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文博会:艺术与陶瓷产业精彩对接

文博会:艺术与陶瓷产业精彩对接

陶瓷艺术 艺术瓷砖 古代艺术瓷器罐

2020-09-10

陶瓷艺术。

文博会分会场呈现精彩文化内涵

第六届文博会设有35个分会场,比上一届增加5个,成为历届文博会中规模最大、分会场数量最多的一届,展示交易范围涵盖了珠宝设计、工艺美术、动漫游戏、工业设计、瓷文化、茶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以陶瓷文化产业园、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和动漫创意产业园尤为引人注目。

深圳陶瓷文化产业园:艺术与陶瓷产业精彩对接

在深圳陶瓷文化产业园分会场,一幅造型如同巨型茶壶的巨画,由820片恒色瓷板画构成,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拼接瓷板画,该作品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走进二楼展厅,占一面墙壁的大幅瓷板画《姑苏繁荣图》让人震撼,20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据介绍,恒色瓷板画是经过12000吨压力冲压成型,再经过1200℃高温煅烧而成,不褪色、不冰裂、不变形,可永久保存。

文博会期间,深圳陶瓷文化产业园分会场将邀请国内主要陶瓷产区的重点企业和大师作品参加瓷艺展,举办深圳瓷艺文化产业园宣传推介座谈会和中国陶瓷文化高端论坛,还有陶艺大师现场技艺展示,包括手绘瓷彩、捏塑、釉下彩与手绘等。深圳陶瓷文化产业园分会场将创建中华名窑创新基地、陶瓷艺术大师交流基地、特色陶瓷教研基地等,实现艺术与陶瓷产业精彩对接。

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百米画卷《江山多娇》亮相

作为国内最大珠宝产业园所在地,宝福分会场将在第六届文博会期间举办国际铂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向全球征集铂金文化优秀创意,以此来搭建国际化珠宝文化创意平台,促进设计人才与企业之间互动,推动深圳珠宝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宝福分会场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文博会,期间将推出一系列精品珠宝文化活动,向市民奉献一场丰盛的珠宝文化大餐。宝福珠宝园汇聚各类型珠宝首饰品牌,铂金、黄金、翡翠等争奇斗艳,其中重达4000克的铂金船、全球惟一一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顶级的纪念品“钻石金笔”,以旷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纪念金条等多个珠宝精品将亮相。

文博会期间,价值6000万元的百米画卷《江山多娇》自创作完成以来,将首次在该会场对公众展出。《江山多娇》由全国当代56名著名书画大家集体创作,画卷全长120米、高1米,以磅礴的气势展示了祖国万里河山的雄奇壮丽。

动漫创意产业园:展示100多幅名家收藏名作

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作为新增的第六届文博会分会场,将举行“动漫一条街”衍生产品展示交易、中日动漫画大师论坛、国际动漫画展、国内外动漫画作品版权交易会、新媒体内容展示等活动。

据介绍,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将引进国内外知名媒体和企业进驻,建立动漫技术平台和文化创意、版权交易及投融资平台,动漫产业园设有大型三维动漫制作中心、动画情景体验中心(含动漫主题公园)、动漫产品研发中心、动画片及动漫产品展示中心(动漫一条街)、动漫衍生产品制造和销售总部、深圳国际动漫博物馆等。

国际动漫博物馆将展出100多幅国内外名家收藏的动漫名作,其中来自日本的手绘原画就有70多幅。在放映厅里,观众可看到最新的3D动漫作品。此外主办方还将邀请日本动漫画的著名导演、漫画家现场与中国优秀动漫公司专业人员共同讨论动漫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举办国内外动漫作品版权交易会,推动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提升动漫市场潜力。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评论:理性对接当阳陶瓷产业发展思考


去年11月2日,被誉为中国建筑陶瓷业“航空母舰”的新中源集团项目签约落户当阳,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此前不久,温州老板胡光敏注册成立的湖北帝旺实业投资公司在当阳投资2亿元,开始建设6条中高档陶瓷生产线。近两年,大地、华夏、天冠3家陶瓷企业已先期落户当阳。陶瓷产业集群在当阳已雏形初现。

“梦醒”后问:发展空间在哪里?

当阳曾经是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市之一。近几年,该市也颇有建树,均瑶、蒙牛、英博等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落户,促进了当阳经济发展。然而,相比周边县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当阳人开始明显感觉到发展的脚步沉重了。

在宜昌市提出“沿江突破”新战略后,当阳一度在宜昌发展的大格局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在分析自己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落后的原因时猛然惊醒:没有建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没有围绕优势产业形成项目群,发展空间捉襟见肘!

其实,当阳在开发本地资源中也不乏得意之笔:三峡新材公司的前身当阳玻璃厂原先只有一条日产400吨玻璃的生产线,规模、效益一般。当阳市依托境内石英砂资源,支持该厂先后扩建了日产500吨、6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使该厂从县级小厂一跃成为上市公司;当阳葛洲坝水泥公司、华强化工、马店能源等当阳目前为数不多的几家上规模的企业都是依托资源发展而来的。“发展的空间到底在哪里?”当阳通过梳理重新定位:发展空间在资源,优势在资源。而当阳最大最优质的资源就是高岭土。现已探明储量为3500万吨,远景储量高达2亿吨以上。3年前,当阳只有一家倒闭的国有陶瓷企业,这些资源几乎完好无损。依托强势资源,做大产业集群!当阳人突然发现,发展空间海阔天空!

定睛佛山后问:后发优势有几许?

定位一明确,招商引资的方向也就明确了。春节刚过,当阳招商局的专班便驻扎到国内瓷都广东佛山。其实,全国比当阳更有资源优势的地方不少。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对当阳招商人员说:像你们这样的招商专班,我们每年都要接待50批次以上,其中不乏市委书记带队的!尹虹同时告知:佛山刚刚召开了制造产业转移工作会议,陶瓷是其转移的重要产业。

经过招商专班不懈努力,全球最大规模的现代建筑陶瓷生产企业、中国建筑陶瓷“航空母舰”佛山新中源集团向当阳伸出橄榄枝。此时,质疑声不绝于耳:“沿海是在把垃圾产业向内地转移。”当阳的决策者慎之又慎。“当阳蕴藏着这么大储量的高岭土,不能捧着金碗讨饭吃,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不要灰色GDP。”当阳市委书记袁卫东说。

去年8月8日,袁卫东来到佛山新中源集团考察。其目的只有一个:引进新中源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成功的经验来开发当阳的高岭土资源。一句话,向新中源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管理、要就业岗位和税收,不要污染。他此行的目的与新中源集团不谋而合。新中源集团总裁霍镰泉说:我们不是搞搬迁式转移,要在转移中实现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据悉:新中源集团在当阳的投资项目,将全部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最先进的环保设施。固定资产投资7个亿,没有一颗螺丝钉是从佛山的旧工厂拆下来的。“其实,后发优势也很明显。佛山陶瓷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引进来;佛山陶瓷企业发展中环境污染等教训我们也能更好汲取,避免走弯路。”当阳市市长范晓岚说。

“亲密接触”后问:着力支点在哪里?

新中源决定落户当阳的信息传开,陶瓷企业纷至沓来。锦悦贸易公司等两家企业表示,要随着新中源一同落户当阳。去年10月19日,湖北帝旺实业投资公司与当阳市签订了投资2亿元建设6条中高档陶瓷生产线的项目协议。当阳引资的关键是什么呢?新中源集团总裁霍镰泉一语破的:“关键在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和软环境。”

近几年来,当阳先后新建了1个220KVA和2个110KVA的变电站;依托劳动部门培训了数千名陶瓷工艺熟练工人;先期引进华夏、大地、天冠等陶瓷企业,形成了陶瓷产业聚集效应;打造了较好的陶瓷产业物流环境。抛开资源优势不说,这些生产要素重新开始培育,没有3年至5年是不行的。“硬环境好建设,软环境难形成。”当阳吸引投资者的优势是其软环境。前几年,当阳干部玩风和办事的拖拉作风影响环境。今年,当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优先发展工业理念,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及效能建设,处分了21名干部。在解决“不能为而为之”问题的同时下力解决“应该为而不为”的问题。新中源集团在投资当阳前多次微服私访后,才慎重决定把7亿元的项目投到当阳。

目前,当阳在省直相关部门支持下,正全力打造湖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用陶瓷与世界精彩对话


2019新学年开学之际,大学迎来了第一批来自韩国、法国、埃及、越南、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5名留学新生。随后,还将有两批共计85名留学生到校。据了解,今年该校招收的留学生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从法国不远万里来此攻读设计学博士的YannColleu(中文名杨柯)告诉记者,两年前她作为交换生来到大学交流学习仅3个月,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所吸引,她希望学成后能将优秀的陶瓷文化传播到法国。

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作为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大学始终坚持以瓷为媒,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文化走出去、推动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肩负着重要而光荣的使命。

今年6月,英国剑桥市政厅人头攒动,艺术作品欧洲巡展首展在这里举办。参展的60件精美陶瓷作品,凝聚了该校60名最优秀陶艺家的智慧和汗水,更代表了中国精湛的陶瓷工艺,令英国民众赞叹不已。展览期间,大学在剑桥市设立了陶瓷艺术研究中心,该校校长宁钢与剑桥市市长GerriBird共同为中心揭牌。同时,GerriBird市长还授予大学“英国剑桥艺术设计中心&艺术设计基地”。

多年来,为探索实施中华陶瓷文化传播工程,大学先后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并在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

今年7月,韩国陶艺高中校监和研究部长一行来到大学访问考察后,确定将于10月中下旬带领韩国学生来此开展陶艺实践活动。为推动文化走出去,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引领中国陶瓷教育走向世界。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培养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留学生。同时,学校与国外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访问等方式,将中华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在2018年和2019年,大学作为全省唯一高校,承办了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感知中国——魅力陶瓷”主题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140多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前来体验,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以陶瓷了解中国,以陶瓷探讨世界。近年来,大学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主办了20余次涉及陶瓷工程、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国际研讨会,吸引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武汉大学以及法国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意大利拉奎拉国立美院等30余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参加,研讨人数达1.5万人次,推出研讨论文800余篇,达成合作协议30余项。此外,去年,该校挂牌成立的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为陶瓷历史与发展、陶瓷艺术理论与技法、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陶瓷推广与产业化等搭建了国际化研究平台。

为了更好地与世界对话,大学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9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以及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0余项。学校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有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与企业共同合作研制的“高温陶瓷大红墨水”攻克了世界性难题;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三创合一、艺工商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也因此获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为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大学将不遗余力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文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宁钢如是说。(计颖记者邱西颖)

福建德化产学研对接促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福建科研机构牵手陶瓷生产企业,力促该省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16日,记者在瓷都德化采访时获悉,近日挂牌成立的“福建社会科学院德化陶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德化龙瓷陶瓷基地”,是该省科研机构首次以产学研对接形式走进陶瓷生产企业。

福建海峡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华基称,“科研机构首次与陶瓷企业的合作对接,将进一步深化陶瓷文化产业的研究,提升我省‘硬实力’背后的‘软实力’。”

据悉,此次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和德化中国龙瓷共同设立陶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陶瓷基地,将依托“中心”和“基地”,定期开展有关陶瓷产业的调研,在德化陶瓷产业的设计、开发与营销,品牌包装与设计师、工艺师的推广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并在共建陶瓷研发机构基础上,联合创办经济实体,合作培养与培训陶瓷设计、营销人才,合作策划、组织陶瓷品牌的推广与促销活动,做好陶瓷企业营销、招商与推广计划的策略研究等,对德化陶瓷的设计、创新和推广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德化陶瓷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德化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地方文化产业研究,尤其是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研究,推动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

深圳陶瓷品牌与世界顶级市场全面对接


“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过春节,对于永丰源来说有着特别意义。”正在德国参加“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永丰源集团董事长刘权辉通过越洋电话接受记者采访时喜不自胜地说,到昨天为止参展4天时间就拿到1000多万美元的订单。

国际会展中国年味浓

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月12日开幕,由于正赶上中国的春节,博览会与往年相比,更多了浓浓的中国年味。

“很多德国、法国等地的客户一见面就向我们表示节日问候,这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刘权辉说,连同这届,永丰源到该展会参展的次数有11年,这届参展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深圳创造”、“中国创造”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尊严。

他回忆说,以前他参展,走到外国人的展位前,人家都紧紧地盯着他,怕他照相,怕中国人拿了自己的样品回来复制。甚至有一个土耳其人公开告诉他,自己只跟日本人做生意,不跟中国人做生意,“因为中国的瓷器都是垃圾”。

“我们以自己的创造证明了实力,虽然春节我们没能与家人团聚,但通过会展,我们告诉全世界的参展商,世界上最好的陶瓷在中国,在深圳!”刘权辉说,他们这次派出的参展团队有10多人,除了推销高档瓷器产品,还与欧美等地的经销商建立营销渠道,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与德国和日本的设计机构签署协议建立研发国际平台,将深圳陶瓷品牌与世界顶级市场全面对接。

中国崛起彰显文化力量

“在德国过春节,深深感受到国家崛起才能彰显文化力量。”刘权辉说。

法兰克福是德国的金融中心,同德国的其他城市相比,法兰克福更具有国际大都会的气派。这里不仅是世界的一个金融中心,同时它又是一个具有800年历史传统的著名的博览会城市。

“中国人靠什么赢得尊重?到了法兰克福,你会发现,美轮美奂的‘中国货’,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永丰源国际部经理林昭旭告诉记者,由于法兰克福每年要举办约15次大型国际博览会,每逢展览季节,法兰克福都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色,市区街道更显得生气勃勃。参加博览会的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00万,博览会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货”在国际会展上大出风头,受到当地人的好评和欢迎。

“当地华人看到我们生气的满堂红、帝王黄瓷器别说多高兴了,他们拿着我们的展品爱不释手。这时候,作为一个企业家,才深深感受到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受人尊重。”刘权辉说,当地政府首脑特意到展会上看望中国参展商,为中国春节比示祝贺,中国文化和中国习俗伴随着“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各个地方。

闽清陶瓷产业全面升级 25项先进技术成功对接


“我们签下的项目拥有世界一流技术,投产后每平方米的瓷砖可增值7元~10元,利润非常可观!”近日,记者在闽清豪业陶瓷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董事长朱祥豪谈起7月30日在闽清举行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工业专场——陶瓷行业(福州)项目对接会上,与意大利卡罗比亚公司成功签约“精艺瓷抛光砖开发”合作项目时的情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和豪业公司一样幸运的,还有24家陶瓷企业。在福建省经贸委、福州市政府、“6·18”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市经委、闽清县政府联合承办的陶瓷行业(福州)项目对接会上,这些企业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等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均实现成功对接。

“陶瓷产业是福州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产业集群之一,也是闽清县的支柱产业。”市经委主任江海介绍,近年来,闽清县陶瓷企业通过实施技改创新,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与管理人才,推动了工艺更新和产品开发,成为全国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之一。“陶瓷企业能与科研成果成功对接,对于提升闽清陶瓷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海介绍,本次对接会是第七届“6·18”首场工业项目对接会,共有25项对接项目成功签约。其中6项重点项目上台签约,总投资额达1.5亿元,预计新增产值4.9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闽清县现已形成集生产、加工、装配为一体的产业链,其中池园镇已成为全省电瓷第一镇。”闽清县县长王长鹰介绍,目体的产业链,其中池园镇已成为全省电瓷第一镇。”闽清县县长王长鹰介绍,目前全县共有电瓷企业312家,电瓷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年产值约14亿元。最新数据显示,陶瓷产业税收已占闽清县财政总收入的15%。“但是,相比广东、上海等地的知名企业,闽清县陶瓷行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瓶颈仍然不少。”王长鹰坦言,就技术层面而言,闽清县陶瓷业高档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在本次对接会上,与会代表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把先进的科研成果留下来,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上台签约的6个重点对接项目,就是这个共识的升华。不管是闽清红叶陶瓷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合作的“陶瓷清洁生产开发”项目,还是闽清中菱陶瓷有限公司与国家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合作的“生态陶瓷道路透水砖开发”项目,或者是闽清星河陶瓷有限公司与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合作的“环保节水陶瓷水龙头开发”项目,无不表达着对接双方“共赢”的愿景。

“今年是闽清陶瓷行业的一个‘关口’,这次对接会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许翊从说,以前提到闽清陶瓷业,总令人联想到“环境污染”“产品低档”等字眼。“这次对接会将加快提升闽清陶瓷产业的整体水平,外人对闽清陶瓷行业的老眼光也必将随之改变。”

中国大陆与台湾新视点:文化产业对接成为闽台合作新亮点


从“文化往来” 到“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

福建独有的祖地文化特色,成为连接闽台两地民众感情的文化纽带。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持续升温,海峡两岸文化产业界开始携手打造文化产业链,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如今,文化产业对接已经成为闽台合作的新亮点。

从“文化往来” 到“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

福建对台交流具有“文缘”优势,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是闽台民众的共同“精神财富”。“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台湾民众的生活习惯、信仰是闽南文化的延伸。台湾文化既延续了闽南文化的精神,又推陈出新。”

200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密切相关,许多在台湾广为流传。歌仔戏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在台湾也有热心的观众;木偶雕刻、闽南歌谣、南音、妈祖信仰……无不承载着两地共同的文化诉求。

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基础,闽台文化交流往来频繁。林丰正率团参加了今年2月27日至3月1日在泉州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文化节有来自台湾的南音社团、歌仔戏剧团、南少林武术团、专家学者等300多人参加。

闽台两地文化演出市场红火,各类演出团体频繁“登台”,台湾表演机构也接踵赴闽带来各类节目。记者从福建省文化厅获悉,2009年福建办理闽台文化交流项目37批、3602人次(不含营业性交流演出项目),其中赴台28批1035人次;来闽9批2567人次,交流人次同比增加50%。

一年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这为闽台文化产业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从“文化往来”到“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闽台文化交流再次向前迈了一步。

闽台文化产业 多层次全方位对接

福建德化县于去年下半年携手台湾导演李力安拍摄了电视连续剧《瓷魂》,展示传统深厚的瓷文化。德化县县长李辉跃表示,德化规划建设德台陶瓷文化创意园先行试验区,加强德化与台湾莺歌镇陶瓷产区的合作,促进两地产业对接。

在福建寻求与台湾进行文化产业合作的同时,台湾文化界也频频向大陆伸出“橄榄枝”。2009年,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台北县开辟了专门展区,展示其陶瓷、金属工艺和动漫产品等。台北县文化局副局长邱建发说,政府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来促进两岸文化产业的对接。

阅读延伸: 台北故宫推出中国历代陶瓷常设展

台湾的景德镇:莺歌陶瓷老街

痴迷台商闯出瓷酒瓶创意天地 创意来自咖啡杯

陶瓷评论与艺术陶瓷鉴赏


陶瓷评论虽说不上是一件新鲜事,但它是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作为协会的形式出现,在全国也可能是唯一的。由于起步晚,陶瓷评论是属于文学批评,还是美术批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也没有专门的定论。陶瓷评论对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有批评,才不容易出浮躁;因为有批评,才会有进步。

陶瓷评论涵盖范围广,它与艺术陶瓷鉴赏不同,前者主要是针对事或现象,艺术陶瓷鉴赏的对象,不仅是艺术陶瓷作品,还会涉及创作者。陶瓷评论大致涉及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发展方向、陶瓷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及其体制机制、陶瓷科技创新等等方面。而艺术陶瓷鉴赏,则主要是针对艺术陶瓷作品的风格、布局、装饰和技法。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当前,做好陶瓷评论或艺术陶瓷鉴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认识程度还不够,对陶瓷评论的认识有待于提高。陶瓷评论不是可有可无,而且很有必要。8年前几个关心发展的人,想成立一个陶瓷评论社团,经过6年的努力,在2011年得以成立。陶瓷评论家协会成立两年多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个中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陶瓷评论的认识似乎还不能到位。二是环境氛围还不够,尤其是陶瓷评论,说真话难。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尖锐的、实在的,一般人都不喜欢听,媒体也不太会采用,也只好在个人博客或朋友聊天时说说而已。一些人为了花钱宣传自己,写手也好,媒体也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愿意,但多少从另一个方面宣传了文化,也没什么可指指点点的。三是重视力度还不够。景德镇也有一批人、包括院校的专家学者,关注景德镇、关注的发展,敢于在不同的角度发表一些评论,但是好像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采纳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倒是个别的像《景德镇日报》瓷苑版、《瓷都美术家》等,还给了陶瓷评论的一块阵地。

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批评、需要评论、需要有人“说三道四”,但只要是善意的、积极向上的,那就是可取的。艺术陶瓷鉴赏,虽然多说了一些好话、套话,也是受人之托。但如果看不到一片赞扬和喝彩声的背后,会让人的视线模糊,会影响发展的前进步伐。景德镇着力打好“陶瓷、航空、旅游”三张主牌,成效明显,而其中尤其要握紧拳头打好陶瓷牌。因为,是陶瓷让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铸就辉煌,是陶瓷让景德镇立镇兴市千年经久不衰。把握了发展的方向,就把握了景德镇发展的方向和命运。

艺术陶瓷产业化的行进


艺术陶瓷产业化的行进

艺术陶瓷,是指在陶瓷白胎或坯胎上,包括瓶、尊、屏、瓷板画、薄胎碗、雕塑等其它器皿,通过陶艺家、陶瓷艺人精心创作绘画烧成后,可供人们陈列、欣赏、收藏的陶瓷艺术制品,也称陶瓷艺术。如今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艺术陶瓷可以称得上是陶瓷界一支独一无二的奇葩,代表了景德镇千年陶瓷之精华。现在面对艺术陶瓷的产业化,则要求具有同一属性的艺术陶瓷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这一产业的排头兵。

随着人们对生活情致的艺术追求不断提高,艺术陶瓷产品的市场不断升温,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对艺术陶瓷产品的需求,艺术陶瓷产业化势在必行。艺术陶瓷如何实现产业化,一是企业组织形式要创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要使艺术陶瓷成其为产业,首先要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才能从量的集合实现质的飞跃。过去几千人的艺术瓷厂为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成千上万的工作室和生产作坊,虽然也能带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繁荣的景象,但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这就要创新企业组织形式,像农村的经合组织、文艺界的经纪人公司,承接订单,接洽业务,负责销售,或按照品种器型成立各种专业协会,来负责与各工作室和作坊的沟通,艺术陶瓷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形成量的集合。

这其中,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就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品牌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企业固定资产增加了,职工收入提高了,实现了质的飞跃。景德镇市雕塑瓷厂陶瓷创业基地则通过工业旅游带动艺术陶瓷生产的集合,中外172 家陶瓷艺术家、教授的工作室在该厂落户,有13 名外国人长期在自己的工作室进行创作、香港乐天陶舍也在该厂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外陶瓷文化艺术的交流在这里欣欣欣向荣。

二是传统技艺传承要创新。艺术陶瓷的生产很大程度上要靠手工制作,娴熟的技艺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这也就是景德镇艺术陶瓷精美绝伦的关键所在。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是靠一代一代人的传承而继往开来的,父传子、师傅带徒弟、祖祖辈辈做陶瓷的,在景德镇比比皆是,陶瓷技艺的传承、提高、创新得到了保证。现在,虽然大专院校、职业学校能培养一些陶瓷技术的专门人才,他们可以补充到创作设计或高级技工人员队伍里,但实际操作的做坯、烧炼、绘画工人,还是要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来传承。要改变这种传统的传承模式,那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陶瓷技艺人员的培训力度,发挥陶瓷创业基地的作用,为企业和陶瓷小作坊输送合格的人才,也可以把培训工作办到企业去,还应该给那些享受政府津贴的陶瓷技艺传承人压担子,让他们也承担起培训陶瓷技艺人才的责任,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绝技传给后人。

三是艺术陶瓷的产销要有创意。光有量的集合,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也实现不了质的飞跃。所以在艺术陶瓷产业化形成时,就要做到生产一代、研制开发一代。根据人们的需求、掌握市场的变化,在陈设瓷、纪念瓷、庆典瓷、旅游瓷等众多领域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器型优雅、画面独特,有创意的艺术陶瓷精品,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艺术陶瓷是景德镇的优势,艺术陶瓷是景德镇人的骄傲,把握艺术陶瓷产业化的发展机遇,景德镇艺术陶瓷将迎来百花争艳的艺术春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文博会:艺术与陶瓷产业精彩对接》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文博会:艺术与陶瓷产业精彩对接》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