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北宋官窑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触摸“尘封”的官窑

触摸“尘封”的官窑

北宋官窑瓷器的鉴别 古代官窑瓷器 官窑瓷器鉴别

2020-09-19

北宋官窑瓷器的鉴别。

官窑瓷器特展

“皇帝的瓷器——景德镇珠山出土‘明三代’官窑瓷器特展”将于4月25日在上海世华艺术馆揭幕。展览由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和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联办,将呈现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三代”共153件官窑瓷器。为让更多中外友人能欣赏“与世博同行”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展期将延长至6个月。

在中国五千年陶瓷史上,景德镇明代官窑瓷器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代表了明代官窑瓷器的最高成就。由于历代战乱、天灾及日常损耗,流传至今的这类瓷器极为有限,因而远不能刻画明代官窑瓷器的整体面貌。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刘新园所长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对珠山明代官窑遗址的发掘整理,揭开了这一灿烂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景德镇出土的这批珍品已成为鉴赏“明三代”官窑瓷器最权威的参照物,也是研究中国明代官窑制度、宫廷生活的宝贵资料。

以往,在任何一个博物馆内,官窑瓷器都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珍品;而在此次展览中,收藏爱好者不仅能零距离观赏这些珍贵瓷器的胎质、釉面、彩绘,还可进行触摸,这对于提高辨伪识真的“眼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触摸陶瓷古韵 光耀千年文化


继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之后,景德镇又迎来了一位重要客人。

9月22日至23日,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敬南来到瓷都考察。作为成功运营了香格里拉酒店、北京的国贸中心酒店投资管理的“大佬”,洪敬南此行与光耀景德镇千年的陶瓷文化有关。

循着景德镇璀璨窑火,洪敬南探名坊园、访陶瓷市场、进重点陶瓷企业,在古瓷与现代工艺间品味文化回荡千年的绝响。虽然对陶瓷深有研究,但真正触摸千年古韵,洪敬南还是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震撼:“瓷文化的根在景德镇,瓷文化的魂在景德镇!”

洪敬南表示,以千年璀璨瓷文化为金字招牌,景德镇是江西最有条件走国际化路线的城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访景德镇,愿意在国际奥委会这个平台上帮助景德镇“走出去”,而洪敬南则愿意助推景德镇进一步提升城市接待能力,帮助景德镇将四方宾朋更好地“请进来”。

洪敬南的话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缜密考察基础上得出的商机判断。在景德镇的两天时间,他考察了全市的宾招市场。发现景德镇城市接待能力略显薄弱:只有1家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酒店,“缺乏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大舞台”。

洪敬南的见地与景德镇不谋而合。重振千年雄风,景德镇正在谋划城市品位与功能的全面升级,希望聘请包括洪敬南在内的一批具有国际宽广视野、丰富操作经验人士担任发展顾问。

洪敬南愿意担任这个顾问,却也不仅满足“问一问”。带着此行的考察成果,洪敬南将和他的团队一起,着眼于江西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战略,着眼于擦亮景德镇金字招牌,考虑以适当形式参与景德镇的酒店建设、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古朴典雅的官窑


官窑弦纹瓶(宋)

人们通常所说的“官窑”指唐以后各代专为朝廷烧造的瓷器,它区别于一般的民窑而称其为官窑,因制作技艺高超又有专为皇室服务的特殊地位,受到世人瞩目。本文所谈的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

官窑专指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杭州修内司郊坛下官窑。宋初十分重视恢复旧的传统,宋代聂崇义编的《三礼图》以“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仿虞周汉唐三旧”。这开创了宋瓷仿古的先声。仿古的作品,都做得极其规整、精细,造型也非常古朴、典雅。

南宋叶所著《坦斋笔衡》记载“政和年间,京师设窑烧造青器称为官窑”。宋徽宗是一个纨绔子弟型的帝王,他不惜民力到江南采运花木竹石,这就是《水浒》中所描写的花石纲。在大观2年(1107年)派遣高官去汝州督造汝窑,还在京城旁建专烧宫廷用瓷的官窑。宋徽宗治国无能,但艺术天分极高,能诗会画,好古成癖,写一手好字,中国历代帝王中除乾隆皇帝外,无人可比。设窑烧造的大都是他亲自指定式样的瓷器。但因金人入京,千百年来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汴京官窑遗址早已深埋泥沙之中,人们无法了解其真面貌。

金军的铁蹄践踏了中原大地,北宋随之灭亡,宋朝遗臣们拥立高宗并在杭州建立南宋王朝,委派邵成章为制器总督官,在皇城附近烧造号称世界秘宝的南宋官窑,它继承了北宋官窑的传统。明万历年间高濂指出:“官窑的格调大致与哥窑相同。官窑在修内司烧造,为官家造也。”在绍兴13年(1143年)宋高宗以天子身分在皇城南门外设置郊坛,进行郊祭,使用在修内司烧造的青瓷,当作祭祀的礼器。1996年杭州老虎洞遗址被发现,据专家考证应是宋修内司官窑旧址。我曾在杭州古玩市场上看到不少出土的标本,价格也不算昂贵,从胎骨上看以黑炭色为主,也有少量的米黄色胎,釉色比较厚,以粉青、灰青、米黄等釉色为主。纹路富有层次,冰裂突出,纤秀疏朗,袅若游丝,沉静蕴藉,别有情趣。修内司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烧造的工艺体系,同时适应南方制瓷工艺传统和本地原料,创造出全新的南宋官窑。清王室曾藏有68件修内司官窑,解放前夕,蒋介石全部携往台湾。笔者有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见过展品,都是紫口铁足,有裂纹,沉稳而有寂静美,有的呈粉青色半透明之状,也有的呈凝重的淡青绿色,颇有玉的效果,不像龙泉窑那样施釉很厚,没有釉色流下来的状态,井然有序,让人赏心悦目,感叹官窑之高贵精美。

人们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官窑弦纹瓶(见图)特别引人注目,它高33.6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厘米,呈青色,釉色厚润莹亮,有明显的紫口铁足的特征,洗式口,长颈,圆腹,圈足高窄,还有两个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之用。颈及腰部各饰三道凸起弦纹,造型端庄。这件器物清楚地告诉人们,它同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等一样都是从古代青铜礼器和三代玉器中吸取了营养,并富有创新,使其美观、庄重、实用。

宋官窑为宫廷垄断,所生产的器皿不准进入市场。经过近千年的战乱和变迁,宋官窑遗存世上极为稀少,弥足珍贵。

官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也称御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从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为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瓷都”。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由官府直接经营,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袭此说。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窑知识:浅析宋代官窑真假

【南宋官窑】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

注:图为官窑贯耳瓶(宋)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8世纪--14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明代(公元14世纪--17世纪)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也称景德镇御窑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

宋代官窑瓷器的特征


宋代官窑瓷器的特征有这么几个:

胎:北宋官窑胎色紫褐、釉色浅,南宋官窑胎色呈灰黑色、深灰色、紫褐色,均色深,故称“黑胎”,胎质一般较薄,胎质细密。

釉:北宋官窑胎色有月白、粉青、大绿、油灰等色。在当时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后世则以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最下。修内司窑之器因先有汴京官窑所鉴,故出品更佳。釉水下流故口上釉稀薄,而且微露紫色,称其器为紫口铁足,并以此为贵。汴京官窑与修内司窑均有窑变。釉色晶莹,釉面有开片纹,釉斑则以鳝鱼血为上,墨纹次之,光彩辉耀,尤觉奇异。

南宋前期釉较薄、滋润、呈乳浊状,有玉质感,釉色以粉青为主,间有灰青、青黄、蜜蜡等色,通体满釉,史称薄胎薄釉青瓷。南宋后期,釉色与前期相同,而釉层加厚(多次上釉)有的器物釉的厚度超过胎,有垂流釉现象,多用垫并烧造,足端无釉呈深灰或灰褐色,为薄胎厚釉青瓷。

造型:有纸锤瓶、贯耳瓶、瓜棱瓶、筒子渣斗、花盆、香炉、盘、碗、洗子等。

艺术的巅峰——现代官窑


1954年,国家为复兴中国制瓷工业,在景德镇设立了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这样一个事业型“吃皇粮”的学术研究部门。意在恢复和总结几十年来的战乱和社会动荡导致失传和濒临失传的传统技法和名贵品种,同时发展新的科研成果。“陶研所”聚集了包括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珠山八友”以及他们的后代。这些中国制瓷工艺的优秀人才,不负众望,他们在光大传统的制瓷工艺的道路上,创造了更为显著的成绩,尤其在新的材料领域和新的工艺领域。

确实,作为现代官窑的机构,在以往的年月里,一直负责国家的工程项目,外交部的礼品瓷、驻外使馆需用的瓷件,以及中央许许多多的高档用瓷任务。特别要说明的是,1975年,按当时中央的要求为毛泽东主席定制专用生活用瓷,这就是闻名于世的“7501”工程。当时,对“陶研所”来说,这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重大政治任务,然而,这不能不解释为和过去的“官窑”同出一辙。为时5个月20天,“陶研所”聚集了所有的能量,发挥了最大的有效值,烧制了成千上万的瓷件,凡是有问题的,哪怕是点滴瑕疵的都作为次品报废。在成功的千余件优秀成品中,拣出了三套交付中央。这些“毛泽东用瓷”,一套进了紫禁城的丰泽园;一套存放在湖南的滴水洞;还有一套留在了江西,当时被称为“828”的工程里,余件均被封存在“陶研所”的仓库中。现在流落在民间的这些“7501”瓷件,是1978年“陶研所”作为福利发给职工的库存瓷件。1996年12月,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在北京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68件“毛泽东用瓷”瞬间以870万人民币成交。

景德镇瓷器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白里泛青,素有“白如玉”之称。毛泽东用瓷所需要的原料,在工程实施之初,就选定了一种更为特别、质地较纯的高岭土。其表面具有非常好的滑感,当地人称之为“滑石子”,产于江西抚州地区临川县境内。这种材料是烧制高档瓷器的顶好原料,研发主席用瓷,非他莫属。然而,临川矿原本的储量也只有千吨左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农民便无休止的开采,到了1964年后,此矿的这种原料已所剩无几了,一个农民起早贪黑手工采集,一天最多也只能收获二三斤原料。因此,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陶研所”得到了江西省委的全力支持,调集了10吨精矿才得以确保项目的完美成功。主席用瓷的原料又称“7501”配方,坯料组成原料有抚州滑石子(江西临川县)、长石(湖南平江)、石英(湖南平江)。高白釉瓷的釉料组成原料有长石、石英(湖南平江)、煅烧滑石粉(广西陆川)、滑石子、氧化锌(进口)、石灰石(景德镇)。当所有的人,在亲眼目睹了毛泽东用瓷的器件之后,都赞叹不绝。

官窑瓷的生死演义


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系列。吴教授介绍说,中国制瓷技术在这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此在近年成为投资热点。虽然清三代瓷器十分难得,但唐先生却醉心于此。近日,唐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两件清三代官窑。

其中一件瓷器是乾隆海涛五龙碗。这只碗口径为18厘米,足径7.5厘米,高7.5厘米。碗的主图为5条威猛矫健的龙纹。中间一条盘龙目光含凶,极其威严。在盘龙左侧是条飞龙,直扑这颗龙珠,而右侧是另一条龙腾空而起。在盘龙对面是一对龙在戏珠。这5条龙都非常生动。碗的底款是“乾隆年制”。

唐先生介绍说,这只碗是他去年在成都花8000元买的。吴教授对其画工赞不绝口,认为其市场价在50万元。

兽耳尊官窑精品

另一件是“兽耳黄底描金缠枝花尊”。这件瓷器高3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20厘米,整个瓷器为黄底,而内壁和底足为松石绿。瓷器的主要图案为缠枝花卉和错落有序的藤蔓。其绝妙之处在于整个图案的轮廓线条均为纯金勾勒,极其富丽堂皇。瓷器底款为“大清乾隆年制”。唐先生认为,乾隆官窑有些图案显得较为繁琐,而这件完全是高雅华丽,是官窑中的精品。

这件官窑瓷器是唐先生于2001年在大连购得,当时花了22万。吴教授认为这件官窑的市场价也在50万元。

官窑瓷的生死演义

“官窑”并非古代普通官员所能使用的瓷器,而是帝王御用或赐赉的专用瓷器。早在公元618年,唐高祖就已开始烧造御瓷。

官窑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成熟期、过渡期、鼎盛期和衰落期。

萌芽期有“越窑”秘色瓷,是在上虞、宁波等地烧造。除越窑之外,还有“邢窑”瓷;成熟期有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以汝窑为魁,另外还有建阳窑“兔毫盏”等;在过渡期,因蒙古人有尚白习俗,所以元代官窑是一种白釉印花瓷器,其中以有“枢府”字者为高,带“太禧”、“福禄”等款的也为佳器;鼎盛期主要是明代及前清。明代自洪武26年开始烧造官窑,青花大盘及釉里红大碗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物。嘉靖出现了“官搭民烧”的“官窑”;前清康熙、雍正、乾隆是官窑烧造的历史高峰,这时期品种更多,做工更精,烧造温度也更高,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衰落期主要指乾隆之后各朝,虽嘉庆和道光还有乾隆余绪,但自咸丰、同治就出现衰落景象,这时的工艺低下,品种局限,到了光绪虽略有好转,但终不及前朝风光。至宣统时,制瓷业更颓落千丈,长达千余年的官窑瓷业亦落下帷幕。

因为官窑瓷只限宫廷使用,除由皇帝赏赐外,即使皇亲国戚也不能直接从御厂中得到,私自流出御厂者都有杀头之罪。所以,流传于世的就是凤毛麟角,身价不俗。2002年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曾拍出3252.41万港元。

刘雨岑制茶杯

茶杯杯身一面为彩绘花鸟,花鸟图为怒放的牡丹、翠竹以及立于枝头的鸟;另一面墨书:“花开富贵”。杯底为“雨岑”印识。刘雨岑(1904-1969年),“珠山八友”之一。

收藏·心得

清三代官窑收藏风险最大

唐先生是高新区一家知名科技企业负责人。据介绍,他从1990年开始从事收藏,最初是紫砂壶,后来逐渐被清三代官窑的精湛工艺吸引。近年来不断前往北京、大连、上海等地购买官窑瓷器。目前已投入200万元左右。

在谈到收藏清三代官窑的心得时,唐先生称,目前清三代的确正成为投资热点,但收藏风险也最高。不论是在景德镇,还是在河南,造假已成为一条龙产业。“2000年,听说北京有件官窑瓷器,我立刻赶过去,由于光线昏暗,看起来非常逼真,便毫不犹豫地花两万多元买下,回来后才发现它是赝品”。唐先生说,自己上的当非常多,他提醒藏家在购买瓷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醉人的玉质官窑瓷器


汝、官、哥、钧、定并称为四大名窑,四海扬名。今天瓷库中国小编带您了解下醉人的玉质官窑瓷器。

官窑瓷系产品为宫廷特贡,在陶瓷历史上的“官窑”也特指两宋时期的官窑。官窑和汝窑一样,做工细腻,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弦纹或边棱。

官窑瓷器采用瓷石和紫金土的二元配方做坯,胎中氧化铁含量较高,故胎色较深,多呈深灰、灰褐、灰黄等色。官窑瓷器胎有薄厚之分,胎质细腻。北宋官窑瓷胎和釉都纤薄如纸,做工精细,存世珍品凤毛麟角。南宋官窑瓷器胎薄釉厚,釉面晶莹润泽,色美如玉,釉层中有“聚沫攒珠”现象。釉厚的瓷片从断面可以看出施釉痕迹,一层一层很清晰。器口边缘由于釉汁下流,釉层稀薄,透出深色胎骨,微泛紫色;底足露胎部分则呈赤铁色,因此也称“紫口铁足”,是鉴定官窑的重要依据。

官窑器型较少,多仿古青铜器造型,如长颈瓶、贯耳瓶、兽耳炉等。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开片比较细碎。

简约粗犷的铜官窑


一艘“黑石号”沉船,揭开了铜官窑“海上陶瓷之路”的辉煌历史,船上共有6.7万件瓷器,其中5.8万件来自铜官窑。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距今已逾千年历史,其产品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唐代三大出口瓷,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已过万件。

铜官窑,从湘江入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口岸,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鼎盛时期,铜官窑瓷器遍布亚洲各地,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唐代诗人李群玉的《石渚》中写道:“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描述的就是窑场繁忙的场景。

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样式新颖。种类有70多种,分别为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薰炉、脉枕等,还有人物、动物、鱼类等造型玩具。这些瓷器把绘画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将铁和铜等掺入颜料,再覆盖上一层釉后入窑烧制,使瓷器呈现褐、绿、酱、铜红等色彩,形成独特的“釉下彩”技术。其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划花、镂刻、堆塑、印花、贴花、绘花等。其中,绘花最富创造性,在釉上和釉下绘出各种花纹。这种釉上彩绘不是在烧好的白釉瓷胎上绘彩,而是釉施在坯胎上,待釉阴干之后,在上面作彩画,入窑烧制,一次性完成。

彩绘的纹饰有几何纹,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圆形等,还有云带纹、山峰纹,这种纹饰用点彩而成,有的还绘成各种飞鸟、游龙、走兽、鱼纹、花卉、人物等。绘画用笔简练,自然洒脱,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天地。

模印、贴花也是铜官窑特有的风格。模印是先刻划需要的花纹,制成模子,有的用刻有花纹的模子直接拍打在器物的坯胎上现出图案;有的是在薄泥片上压印出花纹,再施青釉,图案有飞凤、飞鸟、飞雁、花蝶、狮子、走鹿、双鱼、武士等。图案构图简洁,线条粗细得体。

铜官窑还开创了以诗文书法装饰瓷器的先河,这在当时十分罕见。目前,已发现瓷器上的诗词与题句,多是流传在民间的五言诗,通俗易懂,具有意境和神韵,如:“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这些诗句朗朗上口,是研究陶瓷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此外,铜官窑还把绘画、剪纸、雕塑等工艺都运用于陶瓷的装饰中,有的反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出口到西亚等地,有的出现了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情侣等西方人物形象,有的是反映马球运动场景的纹饰,还有哲学格言、民间谚语。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触摸“尘封”的官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触摸“尘封”的官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北宋官窑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