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古陶瓷鉴定秘要

古陶瓷鉴定秘要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3-02

陶瓷艺术。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保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

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象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

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到明代中期,万历时的朵云,又有三种形式:(1)有飘带的朵云,飘带加粗,云头缩校(2)把云头拉成一块长云,朵云无头无尾、画工简单。(3)绘一如意头云头,全身绘飘带数条,不分头尾。发展到清代初期,雍正时期,朵云头拉长,左、右飘带短而肥,形成菱角形状。原来的云头没有了,在云头上端、左右两边和尾部的飘带均变成了云头。再发展到乾隆年间,朵云头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串云”。朵云的云头写成“牛面形”,其尾部的飘带活像一撮须,或者把如意云头拉长,成“S”形,或者拖至尾部。

元、明、清三朝,朵云绘法艺术最高,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我们鉴定陶瓷纹饰时,必须对 它的民族性和时代的特殊性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判定每一件陶瓷的年代。

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孝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

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

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

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

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

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减法鉴定古陶瓷


鉴定古陶瓷不是做加法,将书中符合的地方一条条罗列出来,而恰恰是在做减法,一条不对,就可以全盘否定。

画风不绝对

古陶瓷鉴定领域目前鱼龙混杂,我觉得在这当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将传承与仿制区分得过于绝对,似乎每一个朝代的瓷器都会在风格上发生突变,而没有传承衍变的过程。比如清中期的民窑青花龙纹大盘,有人写文章说可能发生于康熙晚期,然后在雍正早期、中期、晚期出现不同的变化,龙画得比较凶猛就是早期的代表,慈颜善目的就该是晚期的。但我查了多部史籍,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觉得画匠有自己的风格,民窑更赋予他们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所以龙的表情神态各异是正常的。再比如上次在电视里,一位先生讲解棒槌瓶在崇祯晚期和顺治年间的不同画法,即由圆脸变成了尖脸,我认为不管圆脸还是尖脸,都是画匠的不同审美取向,不可能明朝灭亡,景德镇的工匠们马上就改变了风格。虽然陶瓷画风的衍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受时代的影响,但并没有如此明显绝对的界限划分。

鉴定靠工艺

传统的鉴定方法就是眼学,最根本就是看制作工艺。工艺鉴定包括胎质、成型、彩绘工艺、施釉工艺、支烧工艺及旧貌。这里以成型工艺鉴定为例,比如鉴定元代青花瓷,看其如何成型,就可以有个粗略的判断。元青花的成型不是我们认为的手拉坯,而是脱坯脱出来的。因为到了元代,景德镇采用了二元配方,即麻仓土加瓷石,可塑性不强,拉坯塑型比较困难,所以只能用脱坯。脱坯和拉坯的区别就在于,拉坯薄厚较均匀,脱坯摸上去则会高高低低,不很均匀。另外,拉坯的气泡是有方向性的,脱坯的气泡是不规则的。在这里,提一下注浆,注浆工艺是我们鉴定古陶瓷的最基本的一点,注浆工艺兴于解放以后,目前市面上的中低档仿古瓷,大都采用注浆工艺,所以能认定器物是注浆的,就可以断定其是现代仿品。区别注浆、拉坯和脱坯的关键就是看内壁,看里面要比看外面可靠。可以说,内壁没有旋纹、没有修刀痕、没有手指按过的痕迹,光滑且有泥浆流动痕迹的就是注浆而成的。

古陶瓷鉴定秘籍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的依据。

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

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象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

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到明代中期,万历时的朵云,又有三种形式:(1)有飘带的朵云,飘带加粗,云头缩小。(2)把云头拉成一块长云,朵云无头无尾、画工简单。(3)绘一如意头云头,全身绘飘带数条,不分头尾。发展到清代初期,雍正时期,朵云头拉长,左、右飘带短而肥,形成菱角形状。原来的云头没有了,在云头上端、左右两边和尾部的飘带均变成了云头。再发展到乾隆年间,朵云头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串云”。朵云的云头写成“牛面形”,其尾部的飘带活像一撮须,或者把如意云头拉长,成“S”形,或者拖至尾部。

元、明、清三朝,朵云绘法艺术最高,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我们鉴定陶瓷纹饰时,必须对 它的民族性和时代的特殊性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判定每一件陶瓷的年代。

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

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

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

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

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

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图)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辩 真 伪

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

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

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三、作金丝铁线: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四、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断 时 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古陶瓷鉴定术语


我国古陶瓷鉴定虽然宋明就兴盛,但只有少数文人学者业余爱好此道。鉴定成就也十分有限,几乎无专著刊行,多见于文人笔记小说中。真正兴起鉴定之业,是明末清初之时。因古玩行业兴盛,大批古董要买进卖出,鉴定器物之真伪使关系到古玩行中人的荣誉,乃至生家性命。(如1936年,72岁的老古玩商人沈古甫,因花10万元买了几件假乾隆官窑瓷而破产;1930年,北京老古玩商刘东轩因将一块真黄田石看成假的,既丢了面子又少赚钱而气死。)所以古玩行人都极其认真钻研鉴定方法,苦练鉴定基本功。他们长期实践,师徒相授,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套鉴定古代书画、陶瓷、玉器等的经验,有些人成了此行专家,不少人著书立说,如广州许之衡,北京孙瀛洲等,给我们留下一份宝贵财富。同时,在百余年的古玩鉴定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用语,历代沿用’,违约定俗成,成为常用术语。因为我们今天的古陶瓷鉴定工作肇源于清末民国年问古玩行人的鉴定,而今国内外知名的一些老古陶瓷鉴定专家,也来自旧中国古玩行中,这些常用术语在他们的著述中使用、传播,已成今日陶瓷鉴定中的"规范化用语"。因此,我们只能沿用,在新的条件下有所发展,而不能去"创新"。下面的这些常用术语,转录自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作为本节附录收入本书。

面对火爆异常而错综复杂的古旧瓷器市场,不少人显得无所适从,其实,古旧瓷器的收藏品并非高深莫测,只要你能听懂或弄明白下面这些历代瓷器鉴赏、收藏家约定俗成的口语,便可大胆入市。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类瓷器上,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象。

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大部甚至全部。

毛边——器物口面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重皮——器物口部因受重伤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

棕眼——瓷物釉面气泡在窑中融裂爆破后,未曾弥和而形成的小孔。

缩釉——瓷胎面上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普出现的漏胎现象。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透漏而露胎无釉。

片纹——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的相互交错的细裂纹片,与开片略同。

软道——瓷器釉面久经摩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

冷墨——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失亮——器物釉面或彩绘的表现,被硬物划破后留下的伤痕。

伤釉——由于釉与其它物体磨擦,致命釉面局部损伤。

剥釉—由于釉面受酸、碱、盐的侵蚀,或器物入土受浸而使釉面脱落。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器物。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由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配腿——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腿。

配盖——用朝代不同器物的盖相配。

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鸡爪纹。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浸,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假出土——仿古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亲如旧,低温铅釉和五彩、粉彩等器,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

镶嘴流——壶流已消失,用其它嘴镶补。

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且釉边不光滑。

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

古陶瓷鉴定学之釉质鉴定


俗话说:“胎是骨,釉是衣”、“人靠衣服马靠鞍”。陶瓷表面通常施有一层或两层与玻璃相似的釉,使产品美观而实用,并能提高器物的强度与表面的硬度,以及抗化学腐蚀能力。自瓷器诞生之日起,釉就不离其左右。对釉的鉴定也是古陶瓷鉴定的重要内容。它大致包括对釉料性质和施釉方法两个方面的鉴定。

以当代化学分析为基础的釉料研究告诉我们,釉料主要是由基料、色剂、熔剂和辅料四种化学物质组成。

基料,顾名思义就是形成釉的基础材料。基料中首先要有的化学物质就是硅。二氧化硅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形成无色透明的均质体——玻璃。在绝大多数釉的组成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占50%以上。它在釉中能与很多氧化物化合,特别是与盐类更易化合,形成复杂的硅酸盐。混以适当物质,能制成带色或乳浊的过冷溶液。三氧化二铝也是基料中的重要成分,一般采用分散性较大的黏土或高岭土。他在釉料中主要起固熔剂作用,调节釉的熔融温度和高温黏度,增大釉面硬度和抗化学侵蚀能力,增强色剂的稳定性。

绝大部分釉都具有颜色,即便是白釉和透明釉也会多少有一点颜色,如:淡青色、牙白色等。真正无色透明的纯玻璃釉在古陶瓷中是不存在的。釉的颜色是由其中所含色剂决定的。

熔剂,又叫助熔剂。俗话说:“无灰不成釉”,最原始的釉就是用草木灰做熔剂的,其中含有大量钾、钠、钙、磷等化学元素,它们都可以起到降低瓷土中石英熔点的作用。

辅料,虽然在某些釉料中只起到辅助作用,但也不可小视,它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人们通常根据釉料的原料组成、制作方法、烧成温度以及外观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配料成分不同,可分为灰釉、石灰釉、长石釉、铅-硼釉等;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挥发釉;根据外观特征不同,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纹片釉、无光釉等;根据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

上述四种分类方法,都不能明确反映中国古瓷制釉历史的发展脉络,也不能充分表述当代古陶瓷釉质鉴定的基本思路。一些中国学者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的研究方法全盘照搬到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来,甚至把釉面简单分成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在他们眼里,中国古代瓷釉只有两种,把含钙量在10%以上的釉统统称作石灰釉,把含钙量在10%以下的釉称作石灰碱釉。这样一来,简单倒是简单了,但使许多人误以为,所谓石灰釉必定是以石灰制釉,所谓石灰碱釉就是用长石制釉。殊不知,二氧化钙含量高的釉,未必都是石灰石制釉。松木的含钙量近40%,用松木制成的灰釉含钙量至少在10%以上。用长石制釉也是在有了近现代机械加工设备以后才出现的事情,由于古人没有大规模粉碎加工坚硬石头的能力,所以不直接用长石配釉。更可悲的是,我们常见的釉质检测报告都是这样写的:“某某器物与某某窑某某瓷的釉质成分基本相同。”简直令人一头雾水,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没说!花了钱得不到结果。有些行业传统鉴定专家也误以为,古陶瓷的釉质鉴定,只能靠眼力,不能靠科学,科学分析无法断代,其理由是:即便是同一时代、同一窑口、同一品种的瓷片之间,它们的化学成分都不会完全一样。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元素分析法和釉质老化检测法是当代古陶瓷釉质鉴定最科学的鉴定方法。要想掌握它,必须要懂得中国古陶瓷工艺发展史中的釉料发展的历史变化过程。根据中国古瓷制釉工艺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笔者把它们分为灰釉、土釉、多元釉、化工釉和长石釉五个发展阶段。它应当是当代古陶瓷釉质鉴定的基础,也是在摆脱标形学鉴定的束缚,创立痕迹学鉴定过程中始终要把握的最为本质的东西。

古陶瓷鉴定如何入手


古陶瓷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指通过眼,耳、手去观察,分析,以对瓷器的烧造年代、窑口、质量、品类年代做出准确的判断。初涉陶瓷收藏的人,要学习和了解陶瓷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以便对古陶瓷器进行鉴别。我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制造历史,历代流传的陶瓷文物浩 如烟海,每个时期的陶瓷在胎土、釉色、器型、装饰、工艺、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只要我们刻苦学习,认真实践,对第一件陶瓷器仔细推敲,认真辨别,就能知真假,少上当。

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陶瓷器的要素是胎骨、器型、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等。各种陶瓷器分别都有它的发明创烧时期,胎土、器型 的变化以及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的改革创新都有它的成功期和普及期。这个创烧期就是它时代的上限。一件古陶瓷器在釉色、器型 、装饰、色彩、工艺等其中一项上限年代最晚的,就是这件陶瓷断代的上限,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原则 。鉴定的依据为:

1. 胎骨。随着粉碎、淘洗、烧结技术的不断提高,胎骨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早期的胎土没有粉碎,淘洗也不干净,烧成温度只有800度左右,所以胎土杂质多,疏松、吸水率高,强度差。商至东汉中期制陶业开始第一次飞跃,原始瓷出现,烧成温度是10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强度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东汉晚期至南北朝瓷器发明,烧成温度是1200度左右。元代景德镇开始普遍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瓷器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减少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变形。我们在鉴别陶瓷器时要善于根据通顺骨的烧结度来判断年代。同时,也要注意到各个地方就地取土为胎和偏远地区杂窑工艺技术滞后的现象。

2.器型。自从人类发明陶器至今,各类器型根据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要和社会群体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如果我们能对各个朝代的各种器型变化都了如指掌,我们在鉴定的时候就能稳操胜券。例如:瓶从商、周、秦汉比较单一的器型发展到现在梅瓶、盘口瓶、冲瓶、天球瓶、象耳瓶、玉壶春瓶、柳叶瓶、凤尾瓶、转心瓶等。每一种瓶型都有一个首先创烧的朝代,各个时期的瓶身、瓶嘴、肢线等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是明显的,有些变化是细微的。谙熟这些演变的规律,就能比较准确鉴别瓶类的真伪和准确断定它的年代。

3. 釉色。自从商周的上釉原始瓷和秦汉的单色釉发明以来,颜色釉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种,每种颜色釉都有它的出生日期和年龄。我们应该熟悉每种釉色的发明产生朝代 ,重点掌握划时代的几种釉色,如低温铜釉绿、铜红、钴蓝、高温青釉、绿釉、霁蓝、霁红、黄釉、黑釉、褐釉、茶叶末釉等等,并且要熟悉各种釉的演变发展。如:由霁蓝演化出的雪花蓝、洒蓝等,由霁红演变来的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等。各种颜色釉都会派生新的釉色,各种色釉的叫法由于是口耳相传,民间叫法比较混杂,我们要多查阅资料,再根据其胎骨、器型 、工艺、光泽确定其年代。

4. 色彩。 自从原始陶器出现彩绘,隋、唐 、五代的褐、黑、红、绿的釉下彩绘瓷出现,宋、辽、金的釉上红绿彩绘烧成,元代成熟的青花出现和釉里红的烧制成功,明代的青花五彩、斗彩,清康熙的釉上蓝彩研制成功,陶瓷器的色彩发展到今天已是丰富多彩。鉴别色彩要用发展的眼光,一个色彩的出现,开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臻于完美。例如:元代的釉里红一出世是红紫中闪黑,颜色并不悦目。到了明代初期釉里红是紫红色的,直到清代釉里红才显得鲜嫩夺目。如此,一件鲜嫰夺目的釉里红瓷器,我们就不应该判定为元代的产品。再如:一件釉上五彩瓷的五彩中有蓝彩,我们断定年代的上限就不能超过康熙朝,因为釉上蓝彩是康熙朝发明的。

5. 装饰。自从陶器的出现,原始人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就开始了在陶器上进行彩绘装饰,后来又在陶器上进行印花、刻花、画花等装饰。装饰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文化艺术水平。同样每种装饰也有它的发明期,元代以前,陶瓷器的装饰主要是印花、画花、刻花、贴花、镂刻等。纹饰方面主要是花卉、动物、婴戏。釉上、釉下的彩绘只有黑、褐、红、绿等几个颜色。元青花一出现,印花、画花、刻花、贴花、镂刻等退居次要地位,纹饰彩绘才有了长足发展。我们应该熟悉每一种装饰艺术的产生年代。

6. 工艺。工艺是随着人文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的,每次工艺的进步和变革都得益于科学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而陶瓷器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变革也有它的发明期和普及期。由于历史上制造陶瓷的工艺技术是由落后到先进,制假者很容易采用落后的工具和工艺,生产出貌似古朴的仿品。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推敲,寻找出仿古工艺中的蛛丝马迹。

7. 光泽。辨别瓷器的新旧最重要的是光泽,新瓷光泽明亮,火光耀眼。一件陶瓷器胎、釉、装饰、色彩、器型都符合古陶瓷的条件,但只要火光明亮,火气十足,那么一票否决:这件陶瓷一定是新的。年代久远的陶瓷器,形成自然的“酥光”,光泽柔和,温润如玉。釉上彩瓷,年代久远的,有一种习惯上叫“蛤蜊光”的彩晕。由于光泽在陶瓷鉴别中占最重要的位置,作假者会用尽心机,将釉面做旧,一般采用酸性溶液浸泡,用茶水煮,用兽皮打磨,甚至埋在土里,隔一段时间再挖出来。但是人为除去“火光”的陶瓷器光泽是不自然的,细心观察是能识别的。凡属陶瓷器光泽不自然的,我们都应该有防伪之心,不可轻信。一件古陶瓷年代不同,兆泽柔和温润的程度也不同。这个程度陶瓷鉴赏者心中有数,每个陶瓷收藏者心中也都有一把各不相同的尺子,其鉴别断代的准确性取决于他本人对陶瓷理论的学习和过手过目的陶瓷器数量。

8. 声音。我们提倡鉴别陶瓷要“眼、手、耳”并用。用耳就是要敲陶瓷听其声。这对检测陶瓷裂痕伤残是有效的。但听其声而知陶瓷器新旧是比较困难的。有关听声,古今书籍有很多记载,如“声如馨”、“声音清越”、“声音悠扬”“声如击木”等等。我认为这些描述都是比较抽象和难以把握的,听声是一种感觉。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对每一件过手的陶瓷,都要用手敲击,细辨其声,久而久之就能听出感觉来。

9. 款识。款识能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判断年代。我国瓷器款识最早见于南京出土的东汉越窑青瓷虎子“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谊作”,随着商业广告意识的不断增强,后代有款识的陶瓷器越来越多,明代中后期至清代的陶瓷器的款识已经非常普及。单从款识的字体判断年代,不是很科学的方法。历代的窑场何止成千上万,每个窑场负责落款的窑工不止1人。每个人的字体又不尽相同。因此任何年代的落款字体都不能统一。一件陶瓷只有首先根据胎土、釉色、器型 、纹饰 、工艺、光泽等综合判断出相近年代。然后再根据款识缩小判断的时间跨度。例如,一件陶瓷根据胎土、釉色、工艺、纹饰 、光泽等综合判断为明后期的产品,款识是“大明隆庆年制”,我们就可以判断为隆庆朝的产品。

10. 类比。类比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自己的藏品按朝代和品类分开,然后把要鉴定的器物放到同一年代的藏品中去做比较。再根据器物的胎骨、釉色、器型 、色彩、工艺 、装饰 、光泽等产的异同,辨别真假,断定年代。

11. 手摸 。古陶瓷存世久远,由于长时间的空气流动摩擦,古陶瓷的手感柔润,没有新品、赝品刺手干涩的感觉。所以我们在鉴别古陶瓷时,要养成摸挲陶瓷器的习惯。

古陶瓷款识的鉴定


款识,指刻、划、印、写在器物身上,能表明器物制作的年代、产地、用途、工匠,或收藏者姓名的文字或符号,亦叫铭文。 我们这里讲的陶瓷器的款识,主要讲能表明器物时代及产地的文字符号,以文字为主,这也是陶瓷器款识自身最多、最重要的方面。有表明制作者姓名,收藏或使用者姓名、作用等的铭文的陶瓷器,当然有更大的历史的、科学的价值,但这种器物相当少,也就不是研究款识的人的研究重点。器物上那些或长或短的诗词文赋,大多作为陶瓷的装饰的内容来加以研究,这前面已讲过,所以也不在款识研究的重点之列。 款识作为鉴定陶瓷器重要的一环,历来深受古陶瓷研究学者,鉴定家们的重视,许多代学者都作过深入研究。每本讲鉴定的书都必须花一章的篇幅加以介绍。前几年,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讲款识,名叫《中国古瓷铭文》,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该书内容比较丰富,但很不深入,尤其不能原谅的是该书虽是专讲瓷器铭文的书,可全书竟没有一幅款识铭文的附图,各时代各种款识的特征均是凭空描述,人们读完,仍将是一个款识也不认得,更不会记住、鉴别,犯了研究古陶瓷铭文的大忌--空谈。 近一百多年来,研究古陶瓷的学者一代又一代,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是,必须大量接触实物,观察、研究、比较,方能有所成就,学习、研究古陶瓷款识的鉴别更是如此,必须尽可能多的观察研究各个时代陶瓷器的款识的书体、位置、内容、色泽、排列方式等等特征,以及伤品的破绽,方能有所收益。

一、款识的种类

1.年号款 如"永乐年制"、"大清光绪年制"等。我国陶瓷器使用帝王年号款相当早,三国时即有"赤乌十四年"款青瓷器,另外还有西晋的"永安三年",北宋的"熙宁四年"等。元代有一件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瓶,更是非常有名的器物。但是,元代及元代以前陶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是偶然的,极其少见,一千来年间仅见几例(当然还可能有新出土、新发现),更未形成定制。我国陶瓷器上正式署帝王年号款从明代永乐朝开始,并从此形成定制,每朝每代相继署用,从未间断,直到清末最后一代皇帝宣统。

2.干支纪年款 如"丙午年造"、"庚午科置"、"皇明天启丙寅吉旦"等等。此种年款,一经鉴定考证无误,其干支纪年为绝对年代,故有此类年款的古陶瓷器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在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诸多方面,在陶瓷鉴定上,均可作为标型器,鉴定的"标本"、"蓝本"。

3.斋堂款 如"敦仁堂"、"白玉斋"等。署有斋堂款的瓷器,均为士大夫定烧之家族专用瓷器,亦有作为馈赠,赏赐之用的,多为景德镇所烧,不少即官古器、假官古器,质量大多比较高。斋堂款在明代天启时兴盛起来,清代尤其流行,斋堂名称亦丰富多彩。

4.赞颂款 这里讲的赞颂款,专指赞颂陶瓷器自身质量精美、工艺高超的款识,如"玉出昆山"、"长春佳器"、"天禄佳器"、"玉石珍宝"等等,多少带有广告意味。此种款识唐代长沙窑、越窑就有,宋代磁州窑等亦有,明代中晚期大大盛行起来,清代亦盛。

5.吉祥款 陶瓷器上的吉祥语,如福、寿、永保长春、万福攸同,等等。前面一章我们讲纹饰时已经讲到,陶瓷器的吉祥语,秦汉瓦当上已大量出现,如"千秋万岁"、"大吉祥"等。明代从洪武朝起就非常兴盛,明代后期、清代后期更是吉祥款使用的两个顶峰期。

6.人名数 陶瓷器上之人名款,指制造工匠姓名,或原物主(订烧者)姓名等,如唐代的"丁大刚作瓶大好",宋代的"张家造",元代的"林吉龙制",清代的"陈守贵造"、"若深珍藏"、"九思堂"("九思堂"为第一代醇亲王爱新觉罗·弈环字朴庵的住处,有"九思堂"铭款的瓷器为醇王府订制)。

7.供养款 宗教徒订烧的专用于供奉神灵的瓷器及供奉祖先的瓷器、其他专用于祭祀活动的瓷器上随款识,内容大多为供养(供奉)人姓名、祭献之神、佛名、器物名、地名、时间、祷词,等等。这类器物不太多,所以供养款也不很多,而且一般供养款都有绝对纪年,有供养款的器自身年代明确。经考证无误的有供养款的瓷器,由于有绝对纪年,所以其科学价值特别高,可作研究、断代的标型器。

8.花押款 在陶瓷器上刻划描绘的十分特殊的符号(一般在器底),形同古人之"划押"。这些符号的意义谁也说不准,也许就是原绘制者心中也无数,仅是作个有特别标志的记号而已。花押款兴起于明代天启年间,清代康熙、乾隆时发展迅速,以后少些。全为民窑器上用。

9.图记款 在器物上(多在器底)描画一些动物、吉祥物,或图案化的事物,也是一种标记,称为图记款。此种款元代即有出现,盛行于晚明天启到清初康熙时期,以后少见。内容有方胜、兔、银锭、笔、海螺等等。

10.其他 除前述九种外,陶瓷款识还有一些所见数量少,又不构成一个系列的款识,比如唐家的"官"、"新官"款,明代的"天"字款,及雅、茶、片玉、玩王、偶,等等,这些都将其归入"其他"一类。

二、历代款识述略

先秦陶瓷器上已有款识类东西存在,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秦代的一些建筑用陶上(如城砖),或刻、或印有作坊名、产地名、工匠姓名,这是正式可叫作款识的东西了,或可称之为成熟的陶瓷器款识之始。 汉代陶瓷器的款识更较前增多,典型的是汉瓦当上大量的吉祥款如"汉并天下"之类。瓷器上的款识,见有一东汉青瓷罐底刻有"王尊"款,此为我国已知最早的瓷器文字款识。 六朝时期,陶瓷款识多起来,款的书写形式以刻写为主,有极少数用谒彩毛笔书写。款识内容有纪年、产地、人名等,如江苏南京出土的一件青瓷虎子上,腹部刻写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另见有西晋的青瓷土"元康元年四月十九日作"。 隋代陶瓷款至今所见极少。 唐代的许多大窑,如越窑、长沙窑的产品上,都发现有款识,形式上以谒彩书写为多,内容有纪年、人名、地名,还有带产品广告宣传性质的,如"卞家小口,天下第一"("小口"是一种瓶的名称)。此时还在越窑青瓷粉盒上,发现有刻写的吉祥款"福寿延长"。 宋代瓷业兴旺,在陶瓷器上留下款识之风也极为盛行,数量较前大增,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刻划、书写,还有模印。内容上有较大发展,品种齐全,有产地作访名,如"张家造"、"李家造";有纪年,如"明道元年巧月造"、"大观政和二年造";有标明器物用途的,如"醉乡酒海"、"清沽美酒"(这二者均写于所谓"梅瓶"腹部,梅瓶为酒具,应叫经瓶为好);有吉祥语,如"金玉满堂"、"河滨遗范"。这"河滨遗范"的意思是说,我国远古先王舜"陶于河滨",而我这器物就是用几千前舜在河滨作陶时遗留下来的"范"(泛指工艺技术,花色品种)作成的,在于夸耀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可靠。。多妙的广告宣传!另还有诗文,等等。 元代的款识数量也较多,形式上刻、写、印均有,如印款"枢府"、"大禧"(表明所有者),写诗文、供养款等。为使读者明了供养款的格式内容,现将著名元至正十一年青花瓶上的供养款全文抄录于下,供欣赏:"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拾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明、清时期是我国陶瓷器各种款识发展成熟完备的时期。这时期的款识才真正能为研究、鉴定提供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由于内容太丰富,本书不可能讲得太详尽,只按王朝年代分别择要介绍。

三、明代款识特征

我国陶瓷器款识,经过几千年发展,到明代成为一种完备的普遍现象,数量众多,官、民窑均大量使用,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发展变化有章可循,是研究、鉴定明代瓷器的重要内容。前人总结的明代款识的规律是: 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明代款的形式以书写为主,极少刻、印者。 洪武款识 洪武朝瓷器处于元明过渡期,官窑建立晚,许多东西都沿袭元代遗风,如造型、纹饰风格。款识也如此。此时瓷器款识的特征是:迄今未见有正式年号款,虽然七十年代江西玉山县征集到一件青白釉小罐,腹上刻有"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款,但此为孤例,且系民窑所产,不是形成定制、定式的年号款,性质同三国、唐、宋的年号款一样。二,民窑器上有较多的吉祥款,文字简约,大多为碗、盘里心草书"福"字,少量草书"寿"字。(图十七)看得出,明初的款识还深受前代影响。三,有少量图记款,如花瓣、太极图等。 洪武到永乐门,还有一个短命王朝"建文"。建文朝历时既短,又有大规模争夺皇权的战争,陶瓷生产必然无大作为,更无官窑建成、烧造的记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至今未见有署建文年号的器物。但已发现有写建文年号款瓷器流布于世,乃趋利者作假器以蒙编收藏者,稍有中国历史常识和陶瓷史知识的人,皆可戳穿这一骗局。 永乐款识 永乐朝陶瓷款识的重大突破是,在我国陶瓷史上,第一次正式创烧了帝王年号款,开启后代年号款之先河,款识为"永乐年制"。永乐年号款的特点是:"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坚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其特点为:笔道浑厚圆润,起笔落笔处呈尖状,折角处为圆角;字体结构严谨,刚劲挺拔。(图十八) 永乐年号款只有四字篆书一种形式。所以凡见楷书四字.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四字篆书款永乐以后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识的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后世仿永乐者,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及民国皆有。 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字体由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发展到隶、草、行三种写款皆有。 永乐也有少量图记款。 宣德款识 前文介绍了人们总结出宣德时期款识的特点是"宣德款多",这包涵有几个意思,一是宣德时官民窑器都时兴在器上留下款识,数量多,特别是官窑款,正在兴起之中,用得十分普遍,大大超过永乐。二是款识书写位置多,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宣德年款遍身",器物的任何部位都在书写,不拘一格。三是形式多样。永乐款只有"永乐年制"篆书四字双竖行一种形式,宣德款则有楷书亦有篆书,以楷书为主占绝大部价;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为主占绝大部分;有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均有),四字一行横写或双坚行;款识形式有毛笔书写(占绝大部分),也有刻写的,等等。宣德款识虽然"多",但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字体道劲有力,笔法大多工整、清秀、刚劲,自然大方,个别略显草率不拘,结构不大协调,楷体德宇心上无一横。

(图十九) 宣德款识的上述种种特征,前辈学者孙瀛洲先生有四句歌诀加以总结: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印篆刻暗阳阴,横竖花单双圈无,晋唐小楷最合群。这四句必须分开用,分开理解,因为它们各自说的是一回事。 为了识别宣德款识的真伪,学者们详细分析了"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各自的起笔、运笔、落笔特点,字体结构等。最关键的还是孙流洲先生介绍的识别真伪款识的方法:"用八倍以上放大镜在强光下照视,凡款色多暗雾而下沉,器身和口里、足内釉薄处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谈青色者,具备这三种特征,(釉面)虽无桔皮纹棕眼,也无疑的是精品。"(孙流洲《试谈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 读者们已经了解,宣德瓷器历来评价甚高,所以后仿者累代不绝。仿宣德必然要仿宣德官窑款。仿宣德款,无论是明代、清代康、雍时所仿,还是民国所仿,款色皆涣散浅谈又浮于釉上,字体笔法软硬不均匀,不是过软就是过硬,结体或过于工整或过于草率,更有疏忽者楷体德字心上有一横。近来国内外有经专家充分研究分析真品后仿制宣德瓷器,初看几可乱真,细看仍露一切仿品难以克服的几处仿品特征。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民窑器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十分特别。 成化款识 成化时期的款识,较永乐、宣德时又有所发展,就年号款而言,更渐成熟。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位置比较固定,从宣德时遍身写款的初级形态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但请注意,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有这种款的必是后仿品。 成化官窑"大明成化年制"款,色泽浓重深沉,透入胎骨,绝无飘浮感。款外围的圈线或框线都紧束款字(或换个说法,称款字紧靠圈框),但圈框线条不很整齐均匀。款的字体极有特点,孙瀛洲先生概括成歌诀云: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不过刀 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的第五笔"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繁体字作"製")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以外,制字多半是上丰而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腰平的,有点在腰间的。(图二十)。笔划字体确显"肥"的特点。 以上这些款字书法上、色泽上、图框上的种种特征,是鉴定成化真品款识的要点。同样,孙瀛洲先生告诉我们如何仔细观察成化真品:用放大镜在强光下照视,款率上都显一层云朦,有气泡如珠,字的青色晦,胎色透微黄或杏黄。而仿品的款字上云膝淡、气泡不匀,字的青色涣散,脸色透微黄或白色闪青。(见孙瀛洲《成化官窑瓷器的鉴别》) 明代官窑瓷器历代所仿甚多,明嘉靖、隆庆、万历,清康熙、雍正、乾隆都仿得不错,仿品款识也颇为精到形似,但笔划粗重,排列稀疏圈框过大,圈线有的过于工整均匀。再加上述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到的一些特征,仿品是可以被识破的。另外,清嘉庆豆青釉青花器底有写"成化年制"四字双行楷体款,字体草率,歪歪斜斜,咸丰黑釉地上刻"成化年制`赠书双行款,字体亦草率,不可同成化款相提并论,连仿都说不上,却有人信以为真,应纠正。 成化民窑款甚少,有民窑器署年号款"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的。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率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这种一个字的官窑器为成化独有,天字也极其有特色,亦有歌诀云: 天字无拦确为官 字沉云膝浅揭边 康雍仿造虽技巧 一长二短里俱干 (见图二十一)。 笔划字体更是"肥"胖典型。 弘治款识 明代官窑瓷器的年号款,成化时已形成定制,字体、书写位置、排列等,都为后代楷模。紧接成化的弘治朝,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四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弘治款的特点是:字体清秀,笔道纤细柔和均匀,色泽淡雅稳定,飘逸秀美(图二十二)。 民窑器的款也较多,但较简单,有"福"、"正"、"壬子年造"等楷款。 后见有一种青花楷书"弘治年制"款器,为康熙仿弘治器。 正德款识 正德官窑款识与前代成化、弘治稍有不同,年号款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两者比较,又以四字双行占多,这是本朝款识特点之一。款率的青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暗。款识的字体显得略大,结体较为松散,笔道刚劲好似用竹刀书写而成。孙瀛洲先生亦有一首歌诀形象生动地总结出正德款字的特点: 大字横短头非高 明字日月平微腰 正字底丰三横平 德字心宽十字小 年字横划上最短 制字衣横少越刀 参照前文对成化款特征的歌诀,再对比图二十三正德款实物,这首歌诀就容易体会,熟记于胸,有助于我们认识、鉴定正德瓷器。 正德年号款还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洗等彩瓷,多为楷书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很特别。其他也有刻于器底者。民窑器上年号款为"正德年造"、"大明年造"。 民窑器上较为多的出现"天下太平"、"长命富贵"等吉祥款,"富贵佳器"等赞颂款。 官窑开始仿前代官窑器,并写前代年号款,开后代仿前代官窑。瓷之先例。此风一开,便不可收拾,愈演愈烈,为今人鉴定添不少麻烦。 嘉靖款识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在书写位置、排列形式上,又多样化起来,有些近似宣德。排列形式上,除作六字双行、四字双行外,还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边的,还有写在器物肩部的。最主要为写款,也有少量刻款。 嘉靖青花年号款字的特征是,字体瘦长,笔划较粗,刚劲中藏秀逸,有刚柔相济之功力。字的结构特点是有大字撇捺平开"大",靖宇立平月上"靖",年字有的为四横年等(二十四)。青色花泽不甚统一,有浓艳者,有浅谈者,亦有灰暗者。 民窑器上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内容更多。开始出现堂名教,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等。 嘉靖款虽然形式等较前为多,有一点必须注意;无论官、民窑器均写"年制"而不写"年造",凡见"大明嘉靖年造"款器,绝可能为后仿品。 隆庆款识 隆庆朝历时仅六年,官、民窑都不可能生产很多有本朝特色的瓷器,所见隆庆年款的器也少。已见官窑器大多为楷书六字双行"大明隆庆年造"款,也有少量"隆庆年制"四字双行款,"隆庆年造"款。这也构成隆庆年号款的一个特色:多为"年造",少为"年制"。绝大多数位于器底。 隆庆款字的特征是:字体结构庄重严谨,笔划粗重挺拔,顿挫有力。青花色泽浓重鲜艳。(图二十五) 万历款识 万历朝长达近半个世纪,款识的体式多样,以书写六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四字双行、四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同样,款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处的,肩部的、口边的,等等,大有"万历年款满器身"之势。 万历款识字体的特征是:字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大字撇短捺长,顿挫有力。万(繁体字)字有草头万,也有羊头万,前者时间较早,后者较晚。禺字的厶自上而下一笔贯通。制字(指 繁体)的衣的四、五两笔相连等(图二十六)。一般说来,青花色泽前期较浓艳,与隆庆相似,后期较为灰暗,近晚明特点。 万历的各类民窑款大为增多,斋堂款如"玄阴堂"、"芝兰斋"等,吉祥款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福寿康宁"等,赞颂款如"玉堂佳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等。 天启、崇祯款识 此两朝为明代末期,社会动荡,朝庭无力用心经营官窑,所以两朝留传至今的官窑很少,官窑款体式也少,一般为楷书六字双行或楷书四字双行,绝大多数写于器底。款识无特别强烈的特征。特别是崇祯时瓷器,已表现出由明向清过渡的性质,兼有两朝特征,款识亦如此,如字体比较工整,笔划较柔弱等。(图二十七) 天启、崇恢两朝,天启只六年,两朝瓷器及其款识诸多一致,二者很难明确分开,除有年款者外,遇这时期而难以区分者,统称为"明末"或"晚明"器,或定为"天启到崇祯"。 天启、崇祯时期官窑器所见不多,民窑器却不少。民窑器的款识以赞颂款如"天福佳器",吉祥款如"天下太平"、"金榜题名",斋堂款如"博古斋"、"白玉斋"、"聚贤堂",人名款如"王远选造",图记款如免、盘肠(结)、方胜、银锭、窗棂,等等为主。 署本朝年号款的官窑器少,但署前朝年号款即很多,最多者为宣德、成化,次为弘治、正德、隆庆。这时因整个瓷业不景气,这些署前朝年号款的瓷器多为民窑粗制滥造,款识字体十分草率,排列杂乱,书写位置随意,如有将"大明成化年制"款书于碗里心者。这种假款易于识别。 四、清代款识特征 清代瓷器款识既多又普遍,无论它、民窑器除康熙初期一个短时间外,大多有各式款识。帝王年号款每朝都有,宣统历时仅三年,也有帝王年号款器问世。清代款识书体总的情况是由楷到篆再到楷: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楷篆并用,楷多于篆。乾隆朝篆楷并用,篆多于港。嘉庆至光绪初,以篆为主,少见楷书。光绪中至宣统.以楷为主,少量篆书。各朝款识特征,分述如下。 顺治款识 顺治朝乃清代开国之初,官窑尚未兴盛,器物造型、纹饰等尚受明末遗风影响,处于明末到清盛期的过渡阶段。所见不多的顺治年号款有楷书六字双行"大清顺治年制"。楷书四字双行"顺治年制",均为青花书写。字体刚中有柔,略欠工整,有明末风范.又似明弘治款识字体之较为纤细。青花色泽比较深浓沉稳。(图二十八),还有少量"大清年造"、"大清年制"的,均是明末遗风。 民窑款情况较为复杂,以各种吉祥款、斋堂款、人名款为多。吉祥款如"雅"等,斋堂款如"望仙楼"、"百花斋"等,人名款如"许世文元公制"等。前文讲过,目前对明末清初瓷器尚难准确划分,这阶段瓷器,除墓葬出土有明确纪年者外,一般以"明末清初"定论,所以款识也是明末清初统畴看待,所举者,仅为已确定时代的少数。 康熙款识 康熙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康熙朝的官、民窑瓷器数量很大而且其特征有早、中、晚三阶段之别。与瓷器生产的情况相应,康熙瓷款识的情况也很复杂,细讲起来,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字体以楷书占绝大部分。帝王年号款少见,多为干支纪年款、斋堂款、图记款、花押款,后二者尤有特色。早期款识的字体宽大,笔划粗重挺拔,青花色泽浓重。款识排列也多种多样,有六字三行、六字双行、四字双行、四字十字形钱文排列等等。 中期:仍以楷体字为主,大量出现帝王年号款。这时期款识的字体变得较为秀丽,但笔道有力,青花的色泽比前期纯净,深沉鲜艳。排列形式趋向统一,以六字双行为主。 晚期;以楷书为主,出现少量篆书。款识字体变得更加秀丽,为一种瘦长、清秀的书体,独具魁力。大多数为六字双行排列。(图二十九) 康熙民窑器极少写年号款、纪年款的,大多数为赞颂款、吉祥款,尤其多斋堂款、图记款。每种款识内容都很丰富,不胜枚举,我们将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中的斋堂款、人名款、吉祥款、干支纪年款作为本书附录,供读者查考。 康熙朝瓷业的一个特别成就是仿古瓷烧得很成功,尤以仿明代成化、嘉靖、万历彩瓷,几可乱真,所署明代官窑款,也十分逼真。鉴别时,可用前述孙瀛洲先生介绍之方法,去伪存真。 雍正款识 雍正款识同康熙一样,以楷书六字两行和四字两行为主,有少量六字三行和六字一行的。款识字体承康熙晚期风格,清秀工整,笔道有力,写得一丝不苟,许多学者认为乃有清一代瓷器款识楷书字体最秀美者。书写之款识,有青花和蓝料二种,青花为大多数。青花色调纯正,一般较为淡雅。 (图三十) 康熙后期时兴之篆书款,雍正时较为多起来,向乾隆篆多于楷过渡。篆书款有四字双行、六字双行、六字三行多种形式。 由于雍正瓷胎、釉、彩、纹饰、造型都极为精美,后来各时期的身价都很高,不断有仿造品现市,以清代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为多、为好。仿品的仿款,字体过大,笔道细弱无力,青花色泽不是过浓就是过谈,难以达到真品款字之秀美、淡雅之特殊韵味。 雍正朝仿古很成功,前文已讲过其仿宋代官、汝窑、均窑。龙泉窑均不遗余力。雍正仿明代官窑也很成功,仿宣德青花,仿宣德桔皮纹釉都极象,仿明代各朝瓷器都有一定功力。仿品款识一般也很象,如仿成化斗彩的款就逼真,可用孙瀛洲先生之法鉴别。 此时民窑器的斋堂款等同样十分丰富。 乾隆款识 清代官窑年号款识到乾隆时为之一变,面貌焕然一新:书体由康、雍时楷书为主,变为以篆书为主,排列由六字二行为主,变为以六字三行为主,书写材料以青花为主,变成多种材料并用。 乾隆篆书款识,大多书写规整,笔道严谨,根平竖直,书法生动。大部分书于器底。有少数款字比较草率。青花书写者,青花色泽一般较为深沉。还有金彩、蓝彩、红彩写款,亦有少量刻款。(图三十一) 乾隆民窑器除大量吉祥款、赞颂款等外,也有不少写年号款的,但一般字体草率,有的甚至只是半边字,不可辨认,形同儿戏。此风流毒深远,清后期历朝不断。 后来仿乾隆瓷器不少,至今不断。仿品款识大多不如真品款识工整生动。光绪仿款字体租大,线条僵硬。民国仿品运笔柔弱无力,笔划一笔连贯而下,不予断开,青花色泽飘浮。 乾隆仿前朝瓷器也很成功,仿款皆有本朝特征,与被仿者形似而质异。 嘉庆款识 嘉庆瓷器款识基本承袭乾隆款识特点:以篆书六字三行为主。官窑款字体工整,结构严谨。多用青花书写,也有红彩、金彩及刻款。还有少量楷书款。(图三十二) 民窑款识多为吉祥款、赞颂款、斋堂款之类,这些书写工整。有写年号款的,字体草率,任意描画,亦有难以辨认的半边字。 民国时有仿嘉庆瓷器的,仿品款多为篆书,写得笔划纤细,笔道多有间断。用红彩所写仿款,彩色明亮如漆。 嘉庆时兴起一种篆书带方框的款式,篆书比较工整,框线整齐,似图章印鉴,故俗名印章款,或图章教。此时兴起,但为数不多,为清末此式款识之发展开了先声。 道光款识 道光款的字体以篆为主,大多为六字三行式排列,也有极少一字横列的。道光篆书款的字体为铁线篆,行笔圆润流畅。也有少量楷书款,字体工整。(图三十三) 道光民窑器中,部分王公大臣烧制的斋堂款器,如"定府行有恒堂"器,质量颇高,款字书写也见功力。其他如吉祥款等,为数不少。王公大臣、富商大贾到景德镇定烧私家用瓷更多。 清末民国年间,多有仿道光器物面市。仿品的款识大多运笔无力。光绪所仿道光款红彩款色泽凝重,红中泛黑。民国时仿品,款识字体更加纤细柔弱,红彩款红色鲜艳。青花款色泽飘浮晕散,笔路断断续续,字的结构松散,字左右两部分向两边分离,形成字体中空。 咸丰款识 咸丰款识的书体,处于由清代中期以篆书为主,楷篆皆有,向清晚期以楷为主,篆楷皆有的过渡阶段,大体上是楷篆并用,楷书略多。款式也有所变迁,有六字三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为主。嘉庆朝始兴的篆书图章式款,此时大为盛行。(图三十四) 咸丰官窑楷书款,字体工整秀丽,但显板滞,不及康熙、雍正款字秀丽中藏刚劲。 清末民国时有仿咸丰器。仿品款识字体租拙,无真款清秀味。仿品的红彩款,红彩红中泛黑,真品的红彩浅谈,显得鲜艳。 咸丰朝仿前代瓷器不少,以仿成化、雍正为多。仿品多写"成化年制"、"雍正年制",也有刻款。仿款无论刻、写,均字迹马虎,排列无章,一望便知其为伪。比如,最多见的是一种底部为铁釉地的黑色刻款,即是典型。 同治款识 同治官教以楷书六字两行为主。楷书字体工整,布局严谨,但运笔拘束,缺少生气。青花书写者色调浓艳,略有晕散。(图三十五)民窑器除大量吉祥款等,也大量年号款,民窑年号款多为六字二行,也有四字双行者,均为红彩印章式篆书款,大多字迹草率,极欠工整,又色泽暗涩,字的笔划也断续不全。 光绪、民国均有仿同治款,仿款字体更为拘谨。光绪仿红彩款红中泛黑,民国仿红彩款色泽鲜红,太显光亮。 光绪款识 光绪时的款识,官窑款楷篆并用,以楷为主。楷书字体修长,工整中略显清秀。款式多为六字二行。青花写款的色泽有深有浅,深者略多。(图三十六) 民窑器多为篆书图章式款,篆书十分草率。而民窑器中的斋堂款器,制作可属上乘,款识也较精工。 光绪本朝瓷业无大创新,但仿前朝,特别是仿康熙瓷器却多有较为成功的器物,如仿康熙青花、五彩、素三彩。仿品的款识也较为逼真。 民国时有仿光绪器物,仿品的款识字体柔弱,过于纤细,书写也不甚规整。 宣统款识 宣统是清代,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末一个皇帝,虽然历时仅三年,又值清王朝行将就木之际,但官窑之制仍在,官窑仍在烧造。宣统官窑款仅见楷书,六字双行,以青花书写,字体工整秀丽,青花色泽明快,无圈栏。宣统官窑毕竟时间短,生产器物少,官窑款器也很少(图三十七),所以十分珍贵,并不多见。 民窑同光绪风格相同,极不易区别。 所谓洪宪瓷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称帝。袁在阴谋称帝时,亦仿效清朝制度,设御窑,曾派古玩商人郭世五字葆昌的到景德镇,监制"洪宪瓷"。郭世五到景德镇后,曾邀集逊清官窑各方面高手,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胎体精致细腻,图案绘画精工,彩色娇艳。为袁世凯所烧者署"居仁堂制"款,为他自己烧者,署"解斋"款。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呜呼,"洪宪官窑"尚未见眉目就完全停烧。所以,若说有"洪宪瓷",那就是指"居仁堂制"款瓷(这其中自然有后人为投一些猎奇者所好而作伪者)。(图三十八)市场上出现的有"洪宪年制"款的瓷器,乃1916年到1940年间的作伪品,与洪宪皇帝毫不相干。 几千年中国古陶瓷史,以是似而非的洪宪瓷闹剧而结束。中国古陶瓷鉴定,最后结束在洪宪款瓷的真伪区别上,可叹又可悲。

鉴定古陶瓷的方法


一是目测。也就是用眼睛看,看古陶瓷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比如看胎,汝窑的胎质为香灰色;看釉,明代成化瓷器迎着阳光有肉红色等;看造型,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造型等。但如何来看,如何看出古陶上任何一个细小的差异,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鉴定?一是要靠学习;二是要靠积累,尤其要多研究真品,把各时期各类真品的基本“数据”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三是要靠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来。

二是手感。就是手摸,通过触摸的感觉来对古瓷进行鉴定。第一、通过手摸来感觉器物表面的光润程度。新挂彩的会有刷刷的声音;如宣德盘子,都是细砂底手摸感觉柔润,如果出现刮手过于光滑,那就要注意了。第二、用手掂一掂器物的轻重,过轻过重不平衡都要打个问号。第三、手摸器物的厚薄,口边和足边。如永乐的盘边非常薄细,万历的口边出一小边,成化的足边较高,哥窑的足底提不起来,当窑的器底有裸足等。

三是借助仪器。对我们来讲主要是用放大镜。用放大镜来看彩、釉和气泡。如看后挂彩,通过仔细观察,在后挂彩的下面釉层会有划伤;如打磨做旧的釉面会有很细的经线;如气泡用放大镜看有明显不同,如汝窑的气泡比较稀疏,很光亮,哥釉的气泡有成堆的感觉;如青花新旧,其青料有上涂和下沉的区别;再如开片古陶瓷的片纹线是往下凹的,而釉面是鼓出来的,新仿的一般是在一个平面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