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 导航 >

西方瓷器的发展与特色

西方瓷器的发展与特色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2020-03-09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后来,瓷器及瓷器的烧造工艺流传的西方国家,渐渐的在欧洲国家也开始出现仿制的中国瓷器。这些仿制的中国瓷器又融合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类瓷器,像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珐琅彩咖啡杯、欧式釉下五彩餐具等等。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下西方瓷器的发展与特色。

对于仍使用铁制品的欧洲人来说,中国瓷器的轻巧、美丽、干净和实用令人惊诧。那时,只有富裕的欧洲上层人士才能买得起中国瓷器。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昂贵,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瓷器。

中国陶瓷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瓷。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却为英国和法国所广泛应用。17、18世纪制造代尔夫特陶器的厂商们都广泛仿制了中国瓷器的样式。

在这些瓷器中,我们能够看到欧洲人学习模仿中国瓷器的纹饰图案。如这件18世纪英国产代尔夫特式“青花”花果纹盘,就是欧洲人模仿中国陶瓷的早期产品。据了解,欧洲画家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花卉和水果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混了各种元素,制成欧洲人较为熟悉的图案。所谓的“洋葱”,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桃子和石榴的变体,由此产生了闻名遐迩的洋葱系列瓷器。

17世纪中国瓷器开始大批涌入欧洲。一方面,欧洲工厂仿制中国瓷器最流行的图案,也立刻开始尝试研发属于他们自己的釉料及样式,并发明了装饰物品的新用处,通过创新,欧洲瓷器逐渐脱离“中国风”,制造了一系列欧式艺术装饰风格的崭新瓷器。wWw.TAOci52.COm

编辑推荐

中国瓷器是怎样被西方超越的


1683年,刚刚收复台湾的康熙皇帝宣布开放海禁,对日本、东南亚、中亚、东欧等地陶瓷业来说,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中国瓷业领先世界上千年,几项核心优势令竞争者望尘兴叹。当然,中国工匠的技艺与创造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他们设计的造型、图案常被中亚匠人们抄走,并传向西方,只是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变形。

比如龙,中亚匠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它添上了翅膀,并与格里芬(中亚传说中的怪兽)嫁接,故有了狮尾和硕大的肚子,这种改造过的龙在西方一度颇受欢迎,但随着“十字军东征”,它变成了恶的象征,从此被污名化。

再比如中国人常见的花鸟,其中往往含有寓意,比如:鸳鸯象征夫妻和美,松鹤象征长寿,大雁象征婚姻,猫捕蝴蝶隐喻“耄耋”……但这些很难被不同文化的匠人所了解,故仿品常常是有猫无蝶,或是单只鸳鸯,而与牡丹为伴的也不再是锦鸡,而是变成了夜莺,西方购买者不明就里,误认为中国人更喜欢“自然主义”和“写实”。

明代时,西方商船开始携带纹样来中国定制瓷器,其中也闹出许多误会。比如一位英国客户要求在定制的餐具中烧制上自己家族的徽章,并在图纸中用拉丁文特别标注了徽章各部分的具体解释,可中国工匠不懂拉丁文,以为这也是图案的组成部分,便忠实地烧在了成品上。这还不是笑话的全部,这些瓷器流入中亚后,当地匠人以为是新的时髦图样,结果又做出了仿品,只是拉丁文被创造性地改成蕾丝花边。

幸亏明清易代,中亚陶瓷匠人们终于喘了一口气,连日本瓷器、东南亚瓷器都得到追捧,德国、匈牙利等地的匠人们也趁机大发其财,虽然从外表看,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很像中国瓷,甚至还能模仿青花瓷,但由于烧制温度不够,一经水洗,立刻掉色。正因为如此,中国瓷器回归国际市场不久,便迅速夺回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英国纬致伍德等公司的崛起,中国瓷遇到了真正的对手,纬致伍德完全抄袭了景德镇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并将机械引入,使成本骤降,论质量,纬致伍德并无优势,但论创新,景德镇完败。通过创新,欧洲匠人找到了更好的控制窑温的方式,成品率大大提升,在器型、配方、图案等方面,景德镇的更新节奏显然太慢。

其实,景德镇匠人们历来不缺乏创新意识,青花瓷采用的就是来自中亚的钴料,后来又引入西方的珐琅彩,在器型与图案上,他们也不断在模仿中亚和欧洲的设计。

然而,在清朝皇帝眼中,景德镇不过是自己的日用品和礼品制作基地,为突出皇家至高无上的尊严,必须将所有尖端技术、优秀匠人集中起来,这样才能确保做出来的产品稀缺与珍贵。于是,行业中最优质的资源很少用来创新,而是用来为皇帝个人的审美趣味服务,就算有创造,也无法流向社会,皇家定制的东西必须留在宫中,多余的一律被打碎。在垄断思维的影响下,景德镇的创新冲动被抑制了。

更麻烦的是,虽然在3个世纪中,中国外销瓷年均超百万件,可在外贸收入中很少能超过10%,因整体市场化不充分,劳动力价格偏低,民间投资能力不足,只能选择薄利多销、快速回本的低端经营战略。景德镇匠人们辛苦一生,仅能勉强维持温饱,为了烧瓷,景德镇周边地区的原生树木被砍伐殆尽,穷尽人力、物力,只为换取海外白银,而银价一跌,则半生血汗白白流失,这种发展模式又怎能长久持续?

关于瓷器的历史,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优点在作者对世界史特别熟悉,帮助读者从东西方互动的视角去理解中国瓷的辉煌与衰落。事实证明:技术优势再明显,也会有被超越的那一天,要长治久安,最终还是要靠市场与制度的力量。

安徽淮南寿州窑瓷器的传承与发展


寿州窑是目前安徽省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中最早的一个窑口。它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该窑遗址位于现安徽淮南市大通区的上窑镇。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初期,兴盛于隋唐中期,衰落于晚期。历经多年的发展,寿州窑形成了特殊的烧造工艺和釉色。

唐寿州窑黄釉褐彩四系罐

一、寿州窑概述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曾在《茶经》中提到“寿州瓷黄色紫”,并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为唐之后颜色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寿州窑最早发现于南朝,属于典型的青瓷体系。经过隋代的技术革新和工艺的提高,到唐朝时已经开始烧造黄釉瓷器,并且达到了高峰。到唐朝中期时,窑口日渐没落,在此期间还烧制黑釉和少量绛红釉。寿州窑瓷器胎体非常厚重,一般未经淘洗。在烧之前,都会在通体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用化妆土来弥补胎质的粗糙和不足。因为当时并没有熟练掌握氧化焰的烧制技术,因此我们会看到釉色是泛黄的。

二、寿州窑瓷器的种类及制作工艺

寿州窑早期的产品主要有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大多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注子、钵、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不同的阶段所生产的瓷器也有所不同,南北朝时期,出品主要为碗、杯、高足盘、罐等,这期间的制作工艺相对精良,胎体细腻杂质少,使用的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瓷土。其中高足盘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具有喇叭口、中空的特点。发展到隋朝,寿州窑出品的产品样式明显增多,有高足盘、碗、盏、壶、盒等,多数器物仍为平底,但胎体比南北朝时期杂质增多,颜色灰白。寿州窑在唐朝中期发展到鼎盛,所制产品主要有碗、罐、盏、工艺品、铺地砖等,这时期所制产品主要以碗类数量最多。

寿州窑瓷器的制作工艺是比较原始和简陋的。所有的器物都是用轮制法制作而成,也就是采用旋转拉坯以及慢轮制坯和修整加工等工序制作完成。刚开始先借用陶钧旋转的动力,将打炼好的泥巴拉成素坯,等到干到七八成后,再用木质旋削器来修整,切除多余的地方和加工腹部以及足部。有些特别复杂的器形,不能一次成器,必须要经过拼凑后方可成型。器物的流嘴、柄等都要采用模制而成,等到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用泥浆连接。

三、寿州窑瓷器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寿州窑由于受到时代和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如何更好地开发寿州窑的产品,让现代的人更加了解和喜欢它,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先要解决开发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首先,寿州窑目前存在品种单一、题材过于陈旧的问题,寿州窑自形成以来,大多数的创作题材都还是以前古旧的传统纹样和造形,并没有发展出新的题材和创新之处。在产品造型上,一直以壶、注、瓶、盘这类的传统器形为主,也没能很好地紧跟时代和潮流,没有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诉求。除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器皿以外,很少有人会把寿州窑瓷器和艺术品联系起来,而这恰恰是当代人所需要的。

其次,材料和功能缺乏创新,寿州窑瓷器的主要制作材料便是土,制作工艺主要为刻画、划花、烧造。但寿州窑瓷器由于受到瓷土和釉料的影响,往往给人一种很粗糙的感觉。瓷土由于较粗糙,因此在上釉前要施一层化妆土,即便这样也掩盖不了寿州窑瓷器做工不精致的感觉。

最后由于寿州窑工艺厂受到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具有现代设计思维的指导,产品的开发商只能停留在对传统产品的简单复制上,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喜好来研发新的产品,从而使寿州窑瓷器对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差。

四、寿州窑瓷器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寿州窑瓷器古朴厚重、色彩凝重,经过历代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一项传统的制瓷工艺。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手工艺爱好者开始关注寿州窑瓷器。因此寿州窑瓷器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地方政府对寿州窑瓷器的保护和宣传

传统文化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展是我们现代人当之无愧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和人力来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保护传统工艺就是投资我们的未来。

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寿州窑瓷器的宣传,制定有利于寿州窑瓷器发展的良好策略,加强与其他地方陶瓷的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寿州窑瓷器研究机构,并且和当地高校合作。

(二)结合市场需求开发符合当代人审美的瓷器

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无穷财富,是现代设计创新和发展的灵感来源。对现代瓷器的设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现在要开发寿州窑瓷器,不能盲目的放弃原有的特色和风格,要在注重当代生活审美情趣的同时,保持原有的特色,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合情合理的开发。在保留原有瓷器特质的基础上,可以开发一些新的材料和工艺,然后,从寿州窑瓷器独特的文化属性出发,寻找新的文化寓意象征的图形和符号。在表现寿州窑民俗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把当代人的生活和喜好融合进去,将作品融入当代生活,引导人们去消费和购买。

(三)融合徽文化和当地文化进行设计

安徽地处长江流域,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结合安徽及淮南当地旅游业进行开发,可以为寿州窑瓷器带来新的灵感和思路。目前,寿州窑瓷器的开发也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探索,但是设计出的产品,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造型较老套。如果加强产品开发的整体性,结合淮南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开发,势必会给寿州窑瓷器的产品开发带来很多益处。

安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对非物质文化的遗传也越来越重视,寿州窑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寿州窑产品与安徽当地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寿州窑瓷器作为传统工艺有着独特的价值。寿州窑瓷器初期主要产品为生活用具,再后来发展为民间手工艺品。不管是实用的还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产品,寿州窑瓷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用新的思维去发展和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