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尊 > 导航 >

西晋青瓷熊尊和神兽尊辨伪

西晋青瓷熊尊和神兽尊辨伪

古代瓷器尊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2020-03-02

古代瓷器尊。

六朝青瓷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青瓷尊出了不少精品。如西晋的青瓷熊尊和神兽尊、东晋青瓷蛙尊、南北朝的莲花大尊等,制作精细、釉色莹润、装饰精致,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尤其是西晋青瓷熊尊、西晋神兽尊,集雕刻、堆塑、模印、刻划、贴花等瓷器装饰工艺于一身,代表了当时瓷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是六朝青瓷工艺的杰作,也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这两件国宝构思巧妙,造型奇特,实为罕见的艺术佳品,迄今尚未发现第二件。可以说连出土的残件都没有。但当今在市场上随处可见西晋青瓷熊尊、西晋神兽尊的仿品,有的被收藏者当成“国宝”秘不示人或上媒体张扬,有的被专家鉴定为真品,当成民间宝物上了电视。为了更好地辨真识伪,我们不妨先从真品入手,作一比较。

如图所示的西晋青瓷熊尊,于1966年在江苏省江宁县秣陵乡桥南村出土。高8.5厘米,灰色胎,青黄色釉。造型作一熊踞坐吃食状。通体饰茸毛状纹和卷曲纹,顶部有一圆孔,可能以插烛或作酒器或作水滴之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taoCi52.CoM

如图所示的西晋青瓷神兽尊,1976年出土于江苏宜兴周墓墩,高27.9厘米,口径13.2厘米,腹径23.5厘米,底径16厘米,瓷胎呈棕色,上下遍施青灰色釉,细洁光润。外形独特,口部呈盘状,下接短颈。袋形深腹平底,整体造型颇似渔夫所用鱼篓。肩腹部两侧各塑有三只横桥形耳,作品字形排列,可穿系绳索以提携。腹壁堆塑一神兽,兽首位于尊口下方,双目圆瞪突出,鼻孔朝天,口内含珠,显露利齿,在兽首两侧各饰有绳索状的四肢,从正面看去,前肢上举,后肢伏地蹲坐。后背脊处有五处角状突出,表示丛丛鬃毛。而兽身双翼、翎毛则以简单的刻画线条勾勒。器物整体造型是以器腹为兽腹,以器耳为兽耳,兽的四爪、双翼、羽毛、背、尾全部装饰在器身的各个部位上,浑然一体,几乎分辨不出是兽还是器,是一件高水平的手工艺作品。通体内外施青釉,棕色胎,器底刻写“东州”二字。腹壁浮雕神兽,口内含珠,雕刻生动。现也藏于南京博物院。

现在青瓷熊尊、神兽尊的仿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粗仿。按印刷精良的图录直接仿制,没看到真品全貌,也没按真品的尺寸,想当然,大大小小的都有,要么硕大无比,要么袖珍小巧。这类仿品功夫稍差,造型做工生硬,没有局部细节,胎釉工全没到位。微型的已经用模子制作,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到处可见;第二类是特点细仿。有仿古专业人士、古玩商、专家指导,以真品为蓝本仔细研究,吃透原版的做工、胎釉和装饰特点,然后以熟练老工匠人仔细模仿,特别是采用破损的老瓷器或汉砖汉瓦,取其胎土研碎制胎。这类仿品颇见功夫,也不现身古玩市场,而是通过铲地皮者、古玩贩子、“收藏家”,讲故事、埋地雷、“友情转让”,私下走,价格不菲,一般玩家很难单凭肉眼辨认真伪;第三类是臆造。仿品是西晋青瓷熊尊和神兽尊的混合物,要么是仿西晋青瓷神兽尊时,将堆塑的含珠神兽替代成熊头;要么是将西晋青瓷熊尊,臆造了顶部加盘口,下接短颈。此类仿品与真品比较,只有面貌相似,没有精雕细作,但因是创新品种,更容易蒙人。有的藏家吃进,将它当成镇宅之宝。

鉴别西晋的青瓷熊尊和神兽尊,其实也很容易,去掉国宝的发财梦,西晋的青瓷熊尊和神兽尊,仍是空前绝后的孤品,不要指望你能拥有来填补空白。鉴别西晋青瓷的要点必须从青瓷的胎、釉、工艺等方面入手。一般来说,真品胎质细腻、坚致、瓷化程度高,分量较轻、胎壁较薄。施釉均匀,釉层较薄,釉色青中带黄,常有剥釉现象,常施半釉。赝品造型、加工工艺、做旧手法大体相类似,似为同一人或同一团伙所为。鉴定这些仿品,先看造型,形制不对、比例失调、形象呆板的一律枪毙;再看胎底,无论采用何种原料新烧,胎土必定有润泽感,真正老胎年代久远,挥发份逸去而必显干硬;三看釉面,仿品施釉厚而不匀,有堆釉现象,且有较强的玻璃光。人为土沁成云絮状,不均匀,抠掉的土皮成片状,手搓之有硌手感。从工艺来看,真品晋朝青瓷由圆器拉坯而成,手法娴熟,胎壁薄厚均匀,底足常见抛物线形的线割痕迹,造型优美端庄秀丽,常有堆贴图案或捏塑装饰,而赝品瓷器则拉坯手法生硬,胎壁不均匀,底足无线割痕迹,造型呆板,无神无采。当然这些要点只是通常意义上的,鉴定晋朝青瓷还需要多看实物标本。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马蹄尊


马蹄尊最初是一种标准器形,尊的一种式样。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后来到了清代发展成为文玩,所以也叫太白尊。材质主要是瓷器和玻璃的。

马蹄尊器形

器型有高矮两种,高者有长颈、小口,矮者无颈、大口,但二者器身造型相同,都形似马蹄,以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等品种为常见。

马蹄尊的作用

马蹄尊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作为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叫水丞、水盂、水盛;

二是作为小文玩,或置于案头、橱格,或旅途携带,便于玩赏,是小品大样的玩赏陈设瓷;

三是和太白尊一样,作为盛装鸦片膏(丸)、药丸、香料的盛贮器,有“药罐”之说。

琥珀色透明玻璃马蹄尊,高17.6cm,口径3.8cm。清宫旧藏。

此尊圆口,直颈,器形呈马蹄状。通体为琥珀色透明玻璃,底中心单方框内有“嘉庆年制”四字款。

此尊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器型周正简洁,器表平滑。署嘉庆款的玻璃器皿数量有限,故较为珍贵。

瓷器的作伪和辨伪


瓷器的器型、烧制工艺、纹饰等是历代文化艺术的结晶。历代仿制、作伪之风之所以盛行,究其原因,一为赏古悦旧,一为利之所趋。瓷器作伪的手法很多,而其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可乱真。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作伪的手法,更要掌握历代瓷器制品的基本特征,以此为标准来进行鉴别、辨伪工作。

1.作伪常用的几种方法

(1)整器作伪

整器作伪即后人根据前代的某一器物,照样或照文献的记型并无定规,有的甚至是自己创造。

为使所仿之器更酷像真品,往往来用烟嚣(用香火烟薰做旧,但嗅之有味);茶水煮(以土茶水煮器,使器面上有红褐的茶锈痕);假出土(将所做之伪器故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新如旧。尤其是低温铅釉的五彩、粉彩、三彩等器,更易于氧化或腐蚀而显旧气)等等。然后再入窑复烧,即复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的伪器或仿制品特别多。

(2)部分作伪

部分作伪是指器物的部分(如足、流、手、底、口等)是后补或后配的。后补的有补缺(即在器物破碎后缺少的部分,用石膏、铜、锡、铁、木、金漆、水泥、油漆等补上);补釉(即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再入火烧之,但往往可看出后施釉面衔接边际的接痕)。后配的有配腿(因香炉、雕塑、兽类等的腿或足伤残不全而补配或改变足形);配手、插头(指佛像等人物体、手、头缺损而后配,但接口明显);按把、镶流嘴(即在缺损把、流嘴的器物上用其他的相类似的器物镶配上去而成整器)。这一部分的器物在鉴定、辨伪时,只要仔细观察基本是能找出其破绽的。因为,原来的器形或釉色与修补后的多少是有差别的,几乎没有不留下痕迹的。即使是再好的高手,补的颜色一开始与原器一样,一段时间以后仍会显出原形的。

(3)套口、镶底、后加款

套口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器物口颈破损后,旋削切去肩部以上部分,用另件的器与之严密地进行插套镶接。以肩部的黑线弦纹遮盖接痕,或在折沿口的下边内外套,往往不易看出,若用手指伸于器口内拭摸,即有触感。另一种是旧器套旧、新口颈。即在旧的器物上套上新的或旧的相仿器物的口颈。如注意接口部分,也是能发现痕迹的。

镶底 器物底部损坏后,在器底近釉处精密游切,用同类品或其他合适的底足与之镶接,一般不易显露痕迹。如康熙器的二层台阶底处的接痕,更不易被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是将新、旧器的底取下,特意改装,换镶其他合适的且带官窑款的旧器底,以混充真品,这也是后加款中嵌底款的办法之一。但往往会将瓶底款与碗、盘底款互用,而露出马脚。一般讲,琢器(如罐、瓶、炉等)的底款书写得比较紧凑,而圆器(如盘、碗等)款则疏散,且双圆环开阔;琢器底款外围小,圆器底款外圈大。

后加款即在原无款的器物上加款,具体方法有:一种是在原无款的旧器或新仿器上加刻、加书稀有年号款,如有人在宋影青或定窑器上加刻“元祐”或加书“绍熙”、“嘉定”等年款。还有一种是将原无款或有款但损坏或普通款的器底旋切下来,换嵌上带真款的同类或别类器的款。这种方法民国时较流行,且技术也很高明。

(4)后加彩

“后加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作伪手法。其表现手法:一是在旧器脱釉后加刻暗花,施釉后再上彩。如将康熙脱釉的旧器,施描成墨地三彩的品种;二是将旧器改造成新品种。一般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色,以混充旧彩器,如将成化青花盘后挂红釉,成为红釉青花器等等;更多见的是在清代各朝的素器上后加彩,使其改头换面,成为粉彩、斗彩、 珐琅彩、三彩、墨彩、金彩等较为名贵的品种。如民国时期,在康熙旧器上后加五彩的伪作很多,绘画虽深,但神态不足,色彩也过于鲜艳,且釉面及彩上无自然形成的哈蜊光泽和彩晕;还有一种情况是原器物表面彩绘局部伤缺,按照原样填补描绘,入明窑烘烧以后挂彩,一般以挂红彩的较多。

2.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其次,瓷器收藏品辨伪最根本的是从瓷器本身着手。因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所组成,各时代有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从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点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器形、纹饰上体现出来),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用器,各地域的不同使用情况)等来辨伪。

我们知道,仿瓷(或曰瓷器作伪)之难,第一是胎质。因为各时代、各窑口烧制瓷器的胎土是各不相同的,且“瓷质之贵,在于瓷泥”,不仅是瓷土的成份不同,其炼泥之法也不同,因此,烧制成器所表现出来的胎骨也是各具特征的。如龙泉窑器与哥窑器均为原处州(今龙泉县境内)的窑口,使用的基本是同一地区的胎土,两窑胎质均白,微带灰色。但龙泉窑淘炼最纯,哥窑则别有紫泥、黑泥两种。由此,就可分别出龙泉窑器与哥窑器。仿制、伪作之器的胎土则区别更大,由于时过境迁,很难找到相同的瓷土,这就是辨伪需掌握的第一要点。第二是造型品名。因为历代所制之器,造型品名不尽一致,有的称盘,有的称盆,甚而有称为洗的,加之尺寸规格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制。历代仿制作伪之器,一是照蓝本模仿,虽形制正了,但尽寸规格又不能完全一致,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仿制作伪之器是根据文献或历代相传而作,故更差矣,而有些“创造性”的作伪则更无衡量的标准。第三是釉药。历代瓷制品的釉药多为凭经验所得而无文字的记录,除清唐英首先研究记录制瓷的方法和釉药的配方,在他之前几乎无人做此工作,因些仿制、作伪的器物由于釉药的配方,各种釉料的比例不同,加之烧造技术,包括窑温、气氛的掌握不一致,烧制出来的釉色很难与原器相同,另外,瓷器的纹饰(包括笔法、题材、表现手法)、款识、青花料、彩料等要仿制得如同真品一样,确实很难。

辨伪瓷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分类法:即将各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总之,鉴定、辨伪中国古代瓷器,用以上三种方法,再从胎质、造型、釉料、纹饰、烧制工艺、款识、青花料等几个方面着眼,在掌握了出土的或传世的标准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鉴定出好坏,辨别出真伪的。

砖瓦辨伪


我国古代建筑房屋,最初是用夹版筑土成墙的版筑技术。以后又发展到使用土坯垒砌,称为“甓”。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考察,殷代还没有发现瓦,屋顶用茅草遮盖,据推测,瓦在周代已经产生,但多用于贵族的屋舍,一般人的住室仍用草顶,所以古人常说“茅茨不剪”、“茅茨土阶”。砖的发明比瓦要晚,战国遗址中曾发现过空心砖,但用于墓室。《诗·陈风·防有鹊巢》中说“中唐有瓷”,意思是说堂下通过中庭通往前门的路是用砖砌的。甓,旧释“瓴甋”,即砖,用砖砌墙是比较晚的事了。

一、砖

一般建筑用砖,是素面的。汉代烧砖,由于其火候高,砖质坚硬如铁,常用作砚材,成为古玩。砌在墓室中的砖,多有画像和文字,一向为收藏家所重视,秦汉砖更为珍贵,有所谓“秦砖汉瓦”之说。砖刻文字,在考证历史和书法艺术上,有其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画像砖,则是十分宝贵的艺术珍藏品。画像砖有的是用雕刻好的模型印制的,也有直接在砖上雕刻的,有的还加施色彩。至东汉和六朝时期,随着厚葬之风和砖式墓的流行,获得更大发展,其形式也从秦汉的一砖一画,发展为六朝的大型砖印壁画。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东传影响日远,画像砖开始被大量应用于佛教石窟、寺院。各个时代的画像砖,在制造工艺、雕刻技法、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上都有着鲜明的特征。秦汉时期,多为雕刻砖,表现手法一般用大块大面的浮雕,块面圆厚,古朴简练,粗放而富于动感,砖体坚劲如铁,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六朝开始,画像砖开始用模制批量生产。唐代经济文化获得全面发展,佛教艺术发展到空前规模,制砖工艺也达到历史最高峰,不仅画像砖种类多,数量多,而且工艺也完全成熟,形状规范,火候适中,质地坚硬,砖面有一定的光泽。艺术风格写实写意并行,纹饰多有佛教艺术题材,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华美璀灿。雕刻技法成熟,纹样精致,广泛采用线雕,线条均匀,曲折回环,自由舒展。这种线面结合的技法,使主要部分鲜明突出,人物、花卉形象生动。唐代以后,画像砖逐渐衰落。洞窟中窟顶、甬道顶遍绘连续性团花,整体图案艺术形成严整、匀齐、庄严的艺术风格,但由于刻意追求装饰效果,纹样繁缛,题材雷同,往往给人以单调、呆板图案化的感觉,缺乏艺术性。宋代的龙、凤砖,画面主要施用粗细不同、宛转自如的凸线,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造型栩栩如生。清代画像砖,有的在烧成的砖上直接施以平面阳刻浮雕,或者再用墨线勾绘,以表现细部特征,造型粗放豪迈。画像砖是古代绘画和雕刻艺术高度结合的珍品,是研究我国雕刻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西晋越窑青瓷人形灯台


越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其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代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居全国之冠。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和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唐和五代时期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为“秘色窑”。

魏晋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少,社会经济较为繁荣,南方制瓷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越窑青瓷烧造极为繁荣,陶瓷器逐步替代了金属、漆木等制品,从而渗入到当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青瓷灯具在这一时期亦颇为普遍,此时的灯具,照明方式主要有烛灯与油灯两种。烛灯带有用来插蜡烛的插孔,以狮形烛台、羊形烛台为代表;油灯则带有用以放置油脂燃料的浅盘状灯盏。

本文介绍的这件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人形灯台(见图)系当时的油灯,现藏于江苏省溧阳市博物馆。该灯台通高16.8、口径8.5厘米,由灯盏、灯柱、灯盘三部分构成。灯盏为碗形,外沿饰有两道弦纹。灯柱为一跽坐人俑,人俑头顶灯盏面带笑意,鬓角留有络腮胡,头带网纹卷沿帽,脑后有两条丝带垂系,人俑身着带有圆圈及长条纹的长袍,双手置于胸前,持一长方形带手柄器物,系魏晋时期常用的物品“便面”,即扇子。

古籍文献中对便面多有记载,如《汉书·张敞传》中这样记载:“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该人俑制作工艺系以模印成形。从人俑的整体风貌来看,疑似为当时胡人造型。灯盘为盆形,宽沿有破损,盆底有三个兽蹄形足。灯台器物玻璃质感强烈,釉色莹润,青中泛黄。

这件越窑青瓷灯台造型颇具创意,人物具有强烈的写实意味,体现了魏晋六朝时期士族阶级的生活情趣。

以人俑作灯柱在同时代的灯具中较为少见,《中国陶瓷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中收录有一件浙江余杭出土的相类似器物。

豇豆红釉莱菔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19.9cm,口径3.2cm,足径3.9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豇豆红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雍正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长腹,窄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口部红釉夹杂少许绿苔点。颈下部凸起弦纹3道,凸起处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轻灵秀美,修胎规整,釉质匀净光亮。

莱菔尊又称萝卜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状类似萝卜,故名。此造型另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

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镇创烧的豇豆红釉属于高温铜红釉,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因釉面酷似豇豆皮的颜色而得名。由于红釉的深浅及绿色斑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所以还有“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脸”等美称。清人洪亮吉(1746—1809年,号北江)曾作诗赞誉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豇豆红釉瓷器常见有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小件器,主要是以文房用具为主,另见有盘,无大件器。

龙泉瓷如何辨伪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此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

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

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2.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

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3.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4.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清康熙太白尊瓷器


太白尊亦称太白坛,因摹仿诗人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又因其形似圈鸡用的罩而有“鸡罩尊”之称。太白尊也叫水盂,是文房用具,主要用途为贮存研墨用的水。太白尊瓷器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康熙时期的太白尊基本都属于江西景德镇御窑制品,专供皇室使用。

清康熙款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尺寸:高8.50厘米、口径3.50厘米、底径12.50厘米 时代: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

为康熙时期官窑典型器物之一,造型多为小口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为浅刻团螭图案。该尊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壁渐张,呈半球形,浅圈足。器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三组暗刻团螭纹。底落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竖行无边栏款。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器的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暗花团螭纹,底落“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三竖行六字无边栏款。豇豆红因色调淡雅,呈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它在康熙时期较为名贵,因其用铜做着色剂,而铜在窑温里的化学反应比较活跃,要想烧得很匀净,难度非常很大,所以传世数量也极其少有。

清代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清代康熙豇豆红太白尊高9厘米 口径3.5厘米。此盂系文房用具,又称“太白尊”,是康熙官窑特有品种,与郎窑红齐名。釉下印有团螭纹,釉色淡雅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白色斑点。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表以红色为主,散缀绿色苔点,釉色红绿相映。这种釉色为康熙晚期创烧,因色彩酷似豇豆皮而得名。

灯笼尊有哪些特点


在乾隆年间,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非常流行灯笼尊,人们亦将灯笼尊称为“灯笼瓶”,由于外形比较像灯笼而得名。。

灯笼尊可被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灯笼尊的器型为沿口外开、瓶颈略短、筒腹较直、圈足外撇,第二种灯笼尊器型为开口较大、瓶颈较粗、瓶腹为筒形、瓶腹稍收、圈足较高。无论是哪一种器型的灯笼尊,都带有端庄的气质,瓷胎比较轻薄,有些灯笼尊的瓶颈两侧还设有一对附耳,在清朝嘉庆年间,制瓷工匠们会在瓶肩处附设一对狮形耳。在乾隆后期,制瓷工匠们采用进口色料制作粉彩灯笼尊,瓶身上的颜色丰富多彩并且富有层次感,整体色调比较和谐典雅,纹饰比较复杂,色彩比较浓郁。

制瓷工匠们在灯笼尊的时候,常常施以丰富多彩的釉色,所以灯笼尊的品种非常多,我们比较常见的品种有:粉彩、青花、釉里红、炉钧釉……

下面给大家大家带来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灯笼尊,请诸位藏友跟随一起来欣赏吧!

这件灯笼尊名为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此件灯笼尊的造型别致,器型优美,为敛口,瓶腹饱满,圈足,比较小巧精致,器高十三点八厘米,胎质精细白净,胎壁非常轻薄。灯笼尊的外壁施以白釉为底,采用珐琅彩描绘了荣华富贵图,呈现了一棵枝干盘虬、苍劲有力的参天桂树,桂树下一簇芙蓉花开得正好,枝叶比较繁茂。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站在桂树下面,高高地昂起头,望向树上的桂花,手上拿着一支长长的竹竿,意欲抖落桂花。一位衣着华美的妇人坐在磐石旁边,脸上带着盈盈笑意,神色慈爱,目光从容,轻嗅手里拿着的牡丹花,在她的旁边有一个装满菊花和牵牛花的篮子,篮子外有一只瓜。另一个孩子站在妇人旁边,他的手上拿着如意,转身望向身后抱着一个婴孩的婢女,婴孩的手上拿着一只拨浪鼓。在清朝乾隆盛世,景德镇窑的发展非常迅速,烧制了大量具有欣赏陈设功能的瓶尊之类的瓷器,具有很多典型的陶瓷品种,譬如说粉彩、都猜、青花等。从烧制难度来看,琢器烧制工艺的难度要比碗盘类瓷器烧制工艺高,因此琢器的收藏价值更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