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青花碗 > 导航 >

明洪武青花穿莲应龙纹高足碗

明洪武青花穿莲应龙纹高足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大明洪武御赐瓷器鉴别 明宣永乐青花瓷器鉴别

2020-10-10

古代瓷器青花碗。

明代洪武官窑瓷器,主要有釉里红和青花等品种,但传世品并不太多,尤其是青花瓷器相对更少。现存的洪武青花瓷器明显少于釉里红器,其原因可能是洪武皇帝偏爱釉里红釉,或和当时钴料因进口贸易限制而稀缺。

明洪武时期的青花瓷,是近几十年来中国陶瓷研究的重点。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洪武青花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常常把洪武青花视为元青花或者归于永宣青花之列。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过一批瓷器,其中有部分为早于永宣而又和元代典型瓷器不一样的标本。因此,当时有学者认为这部分标本应该就是洪武瓷,但这个观点并没有完全被国内的学术界所接受。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又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挖出为数不少的洪武瓷。1984年在北京四中原明宫廷库房遗址中发现数千块青花与釉里红官窑残片。1994年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又在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洪武青花,随着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洪武青花瓷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洪武青花穿莲应龙纹高足碗,非常罕见,根据推测应当为目前仅见的孤品。其高12.6、口径11.5、足径5.2厘米。撇口,深弧壁,高足。外壁口足青花各绘转枝灵芝纹一周,碗壁主纹画三爪穿莲带翼龙纹一对,底边饰双层莲瓣纹,高足为缠枝莲纹。碗壁胎骨匀薄,足稍厚,青花釉色灰青,深浅不均,多处呈现黑疵斑点,白釉洁白泛灰,底白胎坚细,胎釉一线呈浅黄色。

明代洪武时期高足碗,一反元代碗形较浅、高足较高的形制,转变为器身较深、高足略短的新造型,之后永乐、宣德继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洪武及器心带“永乐年制”四字篆印款、相同形制的甜白釉高足碗。此器口、足的缠枝灵芝纹,及高足上的缠枝莲纹,均先勾绘花朵轮廓线,花瓣边缘及花心留白,内层染青,此一特殊描绘技法为洪武青花、釉里红纹饰的独有特征。而带翼三爪应龙纹饰殊为特别,龙身鱼尾,与一般所见洪武细身龙纹有所不同。此器的形制、灰青釉色,以及花边留白的特征,都呈现出洪武青花的特色。目前为止,传世或者御窑遗址出土均无发现,极为珍稀。

可以说,洪武官窑瓷器,上承元代遗韵、下启永宣新风,是明清官窑制度之首,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器物特点,也蕴含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明洪武青花瓷器的鉴定


洪武青花瓷概念的产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因为存世量太少,见过真品的人更少,所以,洪武青花器的鉴定不为人们所熟悉。在收藏、鉴定活动中,洪武青花器有哪些特征必须掌握呢?我以为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器形。就现有资料看,洪武朝青花瓷器形伟岸,甚至要超过元青花。例如,盖罐有高达65厘米的,盘的直径多在40~45厘米,有的达56厘米,有口径40厘米的大海碗,一个小小盏托的口径居然接近20厘米。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王朝的宏伟气魄在器物制作上的反映。洪武瓷器壁比较厚实,总体给人一种雄壮拙实的感觉。

二、青花呈色。在青花呈色上,洪武青花不及元青花和后来的永宣瓷鲜亮,多闪灰或几近黑色,有一种粉类涂料被水冲刷过的感觉,料浓处有褐色结晶斑点和自然的下凹。小件器物呈色比较清丽淡雅。有人认为洪武青花器用国产钴料描绘,但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测定,其青料成分与元青花并无二致。当然,民窑生产的大量日常小件器物的青料不属此列。

三、修坯工艺。在修坯工艺上,洪武青花瓷与元青花有明显区别,改元代器物足墙斜削为平切,器底有平整的细白砂底,也有涂一层褐红色护胎汁的,有些还有明显的旋痕和淡淡的橘红色,但手抚感觉均平滑。有不少器物底部开始施釉,改变了元代多不施釉的习惯。盘类器物有的内底平坦,有的稍下陷,周边则微微突起一圈。

四、绘画题材。洪武青花所选用的装饰图案与前后相邻朝代相比显得单调,多为四季花卉,扁菊纹使用最多,也使用一些兽纹,如龙凤纹等。龙爪多为五爪,与元代的三爪、四爪不同。另外,庭院湖石、石栏芭蕉、岁寒三友、鸳鸯池塘、灵芝纹等亦常见。元代习用的杂剧故事、水藻游鱼纹已很少见。与元代图案相比,洪武青花已表现出自身的某些时代特征,例如纹饰层次开始减少,茶花叶片和蕉叶中茎留白不填色,西番莲叶和牡丹叶片普遍缩小,明显细瘦,并产生变形,有的叶片有明显的出尖现象。

五、瓷土原料。洪武器无论官窑民窑,其使用的瓷土原料都是十分优良的,但原料加工不如永宣及以后各朝精细,民窑器物胎体上常会有一些杂质。洪武器物露胎处多有火石红出现,有的呈色较重。一般说火石红重的器物时代偏早。洪武官窑器胎料的加工水平较元代有了明显提高,故胎的孔隙明显减少,而元青花器壁和外底则常见不规则的气孔。器物的白胎较少,有的胎呈灰黄色,但手感均比较平滑。器物胎底有少量氧化铁黑黄色疵点,偶有小片的窑渣粘附,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胎体有明显的润泽感。

六、釉面。洪武青花釉较元青花厚。由于釉的配方或浓度的原因,器物表面常出现较明显的缩釉斑和棕眼。常见釉面有两种,一种比较润亮,另一种是承自元代,闪鸭蛋青色,有失透感,颇似卵白釉,釉面不够亮。

七、题款。洪武青花官窑器至今未见年款,故依赖年款断代是不可靠的。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洪武青花梅瓶,肩部篆书“春寿”二字,几近孤例。民窑青花器亦未见年款。

洪武青花瓷之所以珍贵,主要是其存世量过于稀少。在故宫旧藏可以认定的百余件明初洪武瓷器中,青花瓷不过20余件,近十几年在拍场上露面的真正够格的洪武青花瓷整器也是屈指可数的,社会上收藏的洪武青花瓷更是鲜见。其次,它是中国古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是元青花与永宣青花之间重要的过渡类型,所以,洪武瓷尤其是青花瓷有着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在拍卖会上和民间有时也还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明洪武出土文物红彩云龙纹瓷器残盘片


明洪武出土文物红彩云龙纹瓷器残盘片也为其展示了明代洪武朝的一个瓷器品种而感到庆幸。通过这件瓷器残片可以让我们知道明代龙的样子。1964年初春时节,南京明故宫玉带河的疏浚工程中出土了一批明代瓷片,从中捡出了这块红彩龙纹盘残片,残盘的复原口径是15.6厘米,内心绘三朵短脚飘带云,内、外壁各绘两条龙纹。以不同的品种表现同一种纹饰,是明洪武朝(1368-1398)官窑瓷的特点之一。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官窑瓷的典型纹饰,还见到有红釉印花、蓝釉印花、外酱釉内蓝釉印花、青花印花等品种的完整器,但这种釉上红彩品种没有完整器传世;同时,残盘也是仅有的半件明代洪武朝的釉上红彩器。古瓷鉴赏家们在为这件明代瓷器的完整性感到遗憾时,也为这件盘子瓷器展示了明代洪武朝的一个瓷器品种而感到庆幸。,这就是文物考古发掘的意义,让我们还原历史的同时,又会给我们留下一些遗憾,让我们感受历史的真实性。

明洪武和宣德永乐青花瓷器特点


明代瓷器青花釉继承了元青花的特点,但是在元青花的基础上融入了汉族的审美风格,为明宣德、永乐和成化青花瓷繁荣奠定了基础,也对清代康雍乾三代的青花瓷影响深远,那么明朝青花瓷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时代特征呢?

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器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后来以秀美取胜的永乐器形演变的趋势。

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直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一周回纹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口沿内外分别描绘浪花纹和缠枝灵芝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莲瓣内绘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器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此器就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后来以秀美取胜的永乐碗形演变的趋势。此碗造型硕大规整,线条比元代碗形更显圆润,所绘纹饰笔法娴熟,线条流畅。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明洪武,高16.5cm,口径40.5cm,足径23cm。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明洪武,高3.2cm,口径14.4cm,足径8.8cm。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双弦纹内绘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里口边绘卷草纹,外壁绘云龙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瓷器胎质精细,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青花色泽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分散着极其明显的深色小星点,这种小黑斑的特征与元代和明永乐时的青花器常见的块状黑斑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此盘内壁釉下模印云龙纹,延续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装饰风格。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瓷器图片

明宣德青花瓷器特点

明宣德朝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著称,被认为是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宣德青花所用青料为“苏泥勃青”,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宣德青花的图案装饰,继承、融合了元代青花的笔绘画风,并渐趋典雅、秀丽。其纹饰以花果纹为主,很少描绘人物。玉壶春式执壶在元代至明初的南方窑场较为流行,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传统的造型,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执壶最为优美,清代各朝均有仿制。此 

明代永乐青花瓷器特征

明永乐年间,青花瓷器经过洪武朝短暂的低潮后又迅猛发展,出现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青花瓷器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期”。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由于此时烧制青花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产品呈现出浓艳明亮的蓝宝石般色彩,纹饰线条间往往会出现晕散现象,宛如水墨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与艳丽的青花相映成趣,产生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青花竹石纹碗,明永乐,高7.1cm,口径16.4cm,足径5.8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翠竹、怪石及花草纹装饰。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青白色釉。

此碗形体秀美,胎体较薄,釉面光润,造型源自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碗。碗上画面大面积留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视觉感受,完全摆脱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装饰繁缛的典型风格的影响,堪称永乐一朝开创瓷器装饰新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扁瓶

青花云龙纹扁瓶是明永乐朝(1403—1424)的官窑瓷,高46厘米。因它腹部的造型是圆形,前人浪漫的将瓶与明月相联想,所以老古玩界的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宝月瓶。同许多明代永乐朝的官窑瓷一样,青花云龙纹扁瓶带有异国色彩,这与郑和下西洋的事件有关。您看,它的造型据有伊斯兰教器物的特征,绘青花所用的颜料是产于今天伊朗的“苏泥渤青”料,特点是发色浓重,有铁质黑斑。在器物扁硕的腹部,对称绘着两条好像要腾飞而出的蛟龙。虽然器物上没有绘官窑款,但是腾龙尽显帝王之气。

高足碗


高足碗又称靶杯,于元代的南北方瓷窑已普遍烧制。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名。明永乐、宣德时继续承烧而造型较元代有所变化,碗身加高,足变矮。其品种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红釉、青釉等。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高9.9cm,口径15.8cm,足径4.2cm。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

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

明洪武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明洪武,高14cm,口径14.6cm,足径4.8cm。

高足碗撇口,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通体内外施高温铜红釉。碗心锥拱一朵折带云纹,内壁模印云龙纹,二龙均为形象一致的五爪龙,作追逐状,以两朵云纹相隔。高足内施青白色釉,无款。

过去人们将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定为元代,但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新的资料不断出土,人们采用类型学的方法,从以往定为元代的瓷器中逐渐辨认出一大批属于明初洪武时期的官窑瓷器。这件红釉高足碗无论从造型、釉质还是从所饰云纹、龙纹的特征看,虽有元代风格,但又不尽相同。与元代同一类型的高足碗相比,其胎体变薄,碗的底部更瘦(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景德镇出土陶瓷》,图版125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出版,1992年)。特别是所饰云纹和龙纹,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洪武官窑瓷片标本上的云纹、龙纹风格完全一致。因此,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年代应定为明代洪武。1979年景德镇珠山曾出土这种洪武红釉高足碗的残片。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明正德,高12cm,口径15.9cm,足径4.6cm。

靶碗撇口,深弧腹,下承以中空高足。足与碗底系釉接而成,在碗外底与足相接处明显可见有修整痕迹。外壁绿地素三彩缠枝莲纹装饰,其上结有一黄、二白、二孔雀蓝共5朵莲花,2朵孔雀蓝莲花为黄心,其余3朵均为孔雀蓝色心。碗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釉面莹亮。无款识。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15.5cm,足径4.5cm。

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

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其云气纹用粗、细线勾画轮廓,此画法对后世瓷器纹饰亦有影响。明宣德时陶瓷器物中以人物纹为题材者较为少见,故此碗为宣德时期人物纹器物的代表作品。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这种高足碗在明代万历、天启及清代的康熙、雍正朝都有仿制,其中以康熙朝仿品最为乱真,但釉面不及真品肥腴明亮,腹部欠丰满,高足线条略显生硬。

值得一提的是,此种釉里红瓷器上的三鱼纹系高温铜红釉的局部使用,其鱼纹凸起,具有天然红宝石般光泽,文献称之为“釉里红宝烧”,它与一般意义上以铜红彩描绘图案纹饰的釉里红瓷器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cm,口径19.7cm,足径8.2cm。

碗口微撇,弧腹,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圈足,碗里白釉,外壁藕荷地上绘花鸟纹,高足上饰金彩弦纹,近底绘海水江崖纹。

明洪武朝青花瓷的工艺特征


明代的青花瓷,官窑产品精益求精,晚期民窑以产品量大为特点。除了元代的窑场继续烧造以外,明代又兴起了许多新的窑场,著名的民窑窑场有: 瑶里、胡田、观音阁、十八渡、董家坞等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明代瓷业生产中独占鳌头。这里主要考察有确切地层和纪年墓出土的器物及有纪年款的器物。

明洪武朝:至今确定为洪武地层出土的器物共有三处发现。第一处是1964 年,南京明故宫出土的一批残片;第二处是1984 年夏季,北京四中出土的一批残片,第三处是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一批残片;它们虽然都不完整,但是可以作为典型器来对照完整的传世品。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馆藏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与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为完整的典型器。明洪武朝的青花明显少于釉里红,完整器更少,但从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此期青花与釉里红的纹饰和器型均相同。

此朝主要使用淘洗纯度不一的国产料,但也不排除有少数使用元代剩余进口料的情况。这一时期青料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为清新明快的淡蓝色,色调稳定,不晕散,纹饰浓重处亦能表现出青花的层次;第二类青花发色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常有明显的深色小点无规则地散布在其中,似繁星密布;第三类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灰白色。由于这种色料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锰杂质,所以纹饰中呈现出较大斑块状的黑青色,有的亦深入胎骨,呈凹凸不平状。品种主要是白地青花。

布局沿用元代多层装饰带和适合纹样两种。常见题材及特点如下:主体纹饰有各种花卉和龙纹。花卉纹有缠枝牡丹、扁菊、山茶、莲花、牡丹、菊花、月季花等什锦花卉组成的缠枝花卉纹。多用于盘、碗的内外腹壁。插在山石上的什锦折枝花卉、芭蕉园景、松竹梅,多用在较大琢器的外壁和大盘的底心。龙纹:龙的身体细长,典型的明清官窑龙纹,龙纹基本保持了元代风格,但改变了元代龙纹的矫健凶猛感,多为轮形五爪,亦有三爪、四爪的,爪与爪之间分得较开,猪形嘴,作张口伸舌状。辅助陶瓷纹饰有各式如莲瓣、卷草、回纹、意云、蕉叶、缠枝灵芝、海鸥戏水等。品字形云是明洪武瓷器的典型纹样,在多个品种上都有描绘。

胎釉:胎体洁白,瓷质缜密,但是与永乐官窑相比则显得粗厚疏松,胎体中有针眼状或细小的裂隙。瓷泥可塑性好,器物绝少塌底、夹扁的弊病。釉面肥润,白中泛青,圆器类口沿均有积釉现象,形成一圈明显的自然厚唇状。有些器物釉层较厚,可见细小釉泡攒聚密集,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尤其是浅淡的青花纹饰,在这种肥润的釉面下,更显幽青雅致。

造型明洪武朝青花瓷器的造型主要有碗、盘、菱花口盏托、执壶、玉壶春瓶、石榴形瓜棱大罐等。碗口径在20 厘米左右与40 厘米左右的两种墩式碗最常见,分直口圆唇和撇口两式,深弧腹,圈足平切,釉底。盘约20 厘米和45 厘米两种口径的盘子最常见。分菱花口与圆口两式。菱花口盘的造型为宽折沿,浅弧腹呈瓜瓣式凸棱,圈足平切。南京玉带河明故宫出土的青花三朵云纹盘残片无口沿,但结合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同样纹饰的完整霁红、霁蓝釉盘看,为浅腹,大圈足,圈足根内外呈斜坡状,内斜更甚,足端平切,砂底见大片窑红。

菱花口盏托口径约20 厘米左右。宽折沿菱花口,方唇,浅弧壁,呈花瓣式凸棱,内心凸起一圈棱,用以置放杯盏,浅圈足,底无釉,见火石红。洪武时期盏托的方唇外侧多有二方连续回纹。执壶:高度为30 厘米和20 厘米的最常见。造型为小直口,长束颈,溜肩圆腹,腹部有弯曲长流,流口部与执壶颈部连有如意云形扁宽系带。颈部与腹部相连有弯曲板状凸棱执柄。柄上端有小圆孔系,壶盖为宝塔形宝珠钮,内插式。

玉壶春瓶,有大小两种,大者高30 厘米。撇口,长束颈,溜肩圆腹,圈足,底釉。石榴形瓜棱大罐 这种大罐是洪武时期的典型造型,有大小不同的规格,高度大者约60 厘米以上,一般为50 厘米左右。撇口,短颈丰肩,长腹下收,十二道瓜棱腹,束胫,圈足,砂底,有火石红。梅瓶:小口圆唇,短颈,略呈上大下小状,丰肩,下腹收束,胫部外撇,环形足,平切,外侧斜削一刀,砂底,中心凸起,局部见火石红。款识、工艺:款识仅仅见于梅瓶肩部用篆书书写“春寿”两字。工艺方面,琢器内壁见明显接痕,器物底部均见明显的火石红色,俗称“朱砂”底。

由此可见,明洪武朝青花瓷中牡丹花、扁菊花、云朵等纹饰均留有白边。缠枝牡丹、扁菊纹的叶子缺刻大,蕉叶为双茎,中间留空白; 花蕊为细方格的扁菊纹。回纹一正一反两方连续。底足平切、有窑红。

明洪武官窑瓷器特点


洪武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明代洪武官窑瓷器有元代瓷器遗风,也有明朝早期官窑瓷器自己的特点。明代洪武官瓷釉质特点为温润肥厚,造型既有元代遗风,又有本朝特点,如大器多为砂底,部分釉面开片,底圈足内缩釉现象比较普遍。明代早期瓷器圈足胎秞处,常见线条状或大片火石红;这种火石红的生成自然,散场规律明显,这是因为胎土掏练不精,器物胎质含铁后又存放数百年中,胎内铁离子自然释放所至,洪武时期的瓷器品种主要有釉里红、青花、青白釉、枢府釉、等。这时期的釉里红发色不稳,有轻淡偏灰,晕散、飞红的现象严重,色调深浅不一。青花灰暗深沉入胎骨,甚者呈现为黑青花,但胎釉莹润肥厚独特。洪武瓷器的装饰手法主要有绘画和刻划两种。纹饰有云龙、松竹梅、缠枝菊花,缠枝牡丹等花卉图案比较多见。大器器物口沿常见蕉叶等几何纹,足跟部多有变形莲瓣纹,早期足部莲瓣纹继承元代风格独立分开,而晚期并合,这是洪武官瓷的特点,洪武时期民间用瓷纹饰简单,线条粗犷。洪武瓷器处于元明过渡阶段,既有继承元风又有开拓。洪武彩瓷极少见,洪武官瓷绝大部分没有落款。

元代哥窑青瓷高足碗


元代哥窑青瓷高足碗高圈足碗,碗体宽广,撇口、弧形壁;圈足瘦高,上窄下宽。高10.4公分,口径13公分,足径4.1公分。高足碗施米色青釉,表层泛灰白,釉面满佈清晰的开片;黑色线纹间浅褐细线,有金丝铁线。口缘釉薄呈黯褐色。高足裡釉色稍青,製作的轮痕明显。足缘平削无釉,剥落处露灰黑胎。元代墓葬或窖藏所出土的高足碗数量甚多﹐而这件具宋代传统的的官窑或龙泉窑系列釉色的青瓷,竟也烧成马上民族习用的器形,正可见外来用器习惯在元代统治期间已快速的风行各地﹐并影响而成为后来明代官窑瓷器中一种重要的造形。

哥窑是一种淡色青瓷,开片多而细碎,有碎器之称,直到元末才有文献纪录这个窑名,可能是其盛行期。 高足杯、碗大量出现于元代﹐足瘦高﹐宜于擎拿;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书有诗句,暗示其为酒器的用途。

大明洪武青花瓷器的市场价格及行情


瓷器,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其渊博精深的内在,华美美丽的表面,向来是中外艺术品拍卖商场注重的焦点。从1992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商场跨出具有历史性含义的一步,我国的艺术品商场也开端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蒸蒸日上的开展进程。这个年青的商场真实开展起来并被国际大家庭所接受甚至注重,则是迈进21世纪的事情了。较之书画古玉青铜商场的“井喷”现象,内地的瓷器商场“处变不惊”,始终处于“平稳开展”态势。

据调查,我国现在有近1亿的艺术品收藏与出资者,其间以“捧瓷大军”最多。怎么才能买得好、卖得好?仅有的办法即是要密切注重瓷器商场,以期获得最新的出资信息。

从现在的拍卖商场来看,最能摆布商场的即是宋、元、明、清的官窑瓷器。这期间的官窑瓷器皆为皇室及百官所运用,无论造型、纹饰、颜色、质量都可谓登峰造极。因为宋代瓷器流传较少,且大多数在博物馆内,而元代的瓷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今后,其精品也很少出面,因此拍卖会上首要出面的即是明以及清三代的官窑瓷器。在本年春拍中,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8323.12万元的价格,创下明朝瓷器的国际拍卖纪录。

在我国陶瓷开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期间。在宋、元的基础上,明代瓷器的烧造技能全面开展,成就显着,以景德镇最为杰出,瓷器出产以青花为主,其他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超卓。

明初青花瓷一改元代层次较多,斑纹繁满的个性,更趋向于清淡。永乐至宣德时选用进口古波斯“苏麻离青”钴料烧制青花瓷,胎釉精密,青色浓艳,纹饰美丽。成化至弘治、正德时选用国产的对等青料,青花胎薄釉白,画面生动,青色浓艳,温润迷人。嘉靖至万历的青花蓝中泛紫色,发色美丽浓重,其青料为回青或回青与石子青混合运用,器型多为大件。万历后期至明末的青花蓝中泛灰,青料为国产浙料。

洪武官窑青花斑纹的构图特色和民窑斑纹不一样,官窑青花斑纹构图满,层次多,密集摆放,这方面和元青花个性共同。

如此件藏品,器形高雅,画工精巧,瓶纹饰层次分明,疏朗,青花色泽寂静,青料集合处有凝滞的黑斑。外壁通体青花装修,罐盖自上而下绘回纹、蕉叶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别离以下垂满意云头纹和莲瓣纹做边饰,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底足外撇,显得宽厚慎重。标志着皇权,显示霸气。线条方面更见圆润柔美,纹饰规划自上而下排列五层,并且每层互相分隔显着,益见清疏之气,尤其体现在上下两层八吉利纹饰的构图上,八吉利纹形态现已没有元代大,在莲瓣内现已缩小,留白空间增大,予人倍觉疏朗,契合文人画提倡的留白六合宽的规律。

可是繁密之感仍然能够在腹部主题纹饰缠枝莲纹与胫部缠枝灵芝纹当中得以再现,仅仅纹饰的绘画个性现已不同于前朝,莲花的叶子不及元代的丰满,莲斑纹呈螺丝状,而非元代的葫芦状。莲瓣纹脱节每瓣分隔,各自独立的画法,取而代之则是莲瓣相连,且双色描写边线,而不填色的白描画法,让莲花的丰满之状更具立体作用。底部涩胎,见粗暴的镟修痕,与元代个性相类,时代特征明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