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官窑瓷器 > 导航 >

“中国官窑传承行动”9件古代官窑珍品被成功复烧

“中国官窑传承行动”9件古代官窑珍品被成功复烧

古代官窑瓷器 官窑瓷器鉴别 明代官窑瓷器鉴别

2020-09-08

古代官窑瓷器。

“中国官窑传承行动”12日在京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官窑传承行动”旨在通过抢救部分濒临失传的古代官窑制瓷技艺,保护、传承古代优秀官窑陶瓷文化艺术。“中国官窑传承行动”12日在京正式拉开帷幕,首次对景德镇官窑进行系列研究与推广,9件古代官窑珍品被成功复烧并将于6月下旬发布。

此次活动由景德镇市文物局、中国官窑研究会支持,景德皇窑、北京荣会艺术中心承办。

景德镇官窑在封建王朝时期为皇帝制作专享宫廷用瓷,官窑艺术代表当时瓷艺巅峰。此次甄选复烧的九件皇家珍品瓷,囊括宋、元、明、清御窑发展史,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等,100%沿用宫廷古法烧制。作为“中国官窑传承行动”的成果,这些作品将收入“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大全 御窑千秋”。

中国古陶瓷专家黄云鹏、张浦生、叶宏明等,将通过“中国官窑传承行动”,对景德镇御窑发展进行考察研究,对历朝历代景德镇官窑艺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对一大批散落世界各地的官窑珍品进行复原制作。

中国国家文博研究员周荣林表示,传统手工技艺只有在生产中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古窑复烧将准确再现历史岁月的辉煌印记,使古代宫廷用瓷不会被阻隔在深宫之内或异国他乡,而是传颂到大众身边。

阅读延伸: 中国官窑瓷器之曲阳定瓷

景德镇举行清代镇窑第二窑复烧点火仪式

景德镇清代镇窑复烧纪实

景德镇将复烧历代的典型瓷窑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谁能代表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峰 宋元官窑还是清三代官窑彩瓷 ...


近年来,宋元瓷器和明清瓷器在海内外各大拍卖场上屡屡拍得天价。先开始是青花瓷引得众人瞩目,紧接着是琳琅满目的彩绘瓷......宋元瓷器跟明清瓷器在市场上如此受青睐和追捧,这和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息息相关。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个俗气的话题,哪个朝代的瓷器最值钱呢?是宋元时期的官窑瓷器呢?还是清三代的官窑瓷器呢?

宋元是我国制瓷业飞速发展的一段时期,尤其是在宋朝,我国瓷器发展到了第一个高峰。宋代瓷器和元代瓷器各具特色,宋代瓷器型古朴、釉色纯粹、纹饰简洁,而元青花以其器型优美、釉色清丽、纹饰清丽,都吸引着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在宋元时期,很少有人将瓷器作为随葬品,因此出土的宋元瓷器寥寥无几。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宋元瓷器的传承难度远远大于明清瓷器。另外,宋元瓷器在当时大量生产广泛流传,但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宋元瓷器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明清瓷器。当然,宋元官窑瓷器是个例外。宋元时期的官窑瓷器作为御用瓷,做工细致,质量优秀,无不精妙绝伦,素来都是古董瓷器收藏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宝贝。宋元瓷器的传世量非常少,更别说其中的官窑瓷器。现如今,流传于世的宋元官窑瓷器大部分被展放在海内外知名博物馆中,就是被长存于资深收藏者的家里。而流通于拍卖市场上的宋元官窑瓷器少之又少,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故而宋元官窑瓷器总是在各大拍卖会上艳惊四座!随着时间推移,宋代官窑瓷器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足以见得其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和保值功能。

说完宋元瓷器,我们再来看看清三代瓷器。所谓清三代指的是康熙、乾隆、雍正三朝。中国瓷器烧造在清三代时期达到了第二个高峰,而清三代官窑瓷器代表了清代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生产的洋彩瓷、青花瓷、粉彩瓷、珐琅瓷等等,都是瓷器收藏爱好者争相追捧的宠儿。宋元官窑瓷器距今年代久远,鉴赏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很多人不敢轻易接触。而明清官窑瓷器年份相对较近,特点鲜明,真伪易辨,符合大众审美,具有较高商业炒作价值。再加上明清官窑瓷器的传世量是有限的,其市场需求量大了,价格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百万、千万、上亿的成交价格都是屡见不鲜的。

近些年来,宋元瓷器和明清瓷器一直在市场上并驱争先,若是非要把二者的价值分个高低的话,笔者认为宋元官窑瓷器比清三代官窑瓷器更值钱。宋元官窑瓷器年代更加久远,具有更好的考古历史价值;再者,宋元官窑瓷器做工精细,独具特色,艺术价值极高,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瓷,从古至今扬名海外;另外,宋元官窑瓷器的传世量极少,因此带来的经济价值自然极高。综合以上三点,大致足以说明宋元官窑瓷器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的最高峰,其收藏价值要高于清三代官窑瓷器。

当然,瓷器价值并不单由以年代、做工、传世量来决定,还要考虑瓷器完好程度、生产背景文化、藏家喜好、资金实力、市场经济等等因素。不管是哪个时期的瓷器,只有保存完好、做工精细的才最值钱。以上是笔者的一点鄙见,关于这个话题,藏友们若是有其他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哟!

南宋官窑:一器难求的天价珍品


宋代官窑瓷器最早是在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窑场中烧造的瓷器。作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一,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

传世极少为世所珍

对于北宋官窑的记载,南宋•顾文荐在《负睻杂录》中曾提到“宣政间(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北宋大观年间,官窑瓷器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瓷器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

关于南宋官窑的记载,南宋•叶寘《垣斋笔衡》:“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

北宋覆灭后,宋高宗赵构南渡,定都杭州。由于逃避战乱,很多北宋汝窑、官窑等北方窑口的工匠南迁,北方先进的制瓷工艺技术亦随匠师转移到南方的修内司窑、郊坛下窑及其他窑口,而官窑瓷器也随之在南方开始进行烧制。当时为了区分,人们将北宋官窑称为“旧官”,南宋官窑称为“新官”。

1996年,杭州老虎洞窑址的发现,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包括碗、盏、盘、洗等20类、53型器物,使人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南宋官窑瓷器。其中一件在制作陶器过程中所使用的“荡箍”令人振奋,上面清晰地写有“修内司官窑置庚子年”的字样。由此可以断定,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就是以前的南宋修内司官窑。

色取粉青为上

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精华。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描述官窑瓷器釉色时说:“官窑瓷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笺》里进一步说明南宋官窑青瓷釉色的特征是“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我们也能从中一窥南宋官窑瓷器的特色。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但也有以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为主的。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南宋官窑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南宋官窑的釉极厚,故便有“厚釉薄胎”之说法。

纹取冰裂鳝血为上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有大小开片,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格古要论》:“……有蟹爪纹,紫口铁足”,《遵生安笺》:“……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之下也。”由此可见,南宋官窑器冰裂鳝血纹为绝佳之作。

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经过人工染色,从而达到所谓“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

多为陈设器

南宋官窑器为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不可越规,同时因宋人的审美追求,精致隽永的特色在南宋官窑瓷器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南宋官窑的造型丰富,以陈设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等。器型多仿自商周、秦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官窑瓷器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但是它所表现的气度,却仍然不可漠视。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在它的装饰,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价值连城一件难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部分南宋官窑瓷器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或海外博物馆,算是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市场上流通极少。而现在能够确认“宋官”的完整器物,也是凤毛麟角,极其珍罕。

由于传世极少,南宋官窑瓷器历来深受瓷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2015年,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明或更早官釉贯耳尊以1,012,000港元的价格成交。据悉,北京中拍国际2016年春季拍卖会即将上拍两件海外回流的官窑瓷器精品,均为南宋官窑典型作品,引人瞩目。

官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也称御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从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为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瓷都”。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由官府直接经营,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袭此说。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窑知识:浅析宋代官窑真假

【南宋官窑】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

注:图为官窑贯耳瓶(宋)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8世纪--14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明代(公元14世纪--17世纪)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也称景德镇御窑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

“红色官窑”代表了当代陶瓷烧造高水准


7501专用瓷合盒器

今年正值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红色官窑瓷”也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所谓“红色官窑瓷”,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殊瓷厂生产的瓷器,主要包括“文革”期间生产的“毛瓷”、中央机关用瓷以及馈赠国外元首的礼品瓷等。1997年,这种瓷中一个“7501”小碗在国内被拍至170万元,其珍贵可见一斑。

代表作:醴陵瓷和“7501”瓷

提起红色官窑瓷,河南陶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保庆表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和景德镇的‘7501’瓷了。”

据了解,1956年,湖南醴陵成立瓷器公司。自此,醴陵和景德镇等瓷产区共同承担了国家机关的瓷器供应。1958年到1974年间,中南海国家机关在醴陵定制瓷器千余件,从“胜利杯”到后期的带盖鱼盘,包括食具、茶具、文具、烟灰缸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醴陵群力瓷厂1974年生产的“毛瓷”代表红月季碗。199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一只尚有釉裂的红月季碗拍出8.8万元的高价。

张保庆告诉记者,醴陵“毛瓷”绝大部分收藏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南海等处,散落民间市场的数量极少,“物以稀为贵,拍出高价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7501”更是大名鼎鼎。这批瓷器是1975年由设在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生产。当时,研究所组织了顶尖的瓷艺高手,选用最好的高岭土原料,反复试制,代表了当时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作为知名度最高的“红色官窑瓷”代表作,“7501”瓷在拍卖场上屡屡创出高价:一只调羹10万元,一个小碗17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

存世稀少赝品多

“红色官窑瓷”大部分被销毁,即使保留下来,也多存放在纪念馆等处,流入市场的数量极少。因此,市场上大部分所谓“7501”瓷、醴陵“毛瓷”都是仿品。

张保庆告诉记者,市场上的仿品主要有几类:“一是用红色官窑历年来生产的其他陶瓷产品冒充珍稀品种,最典型的就是用‘7801’冒充‘7501’。二是利用当时剩余白瓷胎进行‘后加彩’。三是现在一些私营陶瓷厂进行仿造,比较粗糙,很容易鉴别。”

红色官窑瓷从原料、工艺等各方面来说都是顶尖水平,“可以从器型、釉面、胎质和纹饰等方面进行鉴别,了解各类器物的特征和规格,观察胎和釉的细致程度”。

河南也有“红色官窑瓷”

狭义概念里的“红色官窑瓷”主要就是醴陵主席用瓷和“7501”,而涉猎藏项甚广的大河鉴宝专家于韬认为,这个概念应该有所延伸。

“我认为广义的概念应该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各大国营瓷厂因为一定的政治任务而烧造的瓷器,都可称为红色官窑瓷。”于韬说,“例如为中共九大献礼、为纪念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而制作的瓷器等,这些都算。”

河南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乔红涛也认同这种观点,他说,作为陶瓷大省的河南,也屡曾接受这样的任务:“当年的河南禹县钧瓷一厂、二厂都曾烧造过国礼,也应纳入红色官窑瓷。”据乔红涛介绍,1964 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时,就曾挑选神垕钧瓷作为礼品赠送有关国家领导人。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也选用钧瓷“兽耳尊”作为礼品,赠给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广义的红色官窑瓷,不像“7501”那样高不可攀。“普通藏家如果对红色官窑瓷感兴趣,可以从这些瓷器入手,市场上数量不少,几千元、几百元的都有。”于韬建议。于韬认为,目前红色官窑瓷有一定程度的炒作现象,随着市场的成熟,价格会有理性的回归。从长远看来,“红色官窑瓷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陶瓷工艺水平,同时也寄托了许多人的怀旧情结,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大宋官窑以古法制瓷:工艺有传承


大宋官窑以古法制瓷,不仅是在工艺上做到了传承,而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时代特点、文化特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1.坚持技艺传承、艺术创新,大量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创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2.质量严格把关,限量,诚信,价格统一,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3.许多作品被选为重要外交活动的国礼,收藏价值非同一般。

4.有的作品需要提前定制,能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钧瓷《千钧印》,可以篆刻、烧制上收藏者的姓名,具有唯一性和特殊的纪念意义。

无古不成今,无今不成古。古代艺术品和当代艺术品的时间概念都是相对的。今日的古代名瓷,在其制作的时候也是“当代名瓷”,只是经过社会的筛选、历史的沉淀流传下去,成为经典,成为传统。这是一切艺术品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形成的规律。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如果类比书画艺术品,人们会发现,当代书画家的名作受到美术界、收藏界的一致认同,其作品广受欢迎,在艺术品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什么当代瓷器艺术名家的名作却不被重视?何况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具有更先进的工艺技术手段和更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继承和创新的条件更优越。因此,决不可厚古薄今,陷入“当代无名窑无名瓷”的认识误区,人为造成历史名窑百年断代的消极局面。

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大收藏家不胜枚举,研究著述十分丰富。当代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活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收藏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10多年来,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热持续升温,爱好者越来越多,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瓷器拍卖专场中清代官窑瓷器精品仍占主流,每年不断推出新拍品,不断刷新成交纪录。但是,收藏者所能收藏到的精品、珍品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宋代名窑瓷器、元青花、明清官窑瓷器难觅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珍品资源稀缺,二是赝品泛滥。

中国的古陶瓷藏品犹如一座金字塔,尖部是宋代名窑、元青花,中部是明清官窑瓷器、外销瓷器,底部则是历代民窑瓷器、当代名瓷。不幸的是,赝品的泛滥使这座金字塔从尖部到底部都被蒙上了层层迷雾,被人为搞得面目全非。这是当今古陶瓷收藏面临的最大难题。

近些年,许多陶瓷收藏者已不再奢望求购官窑名瓷,将收藏重点转向历代民窑瓷器或当代著名瓷器。有人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现代不如古代,但专家认为,现代的制瓷工艺有些已超过了古代,超过了前人。

中国古陶瓷专家和民间古陶瓷收藏家应当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站在实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梦这一文化高度去看问题,发掘当代优秀的瓷器艺术品,引导收藏界关注、研究和收藏优秀的当代瓷器原创艺术作品。对“当代名窑”瓷器的挖掘和收藏,是陶瓷收藏界的一种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一种新的挑战、新的突破。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瓷器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瓷器各有什么特点?中国古代“八大官窑”,即为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及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的瓷器珍品称“八大官窑”,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它们风格各异,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汝瓷胎质细腻,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随光变幻。其釉色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天青无纹水仙盆(北宋汝窑)莲花氏碗(北宋汝窑)

官窑:官窑瓷器选料精细,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五彩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天蓝釉百条缸(清康熙)

哥窑: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高足碗(元哥窑)狗耳香炉(宋哥窑)菊口盘(宋哥窑)弦纹瓶(宋哥窑)鱼耳炉(宋哥窑)

定窑: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定窑以白色为多,之有红、黑、紫、绿诸色。剔花花鸟纹枕(定窑)花盘(定窑)白瓷杯(定窑)白瓷注子(定窑)官款花口盘(定窑)

钧窑: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出现意想不到的景观。红斑长颈瓶(钧窑)鼓钉三足洗(钧窑)

景德镇窑: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青白瓷注子注碗(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宋代景德镇窑)瓷器(宋代景德镇窑)

耀州窑: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装饰技法以刻、印、划、雕、堆、镂空为主。青釉刻鸭纹碗(北宋耀州窑)青釉剔花倒装壶(北宋耀州窑)白底黑花虎纹如意枕(宋磁州窑)青釉“大观”铭牡丹纹碗(宋代耀州窑)

磁州窑: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是在有黑釉的瓷胎上将纹饰以的黑釉剔去,留出原始白地,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

景德镇将复烧历代的典型瓷窑


景德镇将复烧历代的典型瓷窑

随着大工业化生产时代的来临,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1日下午,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新闻发布会在该市举行。会上传来好消息,该市将逐步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型瓷窑,其中包括宋代的龙窑、元代的馒头窑和明代的葫芦窑等。

为何复烧 清代镇窑成功复烧带来启示

谈及景德镇为何要复烧历代的典型瓷窑时,该市文化(文物)局局长江华介绍,2009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进行了清代镇窑复烧,复烧的清代镇窑在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物、烧窑等一系列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此外,还广泛地宣传了瓷都景德镇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有力地推动了该市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据介绍,此次清代镇窑成功复烧,也给景德镇人带来了不少新的启示。

面临挑战 建造工艺与烧造原理是一道坎

来自当地官方的信息显示,根据计划,今年10月19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期间,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将在该市古窑风景区正式举行。有人提出,对盛行于明代的葫芦窑,在该市既没有人烧过,也没有人看过,如何掌握葫芦窑的建造工艺与烧造原理,是该市在复烧之路上很难迈过的一道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也坦承,确实存在困难,目前只能借助于历史文献记载与对已经发掘的古窑址进行研究论证。据悉,目前,景德镇市的南河一带尚存有葫芦窑的遗址。

那么,究竟该如何成功迈过这道坎?日前,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研讨会在该市举行,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协会窑炉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等二十多人出席,他们对传统瓷窑保护利用和明代葫芦窑复烧进行了系列研讨论证,为科学复烧明代葫芦窑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为迅速推动明代葫芦窑复烧成功,该市文化(文物)局专门组织成立了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工作领导小组和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顾问团。

南宋官窑瓷器好在哪儿,为何成了传世珍品?


很多人喜爱南宋官窑,可以说它代表着八百年前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不过,它产量有限,传世极少。南宋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

南宋官窑为何存世量极少呢?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是时间的久远,宋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瓷器又非常易碎。更重要的是,南宋官窑是宫廷用瓷,数量本身就十分稀少。

南宋官窑制瓷配方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成品合格率仅有百分之一。平民百姓几乎与官窑瓷器绝缘。即便是民间出现官窑瓷器,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拥有的,主人家多为皇亲贵族。

可以想见,拥有如此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南宋官窑瓷器,一旦出现在市场上,会引起人们怎样的重视。

除了物以稀为贵,南宋官窑值钱就在于很多人喜欢它,尤其是它的颜色和开片纹理。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窑瓷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之分,亦称文武片。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片为主。

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装饰,而是瓷器本身庄重典雅的自然美。它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官窑传承行动”9件古代官窑珍品被成功复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官窑传承行动”9件古代官窑珍品被成功复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官窑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