖德全


赖德全和他保留的初稿

赖德全是江西景德镇一位陶瓷艺术家。因缘际会,今年4月、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他成为一个特别的见证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中国国民党、亲民党中央赠送的两份礼物――名为《源》、《脉》的瓷瓶,他是主要制作者之一。

6天完成任务

研究所所长的赖德全今年51岁,外祖父是学院教授,从小就受到家庭熏陶,爱上陶艺,后来发明釉上珍珠彩的技法,是景德镇的实力派陶瓷艺术家。

赖德全一直记得那个日子,接到任务时,距离交初稿日期,只有6天时间。“当时真是又感动,又有压力。国共两党跨越半个世纪的握手,也是两岸关系的良好开端,意义十分重大。国台办重视,江西省委、景德镇市委都非常重视。”

于是,用1天时间,几位老艺术家一起研究题材,2天时间,赖德全动手彩绘瀑布,又2天时间另一位老艺术家彩绘牡丹,最后1天用于烧制。衔接得丝丝入扣,任何环节都不能出一点问题。

最后是成品下午出窑,当晚9点搭机运往北京,因为次日就是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交到连战主席的日子。

“当时担着风险,因为瓷瓶不同于其它艺术品,在烧制的过程中,很难百分百保证不出一点问题。所以听说还准备了后备方案,如果烧制时出了问题怎么办。”

赖德全说到这里,面带得意:“结果真是天意,两个瓷瓶都没有任何毛病,全都一次性烧制成功。倒是后来怕运输时出现问题,想复制一个作为备用,却烧坏了。”

为什么选了黄河和长城

到底选择题材能够表现出这份礼品的重要意义,几位艺术家坐在一起研究了很久。应该画“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是没有疑异的了,因为这是最能代表中国风景。

送给连战主席的《源》就选取了黄河壶口――喷涌而出的黄河水,下衬红鲜鲜的牡丹花。赖德全说,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用黄河来代表源头最恰当不过。而4月正是国花牡丹盛开的季节,同时,牡丹也象征友好,象征春天。画面中有9朵牡丹,则寓意“九九归一”。送给宋楚瑜主席的《脉》选取了长城,因为长城是中华大地的一条巨龙。两幅作品正好是“一脉同源”。

为什么长江、黄山没获选?赖德全说,长江很难表现,如果只是山水,主题不明确,黄山又经常画,画得太多。而黄河的壶口瀑布不一样,具有特别意义。研究时,只有人提出疑虑,说瀑布不好表现,一泻千里的气势很难展现。赖德全当时表示,说,我能画得好,画山水正是我的专长。赖德全后来笑着坦诚:说这话时,心里压力也是非常大。

80万元也不卖

在景德镇赖德全自己的工作室里,至今还摆着一个绘有壶口瀑布的小口梅瓶,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亲手送给连战主席的那个瓷瓶的初稿。

“我们的初稿就是这只瓷瓶,”赖德全说:“当时考虑,如果选传画稿会很快,但是陶瓷要烧制,烧制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色彩,谁都不能保证,所以就直接做出瓷瓶,拍照后,传给相关部门。他们的意见反馈回来后,再做修改。后来,大家看后的意见是壶口瀑布的山崖矮了一点,瓷瓶这种东西,不好修改,所以就决定重新再做一只。”

除了已经带到台湾的《源》和《脉》,这是现存的唯一一件样品。一家企业听说后,出价80万元人民币,赖德全没卖,因为怕企业利用它炒作,影响作品本来的重要意义。赖德全要自己保留它,因为能够成为今年春末的海峡两岸重大事件的特别见证者,这份纪念与记忆值得珍存。

陶瓷企业“拒查” 都是骗子惹的祸


“我们真是有点冤枉”,佛山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接到记者采访电话时急切的表示。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陶瓷砖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中,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因拒绝抽查,其产品质量被按不合格论处,这在佛山陶瓷业历史上尚属首次。

这一事件也在作为中国陶瓷生产贸易重镇的佛山产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业内人士表示奇怪,这两家陶瓷企业在业内名声都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拒绝抽查的事呢?

记者随后对上述企业进行了调查,两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均连连喊“冤”,表示希望早点澄清“误会”。他们说,长期以来,陶瓷企业忙于应付各级单位检查,其中不少碰到假冒组织和个人行骗,为此企业谢绝了部分访客。“谁知道这次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查是真的”,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毛总经理显得非常无奈,他说目前正在联系国家质检总局抽检组,“希望澄清误会,重新进行抽检”。

这一“拒查”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还有待证实。不过记者采访中确实发现,许多陶瓷企业经常遭受各种假冒组织骚扰,要求对他们企业进行评比、检查。有家陶瓷企业的不完全统计表明,在今年前11个月里,竟然接到了700多个类似的骚扰电话。

在佛山其他一些知名的行业里,很多企业也有类似的困扰。有行业协会就表示,希望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为企业制定一个“必检目录”,以减少企业的困扰。

当事企业:疑人冒充质检总局“行骗”拒其入厂

“拒绝抽查肯定是没有的事,这是一个误会”,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办公室汤主任向记者介绍,今年8月,一批自称国家质检总局的人员来到该厂,要求对产品进行抽检。“企业每年大大小小迎接的检查太多了,不少人打着各种旗号招摇撞骗”,汤主任说,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当时误以为是有人冒充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人员,“因为没有接到相关部门通知,我们没有同意对方抽检企业的产品,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9月,圣陶坊陶瓷公司通过了地区和省一级质量监督局的抽检,“产品并没有问题”,然而日前“佛山两企业拒绝抽查,产品被按不合格论处”消息传得满城皆知,毛总经理才意识到,“那次来检查的人员的确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人员。”

记者联系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销售科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调查“因拒检产品遭不合格论处”事件,“到现在企业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个方面的文件,但产品质量并无问题,企业并非拒绝抽查,我们只是不轻易接受一些检查等活动”。

质检总局:拒绝抽查产品质量按不合格论处

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发布的《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指出,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日前对共抽查了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河南等11个省、直辖市136家企业生产的136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9.7%。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二是所检陶瓷砖产品放射性核素含量全部合格。

此次抽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个别产品“破坏强度与断裂模数不合格”以及“吸水率不合格”。

最后,《公告》还特别提出,“另外,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在国家监督抽查中拒绝抽查,其产品质量按不合格论处。”

佛山陶瓷产业集中而发达,这两家公司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这一佛山陶瓷产业出现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件迅速在业界传开,并引发不同的反响。当事的两家企业也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

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检并不收费

记者了解到,类似上述这种拒绝抽检的事件在佛山陶瓷届尚属首次,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尹秘书长虽然表示对“拒检”具体原因不清楚,但他认为,“两家陶瓷企业在业内名声都不错,应该不会明知故犯地做傻事。”

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吴主任向记者介绍,抽检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突击行动,事先也未通知该局。他说:“拒检一事发生,企业肯定有责任,因为抽检并不收费。”

就圣陶坊、辉鹏公司“拒检”一事,记者辗转联系到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该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抽检属突击检查,具体会按章办事”。对于其他问题,该负责人要求记者传真采访提纲并等待回复。至发稿时为止,记者的书面采访传真仍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方面的回复。

佛山陶企:一年到头“骚扰”不断

“我们关门不接受检查的确不对,但我们也有苦衷。”辉鹏陶瓷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企业每年遇到的要求我们入年鉴、检查、抽检的活动太多了,最后发现是一些假冒机构打着各种幌子骗钱”,一些陶瓷企业干脆闭门生产,不轻易接待来访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佛山陶瓷产业发达,成为一些行骗者的“乐土”。“行骗者抓住陶瓷企业要知名度的特点,往往通过检查、抽检等名目敛财”,佛山一家知名陶瓷企业负责人对圣陶坊、辉鹏陶瓷公司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这与佛山陶瓷企业频遭骚扰的大环境有关系。”

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毛总经理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没能对我们企业产品完成抽检,企业当然有责任”,他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肃清佛山陶企生产与经营环境,“招摇撞骗者少了,我们就不会再误把真的检查人员拒之门外。”

“闻检色变,我统计了一下,今年到11月为止接到的各种组织骚扰电话达700多个”,佛山博华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先生向记者介绍,打着各种名目的“组织”、“机构”经常给他打来电话,要求他们接受评比、检查,“根本搞不清孰真孰假,最后就是要钱,通常的要价从3000元到5000元不等。”李先生说,他们一接到这种电话就头疼,也不知道对方底细,通常只能婉拒。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蓝卫兵也证实有大量此类骚扰存在。他说,不少陶瓷企业曾因此蒙受损失,“一年到头,总有各种组织、机构在佛山活动,实际上谈到最后就是要钱,企业都被骚扰怕了”。

蓝卫兵说,有些陶瓷企业为了分辨真假,经常只能将电话转到他的办公室,“我来帮企业辨别检查、抽检的真假。”

陶瓷工业协会:建议制定必检目录

蓝卫兵建议,为了让企业心里有底,知道究竟哪些检查应该接受哪些可以拒绝,“政府有关部门,譬如经贸局可以帮助佛山陶瓷企业建立一个目录,包括必须参加或接受的一些检查,抽检等活动,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供参考的检查、评比项目,除此之外企业有权不接受”,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陶瓷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蓝卫兵同时提醒相关陶瓷企业,“遇到不明真伪的检查等活动,企业可以找协会,佛山陶瓷协会、广州陶瓷协会,企业之家都会想办法帮助企业辨别真伪,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有其他行业协会的人士表示,不仅仅是陶瓷企业,佛山支柱产业很多,这些企业都有这种困扰,所以建立这样的名录很有必要,而且应该是面向全体企业公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每件陶瓷展品都是一段传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每件陶瓷展品都是一段传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简一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