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瓶 > 导航 >

梅瓶

梅瓶

古代瓷器瓶 冰梅瓷器鉴别 怎么鉴别梅森瓷器

2020-03-05

古代瓷器瓶。

简介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演变

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到了明清,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有的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有的便成为了宫廷陈设品。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

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梅瓶讲究图案化,龙纹较死板。

清嘉庆年间的梅瓶造型多样,有的向宽短型发展,有的向瘦长型发展,胎体与乾隆时期区别不大,釉色的白度较乾隆时高,而釉的质地较乾隆时有所下降。梅瓶花纹比较多样,但艺术品位较乾隆时期差。

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至于清代的梅瓶,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梅瓶的奥妙


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储酒实用、陈设装饰、明器陪葬等多重用途的器物,从唐代开始出现时就已受到人们的喜爱,到宋代时已很流行,元明时期随着青花瓷器的成熟而日趋风行。

梅瓶在唐代时有部分器型因腹部细瘦类如鸡腿而被称为鸡腿瓶,宋代时称其“酒经”或 “经瓶”。据文献记载,“梅瓶”之称谓晚清方始出现,因其小口仅能容一形态瘦小的梅枝而得名,而并非专用于插梅花。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梅瓶多用于盛酒,常有用其盛“梅酝”酒而得名。而前一种说法更为人们所接受。

 储酒之器

关于梅瓶的用途,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梅瓶从它产生时起,最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件宋代磁州窑梅瓶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开光书写“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

此外,还有另外一些铭文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梅瓶的基本功能。如桂林博物馆藏有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本地民窑生产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天长地久”本身带有祈福之意,同时也隐含了“天藏地酒”之谐意,这就表明了其祈福与储酒的双重功用。

 诠释文化

1972年从桂林明代靖江安肃王墓出土的青花携琴访友(携酒寻芳)梅瓶,除了其制作工艺的无比精湛外,让人难忘的还有高士马后担食的仆人。仆人肩上所担一头为一只竹编的三层食箪,另一头则是装满美酒的带盖梅瓶。可以说,这幅瓷画比任何一件写有酒意文字的梅瓶更直观地反映了梅瓶的实用性。因此,携琴访友(携酒寻芳)瓶不仅以其完美的工艺反映了明代制瓷巅峰时期的高超成就,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源流。

1983年5月,温裕王墓出土青花高腰双龙抢珠带盖梅瓶时,其瓶盖被拌有糯米浆的石灰膏严严实实地封住,打开后发现,里面竟是一瓶香沁浓醇的乳鼠药酒。酒中泡有三只未长毛的乳鼠,还有各种滋补的中药材,酒色晶莹红艳。历经400余年,这瓶酒竟然还保存得这样完好,可谓弥足珍贵。据考证,这是用明代桂林三花酒制作的特产补酒乳鼠酒,对产妇产后有大补之功。广西名酒桂林三花酒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宋代时曾以“瑞露”之名进贡朝廷。因此,这瓶酒的出土不仅对研究古代桂林酒文化源流是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从另一侧面直接反映了梅瓶的储酒功能。此外,在墓穴中安放酒瓶,不外乎希望死者在冥冥之中“久久(酒)平(瓶)安”。也有人将此种现象诠释为让死者在冥界中能过上“清(青)平(瓶)长(藏)久(酒)”的太平日子。不管何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化精深奇妙的内涵所在。

 观赏陈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梅瓶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桂林明代藩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的梅瓶便是明证。这些梅瓶已成为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

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梅瓶原称应是经瓶


在中国古代瓷器类型中,有一件小口、丰肩的瓶子,约定俗成为梅瓶。其源来自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书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这一定名,使其成为古代花瓶。史料证明,这与生产它的本来用途是不符的。

宋代赵令畦在《侯鲭录》卷三载:“陶人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焉,束带迎于门,所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说明这种瓶是酒器。

考古发掘材料也有证明。1951年安徽白沙北宋墓甬道西壁的壁画上,画三人一马,马后立二人,后者头系蓝巾,巾上系一卷,卷上墨书“昼上崔大郎酒”六字,双手捧一黑色酒瓶,形制与今日所说的“梅瓶”相同。

为什么这种形制的酒瓶称为经瓶呢?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皇帝特设讲经制度,定期请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熟悉四书五经的官员任讲官,设讲筵。定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到冬至节为讲经期,逢单日为皇帝讲经,轮流讲读。这种讲经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

这种讲经制度,派生出了讲筵用酒,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酒文化。筵原指竹席,是一种坐具,所以座位叫筵。宋代,给皇帝讲经的讲位称作讲筵。讲经结束后,皇帝总要设宴,款待执行讲官及参与这一活动的众官员,以表示君臣互学,团结友善的气氛。由于讲经总与酒宴联系在一起,所以讲经的筵席到后来就变成了酒宴的代称。

史载,明朝设“经宴”制度,皇帝听经完毕,都要设宴招待讲官及群臣。万历朝宰相张居正曾设定每十天举行一次经宴,他主讲,每次经宴都要上酒,装酒的瓶子,就是这种青花“梅瓶”。1958年明定陵出土8件“梅瓶”都是作为御酒陪葬。因此不能称出土的青花梅瓶为冥器。它是陪葬的生活实用品。

桂林博物馆珍藏的300多件“梅瓶”,大部分出自广西桂林明靖江王陵区。1983年自桂林尧山明代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墓出土的青花双龙戏珠纹高腰带盖瓶,出土时内装滋补药酒,有三只乳鼠浸泡其中,更说明了这种瓷瓶是装酒所用。

宋人称这种“经宴”上特用的酒瓶为“经瓶”是有特定含意的。

1、这种瓶装的酒尊贵至上,对饮者是莫大的荣誉。

2、使用这种瓶酒是高雅酒宴的标志。

因此,恢复其本名“经瓶”是有必要的:

1、古代无“梅瓶”这一称谓。《饮流斋说瓷》没有考证,杜撰为“梅瓶”。将酒具误定为花瓶。

2、经瓶原有覆盖,本是帝王及贵族专用的酒瓶,盖失后,虽可插花,但不能作为定名依据。

3、恢复“经瓶”本名,则明确了其酒文化的归属范畴,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仕女迎春 梅瓶增色


青花,为釉下彩的一种,特点是以单一的青色描绘绚丽的图案,白地蓝花,鲜明夺目,富贵高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此件青花梅瓶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梅瓶是陈设品,小口、短颈、丰肩、圈足。据说是因为瓶口较小,仅能插入梅枝而得名。宋代称为“颈瓶”,作盛酒的用具。后来各地瓷窑都烧制梅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彩,它的烧制与乾隆皇帝直接倡导有关。

乾隆帝在位60年,他酷爱艺术,对各类工艺美术品,刻意求精、求奇、求巧,更喜爱瓷器,使得景德镇制瓷产品不断翻新,在制作技巧上达到空前高的水平,产品风格独特,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乾隆时期瓷器生产分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变化。早期青花大部分追求明永乐、宣德效果,青花浓烈晕散,画面充塞深沉。中期以后,作品不再摹仿永乐与宣德,青花发色清丽,很少见晕散。而后期把乾隆一朝工整、秀俊、强调形式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期的青花把单色调分出层次,以清晰明快为表现目的,清丽动人。这件青花人物梅瓶,就是这个时期的佳品。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6字三直行篆书青花印章款。

该瓶造型端庄稳重,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明净莹澈。二仕女神态生动,衣带似随风飘动,仿佛在迎春漫步悠闲之中,姿态优美,灵气毕现,既亲切可爱,又超凡脱俗。整个画面,蓝白相映,恬静舒朗,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流传民间220多年,至今完好无损,令行家们欣喜不已。是乾隆时瓷都景德镇烧造的上乘之作。

乾隆青花瓷器存世量较大,无论官窑民窑,都有精制的作品存世,但同时也存在仿制品。所以喜爱收藏乾隆青花者,要擦亮眼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获得乐趣,并可保值。

宋代梅瓶的特征


我国瓷器文化非常深厚,随着历代的发展,梅瓶的造型也在不停的完善当中。不同时期特点各有不同,她其实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以俊俏、修长优雅的瓶身最为流行,不同于唐代的肥硕或者元代的粗犷。从上往下看,梅瓶的形状由细小的瓶口,短短的瓶颈,宽厚的瓶肩,往内凹收的的腰身,逐渐变窄的设计感觉上是头重脚轻容易倾倒,实际上创造者在设计时增加了下面材料的重量,有效预防了这样的问题。瓶身线条直非全直,弧非全弧,线条在适当的地方外撇,内弧变外弧,尽情展现柔美的魅力。

因为她的独特而成为天下第一瓷型,因细小的瓶口只够容纳梅花的瘦骨而得名“梅瓶”。但其实梅瓶"这种得名的时间其实比较晚,它一开始因为拿来盛酒,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是因为在宋代皇家的讲筵(也叫"讲经")制度有关,结束之后吃饭时候要向授课老师敬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一开始其实是叫"经瓶",明代以后叫梅瓶多一点。梅瓶的小口虽然都是小口,但是各有特点。都是短束颈,但有“梯形小口”、“卷唇小敞口”、“出沿小口”等等,这些造型对后世的瓷器的造型影响都特别大。

作为传统名瓷,宋朝官窑烧制的梅瓶造型优雅古典、线条柔和,肩圆腰细,所以它的艺术鉴赏价值非常高。最惹人注目的是,钧瓷的秉性特殊窑变,使梅瓶仿佛一个穿着由绚丽的釉彩纺织成轻衫的妙龄少女,使得欣赏的人一眼便陶醉不已,还未饮酒便似醉非醉。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既照顾到了贮酒容量,还制作精美,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古人的智慧真是无与伦比的巧妙!

我想大家一提到瓷器,青花瓷器的模样都会浮现在眼前对吧。这就是梅瓶经典造型深入人心的厉害之处。特别是景德镇的青花梅瓶。

另外即使是在宋代,梅瓶也会由于南北地域上的审美或者制作瓷器水平的差异而各有不同。其实跟北方南方的人区别很相似,南方的梅瓶高度一般在二十到三十厘米,相对低矮,而北方的瓶身一般在五十到六十厘米,高低差异明显。

梅瓶从实用器皿到艺术佳品,经历了无数匠工的用心改变,可见历代人民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我国很多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外形轮廓线运用方面,体现在自由曲线是缓柔的,很少采用生硬的直线,故在形体上给人以委婉曲折、自由生动之美感。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在形体上主要强调静态的展示,各类造型都追求平衡和对称,不太强调动势,故都给人以隽永淡雅含蓄之自然美感。

梅瓶的称谓与用途


梅瓶是中国古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是对小口、短颈、丰肩、窄胫一类造型瓷瓶的统称。梅瓶的近足处微外撇,形成了修长优美的S形曲线,因而受到人们长久喜爱,其造型还远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除了有大量梅瓶实物保存下来,在古代绘画和雕塑里也有一些反映古人使用梅瓶的场景,这些图象对我们准确认识梅瓶用途、造型演变很有帮助,也是鉴定古瓷的重要参照。下面就梅瓶的历史演变加以阐述,希望对藏友们提高鉴藏知识能够有所俾益。

“梅瓶”这一雅称,直到清末《陶雅》一书中才出现,其得名有几种说法,其中民国初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较为可信,该书解释为:“梅瓶,口小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最早的梅瓶出现在宋代,最初用途可不是用来插花和欣赏的,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两件金代白地黑花梅瓶,分别在瓶腹写有“清沽美酒”与“醉香酒海”,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明代唐寅绘制的《饮中八仙图》,被认为临摹自北宋赵公麟的作品。画面描绘了李白、贺之章、张旭等八人坐于松林间畅饮,一名侍童正把梅瓶中的酒倒在酒缸里。这些都说明梅瓶最初的用途是一种储酒、储水用具。辽宁叶茂法库台辽墓中出土有鸡腿瓶,江西瑞昌发现的南宋淳佑十年(1251年)墓中,墓主的头部顶端也放置有一对磁州窑梅瓶,南宋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有梅瓶,说明辽宋时期的梅瓶主要用途为实用贮酒具,但有时也被用作陪葬品。

北宋赵令畤《侯鲭录》记载:“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云以酒器,书云就一经或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很多学者认为,这种可装酒一斗、名为“酒经”的小口修腹瓷瓶,很可能就是宋代人对梅瓶的称谓,因此宋代的梅瓶也可称作“经瓶”。到了元明时期,从古人的诗文分析,此时的梅瓶可能被称为酒“樽”、“酒瓶”。

清逸典雅秘色梅瓶


唐五代是我国制瓷业高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官窑、民窑林立,星罗棋布。南方以越窑为中心,形成青瓷窑系,北方以河北邢窑为中心,形成白瓷窑系,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虽然北方许多白瓷窑也兼烧青瓷,但烧造的青瓷无论是数量、质量、釉色以及技术都较南方青瓷逊色。南方的越窑代表了当时瓷业的最高水平。

上林湖越窑由于加长了龙窑,装进窑内的器物,接触火候温度和气氛不同,受还原焰充分的器物,釉色青泛灰、泛湖绿,以湖绿为最佳。在强氧化焰中器物青中泛土黄、青黄或淡黄,有的还泛深黄,所以一窑器物釉色很难一致。

五代以来的吴越南方政权短短80多年中,经历了纷乱的局面(893年至978年)。但割据一方的钱氏政权,为维护南方政权的稳定,曾利用唐代越州窑烧造技术已成熟的御窑厂,烧造贡唐、贡晋、贡宋的进贡瓷器,进贡物品中很多镶嵌金银边,而进贡的数量一次可以达到14万件,真是惊人。但这种越器,钱氏是禁止人民使用的。他每次遣使进贡之前,必须先把贡物一一罗列于庭,焚香再拜,表示他的恭敬。这也表明这种器物非常尊贵,只有他所贡朝廷的主子才能使用。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呈现的越窑秘色瓷终于撩开了它的千年神秘面纱。

这件青瓷梅瓶底足有5个支钉烧痕。它小口侈沿,细直颈,圆肩,鼓腹渐收成小平底,下附圈足,通高29厘米,最大腹围62厘米,口径和底径同为9厘米,圆肩左右皆为2厘米,采用上等优质泥浆制胎,器虽大,手感极轻。它瓶身垂直,稳重大方,制作规整,刻意求精,釉质晶莹如同美玉。它无繁杂的附加装饰,仅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以造型、釉质取胜,挺拔、秀丽,完全符合宋人清逸、典雅的审美情趣。这件完整无损、历经沧桑的青瓷秘色梅瓶的发现,为我们研究秘瓷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尚食局款梅瓶


瓷器的制作,到了宋代愈加精细,形成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时的五大民窑:官、哥、汝、定、钧,在历史上亦赫赫有名。这时的器物,大都为单色釉,但造型古朴、拙美,这也是古瓷的一个特点。宋时官窑极少,大都为民窑,这个时期也有一些其他的地方窑,在宋代窑业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定窑为宋五大民窑之一,烧造于唐、兴于宋、终于元,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唐时的河北曲阳县的磁涧、燕川及灵山等村为定州所辖,所以称以上地区的窑为定窑。定窑以白釉为主,质细薄而光亮,润如玉,但也有黑、酱、褐、紫等色。造型典雅,花纹都以刻划为主,丰富多彩。白定的三要特点是直见胎骨,有竹丝刷纹,泪痕流釉。官府及宫廷中有官字和尚食局、尚药局等款。定窑花纹出自秦镜,有光素凸花、划花、刻花、印花、暗花诸种。以牡丹、萱草、莲花、飞凤盘螭等形为主。南定主要产自景德镇,白玻璃釉,澄清之处略闪豆绿色,形式与北定同。明成化有仿者,乾隆后无仿者。

说起定窑,我家藏一件,已经有年,此乃为定窑梅瓶,底上圈足内有“尚食局”三字,均为刻划而成。瓶口为唇口,可见接胎痕,口脖颈处有微小窑裂,瓶口微歪。瓶肩有纹饰一周,为乙形花纹,腹有一周莲花纹,瓶下半部有芭蕉纹相围(宋代已有芭蕉纹),其瓶饱满丰厚,造型亦美,为梅瓶形,白釉下可见竹刷纹,且有泪痕数处,其釉在阳光下可见豆绿色。其瓶质坚,窑度高,有景德镇窑之特点,亦可定为南定之器。其瓶高270毫米,瓶口外径45毫米,底足径75毫米,腹径140毫米。以上仅为我个人所见,爱不释手,是不可多得之器物,很有收藏价值。

元青花梅瓶特征举例


该元代青花梅瓶通高34厘米,口径5.6厘米,肩径22厘米,底径12.2厘米,重约4公斤。该器平口,短颈,丰肩,腹下部明显收敛,胎内壁有一圈接痕,用手细摸,仍有一种凸凹之感。胎骨呈灰白色,致密坚硬,釉色白中闪青,光滑圆润,晶莹锃亮。青花料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深入胎骨,细匀柔和,稍现晕化,青花发色蓝中带灰。浅底足,呈斜削状,砂底。纹饰分为肩上部杂宝纹,肩部为莲纹,腹部为盛开的牡丹花叶纹,对称工整,远近相生,胫部为卷草纹与变形莲瓣纹相隔,整个画面显得十分雍容华贵。

笔者对有关元代青花梅瓶的特征有所了解,现介绍一二,供收藏爱好者参考。造型:较凝重硕大,气派雄浑,呈上大下小,丰肩敛足,显得有些不大稳定之状;釉色:白釉闪青、厚薄不太均匀,手摸有泪痕、棕眼以及有分段拼接而成的感觉;胎骨:胎重而厚,呈灰白色,含有杂质,多砂胎底,同时因含铁量高,露胎处多呈现火石红;青花:多用进口苏泥勃青原料,其色相翠蓝,或多或少带有点灰色或紫色味道,色彩较晕淡;纹饰:除龙凤纹外,大多是折枝花叶纹、串枝花纹、如意莲瓣纹、八宝花纹,叶子多为葫芦形,花瓣多双勾,而且较大且尖。

元青花流传于世较少,收藏者在市场上可能会碰到各种“元青花”,要把好鉴定这一关。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梅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梅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