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鉴赏 > 导航 >

宋代青白瓷酒具鉴赏

宋代青白瓷酒具鉴赏

古代瓷器鉴赏 古代瓷器足部鉴赏 瓷砖墙面

2020-03-02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鉴赏】

青白瓷又称影青、映青、隐青、印青,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因青中泛白,白中闪青而得名。此器为宋代景德镇窑烧造的成套酒具。注子注碗通高23厘米;注子高15.5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7厘米;注碗高14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9.5厘米。注子器口细长,呈直筒状,盖合紧凑严密,以保持酒味的芳香。盖钮为台式蘑菇状,既实用又美观。注子(即壶)器体呈瓜棱形,表面刻以浅浮雕莲花纹饰,肩斜,鼓腹,壶嘴细长,扁曲柄,圈足较矮,足底无釉。注碗口沿略向外撇,碗体表面也刻以浅浮雕莲花纹饰,敞口,深腹,内底足有垫烧的块痕,高圈足,足底无釉,因经数百年的气蚀水浸,其无釉露胎处胎质显得干松,底部中心微向里凹,并可见纹里粗疏的等距旋痕。由于长时间埋于地下,器物表面留有部分黄泥土痕,土沁深入胎骨。出于使用功能的考虑,注子的主要盛装容积置于腹部,注碗较大,可容纳壶腹。这样既可以多蓄热水,又可均匀地把热传给壶体温酒。作为成套器具,造型既注重了单体形象,又顾及到整体造型纹饰的统一。总观整体和谐一致,清秀典雅,弧线流畅,纹饰简洁明快,釉色明澈青翠,充分了体现了宋影青瓷器的精美,烧造技艺的高超。<tAOCi52.cOM/p>

此种酒具,唐宋时称为“注子”。明人李日华《紫桃轩又缀》说:“吴俗呼酒壶为注子,按周礼以注鸣者,注注味也。鸟喙亦音咒,古人用壶以大口泻,而今人加以长喙如鸣然,故名注子。”此器由酒壶及温酒用的碗两件组合而成,浑然一体,构思巧妙。把酒置于莲花中,引发人们对美的遐想,使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真乃别具匠心呵!五代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宋白沙宋墓壁画上都展示了宴饮时成套使用注碗的情形,但以宋代最为风行。对此,宋孟元老《东京梦体录》“会仙酒楼”条中,有所记载:“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座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由此可窥见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之一斑。(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瓷酒具鉴赏


中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器,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广泛流行,主要是黑陶壶和彩陶壶。那个时代,我们的先民已能作出带嘴的酒壶。今天,当把这些四五千年以前的酒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大家的心灵无不被其中体现的古人卓越智慧和创造力所震撼。

进入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发展起来,此时酒具主要是青铜器,而且在青铜礼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体现了酒文化本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中国最早的瓷器大约产生于商周时期,称为原始瓷器,至东汉已发展成熟。《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可见在春秋时期,酒壶已普遍使用。从大量出土资料看,秦汉时期的陶瓷酒具流行非常广泛。汉初的酒壶,口部微向外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并装有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比较矮。到西汉中期,圈足更趋低矮发至变为平底,附耳做半环形,或贴铺首,或堆塑龙头。到西汉晚期,壶口已作明显的喇叭形,双耳常作铺首衔环。到东汉时期最盛行的酒具是盘口壶,它的口径较高,口内的盘面很小,口径交接处有明显的棱线,球腹平底,显然是由喇叭壶演变而来。汉代称圆形壶为“钟”,方形壶为“钫”,还有一种蒜头壶在汉代很流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共计360余年。江南瓷业讯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酒壶有鸡头蒜、羊头壶、马头壶等,但流传较广的主要还是鸡头壶。早期的鸡头壶多是小盘口,一面贴鸡头,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头为实心。东晋时,壶身变大,前装鸡头,引颈高冠,后安圆形把手,上端接壶口,下端接壶上的腹部。到东晋中晚期,一般把手的上端饰龙头和熊纹,器形优美。到了南朝,壶身变得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实用。除鸡头壶外,这一时期的酒器还有一种扁壶,因为它的腹部扁圆,故名。

隋代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出现了新的统一局面。隋代的酒壶一般分为带流和无流两种。带流者为鸡头壶,壶身较南朝更为瘦长,壶口更高,壶颈变细,中部多装饰弦纹。不带流的为盘口壶,壶身瘦长,盘口高而微撇,壶颈长而直,腹呈现椭圆形,多为条状。继隋而起的唐代,建立了一个更加昌盛的封建王朝。唐代诗人高适诗有“床头一壶高,能更几回眠?”之句。唐代的酒具为执壶,是由鸡头壶演变而来。根据唐人记载,其名称为注子,也叫注壶。这个时期的执壶,一般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弯曲的宽扁形把手,壶的重心偏在下方,北方窑多饰席纹,施釉不到底,长沙窑执壶别具特色,首创釉下彩绘。印模贴花、褐色彩斑等技法在制瓷装饰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在造型上也有别出心裁之作,如有一种造型生动的鸟形壶,栩栩如生,给饮酒活动凭添几分韵味。晚唐时期还和平各式小酒壶,有的形似盘口壶,有的又像球形小罐,肩部装一个外壁削成多角形的短嘴。还有的壶是一种喇叭口短颈,球腹平底,肩腹之间装短嘴和手柄各一。与酒壶一同使用的是酒杯。从唐朝诗人的“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和“衔杯乐圣称避贤”等诗句中,可以说明当时饮酒是用杯。唐朝的酒杯有圈足直筒杯、带柄小杯等。五代时期,执壶的嘴变长而微曲,壶腹一般瓜果形,柄有所加长,壶的式样更加秀气,容量也有所增加,使用轻巧方便。

宋辽金元时期,我国的酒业规模已相当发达。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详尽记述了宋代的饮酒风俗。书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几乎人人饮酒,而“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等酒店广告,更令人击节叹赏。宋代不仅酒广告,酒幌子比比皆是,而且酒瓶上书写与酒有关的文字,如“酒”、“细酒”、“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等。还有的酒瓶上直书酒店或旅馆的名称,如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仁宗在东宫,鲁肃简公为谕德,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名于京师,公往往易服微行,饮于其中。”可见仁和馆为酒店名称,“仁和馆”铭的四系瓶,为该酒店专门使用的酒瓶。宋代日常生活中的酒具,南北方各窑口普遍烧制,宋代的酒壶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瓜棱壶,形体多变,美观大方。葫芦式壶,以葫芦形做器身,两截壶体间中有束带形曲柄。还有一种提梁壶,小口,球腹,龙首流,半月形提梁壶,是耀州窑一种特有的形式。宋人喜欢喝温酒,于是一种碗和壶相配合的温酒壶便应运而生,碗装热水,壶装酒。辽代的陶瓷酒具都具有契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最常见的是鸡冠酒壶。它是摹仿契丹族传统使用各种皮襄容器烧制的,也称皮襄壶,保留着其人游猎生活的形迹。壶的式样大体有5种,即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短身横梁式。其年代的早晚通常以壶身所保留的皮襄形式的程度来区分。元代的酒具仍然是执壶,它是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附在腹上,流比宋代有所加长,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嘴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连以S形饰物。柄与流对称,壶口稍有外撇,盖扣其上。除壶之外,还流行多种器形较大的酒瓶和酒罐。为适应元代蒙古族游牧骑马的习俗,当时流行一种在马上饮酒用的高足杯,也称马杯。1984年江西高安县出土的窑藏元代瓷器中有一个青花高足杯,内心书写“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千六百场”,可以佐证高足杯是一种特制的饮酒用具。

明清两朝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官窑和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是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的陶瓷酒具,通体满饰各种花纹,特别是众多花朵、海浪、莲瓣、瑞兽等占据酒具的主体。大器形方面仍沿了宋元时期的执壶、梅瓶等形状,只是由于元代以后,蒸馏酿造技术在我国普遍发展,随着酒精度的提高,酒具器形逐渐缩小。明代常见的酒具有梨形壶,龙柄壶、莲瓣壶、鸡心壶、亭盖方壶等。清代造型更为丰富,品种也越发多种多样,如倒流壶、温酒壶等。在材质方面,除了陶瓷和青铜器外,玉石、玻璃、紫砂。珐琅、金、银锡等多种多样,装饰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纵观中国酒具的历史演变轨迹,不难看出,酒具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在获取和享受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焕发出来的精神文明的璀灿光华,具体而形象地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造型奇特的宋代青白瓷带砚五联盂鉴赏


带砚五联盂

安徽 宋康年

水盂是历代文人雅士在写诗作画时的不可缺少之物,从而使本来质朴自然的水盂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水盂,古时又称水滴。作为贮水磨墨之器皿,其发展历史可谓悠久,汉代刘韵在《西京杂记》中说;“晋灵公冡甚瑰状,其物器皆朽烂不可别,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王取以为水滴。”此段记载似乎将其历史追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宋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中还专立“水滴辨”,他说;“余尝见长沙同官,有小铜器形如桶,可容今一合,于右军研水盂,底内有永和二字,此必晋人贮水以添砚池者也,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其尽复磨,故有水盂。”

本文介绍的是1984年秋望江县在农村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发现的宋代墓葬出土的一件青白瓷带砚五联盂(如图)。当地农民见到这件器物,甚感诧异,也不知是何物,便把它交给县文物管理部门,现藏县博物馆,经专家鉴定为二级文物。该水盂通高4.5厘米,通体直径14.5厘米,每只水盂直径3.2厘米。质地青白瓷,制作较精细。这件水盂造型奇特,周围以五个大小相等的小水盂连成一圈,把一个好似圆形月亮的砚台团团地围在中央,其砚堂稍稍隆起,周围环绕有一泓水槽。每个水盂呈腰鼓形,口径与底径相若,平底,饼圈足。整个器型设计精巧科学,既具有美观雅致之感,又有实用方便之优点,真可谓匠心独运。

这种带砚五联盂的造型,究竞是怎样的构思形成的以及其制作者的创意为何?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其-,是否从“五“字的词汇启发而来的?如古时有“ 五车”,据《 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等书记载:“五车五星,三柱九星,在华北,五车者,五帝车舍也,五帝坐也。”又《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后以五车称人之博学。再如“五德”,指儒家应以温、良、恭、俭、谦为修身五德。再如“五常” 指仁、义、礼、智、信。“五典”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再如“五福”,《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再如“五品”,即“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如“五星”,《 史记•天官书》:“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还有” 五子登科“”五世同堂“”五世其昌“等等,不胜枚举。由于这些词汇均具有较为浓厚的吉祥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为一些文人名士所崇尚,因此说,这些瓷制作者是否为符合当时文人名士的心态而构思设计的,也未可知。

其二,是否由“众星之拱北辰” 这一成语引发而来的?《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官应如此,做学问的人,又何尝能例外?

其三,是否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水盂与砚台连在一起,使用起来既方便省力,又节约时间,两者兼得,也可能是制作者的初衷。

总之,以上几点分析推测是否合乎逻辑,姑且不论,但从这件带砚五联盂的工艺制作、造型、瓷质等方面来看,均较为精细,特别是其奇特的造型弥足珍稀,尚属不多见之物,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瓷器鉴赏: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青白瓷是对天然瓷土材料人为控制含铁量后生产出的一个新品种。正是由于有了它,明清两代才会演绎出斑斓绚丽的彩绘瓷,所以青白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繁昌青白瓷就是这样一朵奇葩。1995年,全国古陶瓷学术年会在繁昌召开。一百多位知名学者云集繁昌,实地考察,给予当地出土青白瓷以极高的评价,并将其命名为“繁昌窑”。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曾组织会员两次到繁昌窑考察,丰富的窑址青白瓷残片和文物管理所精美的完整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繁昌窑遗址分布在安徽省繁昌县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地带,现已发现窑址多处,主要有柯家冲窑、洛冲窑、姚冲窑、半边街窑等,面积约1平方公里,遗留有龙窑30余座。其中,以位于繁昌县南郊的柯家冲窑址面积最大。虽然烧造的是民间日常生活用器,但器物造型工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光洁莹润,达到了较高水平。经专家初步认定,繁昌窑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宋代早、中期,衰退于宋末元初,是长江下游专烧青白瓷的重要窑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的早期发展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繁昌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科学发掘。在五百多平方米的面积中,就清理出北宋龙窑窑址一座,作坊遗址一处,还出土大批瓷器标本及窑具,其中较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数百件。从发掘出的器物看,繁昌窑的性质是民窑,以烧造民间生活实用瓷与冥器为主,品种有碗、盏、杯、碟、盆、盘、盂、瓶、罐、盒、炉、壶、奁、俑、玩具、谷仓等。造型工整,制作精细,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繁昌窑产品的工艺特点是:胎质相对来说普遍较厚,大都为矮圈足,足圈外直内撇,稳实而厚重,以素瓷为主,少量的瓷器有简单的刻花、印花,朴素无华。

通过实物可以确证,这些窑址遗物既有青白瓷窑系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繁昌窑的碗、碟或宽厚唇,或外卷唇,或斜浅腹,或弧形腹,或大平底,或矮圈足,极具地方风格。

从五代到北宋,繁昌窑还注重托盏的烧造。托盏的托柱是由矮向高逐渐演变的,形制很多,造型各异,有荷花形、莲蓬形,还有高托柱素面托盏和连托盏。

窑址发现的盒分镜盒和粉盒两种。镜盒有扁圆形和筒形,均子母口,弧形盖,盖顶蒂形钮青白泛翠。粉盒腹径约6厘米左右,形制多样。

执壶有多种。双系盘口壶是繁昌窑的典型器,盘口束颈,系置于肩二侧,多见于五代至北宋初。另有长颈喇叭口壶、折肩壶、瓜棱壶等,是繁昌窑的一般产品。

繁昌窑的杯也种类繁多,有高足、圈足、卧足、饼足等。

有学者将繁昌窑青白瓷与宋代以前的瓷器进行器形比对,认为它具有五代的特征,这说明繁昌窑也是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

由于繁昌窑的研究还在深入进行中,所以对窑的性质专家看法也各有不同。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广宁指出:“当时的南唐国就在繁昌这片区域,繁昌窑每年烧出的青白瓷中的精品都要进贡给皇上,所以具有官窑性质,其他差一点的流入市场销售。”南京南唐二陵曾出土大量白瓷,一直未确定窑址,如果能确定南唐白瓷出自繁昌窑,将对五代白瓷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茶具赏析


2014年9月,镇江博物馆在市区一考古工地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其中出土1套6件较为精美的景德镇窑产青白瓷茶具,均完好无损,造型精美、釉色莹润,较为珍贵。

墓葬位于镇江市区润州山西南坡,为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1.2米,残存深度约1.8米,壁用青砖错缝砌筑,墓西侧设壁龛,长方形,宽0.43米,高0.32米,深0.33米,龛底距墓底高约0.24米,壁用青砖错缝平砌,顶部用一层青石封盖。6件青白瓷器正置于壁龛内,另外同出的随葬器物中,铜镜位于棺内、釉陶瓶及2件青釉瓷碗位于棺西侧,还有铜钱散布于底部。现将出土器物介绍如下:

一、青白釉瓷器

执壶(图1):口径6.6厘米,底径10.6厘米,高14.8厘米;直口,圆唇外卷,束颈,弧肩,瓜棱形鼓腹,平底;肩部设宽扁执手,边缘刻凹槽,上部设管状系;执手对应位置设弧形流,流口削平,执手与流最高处与壶口沿齐平;腹中部划一条弦纹,其上刻藻叶纹,洁白色胎,通体施青白釉,釉面光亮青翠,底部有支烧垫渣痕。壶盖直径6.6厘米,高1.8厘米,顶面下凹,边缘设一管状系,中间塑一花苞形钮,钮低于盖面,子口;洁白胎,盖面施青白釉,釉色偏黄,略失透。

碟(图2),共2件,六曲花口,器内出筋,敞口,尖唇,浅弧腹,平底;洁白胎,通体施青白色釉。一件口径10.3厘米,底径4厘米,高2厘米;外表略泛黄色,有冰裂纹,底心釉刮去,有墨书“包通”;另一件底心釉刮去,有支烧垫渣痕,底心墨书“东”,口径11厘米,底径3.6厘米,高2.1厘米。

碗(图3):口径11.8厘米,底径4.9厘米,高3.8厘米;敞口,圆唇,浅弧腹,圈足极矮;洁白胎,施青白釉,釉面光亮,口部不施釉,包银边,银边脱落严重。

盏(图4):斗笠形,六曲花口,尖唇,斜直腹,圈足,挖足较浅。洁白胎,胎轻薄,施青白釉,釉面光亮,足底心无釉,有支烧垫渣痕迹,泛火石红。口径13.1厘米,底径4厘米,高3.9厘米。

盏托(图5):托杯敞口,尖唇,弧腹,托盘敞口,尖唇,浅弧腹,浅圈足外撇,中空。洁白胎,施青白釉,釉面光亮,有冰裂纹,足底无釉,有支烧垫渣痕迹。通高4.9厘米,托杯口径8.7厘米,托盘口径13.6厘米,底径5.7厘米,高4.9厘米。

二、其他随葬品

青釉瓷器共2件,均为碗(图6),形制相同:口径12.8厘米,底径4.4厘米,高7.4厘米,侈口,尖唇,弧腹较深,圈足,外腹刻双层莲瓣纹,白胎施灰绿色釉,釉略失透,有冰裂纹,圈足不施釉,包银边,银边脱落严重。

釉陶瓶(图7),口径8.5厘米,底径7.8厘米,高23.7厘米;直口,方唇束颈,深鼓腹,平底;肩部对贴塑2只泥条形耳;褐色胎,器上部施黄色釉,釉层稀薄、失透,器身有轮制形成的弦纹,下部削修较略粗率。

铜镜,亚字形,边长约9.2厘米,边缘梯形,弧形钮,镜背有方栏,分两行模印“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镜身灰色,镜面光亮,局部附着绿色铜锈。

铜钱18枚,锈蚀严重,钱文可识16枚。其中开元通宝2枚、皇宋通宝2枚、淳化元宝2枚、祥符元宝1枚、熙宁元宝1枚、元丰通宝1枚、元符通宝2枚、圣宋元宝1枚、崇宁重宝4枚。

这一组青白瓷茶具为墓葬中出土,实为难得,同出的铜钱提供了时代依据,更增加了器物的可信度,为研究宋代景德镇窑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资料。

青白瓷真伪浅议


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它较集中地代表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水平。所谓青白瓷,是指其釉色介于青白两者之间,青中泛白,白里显青,具有胎腻质细,体薄透光,釉面莹润,如冰似玉、滋润清雅、晶莹夺目等特点,它既不像白瓷那种素净,牙白瓷那样雅洁,也不像卵白瓷那种失透,更不像青瓷那样青翠欲滴,因此,在中国东南沿海和其他一些省、区烧制青白瓷的众多窑址中,江西景德镇以其烧造优质且典型的青白瓷而冠绝群窑,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瓷之所以如此晶莹剔透、质优而典型,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1、 瓷石的质优,导致瓷胎致密洁白,半透明度良好,为同时期各窑产品所不能比拟。

2、烧制工艺严谨、器壁薄腻规整,器型挺拔精巧,其制坯技艺极其娴熟。

3、瓷釉光泽度高、透明度好、釉下的刻花纹饰因线条的深浅不同而积聚厚薄不等的釉层,浅处釉色青白,深处呈色青绿。

青白瓷的造型丰富,品名繁多,可以说应有尽有,有的学者从造型上将其分为琢器和圆器两大类;所谓琢器是指立体造型的瓷器,如瓶、尊、罐等;圆器是指平面造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鉴于人们生活相当丰富,而青白瓷的造型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器类的繁杂丰富、变化多样,深受人们青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不法者的疯狂盗掘和走私古陶瓷的原因。于是就出现了大量仿制历代名瓷,烧制赝品的制假贩假活动。在仿制过程中,由于一些人借用高科技手段,使一些高仿伪赝品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为此,如何准确鉴别它们的真赝,在这里跟大家共同学习,谈谈我的一点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鉴别陶瓷的真古或新仿的传统方法,就是所谓的“眼学”观察法。这种传统的方法具体说就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诸多特征包括造型、纹饰、胎体、釉色、铭款、重量、音色、旧痕和光泽等进行综合鉴别、分析与判断。这是陶瓷辨伪的一种最基本方法,也是当今最流行的方法。

鉴别青白瓷先要认真用眼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造型是否符合古瓷特征,胎质是否细腻,器体是否体薄透光,这是一点。如果上述这些都符合的话,则特别关注其器表釉色,釉色是判别真古与新仿品的关键,也是作伪者较难过的一关。一般新仿瓷器出炉后,器表釉色首先给人的直观就是崭新发亮,俗称“燥光”,作伪者为了作旧退除燥光,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兽皮用手工反复打磨退光,现今新的方法是用现代化学材料稀释,用刷油漆的排笔刷于瓷器表面,一个多个小时后“燥光”就会逐渐退掉。用兽皮反复打磨的作旧效果要比用化学材料的好,而且显得更自然,经过上述方法作旧后的瓷器,稍不注意就易蒙混过关,难以辨别。为此要辨别一件青白瓷器的釉色是否纯真,不仅要用双眼观其釉面是否滋润光洁,色泽青白,观其积釉浅处是否釉显青白,积釉深处是否呈色青绿,还特别需要用手抚摸,即手感如何。如果手一摸过去器表光洁釉净,犹如触玉一般,则说明釉色纯真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如果是经过化学材料作旧过的瓷器,用手摸其器表定不甚光滑,当然,这种手摸还要和眼观结合进行,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器型、胎体或釉色经过眼观、手摸都基本无疑点的话,就要观其装饰图案了。青白瓷纹样的种类、组合、布局、装饰手法及其刀法风格特征,也是作伪者最难仿的一关,只要我们细心地反复观察、比较分析,也是能辨别其真伪的。如是新仿品,往往刀笔并不那么熟练,不是此处线条交叉,就是那处双线重叠,甚至成片刀痕紊乱,即便是仿古高手,往往也只能模仿刻划其“形”,而难以刻划出其“神”来。所以,鉴定时只要细心审视,还是能识别真伪的。辨别青白瓷的真伪,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瓷品的胎足。作伪者为了作旧,往往在底足露胎处用烟叶水或浓泡的茶叶水反复涂刷,效果很好。

当然,识别陶瓷的真古或新仿,除了上述传统方法之外,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方法。由于传统的鉴定方法无法确定胎、釉成分;对器型、釉彩或纹饰均无量化标准。目前,我国的古陶瓷科技鉴定,主要是对陶瓷胎、釉成分、烧成温度,烧造时间,显微结构等方法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用同步辐射X荧光、热释光等方法分析的。这种方法是现行最有说服力、最科学的一种方法。

藏家的宋元特色青白瓷皈依瓶鉴赏


蕴有考古研究价值的藏品

——赏我市藏家收藏的一件宋元特色青白瓷皈依瓶

本报记者 田宏杰 文/图

在我市藏家郭秋成家中,记者近日见到了一件颇有典型宋元特色的青白瓷皈依瓶,这件总高39.5厘米,最大直径11.5厘米的藏品器型完整,釉色纯正而且传承有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

皈依瓶主要用于随葬冥器,瓶体上堆塑的纹饰、人物、动物、佛像等,为研究古代丧葬礼仪、风土人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宋元时期的皈依瓶是在继承汉、三国、六朝、晋代陶瓷器物制作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成。从目前掌握的资料上看,烧造这类瓶的窑口主要集中在景德镇窑、湖田窑、吉洲窑、龙泉窑、越窑等,其中尤以景德镇窑烧造的皈依瓶数量最多,质量最好。

这件藏品上端有盖,盖体为含苞荷花造型。瓷瓶整体呈棒槌形,一条头上带角、栩栩如生的四爪云龙缠绕其上,其下的荷叶腰边上立有12个高低不同的人物造像。据藏品持有人介绍,这件藏品是他从北京一位藏家手中所得,已在家中珍藏十余年。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常见器形和特点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常见器形和特点。

1、碗。碗是一种生活器皿,非常常见。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特点是口很大、深腹,小足。有圆底,圈足,平底,实足之分。

2、盒。和碗一样,盒也是一种生活器皿。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盒是由器身和器盖两个部分所组成的,盖子大多是微微鼓起来的,器身和盖子的高度是十分近似的。盒也有很多造型也有很多用途,如果按照造型分类,可以分为圆形、方形、六方形、八方形、瓜形、果形、花形等等……而按照用途进行分类的话就可以分成镜盒、药盒、油盒、香盒、奁盒等等……

3、罐。罐是青白瓷的一个常见器形,它具有平底、圈足、深腹、广口的特征。对于罐来说,有的是配有盖子的,而有的是没有盖子的,纹饰比较简单。

4、瓶。瓶既可以作为陈设品,也可以作为贮存的器皿。一般来说,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瓶的体型十分修长,口小,深腹、底是平的或者是尖的,圈足矮。

景德镇青白瓷主要盛行于宋代,元代前期的青白瓷工艺已经开始下降了,到了元代后期,由于青花瓷的出现以及青白瓷的废品率高等原因,景德镇青白瓷渐渐地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在明朝初期,青白瓷虽然还有生产,但是在当时五彩瓷创烧了,使得青白瓷慢慢地退出了大量生产的行列中,只是作为高档艺术瓷或者仿古瓷来给少数人赏玩。

教你如何鉴别青白瓷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鉴别瓷器中的青白瓷。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记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这里专家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专家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