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青瓷器 > 导航 >

霁青色釉器型精美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霁青色釉器型精美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古代青瓷器 霁蓝瓷器鉴别 通过器型鉴别瓷器

2020-09-23

古代青瓷器。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现收藏于中国家博物馆。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所处时期:清。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此瓷尊敞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内敛,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外壁施霁青色釉,以金彩绘蕉叶、缠枝花卉等纹饰,近足部饰粉彩仰莲纹及联珠纹。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尊需多次入窑和施彩,制作集雕、贴、凸压之大成,工艺高超。霁青色象征河清,燕子与“晏”谐音,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乾隆时期粉彩瓷器的生产工艺达到了高峰,品种齐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绘画水平高超,器型制作精美,这件瓷尊就集中体现了这些时代特点。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最大的宫殿。唐郑锡的《日中有王字赋》中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之说。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歌颂天下太平,“海晏堂”之名应取意于此。海晏堂亦是圆明园中最著名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不幸的是,圆明园这一世界名园连同海晏堂于公元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最终沦为一片废墟。当年海晏堂内的实情实景后人已无从得见,这件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也因此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延伸阅读

国宝档案 历经辗转的海晏河清瓷尊


海晏河清瓷尊

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霁蓝海晏河清瓷尊,尊身高31.3厘米,口径宽25.1厘米,圆口卷唇,直颈,鼓腹平底。瓷尊通体施霁蓝釉,口沿、颈、肩、腹均描有本金彩线纹、叶纹、缠枝莲纹,近底饰粉彩凸雕莲花瓣,莲瓣和联珠纹各一道。足底的金彩线纹,与口沿相互一致。瓷尊身的左右饰白釉海燕双耳。这件瓷尊是清乾隆鼎盛时期的皇家宫廷艺术品。

海晏堂

海晏堂是圆明园长春园里西洋楼景区最大的宫殿。海晏一词取自唐朝郑锡《日中有王字赋》中“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记载,意指大海风平浪静,黄河流水澄清。当这座宏伟的殿堂建成后,乾隆皇帝龙心大悦,立即下旨要景德镇官窑特别烧制两件瓷尊,陈列在海晏堂内。几经周折,两件巧夺天工的霁蓝粉彩海晏河清瓷尊终于出炉了。在乾隆皇帝五十大寿的当天,督窑官送上了这两件海晏河清尊。满朝文武百官惊叹不已。乾隆皇帝大喜,立即命人将两件瓷尊陈放在圆明园的海晏堂内。

光阴流逝,自乾隆晚期开始,清朝国势日渐衰微,清咸丰十年(1860)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可此时的咸丰皇帝却在圆明园庆祝他的30岁寿辰。得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消息后,咸丰皇帝连忙召集众大臣商量对策。这时,朝廷中的一个弄臣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只见他偷偷命人将圆明园的一尊海晏河清尊搬到了皇帝上早朝的龙书案上。第二天,咸丰皇帝上早朝时,忽然发现海晏河清尊摆放在书案上,这令他颇为惊讶。这时文臣当中一人出班启奏,说道:“先皇高宗五十寿诞之时,国泰民安,有人献上海晏河清尊。今日此尊神奇到此,定是暗示我朝可以永享安乐,四海升平。”咸丰皇帝一听,顿时心情愉悦,即刻命令在圆明园的同乐园连演四天庆寿大戏,而此时英法联军则加紧了军事进攻。咸丰十年八月初,英法联军进逼北京,这时的咸丰皇帝才开始着急。在大臣的建议下,咸丰皇帝以到承德木兰围场打猎为由,仓皇逃往热河。自此之后,北京城屡遭英法侵略军进攻,圆明园收藏的百万多件中华珍宝或被抢劫或被砸毁,或随着英法联军放的大火付之一炬。那两件海晏河清尊,一件难逃厄运,被带到了海外,而另一件则奇迹般地劫后余生,留在了国内。

慈禧皇太后

时间流转到光绪年间。一天,慈禧百无聊赖,决定到中南海的西苑各处走一走。当她来到曾经居住过的仪銮殿时,看到的是废墟一片,不免有些伤感。于是,她不顾国库空虚,决意要在仪銮殿的旧址上重建两层西式洋楼,取名海晏堂,专作接见、宴请外国女宾之所。海晏堂内各种建筑的装饰、家具、陈设完全采用西式,只有中国特产景泰蓝、如意和盆景例外。慈禧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竟命人将乾隆时期烧制的海晏河清瓷尊移至此堂。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位自命为大总统,又将海晏堂改名为居仁堂,在此办公和会客。后来,冯国璋、曹锟等军阀都曾先后把此作为眷属的住房。二十世纪50年代,海晏堂最终被拆除,而海晏河清瓷尊历经辗转,最终被收藏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霁蓝釉瓷器 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


·霁蓝釉瓷器

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霁蓝釉瓷器

清末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所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霁蓝釉与霁红釉一样,属高温失透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

·霁蓝釉瓷器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中国瓷器最常见的器型之琢器


琢器,瓷器在造型上的一种分类。

明代,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诗人郑廷椿在《陶阳竹枝词》中说: “鸡缸花草九秋描,侍古时将圆琢烧.” 其原注并曰: “圆琢,总名”它们之间,各有自己的产品范围,互不侵扰,就连作坊市局,制瓷工艺,生产术语、行规习俗等亦各不相同。

琢器琢器与圆器的区别仅在于成型,它是指不能完全依靠陶轮一次性拉坯成型的器物。这种器物一般都带有柄、把、嘴和棱角,如瓶、缸、罐、壶等。其中的方形器、棱角器均需用刀裁好泥块,然后用原泥调糊粘合而成。

琢器出自“玉不琢不成器”,是旧时制瓷业两大系列之一,旧时生产圆器所不能制造的大件器物和异型器物。产品具有日用瓷,也有陈设瓷,它的产品不仅与圆器有别,就连坯房布局、工种称谓、生产工艺、行规习俗等也与圆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有淀粉、大件、官盖、描坛、淡描、滑石、调削等七个行业。

琢器琢器也有粗瓷和细瓷之分,细瓷指器形精致,做工繁琐的精品瓷,一般供应给朝廷及富商,因此它的工艺水平要求很高。例如青花茶花纹双耳扁壶,粉彩桃蝠橄榄瓶,甚至小到鼻烟壶。

而老百姓日常所用的瓷器,则归为粗瓷,工艺水平要求不高,具有实用性即可。比如做工粗糙的喜字坛,喝茶的壶,汤勺。它们也都属于琢器。

霁蓝釉|釉色蓝如深海 光感明亮如宝石


霁蓝釉是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

霁蓝釉碗

清末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所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 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霁蓝釉与霁红釉一样,属高温失透釉,以氧化钴(CoO)为呈色剂。

明宣德时期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宣德霁蓝釉主要有以下特征:

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4、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5、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精致的霁蓝釉

明成化至嘉靖时期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浓郁的霁蓝釉

清代时期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