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鉴别 > 导航 >

水点桃花:燃情岁月中的一抹红

水点桃花:燃情岁月中的一抹红

瓷器鉴别 瓷砖 陶瓷文化

2020-01-19

瓷器鉴别。

1975年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期间文艺界遭受打压,在这种特殊的压制的时期,“7501”毛瓷却以其四绝超尘于世,实为难得,其陶瓷工艺精良,绘画装饰简洁而富有深意,点寸间带有诗意,实乃陶瓷博林中的精品。

1975年初,江西省委、景德镇市委按中共中央办公厅要求,为毛主席生产一套既能保温又能防尘、容量合适的生活用瓷。中国轻工部陶瓷研究所接受了这一任务,取代号“7501”,中国轻工部陶瓷研究所总共烧制22窑共数千件毛泽东主席专用瓷。“7501”毛瓷属于中国红色官窑,中国红色官窑经过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三面红旗”、“三年自然灾害”、“文化革命”以及以后的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在各种特定的历史时期,“红色官窑”产品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中,“政治第一”,“一切服从、服务于大众”成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指导思想和方针。尽管“文革”中为不计成本、只求精品的“红色官窑”,在制作了大量印有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文革”专用宣传口号的生活用瓷外,也生产了一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精美艺术瓷,例如“7501”毛瓷:制作出来的产品,不仅不含镉、无铅毒,而且重量轻、色泽美,釉色亮丽,如同“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毛瓷”四绝:白如玉,景德镇独有临川高岭土,烧制出来的瓷器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明如镜,瓷器表面如镜面一般泛银青色光泽;薄如纸,瓷壁厚度不足毫米,透光度极佳接近透明,最特别的是如此薄的瓷器注入开水却无烫手感;声如磬,用手指轻敲扣瓷器,声音清脆悦耳。这些瓷器装饰上追求简洁、端庄、稳重、典雅并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器型线条流畅,造型饱满大方,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毛瓷水点桃花茶杯

“7501”毛瓷的陶瓷装饰主要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7501”毛瓷陶瓷绘画釉上彩主要以釉上水点桃花纹、釉上水点红梅纹和釉上翠竹红梅纹三种纹样构成,釉上彩组汇聚了当时陶研所的艺术家采用流水工作线形式,把水点程序按步骤分工合作,如拍图、点玻白、点洋红、画枝干、画叶、点托、结果、填色、贴底款等。设计者刘平的水点桃花纹最为有名,其借鉴中国画写意没骨画法,先用玻璃白水点花瓣,画出花形,再用水调彩料,在玻璃白上二次点染,下笔准确、轻捷,作品达到花头娇嫩的效果,清新脱俗,工艺不凡,由于毛主席对此花式的满意,所以“水点桃花”也被专用来指作“毛瓷”。釉下彩主要以釉下红梅纹、釉下芙蓉纹两种纹样构成,釉下彩装饰一般覆盖在釉层底下,经1400摄氏度高温烧结后,其耐腐蚀性强,无有害元素流出,是最为理想的陶瓷装饰,特别用于日用瓷中。在绘画工艺上采取中国画的写意没骨形式与分水填色,其没骨画法在精修的坯胎上用墨线勾以轮廓,在进行点色绘画,墨线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消失;分水填色即在墨线中加入乳香油成分,在填色过程中根据墨线轮廓自行将颜色分开,这样画面层次感增强,颜色干净。这两种绘图工艺使得“7501”毛瓷生气盎然,着色轻重得体,明快老练,颇具大家风范,代表着中国20世纪制瓷的最高水平。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主席爱梅一生,“7501”毛瓷绘画装饰元素大多数除了水点桃花图就是翠竹红梅,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竹子它代表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梅竹题材的瓷器体现出用瓷者的器宇不凡,坚韧不拔的蓬勃志气。翠竹红梅由老艺术家黄海云、舒松水勾勒绘制,其造型设计形态生动,用色浓淡转折相宜,富有空间感,枝杆用色有度,花丝、花蕊错落有致,整个画面给人以静制动、高雅大气。

陶瓷装饰艺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陶瓷艺术,“7501”毛瓷作为可以代表红色官窑文革时期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中国艺术的时代化、多元化的新领域,是我国人民智慧与凝聚力的载体,是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对于研究我国“红色官窑”陶瓷,无论从历史出发还是现实出发,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7501”毛瓷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陶瓷工艺技术、造型形式、设计思维和材料的特殊性、艺术语言的多样化等都可以直接引发欣赏者独有的审美感受,“7501”毛瓷装饰独特的审美韵味将会大放异彩。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抹“青”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

青花山水人物纹罐(清·康熙)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青花瓷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时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谓各取所需。

随着如今收藏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评价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话。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于难以掌握青花瓷制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识别,也有少数做工较为精细的赝品需仔细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发暗,不流畅明快,花纹也较为凌乱随意。其次,如果肉眼难以确定真伪,我们还可以动用科学仪器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别。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之所以其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南京古陶瓷收藏专家周道祥先生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当下,“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不仅成为了歌曲传唱中国风的对象,而且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

没骨花鸟艺术之美“水点桃花”


粉彩瓷是我国陶瓷的一种传统装饰方法,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它以精良的工艺、细致的材质、清秀俊雅的色彩在世界享有盛誉。其中粉彩花鸟画尤为出色。从雍正时期开始,粉彩花鸟装饰即致力于追求恽南田没骨花鸟画效果,然而,由于工艺技术与历史原因,使其长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没骨表现。直到“珠山八友”刘雨岑创造了“水点桃花”的技法,才宣告了粉彩瓷没骨花鸟装饰的最终成熟。

景德镇7501水点桃花毛瓷器茶杯

一、粉彩没骨花鸟艺术的发展

提起恽南田,绘画艺术界无人不知。其成就是复兴、发展、改造、形成了清朝时其颇具影响力的没骨画技法。追根寻源,历来视徐熙之孙徐崇嗣为没骨花鸟画之鼻祖,恽南田在《花卉册画跋》中亦说:“没骨牡丹,起于徐崇嗣。”从中指明“数百年其法无传,余为古人重开生面,欲知后人之所崇尚也。”还有明代的孙隆即运用了没骨法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实为清代没骨花鸟画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恽南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没骨技法进行大力改造与创新,其技法之精熟,功力之深厚令人叹止,以致效仿者众多,形成唯美的没骨花鸟流派。直至当代,恽南田没骨花鸟画影响力经久不衰,仍散发出夺人的艺术魅力。

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而粉彩花鸟装饰极为盛行,颇受恽南田为代表的没骨花鸟绘画艺术之影响,成为清代粉彩花鸟画的发展之主流。在清代粉彩瓷创烧前,以传统的釉上五彩为瓷上主要装饰,其对线条的格外重视致使没骨之法无用武之地。到了康熙晚期,受珐琅彩的影响,粉彩瓷才应运而生,粉彩与民间气息浓郁的釉上五彩开始在风格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粉彩瓷的兴起也正是恽南田的没骨花鸟画极为风行之时,因而粉彩花鸟装饰逐渐受恽南田没骨花鸟画的风格影响而大行其道,到雍正年间粉彩瓷产业进入了鼎盛时期,没骨花鸟画风格也因此在雍正粉彩瓷上广泛流传,成为当时粉彩花鸟画的主流风格。当然,因雍正粉彩受传统风格的影响太深,没骨花鸟装饰并未完全排斥线条的运用,其装饰的形式及外观,已经融入了恽氏没骨花鸟画技法,只不过粉彩线条轮廓注重柔淡工细,因而并未在画面上引人注目,但比传统釉上彩有着明显的进步。

在当年,粉彩装饰的革新可以说是与没骨花鸟装饰绘画分不开的,它影响着陶瓷文人的思路,也直接促使釉上五彩花鸟装饰的衰微。这是因为粉彩花鸟装饰的没骨风代表了清代宫廷审美倾向而受到帝王的关注,并由官窑进一步影响至民窑。但从长远的发展趋势及技艺角度分析,雍正年间粉彩花鸟达到高峰以后便未见到有新的进展。一直遵珣旧的程式。无疑这不利于粉彩没骨花鸟艺术的发展,直至民国,陶瓷文人的崛起,改变了粉彩花鸟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刘雨岑的粉彩没骨花鸟绘画“水点桃花”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革新作品。

二、“水点桃花”的传播者

历史不可能沉静的,民国时期就涌现出一批文人瓷画家,他们锐意创新,在继承清末浅绛彩文人画风格的基础上,其艺术特色与传统的粉彩花鸟绘画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也就被称之为“新粉彩”。而在民国陶瓷艺术进步人士中,“珠山八友”无疑是杰出的佼佼者。刘雨岑就是以花鸟瓷画而闻名遐迩。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粉彩花鸟风格。其颇具传统色彩的花鸟瓷画画风工细,清丽雅致,颇得恽南田神韵,采取的仍主要是与雍正粉彩类似的技法,操作上先淡描线勾勒轮廓,再填以玻璃白以油料洗染明暗层次,具有浓郁的宫廷院体气息。在此基础上,刘雨岑不断地深入进行技艺探索,并终于独创了一种“水点桃花”技法,不勾线条,只以色料渲染。

景德镇手绘高档陶瓷餐具-水点桃花

刘雨岑独创的“水点桃花”技法是以绘制桃花为典型,但不是专一的绘制桃花而采用此技法,没骨绘制技法是技艺的通称。此技艺的创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此后,“水点桃花”的技艺效仿者越来越多,因为它是粉彩花鸟完全意义上的没骨技艺革新。他借鉴中国画的写意,不用勾勒轮廓线,先用玻璃白水点花瓣,画出花形,再用水调彩料,在玻璃白上进行第二次点染,“湿不流,干不枯”,下笔准确轻捷,桃花疏密有致,浓淡相宜,色彩鲜艳饱满,花瓣娇嫩欲滴。一枝桃花,清丽纤巧,俊秀飘逸,既简洁又美观。工艺上改变了以往用油料洗染的技法。而这种技法源于没骨花鸟国画技法,因此该技法是粉彩技艺中的一种创新。刘雨岑的“水点桃花”融国画之精髓,含没骨之技法,得瓷上国画之美誉而大放异彩。形成既具工笔基本态势,又融入写意点虱的新气象。以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用瓷都由粉彩“水点桃花”来装点,可见“水点桃花”的装饰之大美。

三、 “水点桃花”装饰之美

粉彩“水点桃花”既不同于工笔重彩风格,也不同于水墨写意之技法,而是兼具工笔与写意二者特色,在构图形式与章法上有着与工笔花鸟相同的严谨工致,而又不会受到工笔勾染之法的限制,具有更为自由的表现空间,显现出独特的没骨之美,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记载徐崇嗣的没骨绘制技法:“不用笔墨,直以彩色图之,谓‘没骨图’。”从徐崇嗣的言论中可理解色彩的运用是没骨画的成功与否。由于粉彩“水点桃花”色调的多样性,因此色阶层次丰富,掌握得当,一笔之下见光影,所谓光影就是摄影术的光影处理技法,使色、光、态、韵相结合,致使色彩层次表达得更丰富。由此达到色中之色、色外之色的生动、和谐的效果。

顾名思义“水点桃花”可见“水”的运用与否是决定色彩之美的根本,因此创作者应对“水”与“料”的控制须掌握得当,利用水晕的变化而使花朵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甚至四季的变化都能完美体现,更为巧妙的是“无色之色”,也就是一笔晕染,玻璃白底上并未均匀着色,而是有大量留白之处,不但不影响色彩的表现,反而折射的层次如光影照射,显得更为鲜活自然,因此“水”是该技艺的创作之魂。

形式之美也是粉彩“水点桃花”具有的特点。从形式上分析,该艺术多取文人绘画式构图,诗、书、画、印一应俱全,有着一种浓郁的书卷气息,使之作品高雅,构图简洁。而且构图多为折枝式,清新雅致的文人画风无所不在,设色工丽,构图严谨,浓厚的院体气息映入眼底。使之不失高雅,不失华贵,所表现的花卉题材成为雅俗共赏的形式之美。

粉彩“水点桃花”另一美那就是立意之美。透过一件优秀的粉彩“水点桃花”之作,可领略创作者以借物抒情来表达自身丰富的情感,它不仅因其色彩和形式之美而为人所喜爱,还因立意之美丰富画面之意境,虽然桃花是一种花卉形象,但要把桃花那种柔而不弱、艳而不俗,枝枝挺立,骨子里蕴含着一种劲健的傲气表现出来,那需要创作者有着自身的品格和修养。否则就会失其神韵,失其精髓,更谈不上优秀之作。

孔雀蓝釉:那一抹雨过天晴的惊艳


孔雀蓝釉是一种美丽的色彩釉,其釉色之名称是以孔雀羽毛为标准,釉色偏绿的称孔雀绿,釉色偏蓝的称孔雀蓝,也有人称之为“法翠”、“法蓝”等,孔雀蓝釉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釉光华丽,品种丰富多彩,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法花,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品种。

纯净辽远丝路生辉

“孔雀蓝釉”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其制品在唐宋期间的商贸往来时被带到中原并在金、元民窑中陆续制作。从金、元产品工艺看,十三世纪的磁州窑系翠蓝器水平相对较高,至今有不少绘画精美的“翠蓝黑花”器存世。

中国在宋代已经开始生产孔雀蓝釉器物。在唐代,中国的孔雀蓝釉已经受到西亚的影响。据目前考古发现表明,孔雀蓝釉器物传入我国,最早可追溯到五代闽国刘华墓出土的3件孔雀蓝釉陶瓶。

刘华墓出土的3件孔雀蓝釉陶瓶均为小口、长鼓腹、小底,状如竖立的橄榄。瓶子表面施一种介于蓝、绿色之间的釉色,釉层较厚,学术界称此种釉色为“孔雀蓝釉”或“孔雀绿釉”。至于其来源,当与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海外交通贸易密切相关。五代闽国时期,王审知等统治者积极推动海外贸易,“招徕海中蛮夷商贾”,福州、泉州等地的贸易港口因此形成“填郊溢墎,击毂摩肩”的繁荣景象。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当是通过当时的海外贸易渠道输入福州的。

刘华墓出土的这3件来自异国他乡的孔雀蓝釉陶瓶,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同时诉说着千百年前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这些表明在中国陶瓷大量输入中亚、西亚的时期,也有少量的外来品传入中国。

清初·孔雀蓝锥拱蕉叶夔纹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秘冷艳世所罕见

景德镇在元代浮梁瓷局建立后也制作过一些孔雀蓝釉器,釉上还烘烤金彩双角五爪龙纹装饰,可惜大部分金彩发掘前饱受土壤侵蚀已经脱落。从整体发掘情况看,元代出土器品种较少,说明当时御厂孔雀蓝釉制作尚未成太大规模。

明宣德时期制瓷发展迅猛,孔雀蓝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统治者对御厂瓷的严格要求促使其单色釉、釉下青花制品精益求精。明代孔雀蓝官窑瓷器,在当时就极为名贵,成功的作品不多。现在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更是寥若晨星。

清代绽放至臻至美

清代是中国制瓷的鼎盛时期,尤其是早中期,为我国陶瓷史上的巅峰时代。而孔雀蓝釉这一品种在明代晚期曾一度产量剧降,难觅其踪,但到了康熙年间,孔雀蓝釉器又开始兴盛起来,并逐步走向孔雀蓝釉史上的又一高峰。

康熙孔雀蓝釉较明代宣德、成化烧造的釉色变化更多,有的浓重葱翠,有的淡而纯净。雍正、乾隆时,孔雀绿釉瓷器的造型种类较康熙时更为丰富。清代中期以后,制瓷业逐渐走向衰落。

清康熙孔雀蓝釉瓷

大英博物馆藏

沉静高贵藏界宠儿

孔雀蓝在制作初期时种类并不丰富,随着它的呈色、胎釉结合等诸多特性慢慢被人掌握,在陶瓷界的应用也渐趋广泛。根据制作品种,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三类:孔雀蓝单色釉、孔雀蓝青花、与孔雀蓝有关的混和彩瓷。

釉色之中,“孔雀蓝”有着大多古陶瓷收藏家公认的美丽,那是一抹雨过天晴的色彩。2004年,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孔雀蓝瓷盘以1238万元的港币落槌小小一块瓷盘竟能追捧到千万元的天价,可见其美丽色彩对于收藏界的诱惑力。1989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宣德孔雀蓝釉暗花盘拍卖成交金额港币374万元。

孔雀蓝作为铜釉家族成员之一,是铜釉介于还原与氧化两大气氛之间的中间色,其进步发展为制瓷者充分了解铜元素化学性质、掌握其他发色、推动新釉制作起到了铺垫作用。在元朝以前的彩瓷萌芽时期,孔雀蓝能独成体系,对活跃当时的彩瓷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彩瓷繁荣的明清时期,它又以不同角色融入单色釉、青花、彩瓷中,为制瓷发展添砖加瓦。

“7501毛泽东用瓷”水点桃花瓷的第一次拍卖


1996年12月14日,有人把68组88件“毛主席用瓷”委托北京的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次在京城进行了拍卖。这场“毛主席用瓷”的拍卖活动,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新华社、美联社、法新社和国内外许多电台、电视台、报纸的记者,都来到预展和拍卖现场采访报道。挪威国家电视台还制作了一部有关“毛主席用瓷”的电视专题片,当年圣诞节前在挪威播出。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到:“这是在购买一段历史。”;香港的《大公报》和《文汇报》都说:“这批瓷器的拍卖和天文数字之价格,显示人们对这位革命领袖极大的崇敬。”

这次拍卖会是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举行的,拍卖场上有数十人参与了竞买过程,当首件拍品“中号水点桃花合器”以6.2万元落槌时,场上即刻沸腾了。在每一件瓷器的竞买过程中,号牌林立,此起彼伏,每件瓷器的成交价格都超过了原来8,000-10,000元的估价许多倍。最终,68组“毛主席用瓷”全部成交,总成交价达870万元,平均每组瓷器12.8万元,最贵的一组拍出了66万元,创下了当代新中国瓷器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

“毛主席用瓷”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拍出这么高的价格?

这就要说到“文革瓷”。在我国当代陶瓷史上,文革是一个重要时期,陶瓷界和收藏界常常将这一时期的瓷器称为“文革瓷”。“文革瓷”的制作工艺、造型和风格均有独特而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革后期的1975年,江西景德镇曾专门为毛泽东主席制作了一批“毛主席用瓷”,这是中国当代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当时对外严格保密,因此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毛主席用瓷”代表了新中国“文革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这一史实就是因这场“毛主席用瓷”拍卖会才得以大白于天下的。

“毛主席用瓷”的由来是这样的:

1974年,江西、山东、湖北等五大名窑所在地的省革命委员会接到了中央指令,要为毛泽东主席设计、制作一套生活用瓷,要求它超越前代,代表出当代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各地都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设计方案和样品,经选定,设在景德镇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提交的设计样品一举夺魁,它是以明朝正德官窑瓷器的器型为基本造型蓝本,采用半薄胎高白釉新工艺制作,瓷器通体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在白色釉面上饰以粉红色桃花并有绿色相衬的“水点桃花”图案。后来,景德镇陶研所又采纳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建议,对原设计进行了三项重大修改:

1、传统的釉上彩的原料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因此要改为釉下彩的生产工艺;

2、因为毛主席政务繁忙,饮食无定,所有的食用容器都要加配盖子;

3、将“水点桃花”的图案改为毛主席喜欢的梅花图案。

此方案确定后,经当时的“中央文革”审阅,报毛主席批准,于1975年初,由中央正式下达了有关生产文件,代号为“7501工程”。

“7501工程”生产文件正式下达后,江西省公安厅厅长带领工作组亲赴景德镇监督此项工程的实施。轻工业部陶研所集中了一批景德镇最优秀的陶瓷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及高级工程师徐亚凤、刘平和彭召贤等人。此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极其严密,窑场四周都设立了岗哨。

1975年底,景德镇烧制出千余件“7501瓷器”。这批质地极佳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它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从这批上品中又精选出两套,每套138件,并派专人护送到中南海。每套中包括:9-15厘米盖碗48件;15-30厘米盖碗(又称合器)40件;1号和2号茶杯各10件;调羹10只;布碟10只;醋壶、酱油壶、胡椒筒、牙签筒、香烟筒、烟灰缸、饭锅、品锅、大汤勺、茶叶罐各1件。

毛主席水点桃花7501专用瓷合盒器

陶研所接到上级指示:生产“7501”余下的产品要全部就地销毁,不得保留。但实际上当时陶研所只销毁了以盖碗为主的一小部分瓷器。余下的除一部分陈列在该所贵宾室的珍品柜以外,其余均封存入库。

文革后的1982年,陶研所将所封存的部分“7501瓷器”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其中也包括试验时留下的釉上彩“水点桃花”。不过,分发瓷器时,只分了碗、盘、杯、勺等小件物品,像饭锅、品锅等大件产品和盖碗等均未分发。

1986年,国内一位陶瓷收藏家开始注意到“毛主席用瓷”的特殊价值,因此开始在景德镇陶研所的职工中进行收购。在最初两年里,他所收的产品中大部分是釉上彩试验品“水点桃花”,只有少部分为釉下彩产品中的碗和盘,但均无盖子。直到1989年,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落成时,轻工部举办了一次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陶研所来京参展,带来一批所藏的“7501”珍品,有碗、盘、壶、合、锅等容器,并均配有盖子。这是当时除中南海藏品之外人们所能见到的最多、最全的一套“毛主席用瓷”。这位陶瓷收藏家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不失时机地将其全部买下。

1992年,新加坡一位商人也得到了消息,开始在景德镇收购散落民间的“7501”瓷器。一年后,他把收到手的瓷器运往新加坡展出,引起了轰动。

这次“毛主席用瓷”的拍卖会使得景德镇人也高兴异常,他们认为,这场拍卖会的成功,为中国的当代瓷器争了光,也为那些年萎靡不振的景德镇瓷器的推广销售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佛山陶瓷品牌排名品牌 记者手记:陶博会的一抹丽影


第26届佛山陶博会11月2日启航,在中国陶瓷总部、中国陶瓷城、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三大展馆同时进行。小编受到领导的“懿旨”,到位于华夏陶瓷城的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逛一逛,看看有什么“大料”可报。因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今届的陶博会明显冷清了不少,行业内大型的品牌基本上都是按兵不动,只在内部搞优惠活动,活跃在陶博会上的基本都是一些新兴的品牌,安排几个模特搔首弄姿,弄几幅广告画引人注目,弄点茶点希望有客商停驻歇息,想要一些出人意料的活动或者是看点,小编游玩许久也并未有所惊喜,正打算“摆驾回宫”时,突然看到右前方竟然有大批人头在涌动。在如此低迷的行情下,竟然出现这么匪夷所思的一幕?废话少说,小编立即冲上去八卦一下,说不定会有什么劲爆新闻能够填充一下版面呢!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佛山陶瓷品牌排名前列的金雅陶陶瓷在搞活动。走进展位,立刻被井然有序排放在展架上的陶瓷新品的璀璨夺目吸引,高清超晶石系列、复古大理石系列、和田玉系列微晶石等多款花色新颖、工艺先进的新品,吸引了不少的观众驻足观赏。今届的陶博会,许多企业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金雅陶陶瓷能够在如今世道还能活跃在陶博会上,也必有它优越之处,小编仔细走进一群正全神贯注听导购介绍的客商中,一探究竟。只听到导购娓娓道来:“我们金雅陶的超晶石绿色环保,经1250℃高温煅烧,除去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同时采用超晶石成型技术,砖体融合度高,深加工无裂纹,防污性、耐磨性、抗折度远远强于天然石材,另外,选用名石,设计用心,拥有近100%的镜面晶质,更具透度。”有不少的参展观众时而停下脚步用手机拍下了新品做参考。

接下来,小编坐上了佛山陶瓷品牌排名前列的金雅陶专车到金雅陶的总部进行参观。富丽堂皇的金雅陶总部展厅以全新的简欧风格呈现,汇聚了产品配套、家居展示、配饰设计等全面展示了金雅陶陶瓷的企业风采和产品实力。小编在参观之余,还无意中听到两参展商提到之所以会继续选盟金雅陶,是因为金雅陶的终端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以及齐全的产品线,还有产品以及企业的稳定性。金雅陶陶瓷举办的经销商培训活动,也让他们继续给予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理由。如今进行200万豪礼活动,也是他们到现场的动力,希望在参观陶博会之余也能满载而归。今年的金雅陶就像是扎根了数百年的“参天大树”,尽管周围已经狂风暴雨,但它依然纹丝不动,傲然挺立。正所谓树大根基牢固,看来金雅陶能够跻身于佛山陶瓷品牌排名前列,吸引众多经销商是有它自身的过人之处的!在如今的行业环境,企业要生存必须要坚持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赢市场,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营销模式和管理策略,趋利避害,才能在市场的混战中脱颖而出。

兴辉米兰轻奢色彩瓷片 给现代风一抹沉稳的色彩


绿色是生机,是生活中不会消泯的生命力量,各种各样浓郁沉稳、活力张扬的绿色系,在演绎着极具高端质感的品质风景线。

来自森林深处的浓郁绿色,低调内敛与深邃神秘,氤氲着奢华的气息。森林绿,鲜明而饱满的色彩特性,沉稳有活力,作为流行色彩中的熟面孔,在时尚界愈挫愈勇。从优雅的内搭、衬衫、外套,到低调奢华的皮草,森林绿通通都能轻松驾驭,气质出挑。

时尚界备受大牌们宠爱的森林绿,除了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森林绿的包包同样很美,无论包包是皮质面料或者磨砂质地,都会自带雾面光感,与森林绿碰撞出极致的文艺气息,复古又彰显青春。

实际上森林绿并不是纯粹的绿色,它带有一丝似有若无的蓝调。蓝调的沉静,绿色的清新,如一米阳光照进了密闭的树林,碰撞出森林绿的文艺稳重感。

威尼斯商人39°柔光护眼系列丨现代艺术砖 一抹柔光看得见的健康


天然石材触感,细腻纹理,光滑表面独揽光泽晶莹、细腻柔和的界面,既有特殊的釉色特征,又具备着特殊的强化基质结构,使砖面光线扩散漫反射,柔和光感,使其更为光洁自然、柔美亮丽。真正实现了威尼斯商人瓷砖39°柔光砖的。柔、净、简、美的突出效果。

39°柔光古玉石

土耳其米黄PWD6906

600900mm(一砖多面)

土耳其米黄是一种大理石,出产自土耳其。

土耳其地形复杂,从沿海平原到山区草场,

从雪松林到绵延的大草原。

这里是世界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砖面的丝丝纹路,是岁月的痕迹,

是土耳其波光粼粼的湖面。

灰、白、黄等自然简约的色彩运用,

给人安全舒适的感觉,

放松身心,得到内心的宁静。

“万绿丛中一点红”是什么瓷器


论及瓷器收藏界中数一数二的品类,青花瓷当仁不让,是历史悠久、精品频出、妇孺皆知的名瓷。然而青花加以点缀装饰,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美态之后,却另成品类,独具风采,得名为“青花釉里红”,也是收藏界的传奇之瓷器。那么这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瓷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瓷器呢?

首先,顾名思义,“万绿丛中一点红”,即是在青花的基础上加之红色釉料,经过复杂的烧造方式而成瓷的。因为其瓷胎雪白光润,扣之有脆响;釉面明澈轻薄,观之有明光;青花明晰端雅,有名瓷之风范,加之一抹红色,造型雅致端庄,色泽妖娆明艳,在青花瓷中可谓独有一番风情,所以得“青花釉里红”的名号,也是直白地表现了其烧造方式与美态特色。

其次,青花釉里红瓷器属于瓷器中的釉下彩类别,虽然是釉下彩,烧造难度却丝毫不亚于釉上彩。青花瓷与釉里红瓷都是景德镇窑口的拿手作品,也是景德镇窑口率先将两种技艺融合在一起的,以兼二瓷之风采,但一件成品“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成功,对于窑口条件、技艺娴熟程度、整体烧造氛围要求都极高,所以最终成瓷量小,且因为其烧造难度大,所以后世仿制者也有限,造成一瓷难求的盛况。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烧造青花瓷所采用的着色剂为钴,成色幽蓝鲜亮;而烧造釉里红瓷器采用的则是铜,成色艳红妖娆,这两种着色剂所需要的窑炉温度与氛围条件都完全不一样,所以在烧造青花釉里红瓷器的过程中需要精密设计,反复推敲,还需要合适的瓷器窑炉温度、烧造氛围,天时地利人和占尽,最终才能使得成瓷既有青花瓷的典雅端庄,又有釉里红瓷器的雍容华贵,成为一时之风尚。

而如果从瓷器朝代上看,青花釉里红瓷器技艺发展成熟时期是在康熙乾隆时期。这一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不仅双色交相辉映,红的煊丽,青的典雅,风靡一时。并且,尽管这一时期青花釉里红瓷器出品稳定,精品颇多,但毕竟成瓷数量有限,且流传于世者更少,经过岁月侵袭,能流入今天的收藏界的青花釉里红瓷器,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水点桃花:燃情岁月中的一抹红》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水点桃花:燃情岁月中的一抹红》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