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 导航 >

绿釉瓷器的鉴别

绿釉瓷器的鉴别

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古代绿釉瓷器 红釉瓷器的鉴别

2020-03-05

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原始瓷与汉绿釉的关系

名贵陶瓷上的绿釉难得一见,绿釉实为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还原中呈现绿色。我国汉代时用铜作着色剂,烧制铅绿釉陶制品。唐、宋、元时期的孔雀绿釉产品为陶胎,明、清时期的为瓷胎,都是以铜作为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早期孔雀绿釉瓷器的制作,是直接在坯胎上施孔雀绿釉一次性低温烧成,因而部分器物发色偏蓝,有“孔雀蓝”或“法蓝”之称。元代后期是先在高温中烧成涩胎或白釉瓷,再在其上施孔雀绿釉后,入窑二次低温烧成,釉面与坯体的膨胀系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细小开片,受到日久风化、土壤侵蚀,会出现成片成块局部脱落现象。到了清代康熙官窑烧制的孔雀绿釉制品,由于窑温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在放大镜下仍可看到密集细小的开片现象,也是“清三代” 孔雀绿釉瓷的鉴别特征之一。

绿色釉包括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一道釉是整个瓷器的一种颜色,古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到了明代中期出现的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的釉色。康熙瓷器的特点如:金钟杯、棒槌瓶、笠式碗、观音尊等,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其不一致的地方,碗、罐、瓶、盘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漉,人物画面部绝大多数歪斜不正,属于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胎体纯净、釉色青白,官窑、民窑的瓷器质量均较咸丰、同治年间的器物精细,是康熙青花瓷的价值所在。

清代官窑器物还有一个特点是制品都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郎窑红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却认可了郎窑瓷器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郎窑绿也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的铜绿釉,通常挂釉后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其价值在收藏界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绿釉瓷器收藏价值及图片


绿釉瓷早在我国的汉朝时期就有了烧制,当时的工匠通过使用铜来做为着色剂,便可以烧制出铅绿釉的陶制品,发展到宋朝时期已经非常普遍了,样式以及花纹图案更加的丰富多彩,而明清两朝则是绿釉瓷器发色更为的明亮,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釉色,例如:郎窑绿、苹果绿等。宋代的磁州窑以及定窑都有着绿釉的大量烧制,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称之为“绿定”,较为的珍贵,存世量较少,其收藏空间较大。

每个时期都有着绿釉的烧制,但其特征以及特色都有着较大的差别。从其烧制的特色上看,在我国的金代以及元代都有着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发展至元朝时期的景德镇则是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受到广泛的传播,而明代时期的绿釉则是以孔雀绿色釉为主的,之间在色泽以及工艺制作的特色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以明代成化年间的孔雀绿翡翠绿釉为例,在其釉色上主要分为两种,深色的釉色较为的鲜艳亮丽,色调以葱绿为主,使用酱白为底,瓷器的釉内会存在着细碎的片纹,还在彩绘中有着大量的使用,例如:青花等瓷器上会加入孔雀绿,青花的色调会变黑;浅色的色泽稍浅,色调主要是以浅绿为主,色泽的鲜明感较为的强烈。

明代的成化时期以孔雀绿釉最为典型,从其烧制的工艺上看,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在素胎上直接进行了挂釉的烧制,这样的釉面容易产生开片脱落,另一种就是在白釉的瓷器上罩上了一层釉烧制而成,这样的烧制过程使其瓷器稳固效果更佳,釉面的脱落较少。

从其工艺特色上看,主要突破了宋元时期以来的绿釉色调以及深暗的原始色调,在孔雀尾上翡翠羽毛,绿釉与黑蓝色的鱼藻纹进行相互映衬,别具一番特色,这是正德时期的独特之处。

而在嘉靖时期,则是在瓷器的胚胎上加入含有铜釉的料,经过高温氧化分为烧制呈翠绿色的釉,色泽较为的鲜艳且光润度较高。从其烧制的工艺上看,在早期的孔雀绿釉瓷器大多都是直接在其胚胎上施加孔雀绿釉一次性低温烧成,这样的色泽偏蓝,而元代后期则是在其高温烧制其胚胎之后在上面施加孔雀绿釉,然后进行低温烧制,这样的耐受程度较高,色泽光润度也就更高。

绿釉瓷器在色泽以及制作的工艺上都是瓷器史上重要的一页,它的加入使其制作的工艺以及样式、色泽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美如孔雀的绿釉瓷器是什么瓷器


绿釉瓷器在中国传统瓷器中算得小众,烧造的窑口不算很多,传世者更少。但绿釉瓷器或翠色清莹或墨绿深沉,或优雅端庄或通透明莹,是极具美感的,所以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一样是较高的。而其中有一品类的绿釉瓷器,典雅秀逸,美如孔雀,被称之为“孔雀绿釉”瓷器,那么这种美如孔雀的绿釉瓷器到底是什么样的瓷器呢?

一般来说,瓷器之名往往也代表了瓷器本身的特色,孔雀绿釉,顾名思义,就是拥有如同孔雀尾羽之苍翠华美色彩的瓷器。孔雀绿釉瓷器不仅色泽格外美丽,于青幽中略带碧色,甚至时人以为可以与百禽之佳丽孔雀的尾羽相提并论,而且在色泽之外,色料与釉面交相辉映。孔雀绿釉瓷器的釉面往往并不十分肥厚,反而重清简素雅,所以在华美的色泽之外另有古瓷端庄雅致气韵,“奢华易得,古朴难寻”,所以孔雀绿釉瓷器难得。

而从绿釉瓷器整体发展的时间跨度上来说,孔雀绿釉瓷器出现的时间算比较晚的,在宋时才出现。并且从工艺上来说,这一时期的绿釉瓷器工艺发展虽然已略有所成,但仍然有限,特别是彩料与瓷胎的结合不甚紧密,特别容易剥落,直到元朝仍然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孔雀绿釉并未成为大规模使用的釉色。直到明代,随着技艺的成熟与审美趋向的改变,才出现真正普通孔雀尾羽一样翠绿华美的绿色,而且发展到明代成华时期成为小巅峰,这个时期的孔雀绿釉瓷器也是最具收藏价值的。

但在明成华之后,至于清朝,瓷器色彩逐渐重丰富、重装饰,旧的孔雀绿釉瓷器装饰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烧造的孔雀绿釉瓷器,从整体设计上就进行了改良。这一时期的孔雀绿釉瓷器,除了原本的绿色不改,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比如康熙年间所出的孔雀绿釉瓷器,非常重浓色,瓷器通体苍翠欲滴;而雍正年间所出的瓷器则光泽颇亮,有玻璃质感,扣之有清音,也是彼时“蛤蜊光”流行的时期;而乾隆年间的孔雀绿釉瓷器,更是融合了多种装饰手法,施以薄釉,在古朴之外,多了三分鲜亮,也是比较值得入手的藏品。

宋代绿釉瓷器的特点有哪些


绿釉在我国陶瓷历史中存在了很久的时间,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瓷器的出现了,到了宋代的时候更是出现了众多的绿釉瓷器,同时在制造技术上有了明显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宋代绿釉瓷器的特点是什么?

一、以铜作着色剂

绿釉瓷器采用的是铜作为着色剂,同时在里面加入了铅化合物作为助溶剂,在高温的环境下烧制出来的,铜在还原气氛中为红色,但是如果是在氧化气氛中就会呈现出绿颜色。宋代绿釉瓷器都是使用铜作着色剂的。在进行烧制的时候采用的是独特的工艺,拥有多种的类型,所以在价格上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

二、釉色的不同

虽然说都是绿釉瓷器,但是在釉色上也是稍微有些差异的,如今出土的各种的绿釉瓷器最为常见的绿色釉包括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等等,同时还有很多颜色比较深的青绿色,但是在光泽度上稍微的会差一些,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

宋代绿釉瓷器中还包括孔雀绿这种颜色,釉色主要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深者色颜色会更加的葱翠,在釉内出现了很多细碎片纹,同时还有不少的酱白作为釉底的衬托,釉色会更加的鲜明艳丽。如果是浅绿色的瓷器,大多都是会和彩釉一起搭配使用,比如说经常会在茄皮紫等釉器上面再融入孔雀绿,拥有更好的层次感。

在购买绿釉瓷器的时候,需要注意鉴别,绿色釉所包括的颜色比较多,多见于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等,如果是一道釉的话,表示的是整个瓷器通身只有一种颜色,时代比较久远的古瓷器中的绿釉大多数颜色都是比较深的,为青绿色,而到了宋代时期,就出现了更加浅色的绿,瓜皮绿、水绿色是宋代时期经常会使用到的釉色。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宋代绿釉瓷器的一些特点,在这种瓷器制作的时候需要复杂的工艺,在高温的环境下制作而成,同时拥有多种的釉色,我们在进行鉴别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在造型方面宋代绿釉瓷器的造型较为丰富,不仅是有罐、瓶、盘等大型的器具,同时也有碗、杯、尊等小型器物。胎体纯净、釉色青白,深得收藏者的喜爱。

宋代绿釉瓷器鉴赏及价格参考:

1:宋磁州绿釉墨彩牡丹纹卷口瓶,尺寸:25.2厘米,估价:HKD 300,000 ~ 400,000,成交价: HKD 1,250,000 ,成交时间:2018.11.2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11月拍卖会。

2:宋三彩花卉纹枕及磁州绿釉如意云头形枕,尺寸:,估价:HKD 20,000 ~ 30,000,成交价: HKD 275,000 ,成交时间:2018.11.2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11月拍卖会。

钤印款识:古相张家造 款。

3:北齐至隋绿釉熏筒,尺寸:7.5厘米,估价:HKD 30,000 ~ 40,000,成交价: HKD 275,000 ,成交时间:2019.05.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5月拍卖会。

4:北宋/金磁州窑绿釉黑剔花牡丹纹瓶,尺寸:高21.5厘米,估价:US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USD 250,000 ,成交时间:2018.03.22,拍卖公司: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3月拍卖会。

5:辽绿釉印花花卉纹菱口盘,尺寸:直径14.6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212,4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此盘以模印工艺模印出纹饰,盘心为四朵花叶围绕著莲瓣,盘内壁四棱将内壁分为两组对称纹饰。盘内外施绿釉,釉质细腻,釉光明快,纹饰清晰,为北方定窑系作品,传世少见。

6:五代/北宋巩县窑绿釉刻牡丹纹撇口尊,尺寸:高16.5厘米,估价:HKD 135,000 ~ 195,000,成交价: HKD 188,800 ,成交时间:2019.03.31,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河南巩县地区的绿釉陶瓷,从唐至北宋一直都有生产,质量精,品级高。此尊阔口,圆唇外撇,束颈,斜肩,鼓腹下收出隐圈足。内外施绿釉不及底,釉面匀薄润泽,发色清新明朗,釉面可见细碎开片,局部泛五彩蛤蜊光。足内涩胎,质地细腻,色粉白,稍疏松,具粉质感。外壁通体刻划花工艺装饰五层纹饰带,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上下辅以卷草纹、蕉叶纹、弦纹等。本品除口沿一处小磕、器身正常剥釉外,基本完整,极为不易。低温釉彩陶瓷器极易产生剥釉现象,又为立件,保存至今,甚是难得。据目前可见的公开资料,未见同类器。其用途应为陈设、插花,或为佛前供养花器。此尊制作精细,釉色明亮,应为巩县地区芝田窑产品。芝田窑较为出名的就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三釉彩器物,尤其是绿釉陶瓷,器物品种有枕、瓶、盆、罐、花口尊、炉等。随着近几年城市基建,一些所谓芝田窑风格的器物标本在白河区域也有发现,但由于当地瓷土、技术太过接近以至于无法区分。

7:宋磁州窑绿釉枕,尺寸:宽35.5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138,000 ,成交时间:2014.10.07,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季拍卖会。

瓷枕整体呈腰圆形,为宋金流行式样。枕面前低后高、平坦略向内凹陷,枕壁微弧,枕体中空,后壁正中为防止烧造时变形留有一圆形气孔。从器底及器壁露胎处可见,胎土较粗,呈红褐色,外均匀施有一层灰白色化妆土。枕面于胎体化妆土之上采用剔地留花技法装饰团菊纹,菊花盛放,枝叶相缠,刀法随意娴熟,简洁明快,浅浮雕效果较磁州窑常见的平面釉下彩绘表现出更强的立体感。枕面及枕壁上罩低温绿釉,枕壁施釉不到底,近底处露胎,器底未施釉。整体器形圆滑流畅,端正古朴,纹饰及釉色表现出浓厚鲜明的生活色彩。我国古代的瓷枕主要是作为一种陶瓷寝具而存在的,分为生活实用器和随葬冥器,另有一类为医用脉枕,较之前二者形体较小。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当时全国各地主要窑场均有烧造,其中产量最大的即为磁州窑,造型非常丰富,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其表现力和艺术性。乾隆皇帝曾作诗咏宫中所藏宋代瓷枕,赞其具有“通身辞火气,彻体蕴精神”之功效。明清时期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此件瓷枕属于生活日用品,胎釉及纹饰特征具有宋代磁州窑的典型特征,静心观之,是时市井百姓朴实丰富的民间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此器外观完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8:北宋钧窑绿釉莲子碗,尺寸:直径14.1厘米,估价:RMB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RMB 134,400 ,成交时间:2010.11.22,拍卖公司: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莲子碗为宋代钧窑之经典器形,它以其优美的造型而倍受藏家所珍爱。此碗口沿内敛,造型秀美,通体施绿钧釉,属较为罕见的钧窑釉色。与拍品形制相类的莲子碗,目前见有英国东方陶瓷学会1952年5月“宋代钧窑展览”绿钧莲子碗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元钧窑天青釉莲子碗。

9:金绿釉印花盘,尺寸:12厘米,估价:HKD 35,000 ~ 45,000,成交价: HKD 125,000 ,成交时间:2016.12.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12月拍卖会。

清代绿釉瓷器图片及价格


绿釉瓷是我国古代所烧制的一种陶制品,它起源于于汉朝,是从汉朝的铅绿釉陶开始,从汉朝以后低温绿釉的烧制手法在其后的历朝历代中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到了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由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称为“绿定”,是非常珍贵一种绿釉瓷器。而今天我所要为大家介绍的绿釉瓷器是在我国古代清朝时期的绿釉瓷器。

清代的绿釉瓷器是在康熙年间开始兴盛的。清代的康熙年间是清代打下江山后的一个初始阶段,在当时时期国家百废待兴,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大国风范逐渐凸显。在这一时期就有大量的官窑瓷器品种逐渐出现,复烧的瓷器品种极多,所以康熙瓷器主要以颜色釉的成品最多。在康熙年间的颜色釉有很多种,例如著名的有红釉、绿釉、青釉和蓝釉等。而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清代康熙年间的青釉瓷器及其这青釉瓷器的价格。

我们就以清代康熙年间的苹果绿釉瓷器为例来了解这一时期的绿釉瓷器。苹果绿釉,又称“苹果青”,是祭红的一种窑变。苹果绿釉笔洗是大清康熙年的宫廷之物,因瓷器的形状近似苹果状,故因此得名。器口浑然天成,釉色鲜艳明丽,色调葱翠,在底部还衬有酱白色的釉底,在瓷器的内部还有着细碎的片纹;整个瓷器由浅绿色为底在加以少量的深绿色斑点,又在瓶身少数的地方微泛红色;瓷器瓶身内壁口沿泛红,这是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铜被氧化的原因,使得瓷器的釉面上有着较强玻璃般光泽,给人一种似有翡翠玉般的感觉。

清代的绿釉瓷器的造型典雅,色泽淡雅匀净,胎体的厚度适中,曲线优美还利于使用,彰显了官窑的设计理念。圈足修削利落,胎质硬朗且细腻,表明胎土淘洗精良。底款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笔道遒劲,青花发色沉静。绿釉瓷器也同样因为它有着以上的制作特点使得它本身的价值十分的高,由著名学者陈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苹果绿一合值千金”,千金之价,弥足珍贵。由此可见其珍贵所在。就目前的市场来看其作品的价格都在百万之上,有的甚至是千万,或者已经到了有市无价的地步。

时至今日,由于人们对于古代绿釉器物十分的喜爱,但是由于它的存世量少,精品更少,就使得它的升值空间巨大,还极具其投资价值。

唐绿釉瓷器的常见品种和价格


唐绿釉瓷器是一种陶制品,最早的时候是在汉代出现的,在唐代得到发扬壮大,同时在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窑中都有制造,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瓷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这种的瓷器都有哪些常见的品种,同时具体的价格是多少。

绿釉瓷有哪些常见品种都有哪些

对于不同时期的窑口所烧制出绿釉瓷器都是有所差异的,最为主要的差别就是展现在发色方面,比较经常看到的绿色釉主要是有孔雀绿、鹦哥绿等等。汉代的绿釉瓷器中颜色会比较深,而唐代的绿釉瓷器在颜色上更加丰富,可以分成深浅两种,深者色葱翠,而且在釉里面大多都是会出现有细碎片纹,并且有酱白釉底作为衬托,颜色会更加的鲜艳一些。浅者大多数都是会和彩釉进行搭配使用的,比如说茄皮紫等釉器,同时在颜色上更加常见于孔雀绿。

早期的绿釉瓷器大多是都是直接在坯胎上加入孔雀绿釉,然后进行烧制,所以在颜色上会偏蓝。而在唐代,工匠采用的是在高温中烧制的方式,同时再入窑二次低温烧制。

绿釉瓷的价格大概是多少?

绿釉在烧制的时候最为主要采用的是以铜为着色剂,同时还会加上各种的石灰釉来帮助融化,铜在还原的时候会表现出红色,而在氧化中则呈现的是绿色。绿釉瓷器就是一种利用独特的烧制工艺制作而成的瓷器,唐绿釉瓷器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所以在价格方面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

唐绿釉瓷器的价格是比较贵的,而且在存世量很少,多是在博物馆中成列,所以对于一般的收藏者来说是无法轻易的购买到的。所以有不少的人会选择绿釉瓷来作为替代,绿釉瓷器在网络中价格一般是在1200元左右,其中如果是绿釉瓷碗的话价格会便宜很多,只需要500元左右就可以购买下来,绿釉梅瓶的价格大概是5000元左右,具体的价格要根据你所选购的绿釉瓷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唐绿釉瓷器的常见品种以及价格方面的介绍,绿釉瓷器在汉代的时候已经出现,而在唐代和宋代时期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明、清时期生产的绿釉瓷器在颜色上十分的漂亮,其中最具有明显代表意义的就是郎窑绿、苹果绿。

唐绿釉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唐绿釉凤首壶,尺寸:,估价:US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USD 187,500 ,成交时间:2017.09.13,拍卖公司:纽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纽约亚洲艺术周。

本品绿釉凤首壶,受萨珊王朝金属器启发,并经改变以迎合中国审美品位,其器形及纹饰取材中东金属器,而凤首、如意开光、如意纹饰等,均属中国传统,反映唐初贸易文化交流成果,具此时期艺术典型特色,尤为珍罕。

2:唐(618-907)绿釉净瓶,尺寸:足径4.2厘米;高14.8厘米,估价:HKD 80,000 ~ 100,000,成交价: HKD 94,400 ,成交时间:2016.11.2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净瓶实际为「军持」的一种,本为印度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后来被佛教徒赋予宗教涵义,用于贮水,以备云游四方时饮用、净手或饭后漱口。造型上大致上可分为双口和单口两类,质地可见陶瓷、金属等。此品为双口净瓶,秀气周正。管状细长颈,直唇口,口沿下方近一寸出轮状沿。颈肩交际处凸饰弦纹一道,其下阴刻弦纹两道,平直工细。肩部一侧出上翘的盘口流。长圆腹,圆润规整,向下渐收出高圈足,足沿起台外撇。胎质白中见粉,罩浆水样化妆土,施低温绿釉至下腹部,釉面光亮,满布密集细碎的开片。足底可见平行的螺旋纹,乃轮制法成器。整器绿釉清新悦目,瓶形娇巧俊秀,小器大样,别具一格。

3:唐绿釉盖罐,尺寸:高20.5厘米,估价:HKD 80,000 ~ 100,000,成交价: HKD 94,400 ,成交时间:2018.10.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

此类罐为唐代陶瓷的经典器型,日本学者称其为“万年壶”,一般为三彩装饰,单一釉色者少见。撇口,唇沿,短束颈,圆鼓腹,胫部敛收,圆饼状平底,底边外撇。上置原盖,盖面隆起,宽盖沿,盖顶置宝珠钮。外壁施低温铜绿釉不及底,薄润清新,色泽明快,可见淌釉。内壁施透明釉,色闪浅浅的黄褐色。器底涩胎,胎质为粉状感的细白陶胎,为河南巩县窑产品。

整器圆浑饱满,大弧度的线条令器物更具气势,彰显著鲜明的时代特征。品相较好,原盖一并保存,极为不易。

4:唐绿釉棘刺纹深腹碗,尺寸:直径11.1厘米;高8.8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86,250 ,成交时间:2008.12.01,拍卖公司:长风拍卖,拍卖专场:香港长风2008秋季拍卖会。

该碗直口,深腹,假圈足,足底略内凹。外壁以棘刺纹组成图案,釉色晶莹青翠,十分惹人喜爱。此一器物显然仿自唐代金银器之造型,棘刺制作精巧,为金器之精华所在,以陶瓷材质制造此类器物,世所罕见,殊属难得之物。唐代特别是晚唐时期,瓷器更多地模仿金银器的造型,将陶瓷材质创作成金银器的样式,开创了瓷器造型艺术新的天地。

5:唐末/辽绿釉贴花罐,尺寸:,估价:USD 15,000 ~ 25,000,成交价: USD 75,000 ,成交时间:2019.03.19,拍卖公司:纽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春季亚洲艺术周。

此罐器型别致,釉色鲜艳,模印贴花纹饰细腻精美,见珠宝坠饰之形,源仿金属器之纹样,乃唐代巧匠颂古怀今之佳作。

6:唐绿釉净瓶,尺寸:高15厘米,估价:HKD 30,000 ~ 35,000,成交价: HKD 71,300 ,成交时间:2016.04.05,拍卖公司:诚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I。

7:唐绿釉梅花斑万年罐,尺寸:高21.5厘米;宽22厘米,估价:HKD 20,000 ~ 30,000,成交价: HKD 50,600 ,成交时间:2006.11.25,拍卖公司:香港淳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冬季艺术品拍卖会。

8:唐绿釉绞胎盖罐及三彩宝螺洗,尺寸:11厘米,估价:HKD 20,000 ~ 30,000,成交价: HKD 50,000 ,成交时间:2019.05.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5月拍卖会。

什么样的绿釉瓷器值得收藏


传统釉色中,绿釉是非常重要的古典釉色。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绿釉瓷的出现,及至明清二朝,绿釉瓷器的发展逐渐成熟,出现了釉色深浅、浓淡的变化,纹路也常常创新,甚至达到了瓷器发展的小高峰。那什么样的绿釉瓷器值得收藏呢?

首先,作为传统釉色的代表之一,绿釉经过了一个缓慢而平稳的发展期。自汉代始,绿釉瓷器出现,但此时的绿釉色沉、朴素,直到宋代,绿釉瓷器才开始变得鲜亮且有了变化,但相对于明清来说,依然略显寡素。在明清二朝,绿釉瓷器的发展更富于变化,比如在明朝就出现了“孔雀绿釉”,又被称之为“翡翠釉”、“珐绿釉”,这种釉色相较于前朝要鲜艳得多,明净、沉稳、端丽,宛如孔雀羽毛,所以才得名“孔雀绿釉”,是较具有收藏价值的。

其次,“孔雀绿釉”也分深浅二种,以深孔雀绿釉为尊,其颜色浓翠、深沉、颇具古典端丽之气度;而浅孔雀绿釉色泽清丽,独具娇艳、秀逸之美。除此二种之外,明瓷中亦有多种绿釉出现。进入清朝后,绿釉瓷器的发展在保留传统根基的基础上,更偏向于浓淡与调色之变,诸如松黄绿、松石绿、湖水绿等等,不仅在绿色的深浅上做了调整,使之与釉面更贴合,且整体发色度更上一层楼。

同时,绿釉瓷器在明清二朝时还增加了许多纹饰的变化,除了釉料本身的开片纹之外,最典型的就是彩绘了。如龟绿瓷器就是其中翘楚,先于釉面之上彩绘黑彩图案,然后通体吹上绿釉,使之呈现出双彩同器的美感,且黑绿深沉如龟背,油绿端凝如翡翠,因而得名“龟绿”,是绿釉瓷器中收藏价值较高的一类。除此之外康熙年间的湖水绿也是极具代表性的,色浅而不寡淡,颇具清新、端丽之气韵。

总而言之,绿釉瓷器的发展是经历了几个过程的,历朝都有代表作品。自汉代始即出现了绿釉瓷,色深沉;进入宋代开始变得鲜亮;真正使绿釉瓷器在收藏界声名鹊起的,还是明所出的绿釉瓷,特别是孔雀绿釉瓷器,有深浅之别,深者古典端丽、浅者娇艳秀逸,同时在清康熙年间,也有多种优质绿釉瓷器的出现,如带开片纹的鱼子绿瓷器、古朴典雅的龟绿瓷器等等,都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种类。

怎么鉴别黄釉瓷器?


怎么鉴别黄釉瓷器?

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也称铁黄,最早出现在汉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汉代越窑青瓷器上多见一些釉色偏黄的制品,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黄釉,仍属于青釉,或称为青釉中的青黄色釉。而在陕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要为绿釉陶器、褐釉陶器,偶见黄釉陶器。

汉代黄釉多有杂质,还不是一种纯正的黄釉,应该说可能仅仅是窑工们烧窑时因火候与配方的原因,偶尔出现的,属于一种偶然窑变的产物。就是因为这偶然窑变的原因,汉代黄釉陶,就颇有历史工艺价值。唐三彩、辽三彩上也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也属于窑变之产物。

黄釉还分低温黄釉和高温黄釉。瓷器上的高温黄釉,多为普通的民窑制品;而瓷器上的低温黄釉,多为官窑制品,非常珍贵。瓷器上纯正的低温黄釉,作为在烧成的瓷坯上两次入窑烧成的装饰釉,出现在明宣德年间。明成化、弘治黄釉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三代官窑黄釉精美,而乾隆后期黄釉则进入衰弱期。

明弘治黄釉颜色较浅,称为“娇黄”,其器壁较薄,器底施白釉,白釉肥厚微呈绿色;器型多见直口盘,盘的曲度不大,为官窑器,器底有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字款。

明正德、嘉靖黄釉变深,为“鹅黄”和“麦芽黄”。比“麦芽黄”深者,又称“蜜蜡黄”。除单色黄釉外,还出现以黄釉为地,在花纹上加施绿釉。这种绿彩图案花纹大多在器胎上刻为图案轮廓,再施绿彩,也有青花、矾红并列一器的制品,如黄地黄花和矾红地黄彩釉图绘等制品,款识也为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书款。

清代康熙黄釉釉质细而晶莹,似鸡油,故又称“鸡油黄”。康熙黄釉器出现黄釉胎子上加刻各种图案花纹之工艺。图案花纹烧成后隐现于黄釉内。同时还出现堆塑纹饰。如官窑器中的黄釉龙耳杯和堆塑的杯碟,颇为精细。

清代雍正黄釉除承袭前朝有“鸡油黄”的单色釉和黄地绿彩制品外,还出现了黄釉地施加粉彩的图案。官窑典型器为黄地粉彩十六孩碗和加粉彩云鹤云彩盘、碗。清雍正还出现了“粉黄”,黄釉中含粉较重,色浅而失透。有的粉黄在浅黄色中微泛青色,犹如“鸡蛋黄”,故又称“蛋黄”。

明清黄釉仿品仿明代施釉不肥而稀薄,露胎处无氧化铁的黄褐色,有的则黄褐色呈微红状;仿清代康熙鸡油黄施釉不均,釉色呈浓淡,有的泛现微青色,仿清代雍正粉黄釉质过厚,且多烧成橘皮状,釉面出现细小点子凹入。

新世纪前后新仿品总体特征:仿清三代黄釉胎质过细如白粉状,釉色比较嫩。仿明弘治黄釉胎骨偏重,黄釉器以青花为工业氧化钴原料。渗入胎骨,仿民窑器,粗劣,仿官窑器,精细,但缺乏一种硬质之光泽。

如何鉴别蓝釉瓷器的真伪


鉴别蓝釉瓷器的真假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十分稳定。但是色彩鲜艳的蓝釉,除釉色纯净外,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景德镇陶工在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又于明清时发明了回青、洒蓝和天蓝等釉色,绚烂多彩,耐人寻味。

1、元代蓝釉

元代蓝釉产品传世完整者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2件左右。故宫博物院藏蓝釉白龙盘一件,为清宫旧藏之物,盘中心贴塑三爪白龙一条,龙纹矫健,刚劲有力,动态盎然,为典型的元龙风格。同样的白龙盘早年流散国外两件,一件存日本出光美术馆,另一件现存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另有蓝釉白龙梅瓶一种,也是贴塑三爪白龙一条,原有3件,一为扬州博物馆收藏,一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另一件为宫中旧藏,原存颐和园,可惜后被打碎。还有蓝釉白龙罐一种,是残器,为镇江地区本世纪90年代出土。解放后杭州出土元代蓝釉爵杯一种,保定市出土元代蓝釉金彩、蓝釉金彩杯和盘各一种,其呈色蓝如宝石,金彩画法娴熟,灿烂的金光与蓝宝石似的釉色呼应成趣,给人以富丽华贵之感,是代表元代蓝釉烧造水平的杰出之作。此外,西亚地区尚藏有元代蓝釉白龙和白花、飞鸟及海马纹的大盘,直径多在45厘米左右,分别存于伊朗巴士顿博物馆、阿特别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博物馆。这几件蓝釉瓷器当是元代与青花一起生产的外销瓷。

元代蓝釉瓷器传世稀少,且均藏于国家博物馆中,仿制者很难拿到手中,只能比照图录仿制。现代仿品主要出于景德镇,有用煤气窑烧的,也有用柴窑烧的。鉴定时只要把握元代造型胎釉特征,自可识别真伪。如盘底元代真品虽看去粗糙,但用手摸时,却感到平滑,新仿者或过于细洁,或过于粗糙,均未仿到真品原有的神韵。元代蓝釉真品釉色深沉,后仿者多偏蓝色,过于轻浮。

2、霁蓝釉

明、清蓝釉习称“霁蓝”,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宜德一朝。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划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宣德霁蓝釉鉴定要点如下:

(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

(4)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

(5)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凸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6)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传世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遗址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弘治、正德蓝釉瓷器带官款的极少,鉴定时主要是把握两朝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征。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接近底足的聚釉处则发黑色。回青釉则呈淡蓝色,没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的口沿及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3、洒蓝

洒蓝也是以钴为着色剂的一种蓝釉,制作工艺与蓝釉不同,却与青花有共同之处,只是青花以钴料作画,洒蓝则是将钴料吹于坯上,其装饰效果,取决于钴料吹于坯上的形状。如果是星星点点地吹于坯上,则形成洒蓝的装饰效果。洒蓝釉成熟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厂遗址曾出土宣德洒蓝釉碎片,观其釉色,似为实验器,说明宣德时开始创新这种釉色。星星点点的钴料融于透明釉中,极类釉中包裹着朵朵雪花,故也被称为“雪花蓝”、“鱼子蓝”。明代宣德洒蓝釉完整传世器物仅见一种钵形碗,高为12.5厘米左右,口径26厘米左右,现知传世有4件,国内首都博物馆存1件,其余3件流散国外,均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款,当是宫中流出之物。

清康熙时,洒蓝釉又恢复了生产,《南窑笔记》称其为“吹青”,并认为是清初新制,实制上当为仿宣德的产品。康熙洒蓝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的。康熙以后历代均有洒蓝釉瓷器生产,仿康熙洒蓝的也不少。鉴定时要注意各时代的造型胎釉产,仿康熙洒蓝金彩容易脱落,常有后世金彩脱落后描金复烧的,一定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描金的痕迹。现代仿品金彩是用金水烧的,呈色比康熙金彩艳丽,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4、天蓝釉

霁蓝、回青和洒蓝的钴含量均在百分之二左右,如果降低钴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则可烧成天蓝色的高温颜色釉。此种釉色为康熙时始创,雍正乾隆时继续生产,色泽幽雅,传世数量不多,精品均为官窑生产,其造型有瓶、觚、洗、碗等类,基本未见大件瓷物。故宫博物院雍正天蓝釉呈红葡萄纹碗一件,把天蓝釉与釉里红融于一体,清新淡雅,耐人寻味,是代表雍正天蓝釉最高水平的精绝作品。康熙天蓝釉呈色浅淡,雍正略深,乾隆时积釉处微泛淡黄绿色。后仿天蓝釉的胎、釉均与真物有较大差距,注意把握真物的时代特征,鉴定真伪比较容易。现代新仿烧制天蓝釉并非难事,要注意当代高仿作品的出现。

以上是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鉴别蓝釉瓷器的真伪的问题,更多的收藏知识请关注我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绿釉瓷器的鉴别》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绿釉瓷器的鉴别》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