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 导航 >

如何掌握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

如何掌握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中国古代陶瓷器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2020-02-24

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在今天假古董泛滥之时,如何去研究和鉴定古陶瓷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鉴定的对象是每个历史时期的新产品,以及后代仿前代的作品。在鉴赏古陶瓷的过程中,鉴定是基础,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件艺术品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自身的文化教育内涵,都有精粗、新旧之分。但如何去识别,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及收藏爱好者都有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这里谈一点个人体会。

“悟性”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不可能在实践中一蹴而就地符合客观,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才能达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实践的目的也是通过反复地实践才得以实现的。”这一段哲学道理也是我们认识古陶瓷,鉴定古陶瓷的过程。平日所说鉴赏古陶瓷要有一定的“悟性”或说要有一定的“品味”能力。而“悟性”、“品味”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实践中反复认识而得来的,传统的鉴定经验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反复认识总结出来的。因此不论是真品还是赝品,都要广泛、经常、反复地接触,以提高自己判别真伪和优劣的能力。每当在触摸和观察中要细致入微地“品味”每件器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就是工艺家和艺术家所赋予的灵气、知识和艺术素养,有了灵感也就能鉴别了,同时要多看书,多参观博物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例如可以同时对一件清康熙青花瓷器、一件晚清仿康熙青花瓷器、一件现代仿康熙青花瓷器作多年的反复比较认识。观察的结果应该是康熙的釉面坚实,青花色鲜亮、深沉,纹饰生动;光绪仿者地釉松软,青花呈色“洋蓝”飘浮,纹饰板滞;而现代仿品地釉洁白,青花呈色鲜艳,纹饰精美漂亮。这就是一种灵感也就是“悟性”,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得出来的。有条件的年轻博物馆工作者,应系统地学习古陶瓷发展史,掌握各个时代创新品种和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深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鉴定态度应科学审慎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物市场的兴旺繁荣,各类古代艺术品的赝品应运而生。以古陶瓷为例,可以说从彩陶到明清、民国各朝各代的品种无所不仿,赝品已呈泛滥之势。凡是书本上介绍过的器物,谈论过的器物特征,仿品都能做,仿制者采用了多种手法及骗术,让人误入其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博物馆的工作者以及收藏爱好者都需要重新学习,不仅研究老东西也要研究新东西,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相关的条件下不断发展,人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进步、提高,更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去鉴定。

例如彩瓷的“晕光”(俗称蛤蜊光),新老作品都有此现象,我们要研究的是新老作品晕光的区别。彩釉表面的晕光从唐三彩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直到明清两代彩陶的表面往往发现有“彩虹”般的晕光。老器物上的晕光是因为器物年久受空气中氧化作用,在彩面上出现的是金属氧化物呈色的光泽,五颜六色犹如彩虹感,光感柔和浅淡,但也不是件件都具有此现象。现在仿品彩器中,彩面蛤蜊光有的鲜亮,有的污涂,仔细观察可发现是人为所致。

现代作伪手法多多,我们要研究它,但前提是找机会多接触老东西。老东西给我们的感觉是自然、随意、成熟的古朴美。掌握了这种感觉即使没见过的东西,也是不难区分新与旧的。假品、仿品再好,也是无法再现上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底蕴。切忌抱着赝品对着书本与真品“共同点”,按图索骥。再听新编的生动的流传故事,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又怕失掉良机,从而上当。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搞鉴定。除新老器物都要研究外,还要注意考古发掘资料的累积,古墓葬、古窑址、古窑藏以及古代沉船中出现的文物,都是我们参考的重要实物资料,因为这些都有确切年代,是鉴定工作中可靠的标本,也是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中国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


欧洲人把中国青釉瓷器称为“雪拉同”。这个名词来源于是6世纪晚期,法国作家杜尔夫的长篇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被子搬上舞台。剧中男主角雪拉同穿的一件青色衣服极惹人喜爱,这种颜色一下就成为法国流行的颜色了。正巧中国的青瓷第一次传入法国,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使法国人为之倾倒。以至一时找不到适当的名称呼它,只有雪拉同那件衣服的颜色可以与之匹敌,于是人们就称这种青瓷为“雪拉同”。直到今天,欧洲许多人还常常这样称呼中国的釉瓷器。

青釉瓷器是以铁质为着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品种。考古学家们说青瓷是中国瓷器的鼻祖。古人写出了“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脏赞咏青瓷。青瓷不但包括蓝、绿,而其质方面也有深浅不同。是因为釉层厚度和差别,烧成后呈现不同色调的缘故。

景德镇烧制青釉瓷器远在唐代即已开始。《中国青瓷史略》介绍,“离镇二十里,在湘湖田间,地名白虎湾的公路上,发现糖代烧造的青釉碎片极多,公路上,发现一般较厚,薄的较小,盘子底有釉,色泽极似长沙出不士的东西,青釉带黄。青的程度已接近越窑的艾色(即橄榄色)。施釉薄,有极细纹片,外面有凹痕,个一切制作显然是唐代的风格,后于湖田镇南入山约两三里,地名胜梅(俗称杨岭)的山坡,又发现当年烧造时成叠的窟底货之长,证实了当年景德镇也是烧造青器的“。

宋代,景德镇取各地名窑之长,在虾青、秘色以及白定的基础上创制了影青瓷,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面白而青,暗雕塑花纹,内外都可映光,故有人以叫隐青、或罩青。《竹陶说》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蝶,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白,微带青色也。

陶瓷文化:中国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


欧洲人把中国青釉瓷器称为“雪拉同”。这个名词来源于是6世纪晚期,法国作家杜尔夫的长篇小说《牧羊女亚司泰来》被子搬上舞台。剧中男主角雪拉同穿的一件青色衣服极惹人喜爱,这种颜色一下就成为法国流行的颜色了。正巧中国的青瓷第一次传入法国,那青翠欲滴的釉色使法国人为之倾倒。以至一时找不到适当的名称呼它,只有雪拉同那件衣服的颜色可以与之匹敌,于是人们就称这种青瓷为“雪拉同”。直到今天,欧洲许多人还常常这样称呼中国的釉瓷器。

青釉瓷器是以铁质为着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品种。考古学家们说青瓷是中国瓷器的鼻祖。古人写出了“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脏赞咏青瓷。青瓷不但包括蓝、绿,而其质方面也有深浅不同。是因为釉层厚度和差别,烧成后呈现不同色调的缘故。

景德镇烧制青釉瓷器远在唐代即已开始。《中国青瓷史略》介绍,“离镇二十里,在湘湖田间,地名白虎湾的公路上,发现糖代烧造的青釉碎片极多,公路上,发现一般较厚,薄的较小,盘子底有釉,色泽极似长沙出不士的东西,青釉带黄。青的程度已接近越窑的艾色(即橄榄色)。施釉薄,有极细纹片,外面有凹痕,个一切制作显然是唐代的风格,后于湖田镇南入山约两三里,地名胜梅(俗称杨岭)的山坡,又发现当年烧造时成叠的窟底货之长,证实了当年景德镇也是烧造青器的“。

宋代,景德镇取各地名窑之长,在虾青、秘色以及白定的基础上创制了影青瓷,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面白而青,暗雕塑花纹,内外都可映光,故有人以叫隐青、或罩青。《竹陶说》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蝶,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白,微带青色也。

陶瓷文化:中国古陶瓷藏品鉴定要领


中国陶瓷的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可谓博大精深。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瓷器,由于中国古陶瓷上千年来远销世界各地,声播海外,享誉全球,于是,“CHINA”这个词就演变为“中国”的涵义。正因为中国古陶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乐于收藏中国古陶瓷。人们在鉴赏和研究古陶瓷藏品的过程中,追思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灿烂的文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种种理性感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到了近代,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又认识到:古陶瓷因其久远、名贵、稀少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值钱。保存它,远远超过保存金银和珠宝,是一种良好的不动产积蓄。收藏古陶瓷,既是财富的运用,资源的配置,也是投资赚钱,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于是一代比一代多的人投入了中国古陶瓷的收藏、鉴赏和研究活动。过去和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有收藏古陶瓷的经历,但结果并不一样,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却失败了。产生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眼力”的差别,是识货与不识货的差别。所谓“识货”就是指要认得古陶瓷,要知道什么是古陶瓷。什么是古陶瓷?顾名思义,中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就叫古陶瓷,在市场上,人们习惯于把古陶瓷和近代生产的陶瓷(主要指民国陶瓷)称之为“老货”。作为“老货”的陶瓷与其它陶瓷即现代生产的陶瓷相比较,当然有“共性”即相同的性质。这个“共性”就是指:作为“老货”的陶瓷和现代生产的陶瓷都属于“陶瓷”,都具有“陶瓷”的属性。鉴定古陶瓷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区别、分清陶瓷的“古”和“今”、“老”和“新”,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年代和窑口等。古陶瓷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有其固有的个性即特殊性。古陶瓷的特殊性表明:古陶瓷就是古陶瓷,它姓“古”而不姓“今”,它是“老货”,而不是“新货”。任何现代生产的陶瓷,无论仿古做旧水平再高,赝品再逼真,都不可能具备古陶瓷自身特有的全部特征。因此,只要我们在总体上把握住古陶瓷普遍都具有的各种特征,从总体上搞清古陶瓷与赝品的区别,就能提高鉴定能力,少“走眼”,少“吃药”了。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窑口众多、种类繁多,质有高低,品有优劣,属有御窑、官窑、民窑之分,复杂纷繁,要完全分别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办不到的。对于刚开始学习鉴定和收藏古陶瓷的人,特别是年纪较大或者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来说,要具体的去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一个又一个的古代著名瓷窑的各种陶瓷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征,是很难、很难的事。即使综合素质很高的人,要把中国陶瓷史上各个时期有名的窑口、窑系的产品搞明白,在实践中能准确无误地鉴别清楚,非十年、二十年的工夫是不行的,还要看有没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例如,文化水平高不高,有无渊博的人文知识,有无大量的准确无误的古陶瓷标准器,有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有没有机会亲自到各个古窑址去考查,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等等)。因此,在总体上去把握鉴定真假古陶瓷的标准,学会在总体上辨别和分清古陶瓷的真伪,对于业余古陶瓷爱好者和刚刚开始从事古陶瓷收藏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而且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那么,就大多数古瓷器来说,它们普遍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征或特点呢?--主要就是“软道”和“瑕疵”。“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除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保存的“库货”或“桶瓷”(即清代官窑烧制的瓷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库房里,至今尚未从木桶中取出、起封开包的“新”古瓷器)以外,凡是我们能见到的出土的和传世的“老货”,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软道”,几乎难有例外。所谓“软道”,是指“老货”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正常使用、清洁(刷洗、擦拭、拂拭等)、搬运、移动、随葬、埋藏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它物体接触、摩擦、碰撞,所自然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以点、线、面及其不规则组合的形态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于“老货”的某些部位。这里所说的“点”可能是圆点、也可能是椭圆型的点或者不规则的点。点的深浅、力度、密度和分布是没有规律的。这种点状痕迹是“老货”与尖状物偶然发生冲击而留下的。这里所说的“线”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弯曲程度不一的曲线。线的长短、深浅、力度、密度、分布、特别是方向,是不一样的。这种线状痕迹是古瓷器与尖状物偶然发生擦挂而留下的划痕。这里所说的“面”,就是指疤痕,也可以理解为是“点”的扩大,或者说是许多“点”的密集形的集合。这种疤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生成,只能是“老货”在正常使用中长期与某种物体做力度很微弱地摩擦而形成,其型态当然也是不规则的。“老货”上的疤痕主要在盘、碗、盆、钵等日常盛物的器皿底部和某些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用手抚摩感觉仍然是光滑的,有些疤痕不明显,需要将上述器皿的底部或某个部位面向亮处倾斜才能观察到,甚至还要借助于放大镜。例如,“老货”中的各种茶壶、酒壶的流口下部必然有条状型的疤痕。这也是鉴定这类器物的一个重要标准。“老货”“软道”中的“点”和“线”,主要分布在“老货”的突出部位,即古瓷器最容易与外部物体相接触的部位,例如,尊、瓶、罐、坛、盆、碗等器皿的外腹部和口部:某些折沿器(折沿盆、折沿洗、唾壶等)的口部和器内弯折处。相对而言,“点”、“线”分布较宽,“面”分布较集中。明显的,用肉眼可以看见;不明显的,要借助于放大镜。现在,古陶瓷赝品的制造者当然要在“软道”上做假。其方法是用卵石轻轻敲击、用浆砣或极细的金刚沙纸轻轻擦磨,甚至,还有用牛皮或橡胶皮沾油轻磨的。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假“软道”是有破绽的。用上述方法做出的假“软道“很难做出形态不同的“点”来;所做出的“线”往往是力度、深度相同,长短差不多,呈平行线状态;所做出的“面”极不自然,无深浅之分,无浓淡之别;很难出现“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自然组合,更难出现“点”、“线”、“面”三者的自然组合。为了避免新瓷器表面出现明显的平行线,现在,有的造假者,采取螺旋形磨擦的方法,这种方法留下的痕迹,仍然是不自然的,往往是均衡而带规律的。既然打磨要留下作伪的痕迹,为什么造假者还要去打磨呢?因为古瓷器的釉面光泽静穆,给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感,而新瓷器有耀眼的窑光--浮光--燥光,刺眼,看起来很不舒服。所以,造假者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掉窑光的。做假去窑光的主要方法有:1、用氢氟酸、高锰酸钾等化学原料涂抹侵蚀,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瓷器釉色苍白、干涩,给人一种“木楚楚”的感觉,有时由于清洗不干净,还要留下化学原料的“残渣余孽”,在放大镜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2、用兽皮或零号砂纸轻轻打磨,用这种方法处理,必然留下平行线,作伪再高明,也躲不过放大镜。3、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会变得不正常,有一种感到不对劲又说不出来的感觉,用干燥的手抚摩觉得不光滑,有些滞手。刚刚做假用化学原料和茶水处理过的新瓷器,用手掌摸、握还会有粘手的感觉;如果,用热水洗洗手,马上用手摸此种器物,极有可能闻到“酸”味。

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


艺术品是特殊的商品,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财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瓷器的成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泥料、工艺、火候,种种因素的堆积成就了不同等级的陶瓷艺术品。那么,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呢?

顶级的瓷器是中国的官瓷,官瓷顾名思义是由官方垄断烧制的瓷器,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制瓷技术,专供皇室使用。官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瓷器乃至世界瓷器的发展史,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中国的官瓷无愧为世界最顶级的瓷器。

第二等级的瓷器是给皇帝以下的王公贵族定烧的,大部分也出自江西景德镇,它们跟官窑瓷器的唯一差别就是没款,所以被称为无款官窑。通俗地说,这类瓷器就是借官窑的地方烧制给王公贵族的用品,仅因没有落款而成为二流。

第三流的瓷器是官府应酬上用的,这种场面皇帝也有可能来,而且是做一些重要的接待活动,所以官府定烧的瓷器是属于无偿占用的,就是说任何顶级的窑厂都有义务为官府做东西,因而这类瓷器在工艺和设计上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最低等的瓷器就是民窑了,一般老百姓留下来的东西,大部分都只具有使用价值,不仅制作过于粗糙,传世量也非常大,不能算是艺术品,就算流传了上千年也只能成为普通的考古研究资料。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如何掌握瓷器断代的方法呢


瓷器断代,一向是瓷器收藏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也正因为其重要,有的瓷器断代方法就显得高深莫测,且真伪难辨,无法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那么怎么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瓷器断代的方法呢?

首先,由于瓷器年代分类的复杂性,很难有一个“一通百通”的公式套用,如果有,那往往也是普适性并不高的,如果一味套用公式,很容易造成误判的情况。所以如果想真正掌握科学的瓷器断代方法,就必须系统地去了解瓷器的品类,且不说那些名瓷,光是历朝历代的代表性瓷器的特征,都应该有些大概的了解,了解其历史渊源背景等,至于其器型、花色等,更应该能与年代对应上,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历朝历代瓷器都有其特征,即使是后朝仿前朝瓷器,也多是按照其特征而仿制的。所以了解了瓷器特性,再进行断代鉴赏也就更加容易了。

那么应该怎么去掌握这些特性呢,并不仅仅是通过在论坛中的只言片语就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往往比较枯燥,且多是通过阅读权威的著作书籍来完成的。要先了解瓷器都有哪些器型,且历朝历代的标志性器型是什么,这些都是基础而繁琐的,但正是因为知道了尊瓶罐钵之间的区别,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朝代瓷器之间的差异。比如光是一个瓶,梅瓶春瓶之间便大有差异,更不用说赏瓶、天球瓶等瓶类的瓷器了,它们外形有相似之处,但历史渊源大有不同,稍不留心就容易做出错误的断代。所以,从权威书籍著作读起,是掌握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同时,在对瓷器的断代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还要对烧造瓷器的窑口进行区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窑口也有这官民之别,其所烧造的瓷器特征也大为不同。但这些细微的差别并不是纸上谈兵就能掌握的,必须多看多学多上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使受现实条件限制,也可以多去博物馆观察,或是在线上博物馆中多多感受。只有自己多上手,多留心,才能把握不同朝代瓷器的细微差别,特别是在仿制品繁多的当下,多了解一些瓷器特性,对掌握瓷器断代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瓷器精品赏析及价格参考:

1: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笠式碗,尺寸:直径17.8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6,670,000 ,成交时间:2011-12-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款。

宣德一朝窑事兴盛,上承永乐御瓷之非凡品质,于短暂的十年里却铸就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传奇,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开创之功甚伟,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器类式样之丰富,釉色装饰之广泛,为此前所未经见,隽品迭出,尤为精绝,其中青花一项,色泽深翠,式样精妙,备受后世推崇。本品即为此中之佳例,为斗笠式,造型别致,自见赵宋洗练简约之美,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极见清逸之气,外壁绘六组折枝祥花瑞果纹,分别是荔枝、扁菊、蟠桃、月季、石榴、茶花,花果交错布置,内壁留空,碗心则是绘以折枝番莲纹。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为经典的纹饰,本品涵括了所见的主要品类,其绘画写实逼真,诸花妍放生姿,众果饱满诱人,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胫部硬折角,绘十二式仰莲瓣纹,底部浅圈足,胎骨细腻,抚之光润如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书法精绝,朴拙苍健,古意盎然。

2:明永乐青花莲子盌,尺寸:10.2厘米,估价:HKD 5,4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莲子式,敞口,深腹下收,小足高壁,外底作鸡心状凸起,更形灵秀轻巧。胎质细白,釉面光润,钴青色调凝重古雅。纹饰抽象,盌心图样,彷佛四瓣小花,内壁纹饰,则犹如飘带重迭卷舒,辅以回纹卷草。盌外饰交迭双层莲瓣纹,边沿圈足则缀以回纹。

3:明宣德青花花卉纹莲子盌,尺寸:直径15.9厘米,估价:HKD 3,8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2013-11-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盌敞口,深弧腹,窄底,圈足。盌心双圈内绘四瓣花纹,外环饰半花纹,再一圈连枝叶纹,内壁饰缠枝花纹,口沿下饰曲线朵花纹。外壁饰银锭、犀角、珊瑚、阴阳板四杂宝,间以花卉纹,口沿外缠枝花、三叶纹各一周,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卷草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宣德青花莲子盌,应源自永乐鸡心盌。永乐原型体形较小,盌心呈尖形,故称「鸡心盌」,其盌心纹饰多为阿拉伯风格的花卉图案。

4:元仿官窑杏圆贯耳小壶,尺寸:10.5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5:清雍正矾红「三多」图碗,尺寸:13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6,620,000 ,成交时间:2011-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碗笔绘细腻,纹饰简约,为典型雍正风格。矾红彩极少单独作为瓷器装饰,此例实属罕见。

6:唐彩绘陶骆驼及骑驼俑,尺寸:高60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6,100,000 ,成交时间:2017-11-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骑驼俑为一汉人,头戴幞头,着宽袖长袍,脚蹬高靴,侧身而坐。骆驼立于陶踏板上,胎呈白色,色调以赭、黄为主,其仰天昂首,双目圆睁,张口露齿,舌抵上颚作嘶鸣状,头顶、颈背及两腿上部饰有鬃毛。

7:清康熙青花高仕仙阁图盌,尺寸:20.1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6,080,000 ,成交时间:2015-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春季拍卖会。

8:明永乐龙泉青釉大盘,尺寸:直径58.7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6,06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此类大盘为处州龙泉官窑的作品。除了底部的环形垫烧区以外,全器光素满釉。看似朴实无华,却更能突显出其青碧光润的釉色。

9:清乾隆仿汝釉琮式瓶,尺寸:高29.4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6,040,000 ,成交时间:2015-06-03,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琮式瓶于明清之际又成「蓍草瓶」,为插储卜卦所用蓍草而得名,亦可插花。如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即于晚明高濂所著《遵生八笺 — 燕闲清赏笺》一书中被用于插花:「如堂中插花……龙泉蓍草大方瓶,……或置几上,与堂相宜。」

此瓶全器满施仿汝釉,釉质肥厚,工艺考究,不为多见。瓶背上方有两组对称的象鼻穿眼,两侧足墙留有方形穿带,为穿绑皮带固定之用。高濂《遵生八笺》于「瓶花之忌」一文中称,「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系于几足,不令失损。」。

中国古瓷鉴定“五步法”


“当中国的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陶瓷中国陶瓷依然灿灿生辉。”古代东西方交流是写在中国陶瓷上的。而“BIANCDECHINE”——“中国白”,这个颇具有东方意境的称谓是17世纪欧洲国家对产自福建白瓷德化白瓷的美誉,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早已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彰显了德化白瓷精湛高超的工艺。

历经千年风霜,今天的瓷都德化古韵瓷香焕新颜,依然瓷香飘逸。在这片因瓷而灵秀的土地上,“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中国瓷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等美誉声名远扬。

瓷器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品种丰富、工艺精美、形式多样,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艺术性,受到了中外藏家的喜爱。

为何有如此多的中外藏家喜欢古瓷呢?首先,中国的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从陶瓷发展史上来分析,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它是宫廷烧制的皇室用瓷,其高端的品味和身份的象征,都让收藏者津津乐道。特别是明清瓷器的青花瓷器更是颇负盛名,青花瓷器色调典雅,明净可爱,单一的蓝色和莹润的白釉相结合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让人心生喜爱。其次,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时候,我国的外销瓷在世界上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欧洲人一提到中国的艺术,往往想到的就是青花瓷和釉上彩瓷,外销瓷也逐步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和喜爱而逐渐发展起来,被西方的宫廷贵族视若珍宝,竞相收藏。尤其是晚明到清代康、雍、干阶段,家中有没有摆放中国瓷器,也成为了衡量贵族家庭身份高低的标准。后来,清代的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这些品种,形体秀美,胎体轻薄,实彩细润至今让人叹为观止。总之,中国古代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浓郁醇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韵,征服了中外藏家。

收藏作为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鉴赏研究活动,是聚集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手段,当下也出现了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专业经验的大规模藏家,但当下一部分藏家还是以投资的形式搞收藏,缺乏对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研究。从目前状况来讲,藏家们还是应该多学习,首先要“三多”,即多看、多问、多比较,切忌盲目收藏、听流传故事、按图索骥等,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喜爱的古老艺术。

对于鉴别古瓷,叶佩兰简单教给初入收藏圈的爱好者“五步法”:

一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是当时的主要审美风格;宋代白瓷窑色泽略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看纹饰。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四看款识。款识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底足。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釉彩,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古陶瓷鉴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走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之路。必须把单纯凭借专家经验的传统外观复写法与元素鉴定法和老化鉴定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物工作者避免失误,才能使广大收藏者和消费者免除赝品的困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古陶瓷鉴定水平真正站在世界前列。

中国古陶瓷烧成工艺概说


一件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个复杂的工艺过程。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陶的发明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泥土、石料、水、火等物质的某些特征,进而学会了控制和利用这些物理或化学的特性,最终烧制成了瓷器。清乾隆时的督陶官唐英曾编成一部《陶治图说》,将瓷器的烧成工艺按制瓷顺序概括为二十幅图画,并配有解图文字。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部较为完整地记录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主要内容被许多研究论述陶瓷的专家学者所引用,曾有研究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古代文献记述结合调查部分仍沿用古老原始方法制瓷的小作坊工艺流程,将瓷器烧成工艺归结为如下几个主要程序:

(一)采集瓷石瓷土: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先人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

(二)粉碎磨细瓷石瓷土: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例如在古代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三)陶洗澄淀细瓷粉: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四)制作瓷坯: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已熟能生巧的工匠们妙手做成各种器物晾干。当然制作的方式方法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如由先古时期的泥土涂抹,泥条盘(圈)筑到利用慢轮进而快轮旋制,如果是大件器,则需分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

(五)装饰绘画:坯胎成型后,匠师们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是用不同彩料在烧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绘画,然后经低温反复烧而成。

(六)均匀上釉: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在不同时期所用的釉料不同,上釉的方法也不同。例如拓(涂)釉法,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涂于素胎之上;吹釉法,用管筒据需要,一端蒙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乃成;浸釉法,一般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胎坏上;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上器坯内壁,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此外还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故称之为轮釉法。

(七)入窑烧成: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就可入窑烧制。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

浅析古陶瓷的几种鉴定方法


浅析古陶瓷的几种鉴定方法浅析古陶瓷的几种鉴定方法浅析古陶瓷的几种鉴定方法浅析古陶瓷的几种鉴定方法

浅析古陶瓷的几种鉴定方法

律海明

陶瓷器的仿古之风,自宋代始就已盛行。仿古的目的,有些是出于尊古法祖,传承发展前辈陶瓷技艺;有些是出于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个人喜好,按需而仿;有些则是出于纯粹的商业目的,仿而牟利。

鉴定古陶瓷,一般有四大任务,那就是:辨真伪、断窑口、定时代、评价值。四项任务的首要是辨真伪。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经验鉴定,另一种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陶瓷进行鉴定的科技鉴定。第三种就是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以下就这三种鉴定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传统经验鉴定的分析

所谓传统经验鉴定,是指鉴定者在长期的古玩鉴定实践中,依据个人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感觉器官,对器物进行鉴别的行为过程,包括“六看”,即看胎、看釉、看色料、看器形、看纹饰、看款识。因此,传统经验鉴定俗称“眼学”,又称“目鉴”。

传统经验鉴定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依据“标型学”,采用排比类推、考证等方法,找出被鉴器物在器形、釉色、纹饰和款识等方面,与所谓“标准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推断出被鉴器物的真赝,是一种定性判断的鉴定方法。

传统经验鉴定,在鉴定古陶瓷的文化背景方面,其优势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方便、快捷;第二,能够对古陶瓷的人文社会属性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如被鉴器物的生产时代、窑口、器形、釉色、纹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艺术美学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但是,人的肉体器官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带有许多自然的、也就是天生的局限性。凭借人的感觉器官,是不可能深入触及到古陶瓷内部的微观层面,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就如同人的眼睛看不见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情况,分辨不出血液里的红血球、白血球;用人的鼻子闻不到潜在水中的鱼儿的腥味;用耳朵听不到无线电波传达的信息;用手触摸大地,判断不出地下有什么矿藏。也就是说由于人类天生的局限性,便决定了人们在鉴定古陶瓷时,必然存在局限性。自古以来,古陶瓷的仿制者、作伪者,也正是从古陶瓷这些表面特征入手,烧制出外观与真品相似、甚至毫无二致的仿品,以此欺骗收藏者,造成收藏者、甚至专家的误判。

再者,自古以来,鉴定前辈们对古陶瓷的认知,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他们在鉴定实践中,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真品与赝品,各自凭借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去鉴别,待形成对器物的初步认识后,通过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最后以记忆或文字的形式将这些特征和规律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经验。这种形式的经验是直接经验,也正是由多个人的直接经验构成了广义上的传统经验。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存在着天生的局限性,这些直接经验本身也就难免存在不准确、不全面、甚至完全错误的情况,加之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传统经验,其中相当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师徒相授而成为了间接经验。这些间接经验又因转述、传抄的失误,常常是变了味、走了调,甚至是面目全非。而这类不准确的间接经验又大量掺杂到传统经验之中,更增加了传统经验的局限性。

同时,我国古陶瓷烧造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生产陶瓷的窑口众多。在现实生活中,某类古陶瓷既有典籍记载、又确有实物在社会中留存,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其窑址,如五代后周的柴窑、北宋的官窑等。如果袭用传统经验对它们进行鉴定,则无从断定其真伪。即使通过考古发掘已经找到窑址的器物,因其生产时间、地域、原材料的来源不同,加之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发展,如果按照有限的传统经验,特别是以某个窑口、某个时间段的数件产品作为“标准器”加以比鉴,其结果必然要把那些传统经验之外的器物予以否定,判断成仿品或赝品。这种现象在当今古陶瓷鉴定中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的。

另外,在已经确认的中国历代古窑中,有的少则烧造几十年,有的烧造时间跨越几个朝代,延续数百年之久。特别是一些质量好、销路畅的窑口,不仅规模大、产量巨,而且因为竞相仿烧,形成了横贯东西、遍布南北的庞大窑系。由于窑口分布的地域广阔,器物胎、釉的材料来源不同、化学组成成分有别,加之各地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陶瓷器的造型、纹饰、制作工艺在当时就有一定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更、人员的变化、工艺技术的改进,器物特征的变化也就会更大。所以,必须承认,任何人都不可能见到同一窑口所有器物,更不可能对它们进行深入地研究,把它们的各种特征烂熟于心。也就是说,包括专家在内的所有古陶瓷鉴定者,对某一古窑口产品所积累的经验还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相当有限的。

还有,古代工匠在生产陶瓷器的整个过程中,从原料的采集、粉碎,到淘洗、练泥、拉坯成型、干燥以及施釉、装饰、彩绘、装烧等,都是凭经验手工操作,偶然因素较多。即使在同一窑中烧出的产品,因器物在窑炉内所放位置不同,受热温度的高低有异,烧成气氛把控的熟练程度有别,闭窑时降温速度的快慢等,都会造成产品特征上的差异。所以,传统经验对同一窑口、同一时期产品的认识,也是存在着某些局限性的。

正因为传统经验存在着诸多的主观性、片面性,所以在古陶瓷的鉴定实践中,所犯错误一方面表现在将“伪”判“真”,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把“真”断“假”,甚至发展到“宁可错判一万,也不放过一件”的将“真”断“假”的极端程度。

我国地下文物众多,随着史无前例、空前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开展,加之盗掘古墓、盗挖古窑址、古遗址、古窖藏的非法活动甚嚣尘上,大量的地下文物被挖掘出来。其中不少器物在历史上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如果单纯依赖传统经验对众多的出土古陶瓷进行鉴定,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公立博物馆中,有些根本没有类似的器物存在,专门从事古陶瓷研究、鉴定的专家们,连见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就更谈不上对它们的研究,以至于感性知识的积累和鉴定经验的总结了。

虽然,传统经验鉴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坚持认为:科学的经验鉴定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的、也是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所无法替代的。

二、科技鉴定方法的分析

科学技术鉴定,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古陶瓷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又称“科鉴”。目前,按照它们所依据的理论又可归纳为三类:第一,依据化学理论的有“元素成分分析法”;第二,依据光学理论的包括:“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法”、“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谱仪分析法”、“可移动式实体显微镜和不可移动式电子显微镜”;第三,依据物理化学理论的有:“中子活化分析(INAA)”、“电子探针(EMPA)”、“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热释光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

科技鉴定方法的优势在于:第一,能够对被鉴器物的自然(物质)属性作出客观的、准确的定量分析和判断;第二,应用范围比较全面而广泛;第三,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但是,长期的鉴定实践业已证明,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在:第一,鉴定设备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第二,又对需要建立准确、可靠、完整、系统的庞大数据库作支撑;第三,无法对古陶瓷的人文社会属性作出判断;第四,某些有损的测试模式,会破坏古陶瓷的完整性;第五,鉴定费用高,绝大多数收藏家难以承受;第六,不能广泛运用于社会市场,普及性差。我们在这里简要分析主要应用于市场的“元素分析法”和“热释光分析法”

1.元素成分分析法

元素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比较断代的科技鉴定方法。

根据陶瓷器物的胎、釉成分进行比较断代的“元素成分分析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微量取样,然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另一种是无损辐射法,它是利用各种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去激发受测器物的胎、釉,使其发出X射线能谱,再从谱线分析出各种主量、次量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然后把它们与取自同样窑口遗址的标准样本的元素含量作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就可确认被测器物的窑口与年代就是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否则,受测器物的窑口和年代就不能确定。所以“成分分析法”同“目鉴”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断代、断源(窑口)的鉴定方法。

不难理解,用成分分析法鉴定古陶瓷,除了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外,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所采集的窑址的标准件,以及用大量的标准件建立起来的庞大数据库。但是,除了少数官窑和一些著名的民窑外,标准件的采集与选定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在中国近万年的古陶瓷历史中,同一窑系跨越的地域是十分广阔的(例如磁州窑,就是以河北磁州观台为中心,包括河南的鹤壁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的介休窑、霍县窑,山东的淄博窑,江西吉安的吉州窑,以及福建泉州窑、四川广元窑等在内的庞大窑系),同一窑系不同产地的胎土和瓷釉的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区别。一个完整的、可信赖的标本数据库,就应该采集到所有窑口或窑系历朝历代、不同地方所烧制的所有产品的样本,要做的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窑口早已湮没,或者被迭压,再也没有采到样本的可能。而在某一窑口或窑系完整、准确的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前,元素成分分析法鉴定的可靠性、准确性就很难令人信服。

2.热释光分析法(也称“热释光测年法”)

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发现,1960年国外首次报道

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经在考古学和陶瓷的年代鉴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

的方法。因为陶瓷的胎和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又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这些晶体当它们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时,都会不断地吸收和积累宇宙中各种放射性物质的射线所给予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当其在陶瓷烧制的窑炉内,经过900—1300°C的高温后,会全部释放掉,各种结晶体中的能量便归于零,就像是把“热释光时钟”重新拨归为零;但是,从陶瓷器物烧成之日起,该陶瓷器又将重新开始吸收并积累能量,相当于“热释光时钟”重新开始运转。能量积累的多少是与其烧成后存放的时间成正比的。热释光测年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陶瓷器物中所积累的辐射能量,然后计算出该器物烧成后距离现在的时间。

热释光测年法作为一种绝对断代的科学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首先,它要求在被鉴器物上钻孔取样才能进行检测,这对许多珍贵文物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再者,检测费用太高,非一般收藏爱好者所能承受。不仅如此,近些年来,人们对热释光测年法的准确性也提出了广泛的质疑。仅选择几点加以说明:

(1)热释光测年法,对低温陶瓷的检测比较可靠,而对高温瓷器则无法检测或无法准确检测。因为热释光测年法主要通过检测取样中石英、长石晶体吸收和释放能量的情况而达到目的。低温陶瓷烧制温度低,所含石英、长石晶体保存较好,热释光取样可得到充足含量的石英、长石晶体,因而可检性高;而经过1300°C以上的高温烧制出的瓷器则不同,石英晶体已经被高温熔化而受到破坏,所取样品会发生石英晶体不足的情况,因此也就无法检测或无法准确检测出古陶瓷生产的年代。

(2)热释光无法掌握和利用各地地质元素严重不同的事实,所以对不明出土地点的陶瓷器(民间收藏者所收藏的古陶瓷器基本都是不明出土地点的器物),在国际上都采用所谓“平均值”的方式,强行计量。这种不掌握实际情况的强行计量方法与直接掌握出土环境条件的测量计算大相径庭,经常发生严重误差,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热释光测试的射线的计量,是以地面上的传世品为标准计量,其中穿透力最强的射线对地表的穿透力是30厘米,这对地面上的传世品是适用的。但是,出土器物只有极少数是埋在靠近地表30厘米以上,多数是埋在100厘米甚至数百厘米以下,穿透力最强的射线也难以达到其深度,能量的储存和测量时的释放必然极少,热释光测量时,常常把这些深埋地下的出土器物,判定为50年以内的新产品,也就带有必然性。

(4)热释光检测人员无法考虑到瓷器烧成以后有第二次受热的可能性,加之目前还不掌握在受到100°C以上的高温后,在多长时间内会释放多少能量,测试结果会减少多少年。因此,凡是曾经高温蒸煮清洗或有其他方式受热的瓷器,热释光测试均不准确,有的减少年份,甚至在测试古老的器物时却得出50年以内新物的错误结论。而瓷器出土后经高温浸泡清洗,或受到某种射线照射的情况,在民间是常有的事。所以用“热释光分析法”给古陶瓷断代,其准确度要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三、物质自然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

“微痕鉴定”作为一门科学,主要是通过对事件发生后的内在或外在的痕迹表现,推论出导致这些痕迹发生的原因或过程。痕迹学是对时间的反向指证,它同“与时间有关的所有信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微痕鉴定是研究过程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信息传递、交换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研究接收和破译这些信息。微痕鉴定发展到今天,已经广泛应用于侦查、文物考古、古陶瓷鉴定等多个领域。

陶瓷是由不同的晶相、玻璃相、气相等组成的复合体,它们的显微结构特征都要受到陶瓷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显微结构中包括主晶的含量、形态、大小,主晶相间的排列关系,主晶相与非主晶相的相互关系,晶相与其他矿物间的关系等。有鉴于此,现代科技便采用显微结构技术对古陶瓷进行研究和鉴定。显微结构分析技术就是利用光学系统或电子光学系统的设备,观察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形态结构及其特征的技术。

在古陶瓷的显微结构研究中,对其胎、釉尤其是中间层的晶相结构分析已成为常用的研究手段。针对古陶瓷这种复合多相材料而言,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结构分析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古陶瓷的胎、釉显微结构观察中,一般可观察到瓷胎中的主要物相为石英、长石、云母、莫来石、铁钛矿物和少量的其他矿物,还有少量的玻璃相。在釉中,除了大部分的玻璃相外,通常还有少量的残留石英、气泡,而在某些种类的古陶瓷釉中还存在一些析晶(如铁的氧化物析晶、钙长石析晶等)。根据这些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进而可对古陶瓷的胎釉配方、原料种类、原料处理,尤其是烧结状态等进行印证分析。例如,胎中莫来石晶体的大量出现就意味着烧成温度较高,而胎中玻璃相的出现也是胎体烧结的重要条件。

实际上,物质老化痕迹的微观鉴定是传统经验鉴定的延伸和发展,是在借助传统鉴定在判断古陶瓷的器形、纹饰、款识、价值等社会属性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古陶瓷的内部,研究其内部的变化规律,和传统经验优势互补,使传统经验鉴定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更好地为研究、鉴定、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古陶瓷服务。

律海明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如何掌握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如何掌握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古代瓷器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