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 导航 >

明清紫砂的发展

明清紫砂的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怎样鉴别明清花瓷器

2020-03-05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宋人梅尧臣、欧阳修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就此认定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质粗糙,泥色紫红,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12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现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司礼大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12年砖刻墓志。这件壶的制法、质地,可与羊角山出土标木相比照,它的胎体近似缸胎而质地较细,壶面黏附着"缸坛釉泪",证明当时烧制紫砂还没有另装匣钵,是与一般缸器同窑烧成的。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时鹏、赵梁、董翰、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时鹏之子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他生活在万历年间,所用陶土杂有炮砂,制壶不务妍媚,朴雅坚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论里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与时大彬同时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时代的风尚制作小壶。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紫砂壶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种工艺产物,我们不仅在诗词里面都能见到描述它的诗句,在现在的生活中,也能随处看到很多壶友的交流。紫砂壶的原产地是在宜兴,这里也一直是紫砂壶的重要产地,和发源地。关于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带大家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看看属于紫砂壶的传奇。

1、紫砂壶的起源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紫砂材质的茶具,但是由于当时工艺水平的限制,制作比较粗糙,并没有成为大家主要的喝茶工具。虽然很遗憾,但是为紫砂壶后期的兴起,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2、紫砂壶的兴起

紫砂壶真正的兴起,一直到明中时期,由于当时人们喝茶的风尚兴起,也就为紫砂壶的流行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明朝时代的文人墨客爱好饮茶吟诗,各种文人一起相聚喝茶,探讨文学,也为紫砂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助理作用,例如欧阳修就留有这样的诗句“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这样更加充分证明了紫砂壶的差距已经成为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心头好。

3、紫砂壶的代表

紫砂壶随着历史的长河也在不断的变化,制作技术不仅有了很高的提升,艺术造诣也越来越优秀,在明末时期是紫砂壶器具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出现了大家熟知的壶家三大以及四大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制作紫砂壶的高手络绎不绝,大家会与器具的造型,也开始进行了改变,各有各的风格。

4、近代紫砂壶的发展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更新,紫砂壶被我们现代的技术做了很多的改变,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还是新的功能,我们都进行了改善,为了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需求,我们就在紫砂壶的原有基础上,也增加了保温的功能,赋予了紫砂壶更多的可塑性。紫砂壶不仅仅是我们古代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紫砂壶在中国的茶文化中,也是一名见证者,正是由于我们茶文化的兴盛,造就了紫砂壶的出现,两者相互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紫砂壶不仅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连接现代和古代的文化的气息。

紫砂陶的创始与发展


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文献的研究的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

先说文献记载。如梅尧臣《宛陵集》第15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35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注:孙高士名孙道明,号清隐,元末人,曾名其居处为“且吃茶处”)这些吟咏和记述,多直接谈到了紫砂茶具,说明在宋元问宜兴已有了紫砂器。

再说古窑址的发掘。在鼎蜀地区,由于古今窑址的重叠,加之解放后废弃旧式龙窑,宋代窑址已较难寻觅,再者,古代窑址分散,故发现的数量也较少。这些窑址发现的产品以缸类为主,与张渚地区发现的有所不同。比较重要的宋代窑址,是1976年红旅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整基时发现的蠡墅村羊角山的早期紫砂窑址。就笔者实地考察所见,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10余米,宽1米多。当人们发现它贝有考古价牍而加以重视,其墩阜已被掘去大半,尚有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中有细颈大腹的釉陶注壶及器肩堆贴菱花状边饰的陶瓮等);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早期紫砂器的废品堆,以各式壶类为主,有大量的壶嘴、壶身、提梁、把手和器盖发现,特别要指出的是,部分壶嘴上的捏塑龙头装饰,与宋传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相一系;再结合此层所掘出的宋代小砖,以及中层出土具有元明风格的器物来看,大致可以推定下层堆积为宋代产品,而主要的烧造年代大抵在南宋,其下限可能延续至元代。

观蔡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残器可知,其器物的用途与明清乃至现代的紫砂器有较大区别。当时的紫砂器,如罐、钵、壶等,胎质均较粗,制作也不够精细,可能作煮茶或煮水之用;但考查中华茶道文,在宋代还未发展到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的阶段,1966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12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出口


康熙24年(1685)海运开禁,欧洲商旅开始抵达中国沿岸港口进行贸易。他们出口银器、香料来交换丝绸、茶叶及瓷器。随着饮茶风气逐步开始在欧洲流行,并带来了对中国茶具的需求,就有了宜兴紫砂的外销。有资料表明,紫砂茶壶和茶叶罐系由葡萄牙人最先带到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单荷兰一国就曾进口了约2000把紫砂壶。这些茶具器物多以朱泥做成,而紫泥或段泥的则较少。紫砂壶的丰富造型受到欧洲人的欢迎,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英国人都先后以中国的紫砂茶壶为蓝本,仿造出欧洲的第一批茶用器皿,被称为“红色瓷器”。

据法国紫砂爱好者万福莱先生对17、18世纪欧洲的紫砂收藏的记录及相关藏品的研究,大约1675年以前,为数不多的中国宜兴壶出口到欧洲,然后有订制品种的订单发给宜兴制壶陶工。出口到欧洲的宜兴紫砂壶有两个特点,一是表面有装饰,装饰内容大多取材于佛教和道教的故事,充满了异域和神秘格调,极大地满足了欧洲人的好奇心;二是壶体很小,大部分容积在300到400毫升,到18世纪上半叶,茶壶的容量才相对增大。

万福莱先生介绍,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1656-1674年间的王室藏品中有紫砂壶;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中保存着从1694年开始收藏的1 17把紫砂壶;英国大英博物馆有从18世纪末叶开始收藏的116把紫砂壶英国人艾尔斯福德伯爵家族自18世纪末叶收藏的宜兴紫砂壶;法国的吉美博物馆藏有由埃内斯特,博朗迪德尔在1887-1910年收藏的紫砂壶,还有一些驶往欧洲的沉船上有紫砂壶,如荷兰东印度公司1697年沉没的“奥斯特兰”号、1713年沉没的“班尼布鲁克”号、1752年沉没的“格尔德玛尔森”号。

欧洲仿制宜兴紫砂壶的生产约始于1675年,品种除茶壶外还有茶叶罐、杯碟、碗及花瓶,例如:1636年至1708年间,荷兰迈尔德地区的艾理和1682年至1719年间,德国的弗里德里希,伯格特的仿制品;1685-1687年出版的图书里也能见到紫砂壶,甚至在同一时期的静物油画中也出现了紫砂壶的身影……出口到欧洲的宜兴紫砂壶,其装饰特点,有以下几点:

1、同类色装饰,其代表性茶壶是现存于伦敦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的刻款为惠孟臣的朱泥壶,这把壶的刻款年代相当于公元1627年,是“同色泥装饰一根盛开梅花的树枝”。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花货茶壶”;

2、对比色装饰,特点是在把黄色装饰在红或棕底色上;

明清瓷器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瓷器史上,发展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明清时期,这两个朝代的瓷器不仅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顶峰,且确定了景德镇瓷都的名气,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瓷器的美,中国瓷器的魅力。此后数百年,甚至到现在,景德镇瓷器依然是中国瓷器中最有名气、地位最高的存在。

明朝时期,瓷器发展非常快速,种类也非常多,比如青花、斗彩、五彩等都是明朝时期发展起来的。明朝时期的青花,前期敦厚,中期秀巧,后期随着技艺的提升,生产量也大大提高,满足了当时明朝人在生活、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对青花瓷器的需求。明代之前的瓷器都是青色的,到了明代之后,瓷器才开始出现白色,自此之后,中国瓷器的装饰也越来越丰富。

明成化时期出现了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色彩的结合,这种瓷器制作工艺在如今依然深受喜爱,而且明成化期间烧制的斗彩瓷器在现代收藏中价值不低。五彩为嘉靖、万历年间出现的瓷器种类,这种瓷器色彩多样,制作精美。

到了清朝初期,制作瓷器的技艺更进一步,到了中期,更是进入一个繁盛时期,达到历史高峰。凡是明朝已有的瓷器种类和工艺,在清朝都得到提升和创新,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时期的瓷器创新种类更多,出现了受世人欢迎的珐琅彩、粉彩、黑瓷、织金等,这些瓷器丰富了瓷器品种,也让中国瓷器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

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了前面朝代瓷器制作的技艺,也对其有新的创新和发展,使得所有的瓷器从清朝之后都进入了精致化的程度。

纵观明清时期的瓷器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两个时间段的瓷器都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后者经过帝王的喜爱和投入,更是推动了中国瓷器的大发展,让外国人都为之倾倒。可惜的是,后期的战乱让我们损失不少精品瓷器,文物的流失也让中国失去很多优秀的瓷器,不过,好在现在通过拍卖、网络等途径可以欣赏收藏。

如今,市场中的明清瓷器价值都很高,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瓷器,比如成化斗彩、康雍乾三朝时期的瓷器,价格都很高,仿品也越来越多。对此,小编也提醒大家,在收藏这些瓷器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瓷器特点和发展变化,掌握收藏技巧,这样才能收藏到真品。

明清瓷器精品拍卖成交价格:

1:元末明初青花「八吉祥」缠枝莲纹罐,尺寸:50.5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9,620,000 ,成交时间:2011.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2:清雍正青花仿明缠枝卷叶莲纹大盌,尺寸:,估价:HKD 1,500,000 ~2,500,000,成交价: HKD 1,840,000 ,成交时间:2013.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3:明万历五彩八仙祝寿图大盘,尺寸:直径29.8厘米,估价:HKD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3,14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4:明万历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缸,尺寸:直径56.5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2,660,000,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元/明或更早官釉贯耳尊,尺寸:宽17.5厘米,估价:HKD 88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1,012,000 ,成交时间:2015.04.0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5春季拍卖会。

6:清18世纪天蓝釉地粉彩「福耋图」菊瓣式盏托,尺寸:直径18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0.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7:清乾隆青花矾红彩夔凤纹尊(一对),尺寸:高12.7厘米×2,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15,22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8:清料彩青山水纹碗,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明清斗彩瓷器的发展特征与收藏鉴赏


“斗彩瓷”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雍、乾时期的《南窑笔记》一书,但其实它的创烧是在明代,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对于斗彩瓷的称呼一般是五色,也就是看做一种特殊的五彩瓷。根据工艺步骤来看,斗彩和五彩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五彩是一种纯粹的釉上彩,即在素瓷面上施以彩釉再高温烧制而成。斗彩的制作工艺则大不相同,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结合烧制的瓷器,即先用青花勾画纹饰图案的轮廓线条并进行高温烧造,再用红、绿、黄、紫等多种材料进行描绘与填色,最后还要进行一次低温烧制,斗彩才算完成。

斗彩的创始是在明代宣德年间,这个时期还只是广义上的斗彩,即少量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彩瓷。但是普遍情况下,这两者还是相对独立的工艺。对于早期的广义斗彩,在加彩时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除绿彩使用“堆垛”技法以外,其他材料一律采用平涂的手法,因此绿釉更为肥厚,立体感也更强。整体来看,这种广义的斗彩造型普遍秀丽,颜色纯正浓郁,画工精致细腻,底款一般落双行的“大明宣德年制”款。

一直到成化年间,成熟的斗彩瓷器广泛出现,后世的斗彩瓷中也仍然以成化年间的最负盛名。成化斗彩几乎是斗彩的代名词,也是斗彩精品最多的时期。成化斗彩造型流畅、小巧、轻柔,胎体轻薄有如蝉翼之感,胎质细腻光洁,底层白釉微闪牙黄而凝润如堆脂,器物底部修胎细致规整,釉面色调浓淡得宜、清新淡雅,纹饰笔法纤细流利。

在色彩运用上,成化斗彩尤其卓有特色。一个是色彩的纯净逼真与明暗度的多样化,如红色则有鲜红、油红、朱砂红等多种;绿色有水绿、叶绿、山子绿、松绿、孔雀绿等等;尤其是“差紫色”,更是后世官窑数次仿制而不可得的色彩。其次是各种颜色搭配的丰富与得宜,由于颜色的丰富,在图案绘制上可以最大可能地按照实物颜色去做更为逼真化的搭配,或者在创造某种景物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和出最符合当代审美意趣的画面。

成化以后,明朝斗彩的烧造基本就没有进步甚至在走下坡路了,主要的作品是仿烧成化年间的器物。但是总体来看,这些仿烧器不仅胎质相对粗糙,胎体也变得更加厚重,而且在彩绘上的精细程度也不够,加入墨彩的色彩过浓但缺少让人惊艳的“姹紫”等色,纹饰相对简陋且笔法拘谨。

一直到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斗彩的烧造才开始有复苏。清三代时期,斗彩的烧造虽然仍以仿成化斗彩为主,但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形成清代自己的特色,仿古但不泥古。比如康熙时期,斗彩不仅颇具明代遗风,同时出现了青花线条粗犷化、填色层厚而艳丽、斗彩加暗花等特征。雍正朝仿烧的部分成化器足以以假乱真,同时还出现了独特的釉下青花加釉上粉彩的作品,使得纹饰打破了平涂局限,具备了烘托渲染的装饰性。乾隆时期的斗彩以官窑居多,并且仿烧成化器较少,多是在康雍两朝的基础上进行制作与改良,纹饰上的变化较为突出,偏向繁缛华丽的风格。

自乾隆开始,后代各朝烧造斗彩,基本都以粉彩入釉上,且仿烧乾隆斗彩成为一大流行。遗憾的是,嘉庆中期以后,斗彩的制作不仅工艺水准降低,并且用料用彩也相对敷衍,斗彩技艺就逐步衰落了。因此斗彩收藏,以成化为贵,清三代次之,清后期一般咸丰年的价格更高,像这样的一只花卉斗彩纹碗,大概市场价都要50~80万元之间。其主要原因不在咸丰年作品的精湛程度是否超过其他朝代,而主要是太平天国起义烧毁了景德镇御窑,清官窑中咸丰传世品最少。

改革开放后紫砂的发展


197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港商罗桂祥先生首次到宜兴鼎蜀镇访问。罗桂祥先生钟爱紫砂,在周游世界各地行商办公之余,广搜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紫砂名壶,并于1981年10月将自己珍藏的476件各类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在原香港海陆空三军司令部建立了“香港茶具文物馆”。据贺东强、贺盘发先生的《罗桂祥先生访宜兴》一文,罗桂祥先生在宜兴期间,除了与紫砂工艺厂的工艺师们座谈外,还订购了一批紫砂壶,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自的一批外销紫砂器。这批高档紫砂工艺壶订单,计26个品种,约580多件套,金额约5万余元。此后不久,罗先生又再度访问宜兴,为在1981年香港亚洲艺术节上举办宜兴紫砂展览做准备。

《宜兴陶艺》,大力弘扬紫砂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出现一股争购宜兴紫砂的热潮,对促进紫砂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罗先生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1981年江苏省陶瓷代表团一行四人(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宋伯胤)应香港市政局邀请参加香港亚洲艺术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宜兴紫砂展览、紫砂讲座香港茶具博物馆开馆仪式等。

继罗桂祥的双鱼公司之后,香港赵小蝶女士的锦锋公司、连梅英的英泰公司、郑修文的海洋公司相继来宜兴订货。根据港商的需要,紫砂工艺厂开始生产200毫升的小型茶壶,如集玉壶、龙团壶、松鼠葡萄壶等。

香港客商所经营的紫砂器大多是转道输往台湾的,1986年秋天,参加秋季“广交会”的台湾客商拿到订单后来到宜兴,开始了台湾商人与宜兴紫砂艺人的接触和收购紫砂壶的风潮。台湾商人前后约有百余人来宜兴炒作紫砂,定购名人茶壶,搜求古茶壶,也有少数台湾壶商找人做古壶、名壶的仿品,这股风潮在1991、1992两年达到最高峰。港台客商在宜兴形成巨大的市场购买力的同时,经营和发行了有关茶和紫砂壶的杂志,从而促进了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茶与壶》、《紫玉金砂》、《天地方圆》、《壶中天地》等,就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杂志。

这场持续10年左右的由台湾市场主导的紫砂陶商业潮流,将宜兴紫砂陶业带进了市场化时代,紫砂也因此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文化嬗变。

从1959年起,紫砂工艺合作社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工厂领导人也几经变化。先后有周荣贵、陈中选、李新安、王春生、薛如友、江中、吴开禄、吴柏松、吴德安、邵六松、周群、张焕明、杨嘉明、朱洪亮等。

明清两代的紫砂是如何烧制的?


明清两代的紫砂是如何烧制的?

在明代和清初,紫砂泥料的炼制先是用木柞椿之粉碎,然后在水中洗筛,再加水润湿踏炼,最后将泥料放置于地窑阴湿处陈放备用,时间越长越好。对泥料的配比和处理,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密不相授”之说,泥料的颗粒较粗,为20一40目。清中期后至清末,炼泥时用石磨加工粉碎紫砂矿,泥料颗粒为50~60之间。中华民国初期,宜兴开始靠牛拉滚场碌腾,人推石碾粉碎紫砂矿,泥料颗粒为70一80目。新中国成立后,则建立轧泥厂,开始使用机器加工粉碎紫砂矿,1958年采用炼泥机和球磨机等设备加工陶土,泥料颗粒已到80一100目。以后发展了轮碾机、压滤和真空炼泥机等成套连续化生产设备,紫砂原矿被加工成粉状,透气性大大降低。为了降低目数,并含明显颗粒肌体,就采用加入砂子的方法,从而成为现代调砂工艺,但实际原料质地和肌体效果与手工炼泥仍大不相同。因此,现在有些紫砂壶大师想恢复古代手工炼泥的方法。

紫砂器入窑烧炼耐火度较高,器物不易变形而容易变色。明、清时期均采用柴窑和龙窑烧制。烧制燃料采用的是松枝、树段、木块。这些原料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少、持续时间长,一般一窑烧造周期为4天。火焰温度控制全凭烧窑个人的熟练技巧、眼力和经验。温度一般在1000一1200°C,很难准确控制,有“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稀,稀砂土气”之说,故精品率不高。自1958年开始进行以煤代柴龙窑烧制改革,个别龙窑还试验以炉煤气烧造,20世纪90年代开始则用电炉和气窑烧造。这些改革大大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窑温也升至1050一1200°C,每窑烧造周期为2天。由于烧造时间短、升温过快,虽成品率提高,但成品质量则不如用柴木所烧的,成品土气太重,滋润不够。

明万历时期,李茂林发明了用匣钵装套紫砂壶胚件入窑烧制工艺,使壶器色泽光润,产生了绮丽的窑变,而且解决了壶面沾釉的缺点。窑工也从实践中掌握了用不同温度、同种材质烧出不同颜色紫砂壶的经验。明代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里写道:“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绍紫,倏橘抽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环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栗之香;或黄白堆砂,结哀梨兮可咦;或青坚在骨,涂探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廷;追而察之,灿若碗淡浮精英。岂随珠之与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可见火焰能使古雅静穆的紫砂壶现出“银砂”、“朱粒”,隐现发光,可谓“黝若钟鼎”、“灿若碗瑛”。

欧子明创建欧窑,他继承了宋代南北各窑的成就,烧成了官窑的片纹与青色、汝窑的天青色、钧窑的紫衫,只有娴熟地掌握了烧造技术和火候控制之后才能做到。欧窑作品都用紫砂做胎,胎为“砂松和第砂松”,材质为黑紫色居多。成品釉彩丰富,以天青、云蓝、豆青等色居多,间有葡萄紫者,而以灰蓝色最为珍贵,具有于浑朴中见妍整的特点。在工艺上,宋钧用还原气氛,欧窑用氧化气氛。到清乾隆,宜钧名家葛明祥所作底款为“葛明祥款”成品最为日本人推崇,并以重价收购。

紫砂壶发展的基本分期


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的研究者谢瑞华将紫砂艺术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谢瑞华的分期依据主要是紫砂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变化。

一:草创期,16世纪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是所见最早的实物标本。文献所记载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二:第一期,16世纪晚期-17世纪早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18世纪以后。

三:第二期,17世纪晚期-18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形壶和小圆壶(水平壶的前身)这四类壶型都有烧造,筋纹行壶开始被自然行壶所取代,自然形壶较受欢迎。同时较注重紫砂器面的装饰,更多在器面施釉或加彩绘装饰。

四:第三期,19世纪初-19世纪末。这个时期文人同陶艺匠交往甚密,出现了在壶上篆刻书画的风尚。壶的造型比较简练,为在壶的平面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五:第四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紫砂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记。几何形、自然形、筋纹形和水平形茶壶大量产销,精心制作的艺术性高的壶逐渐减少,但也不乏佳作出现。

六:第五期,20世纪中叶至今。动乱多年以后,生产逐步恢复,四类壶型多有生产,新的品种日渐产生,仿古和创新兼备,在装饰上出现金丝银镶嵌等新工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清紫砂的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清紫砂的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