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淘词语文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鉴赏 > 导航 >

收藏从鉴赏开始:陶瓷酒具的鉴赏

收藏从鉴赏开始:陶瓷酒具的鉴赏

古代瓷器鉴赏 古代瓷器足部鉴赏 中国古代瓷器鉴赏

2020-10-19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鉴赏】

中国酒具的历史演变轨迹

中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器,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广泛流行,主要是黑陶壶和彩陶壶。那个时代,我们的先民已能做出带嘴的酒壶。今天,当把这些四五千年以前的酒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大家的心灵无不被其中体现的古人卓越智慧和创造力所震撼。

进入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发展起来,此时酒具主要是青铜器,而且在青铜礼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体现了酒文化本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中国最早的瓷器大约产生于商周时期称为原始瓷器,到东汉已发展成熟。《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可见在春秋时期,酒壶已普遍使用。从大量出土资料看,秦汉时期的陶瓷酒具流行非常广泛。汉初的酒壶,口部微向外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并装有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比较矮。到西汉中期,圈足更趋低矮以至变为平底,附耳做半环形,或贴铺首,或堆塑龙头。到西汉晚期,壶口已作明显的喇叭形,双耳常作铺首衔环。到东汉时期最盛行的酒具是盘口壶,它的口径较高,口内的盘面很小,口径交接处有明显的棱线,球腹平底,显然是由喇叭壶演变而来。汉代称圆形壶为“钟”,方形壶为“钫”,还有一种蒜头壶在汉代也很流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共计360余年。江南瓷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酒壶有鸡头壶、羊头壶、马头壶等,但流传较广的主要还是鸡头壶。早期的鸡头壶多是小盘口,一面贴鸡头,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头为实心。东晋时,壶身变大,前装鸡头,引颈高冠,后安圆形把手,上端接壶口,下端接壶的上腹部。到东晋中晚期,一般把手的上端饰龙头和熊纹,器形优美。到了南朝,壶身变得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实用。除鸡头壶外,这一时期的酒器还有一种扁壶,因为它的腹部扁圆,故名。

隋代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出现了新的统一局面。隋代的酒壶一般分为带流和无流两种。带流者为鸡头壶,壶身较南朝更为瘦长,壶口更高,壶颈变细,中部多装饰弦纹。不带流的为盘口壶,壶身瘦长,盘口高而微撇,壶颈长而直,腹呈现椭圆形,多为条状。继隋而起的唐代,建立了一个更加昌盛的封建王朝。唐代诗人高适诗有:“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之句。唐代的酒具为执壶,是由鸡头壶演变而来。根据唐人记载,其名称为注子,也叫注壶。这个时期的执壶,一般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弯曲的宽扁形把手,壶的重心偏在下方,北方窑多饰席纹,施釉不到底。长沙窑执壶别具特色,首创了釉下彩绘。印模贴花、褐色彩斑等技法在制瓷装饰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在造型上也有别出心裁之作,如有一种造型生动的鸟形壶,栩栩如生,给饮酒活动凭添几分韵味。晚唐时期还生产各式小酒壶,有的形似盘口壶,有的又像球形小罐,肩部装一个外壁削成多角形的短嘴和手柄各一。与酒壶一同使用的是酒杯。从唐朝诗人的“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和“衔杯乐圣称避贤”等诗句中,可以说明当时饮酒是用杯。唐朝的酒杯有圈足直筒杯、带柄小杯等。五代时期,执壶的嘴变长而微曲,壶腹一般瓜果形,柄有所加长,壶的式样更加秀气,容量有所增加,使用轻巧方便。

宋辽金元时期,我国的酒业规模已相当发达。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详尽记述了宋代的饮酒风俗。书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几乎人人饮酒,而“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等酒店广告,更令人击节叹赏。宋代不仅酒广告、酒幌子比比皆是,而且酒瓶上书写与酒有关的文字,如“酒”、“细酒”、“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等。还有的酒瓶上直书酒店或旅馆的名称,如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仁守在东宫,鲁肃简公为谕德,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有名于京师,公往往易服微行,饮于其中。”可见仁和馆为酒店名称,“仁和馆”铭的四系瓶,为该酒店专门使用的酒瓶。宋代日常生活中的酒具,南北方各窑口普遍烧制,宋代的酒壶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瓜棱壶,形体多变,美观大方。葫芦式壶,以葫芦形做器身,两截壶体间有束带形曲柄。还有一种提梁壶,小口,球腹,龙首流,半月形提梁,是耀州窑一种特有的壶式。宋人喜欢喝温酒,于是一种碗和壶相配合的温酒壶便应运而生,碗装热水,壶装酒。辽代的陶瓷酒具都具有契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最常见的是鸡冠酒壶,它是摹仿契丹族传统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烧制的,也称皮囊壶,保留着其人游猎生活的形迹。壶的式样大体有5种,即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短身横梁式。其年代的早晚通常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形式的程度来区分。元代的酒具仍然是执壶,它是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附在腹上,流比宋代有所加长,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嘴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边以S形饰物。柄与流对称,壶口稍有外撇 ,盖扣其上。除壶之外,还流行多种器形较大的酒瓶和酒罐。为适应元代蒙古族游牧骑马的习俗,当时流行一种在马上饮酒用的高足杯,也称马杯。1984年江西高安县出土的窖藏元代瓷器中有一个青花高足杯,内心书写“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千六百场”,可以佐证高足杯是一种特制的饮酒用具。

明清两朝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官窑和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是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的陶瓷酒具,通体满饰各种花纹,特别是众多花朵、海浪、莲瓣、瑞兽等占据了酒具的主体大器形方面仍沿袭了宋元时期的执壶、梅瓶等形状,只是由于元代以后,蒸馏酿造技术在我国普遍发展,随着酒精度的提高,酒具器形逐渐缩小。明代常见的酒具有梨形壶、龙柄壶、莲瓣壶、鸡心壶、亭盖方壶等。清代造型更为丰富,品种也越发多种多样,如倒流壶、温酒壶等。在材质方面,除了陶瓷和青铜外,玉石、玻璃、紫砂、珐琅 、金、银、锡等多种多样,在装饰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纵观中国酒具的历史演变轨迹,不难看出,酒具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在获取和享受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焕发出来的精神文明的璀璨光华,具体而形象地映衬托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收藏鉴赏可从小瓷片开始


瓷器收藏之路有千万条,而学习鉴别之路也不少,每位藏友都有自己的收藏方向和收藏之路,学习瓷器鉴别亦然。如何能从一片片小小的瓷片中看出玄机,学到瓷器整体精髓。

小瓷片,2002年开始接触爱好瓷器,八年多的瓷龄。自幼爱好中国古典文化,酷爱研究中国古代史和汉语古文学,对中医学、中草药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文学评论、太极拳、京剧有过肤浅涉猎。

2002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对中国古瓷器产生兴趣。在经历了无数次吃药买假之后,于07年找到学瓷的捷径——瓷片学习,时断时停的挖瓷片、买瓷片、学瓷片至今,终于小有所成。

学瓷就是学修养、玩瓷就是玩心态的道理,拥有一个宠辱不惊的心态远比拥有一个康熙官窑瓷器更重要!新手学瓷,瓷器书籍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选对书,可以买一些民窑瓷器和瓷片研究的系统书籍,但是不要买官窑瓷器的鉴赏学习书籍。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新手来说,最好应从低端的民窑瓷器和瓷片开始学起,夯实基础,打牢根基,而后循序渐进,欣赏层级逐步提高,方为正途。而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一本官窑书籍来读来学,无异于如读天书,看得一头雾水,不但无助于学瓷,更会因越看越不懂,从而减弱甚至打消学瓷的积极性!因此,新手学瓷如果买书,切不可两眼盯着官窑书籍不放手。

而我的学瓷经历,完全是自学,在自学中,则主要得益于两大方面,其一为超大量实物标本的不停顿的上手,即残器与瓷片的学习;其二为从书中来,到书中去的过程,即大量的阅读学习各种著述的瓷器类书籍资料。所用时间精力如果按百分比来算,前者占70%,后者占30%。

大多数新手在开始玩瓷时,总喜欢看拿着放大镜看釉下气泡。其实靠20倍以上的放大镜断代也是学瓷的弯路之一,因为就算是同一窑烧造的瓷器,由于所受窑温变化不同,其釉下气泡也不完全一致,而且明清各时期瓷器的釉下气泡变化繁多,瓷器断代应从型、胎、料、绘、工等多方面考虑。仅看气泡一项,此路行不通。

另外,新手学瓷,与其苦苦找一个不知水平高下的师傅,还不如没有师傅,倘若拜了一个受高仿器影响的师傅,其对自己的危害程度远胜于自己买了几件假货的危害度。其实,最好的老师是真实的实物,是残器和瓷片。国内传世瓷器市场上的真品已经越来越少了,不像国外,外销瓷器的仿品还不是太多,在国外可以从外销瓷器整器来入手学习瓷器。而在国内,靠整器练手练眼,越来越不现实。但是,在瓷片方面,目前除了少数高档品种的瓷片出现仿品之外,绝大多数民窑瓷片和大部分官窑瓷片真品率仍然很高。所以,在国内当前的现实情况下,从瓷片入手学习是瓷器学习的必经之路。

瓷片多了,学习的资料就多了。逐渐的,明清民窑瓷器的各时期各方面的特征资料就能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成的资料链。当然,也有藏友会说:破瓷烂片,玩到老也不会有出息!有这些想法的藏友,还完全没有领悟到学瓷的真谛。国宝级大师耿宝昌老先生于其耄耋之年,在逛地摊时,还会购买瓷片,回家学习以其完善知识体系。大师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辈乎!

玩瓷片要尽可能玩“有天有地”的,因为这样的瓷片一般信息量都足够大,这也是我们玩瓷片人的一贯主张;另外,对于玩残器,残器的收藏意义要远比瓷片强,而且信息量也足够,但是瓷片的市场价格是残器所不能比拟的,虽然现在瓷片价格上涨飞快,但毕竟瓷片的学习成本,要远低于残器;而且市场上多见的残器品种也不及瓷片多,从瓷片入手学习,对于开拓眼界,意义重大。

而学习瓷器则有两大错误心态:

瓷器学习的错误心态之一,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玩瓷的人,都很有主见,而且很愿意坚持己见。我们在断代时要有主见并不错,但是不能固执己见。瓷器断代没有绝对百分之百的正确和百分之百的错误,眼力学本身靠的就是眼力的积累,而眼力的积累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对于瓷器断代学习和眼力的培养,当你达到一个层次的时候,会感到看什么都看不准了,感觉到自己的眼力总是在原地踏步,就像书法在练到一定程度时,反而感觉自己的字写得很差、自己在退步,这说明你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这瓶颈其实只有一层窗户纸的厚度,如何突破呢,就需要过手更多的实物标本,并要有极大的勇气对自己曾经坚信不疑的观点进行自我否定!敢于放弃固执己见的做法,敢于放弃固有的观点,无论有没有人在争论的时候,都敢于对自己坚信不疑的观点进行自我否定。

瓷器学习的错误心态之二,清高自傲,颐指气使,不屑于潜心研究与分享。我个人认为,迈向成功的方法最重要的有两条,其一是对大量实物标本的上手学习研究,其二,就是要敢于交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藏友总是不说话,我和私下和他们聊天,问他们为何总是在线而不说话,大家总是这样说,我们是新手,害怕说错被笑话,所以不敢说。对此,我的看法是,大家都是新手,学瓷只有前后之分,学瓷没有高下之别!如果不敢说发表观点,哪怕是错误观点,又如何交换思想呢!

收藏古瓷从残瓷开始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但是,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如果不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不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难免会上当受骗。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收藏者的古瓷收藏都是从残瓷开始的,那么,收藏残瓷究竟有没有意义?残瓷收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习标本

“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器一次”,说到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价值,著名古瓷鉴藏专家马广彦先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要从伤残瓷器开始,而古瓷器的残片和残瓷就是学习和研究古瓷器最好的标本。

马先生说,自从古代瓷器成为收藏对象那天起,古玩界就从“真、善、美、精、稀”这5个方面及其统一来鉴定其文物意义,批判它的商品价格,“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边,不值半分钱”等这些行内口头禅就是对瓷器的“善”即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而且从古瓷器的价格上看,完整与伤残之间确实有天壤之别。

但是,马先生认为,伤残古瓷器的收藏仍然意义重大,爱好古瓷器的人也不妨从收藏瓷片开始。他认为一般来说伤残古瓷器的真品率是很高的,对于初涉古瓷器收藏领域的人,了解瓷器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所以在古瓷器的学习研究中,伤残古瓷器无疑成了初入道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实物向导。同时伤残古瓷器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一件古瓷器,虽局部残缺或粘和有缝,只要它的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还保留着,就会给人以美的知识、美的享受。对一个古瓷器收藏者来说,正因为这些伤残古瓷器丧失了诱人的金钱光环,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更高。另外,伤残古瓷器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马先生表示,一件古瓷如果既珍贵又完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当它有所伤残而不完整时,却并不一定削弱其本身价值的珍贵性。

价格看涨

古瓷器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的商品,完整者贵,伤残者贱,但是伤残古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再生产,收藏一件,流通领域就少一件,所以说收藏伤残古瓷器一般说来是不会贬值的。谈到残瓷收藏的价值时马先生说,伤残古瓷器的价值一直在上升,而且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伤残古瓷器价格看涨的苗头,如果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或是可以起到填补断代或窑口资料空白的难觅之器,都极其可能不断升值,并且如果这类伤残器得到较好的修复,其升值率就会更加可观。

马广彦先生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在西安有一位收藏家,他2004年偶然在西安市八仙庵古玩市场上看到了一小堆瓷片,据摊主讲摆在这里已经几个星期了,但鲜有动心者,这位收藏家仔细一看,发现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折沿洗的碎片,于是他用1700元购得,粘合后,只缺两小块“肉”。洗子内外,大片的窑变红非常稀有。仅仅两年后,此物的市场价格已经在8000元以上了。还是这位收藏家,他于2002年花600元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残件现在升值到5000元左右,1998年800元收藏的一件开裂多处的金代磁州窑诗文枕现在的市场价格也不低于6000元。可见,残瓷收藏的升值空间也是很大的,关键是要认准,不要被新货所蒙骗。

要收精品

残瓷收藏虽然有重大意义,但也不能见什么收什么,谈到收藏伤残古瓷器,马先生说首要一点就是要辨别真伪。购买伤残古瓷器虽是一种投资少的收藏活动,但也要保证购得真器,否则花钱买了残破仿品,非但浪费钱财,心理上也比走眼买了完整的仿品更加沮丧。所以,如果是功底不深的初入道者,最好请行家为自己“掌眼”参谋,这样既能买到满意的瓷器,也能从中学到鉴定知识,一举两得。

其次,收藏伤残古瓷器要有所选择。须知在民国以前的瓷器中,一般说来时代越近,存世量越多,其中碗、盘、碟之类生活餐具更多。从中国陶瓷史的发展看,自清代嘉道以后,瓷器质量江河日下,民窑中除了商人专为赢利制作的仿古器外,多无精品,一般收藏价值不高。而明以前的古伤残瓷器、明清官窑伤残瓷器、明清有特别款识的高档精细伤残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窑高级伤残瓷器以及各个朝代用途狭窄、烧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伤残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围。而且在选择收藏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伤残程度较轻且容易修整的,因为古瓷器的伤残无法预计,在选购时要尽量挑选器型基本完整、文饰基本完整的,以仅有冲口、口磕或腹内仅有炸纹者最佳。

瓷器收藏初学者,从明清瓷开始,还是从老窑开始呢?


瓷器收藏,对于中国古玩收藏业的重要性就不必赘述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人涌入这个一直风生水起的市场。那么对于这些新人而言,瓷器的门类那么多种,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类来入手呢?今天小编就想借马未都先生的指点,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其留言哦!

我国著名的器物类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曾经提到,“从入门角度说,主攻方向应该是明清陶瓷作品”。他给出的理由有如下两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方面,我们需要从明清瓷与其他瓷器的存世量来判断适合入门的瓷器门类。马未都先生表示,现在市面上能找到的瓷器,大多都是明清以后的瓷器,再早一些的瓷器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遇到的。由于明清时期非常重视对瓷器烧制技术的发展,当时的各种能工巧匠不断地刷新烧制工艺,画手不断修炼装饰的精美程度,使得这两个朝代的瓷器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一直是瓷器收藏届的重点。同时因为两朝的年代距离今天比较近,保存比较容易,存世量比较大,也造成了明清瓷器收藏热门的这一现象。

因此,选择明清瓷器对于新手而言是相对友好的。一是能更容易地接触到更多风格各异的瓷器,而多接触真品能加快入门的速度,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成长;二是由于存世量大,遇见真品正品的概率也相对比较大,对于判断力还不够的新手而言,能有效的预防买到赝品、交学费走弯路。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知道对于刚入门的新手而言,要想从明清以前的瓷器种获利,其难度是要远远大于投资明清瓷器获利。在上一个方面所述的情况下,马未都先生的原话是:

“再早一点的东西对于一般人都比较难遇到,遇到了也不容易辨识更不容易获利,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很容易出差错。”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方面,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由于市面上的明清瓷器占大多数,其他瓷器分布较少,那玩明清瓷器的收藏者也多,而其他瓷器收藏则相对小众一些。如果一件东西玩的人多了,那么交流也更丰富,市面上能找到的书籍资料或是其他的专家经验,也相对比较多。而这正是我们新人最需要的东西,拜他人为师,多交流学习,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帮助。

综上两点,马未都先生提出的观点是新人从明清瓷器入手能少走些弯路,少交些学费,小编也持同样的观点。所以还在犹豫的朋友们,可以大胆的选择明清瓷器来作为入门瓷器进行学习。只要学习的时候小心一些,注意规避和防范各种风险,我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入门,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瓷器收藏精品赏析及价格参考:

1:清雍正仿官釉六方垂肩花大瓶,尺寸:高67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7,475,000 ,成交时间: 2014-06-04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大清雍正年制”款。本品丰硕恢弘,气势磅礴,设计别致,器身成六棱形,以器形和釉色取胜,善于运用线条装饰。肩部凸起一道棱线将器物分上下两部分,打破六道自上而下的棱线带来的单调感,交错纵横,富有变化。釉汁滋润厚腴,古雅静穆,纹理疏朗自然,自有一份不可言喻之古典美;器身釉面伴有大规模开片,舒朗自然极似宋代官窑之釉感,尤想雍正御窑仿古之高超,并结合清代独特器型及做工;器型挺拔俊朗,硬朗而凸起的棱线,彰显出雍正御瓷清秀优雅中少有的刚阳之气。此式六方瓶为雍正御瓷创新器型,目前所知除本品仿官釉之外,尚有茶叶末一色,其尺幅之巨,亦甚为雄伟,应为雍正颜色釉瓷器之大器。

2:清雍正粉青釉灯笼式盖瓶,尺寸:高28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7,475,000 ,成交时间: 2019-12-04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大清雍正年制」款。本品器形简洁素雅,小口短颈,丰肩弧腹至底部向内折收,下承圈足,上配原盖,盖呈拱形,盖顶带钮。足内于中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所配的原盖可知此瓶并非插花用的花器,应为储茶之用的器皿。瓶身及盖通体饰粉青釉,此器为雍正朝创新之品,符合当朝皇帝清雅品味。此瓶釉质均匀纯净,润泽类玉,足见雍正帝对茶具之严格要求。雍正一朝制瓷,多鉴皇帝本人艺术情趣,故佳器屡出,既有独创新例,亦有典雅名器。雍正皇帝极为推崇宋瓷一色纯净的雅洁,颜色釉烧造甚多,美若七彩霓虹,斑斓夺目,因此雍正御瓷之雅不在于装饰之华丽,而胜在突出简约隽永之气质,其形优雅,其釉纯净,本品当为佳例。

3:清雍正窑变釉三羊开泰尊,尺寸:高20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RMB 7,475,000 ,成交时间: 2016-11-06 ,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6年秋季拍卖会。

款识:“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尊侈口,细长颈,短腹较直,平底圈足,溜肩处堆塑三羊首,设计匠心独运。三羊象征“三阳开泰”,《易经》中称:“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在下。下月为泰卦,三阳大下。”其意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复苏,因此三阳开泰有吉祥之象。此外,中国宗法社会亦有“君为阳”,“父为阳”的思想,故此纹饰在清代受到皇家大力推崇,而成为官窑瓷器的经典纹样。器外施窑变釉,釉面光洁,密布开片,红、蓝、紫等色于流淌中交融,变幻无穷,迷离迤逦,如烟花空中绽放,璀璨夺目。外底落“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刻款,篆法规整,结构严谨。此器形制独特,摹取周汉三羊铜壶为范,追求端庄古雅之美,并在此基础之上赋予新的变化,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检阅资料,不见于任何公私藏品,极为稀有,或为传世孤品。

4:明弘治青花云龙纹盘,尺寸:20.1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6,440,000 ,成交时间: 2016-04-06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云龙纹盘釉面莹润,青花绘五爪云龙,细腻描写龙鳞明暗,更显威武活现。此盘纹饰构图创于成化一朝,即弘治帝之先父。

5:清雍正斗彩福寿三多纹撇口盌,尺寸:16厘米,估价:HKD 2,500,000 ~ 3,500,000,成交价: HKD 6,415,000 ,成交时间: 2019-10-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此盌纹饰釉下勾勒细致,釉上填彩精准,色泽清逸秀雅。外壁所绘折枝瑞果,以粉彩填色,烧成后浓淡深浅不一,层次分明,生动逼真,属宫廷御制上乘之作。将粉彩运用到鬪彩装饰之中是雍正御窑厂的一大突破。内府作坊在珐琅彩的基础上,加入乳浊剂即「玻璃白」,研制成粉彩,配合其他着色剂使用,使纹饰充满质感,呈现不同层次的色调,予人赏心悦目之感。

6:清雍正八年(1730年)传唐金堂画粉彩仙姑「献寿图」胆瓶,尺寸:21.5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HKD 6,415,000 ,成交时间: 2020-07-11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20年春季拍卖会。

「庚戌中秋偶作于岭南珠江海庐」字。 此瓶巧制妙绘,可与荷兰重要瓷瓶比对,推断均属曾获诏入宫职供的广东珐琅画师唐金堂之作。虽非官窑,但即便宫中所制,大多难以知悉绘者名号,如今有此瓶作例,对广东瓷胎画珐琅的研究有莫大裨益。此瓶胎体薄如蛋壳,绘彩精妙,焕发十八世纪彩瓷雅风。画西王母手执如意,身穿粉色华服,臂缠黑白渐变描金披帛,驭狮乘浪。身旁侍婢二人,一奉葫芦,轻烟卷成「寿」字,灵显仙宫,另一伫立花蓝前方,递上牡丹。王母后方且有一组三人,仙女乘叶引领,遥望天际灵猴献桃,后方二童则脚踏葫芦、彩蝶,一举孔雀扇,另一则持半透紫纱扇,每个细节均极尽巧思。瓶后墨题「献寿图。庚戌中秋偶作于岭南珠江海庐」,署名「白云居士」,印「卧月」、「栖云」。

7:清粉彩雉鸡牡丹诗文碗,尺寸:直径14.9厘米,估价:RMB 80,000 ~ 120,000,成交价: RMB 6,325,000 ,成交时间: 2013-06-02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春季拍卖会。

8:清雍正粉彩虞美人花卉碗(一对),尺寸:直径9.5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RMB 6,325,000 ,成交时间: 2014-06-04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以雍正为绝美,其风格清新雅致,与乾隆后之规矩繁复的粉彩画法格调大不相同。本对小碗造型规整,秀美端庄,胎体轻薄,通体施釉纯净白皙,温润似玉。外壁粉彩绘虞美人两枝,一粉一白,摇曳生姿,娇柔妍美,惹人怜爱,旁有野菊、湖石点缀。

陶瓷如何鉴赏和收藏


提起陶瓷一词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景德镇陶瓷吧,陶瓷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你能想到几种呢?有礼品瓷、工艺瓷、仿古瓷、日用瓷、宾馆饭店用瓷等等。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去买花瓶,因为对陶瓷了解不深,当商家和我介绍花瓶的制作以及陶瓷的质量的时候我们都一直在听,而提不出任何的疑问。其实这样很快就可以让商家看出你是个外行,不懂,任由他的摆布,当今社会就是这样的,给如何鉴赏陶瓷,以及如何收藏、收藏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陶瓷鉴别的传统的方法是指通过眼、耳、手去观察,分析、辩别、感觉。收藏者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准确辩真假,少上当。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会选择一些艺术陶瓷,来装饰家里,在选择的时候应注意一下三点:

  一、应看造型,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像力却是无穷无尽的。

  二、装饰效果,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

  三、看色泽,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如果以上三点都比较符合要求,至少具备了收藏的基本条件。接下来要了解作者的自身条件,是新人新作价位偏低,大胆买下。、

当你要收藏现代艺术瓷映应先知道收藏目的,一、出于喜爱和美化家居的需要;二、收藏名人名作,出于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三、按风格、年代、作者等类别进行收藏,出于成为系统化、专业化的需要。

与古人神交――从古陶瓷鉴赏谈起


讲座题目:与古人神交――从古陶瓷鉴赏谈起

讲座时间:2月7日(星期六)上午9:30―12:00

讲座地点:主楼7层学术报告厅

主 讲 人:陈华莎

陈华莎,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师从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研习古陶瓷鉴定并兼顾佛教造像、玉石、珐琅等其它文物的研究。长期从事中国文物研究、鉴定、保管及征集等工作,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馆藏一级文物确认专家组成员、国家文物出境鉴定专业考核委员会成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等。

主要著作和论文有:《金明藏瓷选录》、《斑斓多姿的汉陶艺术》、《明代民窑青花瓷的演变》、《质朴自然的辽代缸瓦窑》、《北京龙泉务辽代晚期官窑瓷的辨析》、《耀州窑青瓷辨识》、《寻根溯源话五彩》、《古陶瓷鉴定》、《明西十库遗址与洪武官窑瓷》、《虎年谈琥珀》、《洪武朝青花瓷》、《中国故陶瓷图典(造型)》、《源远流长的玉配饰》等。

讲座提纲:

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中,陶瓷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那么怎样欣赏当代陶瓷作品,古陶瓷艺术该如何鉴赏,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2009年2月7日,中国美术馆将邀请陈华莎女士带给大家一场讲座。

陈华莎认为古陶瓷的鉴赏虽然离不开鉴定,但更需要从审美的角度来感受瓷器之美。所谓古陶瓷鉴定,系指以科学的方法对古代陶瓷的品名、时代、产地、真伪、精劣及价值高低予以确认。目前我们国内及世界上通行的古陶瓷鉴定的方法分为现代科技测试与传统目鉴综合评估两种,二者相辅相成。但是科学或理性的方法有没有它们的局限性呢?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来接近和欣赏古陶瓷之美呢?陈华莎女士触类旁通的演讲,让你感受与古人神交的乐趣。

紫砂收藏好从带雕刻的紫砂壶开始


紫砂收藏最好从带雕刻的紫砂壶开始。

一般来说,收藏紫砂壶应从泥、形、工、款等四方面入手。市面上许多紫砂壶名为紫砂,实际上用的却是泥料,有鱼目混珠之嫌,收藏者要注意辨认。紫砂收藏第一步,首先要学会辨别紫砂真伪,而紫砂壶泥料鉴别是辨别紫砂真伪最为重要的一步。目前紫砂鉴别主要是从“看、闻、听、摸”个方面开始。

“看”是看紫砂壶的壶表颜色,“闻”是闻紫砂壶泡水之后是否有异味,“听”是听紫砂壶的声音,“摸”这是体现紫砂壶的手感。一把真正的紫砂泥做的紫砂壶,颜色不会太鲜艳,手感发涩、略有砂粒感,声音不会清脆或有破音,泡水是会有土腥气而不是其他的气味。

紫砂收藏知识要点:最好从带雕刻的紫砂壶开始。因为不是谁都可以施展一番,最好是有书画功底的名家所作诗,带点文人气息。壶底的印章也充分体现了制壶者的水平,名家下刀都颇有章法,不会敷衍了事。所以,收藏者只要了解了制壶者的壶刻风格,就可以轻松辨别紫砂壶的真伪。

这种成就感,远比从最开始的紫砂真伪鉴别开始来得高。但是对于喜欢钻研的藏家来说,或许还是希望一步一步得来。

其次,传统的造型还是“标准器”,例如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曼生十八式”。符合名壶“标准件”的紫砂壶更为有收藏价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等紫砂壶造型各有千秋,但都注重点线面的协调。壶盖、壶把和壶嘴在俯视之下应成一条直线,好东西都是如此。

钧瓷的鉴赏与收藏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艺术和收藏价值极高,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始于唐,唐代在禹州城北门里建禹王庙,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钧台”,此后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故称“钧瓷”。钧瓷盛于北宋,为皇室御用珍品。禹州渐成钧瓷的中心,钧瓷窑址百余处,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以钧台窑为冠。元代北方钧瓷渐趋衰落,江南仿钧瓷悄然兴起,蔚然成风。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和江西景德镇等地,承袭钧瓷并创新,烧制的低温釉艺术陶瓷。钧瓷在民国时期基本停烧。20世纪50年代初期喜获重生。

独特的窑变工艺

钧瓷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其独特的窑变工艺与其它瓷器截然不同。不用绘画、雕刻等表现手法,而是靠严格地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的作用,使瓷器表面的釉色和花纹千变万化,产生“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钧瓷的釉色有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可谓万紫千红。颜色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钧瓷的传统造型约有200余种。主要有:出戟尊、三牲尊、莲花尊、鼓钉洗、香炉、葫芦瓶、连座瓶、玉壶春瓶、梅瓶、双龙活环瓶、花盆、碗、盏等。这些饱含着古代工匠非凡的创造力的作品,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能够流传至今的,每一件都是艺苑奇葩,都是国之瑰宝。

鉴赏之美

欣赏钧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造型: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造型美观,体现着古代宫廷的崇高和法度,表露出清新练达的民族含蓄之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图案: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流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如同国画艺术中的大写意,形神兼备,似真似幻,意境无穷。“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就是古人赞美钧瓷图案之美的诗句。

釉色:釉色窑变,千变万化。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斑斓夺目,“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流纹、珍珠点变化莫测。“窑变无双,钧瓷无对”,绝不会有两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钧瓷作品,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具有典雅大方,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气。因此,文人墨客赞美道:“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锦句失色”、“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

纹理:钧瓷烧造,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冰片纹,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犹以冰裂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冰裂纹是胎质和釉面的冷热收缩率不同而自然产生的,在出窑后逐步开裂,在开片的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的爆裂之声。一边欣赏着“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的景象,一边听着轻灵悦耳的开片之声,真是一种奇妙的审美意境。

把玩欣赏钧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有画面,有声音的审美过程,趣在一个“变”字。除了静止的诸多变化外,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观赏,还会呈现千变万化。“变”的核心是趣成天然,堪称“神、奇、绝、妙”。鉴赏要“手把、眼观、耳听、心仪”,从多方面整体把握,常赏常新。

现代钧瓷亦是收藏珍品

钧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经历了久远的辉煌,既有官窑的盛誉,入主宫廷,又得平民的厚爱,家传为宝。如今古代的真品已凤毛麟角,价值连城。但今人有幸迎来“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代钧瓷精品亦可成为中外藏界珍品。一是钧瓷本身固有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二是钧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和自然的天作之合,其自然之美,超越时空。钧瓷与时俱进,进行适应现代人欣赏需求的艺术创新和技术改进。在器型上,吸收其它陶瓷艺术的造型,新创几十个品种,体现出现代陶瓷个性化的特点;在釉色上,采用新的配料,烧制出以前没有的颜色,使钧瓷的色彩更加斑斓。如一件挂盘,上面呈现出七八种色彩,盘折曲绕,互相映衬,精美至极。这些创新,给古老的钧瓷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钧瓷长上了翅膀。

陶瓷收藏与鉴赏: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收藏鉴赏


网讯,陶瓷收藏与鉴赏: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收藏鉴赏。

陶瓷收藏与鉴赏:晋青釉褐彩鸡首壶收藏鉴赏

小盘口、束颈、丰肩、圆鼓腹、平底;肩上对称有双系,一侧有短流,饰为鸡首型,中空可供出水,另一侧有把,连接肩部与口沿;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釉层较薄,部分区域开细碎之纹片,底部无釉,露灰白色胎,胎质较为疏松,有气孔;器身点饰褐彩,随意成型,是东晋时期浙江西部德清窑口产品。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壶,但是早期的壶主要是取水用具,如新石器时代的壶,底部是尖的,适合在垂直方向取水。后来逐渐演变成水器,到晋代基本成型,变成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样子。不过,西晋时候的壶还是没有流,仍然是出水入水都是一个口,如本书12号藏品。在西晋晚期开始出现以鸡首,羊首甚至狗首等贴塑在肩上,用来做装饰,到了东晋,再在这个基础上将鸡首做成中空形状,可以方便地出水,最终形成出水入水分开通道,而在另外一面又对称地做上把,既方面手提,也更美观,由此壶也就最终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

两晋时期壶的制作主要集中在浙江,包括东部的越窑、南部的瓯窑和婺窑,还有西部的德清窑。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浙江西南部山区也发现有当地生产的青瓷壶出土,时间当在晋末南北朝,不过尚未有最后定论。越窑瓷器较为精美,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也更成熟,相比之下,瓯窑和婺窑的瓷器则较粗糙一些,主要表现在釉层较薄,呈色不稳定,胎质较为粗松,形制简陋。德清窑的黑釉鸡首壶历来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但是过去还未曾将这类青釉点彩壶列入德清窑产品序列,而到了隋、唐,则南北很多窑场都开始制作壶这种器具了。

关注手机(m.cngold.org),动态随时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收藏从鉴赏开始:陶瓷酒具的鉴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收藏从鉴赏开始:陶瓷酒具的鉴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