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珍贵瓷器 > 导航 >

瑞典回赠中国18世纪珍贵陶瓷

瑞典回赠中国18世纪珍贵陶瓷

古代珍贵瓷器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2020-10-09

古代珍贵瓷器。

令北京故宫人员赞叹的瑞典藏中国十七、八世纪古陶瓷26日将在北京故宫午门城楼展馆揭开历史面纱,其中18件精美瓷器由赞助商沃尔沃集团出资50万元购买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十七、八世纪是中国外销瓷最为辉煌的时期。1732年,一艘名叫“哥德堡号”的瑞典商船启航,驶向广州港,从此大量瓷器、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进入瑞典,由此开辟了以哥德堡港为起点的远东航线——海上丝绸之路,该商船后来在返回时距哥德堡港仅900米处不幸触礁。故宫博物院与沃尔沃集团主办的《瑞典藏中国外销瓷展》在这一背景下,展出181件(套)文物,主要展品为沉没的“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上来的中国外销瓷、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以及仰韶文化的遗存、故宫收藏的16件(套)18世纪的文物等。届时瑞典王国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将出席开幕仪式。

沃尔沃卡车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吴瑜章说,让中国古代外销瓷器在中瑞建交55周年和北京故宫80华诞之际重归故里,这是沃尔沃为中瑞文化交流献上的一份礼品,也是大公司的一种社会责任。

扩展阅读

19世纪的荷兰国宝蓝陶


大约400年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中国的青瓷带到荷兰。50年后,制陶业在荷兰蓬勃地发展起来。尤其是在代尔夫特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这里曾经活跃着32家陶瓷制造厂,并被称为欧洲的“瓷都”。如今,这座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工厂成为了那过往辉煌中仅存的标本,“代尔夫特蓝陶”也已成为荷兰的国宝。

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建立于1653年,荷兰制陶业的巅峰时代。他的第二任主人在蓝陶产品的标志中引入了一个小瓶的符号,所以直到如今它还保留着“陶瓷小瓶”的别称。19世纪初,在与英国的韦奇伍德陶瓷以及欧洲一些其他的陶瓷制造业的竞争中,荷兰制陶业受到重创,1840年前后,“陶瓷小瓶”就已成为了代尔夫特仅存下来的陶瓷厂。1876年,代尔夫特土生土长的一位工程师优斯特(JoostThooft)接管了这座工厂,并决心在这里重整旗鼓。他将自己名字的缩写“J”加入了陶瓷制品的商标中,并存留至今。代尔夫蓝陶一直受到皇室的亲睐,并于1919年被荷兰皇室授予“皇家”称号。

虽然荷兰蓝陶源自对中国青瓷的模仿,但却独具一格,荷兰的蓝陶是陶器,而中国的青瓷是瓷器。代尔夫特蓝陶与中国青瓷相较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蓝色可以变幻出千万种不同的层次。因此,画师可以在陶器纯白的底色上非常完美的表现出明暗,实现空间与体积的塑造,以再现油画的效果。

同期声:画师西蒙·范奥斯腾

这儿你可以看到我用这种颜料调出的深浅不同的颜色。在中国的青瓷上你或许可以画出3种颜色,或许4种吧,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我们是在陶器上作画,我们在陶器上先上上一层釉底料。就因为有了这样一层底料,陶器的表面上就可以附着深浅变化万千的蓝色了。

解说:穿过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商店和精美绝伦的博物馆,便是蓝陶的生产车间。除了绘制的过程以外,代尔夫特蓝陶的其他制作工序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这里原料被混合成陶土,模具被制作,各样成品和半成品被烧造。

代尔夫特蓝陶的原料选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陶工人将这些黏土用水搅拌后注入事先设计和制造好的模具中,待干燥收缩之后,便获得了最初的陶器。而后,工匠们将会对其进行修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之后上上一层薄薄的釉底料,并将其送入窑中进行初次烧制。这些陶器而后被交到画师手上。

同期:画师安妮克·摩尔

我们在一个全白的盘子上作画。这个盘子已经烧过一次了。我们首先要画上轮廓。我们有一个模板纸,看这张纸上有小洞。我用碳素粉在模板纸的后面擦拭,之后就在盘子上留下了画面的轮廓。然后,我就开始画了。你看颜料是黑色的。这是一种含有氧化钴的特殊颜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变为蓝色。

解说:画师们会在这些或瓶或罐、或盘或碟上描绘出各种图案。这是整个蓝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初次烧制后的陶器结构疏松,表面的孔状结构能在瞬间吸附颜料,画笔一旦有错,便会成为废品。之后,这些陶器将由工人再上上一种透明的白釉。这层釉会在烧制温度达到1200度的时候融化为透明的玻璃层,由此手绘的图案露出了它们最后的妆容,最终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成品。

在所有蓝陶制品的背面或者底面你都会看到一个皇家代尔夫特的标志。这个标志的顶部是一个小瓶子,这是这座工厂的第二任主人留给它的纪念。然后是一个字母“J”,来自于19世纪重振工厂的新主人优斯特(JoostThooft)的名字缩写。之后就是Delft的名称,再接下来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画师的名字缩写,右边是2个字母的制作年代编号。代尔夫特蓝陶的这个皇家标志就好像中国画的落款,它是鉴别蓝陶真伪的重要依据。

1915年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第一件蓝陶画盘,之后圣诞画盘成为了代尔夫特蓝陶的一个传统。通常圣诞画盘被做成两种规格,直径为25厘米的大盘,或者18厘米的小盘。每一年画盘上都会被绘上独特的图案。

在博物馆与工厂的中间是一个小而精致的花园。在这里还留存着建筑装饰陶瓷昔日辉煌的剪影。这些建筑装饰陶瓷都产于1895--1980年间。皇家代尔夫特曾有一批类似的展品去过巴黎参加了1889年的世博会。

虽有千万精美收藏,但如今的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在参观者眼中似乎更像是一个博物馆了。由于工艺复杂、产品精美等原因,“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出品的蓝陶售价不菲,仅仅一个10厘米大小的物件,就要卖到近百欧元。昂贵的售价使得这样的传统工艺品在近年来也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处境。您或许可以把代尔夫特蓝陶看成是那个制陶业辉煌时代的标本,在岁月里已经失去了它的光泽。您也可以相信它是一粒种子,积蓄着荷兰制陶技术的精华,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再度绽放。

瑞典王国与中国彩绘瓷器


在200多年以前,北欧的瑞典王国有个地位显赫的贵族,他酷爱中国的彩绘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专人万里迢迢到中国来定制瓷器。他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严格地按照贵族等级的标准预先绘制了成套的图案,要求中国工匠必须依照他的图案烧制彩绘瓷器。

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几个月才到达中国,不幸的是携带的制瓷图案被海水浸湿了,周围渗出一圈淡淡的水痕。

中国工匠接到图案后,发现了上面的水痕,但由于无法核实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实原作,把水痕也当作图案的组成部分烧制在瓷器上。

这位贵族收到成品后,起初有些不高兴。他认真地拿成品跟原稿核对,才惊奇地发现瓷器上水痕的成因,情不自禁地赞叹中国陶瓷制造者的技艺高超绝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这件由于误会造成的瓷器成了极为绝妙的珍品,如今它已经成为瑞典无价的国宝,也是中瑞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物证。

高超的中国制瓷工艺,令瑞典贵族折服


《西湖十景艺术瓷碗》当代名家作品

在200多年以前,北欧的瑞典王国有个地位显赫的贵族,他酷爱中国的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专人万里迢迢到中国来定制瓷器。他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严格地按照贵族等级的标准预先绘制了成套的图案,要求中国工匠必须依照他的图案烧制彩绘瓷器。

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几个月才到达中国,不幸的是携带的制瓷图案被海水浸湿了,周围渗出一圈淡淡的水痕。

中国工匠接到图案后,发现了上面的水痕,但由于无法核实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实原作,把水痕也当作图案的组成部分烧制在瓷器上。

这位贵族收到成品后,起初有些不高兴。他认真地拿成品跟原稿核对,才惊奇地发现瓷器上水痕的成因,情不自禁地赞叹中国陶瓷制造者的技艺高超绝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这件由于误会造成的瓷器成了极为绝妙的艺术品,如今它已经成为瑞典无价的国宝,也是中瑞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物证。

看百年前瑞典人的中国厨房


200多年前,西欧的瑞典人最昂贵时尚的厨房是什么样的?记者在自治区博物馆展出的《海贸遗珍》上找到了答案:用中国的青花瓷装点厨房最为流行,厨房里的盘、碗、杯、烛台、罐,还有咖啡壶、茶壶、汤盆、盐罐等皆是清一色的中国青花瓷。在瑞典人眼中,它们代表了优雅和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

青花瓷是在素胎上用钴蓝料绘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素雅瑰丽,光洁细密,不仅国人喜爱,外国人也视之为珍宝。

这些中国的青花瓷从何而来?中国广州。远在唐宋,广州的对外贸易就十分活跃。到了1757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关闭除广州之外的其它所有口岸,“一口通商”时代的广州外贸进入全盛时期。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市舶体制,使广州成为外销瓷器的重要港口。全国各大窑口的瓷器大批聚集于此,远销海外。

那时候,瑞典东印度公司有一艘著名的远洋货轮——哥德堡号,从1739年到1745年间曾三次来到广州,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不断地运回瑞典。自明末清初开始,欧洲刮起了中国青花瓷旋风。哥德堡号最后一次远航广州,在返回途中触碓沉没。后被证实,在这艘巨轮所载的100吨瓷器中,四分之三是中国青花瓷。由此可见瑞典人对青花瓷的狂热。

在欧洲,中国青花瓷不仅利润诱人,且市场空间很大。一时欧洲本地冒出不少“山寨品”,然而中国青花瓷的烧制技艺是那个时代绝对的“顶尖科技”,岂是容易“山寨”的?欧洲的能工巧匠们前赴后继忙活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做出了很“很中国”的欧洲青花瓷。“山寨”中国瓷直接推动了欧洲制瓷业的升级,后来,英国韦奇伍德、德国道森都成了欧洲新兴的制瓷中心。到了这时候, “本土化”的青花瓷的才走入欧洲的寻常百姓家。

在《海贸遗珍》展,品味这些曾经外销的青花瓷珍品,犹如穿行在一道奇异的艺术长廊中。看看这件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纹杯托。壶上绘着尘顶的西式阁楼,却配以中式的小桥流水。有意思的是茶壶盖上的纽却是欧洲常见的草莓形,把手也是装饰感很强的西式造型。东方神韵和欧洲人的审美情趣自然地融汇一体,是所有外销青花瓷最迷人的地方。

据说,当时的广州商人接到西欧的订单后,造价最昂贵的请景德镇的工匠烧制,更多的是将景德镇烧制的白瓷运送到广州,广州的工匠按照外商提供的图案,绘制后,重新烧制。完全实现了产销对路。

今天,站在这些素雅瑰丽的青花瓷面前,不能不惊叹广州人的开放心态和商业眼光。要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前提一定是了解世界。

古瓷片也珍贵


20多年来,金州有个“民间考古家”,在拆迁地、垃圾堆里开始拣瓷片,如今他创下了瓷片收藏的全国之最

三万古瓷片记述金州沧桑

凝神端坐在一摞摞码放整齐的古瓷片中间,老董的表情平和而愉悦:这是元青花,这是清粉彩,这是象牙白,这是大王碗……而金州古城的兴衰荣辱、世事沧桑,也仿佛从一块块残破的陶片、碗碴古拙的花色里鲜活和流动起来……

垃圾堆里拣回3万古瓷片

金州区北门口永安小区董文清的家像间古色古香的文物店,三面墙壁的博古架上摆满高矮错落、形态各异的古瓷瓶,使本来就很狭窄的空间显得越发拥挤。细一看,这些古瓷大多布满裂痕或残缺破损了。老董打开博古架下的壁柜,里面摆着一摞摞古瓷片,揭开床边一条床单,下面竟并排摆着3个大木箱,一箱陶片、一箱民窑瓷片,另一箱是相对珍贵的官窑。

记者被眼前如此丰富的古文明断片所惊愕,而老董说,这只是一部分,在他和三哥、六弟家楼下的小仓房里,还码放着几麻袋沾着泥土的“原汁原味的”古瓷片,加起来有3万多片,这些都是他23年来从拆迁改造的古城里、从倾倒在海边的建筑垃圾堆里拣回来的宝贝。

董文清小的时候,家就住在古城的孔庙附近,那一栋栋青砖灰瓦的老宅,那民风纯朴的街坊邻居,还有八仙桌上擦得锃亮的掸瓶、茶盏,甚至家里吃饭用的砂钵、瓦盆,现在想来都有一种古拙的美。一位老邻居搬家走了,小文清在那间空荡荡的老宅里拣回一只掉了“耳朵”的瓷瓶,捧回家收藏在柴草垛里,后来,它碎掉了,但瓷片上精美的花纹却让他怎么也割舍不下,那种残缺的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似乎愈加可人。

1983年,金州古城陆续开始了拆迁改造,那些扒倒的老宅、那些从地下挖出的陶陶罐罐,变成了一车车垃圾被运去填海或掩埋。一次路过工地时,董文清拣到一把石斧,他把它带回家,把玩了好多天,多么久远的古城啊,这些早年的东西、这些老祖宗用过的物件可能再也见不到了,董文清心里再次燃起了对老城的眷恋。

“这是汉代的灰陶碗,这就是汉瓦,这是汉唐时期的瓦当,你看它做工多讲究。”老董拿起两块“土疙瘩”说,两块瓦当上各有一幅美丽的纹饰,都是手工捏出来的,一块是菊花,老董说那是装饰在一般富裕人家房檐上的,象征着美满幸福;另一块是狮头,是官宦人家镇邪用的。

屡遭白眼的“拾荒人”

1983年,董文清29岁,是陶瓷厂的装卸工,每天下了班,他就抓起钉耙、镐头一头拱进工地,把那些人家看来一钱不值的“破烂”拣回家。

老董说,收集瓷片是个累人的活儿,尽管有时也能在搬空的屋子里拣到“一半个儿”破损的瓷瓶、杯碗,但那些大多是近代、民国的东西,稀奇的都在地下:一两米深是明清的,三四米深是元明的,汉唐、宋、辽金的都在五六米、七八米深的地下。而且要赶在工地的围墙盖起来之前快挖,否则,工人们进来,工地就封闭不让外人进了。多年来,在这种“抢救式的挖掘”中,老董也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一般盖小黑瓦的是古宅,地下可能有更久远的陶瓷碎片,大黑瓦的多是民国时期的房子;二是看土层,如果是生土,就不动镐了,熟土发黑,说明有人生活过,那里面才可能有被丢弃的瓷器碎片。”说起一套套的经验,老董倒真像个“民间考古学家”了。

家里的瓷片越多,董文清就越为之着迷,他上瘾了、痴了,从“小董”一直挖成了“老董”。工地封了,老董就一天天死守在铁门外看着挖掘机施工,后来工头们都认识他了,有时挖出一两块瓷片就随手送给他。等翻斗车一出工地,他就跟着跑,骑自行车跟不上他就打车追。建筑垃圾排放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金州西海、毛茔子、大房身……一车“黄翻”拉20多吨垃圾,他得倒腾四五天,像小时候“翻地瓜漏儿”一样仔细,也就能找到五六块碗碴。雨下得越大,老董越在家里坐不住,他仿佛看到一块碗碴被冲出了地面,冬天,瓷片冻在土块上,怕碎,他不敢往下撬,连同土疙瘩一起抱回家,放在暖气旁烤……

很多人以为老董是个拾荒的,工地、垃圾场上的拾荒人却同样嘲笑他:“拣点废铜烂铁还能卖钱呢,你拣那玩意干啥?”不客气的老人们干脆骂他不务正业:“你拣个破碗要饭去啊?”可怎么嘲讽也改不了老董的痴心了。

拣片钧瓷险赔上命

“家有金银元宝,不如钧瓷一片。”老董对手里的一块钧瓷格外珍视,那是他拼了老命拣回来的。那是1999年秋天,老董正在西海填海的垃圾堆下耙土,忽然看见一小块透出蓝绿色玉光的釉片,他不顾一切向前扑去,连上面喊“来车了”都没听见。抓出来一看,半个钧瓷碗!这时上面一车垃圾倒下来,土直埋到他胸口,他挣扎了好一会才爬出来,鞋丢了,海水涌上来,下半身沾满了污泥,他却“乐彪了”似的跑回家,一连把半个碗搂在被窝里稀罕了好几宿。接下来的半个多月,老董在被埋的地方不停地刨,果然又找到几块钧瓷碎片,遗憾的是,最终他也没能把它拼成一个整碗。

老董的经验是,找到一块碎片,它周围常常会出现“另几半”。那个布满裂纹的乾隆天蓝砂马蹄笔洗是他在卢大臣旧居的院子草窝里拣到的,回到家拿放大镜粘到最后,就差一小片,后来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把四大院整个“筛”了一遍,连火柴杆大小的草棍都不放过,终于在一小片纸壳下面,找到了粘在油污上的残片。而那盏明青花油灯上残缺的地方,他花了4天才找到,这些年他也养成个习惯:发现好瓷片的地方,过了一两年走过时也要再蹲下来瞅瞅,他觉得说不准什么时候,那些残缺的瓷片就被他找到了。字串7

练成“半个鉴宝专家”

老董最爱看考古、鉴宝的电视节目,爱人、兄弟没少给他买收藏类的书刊,老董一本本“啃”,愣是练成了“半个鉴宝专家”。

每拣到一块瓷片,老董都习惯性地先搓搓底,看落款,清乾隆之后,为避“江山破碎”的讳,瓷器底儿上不再落皇帝的年号,代之以窑号,没有落款、窑号,就看釉、看胎、看画、看烧碗时碗之间摞起来的垫点,哪个年代的,是钧窑、哥窑,还是龙泉,定窑……心里就有了个大概。有时老董也逛古玩市场,只是很少发现真品,在他看来,那些古董花瓶大都抵不上他的一块碎片。

大连东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白文宏看了他的收藏振奋不已,白文宏说,目前个人收集瓷片最多的只有万余片,老董收藏类别之广、数量之大创下了新的个人收藏瓷片之最。而且其中不乏精品,如宋辽金元时期的钧窑、元代的红绿彩、宋代的影清瓷、金元时期的磁州窑、明代宣德字款青花、康熙单色釉等,都极为珍贵,有的在博物馆里也很少见。尽管因为破碎,它的市场价值远没有整瓷那么高,但有些好的残片,价格也在万元左右;它上面的彩绘,往往都是工匠们手绘的,有的可能是大师的遗作,只此一件,因此有着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比如晚明时期的青花彩绘就很写意,代表了那一时期的画风。特别是瓷片上残留的器型、画面和文字,承载着两汉以来金州人民2000多年的用瓷、生活的文明史,另外,这些古瓷片也是学习鉴定瓷器的实物教材。

目前,白文宏已邀请董文清加入收藏协会,并准备为老董收藏的瓷片出本讲述金州古城用瓷历史的书。

珍贵的素三彩


寿星,是民间传说中主宰人间寿夭之神,即南极老人星。在古代,寿星的地位极为崇高,《尚书》说:“(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中“寿”排在首位,可见人类对长寿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自东汉起,祭祀寿星与敬老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列入历朝历代的祭典,并由帝王亲自主持祭祀仪式,直到明代洪武年间才废除。但此后,民间对寿星的崇拜却更为普遍了。自有寿星崇拜以来,其形象有一个逐渐演变发展的过程,到清代已基本定型。河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清康熙年间的素三彩“寿星捧桃瓷像”,就是一位天庭饱满、鹤发童颜的古装老者,手捧鲜桃,含笑而立,那慈祥和蔼的面容,令人感觉可亲可敬……由此可见,银发长须、头高额隆、大耳短躯、面目慈祥———凡此种种形象特点,于寿星而言是缺一不可的。素三彩,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釉上彩瓷器品种。这种工艺始创于明成化年间,到清康熙时已日臻成熟。这个时期景德镇的素三彩瓷器极负盛名,是素三彩制品最为精致的时代。素三彩常见的颜色有黄、绿、紫,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颜色中没有红色等鲜艳色彩,显得素净、淡雅,故名“素三彩”。当然,“三”在文言中有“多”的含义,所以素三彩并不限于黄、绿、紫三种颜色,譬如这件“寿星捧桃瓷像”中,寿星的内衣为绿色,飘带为黄色,外衣和靴子则是施以褐色釉。在此,黄、绿、褐虽皆为素色,但釉色却很鲜艳,因此并不给人以沉闷浓重之感。

据陶瓷鉴定大师耿宝昌回忆,20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曾下文在全国征集搜寻素三彩器物,但所获甚微。另据琉璃厂的老人回忆,真品清康熙素三彩大件,在民国时期就已罕见。近些年来,国内外各大拍卖会上的各类素三彩也很少见,其中尤以清康熙时期的素三彩价值最高。据悉,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寿星捧桃像”,是1965年束鹿县信托公司收购的。尽管其可能是曾散落于民间的旧物,但其完好的外观却显示出十分完美的品性:瓷质坚致细密,刀法娴熟、雕工细致。老寿星神态自若,清秀飘逸,古拙厚重与秀丽轻盈的气象兼而有之,清康熙素三彩瓷之珍贵,由此可见一斑。字串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