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粉彩瓷器 > 导航 >

粉彩人物意境的再创作

粉彩人物意境的再创作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鉴别 粉彩瓷器颜料鉴别

2020-03-06

古代粉彩瓷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陶瓷粉彩人物艺术的审美情趣随之提高,纯具象性与抽象性美的结合的作品相继出现,着力把思维、形象与社会融为一体。因此,简明朴实型或抽象型或图案型的表现形式及手法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越来越多地被陶瓷艺术家们广泛地运用。大家将笔绘、泼彩、流变等技法融为一体,形成了清新朴茂的艺术风格和新的视觉切入点。

人物画是通过形象表现的艺术,给观者美的享受。笔者认为,人物画造型艺术是最高要求,要以形写神,神形合一。力求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境界,这恰好是绘画艺术的精髓。

当前某些画作乖张怪戾的“变形”,追求新、奇、古、怪,甚至以丑为美,让人实在不敢恭维,画面充满俗气、秽气、媚气,这是当前画坛弥漫的一股歪风。不管是高士、神仙、仕女还是道士,均是“丑八怪”、“稻草人”、“变态狂”。大多数绘画都是古人作品的翻版,或是局部放大、东拼西凑,这难道是绘画创作?同时,还有众多人物画,人物讴偻,相貌丑恶,毫无章法,皆谓之丑画、乱画、死画。此“狂乱怪”之风应当坚决杜绝。陶瓷艺术家每创作一幅作品,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只有周密严谨的布局,远近虚实的处理,色彩的匠心独运,才能给人们带来心情偷悦的审美情趣,为我们的生活多一点别样点缀。这样的作品才不失为一件上乘的粉彩人物作品。

绘画是塑造可视形象的艺术。艺术即形式,再现代的艺术,也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形式。正是形式,才区分开艺术与非艺术,此类艺术与彼类艺术。形式是艺术的生命线。最不像艺术的艺术也不能没有形式,为此,粉彩人物作品更是如此。

古人云,神者形也,形即神也,形之于神,不得有异。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美术属视觉范畴,美不美的关键存在于形式之中。笔者曾参观过一位著名画家的个展,他的水墨画更是一个“妙”字了得,其《陕北老农》、《寒源》、《父老乡亲》、《原乡》、《老牛》、( 8 . 1 5胜利日》和《永远的邓小平》等作品,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在心头,一股亲近之感油然而生。尤其《陕北老农》手持手机的农民形象,传神地表现了当代农民的风貌,充分地表现出对象的物理、物情、物态。

人物画的每一根线条都要显其个性。这种线条不是形与形之间的界线,而是塑造、推敲形象结构关系的个性化线型语言。要透过线条及画面整体表现一个人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的“像”,不仅是外形像,更主要的是性格气质要像。我们在写生时,对人物,首先要求画得像,要忠于对象,这样表现出来的人物才能性格鲜明,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而不是空的,千人一面的。首先,作品中的人物,从造型到笔墨都要生动,涌上笔尖有活力。怎样将人物画活呢?在对人物写生时,还要注意为了表现性格要选好角度。由对象自己自然地摆一动作和表情,通过各种角度的观察选定最能体现对象性格特征的角度。不必急于动笔,要将选择角度的过程,作为研究、认识、理解对象的过程,最好选择对象在实际生活中一瞬间的动态表情加以写生。较能深刻地表现对象的性格。其次,在人物写生时,应注意表情的统一。抓住了人物形象的表情才能动人,也就是“活”。所以,在一开始打稿就要抓准,在落墨上色时,还应处处注意表情的表达,这样才能体现性格。再者,作画基本笔法要准确。如老人多用干笔,小姑娘多用湿笔。笔意是作者贯穿在笔墨中的思想感情。笔韵即指笔墨气韵。气韵生动,笔墨连贯,有时意到笔不到,即指气韵虚实相生,促使笔与笔之间能够成一个整体。常称有人作画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就在于作者本身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才能达到这种运笔极其熟练,熟能生巧的程度。所以说一件作品既要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又要有淋漓痛快的笔墨驰骋,才是好的艺术作品。

粉彩人物画更要灵活运用。灵活运用是指内容新、表现手法新。笔墨要有新意,因为新的来源最有启示的还是生活。特别是人物画,往往不是先想好笔调去套人物,而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启示酝酿,才决定用什么笔墨去处理。其次是中西、古今的绘画,各种姐妹艺术,彼此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你潜移默化,在笔墨运用手法上,才能够不拘一格地灵活运用。

同时,要重视人物与依存环境的协调。一些釉上粉彩人物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造型的薄弱和人物与环境在表现语言上的对立,在视觉上的不和谐,明显的堆砌感使画面无气韵可言。原因是作者对人物绘画的偏爱而谨毛失貌。对构图法则的领悟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初级阶段,缺少景物背后内在的生命意蕴。如在人物的僵破线条中,看不到笔意、笔法、笔力、笔势、笔趣的自然眉目传情,反倒产生了视觉的疲劳感。一些人物画中比例失调的“搬来树石”,在笔墨上又“传统”得如某件古代山水画作品的局部,像舞台背景一样粘贴在那里,总给人感觉像是合作出的作品。因此,处理好整幅作品的笔墨语言统一问题是陶瓷粉彩人物画发展和创新的先决条件。简单地重复人物的作画程序,而看不到人物的“气韵”、“骨质”、“力量”。这些“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的作品缺乏内在品质的修养,使画面无情感、无神韵而冷漠僵化,技法如工匠一样,只能是越画越匠。笔者曾创作《婴戏图》、《麻姑献寿》。整幅作品造型夸张,处理大胆,装饰简练,构图丰满,线条挺拔有力,色彩艳而不俗,风格古朴,装饰性强,具有超然的画境,曾获2 0 0 8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总而言之,粉彩人物画,用新的视觉形式表现了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用新的色彩语境重新诠释并发展了传统人物画的思想境界。

延伸阅读

粉彩雪景瓷的创作


瓷都近几年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现当代陶瓷艺术,作为重振景德镇“千年瓷都”品牌的2008重点文化工程。“瓷都千年纪念珍藏瓷”首款产品《瓷韵1004》珍藏套瓶得到了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广瓷都品牌、发掘名家精品,保护传统工艺”为宗旨,由景德镇文物局、瓷局领导组织,历时4年,反复遴选工艺创意,最后选择濒临失传的重工粉彩雪景工艺,力邀“当代雪景第一人”凌宗正先生创作开篇作品,让陶瓷界和鉴赏收藏嘉宾共赏千年瓷都的精湛工艺。

瓷韵1004

一、“粉彩雪景瓷”极具收藏价值

你可能玩不起几百万的古陶瓷,没事,现当代陶瓷照样可以陪你“玩”,同样具备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随着国家文化部门越来越重视现代名家瓷的推广,市场上嗅觉灵敏、投资意识超前的人士便开始有针对性地对现当代陶瓷进行收藏。一位在90年代就开始景德镇名家瓷器收藏的上海藏家就表示,“现当代陶瓷、雕刻艺术势必有一个强势的发展空间,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2013年4月27日,中国嘉德首次推出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79件拍品总成交额达到1578.416万元,成交率为97%,其中拔得头筹的是李菊生2007年创作的“豆蔻年华”高温色釉瓷镶器,以123.2万元成交,大多在几万或几十万之间的作品也像当代艺术一样获得了买家的认可。

景德镇陶瓷艺术品种众多、百家争鸣,且陶艺家数以万计。目前,这些陶艺家作品的价位扶摇直上,表现出强劲的投资价值,此次嘉德拍卖的大多是这类作品,

二、粉彩雪景的历史和概念

粉彩雪景是清末民国初年流传下来的瓷器品种,是陶瓷艺苑中一株奇葩。粉彩雪景综合传统粉彩、墨彩和珐琅彩的多种工艺,吸收了西洋油画技巧,用简单的黑、白色彩,表现雪景的层次和细节,既有传统粉彩细腻粉润的特点,又有西洋油画艺术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丰润雅致,意境深远。其难度在于,在白色的瓷器上,要表现出白雪的层次感,这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力,还要在创作挂满白雪的松树等细部场景时,采用工笔画法。粉彩雪景曾兴盛一时,出过很多大师,像“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和其弟子余文襄等,都深受收藏家和鉴赏者的喜爱。

粉彩雪景山水因其工艺难度大,艺术要求高,精于此者稀缺。很多陶艺者都不愿意从事这种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怀俊认为:“当前中国有大批传统陶瓷艺术的品种和特殊技艺已经或者濒于失传,面临传承危机。值得欣喜的是在《瓷韵1004》身上不仅看到了濒危失传的精美粉彩雪景山水品种、还看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对我国瓷艺濒危失传的品种和技艺的及时抢救,文化意义重大。

雪景,是宇宙中的自然景观,还因它洁白、晶莹、迷人的状貌,成为人们倾心和观赏的对象。千百年来,文人雅士对雪景多有赞誉的千古绝句,庄子《逍遥游》道:“貌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三国魏曹植有言:“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宋杨万里:“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也正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年四季惟独只有雪景画独立出一个专门的分支,不仅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且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粉彩雪景瓷画是受中国雪景画影响而产生的,并以其特有的质感和美感在景德镇陶瓷绘画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三、粉彩雪景瓷画的发展

中国雪景画的产生和发展为粉彩雪景瓷画艺术奠定了基础。据史书记载,最早用中国画表现雪景的画家是东晋顾恺之,从唐代《贞观公私画史》和《名画记》中的图录,可知他曾画一幅《雪霁望五老峰图》,这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记录的第一幅表现雪景题材的绘画,说明我们的前人在160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雪景进行描绘,遗憾的是没有留下遗迹。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的王维,运用丰富的联想和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利用大面积渲染的“留白”,造成了积雪的清新、蓬松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五代赵干在《江行初雪图》中首次应用“弹雪法”来对飞雪进行动态的描绘,丰富了传统雪景画的表现手段。至此就构成了中国雪景画描绘静态和动态的全部技法。

粉彩雪景瓷画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是以黑白面孔所出现的。作品画面简洁、淡雅、运线清逸流畅,受文人画风影响,一扫宫廷画的繁缛之气,给人以清新悦目的感觉。但作品构图,表现手法等,一味效法“四王”,抄袭摹仿,墨守成规,有的片面把继承传统学师似师当作艺术上追求的目标,也阻碍了粉彩雪景的发展。“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在民国时期,景德镇雪景瓷画名家“珠山八友”吸取了宫廷画派“界画”的表现手法,用笔精到,工丽严谨,法度整饰,将粉彩雪景瓷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达到了静穆精深的境界。二十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美术家“雪景大王”余文襄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为传统所束缚,以深厚的写实功力和寓意深远的构思才能,把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工艺性、观赏性熔融在一起,充分发挥粉彩雪景瓷画的美感,带动了粉彩雪景瓷画又一次飞跃。在此期间,还有陶瓷美术家龚耀庭、陶瓷艺术家邓必浩、汪昆荣、刘以桂、凌美材和凌宗正祖孙、汪野亭之徒汪云山等为粉彩雪景瓷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以沈盛生、袁世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粉彩雪景艺术大师,从不雷同中求发展,从大自然中寻构思,从装饰材料中破成法,从表现对象中寻求色彩,从多层次中丰富创作题材,从新的表现手法中出珍品。并于二十世纪80年代攻克了粉彩雪景主要色料玻白和第V1·B族中含铬色料经烤花后大面积污染而报废的致命弱点,成功推出彩色粉彩雪景,使粉彩雪景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四、粉彩雪景彩绘技法

雪景瓷画与粉彩青绿山水画源出一流,只是表现方法、材质和所反映的时令不同,青绿山水可以画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雪景山水只能反映春、冬两季景色。粉彩雪景有冬雪、春雪之分,又有风、雨、晴、雾之别。不仅要有娴熟的山水画功底,还要有“借地为雪”、“借云作雨”、“借空作雾”和黑白相衬的绘画技巧,才能较好地表现画意,画出冬雪茫茫厚实、寒气逼人,春雪融融欲尽,春风送暖或雪后初晴、万物复苏的真实感。

“借地为雪”,即构思好画面以后,拍(指彩绘)天色和枯枝的衬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刮笔刮出山头、树木的白影位置。“借天为雨”,意在合适的天色空间或树梢浓雾处用弹性较好的毛笔斜捧出雨迹来,能使画面更为逼真。山水画的雾可用虚(空白)和线(勾勒)来表示,粉彩雪景则利用空间去拍出彤云密雾,向远方消失,推开层次。诗曰:“连云波搪槽,和雾雨蒙蒙。”可作“借空为雾”之解。一幅美妙的粉彩雪景瓷画“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最后如何“填色”是体现、烘托画意的关键环节。粉彩雪景装饰主要用艳黑和麻色。

张松茂《三顾茅庐》瓷板画

粉彩雪景艺术之所以能自立于中国工艺美术之林,自立于世界工艺美术之林,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感情,体现着东方艺术崇高的审美理念,并在陶瓷艺术家们一代代的努力创造下,后浪逐前浪,奔腾向前。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风格,一切艺术品,只要能代表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一个画家的风格,那么这种艺术即为合格的艺术。各个时期的粉彩雪景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才能被人们所接受,所继承。继承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样的创新才能“新”而不“怪”。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一幅粉彩雪景《三顾茅庐》瓷板画,以150万元人民币售出,创下了景德镇当代名人名作价格新纪录,也是粉彩雪景瓷画的单件作品最高价,这标志着粉彩雪景瓷画随着中国艺术陶瓷市场走俏越发受到藏家和投资者青睐和关注,期待景德镇粉彩雪景瓷画艺术永远在发展中前进。

略论粉彩人物画的溯源


粉彩瓷是景德镇 “四大名瓷”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它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和人们的喜爱。粉彩瓷画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正是有了粉彩这一瑰宝艺术,才有了后来和现在我们看到的粉彩人物画。粉彩人物画源于清代雍正年间,经过清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历代都涌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粉彩人物作品和艺术家。精美绝伦的粉彩艺术瓷,被人们誉为“东方艺术明珠”,而粉彩人物画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被国内外宾客奉为高雅难得之珍宝。

粉彩人物画的特征体现

粉彩人物画就是巧妙出色地把人物绘画和粉彩瓷画完美的结合起来,包括古装人物画、神仙画、仕女画、道释画、现代人物画等等,是粉彩瓷画的大宗。它以构思严谨,工艺精致,设色粉润,画面艳丽而著称,历来被视为瑰宝。又由于粉彩人物画直接表现人之社会活动,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面貌、风俗人情,所以它更具有其他画类所没有的社会文献价值。有人说,这也是景德镇人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大贡献。

粉彩人物画,以各种人物的生动形象和优美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能达到呼之欲出的神奇效果,令人为之倾倒。在尺幅种类上,既有小巧玲珑的薄胎瓷,也有各种瓷板和瓷瓶画,更有千件、万件大花瓶,几十平方米的粉彩人物壁画。小件作品,绘制灵巧,装饰微妙;大件作品恢宏绘制,工艺复杂,构图丰富。在彩绘工艺上,用勾线、填色、罩色、洗染等技法绘制,既有严整工细的重工粉彩,也有用笔豪放的写意粉彩。观精微之处,毫发毕现,眉目流盼传情。望潇洒之处,清新俊逸,笔墨纵横交错,人物神态飞扬。经过陶瓷艺术家的不断探索,所创作出的一批批风格各异、形神兼备的人物瓷画作品,其艺术魅力无不引人入胜。

粉彩人物画的艺术个性和创新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粉彩人物画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大批陶瓷艺术家继承先人优秀的粉彩人物画传统技艺,创作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人物瓷画作品。其创作手法之多,题材之广、器型之丰富、技艺之新巧、从事粉彩瓷画绘制的人之多,可谓盛况空前。以前的粉彩画,纯以粉彩颜料绘制,而现代粉彩技艺,把粉彩颜料与新彩、流霞彩、斗彩、高温颜色釉、雕刻等工艺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综合装饰,具有很强的现代艺术特色,这也是艺术创新之所客观要求的必然结果。

今天,是中国走向文化强国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绘画题材、绘制工艺、表现手法都有新的发展。陶瓷艺术家尽可展现不同艺术个性,陶瓷艺术创作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表现手法上,既有重工粉彩,也有写意人物,既有边饰与主题人物相衬托的民族艺术风格,也有以主题画面装饰,不用边饰的国画手法。在人物表现上,古代、现代人物形象可多样广泛。其核心就是在张扬艺术个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唯有创新,才能使艺术形象具有生命力。粉彩人物画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题材上、工艺上、技法上都需要锐意创新。如立足传统与现代,有效吸收西画技法,把陶瓷装饰技艺与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极大发挥现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使人物形象产生强烈的时代个性特色。陶瓷艺术家必须在艺术理念上继承传统陶瓷文化,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求得发展。

在个性和创新方面,王锡良大师堪称典范。他早期便开始利用油料的流动创作过《黄山图》,在一件《停琴待月来》的瓷瓶中,抚琴昂首的人绘在一面,而月亮则在另一面,这在构图中就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创新。近年因为艺坛的活跃,交流笔会之类的活动比较频繁。有细心的人发现,不管在什么活动中,王锡良大师所创作的画面从来没有过重复,无不让人惊叹叫绝。

最后,我们来用心感悟王锡良大师的名言:“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重精勤”,以此鞭策,以此努力。相信粉彩人物画这个奇葩艺术世界将来一定会奇花异放,生命力无限。

人物瓷画和婴戏图的创作体会


人物瓷画和婴戏图釉上彩人物绘画是众多陶瓷艺术家所追捧的陶瓷艺术门类。从古至今人们就一直在追求和享受陶瓷装饰精品,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婴戏画等其它画派,无一不在折磨着陶瓷艺人,当然有折磨才会有享受和收获,享受的是自己心爱的作品能得到认可,收获的是提高了自己的技艺,以下谈谈我在陶瓷人物绘画方面一点浅薄见解。

一、中国画直接影响了陶瓷人物画

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早于山水画、花鸟画等。人物画大体分为道释画、婴戏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要求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人物画被称之为中国画中的形、神之法。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与山水画、花鸟画相比较,人物画不算多。而在不多的人物画中,表现儿童游戏主题的婴戏图却占有相当的数量。故在历代陶瓷装饰上,婴戏图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题材,因婴戏图反映的是孩童,故图像生动活泼,为人们所喜爱。

二、婴戏图的发展史

在陶瓷人物绘画史上,“婴戏图”是一大画科,据现存资料记载,在唐代的长沙窑就出现了绘有儿童依肩荷莲的绿彩纹饰。到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婴戏图”的高手画家,特别是苏汉臣,称得上是当时的“婴戏图”画家,开创了一代“婴戏图”画风,一生创作了大量儿童题材的佳作,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儿童生活情节,画风技艺达到极至,可以断定苏汉臣深入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宋代以后瓷窑中又不断出现“婴戏图”,足以证明当时的“婴戏图”画派不断发展,已为老百姓、文人和贵族所喜爱。

百子图景德镇泡菜坛子

之后在各朝代的瓷窑中,以儿童为题材的婴戏图纹饰,更是不断地涌现。如:定窑划花、白釉瓷印花“婴戏图”,耀州窑划花、刻花婴戏图青釉瓷,磁州窑、介休窑白釉褐彩、黑彩“婴戏图”瓷枕,景德镇窑影青瓷刻花“婴戏图”等等。纹饰内容以童子戏花为多见,之外还有童子戏鸭、踢球、骑竹马、放爆竹、玩陀螺等多种体现儿童风貌的装饰图案。在婴戏图的表现手法上,印花如织锦,美不可言,但较为刻板;刻花、划花手法灵活,线条流畅,颇为生动;绘画勾勒,色分浓淡,更具表现力。

“婴戏图”成了明清陶瓷装饰图案最为丰富多彩的纹饰。因其吸收了中国画的营养,采用中国画技法与陶瓷绘画技艺相结合,使画面上的儿童更具特色,使婴戏图绘画装饰的瓷器更受欢迎。相继出现了活泼可爱的“踢毽子”、“放风筝”、“斗蟋蟀”、“蹴鞠”、“习武”、“提灯”、“舞龙”、“舞扇”、“扑蝶”等等,尤其是景德镇民窑青花婴戏图,“破缸救友”、“树洞灌球”等有故事性的图画,附有教育意义,表现出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

三、人物刻画

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形象具有个性,突出人物形象的精神面貌,是陶瓷人物绘画造型的重要特点。艺术形象是有限的具体,即使人物画得再像,也不如自身的形象。再则刻画人物,一定要突破形象的形似,使形象深刻地反映生活,以形传神。“婴戏图”是陶瓷绘画中刻画人物形象最生动的创作题材。天真烂漫的“婴戏图”刻画了儿童无拘无束时光,给欣赏者带来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折射出人世间真、善、美的境界。如:“折桂图”粉彩圆盘,把孩子们在野外玩耍的欢乐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手舞足蹈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显现出活跃的天性,他们扬起小手,争抢桂圆,其活泼动态,展现了儿童纯真自然的形象。整个画面动态飞扬,画面再现童趣。

四、构图

人物构图讲究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两类。作品是通过创作者的思想及想象空间来创作的,表现其作品中的整个故事情节需要有主题,主题是以环境来烘托,利用背景与环境的差异,恰到好处地安排人物与背景的空间。人物众多的作品宜采用“散点透视”构图,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按有限的范围来设计,把景物与人物有机地组织起来,显得多而不乱,乱而有序,其作品好似在述说整个故事情节。如:笔者的“百子图”粉彩茶具,采用散点透视和“连续构图”法,浓缩了众多孩童们在户外草地上欢乐的神情。以概括的手法展现整个欢乐场景,有坐在草地大声欢呼的,好似在畅谈他们的童年;有席地拍手叫快的,好似在赞美他们的同伴;有的提着灯笼,好似在庆贺他们的节日。人物安排错落有致,其眼神、姿态各异,其种种不同的喜悦神态,相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画面好似一幅活泼天真的童年游戏,可以给观赏者带来激动和回忆。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受。在装饰手法上,在作画前,笔者阅读了许多“婴戏图”方面的创作资料,多次到学校、幼儿园去观察,取得了第一手的创作素材和感想,再结合绘画素养,创作出比较理想的几幅“婴戏图”。

五、陶瓷人物绘画的几个要点

无论是画那种人物,绘画要点都是相同的。(1)陶瓷人物绘画讲究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2)在处理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往往采用横幅构图,易于突出环境景物的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让观者就像理解画作里的故事情节一样,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3)陶瓷人物绘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基干作用,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4)在写意人物画中,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下,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这是人物画的笔法、墨法之要点,是人物绘画的用工之笔。(5)陶瓷釉上彩作画既同于纸上又有别于纸。纸上作画一笔见成效,而陶瓷作画是在硬性物体不吸水的白瓷釉面上作画,用料又是化学油性颜料,需经过一定高温烧制才可见真貌,因此要把握画面层次需要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难度可想而知,这就是所谓陶瓷釉上绘画特点。

六、用光的语言来表达陶瓷绘画作品

摄影是用光的语言来表达艺术作品,同样,人物绘画也是如此。传统的陶瓷绘画在吸取西方油画绘画方式时,愈来愈讲究光比了,光比是摄影语言,它实际就是绘画语言里的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也就是我们平时练习写生时用到的画面层次。陶瓷人物绘画借鉴摄影用光艺术来体现作品人物精神面貌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平光表现温文尔雅恬淡素净,在许多人物画作里平平的线条都是表达慈祥和善的面孔,如美女画、童子画等。测逆光表现人物的个性及忧愁,就像用粗犷的线条来表现人们崇拜的正面人物,人物面貌都是一派谦谦君子风,风流潇洒。要么用重色块表现人物遇到困惑、磨难时的忧愁容貌。如文革时期的宣传画,点点几笔浓墨,表现工人阶级有力量,这类画都是用测逆光的形式来表达的。底光表现邪恶,像人们痛恨的反面人物都是用底光来丑化的,人物绘画也是如此,画中的反面人物或鬼神画,一般都是以黑脑袋、阴沟鼻来丑化,这也正是摄影底光之方法。所以要练好陶瓷人物绘画,经常欣赏摄影作品或自己学习点摄影知识,对画作功底有不少帮助。

陶瓷人物装饰画源远流长,风格多样,古往今来多少陶瓷艺人不弃地追求陶瓷艺术,创作出不少让人叫绝的作品,对当今我辈习画者,都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学习与借鉴古人都是为了传承最优秀的人类文化精髓。以笔为质,以墨为文,质其内而文乎外,是画者的咏志抒怀。可叹人生有限,百年一瞬间,一个从艺者只要生命在延续,追求永无止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