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五代柴窑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

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

五代柴窑瓷器的鉴别 五代柴窑瓷器鉴别方法 古代瓷器窑口

2020-09-16

五代柴窑瓷器的鉴别。

执壶古称“注子”,出现于唐代中晚期,是唐宋时期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注子起初是酒具,后来茶具中也使用注子,因此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全国各地很多窑场都有烧造。这里来介绍一件很有研究意义的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其时代和窑口都有必要认真考察一番。

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1),高13.2、口径7.5、底径6厘米。执壶作盘口,长颈,弧腹,饼形足,足心稍有挖削痕迹,肩部前有多棱形壶流,后有曲柄,左右对称置双系。执壶器身施青釉,釉色青中泛褐,且深浅不一,微有剥釉现象。近足处及底部露胎,胎体呈青灰色。全器器型较为规整,但在底足修整等细节上稍显粗糙,还保留有朴拙的韵味。

唐、宋执壶的断代,一般有以下几个参考标准:1.壶流,唐代执壶流口极短,而宋代执壶流长而弯曲,唐代南方窑场又多将壶流削作多棱形(如唐长沙窑执壶、唐寿州窑执壶);2.底足,唐代执壶多为平底,宋代执壶则几乎全部为圈足;3.口颈,唐代执壶多为直口或喇叭口,且直接与壶腹部相连,宋代执壶则出现了细长的颈部;4.腹部,唐代执壶大多上、下腹围较接近,有的还有垂腹的造型;宋代执壶最大腹径一般在中上部,而下腹至足部渐收。

当然这些只是参考,时代的划分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暂且依照这几项来看: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壶流比唐壶稍长,但明显比宋壶短,且作多棱形;底足为饼形的平底足,但足心稍有挖削迹象(图2),这一现象很有意义,是制瓷工艺中由饼形足向圈足过渡的一种表现;此执壶为盘口,有细长颈,较接近于宋壶的风格;此执壶为下腹部渐收的造型。综上可以看出这件执壶的风格介于唐、宋之间,表现出一种过渡期的特点,所以将其时代断定为五代时期比较合适。

关于这件执壶的窑口,也有必要探讨一下:此执壶釉色不是特别纯正,青中泛褐,釉面不够匀净,另外底足修整工艺较为粗糙,达不到越窑青釉瓷器的精美程度。而在安徽省南部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在宣城市水阳江流域出土了不少这类釉色青褐的瓷器,其中包括执壶,很多器物也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这件青釉双系盘口执壶极有可能是皖南地区窑场烧造的产品。

近年在宣城市境内也发现有山岗窑、小河口窑等窑址,据周京京在《熠熠生辉的安徽古陶瓷器》一文中介绍:“宣城山岗窑与小河口窑相去数公里,是晚唐五代时期的窑址,主烧青釉瓷、青釉点褐彩瓷及褐釉瓷,器型有执壶、四系罐、双系罐、盘碗等。”可见,青褐色釉正是这一地区窑场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的显著特征。宣城,唐宋时期为宣州府府治所在地,五代时期先后属于杨吴国和南唐国统治。清代蓝浦的《景德镇陶录》和民国时期黄矞的《瓷史》中都有关于“宣州窑”的记载。不过,如今对于宣州窑对应的具体窑址尚有争论,本文姑且以“五代宣州窑青釉盘口执壶”名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五代越窑青釉瓷茶具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闻于鲁周公,兴于唐五代,盛在宋朝。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在饮茶过程中,创作了许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1975年镇江市何家门五代砖石墓,出土一组茶具共4件,均为越窑青釉瓷。其中,除1件青釉带托茶盏残缺外,其余3件器物均完好,现介绍如下:

青釉团花带盖执壶(图1),通高20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7.9厘米。塔式形盖,直口,短颈,丰肩,球腹,圈足微外侈。肩部设流,流细长略有弧度,流口与壶口相平,柄高于壶口。器盖饰云纹和羽状纹,颈部、柄与流饰云纹,肩部饰卷叶纹,注身饰四组缠枝团花与折枝花图案。胎浅灰色,细腻,全器施釉,釉色滋润。

青釉鹦鹉纹茶碗(图2),高7.9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6.9厘米。敞口,口微外撇,弧腹,下腹渐收,圈足。碗心(图3)饰一对鹦鹉纹,鹦鹉头尾相向,刻划线条简洁。胎浅灰色,细腻,全器施釉,釉色青翠润泽。

青釉莲瓣纹渣斗(图4),高9.2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9厘米。喇叭形口,口微敛,扁圆腹,圈足微外侈。口沿下刻划二周弦纹,腹部刻划三层莲花瓣纹。胎浅灰细腻,全器施釉。

这组茶具具有时代特征,因晚唐时期出现了点茶,短流水注变成长流的执壶,饮茶用的茶碗分为带托茶盏及大碗两类,通常在大碗里点好茶,饮用时再用茶勺舀出放入小盏中饮用。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器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五代越窑制瓷作坊集中在浙江省慈溪一带,这时期的越窑已被吴越钱氏王朝垄断,将越瓷生产推向新的高峰。由于装烧工艺的改进,成功控制窑炉还原气氛,使得“秘色瓷”即青釉色瓷比北方白釉瓷成色的稳定性有所提高,釉层匀净如玉,釉色晶莹滋润。秘色瓷是越窑青釉瓷制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表明,秘色瓷至迟出现于晚唐时期,全盛于五代宋初,北宋中期以后渐趋式微,北宋晚期随着越瓷的衰落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文不但极尽赞美秘色瓷器釉如“千峰翠色”,而且明确指出其为越窑所产。晚唐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亦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不惜连用“捩翠融青”“巧剜明月”“春水”“轻旋薄冰”“盛绿”“古镜破苔”“嫩荷涵露”诸溢美之词来形容秘色瓷的釉色纯净与器型精巧,且点明秘色瓷为当时贡品之一。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执壶鉴赏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历史上最悠久的民窑窑系之一,从初唐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1400年的历史,以生活用瓷为主,比如酒壶和茶壶居多。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凤鸟纹执壶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凤鸟纹执壶高19.1cm;口径9.3cm;底径9.8cm,

该壶喇叭口,直颈,溜肩,弓形柄,多棱短流,瓜棱形腹,平底。施青釉不及底,流下用褐绿彩绘一站立于花草旁的凤鸟。凤鸟昂首挺胸,羽翼收敛,凤尾高立,似在驻足倾听,又似在认真觅食。长沙窑的画工画风多变,画出的凤鸟亦姿态多样,有动有静。还有在器物上画出凤鸟后,在旁标注“飞凤”。而此壶画的凤鸟较为简单。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居百鸟之首,寓意祥瑞。雄为凤,雌为凰。《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西晋郭璞注曰:“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从石器时代开始,凤凰纹饰(包含各种变体凤纹)便出现在各类器物上,彩陶、玉器、砖瓦、青铜器等,而作为绘画素材的大量应用,应始于唐代。长沙窑瓷器乃其中集大成者。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纹执壶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纹执壶高17.7cm,口径9.8cm,底径10.9cm,壶喇叭口,长直颈,曲柄,多棱短流,四瓣瓜棱形深腹,平底。通体施青釉不及底,留下红绿彩绘一飞鸟飞冲入花丛状。画工抓住了鸟的画师们善于抓住这些动物们瞬间的生动之姿态,寥寥数笔,刻划形体特征、动作习性,对动物们各部分的描绘都非常准确,画出了传神之态。长沙窑壶上的这些绘画作品取材于生活,集合写实性与写意性,生动而具体,反映出唐代花鸟绘画技术的成熟。

此壶画面中的鸟及花草的轮廓表现为红彩。长沙窑的铜红彩并不多见,因为铜红彩对气氛、温度、铜含量等因素极为敏感。铜的着色剂在釉料中在氧化(即含氧多的火窑)气氛中燃烧,会烧成氧化铜的绿彩;若铜在还原(即氧气供应不充分)气氛中燃烧,则会成为带红色的氧化亚铜或铜离子,呈现为红彩。长沙窑的窑工尚未完全掌握这项技术,出现红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长沙窑的红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瓷器上的铜红彩。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赏析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盘口、直颈、丰肩、园鼓腹、平底;盘口下对称有两条小系,肩上四面有六条桥型系,呈两双两单状排列;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深色纹片,积釉处呈绿色;平底无釉露浅灰色胎,胎质较为酥松有孔洞。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正真定型并就此延续到了今天。

中国在西周时就烧制出原始青瓷,东汉末年转变为成熟青瓷,但是直到晋代还是不稳定,釉面太薄没有质感,釉层附着力差,出现许多缩釉点或者釉斑,影响了瓷器的美观。南北朝时东南窑场的窑工们不断地修改釉子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希冀能烧造出更完美的瓷器来。

对比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时瓷器的釉层大大加厚,基本上已经没有缩釉点和釉斑,外观质感要强得多。但是问题接着又来了,就是釉层加厚以后,玻璃相强,使原来就存在的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釉层开片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这种窑病也使得釉层极易脱落,因此流传下来的南北朝瓷器绝大部分都有开片且釉层剥落严重,甚至许多原来及其精美的瓷器也因此变得斑驳陆离。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窑工们才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彻底克服了釉面开片剥落的问题,中国的瓷器最终得以定型并由此开始延绵千年。

这件盘口壶是很典型的南北朝青瓷,造型大器,敦实厚重,釉层虽有开片却无剥落,保存十分完好,因而也是十分难得的了。同类的盘口壶在江西省博物馆有收藏。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

五代耀州窑的神奇倒装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宾县在对一段废旧的城墙进行维修改造时,一件不太引人注目的瓷壶在古城墙下被挖出。当将这个不起眼的瓷壶清洗干净后,在场的古陶瓷专家对这件造型别致、装饰精细的古瓷壶感到十分惊讶。

像所有的出土文物一样,魔壶通体带有一种神秘、沧桑、悠远的美。它强烈地吸引人的目光和注意力,不管是远观还是近赏,这只壶都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它表面润泽有光,壶呈圆形,有盖却不能打开

魔壶的外观呈现出灰白色,淡淡的釉色中带有些微青灰色,润泽有光。

壶的提梁是半圆形,好似一只飞翔中的凤凰,轻轻地落在了带有莲花的壶盖上。壶嘴出水处却似一只狮子张开的大口,其造型生动逼真,连狮子的牙齿都清晰可见。壶的腹部雕有缠枝牡丹,雕工精细颇具立体感。壶的底座上还装饰有精美的莲花纹饰。

专家们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魔壶进行了X光"透视"

从陶瓷工艺的角度看,魔壶胎体坚固,质地细腻,整体造型丰满华贵。特别是,这只壶用"凤凰"做提梁,以"狮口"做壶嘴,壶身缠绕有富贵牡丹,这不由不让人联想到凤凰为鸟中之王,狮子为兽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集"三王"的灵气、霸气、美艳于一身,看来此瓷壶决非等闲之物!那么,它到底是作何用途的呢?

运用液面等高原理

当专家们观赏了魔壶的美之后,发现了一些"谜"。这些谜曾让当今的专家们一度百思不得其解。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瓷器收藏鉴赏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瓷器收藏鉴赏

南北朝青釉六系盘口壶瓷器收藏鉴赏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盘口、直颈、丰肩、园鼓腹、平底;盘口下对称有两条小系,肩上四面有六条桥型系,呈两双两单状排列;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密的深色纹片,积釉处呈绿色;平底无釉露浅灰色胎,胎质较为酥松有孔洞。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地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成熟青瓷”正真定型并就此延续到了今天。

中国在西周时就烧制出原始青瓷,东汉末年转变为成熟青瓷,但是直到晋代还是不稳定,釉面太薄没有质感,釉层附着力差,出现许多缩釉点或者釉斑,影响了瓷器的美观。南北朝时东南窑场的窑工们不断地修改釉子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希冀能烧造出更完美的瓷器来。

对比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时瓷器的釉层大大加厚,基本上已经没有缩釉点和釉斑,外观质感要强得多。但是问题接着又来了,就是釉层加厚以后,玻璃相强,使原来就存在的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釉层开片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这种窑病也使得釉层极易脱落,因此流传下来的南北朝瓷器绝大部分都有开片且釉层剥落严重,甚至许多原来及其精美的瓷器也因此变得斑驳陆离。直到南北朝晚期至隋,窑工们才最终找到了平衡点,彻底克服了釉面开片剥落的问题,中国的瓷器最终得以定型并由此开始延绵千年。

这件盘口壶是很典型的南北朝青瓷,造型大器,敦实厚重,釉层虽有开片却无剥落,保存十分完好,因而也是十分难得的了。同类的盘口壶在江西省博物馆有收藏。

黑釉执壶(唐)


唐 黑釉执壶

规格:高24.1cm,直径22.8cm

黑釉瓷是十分重要的一类瓷器,烧造历史稍晚于青瓷。东汉墓中已有黑釉罐出土,而江浙一带东晋、南朝墓葬也屡有黑釉瓷器发现。在唐代,黑釉瓷烧法比较多,几乎出白瓷、青瓷的窑场多有烧造。因为黑釉含铁、钛量比较高,且变动范围大,说明它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黑釉与青瓷、白瓷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含铁量的有无或多寡,以及氧化还原烧成上的一点差别,这就较有利于黑釉瓷的生产与发展。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偏提、汤瓶。基本造型是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或带圈足,肩腹部安流口,腹部间安执柄。它盛行于唐中期至宋,在其他朝代也有发现。唐中期的执壶壶流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五代时壶流与执柄开始加长。宋代变得瘦长,常见作瓜棱形。唐、宋时越窑、长沙窑、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烧制较多。

从器型上说,执壶略似鸡首壶,它所盛行的唐中、晚期,鸡首壶已渐渐消失。两者虽都是盛水物,但执壶可用于点茶,即将茶末放在碗内,再将执壶中开水冲入碗中。此法起于晚唐而盛行于宋。为点茶之需,嘴越做越长,后来呈曲流状。(

五代定窑白瓷瓷器釉色特点,如何鉴赏五代定窑


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制瓷的风格还保留了部分邢窑白瓷的特征,制瓷工艺比唐代更为精细,五代定窑白瓷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制作精工,造型优美,胎色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很高,有一定的透明性。

五代定窑白釉塔式罐鉴赏

尺寸:口径7.8厘米 底径12.5厘米 高39厘米

直口,圆唇,短颈,丰肩,深腹,罐底以仰莲为托,下承喇叭形高足。罐盖为覆碗形,上有桃形纽。通体光素无纹,仅在中腹划刻三道极浅的弦纹。胎体洁白坚硬,釉面光润明亮,釉色白中泛青。

五代定窑白釉凤首壶鉴赏

尺寸:底径11.8厘米 通高38.6厘米出土地:定窑

壶口呈三角形,长颈,溜肩,长圆腹,下呈喇叭形高足,结带三泥条柄。壶盖塑成凤首形,盖面以刻划的折线、弧线、以及小圆圈来表现羽毛。壶身光素无纹,仅在上腹部划刻三道极浅的弦纹。胎体洁白坚硬,釉面光润明亮,釉色白中泛青。

五代定窑白釉碗

定窑白釉碗圈足

定窑白釉刻“易定”铭碗

唐青釉点褐彩执壶 窥见唐代釉下彩之精妙


唐朝,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生产力的提高,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伴随着文化艺术的兼收并蓄,唐代瓷器的制作水平更好,使用范围更广,瓷器的品种与造型更加新颖多样,其精细程度也远远超越了前代。唐朝的瓷器,除了在发展中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瓷窑系统,同时还烧出成熟的黑、黄、花瓷,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创烧出中外闻名的唐三彩和釉下彩。

在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着一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唐青釉点褐彩执壶。

唐代制瓷工艺的新成就之一

中国人多爱陶瓷,可大部分人对陶瓷釉彩的发展脉络并不十分清楚。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馆员夏腾告诉记者,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说来是从无釉到有釉,从单色釉发展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发展到釉上彩,并逐步形成了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品种。

“釉下彩”是唐代制瓷工艺的新成就之一,它为瓷器装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中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且光滑平整、晶莹光亮。

夏腾说,当时,越窑曾尝试过釉下褐彩,但没有发展起来。北方邢窑一直采用刻划花装饰。唯独长沙窑成熟运用了釉下彩绘瓷工艺。早期,长沙窑采用的是模印贴花装饰。为了突出效果,匠人们又在贴花上再施褐色彩斑,最后再施青釉。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最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

“其实,釉下彩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只不过当时只是以褐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夏腾补充道。

深受长沙窑青瓷执壶影响

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出现在唐代,而唐青釉点褐彩执壶便是釉下彩绘瓷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壶呈棕色,壶身上有状如褐色水渍斑的釉色装饰,而这种装饰在唐朝比较多见。在夏腾看来,这种简单的釉下纹饰的大量出现,也为后来釉下彩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唐代,青瓷也好,白瓷也罢,其器型多为日常生活常用的,比如碗、盘、壶、罐、瓶等。其中壶中最常见的形制便是多棱形圆柱短流的执壶,壶腹一般为椭圆形或瓜棱形,壶柄为双排曲柄,壶口多为喇叭口,外部施釉不到底,底多为微微内凹的平底。

这个唐青釉点褐彩执壶,喇叭口,短流,双系,曲柄,鼓腹,平底。同时,为青褐色釉,施釉不及底;灰白胎,胎质较细。整体看来,它的造型与长沙窑青瓷常见的执壶造型一致,也是唐代执壶的重要形制之一。

那么执壶在唐朝是用来装什么的呢?“执壶,又叫‘注壶’,是从隋代开始出现的酒具,到了唐中晚期已经大量流行,基本取代了鸡首壶、凤首壶等。这时期执壶式样繁多,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夏腾答道。

·本报记者方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