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十大瓷砖 > 导航 >

近代瓷器成抢手货 五年价格翻了十倍

近代瓷器成抢手货 五年价格翻了十倍

十大瓷砖 价格瓷砖 同治年瓷器鉴别

2020-09-11

十大瓷砖。

近五年来瓷器身价涨了十倍以上

就瓷器收藏来说,高古和明清瓷器历来被藏家们视为瓷器投资中的绩优股,不过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回暖和收藏队伍的日益扩大,收藏走向正在发生新变化。

昨日,记者从市内古玩市场了解到,由于明清等古瓷器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曾经被视为小儿科的近代瓷器开始受到追捧,无论是新粉彩还是浅绛彩,近五年来近代瓷器大多数品种身价都涨了十倍以上。

新玩家热捧民国瓷

“近代瓷器的市场行情其实是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但这两年就涨得更快一些。”三峡古玩城的商家黎先生告诉记者,近代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烧制的瓷器作品,业内一般称作民国瓷。

记者走访三峡古玩城发现,除了极其普通的盘、碗等外,现在几乎找不到几百元价位的民国瓷了,其整体价格几乎是5年前的10倍,甚至更高。像一些普通的民国粉彩盖罐,5年前在市场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价格多在100~200元之间,但现在至少也要2000元。

而一些名家落款的瓷版画和人物瓷塑,价格早已过万。比如,“珠山八友”等画师创作的新粉彩瓷,受收藏者追捧而声名大振,一幅瓷版画没有十来万元拿不下。

业内有争议后市看好

但对民国瓷的前景,业内仍有争议。

一般来说,陶瓷的半衰期为60年,经历两个半衰期后,才能看出陶瓷的老气来。而1911年~1949年期间的民国瓷,基本上只经历了一个半衰期,在不少老玩家看来,民国瓷属于现代瓷的范畴,很少收藏。

一些专业人士则表示,民国期间,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停办,一些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烧制出堪比晚清官窑的作品,其中不乏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精品,所以民国瓷收藏热潮的兴起绝不是偶然。

市内瓷器收藏家钱先生收藏民国瓷器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虽最近5年民国瓷器整体上涨了近10倍,但目前总体价格仍处于低位,其后市也将继续看好。最明显的例证是,最近几年民国瓷器已经是内地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成交价格逐年攀升。钱先生称,2007年嘉德四季拍卖会中,推出了60多件民国瓷器,其中一件绘粉彩山水方笔筒,其估价仅为3.5万元至5.5万元,最终成交价竟达25.3万元。

投资要关注三类精品

投资民国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唐肇新称,升值空间较大的是画工精湛的精品,普品则基本不具备太大的收藏价值,如民国时期画工拙劣的喜字罐,多为残次品。

“可关注三类瓷品。”首选名家名作。如以“珠山八友”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瓷器,一直深受收藏投资者热捧。其次,袁世凯时期烧制的“洪宪瓷”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这一类瓷器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最后,应收藏当时社会名流赠人之定制品,这些绘瓷制品反映出他们的品位、好恶与社交状况,可以证史。

唐肇新提醒藏友,要从造型、胎釉、纹饰、描金工艺四方面综合鉴别赝品。其中,描金工艺是民国瓷的一大特色,主要在器口、壶嘴、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实施描金;赝品描金不纯正还很粗糙,大多描金像枯黄的败叶色。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怀仁煤矸石变身陶瓷厂抢手货


黑乎乎的煤矸石在怀仁县却成了陶瓷厂的抢手货。12月6日,记者走进怀仁尊屹陶瓷有限公司的试验车间,看到黑色煤矸石经过一系列国内最先进的陶瓷加工工艺之后,烧制成了精美的白色陶瓷,这比直接销售煤矸石可以提高将近30%的经济效益。

煤炭产业链终端的煤矸石,变成了陶瓷产业链上游的高岭土,尊屹陶瓷有限公司是与当地煤企成功“联姻”的范例。煤炭企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为陶瓷企业注资,同时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陶瓷企业按照“高、精、尖”的产业方向发展,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尊屹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建春告诉记者: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改进,引进高压注浆成型工艺,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一家能够成熟的做这项技术的工厂。另外,当地丰富的煤矸石资源也让当地陶瓷生产成本降了下来。经过煅烧后的煤矸石生产陶瓷比南方陶瓷生产原料高岭土每吨节省近千元。

该县依托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的禀赋优势,大力实施“以煤扶瓷、煤瓷联合、瓷成精品”的发展战略,推进当地经济由“黑”向“白”、由煤向非煤产业强劲转变,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尊屹陶瓷只是当地产业由“黑”变“白”的一个缩影,目前在怀仁县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内已有4家煤炭企业投资建设了亿元以上的陶瓷生产项目,全部与景德镇、潮州、唐山等全国先进瓷区企业合作联营。园区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入驻陶瓷企业将达45家,产能可达18亿件,年消化煤矸石20余万吨,产值达90亿元。

郎瓷绿——比郎窑红贵重十倍之多


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一日,位于美国纽约麦迪逊广场的美国艺术画廊举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专场拍卖。这场题为「非凡的无价之宝」的拍卖会,所拍卖的五百余件艺术瑰宝,是全部来自清王朝之宗室——恭亲王的旧藏。在三月二日的报道中,特别提及了一只「苹果绿釉大罐」,它由著名的古董商人杜维恩兄弟以六千三百美元购得,成为当天最高成交价之一。

从《纽约时报》报道的描述看,这件「所谓的绿郎瓷」,自然使人联系起世人称道「比郎窑红贵重十倍」的「绿郎窑」。那么这件器物究竟是不是绿郎窑?其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何谓「绿郎窑」

绿郎窑,因其名称所含「郎窑」二字,多认为与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一七〇五年一七一二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主持监造的瓷窑有关,有学者将其与「郎窑红」相对应,径呼为「郎窑绿」。

清康熙郎窑红釉凸弦纹瓶故宫博物院藏

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专列条目,对「绿郎窑」的名称、来源、特征和流变等详加释义。当今学界对「绿郎窑」的认识,多从耿宝昌先生著述而来,并在一些具体方面有所发展。依据着眼点的不同,对其稍作梳理可知主要有以下四类看法。

郎窑所烧绿釉之说

主要着眼于其名称和特征。耿宝昌先生认为,「绿郎窑(苹果青),又称绿哥瓷」,与郎窑红釉并存,与之同类器的「胎、型、足等方面基本一致,只是里外釉面均为青绿色」。其特点是「里外釉面均为苹果青绿釉,器身开有细小片纹,口部或施白釉或施酱黄釉,器足露胎处常泛出火石红色」。其上乘者「釉面凝厚、玻璃质感很强,光亮莹彻,釉色较深,开有细碎的斜片纹,并映出五彩光泽,俗称其为『苍蝇翅』」。

在此可以分析出,耿先生认为「绿郎窑」为郎廷极之郎窑专烧的一个色釉品种,其特征与著名的「郎窑红」有异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特点。

郎窑红釉窑变之说

主要着眼于其烧成原因。耿宝昌先生在释义绿郎窑的同时,提到另有一种因「铜红釉氧化还原程度不一」而形成的「器里釉为红色,器外釉为浅绿色」的「类似绿郎窑的现象」,「被称为『反郎窑』」,而且其「数量稀少」。

有学者根据这一说法,认为「绿郎窑」是郎窑红烧制过程中,因呈色剂氧化铜处于氧化气氛中而形成的釉色品种,进而有学者将「绿郎窑」等同于「反郎窑」。

后世伪托之说

此说主要着眼于其流变。耿宝昌先生释义绿郎窑时指出,「民国初年,绿郎窑与郎窑红一样受国内外珍重」,因而仿制之风甚嚣尘上,「后世常有以雍正或乾隆之后的哥釉器,施罩绿釉或再加彩,以充作绿郎窑的」。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绿郎窑」之别称「绿哥瓷」相关。可见即便在当时,「绿郎窑」器已不易于分辨。

杨静荣《高温铜红釉瓷器的鉴定》认为,「传世品中有所谓的『郎窑绿』品种,凡是绿色纯正的大件器物,均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仿品」,且指出「小件铜红釉器物可能因还原气氛不充分,出现绿色,仅是窑变而已,并非专门的一个品种」,并查考「宫中旧藏郎窑红釉瓷器,未发现一件『郎窑绿』」。

以上这类质疑,皆是看到了所谓窑变的偶然性,并将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商人或无心或有意的误解抑或杜撰作为主要考量因素。

西湖水釉之说

此说主要着眼于其来源。吕成龙《康熙朝郎窑颜色釉瓷器初探》在陆明华考证康熙时期带有「御赐纯一堂」款的瓷器系郎窑作品这一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一类霁蓝釉碗上同时署有「御赐纯一堂珍藏」和「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图二),推断署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瓷器为郎窑瓷器。再由这一线索,辨认出郎窑所烧颜色釉至少有霁蓝釉、霁红釉、白釉、西湖水釉等近十个品类,而其中「郎窑西湖水釉瓷器釉色淡雅宜人,与康熙白地素三彩瓷器上的湖水绿色一致」。

葛彦《绿郎窑考》根据上述结论,认为此处西湖水釉瓷(图三),「实为真正之『绿郎窑』」。

上述观点各有侧重。笔者认为,所谓「窑变说」,因缺乏足够依据而受「伪托说」质疑,其观点的确有待商榷。「西湖水釉说」在多位学者严密征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做出猜测,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器类和名称等方面则特征殊异,且为孤例,联系尚嫌不足。

据此,笔者认为,认识「绿郎窑」,仍应从其名称、特征以及流变等方面加以分析查考,或能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传世品所见「绿郎窑」

清宫旧藏康熙郎窑绿釉水丞高四厘米,唇口与圈足釉色酱黄,外壁通体罩淡绿色透明釉,器身密布纹片,足内施白釉,无款(图四)。

清宫旧藏康熙苹果青釉瓶高二十一点二厘米,通体施青釉,呈青苹果色,开细碎纹片,釉面滋润,玻璃质感强;足内施白釉,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图五)。

清宫旧藏绿哥釉瓶高二十三厘米,口沿及器里施白釉,有细碎开片纹。外施翠绿色透明釉,釉不到底,釉面玻璃质感强,莹亮润泽,并有细碎开片纹。足内无釉,无款(图六)。

恭王府旧藏苹果绿釉罐高二十二点九厘米,通身透明玻璃釉,釉色呈淡翡翠色,釉质匀净,带斑点和纹片。断代在十七世纪或明末清初之际(图七)。

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GalleryofArt)藏苹果绿釉罐高二十一点六厘米,口沿及内部为白色釉,外施绿釉,带细碎开片,可见一些棕色斑点及小孔。光线下釉面呈现彩虹色(图八)。

观复博物馆藏郎窑绿釉梅瓶高二十厘米,口沿酱黄釉,通身翠绿玻璃釉,釉色明亮,带细碎开片(图九)。

景瓷与书画价差十倍 景瓷经纪人称其潜力无穷


景德镇瓷器虽承袭巨大历史美誉,但由于近20年来市场体系混乱,导致当代景德镇瓷收藏前景莫测,市场呼吁专业的经纪人队伍出现,为收藏者廓清脉络、指点方向。日前,当代景德镇瓷收藏家出身的翰瓷艺术空间主人王焱文指出,当代景德镇瓷器作品与同类中国书画相比,价格差距在十倍以上。

目前,当代景德镇瓷名家的作品价格已高涨,但最高的刚达百万元,同样级别的中国书画大师作品价位已上千万。普通景德镇瓷名家作品低的只有一两万一件,甚至数千元,而同等书画名家作品价位在数万至十多万元。王焱文认为,中国书画与景德镇瓷画面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经历了十年动乱,许多书画家不敢画东西,而景德镇瓷则因其实用性,画家们几十年笔墨未曾间断。王焱文在景德镇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发现有的艺人工笔画水准相比昔日宫廷画家也毫不逊色,但却价差百倍。

“现在景德镇艺术家一年的收入低的只有几万元,巨大的价值认知空间总会被发现和填补,现在景德镇瓷最需要的就是好的市场平台。”王焱文表示,这样的平台包括合理的价格体系、经纪人与艺术家的合作关系、善于类比的发掘眼光和优质的包装手段等。

株洲产主席瓷像章十年增值20倍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受此影响,相关题材的邮票、像章销售火爆,红色收藏品也一路看涨。其中,产自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我市湘江瓷厂生产的毛泽东瓷像章更是涨至2万元一套(10枚)。

株洲产主席瓷像章10年增值20倍

市民李金强是一名资深毛泽东瓷像章收藏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他收藏了5万多枚毛泽东瓷像章。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他以10元至数百元不等的价格出售了上万枚。“在所有生产毛泽东瓷像章的厂家中,湘江瓷厂的质量最好,知名度最高。”李金强透露,10年前,在收藏市场,由该厂生产的一套(10枚)直径为55毫米至60毫米的毛泽东瓷像章,售价为1000元左右,今年已涨至近2万元。

湖南省收藏协会株洲分会秘书长谭应福证实,当时,虽然醴陵以及景德镇等地的陶瓷厂,也生产类似的毛泽东瓷像章,但生产量远大于湘江瓷厂。“收藏的话,量越少,价格就越高。像这种成套系列的,题材好,确实已经炒到一两万元。”

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不仅带动了红色收藏品市场升温,也给其他现行生产的相关产品销售添了一把火。“往常,人物类的邮票分配到株洲的只有几百套。11月16日,分配到株洲的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票有1200套,不到3天就卖完了。”市邮政局集邮公司经理龚义称,目前,在集邮市场,该套邮票已从4.8元/套涨至20多元一套。

非官方发行的“伟人藏品”几无价值

“也有一些收藏品,比如书和宣传画是经过做旧处理的,收藏和投资的意义都不大。”湖南省收藏协会株洲分会秘书长谭应福提醒市民,虽然毛泽东题材的产品行情被看好,但也有很多赝品、次品流经市场。“最好是去定点的正规店子买,出了问题,还可以维权;小摊小贩流动性很大,购买需谨慎。”

谭应福透露,前段时间,一位先生拿着通过电视购物广告购买的一套毛泽东纪念章,来协会询问其收藏价。“正规的纪念币是官方发行的,市场会承认;很多纪念章是一些私人工艺品制造的,价值难定。”谭应福称,该男子用2000多元购买的纪念章,在收藏行家来看,并无多大价值。

【红色记忆】

湘江瓷厂曾因造主席像章全国闻名

雪峰山运来“黄金泥”,士兵把守厂门

当年的湘江瓷厂就位于我市雷打石镇,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知道这家小瓷厂曾经辉煌的过往。“厂门口,有拿枪的士兵守着;来买的人都要排队。”村民杨德回忆,他曾为了购买几枚瓷像章,“走了后门”。

那时,上衣别一枚主席像章是流行全国的风尚

湘江瓷厂最早创办于1917年,经几度易主、易名、改制,现已成为一家民营企业——奔鹿瓷厂,依然生产瓷器。

“生产的碗,一些卖到国内,也有很多出口到俄罗斯、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但是价格不高,几块钱一个。”11月29日,奔鹿瓷厂内机器轰鸣,40岁的厂长李取韧在车间感叹。

李取韧坦承,他的瓷碗虽无毒、无污染,但卖价不高,只能占据低档市场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瓷厂的取材普通,“做的碗不白,不透明”。

而为了响应当年的那场浩浩汤汤的运动,约从1967年起,原本主要生产餐具的雷打石瓷厂受官方授权,重点生产毛泽东瓷像章。一时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瓷厂声名鹊起,甚至与醴陵陶瓷、景德镇相提并论,并更名为“湘江瓷厂”。那时,上衣上别一枚毛泽东像章成为流行全国的风尚。

制作过程非常严格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说这瓷像章质量好,主要是因为它用的泥料好。”包括村民彭德华、杨德以及市内一些古玩店店主证实,当年,这家瓷厂所用的泥料来自于雪峰山的大球泥。

相关资料显示,大球泥曾随着“毛瓷”在历史上惊鸿一现,2011年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报道,雪峰山怀化青界岭地区大球高岭泥被赞誉为当今世界的“黄金泥”。世界上至今也只发现两个大球泥矿,另一个在英国。

在湘江瓷厂工作了40多年的彭德华还记得,为了保证瓷像章的质量,在当时无机器筛选杂质的条件下,泥料拉至瓷厂后,还要安排多名工人把每一捧泥料中的杂质剔除掉。“大约是1967年到1971年间,瓷厂每日最多要生产上万枚毛泽东瓷像章,机器总是在那里压啊压。”

因为毛泽东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制作瓷像章的过程显得非常严格,瓷厂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有裂痕的,图像模糊的,通通都被列为次品,但是不能扔到外面去,否则会被‘戴高帽’”彭德华称。

“那时候,经常有省里、市里的领导来视察。”村里一个70岁的老人说。

据雷打石居委会相关负责人称,约在1971年,湘江瓷厂又恢复生产餐具、花瓶等日用陶瓷,不再生产毛泽东瓷像章。

老人们珍藏主席瓷像章高价也不卖

半个世纪过后,逢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散佚于民间的各类主席像章被精明的商人看中,流通于各个市场。

雷打石镇居民王华强家就收藏了一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产自湘江瓷厂的毛泽东瓷像章。瓷像章被放在王家的案头上,高13.5厘米,毛泽东头像图案直径10厘米,底座宽7.8厘米,上面绘有革命圣地井冈山黄洋界风景,背面有官窑印记“中国湖南湘江瓷厂”及英文。50多岁的王华强奉之若宝。

“前几天,有好几拨人来我家,说要买。”最后,访客都无功而返,还没来得及商议价格,就被王华强一口回绝了,“不卖,出多少钱都没用,这个东西现在很少,他们买走了,我就没有了。”

记者在七七八八的商品交易平台上查询到,王华强持有的这枚瓷像章,在2000年,就已拍出2000元的价格。

74岁的杨德是当年的湘江瓷厂工人,也收藏了多枚毛泽东瓷像章。28日下午,他从家里拿出两个红包封,小心翼翼地夹出瓷像章。“以前还多些,被我儿子拿了几枚去了。”杨德用略带抱怨的语气说道。

说起瓷像章,同村的好几位老人都声称,“主席瓷像章啊,我家也有。”在老人们心中,这些瓷像的珍贵不仅在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也因为这些瓷像章曾名扬五湖四海,而他们就是荣耀的制造者。

瓷板画行情逐年走高 十年涨50倍


瓷板画成收藏市场又一热点

据了解,瓷板画行情逐年走高,成为收藏市场上的又一个热点,甚至有名家作品十年内涨了50倍。

业内人士吴先生说,他十年前花5000元购买的4幅汪野亭(近现代著名陶瓷艺术家,为瓷都景德镇二十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之一)的浅绛山水瓷板画两年前出手时卖了15万元,“现在其市场价已经超过25万了,5000元的瓷板画十年涨了50倍,涨幅相当惊人”。

据了解,兴于清末源于江西景德镇的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是一种直接在瓷板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经烘烧后,画面永不褪色。其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等;纹饰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及吉祥图案。

收藏市场部分藏家称,近年来,不仅仅只是“珠山八友”这类名家瓷板画价格逐年走高,二三流名家作品甚至是非名家的精细作品价格也同样一路上涨。二三流名家瓷板画两三年前成交价在1万元左右,目前,每幅都在2万元以上,每年的涨幅至少在30%;非名家画工精细的作品每幅也都在5000元左右,每年涨幅在10%左右。瓷板画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画之外,瓷板还需要两次入火烧制,很容易发生变形、窑裂,成功率极低,故鲜见精品,价格自然也就较高。

资深藏家李险峰认为,名家瓷板画存世量少,价格都非常高,收藏成本比较大。藏家不要一味追捧名家瓷板画,二三流名家作品和非名家的精细作品也有升值空间,收藏者应从作者的风格、画技、特色入手,选择一些画功扎实、绘制精细、价值较高的作品进行收藏。而那些画工过于草率、画面磨损严重的瓷板画,其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民国瓷茶壶身价倍涨 五因素决定价格


从建国初期的无人问津,“文革”时期的被毁弃,到如今的精品难求,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被称为实用器古玩的民国瓷茶壶,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又迎合了人们的怀旧心理,是目前古玩市场上一种不错的投资选择。

在日前浙江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把普通的民国粉彩暗香浮动茶壶拍出了2000元人民币的高价。此把茶壶是委托人陈先生在1999年花100元购入的,当时只是觉得蛮好看,价格也不贵,便买下了,而几年后的身价倍增是他始料未及的。

从无人问津到精品难求

早在宋代时,国人的饮茶已经大盛,并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到民国时期,各种茶馆遍布城乡,可谓星罗密布。故民国虽仅仅存在了38年,但壶的烧造量之大,器型变化之丰富,远远超过清代。

然而由于其遗存颇丰,寻觅相对容易,这种具有实用性的民国瓷茶壶在5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无人问津,“文革”时期的被毁弃,到如今的精品难求。加之近年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收藏门类的日趋精细,就连一般之物的价格也急剧走高,其中的精品更是成为人们专题收藏的寻觅之物。如粉彩人物图提梁壶,在上世纪80年代文物商店的收购价不过区区两三元,90年代中期市场价格已达30至50元,而近年则年年创新,一般之作多在千元左右,虽突破5000元大关还有待时日,但据业内人士分析,也不过三五年之期。

迎合怀旧适合投资

据多年从事古玩拍卖研究的宋大雍介绍,民国时期江西曾制造大量瓷茶壶,由于受海上画派的影响,其画质精美,图案绚丽,艺术成就较高。对于投资者来说,其价格不高,同时此类瓷器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又符合目前社会的怀旧风,是现在古玩市场上一种不错的投资选择。

虽然这些民国时期的茶壶在前些年不受收藏者重视,价格很低,上涨幅度及不上前代精品,但却稳中有升。如在10年前大约每只20-40元的普通品种,现在上涨至80-250元,小名家绘的已达到2000-3000元之间。一只汪小平绘的粉彩小茶壶,更是能卖到3000—4000元,而且这类名家茶壶,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传世品多为匠人之作

民国时期从事瓷器彩绘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为彩瓷艺人,一为彩瓷匠人。彩瓷艺人功底扎实,以汪晓棠及珠山八友为杰出代表,另有张志汤、王步、汪大沧、方云峰诸人,为民国时期彩瓷艺人中的头面人物,亦可称为大师。这些人的作品多自画自销,或订制彩绘,专绘高档瓷胎,作品的商业味道不浓,少有雷同之作。

彩瓷匠人又称为红店老板,或为专职画匠,作品流向市民阶层,从业人数众多。他们是民国茶壶绘制主力,传世品也以此类人等之作最为常见。其水平有高下优劣之分,但总的来看均缺乏自己的绘画语言,传世品较为常见,市场价值不高。

五因素决定价格走势

民国茶壶的市场价格受多方因素制约,大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成本、品相、釉彩、名头、题材等。

成本:金彩价最高成本是指制作时的成本。一般来讲,当时造价较高的茶壶,今日市场价格亦较高。根据当时景德镇瓷器价目表可以看出,金彩百花锦地造价成本最高,新彩器其次,青花器第三,白胎器最低。但这个价格对今日收藏的市场价格影响并不明显,因彩瓷艺人的绘画水平有高低之分,名家所绘的20件壶的市场价格远非一般艺人的100件壶的价格所能比及。

品相:分上中下品由于壶是日常生活用品,实用是它的主要功能,审美功能则依附在实用功能上。正是基于实用这一特征,其品相至关重要。一件完整、品相极佳的壶当为上品,有先天性瑕疵的则为中上品,釉面及彩略有伤损的可视为中品,有冲、崩的为中下品。嘴、流或柄有残,器盖不是原配的只能归入下品之列。而那些缺流少嘴无盖的品物,则是古玩行俗称的“垃圾”。

釉彩:彩绘为主流

彩绘是民国茶壶的主流产品,有青花、粉彩、浅绛彩、新彩、墨彩、紫彩、金彩、印花等,这也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青花器物大多档次不高,呈色为俗称的“洋蓝”色。粉彩器物档次较高,多为仿古瓷。浅绛彩虽然已渐式微,但仍有上佳的作品传世,其轻松活泼的构图、流畅自如的勾描着色,以及集诗、书、印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具有传统文人画的气息。新彩是在粉彩与浅绛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彩瓷新品种,具有色彩艳丽、颜料容易掌握、彩绘烧成后效果变化不大等特点,深受彩瓷艺人的喜爱,为民国壶的主流品种。

名头:按大小论价名家之作按名头大小论价,这是今日市场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十二粉彩人物图壶,寻常之作的市场价格多在2000至3000元之间,低俗之作也在500至1000元之间。花鸟题材也是如此,如熊梦亭粉彩花鸟纹壶,2005年市场价格达到5500元,而一件与此壶大小相同,造型相似的田鹤仙绘器物,2005年已达1万元。此外,虽然民国山水纹饰茶壶价格不高,但名家之作仍为市场看好,如汪野亭的一件山水纹壶,2005年非2.5万元不可得。2006年4月,北京匡时上拍了一件汪野亭浅绛彩诗文瓷茶壶,估价更达到10-15万元。

题材:人物价最高

纹饰题材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大,民国时景德饰瓷业有这样一句俗语:“金脸银花卉,要讨饭画山水”。说明当时人物题材价格最高,花卉次之,山水则更次之。就目前市场价格来看,此俗语仍有一定道理。因人物题材多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内涵,或历史故事,或戏曲人物,或春闺美妇,或庭院婴戏,或神话人物,其审美情趣较为浓郁。而花卉则以艳丽的色彩取胜,山水则因技法要求严格,非专业画家不能为之,当时的价格差异较大。

生产工人、设计师成陶瓷企业抢手岗位


佛山陶瓷界举行节后首次招聘大会

2月24日,正月十一。佛山迎来了春节后第一场招聘大会。上午9时许,中国陶瓷城广场设置的招聘区域外已经不少企业聚集在签到处等候入场,几十位应聘者也已经手持简历等资料在购票处排队购买入场券。在随后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开放的应聘场地已经人山人海,在每个企业招聘摊位之间行走变得非常困难。

生产工人、设计师成陶企抢手岗位

此次招聘会是中国陶瓷城春节之后的首场大型招聘会,一共有20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向社会提供4000多个职位。其中陶瓷企业以及陶瓷相关配套的机械化工等企业共有50多家参与招聘。

在各家陶瓷企业打出的招聘岗位上,普工、技师、设计师等是目前最为需求的职位,此外,销售、跟单等也是多家企业急需的空缺。

参与招聘的恩平荣高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后工厂对工人的需求大幅上涨,尽管有不少工人是在年前就已经辞工,工厂也有相关准备,但年后招工的情况也不太乐观。各地用工难、招工难的情况在佛山同样存在。

在点石机械的招聘场地前,两位负责人在等待着应聘者前来应聘。他们介绍,现在工厂缺乏工人不只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开年后都有10%~20%不等的工人缺口。他们已经通过多种方法渠道招工,希望缺工状况能尽快得到缓解。

相对工厂的缺工情况,很多企业总部则对设计师的需求更为迫切。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展厅设计师都成为这些企业放在招聘宣传的首位。而对经验的需求也适当放宽,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也纳入这些企业的选择范围。不少企业还在招聘宣传上直接公布薪水,多在3000~6000之间。

据了解,此次招聘,几乎每家陶瓷企业在待遇方面都比2009年上调了10%~20%左右。 

用工环境变化,薪水上涨不足以成为“吸金石”

招工难已经成为2010年国内热点的话题之一。珠三角、长三角等以加工型业态为主的地区对工人的需求在经济恢复、订单上升的趋势下日益增长,然而各地的调查和招聘现状让人不免感到担心。

在对企业的采访中发现,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很多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年龄都会在35岁以上。“我们也想招聘正处于求职黄金期的年轻人,哪怕是新手,进行一段时间培养也行,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会选择在家发展而不再外出。我们提供的待遇并不差,即使新手在培养阶段也是与上岗时期同样的薪水。”一位招聘负责人说。

然而,新生代的农民工们似乎并不太愿意待在流水线上进行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他们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薪水在几百元之间的差别已经不足以成为他们离开家乡外出“寻梦”的动力。

不仅是工厂的工人,几乎大部分的80、90后求职者,都将发展空间、学习成长放在求职条件的首位。

王小姐,80后代表。遇到她时刚从一家知名的陶瓷企业展位上应聘出来,拥有两年销售经验的她希望能进入一家品牌不错、而且能提供良好发展机遇并能稳定一点的企业。“品牌是我首先考虑的,学习和发展也是一定要的,至于收入,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以后会达到自己所期望的。”

刚从东北电力大学环艺专业毕业的佟同学从东北过来佛山参加招聘会,对于刚刚面试完的展厅设计师这个职位很满意。在聊到工作待遇时,她说工资可以低点,但是要求社保要比较完备,并且能稳定些,希望转正后月工资有两千左右。

专家解析:用工难实质是“人才荒”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4日发布的《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的返乡务工人员不愿再外出打工,“没前途”、“学不到技术”、“与家乡收入差距不大”等原因成为他们不外出的主因。而在人力成本方面,2010年企业预计工资涨9%,而员工则期望涨14%,“5个百分点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用工荒。”人社部调查称。

开篇提到的招聘会,几家陶企在上午11点左右就在几个岗位后写上了“已招满”的字样,但大部分的岗位依然虚位以待。中午过后的招聘会渐渐冷清,更多的企业并未在这次招聘会收获更多,有企业表示当前不仅仅是工人紧缺,设计师、销售、跟单、人力资源等职位也并没有满意的人选。

华夏陶瓷博览城高级顾问、资深品牌研究专家张有卓教授认为,用工难对于佛山陶瓷企业来说,实际就是“人才荒”。他表示,随着国家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在下降,劳动力成本提高是必然的趋势。企业在今后的成本构成与控制中,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势必需要陶企在其他方面精简成本。

同时,陶瓷行业的结构调整也导致了佛山本地招工难的情况。各地产区形势红火,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工人们不再需要外出打工也能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内地经济发展的势头也同样使其他类型的人才有相同想法。

智通人才市场总经理夏仕权也告诉记者,尽管佛山陶瓷企业因为工厂外迁保留总部,相对其他制造行业来说对工人的需求缺口没那么大。但因为总部经济对全国行业的隐性控制力增强,则需要更多能适应这种控制力需求的人才。“总部类型人才的需求才会是佛山陶企接下来招聘的重点。”

张友卓教授还认为,以前人才的成本太过低廉,但企业、行业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便宜的背后是人才的缺失”,劳动力价格低意味着没有人才。企业的提升、品牌的塑造都是以人为基础。陶瓷企业要发展、做品牌,少不了优秀的技师、设计师等一大批人才。而陶企以往“以产定销”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重视、对员工的关心必须成为企业文化的关键。

“年轻人的问题,现在大家也都开始关注到了。他们对价值观伦理的变化,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这也使得企业必须在培训、提供更多机会方面益加完善。”张有卓教授非常同意80、90后人对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也呼吁企业能给员工更多舞台,把他们当作有抱负、有理想的“合作伙伴”。

他说,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产品,也才会有满意的市场和满意的老板。“金字塔的奇迹已经证实是自由人所创造而非受到压迫的奴隶”,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治年的瓷器特征和价格


同治皇帝在位时间较短,仅有十几年的时间,所以,这个时期的瓷器基本都是延续前朝,没有自己的创新。再加上时间短的缘故,导致其制作量和传世量极少,因此市场价格还是挺不错的。值得一提的是,同治皇帝大婚时烧制的瓷器,器型硕大,彩绘多红,以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图案为主,所以十分珍贵。但可惜的是,这些瓷器的存世量不多。除了同治皇帝所用的瓷器,慈禧太后所用瓷器也是比较正规的。

同治皇帝幼年登记,但朝政大权却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所以,同治皇帝并未获得实权。而随着慈禧独揽大权,清政府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一步步走下半殖民半封建生活,民族工业也从此衰退。这个时候,御窑厂的生产力和瓷器烧制数量也比以往少了很多,工艺低下不说,制作也非常粗糙。

而且,同治年的瓷器更注重胎体,比咸丰时期更厚一些,胎质釉色粉白或者是泛清灰,釉质粗糙。很多内容都带有迷信色彩,这也与当时的清政府所面临的困境有一定的关系,统治者无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只能寄托于迷信,希望能改变当前的统治局面。

同治七年,景德镇烧制一批瓷器,共计七千二百九十四件,这些瓷器都是用来同治皇帝大婚所用,大部分都是黄釉粉彩瓷器,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图案漂亮,寓意好。同治九年之时,御窑厂又烧制了百只大件,其他器皿约万件,款识都是“体和殿制”,其精细度与道光时期差不多。除了造型大之外,还有一些独特样式,绘画也是极为漂亮。

现在市场中有很多仿“体和殿”粉彩,但后世仿品很难达到当时的制作水平,仿品的胎体、修胎、釉面等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基本上后世的仿品精品不多。那么,同治年的瓷器值多少钱呢?

2017年1月,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以2100000元价格成交

2017年7月,清同治银胎仙鹤铜鎏金山以2490000元价格成交

2017年9月,清同治黄釉绿彩竹纹碗以1670000元价格成交

2018年4月,清同治时期的青花花卉纹大捧盒以1870000元价格成交

从这四个拍卖记录可以看出,同治年的瓷器价格也是不错的,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同治皇帝在位时间短,制作的瓷器也多以粗糙为主。所以,真正能找到的精品很少。但即使如此,同治时期烧制的瓷器也是后世难以仿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中出现众多仿制品,却能轻易被识别出来的原因之一。

同治年的瓷器鉴赏及价格参考:

1:清同治粉彩百蝶大地瓶,尺寸:高137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4.06.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本品为晚清御瓷难得恢弘巨制,其形制硕大,造型规整端庄,气势恢宏,通体施釉莹白温润,通体以粉彩绘“百蝶富贵”图,所见彩蝶翩翩起舞,姿态各异,设色华丽,俱不相同,笔意工整,翅质表现细腻,无论点、擦和线条均流畅生动,宛若趣意盎然的国画小品。“蝶”与“耋”谐音,因此百蝶寓有“寿至耄耋”之意。口沿下饰粉彩夔凤纹,但见夔凤于花丛中穿飞翱翔,身姿优雅,体态舒展,近足处饰莲瓣纹,莲瓣之上亦绘夔凤穿花纹饰。整体绘画精细,釉彩明艳,甚为精彩。彩蝶纹饰最早出现于乾隆时期洋彩轧道御瓷之中,至道光朝颇为流行,道光皇帝对此喜爱至深,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数件道光朝御用堂名款白地蝴蝶纹瓷器,清雅佚丽,可谓开后朝粉彩百蝶纹之先河。晚清同、光时期西太后慈禧对此种百蝶纹样亦十分喜爱,此点可由当时大量采用蝴蝶为装饰的宫廷服饰看出,可为一时潮流,故才会有此种大型百蝶陈设御瓷的出现。

2:清同治胭脂红玉壶春瓶(一对),尺寸:高30厘米×2,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030,400 ,成交时间:2013.06.23,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同治年制”,本朝官窑。

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底书“大清同治年制”青花楷书三行六字款。造型端庄,线条流畅。胎质细薄,器内白釉,晶莹纯净,通体饰胭脂红釉,浓重深艳。玉壶春瓶,由“玉壶先春”得名,是宋代开始出现且具有时代特点的瓶式之一。元代多有烧造,前期器型多承袭宋制,晚期颈部粗短,下腹部肥大,明清时的瓶式大致相同,腹大足肥。该瓶为宫中陈设器,釉质匀净,技艺精湛。

3:清同治粉彩折枝花卉纹捧盒(一对),尺寸:直径31厘米,估价:RMB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943,000 ,成交时间:2014.11.02,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盒呈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鼓腹,圈足。造型饱满硕大,极具气势。盒内施白釉。口沿饰金边。盒外通体以粉彩折枝花纹装饰,绘水仙、牡丹、芍药、朝颜等诸色花卉,犹见百花争妍,姹紫嫣红。传统花卉纹饰多缠绕勾连,此器最为独特者,在其百花各自独放,自成一体,互不连结,故而构图疏朗自然,清晰明敞,无常见缠枝纹饰繁密局促之感。

4:清同治青花缠枝花卉赏瓶,尺寸:高38.6厘米,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828,000 ,成交时间:2014.05.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5:清同治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尺寸:高29.2厘米,估价:RMB 350,000 ~ 450,000,成交价: RMB 920,000 ,成交时间:2011.11.19,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秋季拍卖会。

6:清同治粉彩博古图蒜头瓶(一对),尺寸:高38.8厘米,估价:RMB 315,000 ~ 350,000,成交价: RMB 747,500 ,成交时间:2013.12.17,拍卖公司: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蒜头瓶仿自汉代铜器,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多见。本对拍品瓶为蒜头口,圆唇,细颈溜肩,垂腹,短胫,下承平底矮圈足。整器胎洁白坚实,瓶上施白色釉,色白中偏灰黄,粉彩描绘图纹博古图案,画面构图疏朗有致,色彩淡雅宜人,口沿、近圈足处以粉彩装饰莲瓣纹,色泽鲜艳,和主体图案行程鲜明对比。

7:清同治宝石蓝釉玉壶春(一对),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350,000 ~ 450,000,成交价: RMB 713,000 ,成交时间:2013.04.27,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第22期精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同治年制”款。

瓶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微外撇,造形丰腴优雅。底书“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瓶外壁满施宝石蓝釉(祭蓝釉),祭蓝为以钴为呈色剂的高温釉料,因其色烧成像蓝宝石般幽蓝而又称“宝石蓝”,自明以来祭蓝器以祭祀用具为多,此瓶施釉均匀,釉质细腻,发色纯正静穆,形体端庄秀美,祭蓝釉为清代较为盛行的品种,成对保存,诚可珍贵。

8:清同治青光加彩海水云龙纹大缸(一对),尺寸:55厘米,估价:RMB 280,000 ,成交价: RMB 605,000 ,成交时间:2002.06.26,拍卖公司:天津文物,拍卖专场:2002春季文物展销会。

9:清同治青花海水云龙纹缸,尺寸:直径16.5厘米,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575,000 ,成交时间:2012.05.27,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同治年制”楷书款。

该器唇口,圆肩,鼓腹,敛胫,矮圈足。通体施白釉,涩胎玉璧底,中心落青花“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缸内壁光素无纹,腹部用青花绘有行龙戏珠纹,间以云纹,近足处绘海水波涛纹。只见一龙回首,一龙追逐,形态凶猛,毛发上竖,绘画构图繁密,青花线条凹陷深入胎骨,釉面平整光润,发色浓艳深沉,此器原型为宣德年间首创,清代多有仿造,功用为书房陈设和书案上放置毛笔或其它用具所用,故又称案缸。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近代瓷器成抢手货 五年价格翻了十倍》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近代瓷器成抢手货 五年价格翻了十倍》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十大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