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 导航 >

从周杰伦的“青花瓷” 到我国青花瓷文化

从周杰伦的“青花瓷” 到我国青花瓷文化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青花瓷器的鉴别 仿古青花瓷器鉴别

2020-09-12

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周杰伦的《青花瓷》是笔者喜欢的歌曲之一,它诗意淡然,情思缥缈,典雅中透露淡淡忧伤,轻柔中融合百般执着,颇具东方古国绵远深长之息,在这里笔者和大家听“青花瓷”“品”青花瓷文化。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古代绘瓷艺人经过巧妙构思,亦将绘画、书法表现在瓷器上,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看来亦饱满、流利,给人艺术享受。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青花瓷以中国画为主要表达方式,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因此,青花瓷器上之纹饰图案,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瓷质的中国画”,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畫,皆可于青花瓷器上见到,虽然受制于胎、青料、釉料、高温烧制下的表現力,在层次上会较一般书画粗糙;但每个历史时期的青花瓷,其绘画风格都会与当时的中国画画风相关联,這也帮助后人在论断一件瓷器的所属年代,或对瓷器作古物市场价值评估时,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佐证资料与参考助益。

2008年是我国人民吐气扬眉的一年,奥运会首次在我国北京举行,而奥运会的礼服又以青花瓷为设计主题,评委对此大加赞赏,从而也让世界人民了解,并记住了我国的青花瓷文化,将我国的青花瓷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以青花瓷为主的产品创造了具有东方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格特微的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并以她光致茂美的陶瓷珠宝,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技术和文化艺术交流的虹桥,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代青花瓷的文化造诣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引领期间潮水,超脱、大气,而且文化秘闻深厚,精灵毓秀。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紧张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能,并不停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到达顶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承发展。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有关青花瓷器的研究方兴未艾,更多的人将从中相识到它的独特魅力。当代意义上的青花瓷器,作为一种成熟的单独的瓷器艺术品种,只是元朝末期景德镇在引进波斯技能和青料的底子上烧出的。但真正占据突出职位的,是在明朝。以下分年代形貌其特性。

一:洪武时期 元朝的统治时期并不长,不到一百年,便被雇农身世的朱元璋颠覆了。朱元璋上台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官窑把持着生产青花的最优质青料与瓷土,并限定着民窑青花的品种与样式。洪武青花与元青花大抵相似,即一样平常的清华色泽偏于暗黑,器型上大抵雷同,在图案装饰上,趋向于多留空缺地,同时扁菊斑纹利用较多,葫芦叶的装饰也不如元代规矩。瓷器的底足较大而露胎,体现出明初的风格。

二:永乐、宣德年 永、宣时期,政局稳固,经济发展,尤其是七下西洋足迹远至南洋、西非、地中海、东非一带,带回了烧制青花所必须的苏麻离青色料。这时的青花瓷器,胎质和釉料都很精致。釉层晶莹肥厚,青花色泽浓艳,造型和纹饰丰富多彩,创造了青花生产的黄金期间。在永、宣青花中,有一类显着地带有伊斯兰特色。这类青花的造型和纹饰源自或摹拟西亚伊斯兰地域的陶、铜、金、银、玻璃等器,乃至某些器物自己就是为顺应西亚地域的必要而特制的,也大概是阿拉伯贩子直接来景德冷静的货。 在制作风格上,永、宣青花瓷器倾向于清新流丽,多风雅的器物,如永乐青花压手杯,“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央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 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1 造型上,除传统器型外,另有很多新奇奇异的造型,如抱月瓶、天球瓶等,一些器物显着地带有伊斯兰艺术风格。 永、宣瓷器在图案装饰上更显奇丽、典雅。“回回花”的装饰险些无所不在。纵然是传统的龙凤纹样,也总以西番莲为底衬。在纹样结构方式上,多少式的环带、开光、分段切割、多角对称的处置惩罚伎俩,加之广泛麋集的斑纹结构,完满是西亚美术装饰的传统情势。 永、宣瓷器的胎、釉技能较前代有了进一步的进步。胎质精致雪白,釉层晶莹丰厚,是这一时期的特性之一。这一特点与前面所述的“苏麻离青”有关。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由于含锰量低,就可淘汰青色中的紫、赤色调,在得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美丽色泽。但由于含铁量搞,每每会在青花部门出现黒疵斑点。这种天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却又相映成趣,被视为无法模拟的永、宣青花瓷器的“乐成之作”。 明朝永乐年间,官窑瓷器上开始落年号款识。但真正大量誊写并成为定制是在宣德朝。宣德官窑瓷器上的款识为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两种。字体都为晋唐小楷,工整、伸展,笔画圆润而遒劲,不会有侧峰劈尖的笔画。“德”字多不写中心的一横。款识的部位多样,有的“遍器身”,一样平常的多位于底足中央或圆器里心与口边。

三:成化、弘治年 宣德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由于瓦剌入侵,皇位争取,加之景德镇灾荒频仍,给官窑瓷器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这一时期,以民窑瓷器为主,但这些瓷器一样平常质量不高,画法潦草,胎体多瑕疵。因此代价不高。 成化、弘治、正德是明朝的中期阶段,此期的青花瓷器以成化青花为代表进入了一个创新阶段。成化四年,景德镇官窑复烧。成化时期最紧张的成绩是斗彩的乐成烧制。青花瓷器以青色淡雅著称,后代的仿作被称为“仿成化淡描青花器”。 成化官窑以玲珑、精良的小型器物为特色,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但在民窑中有 些形制稍大的罐、瓶等,这些瓷器最大的特性是多以长蕉叶为辅纹,以人物画为主题纹饰。 在颜色上,成化青花以淡雅柔和为主。由于改用国产青料,不再出现黑斑,以是可以精致地刻画写生画面。成化青花不光画工精致,而且风格上完全摆脱了异域情调,接纳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题材。画法上,成化多为双线勾勒填色,笔法为双勾平涂,简便朴拙。 成化民窑器或无款识或为“大明成化年制”、“大来岁造”、“大明成化年造”、“成化年造”,字体较草,布局中宫紧,笔画劲健,顿挫分明。外圈或外框画得也不整洁。成化官窑器的款识只有一种字体,似为一人所写。 弘治天子尚节俭,多次下旨淘汰官窑烧制数目,因此弘治朝数目较少,而且在风格上与成化年完全一样,因此常常成、弘并提。 正德一朝只有十余年,且江西宁王兵变给官窑烧瓷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数目不多,风格多仿前朝。青料接纳江西上高县的石子青料,色泽蓝灰,与亮青釉相衬,清洁素雅。青花器以波斯文或阿拉伯文作为图案的主题,这些笔墨既有经文,也有阿拉伯谚语。

四:嘉靖、万积年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时近百年,处于明朝的中晚期阶段。此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其工艺程度进入了一个光辉的阶段。与历代名瓷相比,还具有以下特点:1此期青花瓷器完全代替一色釉瓷器,成为无论是官窑照旧民窑瓷器生产的主流品种;且生产数目巨大,传播较多。2大量出口,名扬天下。3官民竟制,程度相差无几。4斑纹样式繁多,构图繁密饱满,风格热烈旷达。5大型器物大量出现 嘉靖青花以入口回青和国产石子青料共同利用,对青料的提炼特殊讲求。由于回青料含铁量低,含锰量搞,故青花呈色幽青深翠,蓝中泛紫,既差别于明早期浓厚深沉的色调,也有别于明中期柔和淡雅的蓝色。。器型以大瓶、大罐、各式葫芦瓶和方形器最具特色。因嘉靖笃信玄门,以是带有玄门色彩的纹饰大量出现。款识为“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隆庆一朝较短,故传世青花相对较少。提梁壶是其典范物。此朝由于选炼和配料的武艺更加精深,故呈色稳固,蓝中泛紫。纹饰盛行团龙、团凤图案。款识一改前朝的“制“字为“造”字。字体中锋运笔,笔画工整挺秀。 万历一朝快要半个世纪,官窑烧造量非常可观,传播量也非常巨大。此期的呈色较复杂:前期利用回青,青花色调蓝中泛紫;后期改用浙料,青花色调深蓝明快;别的,另有一部门青花的色泽为蓝中显灰。万历朝的器型丰富,新出现了壁瓶、筒瓶等。装饰题材更是多样,主题繁芜是其最大特色。万历晚期出现了淡描青花,它以浙江青料淡描淡染,色调清雅,别具韵味。款识出现了私人款、堂名款等。 五:泰昌、天启、崇祯年 这三朝为明朝的“多事之秋”,内有阉党乱政、农夫叛逆,外有满族犯边。官窑根本停烧,但民窑瓷器由于需求大,发展敏捷,出现如日方升的势头,青花瓷器技能到达顶峰时期。明末青花的色调多种多样,既有淡描,也有纯正美丽的色泽,还出现了青葱色调。纹饰上,有的直接源于万名版画题材,所画人物粗精皆有,已具有了向清代青花过分的特点。 明青花瓷器的简朴判定 造型:造型师期间特性和艺术特色的主要表现,是其时的生存风俗、审美风尚以及技能条件的产物。如永宣中的波斯式样,嘉万朝的玄门风格。因此必须牢记其形象特点。对于仿成品,则要留意,真品器物线条圆润伸展,饱满天然;仿品的线条感觉生硬、局促、板滞。 除团体特性外,还应把握细如口、腹、底等细节。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特殊是永乐,无论巨细盘、碗多是器心下凹,相应地底心凸起。明中后期不留意修胎,瓶、罐等大件琢器多在腹部留有接痕。

纹饰、色彩、画法:纹样比造型更具期间特性,如永宣的牵牛花和海水江崖,正德的回文,嘉万的花草捧寿字和玄门图案。色彩与画法也有差别特性,永宣青花因利用入口料,色调不稳固,只相宜绘图案。成化瓷器纹样简朴疏朗,色彩淡雅,画法简便,叶只有阳面,花只有正面,人只画单衣。嘉万的五彩用色很重,以至于本日五彩上会出现蛤蜊光泽。 质料、工艺、胎质:质料是辨别的最紧张因素。明代官窑用麻苍石,胎质精良。嘉靖中期后,改用其他石料,以是嘉靖后至万历胎质又显粗糙。直到明末接纳祁门石,加之工艺进步,胎质渐渐显精致。查抄胎质主演通过底足露胎处观察,还要以手领会颗粒的粗细,并可接纳掂重量、听声音等方法。 款识:明代的款识,有“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说,且多用楷书款,款题某某年制或某某年造,另有一些特例,如宣德的“德”字心上无一横,万历的“万”字有羊字头与草字头的差别环境。 底足:用来查抄胎质,是断代的参考,,明代官窑器的底足均为整洁的平切釉底圆足。永乐足内墙多向外稍撇,明末民窑瓷器盘、碗底部有显着的轮状旋削痕。 釉面、釉光:因调料的工匠差别,配料、上釉伎俩有别,以是釉层的厚度、白度、稠度、与胎体的联合水平就有差别。明瓷器釉子肥厚,他别是成化瓷器,釉面不光极为肥厚而且精致润泽,给人以犹如油脂般的感觉。釉色上,官窑瓷器上,假如此中的氧化铁淘洗不净,烧成后每每会出现出青蓝色。永宣年间的瓷器就已经淘洗的较干净了。成化时,淘洗得非常干净过细,加上胎体白,因此不光不发青,还发粉白色。万历时,又发青灰了。天启后,由于技能进步,淘洗得非常干净,釉面虽另有发青,但已非常纯净润泽了。

青花瓷瓷器作为一种艺术产物,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赋予它别样的品德化特性:明净端庄、平静坚固、蕴藉内敛。繁华和哗闹背后,青花风致带给我们一种清新和平静。更为难得的是,青花瓷所蕴含着的淡泊明志的传统文化和平静致远的人文精力之美,历代传承,经世不衰,遂成为仁人志士的抱负故里和精力归宿。从肯定水平和某种意义上说,青花精力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头脑。青花的素净雅致与釉里红的深沉美丽调和地同一在画面上,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天然表现。 此为,青花又代表着永恒与坚忍,象征着纯净与品位。 青花瓷汗青久长,源远流长。花色纯净而品类繁多。其制作工艺极其讲求,作为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青花是一种身份和职位的象征,可谓各取其所需。青花瓷具有深厚、经典的美学代价和逾越时空的永世魅力。在瓷器的造型、釉彩、花绘等方面,青花瓷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和极新的成绩。康、雍、乾三朝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顶峰之作。自古而今,青花瓷均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代价。青花瓷美誉贵贱之分,倍受帝王将相的推许和文人书生的青睐,因而,青花瓷也体现出雍容华贵、典雅漂亮的皇家气质和端庄素雅、卓尔不群的高尚情怀。

【陶瓷文化】青花瓷鉴赏


瓷器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到底产生于何时,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认为在商代就有。我所在的单位70年代就展出过一个尊,当时我还不太懂什么叫瓷器,有个专家说这就叫瓷器。我说这瓷器与现在的瓷器不一样,他说是不一样,那时候的很粗糙,就是表面上有一些玻璃质的东西,所以有的专家说这种瓷器应该叫原始瓷,但也有的专家认为这是陶器中偶尔出现的。至于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专家的事,与我们无关。总之原始瓷是在两晋之前产生的,叫原始青瓷。到了两晋以后,开始出现了白釉、酱釉,以及唐代的秘色瓷和湖南长沙的釉下彩,还有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人工将颜色做到瓷器上,是人可以控制的。这些在收藏界叫老窑瓷。到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今天我主要说青花瓷。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

咱们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到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讲青花瓷必须先提青花料,青花料中蓝色的是氧化钴,属于釉下彩。什么是釉下彩?其制作工艺简单讲就是把坯拉出来后,等干了用氧化钴往上画,画完后罩上一层釉,再入窑,1260度一次烧成。在上一讲当中我提到过“九方五法”。

1、九个方面中,其中第四方面就是彩。已故的著名瓷器鉴定家孙瀛洲老先生,对元、明、清的瓷器鉴定有很深研究,他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孙老通过对青花的观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了二十几种。如果我们把青花的颜色弄清楚,对我们的鉴定及辨伪会有很大好处。青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因为在数百年中,青花瓷生产是主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同历史阶段的青料来源和质地不同,再加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青花瓷的发色的质量、呈色的色调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正因这样,青花所呈现的质量、色调、风格必定有明显的差别,艺术效果也必然出现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定青花瓷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鉴定者对青料来源、品位、发色、呈色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是鉴定青花的基础。当我们拿起一件青花瓷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造型,接着见到的就是青花的艺术效果,这是直观感受。结果常用明丽、鲜艳、灰暗、晕散、清丽、规整、刻板、呆滞等词进行概括,这些概括的词语的形成,是青花的发色质量、呈色色调与绘画艺术的综合体。什么是发色?什么是呈色?这两种色是怎样的关系,受什么条件的制约?这是要向大家介绍的。发色是青料在焙烧过程的化学变化,呈色是青料烧成后所呈现的直观感受。呈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釉里面的胎子,胎子发黄,发白,松软与坚硬都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子质量的好坏、颜色和厚薄都对呈色有影响。发色的制约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术,第三是焙烧温度。施用技术就是在画的时候,画功怎么样。如果蘸的颜料都一样,画线用力均匀,青花烧出来后就是一个颜色,否则青花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再一个是焙烧温度,应该是1260度。同样的青料,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发黑;温度过低,有点发绿。还有一点特殊的情况,就是单纯的青花瓷,它的发色、呈色都一样时,如果经过二次焙烧,即再进一次炉后,颜色要比没进二次炉的深,像后来的青花红绿彩、豆彩等。再说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响,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纯,第三是配制。我主要说成分问题。成分主要是氧化钴,它发出的颜色是蓝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锰,还有一种三氧化二铁,简称氧化铁。钴的含量越高,蓝色就越正,含量少就发灰。锰含量高时,青花就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氧化铁含量高时青花的发色就发黑。孙老先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二十多种,他有时一看颜色就知道大概是什么年代的。

在没有断代之前,你必须把明清时期的皇帝都记住。如果年代断到哪里你都不知道的话,那怎么行呢?明前期的皇帝,“洪建永洪宣”即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建文与洪熙时没有瓷器。“三代正景天”即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有人叫“空白期”,又叫“黑暗期”,说这个时期没有瓷器。我不同意这两种叫法,我就叫“明三代”。因为这个时期确实有瓷器。“成弘正德续”是明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成化瓷在明代是最突出的。“中晚嘉隆万”是嘉靖、隆庆、万历,我们称之为中晚期。“泰昌天启崇”,即泰昌、天启、崇祯,我们叫明后期,其中泰昌时期没有瓷器,因为他一共当了29天皇帝。明朝是277年,也有人算的是276年,我编的顺口流说是“270年”仅是个概数。清代有10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是以清三代的瓷器为主。下面我就按时代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因为明代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定年号为洪武,所以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于元末的战乱,明开国初在瓷器生产上没有太大成就。我收藏一件高足酒盅,它的发色较稳定,基本上没有晕散,呈色是靛蓝色。我一开始就把它定到了洪武前期,后来请我师傅耿老看过后,他说这个花卉画法叫一笔点画,就是一笔画下,属于大写意。胎土是淡土黄色,质地较松软,造型很粗糙,所以可以看成是元末明初的瓷器。元末明初多事,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恐于瓷业无暇顾及,所以瓷器生产多于继承少于发展。此时的青料都是国产的,呈色的基调是淡蓝色,但由于质量与提纯不是很好,所以淡蓝之中泛灰暗的色调。总之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别,在学术界内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所以在鉴定当中,就有了“元末明初”一说。这个酒盅口径是4.8厘米,高也是4.8厘米,属于民间的小器。我得来的时候碎成九块,还有短缺,后来经过修复。这件东西说实在的很不值钱,但是对于我来讲,我就这一件,基本上还算完整,重要的问题是它是元末明初的标本。在鉴定当中,我们就可以此为参考,上可推想到至正,下可联想到永乐、宣德,所以我认为我这个酒盅是精彩的东西。洪武时期青花瓷产量少,也没有见到过书写官窖款的官窑器。据说那时有官窑器,但是没见过有款字的,所以您要是见到了“大明洪武年制”款的瓷器,您就把它说成假的是没问题的。

我除了鉴定还搞修复,我把陶瓷修复分成六步,叫六步修复法。

2、其中第四步叫补配,就是把碎片粘接起来后再把它的短缺与裂缝补平。“六步法”主要用于修陶器。至于修瓷器,一般仅用到第四步,后面的仿色和做旧两步,因材料等原因,就不去做了。今天我带来的复原瓷片,就是这样做的。

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时期,青花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苏泥勃青(或叫苏勃泥青、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进口青料,含钴和铁的比例较高,而锰的含量较低。发色浓重,易晕散,但散得自然。呈色的基调是青蓝色,浅处为天蓝色,深处是靛蓝色,浓重处出现铁钴斑。出现铁钴斑是苏泥勃青的特点。喜收藏的人将苏泥勃青简称为苏料。苏料有什么特点呢?一般来讲苏料要深入胎骨,是凹下去的。我们这样看的话是黑颜色的,但是你迎光侧视的时候就不是这个颜色了。侧着看,一是你可以看出它比较往下凹,二是它反的光不是黑光,而是锡光。如果不是苏料的话,你迎光侧视还是黑光。所以大家再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侧着看。这个呈靛蓝色和出现铁钴斑的地方,一般咱们用手摸是凸凹不平的。它的凸凹不平没有规律,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工料,二是修胎,没有规律。到了清末同治年间的时候,比较大的那种器型,你摸着它也不平。但是那个不平跟这个不平不一样,这个不平没有规律。同治年间的你摸起来不平是有规律的,就好像波浪似的,行话里面叫作波浪釉儿。那个是釉子的问题,这两个咱们要给分开了。平心而论呢,铁钴斑的出现应该属于原料和工艺上的问题,就是不足。然而这种不足,在鉴赏者的眼睛里既不认为是美中不足,也不认为它是瓷不掩瑕,而认定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像哥窑一样。大家都知道俗话说的蹦磁儿,就是上面开了好多片儿的烧坏了的瓷器。但是当时宋代的那位工匠很了不得,他就把这个缺点变成了优点,而且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以,我们认为在鉴定是不是永宣瓷的时候,这个铁钴斑是鉴定时候的依据,而且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这个碗叫作缠枝莲花蝴蝶碗,也是我修的。碗上的青花是青蓝色的,就是蓝中有点儿泛青灰。颜色有深有浅,浓重处有钴斑。碗的胎子薄,一会儿我还要说为什么薄的问题。胎子薄,修胎很规整,釉色是青白色的,而且很滋润。这个器足的外墙是外撇式的,向外撇。另外就是这个地方叫作内折角,在内折角这个地方有积釉,颜色是虾青色的。足内的这个底釉儿是镶白色的,两处的釉子不一样,它泛白而且薄。所以这个碗我们可以认为是永乐中晚期的瓷器。苏料易晕散,所以用它来画细线或者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些细微的地方都不太适应。但用它来绘画大小的花朵或是枝叶呀,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一件叫作喜鹊登枝,它更能够体现苏料的特点。这个颜色显得更重一些,而且刚才我也说了它这上面的苏料的钴斑比那个明显。像这个画的喜鹊,很明显的就叫作晕散。它本来画的很清楚,但是因为这个料往旁边散,所以看起来有些模模糊糊。这就是苏料的特点。原来有人讲永宣不分,即永乐和宣德的瓷器不分。实际上能不能分呢?有些地方还是能够分的。就拿这两个碗比较,这两个碗个头儿差不多。我们在鉴定当中有一种方法叫作手头儿。什么叫作手头儿呢?就是把这两个碗拿起来用手一掂,这个碗比较重一点儿,这个碗的手头儿就显得比它轻。为什么它重它轻,这就是胎子的问题了。永乐时候的碗腹部比较薄,宣德时候的碗腹部比较厚。这个怎么去判断它呢?有时候咱们拿笔写不出来,用嘴说也说不清楚。你要这么摸,你这么一摸,就摸出这个厚,那个薄。所以说永宣这两个时期的瓷器还是能区分的。刚才我说的这个苏料,可能是郑和七下西洋给带回来的。到今天为止也找不到那个产地。后来因为郑和不下西洋了,这个苏料的来源就断了。在明前期的时候,具有这样特征的青花瓷也就逐渐地没了。

到了成化年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青料,叫平等青。平等青出现以后,青花艺术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崭新的面貌。咱们先对前面所讲的苏泥勃青料有一个小结。因为苏料它这个特殊的艺术效果,到了明正德的时候,就开始有人仿制。以后,明代的后期、清代、民国,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仿制。所以,有些人说他买到了宣德的东西,咱们说它是假的,他上当了。那么,对于这个苏料到底怎么样来断定它,就三点。刚才实际上我讲过了,咱们再重复一遍。第一,就是看这个黑斑的斑痕是不是自然。这怎么讲呢?因为没有这个苏料了,那么钴斑就出不来,怎么办?就用笔往上面点,用一些黑颜色的料往上面点。点出来的话你看着就不自然。第二,就是这个黑斑是不是深入胎骨,也就是说这个黑斑是在它的表面呢,还是深入到了胎里面了。第三,就是我介绍的那个迎光侧视有没有锡一样的颜色。这三点请大家能注意。因为后来没有这个料,即使你再点染,说实在的你也达不到当初那个效果。大概在六七年前吧,有人请我去看东西,拿了这么大的一个碗。我就说你这个是假的,而且我说碗底下写了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他说:“您怎么知道的?”我说:“你这个是宣德碗。”“是呀,我这个就是宣德碗。”我说:“但是你这个碗是假的。”而且我更清楚,这种碗是在80年代的时候景德镇复制的东西。结果传来传去,就传成了真的了,按真的去卖去了。据说他花了大概是5万块钱。

成化初年,据说这种苏料还有一点儿。但是这类的瓷器我还真没有见到过。成化时期的瓷器,大多数青花的艺术效果是淡雅柔和、缥缈脱俗的这么一种风格。这种淡雅沉静的风格是后人喜爱成化瓷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这个时期所使用的青料的名称叫作平等青,也叫坡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瑞州。产生这种平等青青花艺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种青料的含铁量少,而锰的含量相对来讲比较多;发色稳定,或者趋于稳定,没有飘浮感;呈色是蓝泛青灰;这个时期瓷器的胎子是洁白的,釉儿是又肥又透,用平等青就可以画出比较细的纹饰来了。所以色泽显得淡雅、柔和,给人一种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缥缈的感觉,使人感到这个成化瓷有一种神秘感。这就是成化青花瓷的魅力所在。

这件东西我管它叫作全株花卉图文碗。有人说这个碗上画的叫作秋葵,因为我不懂植物,这个是不是秋葵我就不敢说了。我就把它叫做花卉吧,全株花卉。它的花色基本上是稳定的。呈色是蓝中泛点儿灰,蓝泛青灰,浓重处有黑蓝色。但是它决不往下凹,它是平的。釉质滋润,胎子是白的。你要是学鉴定的话,要先看瓷片儿,你从瓷片儿上一看就看清楚了。釉色是白的当中泛着青,白中泛青。用手摸它的表面,有的地方往上鼓,但是没有往下凹的感觉。这些都属于平等青的特色。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全株花卉。花卉应该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有根、杆、枝、叶、花,在其他任何的一个朝代之中,他们画的花卉都没有根,唯独成化的时候画的花卉有根。这是成化时期画花卉的特点。所以说有了这个特点,我们对于鉴定成化瓷又找到了一个证据。成化时期的瓷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官窑器和民窑精品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根据这件标本的图样,还有釉色、釉质、青花等方面来看都是成化民窑器。说实在的,成化民窑器精品比官窑器还难得。当时我得到这个瓷片儿的时候,对这块瓷片怎样断代我是比较犹豫的。它是不是真的成化瓷?尤其是后面这个款子,写的是“大明成化年造”。它的字体比较潦草,也不规整。后来按照孙瀛洲老先生所讲的方法,用15倍的放大镜看它的款字这个地方。它的釉面儿里面气泡儿密集,像蒙蒙云雾。这种现象是成化瓷所特有的。出于慎重,我又请耿老过了目,耿老说这是成化瓷。所以这块儿残片咱们就把它定为成化民窑的精品。孙瀛洲先生对成化瓷有一个精辟的评价,他认为成化瓷器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笔画流利,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

成化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很重要。在瓷器鉴赏当中有一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也就是对于瓷器来说明朝最好的就是成化瓷,清朝最好的是雍正瓷,这就足以证明陶瓷界对成化瓷器的重视和珍爱。正是由于成化瓷器受到了后代人的青睐,所以从嘉靖的时候就有人仿制,以后历代均有仿制,一直到现在。其中以清雍正时仿的最精细,他们在葩、形、釉、彩、绘、款儿等各个方面都很注意,都追求成化的风格,效果相当不错,几乎可以乱真。

雍正时的瓷器有写“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那是仿品不能叫赝品。因为它外边是粉彩,粉彩是康熙时才有的。它的款子写得相当漂亮,但是与真的成化瓷一比,它的破绽就出来了。到了晚清,很多瓷器上都写着“大明成化年制”或是“成化年制”。我在鉴定过程中,经常有人说他的瓷器是成化的,我说不是,因为它上面的字非常潦草,不能单纯看款子还要看其他方面。另外,成化年间的瓷器没有“成化年制”这样的四字款,倒有“大明年造”或“大明年制”。

在鉴定中还有一句话叫成弘不分,即成化、弘治这两个时期的瓷器不分,因为这两个时期的瓷器在质量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成化朝的皇帝叫朱见深,他在当太子时娶了一个妃子姓万,万妃比他大18岁。后来朱见深当了皇帝,没有把她立为皇后,但是万妃在后宫的势力大于皇后。万妃曾经生了一个儿子,但是3岁就死了,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育。可能是处于一种嫉妒心理,后宫的妃子凡是怀了孕的她都要让人坠胎。后来朱见深在后宫的御书房见到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是当初广东的一个小方国的公主,国被灭后就被弄到宫中当了宫女,结果这个宫女就怀孕了。万妃对一个宫女不是太注意,当显形以后万妃知道了,就命人用钩子把胎儿从母体中钩出来。钩出来以后就要弄死,当时被太监保护起来,宫女也被保护起来了。到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朱见深就感叹自己无后,此时太监就借机告诉他说,你有儿子。这不是我杜撰的,我查过明史,明史后妃传中有一段记载,上面说弘治皇帝头顶上有一块地方没有头发,是用钩子钩的。朱见深的儿子叫朱樘。

为什么我要说这么一段历史呢原因是:首先,万妃在后宫的势力很大,朱见深又很敬重万妃。万妃喜好小巧清秀的物件,其中就包括瓷器。明看成化,一看它的青花;二看它的斗彩,就是在胎的上面,比如想画一个鸟,可能只画腿和头,但身子不画,然后罩上一层釉去烧,烧完后由其他的颜色把身子补齐了再烧。现在最有名的是斗鸡碗、斗鸡杯、斗鸡缸,像这样的东西在拍卖行大概一对就一百多万。所以说当时成化的瓷器恐怕与万妃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朱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才当上皇上,他对民间的疾苦有所了解。他当了皇帝以后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一些民间的负担,对烧瓷也不再强令如何。这就形成了弘治时期所接受的东西大都是成化的,因为他自己没有什么创新,这就是成弘不分的一个原因。

拿出一个碗片这个是弘治时期的碗,我给它起的名叫“踏青舞蹈”,这也是民窑器。它的青花花色不太稳定,有晕散,尤其是口内的内沿更明显。呈色是灰蓝色,色调比较浅淡,釉面白灰色中间闪着青,足内折角是虾青色。足的外墙有两道弦文,两道弦文之间有距离。上边一道弦文比较轻淡,下边一道弦文比较粗重。碗的画面可能是8个年轻的男子,在这个碗片上可以见到4个,因为这是半个碗,所以可能是8个。他们身上穿的都是长衫,翩翩起舞,舞姿舒展优美,动作协调一致。背景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土埠,还画着很多的柳枝,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融融春日踏青的祥和气氛。这是一幅写实的民俗画,从整个画面看,文饰线条豪放秀逸,较之成化器显得深沉一些。画人物像从元代就有,那时大多数以画成人为主,到宣德时期也有画小孩的,但是不多。但到了成化年间画男孩和年轻男子的题材就多了。刚才我指的这两条线叫弦文。在明前期,主要是洪武、永乐年间没有双线,或者是一道,或者是画的花,双弦文是从宣德时开始有的。再有鉴定时要注意上限,就是什么时候这东西开始出现的,这很重要。在它出现之前的东西如果有了它还没出现时候的特征,那么肯定是假的。这个就是在宣德时期出现的双弦文。还有一个特点是这两条线一轻一重,上边的轻下边的重。这种特点从宣德就有,到了成化时很明显,而到了弘治时就不太明显了,再往后就没有这种特征了。所以我又编了一个顺口溜,叫:“宣德时有双边线,成化规矩靠底边,上线轻细下浓重,直到弘治还可见”。“成弘不分”,确实很难分,但是有些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看出区别的。例如,成化时期的花色是“蓝泛青灰”,而弘治时期的花色相对成化来说就要浅淡一些;成化时期的色调是灰蓝色,而弘治时期的色调显得比较深沉,弘治时期出现的铁钴斑比成化要多。刚才我们讲了明中期的平等青。下面我再说三点:第一,关于刚才讲的气泡问题。观察气泡,是起源于孙老先生,但是孙老所指的是成化时期的瓷器,其他时期的瓷器孙老没有讲,而且这件事我问过耿先生,耿先生说孙老没有讲过别的。我对气泡也仔细观察过,只有成化时期的瓷器特征特别明显,其他时期的瓷器上的气泡找不出规律。所以有人问我看气泡行不行,我只能说您自己总结,如果您总结出来,我想学反正我没总结出来。第二,胎色。由于烧制的工艺不同,胎色也不同。一般讲,明代的胎色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你对着阳光看,胎子厚的看不见,薄的完全可以看见。凡是明代的里边泛的都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这就是明代瓷器和清代瓷器胎色的不同。如果有人拿来一件成化瓷,比较薄的,你实在看不出来就看里边,只要是青白色的就是假的。第三,关于内折角。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这个夹角里边有积釉,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有弘治--朱樘只有一个皇后,而且他只有一个儿子叫朱厚照。这个孩子娇生惯养,弘治死了以后,他当了正德皇帝。17岁登基34岁就死了,一共当了16年皇帝。这个正德皇帝无所作为,主要是吃父辈的家底。所以他在瓷业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正德一朝的瓷器生产还是继承了成化的遗风。从青花瓷来讲,正德前期的瓷器与弘治瓷器基本相似,只不过正德时期的黑斑显得更多一些,平等青也没有了。此时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青料,一种叫回青,另一种叫石子青。据说回青产于西域,具体是哪儿不知道。

正德时期也有一些新东西,出现了新造型,例如锦墩、笔架、佛前五供,都是从正德时开始有的。在款子方面,出现了藏文和回文,回文主要是阿拉伯文。此外,仿制前朝的东西从正德开始。在这里我想讲一下仿品与赝品的区别,仿品从学术界来讲叫“寄托”。正德皇帝要崇敬他的前辈,所以要仿宣德瓷器。现在的仿品与赝品的区别是价格,这个碗仿的是成化的,卖的是市价,那就是真的。如果你按成化价买下来,就冤了。这样区分是因为瓷器没有假的,只要价格合理就不叫赝品。这是我对赝品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一共占了99年,将近一个世纪。在明瓷器史上又是一个突出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文饰也增加了。民窑的精品和官窑器基本相似,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了回青。回青是正德时期出现的,据记载,回青是进口青料。回青中的氧化锰含量很高,而氧化铁的含量很低。回青的特点是“散而不收”,就是花色散,所以它必须与石子青配合使用。石子青的特点是花色“沉而不亮”,不散。把散与不散的混在一起使用,呈色就有一点青中泛紫。但是据历史记载,配料比率是不同的,分为上青、中青、下青三个等级。上青主要用于混水,颜色清亮;中青用于设色,则笔路分明。这是一种新的瓷器绘画技法,叫“双沟填色”,是成化时期出现的。就是先画两条线,颜色较重,再在两条线间添上较浅的颜色。到了景德镇就叫“混水”。成化时期由于“双沟填色”的绘画技法刚出现,所以还不成熟,那时的双沟填色填的几乎与勾勒的颜色一致,有时分不清。到了隆庆时期,技法与配料都已经成熟,画的最好的是隆庆朝时期的。指着瓷片这块就是隆庆时期的,是真正的官窑。隆庆时的选料、精炼的技术都很纯熟了,所以青料的花色是纯正稳定,呈色是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它就是用的双沟填色。它的线条非常流利自如,轮廓线与填色的色调非常协调,修胎也很规整。釉色是白泛微青,釉层微厚,釉面细润,光洁平整。器足内是六字双行的“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中锋运笔,顿挫有力,结构庄重严谨。我再说一个问题,指着瓷器这个是永乐时期的,底足里边的釉子发白,质量远不如器身。到了明中期,它的底釉与器身的釉完全一样,到了中晚期它的底釉的光洁度和亮度都要比器物本身的好,不止官窑,民窑的精品也是这样。

我今天介绍的都是比较细微的地方,搞鉴定要从点到面进行突破,很小的地方就能反映出对与错。现在仿品仿得再好,在某些点上肯定与那时候的不一样。从底釉上来看,不管有字没字,与器身一样时,我决不会把它放到明中晚期。如果底釉比器身的釉还好,就不可能把它放到明中期去,只能考虑它是明中晚期的。到了万历时,回青虽然还在使用,色调与以前也差不多,但是在其他方面都不行了。所谓明代走下坡路就是从万历时开始的,整个社会衰落瓷器生产也跟着衰落,而且此时回青的来源也渐渐的没了。所以到了明万历中期,瓷器的质量越来越差,到了晚期,大多数瓷器已经平淡无奇了。

在明万历时期又出现了两种青料。一种叫珠明料,另一种叫浙料,这两种料都是国产的。珠明料产于云南,浙料产于浙江。珠明料在元代时已经出现了,直到现代珠明料还在使用。这两种料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含钴、锰量较高,含铁量较低,发色都很稳定。

浙料的呈色是青中泛红,回青料是青中泛紫,这就是两种料的不同之处。在明天启时期用的主要是浙料和珠明料。此时把青花的料分出几个色阶,就是把青花料分出浓淡。在“双沟填色”刚出现的时候,只能分出浓淡两种颜色,到天启时就可以分五种颜色叫五彩青花。由于色阶多了,画面表现力也更丰富。指着一个瓷片这个叫“龙凤呈祥碗”。青花的呈色是灰蓝,以黑蓝色为主,其中有的地方模糊不清。它的灰蓝色里泛着一点红,釉面呈青白色,外边画的是一条龙和一只凤,里边画的是一只羊,羊在商代时就是现在的“祥”,所以我把这碗叫“龙凤呈祥碗”。釉面泛青一直延续到康熙二十年,在这之前所有瓷器的白色地方都泛青。到康熙十年后,釉面都是白的。如果给你拿来一件明代的瓷器整个是白的,您就不要信。又拿出一件瓷器,这是垂钓图文碗,它的画风非常好,它的青花就是五彩青花,画面把远近都表现出来了。而康熙之前的画面,基本都是平面没有深度。

现有一种化工产品叫“氧化钴”,它的钴含量很高,发色沉稳,不晕散,呈色呆滞死板,画面显得生硬。所以用“氧化钴”仿制的明清作品,绝无味道,稍知青花原料的人,一看便知。

1、“九方五法”是讲者总结出的瓷器鉴定方法。“九方”是指胎、型、釉、彩、绘、足、款、社会和神。“五法”是闻、问、望、切、听。

2、“陶质文物修复六步法是讲者所定,即清结、核拼、粘接、补配、仿色和做旧。

日本的青花瓷


中国的青花瓷在十四世纪中成熟后,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以后,青花技术也渐流入诸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都烧出了以模仿中国瓷为主的青花瓷。

日本将青花称为染付,所用钴料称为“吴须”或“唐吴须”,一般认为,青花技术由中国传到朝鲜,再由朝鲜传至日本。1592-1598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从朝鲜掠走了大批陶瓷器和陶工,被称为“陶器战争”,从战争中带回的陶工对日本青花瓷的烧制起了重要作用。

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的是,日本青花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1876)初的1616年,距陶器战争约20年,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江户时代早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末)的产品以日用器为主,纹样多是简约的松、竹、梅、柳、葡萄、卷草等植物纹,青花呈色灰蓝,较暗。纹样采用双勾填色的笔法,和中国明代晚期的民窑青花风格上很接近。

江户时代中期的日本青花已显示出浓烈的本土文化特色。一些十八世纪初(相当于中国乾隆时代)的作品构图严谨,绘画工致,淡雅而端丽。这时生产的青花碗很受民众欢迎。日本的陶都濑户烧制陶胎的“青花器皿”手制成型,胎体厚重,呈扁平的长方形,纹饰有野鸟、野兔、人物、花草等,稚拙古朴。

江户后期(相当于中国的道光、咸丰、同治)青花瓷制作已很普遍,有瓷胎青花也有半陶半瓷的青花。很多青花都配套生产,如茶道用具水指、茶入、茶碗、香盒、香炉等。纹样受中国清代青花影响,色调艳丽,称“青华手”。

日本青花中可称为官窑的是锅岛烧。锅岛烧是江户时代锅岛藩的御用窑,创建于1628年(中国崇祯元年),从作品看,十八世纪的产品(中国的康熙、雍正年间)最为成熟。锅岛烧有青瓷、五彩和青花三大系列,都非常成功。

锅岛烧的青花呈色纯净,有浓淡色阶,和康熙后期青花相似。绘画时一丝不苟,注重写实,植物的筋脉、枯叶、虫洞都真实地反映出来。有些作品采用留白处用青釉渲染的方法,还有些采用加绘五彩的方法,都显得华丽端庄,有一种皇家气息。造型以盘为主,另有碗、瓶、壶、釜等。胎质细腻,扣之声音清脆,具有日本瓷的特征。

古代日本陶瓷生产遍及各岛,有不少窑址烧制青花,伊万里烧是当时的青花名窑。

伊万里烧青花的主要成就是烧制具有异国风格的器物,在伊万里烧中,很有特点的是模仿中国外销瓷的“芙蓉手”。“芙蓉手”指明晚期采用分格开光装饰的青花盘,因盘边的分格很象芙蓉花瓣,因此用之来命名。这些日本生产的青花盘和中国产品非常像,远销到欧洲,西方人很难分清。有些伊万里青花上还题“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年号款和“富贵长春”等吉祥款,这种出于商业利益的亦步亦趋的模仿也反映了日本青花和中国青花的渊源关系。

日本瓷尤其是日本青花瓷在中国流传的数量可观,大多数人或不识或轻视,对于藏家来说,失之交臂是很可惜的。

青花瓷款识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青花瓷的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迷人的青花瓷


我爱收藏各种民间的青花瓷。

青花,又称“蓝花”,“白釉青花”或“釉下蓝”等,属瓷器釉下彩的一种。从最早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青花始于唐,宋时加以继承,成熟于元,而兴盛于明、清两朝。可以说青花瓷在我国瓷器史上沿袭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并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的陶瓷史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早在元朝,我国的青花瓷就销往海外。直至中世纪乃至现代,收藏精美的中国古青花瓷是西方社会中皇室成员及贵族富豪们相互夸耀或斗富的一种资本,难怪在国外的大型拍卖场上,人们为了购得一件中国古青花瓷,争相竞价,千金一掷的现象屡见不新。

青花瓷,有民窑(民间瓷),官窑(御瓷)瓷器之分。官窑瓷因为皇家宫庭专作,除制作工艺精湛外,图案一般细致刻板,充满匠气,反不及民窑瓷上的生动流畅,潇洒自如而引人入胜。此外,官窑瓷当时制作量少,随着岁月的流失,传至如今,存品已属凤毛麟角,难得一见。而民窑制品却面广量大,不但传世品较为丰富,花式品种也颇为繁多,流通时价格便宜,赝品也少。注重青花瓷画的欣赏,收藏者在收藏时审美观与见识会不断地提高。两年前我去北京郊外旅游,大伙都为顶着盛夏的烈日爬长城而疲惫不堪,而我却为在途中觅到二片优美的青花碎瓷片而感到高兴。回家后将这两片带有图案的瓷片裁成菱形及椭圆形嵌在红木镇纸上,顿时使桌边摆件古趣盎然。在我的熏陶下,女儿小小年纪也成了一名“考古家”,每逢野外踏青或郊游之际,她总要拾一些青花瓷片认真端详一番,尔后会冲着我欢叫:“爸爸,这是清朝的瓷片!”“爸爸,这是明朝的古董!”于是,我和妻子边游览边向她讲述青花瓷画中人物的历史故事及传说。

云南青花瓷


“目前陶瓷收藏专业单位和民间队伍都对云南青花瓷比较青睐。每次大型拍卖会陶瓷成交量占80%以上。”目前民间收藏队伍或专业研究队伍对青花瓷的研究和品鉴都还有一定差距。

元明时除景德镇外,云南的玉溪等地曾一度烧制青花瓷。产品虽无景德镇青花的精致华丽,但质朴而率真,如布衣荆钗别存风韵。

云南青花瓷品种以大罐为主,另见玉壶春瓶、执壶、碗盘之类。云南有些少数民族旧俗实行火葬,青花大罐作棺椁之用,在大罐中和罐外两侧用玉壶春瓶、碗盘等其他器物随葬。云南的曲靖、大理、思茅、丽江等地的古墓群都出土过元明青花瓷。这些和景德镇产品风格迥异的青花瓷经考古证明,属云南本地烧制。主要是玉溪窑、建水窑和罗川窑等处生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玉溪窑。

玉溪窑在云南省中部,距昆明约一百多公里,考古界对玉溪窑作过多次调查并建立了窑址博物馆。但大部分窑址未作宣传已垦作农田或夷为平地,殊为可惜。玉溪窑在元至正到明永乐、宣德间开窑烧瓷。有仿龙泉青瓷和青花瓷两大类。青花的烧制相当于元末明初,以碗盘为主,瓶罐较少。胎大多青灰色或灰白色,粗松且有气孔。釉玻璃质状,青黄或青灰色。青花采用当地的土青料,呈色不稳,青中含绿,青中含灰或青中含紫均有,见晕散和铁褐斑。施釉大多不及底,露胎处见明显的旋削痕。玉溪窑青花近年频见出土,云南友人曾持数枚残片相赠。经细观,其绘画笔法跌宕起伏,有奔石惊雷之势,极度夸张和变形的纹饰带有几分神秘,从中可以感受到原始艺术的野性之美。

网记者从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获悉,近年来云南的青花瓷受到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为增进大家对青花瓷的了解和品鉴知识,日前多名专家就此进行了研讨。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永康介绍,一般说到青花,都会想到景德镇青花瓷器。其实近年来伴随着古窑址的发掘,福建、广东、四川、云南各地都相继有青花瓷器出现。

云南玉溪窑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发掘出一条龙窑,出土了一些瓷器和碎片;建水窑发现了较大的窑口,已知的就有七八条龙窑,以青釉瓷和青花瓷为主;禄丰古瓷窑发现了精美的火葬罐。这些发现,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收藏者的高度关注。

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南文物产业集团总经理王昆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云南烧造的青花瓷器品种和数量开始增多,精品也不断出现。

康熙青花瓷


今天由网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康熙年代的青花瓷。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青花瓷鉴赏


瓷器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到底产生于何时,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认为在商代就有。我所在的单位70年代就展出过一个尊,当时我还不太懂什么叫瓷器,有个专家说这就叫瓷器。我说这瓷器与现在的瓷器不一样,他说是不一样,那时候的很粗糙,就是表面上有一些玻璃质的东西,所以有的专家说这种瓷器应该叫原始瓷,但也有的专家认为这是陶器中偶尔出现的。至于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专家的事,与我们无关。总之原始瓷是在两晋之前产生的,叫原始青瓷。到了两晋以后,开始出现了白釉、酱釉,以及唐代的秘色瓷和湖南长沙的釉下彩,还有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人工将颜色做到瓷器上,是人可以控制的。这些在收藏界叫老窑瓷。到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今天我主要说青花瓷。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

咱们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到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讲青花瓷必须先提青花料,青花料中蓝色的是氧化钴,属于釉下彩。什么是釉下彩?其制作工艺简单讲就是把坯拉出来后,等干了用氧化钴往上画,画完后罩上一层釉,再入窑,1260度一次烧成。在上一讲当中我提到过“九方五法”。

1、九个方面中,其中第四方面就是彩。已故的著名瓷器鉴定家孙瀛洲老先生,对元、明、清的瓷器鉴 定有很深研究,他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孙老通过对青花的观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了二十几种。如果我们把青花的颜色弄清楚,对我们的鉴定及辨伪会有很大好处。青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因为在数百年中,青花瓷生产是主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同历史阶段的青料来源和质地不同,再加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青花瓷的发色的质量、呈色的色调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正因这样,青花所呈现的质量、色调、风格必定有明显的差别,艺术效果也必然出现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定青花瓷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鉴定者对青料来源、品位、发色、呈色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是鉴定青花的基础。当我们拿起一件青花瓷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造型,接着见到的就是青花的艺术效果,这是直观感受。结果常用明丽、鲜艳、灰暗、晕散、清丽、规整、刻板、呆滞等词进行概括,这些概括的词语的形成,是青花的发色质量、呈色色调与绘画艺术的综合体。什么是发色?什么是呈色?这两种色是怎样的关系,受什么条件的制约?这是要向大家介绍的。发色是青料在焙烧过程的化学变化,呈色是青料烧成后所呈现的直观感受。呈色的色调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第一是发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釉里面的胎子,胎子发黄,发白,松软与坚硬都对青花有一定影响。釉子质量的好坏、颜色和厚薄都对呈色有影响。发色的制约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术,第三是焙烧温度。施用技术就是在画的时候,画功怎么样。如果蘸的颜料都一样,画线用力均匀,青花烧出来后就是一个颜色,否则青花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再一个是焙烧温度,应该是1260度。同样的青料,如果温度过高,颜色发黑;温度过低,有点发绿。还有一点特殊的情况,就是单纯的青花瓷,它的发色、呈色都一样时,如果经过二次焙烧,即再进一次炉后,颜色要比没进二次炉的深,像后来的青花红绿彩、豆彩等。再说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响,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纯,第三是配制。我主要说成分问题。成分主要是氧化钴,它发出的颜色是蓝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锰,还有一种三氧化二铁,简称氧化铁。钴的含量越高,蓝色就越正,含量少就发灰。锰含量高时,青花就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氧化铁含量高时青花的发色就发黑。孙老先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二十多种,他有时一看颜色就知道大概是什么年代的。

在没有断代之前,你必须把明清时期的皇帝都记住。如果年代断到哪里你都不知道的话,那怎么行呢?明前期的皇帝,“洪建永洪宣”即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建文与洪熙时没有瓷器。“三代正景天”即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有人叫“空白期”,又叫“黑暗期”,说这个时期没有瓷器。我不同意这两种叫法,我就叫“明三代”。因为这个时期确实有瓷器。“成弘正德续”是明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成化瓷在明代是最突出的。“中晚嘉隆万”是嘉靖、隆庆、万历,我们称之为中晚期。“泰昌天启崇”,即泰昌、天启、崇祯,我们叫明后期,其中泰昌时期没有瓷器,因为他一共当了29天皇帝。明朝是277年,也有人算的是276年,我编的顺口流说是“270年”仅是个概数。清代有10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是以清三代的瓷器为主。下面我就按时代的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因为明代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定年号为洪武,所以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于元末的战乱,明开国初在瓷器生产上没有太大成就。我收藏一件高足酒盅,它的发色较稳定,基本上没有晕散,呈色是靛蓝色。我一开始就把它定到了洪武前期,后来请我师傅耿老看过后,他说这个花卉画法叫一笔点画,就是一笔画下,属于大写意。胎土是淡土黄色,质地较松软,造型很粗糙,所以可以看成是元末明初的瓷器。元末明初多事,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恐于瓷业无暇顾及,所以瓷器生产多于继承少于发展。此时的青料都是国产的,呈色的基调是淡蓝色,但由于质量与提纯不是很好,所以淡蓝之中泛灰暗的色调。总之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别,在学术界内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所以在鉴定当中,就有了“元末明初”一说。这个酒盅口径是4.8厘米,高也是4.8厘米,属于民间的小器。我得来的时候碎成九块,还有短缺,后来经过修复。这件东西说实在的很不值钱,但是对于我来讲,我就这一件,基本上还算完整,重要的问题是它是元末明初的标本。在鉴定当中,我们就可以此为参考,上可推想到至正,下可联想到永乐、宣德,所以我认为我这个酒盅是精彩的东西。洪武时期青花瓷产量少,也没有见到过书写官窖款的官窑器。据说那时有官窑器,但是没见过有款字的,所以您要是见到了“大明洪武年制”款的瓷器,您就把它说成假的是没问题的。

我除了鉴定还搞修复,我把陶瓷修复分成六步,叫六步修复法。

2、其中第四步叫补配,就是把碎片粘接起来后再把它的短缺与裂缝补平。“六步法”主要用于修陶器。至于修瓷器,一般仅用到第四步,后面的仿色和做旧两步,因材料等原因,就不去做了。今天我带来的复原瓷片,就是这样做的。

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时期,青花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苏泥勃青(或叫苏勃泥青、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进口青料,含钴和铁的比例较高,而锰的含量较低。发色浓重,易晕散,但散得自然。呈色的基调是青蓝色,浅处为天蓝色,深处是靛蓝色,浓重处出现铁钴斑。出现铁钴斑是苏泥勃青的特点。喜收藏的人将苏泥勃青简称为苏料。苏料有什么特点呢?一般来讲苏料要深入胎骨,是凹下去的。我们这样看的话是黑颜色的,但是你迎光侧视的时候就不是这个颜色了。侧着看,一是你可以看出它比较往下凹,二是它反的光不是黑光,而是锡光。如果不是苏料的话,你迎光侧视还是黑光。所以大家再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侧着看。这个呈靛蓝色和出现铁钴斑的地方,一般咱们用手摸是凸凹不平的。它的凸凹不平没有规律,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工料,二是修胎,没有规律。到了清末同治年间的时候,比较大的那种器型,你摸着它也不平。但是那个不平跟这个不平不一样,这个不平没有规律。同治年间的你摸起来不平是有规律的,就好像波浪似的,行话里面叫作波浪釉儿。那个是釉子的问题,这两个咱们要给分开了。平心而论呢,铁钴斑的出现应该属于原料和工艺上的问题,就是不足。然而这种不足,在鉴赏者的眼睛里既不认为是美中不足,也不认为它是瓷不掩瑕,而认定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像哥窑一样。大家都知道俗话说的蹦磁儿,就是上面开了好多片儿的烧坏了的瓷器。但是当时宋代的那位工匠很了不得,他就把这个缺点变成了优点,而且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所以,我们认为在鉴定是不是永宣瓷的时候,这个铁钴斑是鉴定时候的依据,而且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这个碗叫作缠枝莲花蝴蝶碗,也是我修的。碗上的青花是青蓝色的,就是蓝中有点儿泛青灰。颜色有深有浅,浓重处有钴斑。碗的胎子薄,一会儿我还要说为什么薄的问题。胎子薄,修胎很规整,釉色是青白色的,而且很滋润。这个器足的外墙是外撇式的,向外撇。另外就是这个地方叫作内折角,在内折角这个地方有积釉,颜色是虾青色的。足内的这个底釉儿是镶白色的,两处的釉子不一样,它泛白而且薄。所以这个碗我们可以认为是永乐中晚期的瓷器。苏料易晕散,所以用它来画细线或者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些细微的地方都不太适应。但用它来绘画大小的花朵或是枝叶呀,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一件叫作喜鹊登枝,它更能够体现苏料的特点。这个颜色显得更重一些,而且刚才我也说了它这上面的苏料的钴斑比那个明显。像这个画的喜鹊,很明显的就叫作晕散。它本来画的很清楚,但是因为这个料往旁边散,所以看起来有些模模糊糊。这就是苏料的特点。原来有人讲永宣不分,即永乐和宣德的瓷器不分。实际上能不能分呢?有些地方还是能够分的。就拿这两个碗比较,这两个碗个头儿差不多。我们在鉴定当中有一种方法叫作手头儿。什么叫作手头儿呢?就是把这两个碗拿起来用手一掂,这个碗比较重一点儿,这个碗的手头儿就显得比它轻。为什么它重它轻,这就是胎子的问题了。永乐时候的碗腹部比较薄,宣德时候的碗腹部比较厚。这个怎么去判断它呢?有时候咱们拿笔写不出来,用嘴说也说不清楚。你要这么摸,你这么一摸,就摸出这个厚,那个薄。所以说永宣这两个时期的瓷器还是能区分的。刚才我说的这个苏料,可能是郑和七下西洋给带回来的。到今天为止也找不到那个产地。后来因为郑和不下西洋了,这个苏料的来源就断了。在明前期的时候,具有这样特征的青花瓷也就逐渐地没了。

到了成化年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青料,叫平等青。平等青出现以后,青花艺术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崭新的面貌。咱们先对前面所讲的苏泥勃青料有一个小结。因为苏料它这个特殊的艺术效果,到了明正德的时候,就开始有人仿制。以后,明代的后期、清代、民国,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仿制。所以,有些人说他买到了宣德的东西,咱们说它是假的,他上当了。那么,对于这个苏料到底怎么样来断定它,就三点。刚才实际上我讲过了,咱们再重复一遍。第一,就是看这个黑斑的斑痕是不是自然。这怎么讲呢?因为没有这个苏料了,那么钴斑就出不来,怎么办?就用笔往上面点,用一些黑颜色的料往上面点。点出来的话你看着就不自然。第二,就是这个黑斑是不是深入胎骨,也就是说这个黑斑是在它的表面呢,还是深入到了胎里面了。第三,就是我介绍的那个迎光侧视有没有锡一样的颜色。这三点请大家能注意。因为后来没有这个料,即使你再点染,说实在的你也达不到当初那个效果。大概在六七年前吧,有人请我去看东西,拿了这么大的一个碗。我就说你这个是假的,而且我说碗底下写了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他说:“您怎么知道的?”我说:“你这个是宣德碗。”“是呀,我这个就是宣德碗。”我说:“但是你这个碗是假的。”而且我更清楚,这种碗是在80年代的时候景德镇复制的东西。结果传来传去,就传成了真的了,按真的去卖去了。据说他花了大概是5万块钱。

成化初年,据说这种苏料还有一点儿。但是这类的瓷器我还真没有见到过。成化时期的瓷器,大多数青花的艺术效果是淡雅柔和、缥缈脱俗的这么一种风格。这种淡雅沉静的风格是后人喜爱成化瓷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这个时期所使用的青料的名称叫作平等青,也叫坡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瑞州。产生这种平等青青花艺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种青料的含铁量少,而锰的含量相对来讲比较多;发色稳定,或者趋于稳定,没有飘浮感;呈色是蓝泛青灰;这个时期瓷器的胎子是洁白的,釉儿是又肥又透,用平等青就可以画出比较细的纹饰来了。所以色泽显得淡雅、柔和,给人一种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缥缈的感觉,使人感到这个成化瓷有一种神秘感。这就是成化青花瓷的魅力所在。

这件东西我管它叫作全株花卉图文碗。有人说这个碗上画的叫作秋葵,因为我不懂植物,这个是不是秋葵我就不敢说了。我就把它叫做花卉吧,全株花卉。它的花色基本上是稳定的。呈色是蓝中泛点儿灰,蓝泛青灰,浓重处有黑蓝色。但是它决不往下凹,它是平的。釉质滋润,胎子是白的。你要是学鉴定的话,要先看瓷片儿,你从瓷片儿上一看就看清楚了。釉色是白的当中泛着青,白中泛青。用手摸它的表面,有的地方往上鼓,但是没有往下凹的感觉。这些都属于平等青的特色。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全株花卉。花卉应该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有根、杆、枝、叶、花,在其他任何的一个朝代之中,他们画的花卉都没有根,唯独成化的时候画的花卉有根。这是成化时期画花卉的特点。所以说有了这个特点,我们对于鉴定成化瓷又找到了一个证据。成化时期的瓷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官窑器和民窑精品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根据这件标本的图样,还有釉色、釉质、青花等方面来看都是成化民窑器。说实在的,成化民窑器精品比官窑器还难得。当时我得到这个瓷片儿的时候,对这块瓷片怎样断代我是比较犹豫的。它是不是真的成化瓷?尤其是后面这个款子,写的是“大明成化年造”。它的字体比较潦草,也不规整。后来按照孙瀛洲老先生所讲的方法,用15倍的放大镜看它的款字这个地方。它的釉面儿里面气泡儿密集,像蒙蒙云雾。这种现象是成化瓷所特有的。出于慎重,我又请耿老过了目,耿老说这是成化瓷。所以这块儿残片咱们就把它定为成化民窑的精品。孙瀛洲先生对成化瓷有一个精辟的评价,他认为成化瓷器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笔画流利,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

成化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很重要。在瓷器鉴赏当中有一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也就是对于瓷器来说明朝最好的就是成化瓷,清朝最好的是雍正瓷,这就足以证明陶瓷界对成化瓷器的重视和珍爱。正是由于成化瓷器受到了后代人的青睐,所以从嘉靖的时候就有人仿制,以后历代均有仿制,一直到现在。其中以清雍正时仿的最精细,他们在葩、形、釉、彩、绘、款儿等各个方面都很注意,都追求成化的风格,效果相当不错,几乎可以乱真。

雍正时的瓷器有写“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那是仿品不能叫赝品。因为它外边是粉彩,粉彩是康熙时才有的。它的款子写得相当漂亮,但是与真的成化瓷一比,它的破绽就出来了。到了晚清,很多瓷器上都写着“大明成化年制”或是“成化年制”。我在鉴定过程中,经常有人说他的瓷器是成化的,我说不是,因为它上面的字非常潦草,不能单纯看款子还要看其他方面。另外,成化年间的瓷器没有“成化年制”这样的四字款,倒有“大明年造”或“大明年制”。

在鉴定中还有一句话叫成弘不分,即成化、弘治这两个时期的瓷器不分,因为这两个时期的瓷器在质量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成化朝的皇帝叫朱见深,他在当太子时娶了一个妃子姓万,万妃比他大18岁。后来朱见深当了皇帝,没有把她立为皇后,但是万妃在后宫的势力大于皇后。万妃曾经生了一个儿子,但是3岁就死了,以后她再也没有生育。可能是处于一种嫉妒心理,后宫的妃子凡是怀了孕的她都要让人坠胎。后来朱见深在后宫的御书房见到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是当初广东的一个小方国的公主,国被灭后就被弄到宫中当了宫女,结果这个宫女就怀孕了。万妃对一个宫女不是太注意,当显形以后万妃知道了,就命人用钩子把胎儿从母体中钩出来。钩出来以后就要弄死,当时被太监保护起来,宫女也被保护起来了。到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朱见深就感叹自己无后,此时太监就借机告诉他说,你有儿子。这不是我杜撰的,我查过明史,明史后妃传中有一段记载,上面说弘治皇帝头顶上有一块地方没有头发,是用钩子钩的。朱见深的儿子叫朱樘。

为什么我要说这么一段历史呢原因是:首先,万妃在后宫的势力很大,朱见深又很敬重万妃。万妃喜好小巧清秀的物件,其中就包括瓷器。明看成化,一看它的青花;二看它的斗彩,就是在胎的上面,比如想画一个鸟,可能只画腿和头,但身子不画,然后罩上一层釉去烧,烧完后由其他的颜色把身子补齐了再烧。现在最有名的是斗鸡碗、斗鸡杯、斗鸡缸,像这样的东西在拍卖行大概一对就一百多万。所以说当时成化的瓷器恐怕与万妃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朱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才当上皇上,他对民间的疾苦有所了解。他当了皇帝以后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一些民间的负担,对烧瓷也不再强令如何。这就形成了弘治时期所接受的东西大都是成化的,因为他自己没有什么创新,这就是成弘不分的一个原因。

拿出一个碗片这个是弘治时期的碗,我给它起的名叫“踏青舞蹈”,这也是民窑器。它的青花花色不太稳定,有晕散,尤其是口内的内沿更明显。呈色是灰蓝色,色调比较浅淡,釉面白灰色中间闪着青,足内折角是虾青色。足的外墙有两道弦文,两道弦文之间有距离。上边一道弦文比较轻淡,下边一道弦文比较粗重。碗的画面可能是8个年轻的男子,在这个碗片上可以见到4个,因为这是半个碗,所以可能是8个。他们身上穿的都是长衫,翩翩起舞,舞姿舒展优美,动作协调一致。背景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土埠,还画着很多的柳枝,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融融春日踏青的祥和气氛。这是一幅写实的民俗画,从整个画面看,文饰线条豪放秀逸,较之成化器显得深沉一些。画人物像从元代就有,那时大多数以画成人为主,到宣德时期也有画小孩的,但是不多。但到了成化年间画男孩和年轻男子的题材就多了。刚才我指的这两条线叫弦文。在明前期,主要是洪武、永乐年间没有双线,或者是一道,或者是画的花,双弦文是从宣德时开始有的。再有鉴定时要注意上限,就是什么时候这东西开始出现的,这很重要。在它出现之前的东西如果有了它还没出现时候的特征,那么肯定是假的。这个就是在宣德时期出现的双弦文。还有一个特点是这 两条线一轻一重,上边的轻下边的重。这种特点从宣德就有,到了成化时很明显,而到了弘治时就不太明显了,再往后就没有这种特征了。所以我又编了一个顺口溜,叫:“宣德时有双边线,成化规矩靠底边,上线轻细下浓重,直到弘治还可见”。“成弘不分”,确实很难分,但是有些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看出区别的。例如,成化时期的花色是“蓝泛青灰”,而弘治时期的花色相对成化来说就要浅淡一些;成化时期的色调是灰蓝色,而弘治时期的色调显得比较深沉,弘治时期出现的铁钴斑比成化要多。刚才我们讲了明中期的平等青。下面我再说三点:第一,关于刚才讲的气泡问题。观察气泡,是起源于孙老先生,但是孙老所指的是成化时期的瓷器,其他时期的瓷器孙老没有讲,而且这件事我问过耿先生,耿先生说孙老没有讲过别的。我对气泡也仔细观察过,只有成化时期的瓷器特征特别明显,其他时期的瓷器上的气泡找不出规律。所以有人问我看气泡行不行,我只能说您自己总结,如果您总结出来,我想学反正我没总结出来。第二,胎色。由于烧制的工艺不同,胎色也不同。一般讲,明代的胎色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你对着阳光看,胎子厚的看不见,薄的完全可以看见。凡是明代的里边泛的都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这就是明代瓷器和清代瓷器胎色的不同。如果有人拿来一件成化瓷,比较薄的,你实在看不出来就看里边,只要是青白色的就是假的。第三,关于内折角。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这个夹角里边有积釉,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有弘治--朱樘只有一个皇后,而且他只有一个儿子叫朱厚照。这个孩子娇生惯养,弘治死了以后,他当了正德皇帝。17岁登基34岁就死了,一共当了16年皇帝。这个正德皇帝无所作为,主要是吃父辈的家底。所以他在瓷业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正德一朝的瓷器生产还是继承了成化的遗风。从青花瓷来讲,正德前期的瓷器与弘治瓷器基本相似,只不过正德时期的黑斑显得更多一些,平等青也没有了。此时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青料,一种叫回青,另一种叫石子青。据说回青产于西域,具体是哪儿不知道。

正德时期也有一些新东西,出现了新造型,例如锦墩、笔架、佛前五供,都是从正德时开始有的。在款子方面,出现了藏文和回文,回文主要是阿拉伯文。此外,仿制前朝的东西从正德开始。在这里我想讲一下仿品与赝品的区别,仿品从学术界来讲叫“寄托”。正德皇帝要崇敬他的前辈,所以要仿宣德瓷器。现在的仿品与赝品的区别是价格,这个碗仿的是成化的,卖的是市价,那就是真的。如果你按成化价买下来,就冤了。这样区分是因为瓷器没有假的,只要价格合理就不叫赝品。这是我对赝品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一共占了99年,将近一个世纪。在明瓷器史上又是一个突出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文饰也增加了。民窑的精品和官窑器基本相似,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了回青。回青是正德时期出现的,据记载,回青是进口青料。回青中的氧化锰含量很高,而氧化铁的含量很低。回青的特点是“散而不收”,就是花色散,所以它必须与石子青配合使用。石子青的特点是花色“沉而不亮”,不散。把散与不散的混在一起使用,呈色就 有一点青中泛紫。但是据历史记载,配料比率是不同的,分为上青、中青、下青三个等级。上青主要用于混水,颜色清亮;中青用于设色,则笔路分明。这是一种新的瓷器绘画技法,叫“双沟填色”,是成化时期出现的。就是先画两条线,颜色较重,再在两条线间添上较浅的颜色。到了景德镇就叫“混水”。成化时期由于“双沟填色”的绘画技法刚出现,所以还不成熟,那时的双沟填色填的几乎与勾勒的颜色一致,有时分不清。到了隆庆时期,技法与配料都已经成熟,画的最好的是隆庆朝时期的。指着瓷片这块就是隆庆时期的,是真正的官窑。隆庆时的选料、精炼的技术都很纯熟了,所以青料的花色是纯正稳定,呈色是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它就是用的双沟填色。它的线条非常流利自如,轮廓线与填色的色调非常协调,修胎也很规整。釉色是白泛微青,釉层微厚,釉面细润,光洁平整。器足内是六字双行的“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中锋运笔,顿挫有力,结构庄重严谨。我再说一个问题,指着瓷器这个是永乐时期的,底足里边的釉子发白,质量远不如器身。到了明中期,它的底釉与器身的釉完全一样,到了中晚期它的底釉的光洁度和亮度都要比器物本身的好,不止官窑,民窑的精品也是这样。

我今天介绍的都是比较细微的地方,搞鉴定要从点到面进行突破,很小的地方就能反映出对与错。现在仿品仿得再好,在某些点上肯定与那时候的不一样。从底釉上来看,不管有字没字,与器身一样时,我决不会把它放到明中晚期。如果底釉比器身的釉还好,就不可能把它放到明中期去,只能考虑它是明中晚期的。到了万历时,回青虽然还在使用,色调与以前也差不多,但是在其他方面都不行了。所谓明代走下坡路就是从万历时开始的,整个社会衰落瓷器生产也跟着衰落,而且此时回青的来源也渐渐的没了。所以到了明万历中期,瓷器的质量越来越差,到了晚期,大多数瓷器已经平淡无奇了。

在明万历时期又出现了两种青料。一种叫珠明料,另一种叫浙料,这两种料都是国产的。珠明料产于云南,浙料产于浙江。珠明料在元代时已经出现了,直到现代珠明料还在使用。这两种料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含钴、锰量较高,含铁量较低,发色都很稳定。

浙料的呈色是青中泛红,回青料是青中泛紫,这就是两种料的不同之处。在明天启时期用的主要是浙料和珠明料。此时把青花的料分出几个色阶,就是把青花料分出浓淡。在“双沟填色”刚出现的时候,只能分出浓淡两种颜色,到天启时就可以分五种颜色叫五彩青花。由于色阶多了,画面表现力也更丰富。指着一个瓷片这个叫“龙凤呈祥碗”。青花的呈色是灰蓝,以黑蓝色为主,其中有的地方模糊不清。它的灰蓝色里泛着一点红,釉面呈青白色,外边画的是一条龙和一只凤,里边画的是一只羊,羊在商代时就是现在的“祥”,所以我把这碗叫“龙凤呈祥碗”。釉面泛青一直延续到康熙二十年,在这之前所有瓷器的白色地方都泛青。到康熙十年后,釉面都是白的。如果给你拿来一件明代的瓷器整个是白的,您就不要信。又拿出一件瓷器,这是垂钓图文碗,它的画风非常好,它的青花就是五彩青花,画面把远近都表现出来了。而康熙之前的画面,基本都是平面没有深度。

现有一种化工产品叫“氧化钴”,它的钴含量很高,发色沉稳,不晕散,呈色呆滞死板,画面显得生硬。所以用“氧化钴”仿制的明清作品,绝无味道,稍知青花原料的人,一看便知。

1、“九方五法”是讲者总结出的瓷器鉴定方法。“九方”是指胎、型、釉、彩、绘、足、款、社会和神。“五法”是闻、问、望、切、听。

2、“陶质文物修复六步法是讲者所定,即清结、核拼、粘接、补配、仿色和做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从周杰伦的“青花瓷” 到我国青花瓷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从周杰伦的“青花瓷” 到我国青花瓷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青花瓷砚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