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茶具 > 导航 >

汝窑茶具怎么养才更好

汝窑茶具怎么养才更好

古代瓷器茶具 汝窑瓷器鉴别 汝窑瓷器气泡鉴别

2020-10-10

古代瓷器茶具。

汝窑,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汝窑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以玛瑙为釉,其外观看起来明亮而不刺眼、如玉一般温润;由于釉层较厚,所以汝窑表面常有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鱼鳞”等多种形态。

采用汝窑烧制而成的茶具,不仅具有釉色怡人、造型古朴、手感润滑的特点,还能够很好地将醉人茶色展现出来、与茶融为一体;更值得称奇的是,经过长时间使用的汝窑茶具,茶色会附着于开片处,形成不规则的花纹、增强其观赏性和润滑度,这也是许多人喜欢使用汝窑茶具的原因之一。

当然,要想把汝窑茶具养得色泽温润明亮、金线花纹均匀雅致,还是需要有些讲究的。今天我们就来俩聊“汝窑茶具怎么养才更好”这个话题。

避免接触清水和茶水之外的物质

为了保持茶具的清洁、无异味,无论什么材质的茶具都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清水和茶水之外的物质;像汝窑这种有开片、吸附性相对较强的茶具,更是应该避开有油污、异味大的地方。曾经看到有人拿汝窑杯去装酱油,简直是暴殄天物啊;比较常见的是拿汝窑杯去装果汁的……你中枪了吗?

及时清理,保持干净

要养好汝窑茶具,很关键的一点是不能偷懒——在喝完茶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清理,不然茶渍会附着于茶具表面的不同地方,等到风干之后就不容易清洗,长此以往会造成茶具表面色泽不均匀。

在及时清理茶具的时候,切忌使用钢丝线、毛刷之类的东西对茶具进行清洗,防止对茶具表层造成损伤;只需借用清水手洗、然后将茶具倒扣沥干,就能保证茶具的干净整洁。

闲置可惜,常用光荣

有些人觉得汝窑茶具比一般茶具更为可贵,所以拿到手后舍不得用——事实上,长时间闲置的汝窑茶具,色泽会渐渐变得暗淡,只有经常使用才能越养越润。所以,如果手里有比较好的汝窑茶具,记得要经常使用才能发挥其价值。

其实,养好汝窑茶具说起来也没那么难,只需注意一些细节、却无需过分讲究——因为,我们使用汝窑茶具是为了更好地泡好一壶茶,而不是为了养好茶具才去泡茶。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汝窑茶具的鉴别与制作工艺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茶具 功夫茶具称。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汝瓷始烧于唐,兴盛于北宋(公元1086-1106年的二十年间),因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亦称"汝官瓷".汝瓷制作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烧成技艺高超,由于铁还原达到了最佳效果,超越了当时所有的窑口,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而失传。元以来,历代仿烧不断均难成功,所以弥足珍贵,成为稀世珍宝。

汝窑瓷器在北宋时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汝窑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

汝瓷是一首无字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是一串跳动的音符,是一曲文化的绝唱;是一道华夏文明的灵魂

鉴别方法

造型方面

仿品显得呆滞,缺乏神韵。尤其是采用注浆成型者,更缺乏神韵。所仿汝窑三足弦纹樽往往胎体过厚。笔者曾问仿制者为什么不将胎体做薄些,回答说是胎体做薄了极易变形。看来还是胎体配方存在问题。另外,臆造的器型也很多,尤应引起注意。

釉质方面

仿品的釉质很难达到与真品完全一致,往往带有乳浊感,普遍偏向"钧釉",釉色也多偏蓝。釉面不是无开片就是开片无不及而过之。

制作工艺方面

支钉痕不是过大就是过小,钉痕的颜色往往过白。

还见有在仿品上錾刻乾隆御题诗者,只要看看真正的汝窑瓷器上所錾刻的乾隆御题诗就会发现,仿品上所錾刻御题诗的字体根本达不到乾隆时的刻诗水平。至于在仿品上包金镶银者,更是别出心裁之作。

与之紫砂茶具良好的沟通,养出属于自己的鉴赏标准


玩壶也就是养壶,是人与物的交流和沟通。用手或毛巾之类的柔软织物摩挲的过程就是和紫砂壶的沟通过程,日久它便能闪烁着五彩纷呈的光华。根据小编多年的经验,养壶用茶第一当选台湾高山冻顶的乌龙茶,其次是福建安溪乌龙茶以及铁观音,再其次是红茶。因为乌龙茶、铁观音是半发酵茶,兼有红茶性温的特点。在玩壶时最好用山泉水,因为它是自然之水没有任何异味,不会干忧茶叶的香气。千万别用自来水,因自来水是漂白粉的气味,能直接破坏茶香的醇正。不要用花茶来养壶,是因为花茶花味太强烈,会冲坏别的茶叶香味。

有些旧壶、古壶,虽不出自大家之手,但都十分可爱,不禁使小编想到曼公云:“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这才是真正欣赏紫砂艺术的艺术观,他给你从古典中品尝到各种各样回味无穷的滋味来,使你爱不释手。道理也是如此,假如过分约束在法度之中,钻牛角尖,不免给人有一种犟和倔、机械和呆板的感觉,缺乏手工艺趣味,陶,不仅是有严谨的制作造型工艺,它还有土的衣钵和火的艺术,在土与火稍有不衬中,难免会有一点缺陷的产生,只要不在显见之面,疵点勿超越一定的标准,它仍存在玩赏的生命力,虽则与比较完美的作品相比价值上稍逊一筹,但在艺术品欣赏中这种难得的、特殊的、出格的更有它的一种特有价值之处,“窑变”为宝,所以无需从这些微细处去过分计较而认为不足。阳羡名陶录云:“吴迪美曰‘用涓人买骏骨,孙膑刖足事,以喻残壶之好’,伯高乃真赏鉴家,风雅又不必言矣”。恐就是这个道理了。

用养壶之法,也能养好紫砂茶具、紫砂雕塑和整个紫砂艺,充分显示紫砂艺自发暗之光,入手可鉴,久且色泽生光明的真帝,还报人间。小编的朋友是个制陶(制壶)艺人,对泡茶、养壶能使紫艺术显现真、善、美的灵光实相,仅刚入门。他将这滴水穿石、不烦不燥的养壶之功,细拭保洁、日久持恒之科学养壶之术,当作了一种培养志趣的方式,令人叹服。同样我们也能从茶具文化、陶艺术中得到我们要得到的东西,得到应得的成果,从中陶冶我们的性情,以此达到美的休闲文化之享受,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地。

怎么辨识汝窑仿品与真器?


而在制作工艺上特别讲究,产品质量精益求精,非上乘而不取。它既继承了隋唐釉下刻画和堆贴的工艺传统,又吸收了越窑的施釉工艺特点,还借鉴了定窑成熟的印花技术和耀州窑的支钉托烧技法,创出了汝窑特有的印花青瓷风格。加上它在瓷釉中掺进了玛瑙末,烧成后色彩丰富,为青瓷诸窑中所独有。

汝窑因河南省宋时的汝州而得名。宋元以来,在汝州地区民间烧造民用青瓷的有不少窑口,主要有宝丰窑、临汝窑、新安窑、宜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以及黄河以北的焦作窑、鹤壁窑、安阳窑等,这些窑口,规模不一,烧造技法和装饰风格也各有特色。但为后人推崇备至的御用汝窑瓷器则只在宝丰县的清凉寺窑烧造。御用汝瓷烧造时间短,前后仅约50年左右。因是供皇宫专用,质量要求极高,凡不合格之品,一律打碎,就地埋藏,因而,存世物品极少,所存下的就是珍品之中珍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存留的宋代御用汝窑瓷总共也不过在70件左右。据此可知,现下市场上偶而见到的所谓宋汝窑瓷,真品的几率是极少极少的。

那么,瓷库镇中国小编邀您一起如何去识别真正的宋代御用汝瓷以及其历代的仿品呢?下面对其鉴识的要领作一简单介绍。

一般的初步目鉴也就是从胎、釉、形制、装饰工艺等几个方面着手去鉴识。即:汝窑的胎一般都是所谓的“香灰胎”,即色如燃过之香的灰色,即灰中略带点黄(也有一些是土灰色),胎质细腻但不够坚硬致密,制胎较厚实,击之声音较低;釉色以天青色和蓝灰色的乳浊釉为主,内外均施满釉,薄而均匀,釉面是亚光的,可见细小的鱼鳞状或冰裂纹的开片,棕眼处可见细小的蟹爪纹。因为釉中有玛瑙末,因此,迎光在釉面可见一层微红色,釉薄处可隐见羊肝色;釉下气泡稀疏、细小,有“寥若晨星”之说,若在明亮的光线下,侧面稍作摆动看釉面,可见釉面上有点点气泡状,稀疏、细小(也有少数大如星斗的),就如辽阔天空中有几颗星星在闪烁。但,这只是釉面表层所见,如能从其断面看,在釉的中、下层接近胎体的地方,则有一层参差不齐、大小不等的气泡,用肉眼就见到;形制上须符合宋代瓷品的常规制式,大多数系仿照古代青铜器的形式,盘、洗等物的圈足常是卷曲外撇成八字形;制作工艺以模制为多,因此,形制规正,较少雕饰,绝大部分器物为素面无饰加“圆唇”,一般都采用支钉烧法,支钉数在3到5枚,不会更多,超过5枚的很可能就是仿品。

在这些都得到肯定之后,还要作进一步的辨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玉质感。真正的汝窑器玉质感极强,釉面是亚光的,这是汝窑器有别于其他窑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以玛瑙入釉,温度高了容易玻化,为了追求玉质感,在烧造中相对温度偏低,致使胎釉的玻化程度不高,在胎釉上有些特别之处可作为鉴识的一些依据。

由于烧造温度偏低,促使其胎的玻化程度不高,有微生烧现象,胎质就不如同期的越窑、定窑、龙泉窑来得坚硬致密,而相对显得疏松。为了保证其牢固度,胎体就做得相对较厚实。如是有残之器,则可在断面看到胎质较干枯和发涩,有许多间隙和空洞,若用少量的水抹上,可见很快就被涩胎所吸干。若反之,则就是后仿之品。

有研究证明,宋代御用汝窑用的是高石灰釉,烧成温度不超过1220℃,因为超过了就得不到玉质感,而且釉会产生流淌。迁就了釉面,胎就不能完全致密化。于是,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下,各种釉面的表象如下:烧成温度在1050℃-1100℃的月白釉釉面呈完全失透感;烧成温度在1100℃-1200℃的粉青釉釉面玉质感最强;烧成温度在1200℃-1230℃的天青釉则开始出现玻璃质感;根据釉面玉质感的强弱,对应各种釉色的烧造温度,参考上面几方面的鉴定要素,即可大致判断是否真正的宋代御用汝窑瓷。

如何养茶宠


什么是“茶宠”呢?

时下有一种新兴收藏品,本身非常趣稚可爱,名字叫做“茶宠”。对于经常喝茶的人来说,茶宠并不陌生。在茶楼、茶叶店或是不少茶友的家里,都有一张大茶桌或者茶盘,上面除了杯、壶等茶具之外,还会摆放上几个茶宠,茶宠或有吉祥寓意,或有文化气息,或是搞笑逗乐,或是趣味童真,全看主人喜好。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人品位和生活情趣,茶宠也迅速发展起来。茶宠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直接,其内涵直白,价格也大众化,所以很容易就被众多收藏人士当成收藏品。

时下的收藏热,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热的一种。许多文化习俗、审美习惯都体现在收藏品之上。像茶宠,在市面上常见的有神兽茶宠、情趣茶宠、谐音吉祥茶宠等。其中神兽茶宠,有朱雀、金蟾、貔貅、长寿龟等,因其在传说中都有各自的神通,或辟邪、或镇宅、或旺财、或赐福,人们在把玩茶宠的时候,无形中也会有一些美好的心理暗示;还有谐音吉祥茶宠,凸显了汉字的文化与魅力。比如说一只脚之上有蜘蛛图案,寓意就是“知足常乐”。

紫砂茶宠

茶宠真的会升值?

收藏茶宠,不用计较是否出自名家之手,是否稀有品,更不用为鉴别真伪而苦恼。不少茶宠藏友,几年下来收藏了几百只茶宠,完全出于个人的欣赏角度。不过,这小小的茶宠也有不小的升值空间。

那么怎样养茶宠呢?

养茶宠也和养小动物一样要有耐性和爱心,一只漂亮的茶宠,是茶人花时间花心思慢慢“养成”的。茶人会在自己喝茶时用茶汤轻轻地浇淋自己的宠物,或者用茶扫蘸茶汤涂抹表面。年长日久,茶宠就会滋养出茶色,变得温润可人,茶香四溢了。

1.茶宠物并不是只有普洱茶才能养,主要是因为普洱茶的茶质养茶宠很容易出效果。

2.一般选择形制适中的,不要太大,因为还要考虑让茶宠身体的大部分起到蓄水存水的功能。

3.养的过程中,只需用茶水浇濯,不要用白水。这样才会摸上去有温润顺滑的手感。

4.陶质也分好坏但不是问题,日常维护中每天必须用刷子清扫,定期用茶布摩挲,使之保持一定程度的亮泽。

5.茶宠物和紫砂壶一样,时间长了也会升值。

6.可以采用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种方式开养:人工发酵即把新养宠物丢在茶桶里,根据自己喜好焖泡上2-4天再拿出来,自然可以达到迅速吃水。自然发酵只能假以时日,慢慢形成上述效果。

紫砂茶具or陶瓷茶具?


茶具知识介绍,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下面有小编为您介绍茶具知识。

气韵温雅的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典雅精美,气质独特,自明朝正德年间以来已有500年历史,而以江苏宜兴出品最负盛名。

紫砂茶具由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料制成,其气孔细微、密度高,有较强的吸附力。用它沏茶,不仅不失茶的色、香、味,更不易霉馊变质,使用较长时间后,以沸水注入空壶亦有茶香。此外,紫砂壶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是光亮照人。因此在选购紫砂壶时,凡经打磨抛光、上蜡、擦油而光亮的多为新壶,正宗的紫砂茶具是干净整洁,经一段时间使用才生光泽。仅一件紫砂壶就要经数十道工序制作,当然,这样纯手工完成的艺术品价格也不斐,目前市场上有三四万元一把的紫砂壶,最便宜的有一二百元一套紫砂茶具,消费者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进行选择。

细腻敦厚的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在茶具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价格适中而更多地流行于寻常百姓家。具体可分为青瓷茶具、精陶茶具、彩陶茶具等等。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泛蓝,如冰似玉,有的宛若碧峰翠色,有的犹如一湖春水,再加上茶具独特的造型,给人以极美的视觉感受。除了运用传统的浮雕、暗刻等工艺手法,釉色上也有娇嫩明润的颜色。而精陶茶具则多洁白无瑕、华丽精致,属于陶瓷新品,兼有陶和瓷的特点。精陶茶具色彩和谐悦目,有的壶身还经过素刻、镶嵌、描金、丝绸印花及化妆土装饰,光彩照人、异常精美。至于彩陶茶具则釉色润厚、绚丽多彩,颜色十分丰富且纯正,观之赏心悦目、乐趣无穷。

陶瓷茶具有一壶四碗一套的,也有一壶六碗一套的,有的还配有托盘。有较好的耐冷热激变的性能和较高的抗冲击强度,比较实用。市场上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能适合较多人的品位。陶瓷茶具的特点,传热较慢,保温适中,与茶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沏出的茶有较好的色、香、味,而且此类茶具一般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尤其是宜兴的紫砂壶是陶器中的珍品,造型雅致、古朴,用来泡茶,香味特别醇郁,色泽格外澄洁,久置也不易走茶味。

以藏养藏投资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在大街小巷浅吟低唱的《青花瓷》,不仅以它那温柔委婉的曲调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而且以它含蓄隽永的意境勾起了人们对营造此氛围的为首者——青花瓷浓厚的兴趣。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在我国7000万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当中,以“捧瓷大军”最多,而在瓷器收藏品当中,青花瓷又是收藏者的首选。据悉,清代官窑青花瓷中的珍品在10年内价格能翻上千百倍,这是物有所值,还是市场炒作的结果?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市场,如何鉴定青花瓷?记者近日就此问题对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孙欣进行了专访。

千锤百炼的“国瓷”

“说起青花瓷,不得不提去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发生的一件轰动全世界的事。一件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以1400万英镑落槌,一举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格纪录,成为中国价值最高的传统艺术品。”孙欣如数家珍。

“鬼谷下山”之所以具有这么高的市场价值,孙欣认为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历史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决定的。

而青花瓷的文化历史价值又与其科技工艺价值密切相关。火与土的艺术,1100℃-1300℃的高温烧制,这些独特的工艺使青花瓷的文化历史价值得以较好的保存,纹饰千年不变。青花瓷也因此成为了研究中国时代特色和历史风格的最好工具,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被誉为国瓷。

青花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在明代渐成主流,在清代发展到顶峰。青花瓷的魅力不仅来源于逐渐完善的科技工艺技术,而且取决于逐步成熟的美学艺术。

以唐青花为主要收藏方向的职业收藏家孙欣说:“唐人原本不喜欢蓝色,西域的波斯人和伊斯兰人才喜欢蓝色。在唐代,青花瓷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交换,换取外汇。直到元明时期,一些文人把中国的水墨画艺术用于青花瓷的装饰后,青花瓷才形成了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国人的最爱。”

在目前市场上,元代的青花瓷卖得比较火,炒得也比较热。此外,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传世和出土的青花瓷比较多,收藏爱好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拨开“云雾”见真身

对于大众来说,认识青花瓷的价值容易,但是鉴定青花瓷的价值、真伪却很难,那么如何鉴定青花瓷?孙欣认为,首先要走出“年代越久远的艺术品,价值就越大”的误区。一件艺术品有4种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科技工艺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前三种价值决定它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前三种价值的综合判断决定了一件艺术品的价值,而不是越老的东西越值钱。

“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哪个窑口生产的)、“评价值”是鉴定青花瓷的四句行话。随着市场造假之风的盛行以及造假水平的提高,真伪问题成为了目前收藏家所需承担的最大风险。

鉴定青花瓷的真伪,孙欣介绍目前最好的鉴定方法就是科鉴与目鉴的结合。目鉴就是用眼睛去看胎、看釉、看造型、看材、看纹饰,这是一种传统的鉴定方法。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的科学仪器,运用物质化学或者光学的方法对传统艺术品进行科鉴。

由于一件艺术品有其自然和社会属性,因此,目前比较理想的鉴定方法就是科鉴与目鉴的有机统一。其中科鉴是基础,目鉴是关键。目鉴需要长期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科鉴适用于各层次的人群。

除了真伪的问题,孙欣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还要注意市场问题。作为经济主体的收藏家必须要懂经营,对艺术品市场有所了解,对特定的客户群有所了解,在收藏过程中学会以“藏”养“藏”,即以藏品来养藏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宋代曾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茶坊、茶肆等是市民阶层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充实文化生活的场所。宋代饮茶内容丰富于前朝,“点茶”广为流行,“斗茶”时尚兴起。点茶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宋时一般饮点茶多用白釉、青白釉、青釉盏等。斗茶是先斗色,再斗汤。徽宗皇帝亦常与臣属斗茶,并著《大观茶论》,其中“天下之士励志青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夹之精,争鉴裁之别。”宋·唐庚《斗茶记》云:“政和三年二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斗法是先把半发酵的膏饼以净纸密裹捶碎,而后用碾子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分四次点注初沸之水,至水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即可斗试。斗茶贵斗色,《大观茶论》云:“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之,黄白又次之。”蔡襄《茶录》:“茶色贵白……”。既然“茶色贵白”,那用黑釉茶盏衬托白色茶沫和观察茶色是最理想的斗茶用器。《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镇江扬中永鑫堂收藏有一件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葵口海水纹带托茶碗(图1)。其中,托(图2)高4.3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6.2厘米,葵口,浅盘形,平底(图3)。托碗(图4)口径14.7厘米,高7.8厘米,足径7.4厘米,葵口,深腹,圈足(图5)。托与碗内里均印有海水纹。托与碗的上下组合协调完美,釉色明澈温润,淡雅。托为衬垫茶碗的茶托,目的是避免“盏热烫指”,是为了防止茶碗烫手而设计的新品种。考古发掘证明,瓷质带托茶盏、碗最早出现于西晋。

在镇江宋代文化地层中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很多,如一处50平方米的宋代文化地层中,出土瓷器标本150余件,各类瓷片5727片,其中青白釉瓷片有1224片,青白釉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器型有碗、盘、茶盏托、罐等。有的在碗底部写有墨书,如“陈”、“杨”、“蔡”、“周”、“陈”、“丁”等。而其他窑器物底部有墨书的很少。这一现象说明有可能在宋代时期镇江设有专门经营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的店铺,人们购买的多了,就在底部写上买家姓氏,以免弄错。

汝窑瓷器的釉色


汝窑瓷器是烧造铁还原的最高峰,所以汝窑的釉色它以“青”为主基调,天青、粉青、天蓝是最基本的色调,此外有豆青、豆绿、月白,卵青、葱青、灰青、蟹青、米黄等(另还发现有茶叶沫釉标本)。同色之间还有色差,有浓淡之分。

青如天: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睛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

汝窑施高铝低硅釉,属石灰釉,施釉薄而呈色均匀,釉色精光内含,温润如玉。而其他青窑瓷是低铝高硅釉,只有施厚釉才呈青色,南宋官窑是石灰碱釉,也需多次上釉才有玉质感。这是汝窑与其他瓷窑最大的不同点。晨星稀: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汝窑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汝窑釉面有许多缩釉点及黑色杂点,缩釉点是胎釉中的水份形成的气泡蒸发所致,河南汝瓷研究专家袁海清专门研究气泡问题,他说:“针孔和棕眼是气泡从胎和釉层中逸出釉面后留下的痕迹,(针孔)是末能在烧成时被流动的釉填补而有一定的深度,(棕眼)虽已被流动的釉填补,但仍末完全填平而留下浅浅的凹坑”。黑点是胎土淘洗不净。

鱼子纹: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对鱼子纹的解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釉面细小的开片细若鱼子。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但我觉得用蝉翼纹来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已,我甚至觉得,这是汝瓷的缺陷。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