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青瓷器 > 导航 >

青瓷器修复过程(二)

青瓷器修复过程(二)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古代青瓷器教案

2020-10-26

古代青瓷器。

三 上色、做釉

上色和做釉是青瓷器修复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术,若把握不好,整个修复的过程就会在此全功尽弃。上色和做釉,要根据釉层厚薄情况,釉薄者可将上色、做釉两个程序一次性完成,釉厚者或希望釉面有玻璃质感则需单独再次“上釉”。现将不同时代青瓷釉的修复方法分述如下:

(一)原始瓷釉的修复

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流行于商周,延续至东汉,是我国古代瓷器之祖先,因其胎釉的淘炼、化学成份、制作工艺、窑炉温度的把握等等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青瓷的标准而被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以氧化铁为着色剂,釉色多数泛黄,一般都有缩釉现象,这种缩釉现象给修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笔者经过数次实验,找到了一种效果比较好的修复方法:先将补缺后的“胎体”表面打磨平整,然后用AAA胶加土黄、铬绿、太白粉等调合,直接涂抹到“胎体”上,不久,它就会收缩,“釉面”滋润有光泽,无需再作其他的工艺加工。

(二)越窑青瓷釉的修复

1.釉的特点分析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瓷窑口,成熟于东汉,衰落在北宋, 绵绵千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窑系。经过这漫长年代的演变,各个时期又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艺术风格,其中的釉色也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东汉至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以胎装饰取胜,釉层较薄,釉色青中泛灰,表面多呈亚光;东晋至南朝时期,胎装饰已基本消失,出现了点彩,釉层一般较厚,有玻璃质感,且多数有开片;唐五代至北宋是越窑的顶峰时期,不仅在胎体上重新出现了刻划纹饰,釉的呈色也已达到了最佳水平,有“千峰翠色”之美誉。釉面光亮,色呈艾青者,曰:“秘色瓷”,专作贡品。

2.修复方法

东汉至西晋时期,因釉层较薄,表面乳浊,可将上色、做釉一步完成,即用黑、柠檬黄、白等硝基漆调成后加适量硝基清漆直接涂抹,就可达到预期目的。

东晋至南朝时期,釉层较厚,釉面有玻璃质感,需先用硝基漆调出准确的颜色后,涂抹均匀,然后再用喷枪喷涂硝基清漆。开片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绘;另一种是将“釉面”加热,然后迅速放入冷柜内,通过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形成自然的开片。

“秘色瓷”釉的修复。所谓的“秘色瓷”是窑工在窑炉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釉面呈艾青色的青瓷,是越窑青瓷器中的绝品。如: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唐越窑青瓷花口杯,杯身已有近一半缺损, 在补缺复原后,用黑、柠檬黄调成绿色,再加上白色,使其变淡,用喷枪喷涂,再用刷子蘸上黑、褐等颜料,弹出斑点。这种青瓷的釉层也较薄,无需再做“釉”。

(三)早期黑釉的修复

在东汉时期的越窑和六朝时期德清窑中都有黑釉瓷器生产,相对而言,越窑黑釉釉层厚而光亮,德清窑黑釉釉层较薄,釉面无光泽。所以越窑黑釉瓷的修复,需在黑、柠檬黄等硝基漆调出颜色涂抹后,再次“上釉”,而德清窑黑釉瓷只需前一道工序便可。

(四)对“片纹”的修复

片纹,源于早期瓷器的开片,本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南宋时期的窑工经过人工掌握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纹样——片纹。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人工把握形成的片纹与早期杂乱的开片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线条有“干线”和“支线”之别,“干线”往往是垂直状,有的甚至是从头通到尾,而“支线”则是从“干线”处分离出来。因此,在修复时一定要把握这种规律,且不可随意乱画,造成杂乱无章的面目。做片纹一般都用细笔画,也可用刀具先刻画,再填上颜料。

上述修复方法对其它窑口青瓷器的修复同样适用,只要根据瓷器本身的颜色、釉层的厚薄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可。应当认识到,古陶瓷修复者不仅要掌握好各方面的修复技术,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古陶瓷鉴别能力,对各窑口、各时代陶瓷器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有基本的掌握,才能避免出差错。青瓷器修复是如此,其他品种瓷器的修复同样也是如此。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唐代陶俑修复过程揭秘


  走进扬州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地上的一块白色塑料板上摆着十几件出土的唐代仕女陶俑和男士陶俑,每一件几乎都是残缺不全,旁边摆放着一盆清水,从事文物修复的周学山师傅正在用刷子细致地清洗陶俑上面的泥土和杂物。在这里,经过文物修复专家长达数月的巧手修复,一件件文物被还原本来面目,将破损的历史重现,这些被修旧如旧的文物将用于馆藏及陈列展览。

扬州博物馆内唯一从事专门修复文物的专家周学山,每天重复着各类文物修复的繁杂工作,瓷器、铜器、装裱字画、漆器等都有涉猎。工作复杂耗时长久,少则几天多则数月,用到楔子、手术刀、毛刷、酒精、蒸馏水、打磨机、喷枪、吹风机、矿物颜料、专用胶水等数十种工具和材料。

周学山告诉记者,对于陶俑的修复大致要经过清洗、粘接、补缺、打磨、打底、上色等六个环节。

陶俑修复,首先要用清水将文物上面的灰尘、泥土等杂物清洗去除。然后查看文物整体的结构对于残缺、断裂的文物部件进行粘接,粘接的每一个部件都要严丝合缝,用文物专用胶水粘接好,粘接好的陶俑会有粘接缝隙,要用石灰和矿物颜料进行调和配出与陶俑相近的腻子进行缝隙填平,对于缺损比较严重的部位,要用打样膏做模子进行复制补缺,等粘接、补缺工序完成以后,要对拼接部分用细砂纸进行打磨,直到与原物相近平整。粘接、补缺、打磨工序完工以后就要进入打底上色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一工序细致复杂,几乎每一件打底上色的陶俑都要经过差不多三次上色,每一次上色以后风干进行下次上色,直到最后接近原色,与原物相差无几,才算大功告成。

在连续一个月的时间,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十几件唐代陶俑被文物修复师修复如初的复杂而神秘的过程,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用清水清洗陶俑上面的灰尘和杂物

用石膏做模补缺

对粘接好的部分补缺

用打样膏做模子

对于补缺好的陶俑进行打磨

对打磨好的陶俑进行打底上色

上色好的文物进行做旧处理

修复好的仕女俑对比明显

汉代红陶方壶修复过程


汉代人重视厚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是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所以汉代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艺术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超过了以往。具有浓厚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陶器大约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所以硬度较低,在地下潮湿环境中长期埋藏,受可溶性盐类及其有机质杂质的侵蚀,使器物强度降低,极易破碎、酥粉。所以陶器收藏中有一句“十陶九残”的说法,可见陶器的保护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陶方壶是汉代陪葬明器中最常见的器形,为仿制青铜器造型,有彩绘的、也有素面的。

汉代彩绘陶方壶

汉代素面陶方壶

本文将介绍一件汉代红陶素面方壶的修复。此壶为陶方壶中的一件普品。

此壶底足和盖子残碎严重,可以说完全不能“站立”。本文将介绍该件陶方壶的碎片拼对、粘结、补配、仿色作旧等过程。

一、粘接

在陶器修补中粘接方法主要有直接对粘法、灌注粘接法和快速粘接法,一般因器物的残碎程度而定。专业书籍中介绍的粘结材料主要有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丙酮溶液、502胶等。而本文介绍的是快速粘接法即利用“502”胶进行粘接。

粘接方法较为简单,本文不再赘述。

二、补配

补配修复是陶器修补中的关键技术,常用的材料有石膏粉、水泥、聚酯酸乙烯乳胶、钛白粉、滑石粉、虫胶清漆等等。因该方壶底部缺失较大,为简化修补方法并提高修补强度,首先在断裂面上打孔用502胶固定竹签,再进行塑形补缺将非常简单牢靠。

补缺时用少量水和开泥土不断搅拌,再过滤出溶液(主要是利用泥土的颜色),然后与快速固化剂及白土,红土,进囗透明丙稀等材料混合成粘土状。

调制泥水

加入白土

用筛子过滤出细红土

加入固化剂搅拌成粘土状

补缺、定型。

定型后要快速依照器形进行修整。

干燥后

然后将自然裂纹补缝,打磨,最后再涂胶洒上墓土打磨,此步骤应重复多次以产生一定的层次感,以达到仿真效果。此步操作因太投入,忘记拍照了,见谅!!

成品欣赏:

终于可以再站立起来了!!

填写文物修复记录卡

最近,工作室业务量爆满,待修复器物也排满长队,也有金缮爱好者前来学习交流,所以,特招聘工作助理数名,另外,本工作室将在春节后适时举办培训班,用于文物级金缮修复教学,请有志同道合者加盟,共谋发展!欢迎关注西安残意金缮修复工作室。

青瓷的修复(二)


不同时代青瓷釉的修复方法分述如下:

(一)原始瓷釉的修复

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流行于商周,延续至东汉,是我国古代瓷器之祖先,因其胎釉的淘炼、化学成份、制作工艺、窑炉温度的把握等等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青瓷的标准而被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以氧化铁为着色剂,釉色多数泛黄,一般都有缩釉现象,这种缩釉现象给修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作者经过数次实验,找到了一种效果比较好的修复方法:先将补缺后的“胎体”表面打磨平整,然后用AAA胶加土黄、铬绿、太白粉等调合,直接涂抹到“胎体”上,不久,它就会收缩,“釉面”滋润有光泽,无需再作其他的工艺加工。

(二)越窑青瓷釉的修复

1.釉的特点分析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瓷窑口,成熟于东汉,衰落在北宋,绵绵千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窑系。经过这漫长年代的演变,各个时期又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艺术风格,其中的釉色也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东汉至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以胎装饰取胜,釉层较薄,釉色青中泛灰,表面多呈亚光;东晋至南朝时期,胎装饰已基本消失,出现了点彩,釉层一般较厚,有玻璃质感,且多数有开片;唐五代至北宋是越窑的顶峰时期,不仅在胎体上重新出现了刻划纹饰,釉的呈色也已达到了最佳水平,有“千峰翠色”之美誉。釉面光亮,色呈艾青者,曰:“秘色瓷”,专作贡品。

2.修复方法

东汉至西晋时期,因釉层较薄,表面乳浊,可将上色、做釉一步完成,即用黑、柠檬黄、白等硝基漆调成后加适量硝基清漆直接涂抹,就可达到预期目的。

东晋至南朝时期,釉层较厚,釉面有玻璃质感,需先用硝基漆调出准确的颜色后,涂抹均匀,然后再用喷枪喷涂硝基清漆。开片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绘;另一种是将“釉面”加热,然后迅速放入冷柜内,通过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形成自然的开片。

“秘色瓷”釉的修复。所谓的“秘色瓷”是窑工在窑炉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釉面呈艾青色的青瓷,是越窑青瓷器中的绝品。如: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唐越窑的青瓷杯,杯身已有近一半缺损,在补缺复原后,用黑、柠檬黄调成绿色,再加上白色,使其变淡,用喷枪喷涂,再用刷子蘸上黑、褐等颜料,弹出斑点。这种青瓷的釉层也较薄,无需再做“釉”。

(三)早期黑釉的修复

在东汉时期的越窑和六朝时期德清窑中都有黑釉瓷器生产,相对而言,越窑黑釉釉层厚而光亮,德清窑黑釉釉层较薄,釉面无光泽。所以越窑黑釉瓷的修复,需在黑、柠檬黄等硝基漆调出颜色涂抹后,再次“上釉”,而德清窑黑釉瓷只需前一道工序便可。

(四)对“片纹”的修复

片纹,源于早期瓷器的开片,本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南宋时期的窑工经过人工掌握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纹样——片纹。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人工把握形成的片纹与早期杂乱的开片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线条有“干线”和“支线”之别,“干线”往往是垂直状,有的甚至是从头通到尾,而“支线”则是从“干线”处分离出来。因此,在修复时一定要把握这种规律,且不可随意乱画,造成杂乱无章的面目。做片纹一般都用细笔画,也可用刀具先刻画,再填上颜料。

上述修复方法对其它窑口青瓷器的修复同样适用,只要根据瓷器本身的颜色、釉层的厚薄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可。应当认识到,古陶瓷修复者不仅要掌握好各方面的修复技术,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古陶瓷鉴别能力,对各窑口、各时代陶瓷(器)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有基本的掌握,才能避免出差错。青瓷器修复是如此,其他品种瓷器的修复同样也是如此。

详解明代犀牛角雕爵杯的修复过程


前些年一位收藏家以2000美元在欧美古玩市场觅得一件明代略有破损的犀牛角爵杯带回国内,请笔者主刀进行修复、复原。

该犀牛角雕爵杯由竹叶灵芝雕刻而成,杯高8.5厘米,口径15×10.5厘米,底座4×6厘米,器身碎成了3块,口沿部位残缺两块,每块约2厘米见方,如大拇指甲盖般大小。器物的纹饰中残缺如绿豆般大小多处,另外,裂痕和虫蛀多处。

为了尽量尊重原器的自然效果,首先将碎片用可逆性较强的天然骨胶进行原位粘接复原,而后对残缺处补缺复原。

补缺的方法有几种:A.犀牛角补犀牛角;B.犀牛角粉加合成材料补缺;C.水牛角加工成粉兑合成材料补缺。犀牛属世界保护珍稀动物,其角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极高,就目前状况想用犀牛角来补缺可行性极小。若用现成的药用犀牛角粉加合成材料补缺也存有一定的难度,而用水牛角加工成粉兑合成材料来进行补缺经济实惠,确实可行,预计修复效果比较理想。

从犀牛角爵杯整体来看,其口沿部位、器壁较薄,呈半透明状,因此在补缺时用水牛角粉加半透明的合成材料和适量的矿物颜色,并经技术处理,使犀牛角杯口沿补缺处亦呈半透明状跟原器整体效果非常接近,然后用什锦小锉刀、刻刀、金相砂纸打磨、刻花。做色时采用机械喷绘与手工描绘相结合,用喷绘技术使补缺接口处过渡自然,用肉眼很难辨认修复痕迹。经过几天的精工细琢,一件犀牛角爵杯修复完工,效果特别理想,修复处几可乱真。

为了保持其原汁原味,对微小残缺及裂痕虫蛀仅作清洁,不作任何修复加工,尽量维护旧状。

一件略带小残稍有裂痕经修复完整的犀牛角爵杯比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爵杯在观赏上要完美得多。

青瓷的修复(一)


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有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窑和六朝以来的越窑、瓯窑、德清窑、婺州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著名青瓷窑口,目前在境内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古代窑址,而出土的青瓷器皿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在所有出土或传世遗留下来的青瓷器中,破损的、残缺的却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破损的文物自然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不能拿到展厅去向观众展示,只能作为标本黯然地躲在库房中。因此,修复这些破损的文物,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当然,瓷器的修复是一项特殊的技术,并非轻易能掌握,况且我国窑口众多,瓷器的品种纷繁复杂,不同品种瓷器的修复又有其各不相同的要求。若想全面掌握所有品种瓷器的修复技术,必然会有难度。笔者从事瓷器修复多年,因身处浙江腹地,所经手修复的大都以青瓷器为主,故对青瓷器的修复已有所积累,撰此拙文,以求教于方家。

青瓷器的修复程序与所有瓷器的修复方法一致,也是要经过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上色、做釉等六个主要程序。所不同的是,青瓷器的胎和釉的颜色以及原始瓷釉、片纹等工艺,是青瓷器修复的特殊技术。本文将着重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一 清洗、粘合

破损的青瓷器基本上都是长期埋在地下,因此新出土的文物,往往全身除布满黄泥外,还有很多水锈紧贴在器物上,有的还粘连在器物断裂的剖面上,给器物的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清除。

先将破碎的瓷器放入相对柔软的塑料盆中,用清水洗去表土,然后用刀具以与器面平直的方向将水锈轻轻地刮去,但不能用刀尖划刮,以免伤害釉面。比较难以清除的是粘贴在断面胎体上的水锈,特别牢固,而如果不清除的话,则会给粘接时产生明显的隔缝,对整器修复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用牛角刀或竹签刮削,胎壁较厚的也可用金属刀具轻轻地刮削。另一种办法是用洁厕净等洗涤用品浸泡清洗。若再不行,可两种方法合用。

有些考古发掘品,因研究需要,在器物出土后马上就粘接复原。这种修复的过程往往很粗糙,接口处严重错位的情况十分常见,而残缺部分通常是用石膏补缺。这种修复无神韵,也达不到展示的目的。我们必须进行拆洗,然后重新拼接。拆洗的方法是:将器物置于容器中,用丙酮浸泡,一般只需10至20分钟,粘接处便会自动脱落,然后将剖面的胶水刮净,最后进行拼接、粘合。

二 补缺

补缺,是指器物在拼接后仍有部分残缺,或原本就已残缺的那部分用修复材料进行配补的一项工艺

1.补缺的方法

补缺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器物的口沿或者腹、底有部分残缺,需要配补。这是最常见的器物破损情况,也是比较容易配补的一种。可在原有保存区块用打样膏翻模取样即可将残缺部分复原。

第二种,残缺的部分在原器物上没处翻模,只能参照同类器物的造型特征,先做出模子,再翻模复原。这种方法在确定补缺部位的造型时,一定要慎重,必须找到确切的复原依据——参照物,才能着手修复,若找不到参照物,宁可让其缺损,决不能随意编造。如1997年笔者为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修复一件唐长沙窑青瓷注子,注子的把、口沿和流均已残缺。为此,笔者查阅了许多有关唐代长沙窑注子的图象资料。在找出与此器造型基本一致的图象后,再根据器物上残存的痕迹,先做出模子,然后进行翻模复原。因为唐代注子的把都是用手将二根或三根泥条并立捏成的,那么此注子的把也一定要做出有手捏成的自然效果,使修复后的注子完全恢复原有的时代艺术特征。

第三种,大部分不复存在的残器的配补。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黑釉五管瓶残件,仅存上部两层,下层的腹部俱已失却。根据瓷器收藏品管理相关部门的意见,要求全部复原。为此,笔者首先找来了一件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在其上面翻模取样,使残缺的部分予以复原。

在这里,能否找到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是确定修复方案的前提。如没有同时期样本,这种残器的修复工作只能作罢。

2.补缺的材料

青瓷器的补缺材料主要有1.AAA强力胶+石粉+矿物颜料;2.环氧树脂;3.石膏。前一种适合于小范围的补缺,后两者主要用于大范围的补缺,但石膏的牢度不够强,必须再进行加固处理。如上面提到的那件东汉黑釉五管瓶,因补缺的范围特大,就采用了石膏补缺。石膏的厚度要大于原器壁,这就相对加大了牢度,也达到了因有的重量,之后再进行加固处理。加固的方法是:先在石膏做成的胎壁内外涂上502胶水,然后再加涂一层AAA强力胶,这样就基本达到“瓷化”程度。青瓷器补缺的材料以第一种为主。一般的做法是将颜色调成与釉色接近,而不是做成胎体颜色,目的是为下一步做釉打下基础。而历代青瓷的釉色各不尽同,修复者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才能调出比较接近的颜色。如,原始瓷的釉色多数泛黄,是用矿物颜料土黄加少量太白粉及微量铬绿调成。唐五代越窑的“秘色瓷”为艾青色,则要用铬绿+太白粉调成。在出土的越窑青瓷器中,以两晋南朝时期为最多,需修复的青瓷也以这一时期最为多见,因此,掌握这一时期青瓷修复补缺的颜料运用,更具实用意义。它的补缺颜料是,铬绿+土黄,再根据釉色的深浅添加太白粉。

三 上色、做釉

上色和做釉是青瓷器修复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术,若把握不好,整个修复的过程就会在此全功尽弃。上色和做釉,要根据釉层厚薄情况,釉薄者可将上色、做釉两个程序一次性完成,釉厚者或希望釉面有玻璃质感则需单独再次“上釉”。

怎么修复古代青瓷?


怎么修复古代青瓷?青瓷器的修复程序与所有瓷器的修复方法一致,也是要经过清洗、粘合、补缺、打底、上色、做釉等六个主要程序。所不同的是,青瓷器的胎和釉的颜色以及原始瓷釉、片纹等工艺,是青瓷器修复的特殊技术。本文将着重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一清洗、粘合

破损的青瓷器基本上都是长期埋在地下,因此新出土的文物,往往全身除布满黄泥外,还有很多水锈紧贴在器物上,有的还粘连在器物断裂的剖面上,给器物的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清除。

先将破碎的瓷器放入相对柔软的塑料盆中,用清水洗去表土,然后用刀具以与器面平直的方向将水锈轻轻地刮去,但不能用刀尖划刮,以免伤害釉面。比较难以清除的是粘贴在断面胎体上的水锈,特别牢固,而如果不清除的话,则会给粘接时产生明显的隔缝,对整器修复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用牛角刀或竹签刮削,胎壁较厚的也可用金属刀具轻轻地刮削。另一种办法是用洁厕净等洗涤用品浸泡清洗。若再不行,可两种方法合用。

有些考古发掘品,因研究需要,在器物出土后马上就粘接复原。这种修复的过程往往很粗糙,接口处严重错位的情况十分常见,而残缺部分通常是用石膏补缺。这种修复无神韵,也达不到展示的目的。我们必须进行拆洗,然后重新拼接。拆洗的方法是:将器物置于容器中,用丙酮浸泡,一般只需10至20分钟,粘接处便会自动脱落,然后将剖面的胶水刮净,最后进行拼接、粘合。

二补缺

补缺,是指器物在拼接后仍有部分残缺,或原本就已残缺的那部分用修复材料进行配补的一项工艺。

1.补缺的方法

补缺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器物的口沿或者腹、底有部分残缺,需要配补。这是最常见的器物破损情况,也是比较容易配补的一种。可在原有保存区块用打样膏翻模取样即可将残缺部分复原。

第二种,残缺的部分在原器物上没处翻模,只能参照同类器物的造型特征,先做出模子,再翻模复原。这种方法在确定补缺部位的造型时,一定要慎重,必须找到确切的复原依据——参照物,才能着手修复,若找不到参照物,宁可让其缺损,决不能随意编造。如1997年笔者为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修复一件唐长沙窑青瓷注子,注子的把、口沿和流均已残缺。为此,笔者查阅了许多有关唐代长沙窑注子的图象资料。在找出与此器造型基本一致的图象后,再根据器物上残存的痕迹,先做出模子,然后进行翻模复原。因为唐代注子的把都是用手将二根或三根泥条并立捏成的,那么此注子的把也一定要做出有手捏成的自然效果,使修复后的注子完全恢复原有的时代艺术特征。

第三种,大部分不复存在的残器的配补。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黑釉五管瓶残件,仅存上部两层,下层的腹部俱已失却。根据收藏单位的意见,要求全部复原。为此,笔者首先找来了一件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在其上面翻模取样,使残缺的部分予以复原。在这里,能否找到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是确定修复方案的前提。如没有同时期样本,这种残器的修复工作只能作罢。

2.补缺的材料

青瓷器的补缺材料主要有1.AAA强力胶+石粉+矿物颜料;2.环氧树脂;3.石膏。前一种适合于小范围的补缺,后两者主要用于大范围的补缺,但石膏的牢度不够强,必须再进行加固处理。如上面提到的那件东汉黑釉五管瓶,因补缺的范围特大,就采用了石膏补缺。石膏的厚度要大于原器壁,这就相对加大了牢度,也达到了因有的重量,之后再进行加固处理。加固的方法是:先在石膏做成的胎壁内外涂上502胶水,然后再加涂一层AAA强力胶,这样就基本达到“瓷化”程度。青瓷器补缺的材料以第一种为主。一般的做法是将颜色调成与釉色接近,而不是做成胎体颜色,目的是为下一步做釉打下基础。而历代青瓷的釉色各不尽同,修复者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才能调出比较接近的颜色。如,原始瓷的釉色多数泛黄,是用矿物颜料土黄加少量太白粉及微量铬绿调成。唐五代越窑的“秘色瓷”为艾青色,则要用铬绿+太白粉调成。在出土的越窑青瓷器中,以两晋南朝时期为最多,需修复的青瓷也以这一时期最为多见,因此,掌握这一时期青瓷修复补缺的颜料运用,更具实用意义。它的补缺颜料是,铬绿+土黄,再根据釉色的深浅添加太白粉。

三上色、做釉

上色和做釉是青瓷器修复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术,若把握不好,整个修复的过程就会在此全功尽弃。上色和做釉,要根据釉层厚薄情况,釉薄者可将上色、做釉两个程序一次性完成,釉厚者或希望釉面有玻璃质感则需单独再次“上釉”。现将不同时代青瓷釉的修复方法分述如下:

(一)原始瓷釉的修复

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流行于商周,延续至东汉,是我国古代瓷器之祖先,因其胎釉的淘炼、化学成份、制作工艺、窑炉温度的把握等等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青瓷的标准而被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以氧化铁为着色剂,釉色多数泛黄,一般都有缩釉现象,这种缩釉现象给修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笔者经过数次实验,找到了一种效果比较好的修复方法:先将补缺后的“胎体”表面打磨平整,然后用AAA胶加土黄、铬绿、太白粉等调合,直接涂抹到“胎体”上,不久,它就会收缩,“釉面”滋润有光泽,无需再作其他的工艺加工。

(二)越窑青瓷釉的修复

1.釉的特点分析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瓷窑口,成熟于东汉,衰落在北宋,绵绵千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窑系。经过这漫长年代的演变,各个时期又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艺术风格,其中的釉色也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东汉至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以胎装饰取胜,釉层较薄,釉色青中泛灰,表面多呈亚光;东晋至南朝时期,胎装饰已基本消失,出现了点彩,釉层一般较厚,有玻璃质感,且多数有开片;唐五代至北宋是越窑的顶峰时期,不仅在胎体上重新出现了刻划纹饰,釉的呈色也已达到了最佳水平,有“千峰翠色”之美誉。釉面光亮,色呈艾青者,曰:“秘色瓷”,专作贡品。

2.修复方法

东汉至西晋时期,因釉层较薄,表面乳浊,可将上色、做釉一步完成,即用黑、柠檬黄、白等硝基漆调成后加适量硝基清漆直接涂抹,就可达到预期目的。

东晋至南朝时期,釉层较厚,釉面有玻璃质感,需先用硝基漆调出准确的颜色后,涂抹均匀,然后再用喷枪喷涂硝基清漆。开片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绘;另一种是将“釉面”加热,然后迅速放入冷柜内,通过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形成自然的开片。

“秘色瓷”釉的修复。所谓的“秘色瓷”是窑工在窑炉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釉面呈艾青色的青瓷,是越窑青瓷器中的绝品。如: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唐越窑青瓷花口杯,杯身已有近一半缺损,在补缺复原后,用黑、柠檬黄调成绿色,再加上白色,使其变淡,用喷枪喷涂,再用刷子蘸上黑、褐等颜料,弹出斑点。这种青瓷的釉层也较薄,无需再做“釉”。

(三)早期黑釉的修复

在东汉时期的越窑和六朝时期德清窑中都有黑釉瓷器生产,相对而言,越窑黑釉釉层厚而光亮,德清窑黑釉釉层较薄,釉面无光泽。所以越窑黑釉瓷的修复,需在黑、柠檬黄等硝基漆调出颜色涂抹后,再次“上釉”,而德清窑黑釉瓷只需前一道工序便可。

(四)对“片纹”的修复

片纹,源于早期瓷器的开片,本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南宋时期的窑工经过人工掌握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纹样——片纹。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人工把握形成的片纹与早期杂乱的开片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线条有“干线”和“支线”之别,“干线”往往是垂直状,有的甚至是从头通到尾,而“支线”则是从“干线”处分离出来。因此,在修复时一定要把握这种规律,且不可随意乱画,造成杂乱无章的面目。做片纹一般都用细笔画,也可用刀具先刻画,再填上颜料。

上述修复方法对其它窑口青瓷器的修复同样适用,只要根据瓷器本身的颜色、釉层的厚薄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可。应当认识到,古陶瓷修复者不仅要掌握好各方面的修复技术,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古陶瓷鉴别能力,对各窑口、各时代陶瓷器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有基本的掌握,才能避免出差错。青瓷器修复是如此,其他品种瓷器的修复同样也是如此。

陶瓷器修复知识:釉面的修复


华夏收藏网讯 一)、仿釉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 

陶瓷器物表面的釉层,在质地上和颜色上各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有的厚实凝重;有的稀薄光润;有的平润光滑;有的流挂不匀。有的布满不同类型的“开片”;有的呈现出“棕眼”或“桔皮”等等。在施工中,它们除了在配料和加工技法上有所不同,其仿釉基本方法和步骤大体一样,分为调制涂料和施釉。 

1、涂料调制方法:调制仿釉涂料,其中包括调色和配制基料。釉色的调制与作色工艺中的调色方法相同,只是注意在调制仿釉涂料时,要掌握好颜料与基料的比例,一般对于光泽好或玻璃质感强的釉面,在调涂料时要提高基料比例,对于光泽稍差或浮浊感强的釉面以及找底时,则要减少基料加大颜料比例。 

2、施釉:即在修复部位涂以调制好的仿釉涂料,使其能呈现出与原器釉面性同的色彩和质感。施釉的操作方法与作色工艺中的各种着色方法相似,采用哪种方法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下面主要说说施釉的操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1)、在施涂料时动作要娴熟快速,不能在一个地方反复涂抹,这样易造成“翻底”等不良反应。 

(2)、在施涂料时应注意用料要恰如其分不可过量,特别不可以用涂料将原器无需修复之处的釉面大面积覆盖,应做到覆盖面积越小越好。 

(3)、在采用热固型丙烯酸漆做仿釉涂料时,应注意严格控制烘烧温度,根据说明进行操作。采用硝基漆等非热固型涂料,注意不能进行烘烧,否则涂层会出现起泡、变色和剥落等现象。 

(二)、几种常见釉面的仿制方法 

1、单色釉 

单色釉是指色相基本一致的釉面。仿制方法是:施工时要以釉层最薄,明度最高的颜色为标准调制涂料,用毛笔蘸取少量料液,采用涂刷法或点涂法进行。在开始做涂层时颜料比例要大于基料,而后每做一道基料比例要逐渐增大,到最后颜料比例要变得很少。每做完一道涂层,待其完全固化后都要进行抛光打磨,可选用3000#—4000#金相砂纸。直到做到仿釉涂层的色彩同原釉一致为止,然后再喷涂一层清漆以提高光亮度。 

另外,有些单色釉面会散布着深色小斑点、气泡、棕眼或开片等现象,仿制这些应在做最后两道涂层之前进行。 

(1)、制作深色斑点:用掸拨法往涂层上掸拨深色涂料,注意斑点不宜过多,如觉得呆板可用毛笔蘸取少许溶剂将它们轻轻渲晕一下。 

(2)、制作气泡:可用掸拨法在制作最后几道仿釉涂层时往涂层上掸拨透明或浊色的涂料小点,做一道掸拨一点,待其固化后用金相砂纸抛光,然后再做下一道,反复做几道直到涂层内呈现出有气泡的效果。 

(3)、制作棕眼:取一跟稍长点的针,把针头磨扁点,用针在修复部位上适当地扎出一些大小不一的针眼,然后再往上做仿釉涂层。 

(4)、制作开片:用手术刀等利器先刻出裂纹,然后根据原器开片颜色,用颜料调色填入裂纹中,擦净多余部分,最后用喷笔喷上硝基或丙烯罩光油。也可以用描笔勾勒画线的方法制作开片。另外,做开片的颜色以黑黄两色为主,做出“金丝铁线”效果。 

2、桔皮釉 

即釉面呈现不规则形斑点隆起,如同桔皮而得名。仿制方法:先调制好仿釉涂料,选溶解力强挥发速度快的有机溶剂做稀释剂,实施时加大涂层厚度和施工粘度,减少涂层遍数,待涂层呈半干状时,用平头毛笔或其它工具,在涂层表面进行蹾拍提拉,使其涂层表面出现桔皮现象。 

3、窑变釉 

窑变釉的仿制是在掌握仿制单色釉的基础上,采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仿釉涂料同时进行施工。值得注意的是窑变釉上的色彩一般都是推移变化的,其色彩变化中有一定的自然过度过程,掌握仿窑变釉的关键,就是要使仿制的“釉”色表现出这种自然生动的过度过程。仿制方法:在上色相完全不同的两种仿釉涂料时,上完第一种颜色的涂料即基本色后,勿等涂层干燥,紧接着上第二种颜色的涂层,并在两色交接部位用渲法将其晕散开,使之相互渗透。如果两种颜色色差效大,必要时需调制出它们之间的中间色,使用三种或更多颜色的仿釉涂料同时进行施工。 

八、作旧 

古陶瓷器物,由于年代久远,受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长期侵蚀,其表面会呈现出一些自然形成的旧貌。如明清瓷器,大部分只是由于“火气”的消减使器物表面光泽变得温润,而年代久远的陶瓷器表面往往是锈蚀斑斑,器表和胎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风化、剥釉、破碎和酥解等现象。作旧工艺就是要使器物被修复部位呈现出与原器物整体相同的自然旧貌,使其与整个器物浑然一体。 

陶瓷器物旧貌特征和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瓷釉光泽处理 

陶瓷釉面光泽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新瓷行称“火光强”,即器物表面非常光亮。古陶瓷因年深日久釉面光泽变得温润柔和,即使有的品种看上去釉面仍然十分光亮,但这种光亮与新瓷比较是决然不同的。有些瓷器表面好象罩有一层极薄的透明膜,行称“哈蜊光”,观其釉色有一种散光现象,这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在古陶瓷修复中,不同的釉面有不同的光泽,对其处理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压光法:压光法多用于陶器表面的上光。方法是:先用电吹风把仿釉部位稍微加热,选用石蜡或川蜡把其涂在布上,用蜡布轻擦仿釉部位,然后用光滑稍硬的工具在其表面滚压,直到出现理想光泽再用绸布擦拭。 

2、抛光法: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处理器物表面光泽的方法。在仿釉工作结束后,基本上都要采用这种方法对仿釉涂层表面进行处理。方法是:在仿釉部位直接涂擦一些蜡,先用稍粗点的麻布擦,然后再用绸子擦拭,有些需要特别亮光的可采用玛瑙或玉做的滚子滚光,直至修复后的釉面与原物基本相同为止。 

3、罩光法:是在仿釉涂层表面喷涂一层上光涂料,一般选用较好的无色透明的硝基清漆或丙烯酸清漆,待其完全固化后,最后再用绸子布进行打磨。 

(二)、釉面锈蚀制作 

古陶瓷器由于年代久远,其釉面表层大多有着各种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土锈:是因陶瓷器长期在地下埋藏,受到地下水、酸、碱和盐的侵蚀,使器物表面附着了坚硬牢固的泥土。仿制方法一:可采用“502”强力粘合剂、漆皮汁(虫胶酒精溶液)或清漆等,喷涂在需要做土锈的部位,然后将研磨好的黄土(有些发白的土锈可在黄土中填加白粉)撒在上面,待其干后即成土锈。方法二:可以将胶与泥浆混合用牙刷弹或蹾或刷,做出点状或斑状土锈。 

2、水锈:是因陶瓷器物在土中埋藏时,受到土中碳酸钙镁盐类及氧化铁和碳酸铜等物质的侵蚀,使器物表面附着一些灰白色沉积物,有的颜色呈铁红或铜绿色。仿制方法一:将清漆或漆皮汁,喷涂或刷涂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然后用滑石粉或其它颜料粉扑撒在上面。方法二:可采用“502”粘合剂喷撒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待其未固化前用水喷湿,“502”遇水后泛白并固化,即可形成人造水锈。另外,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少量染料,可制出铁红色或铜绿色水锈。 

3、银釉:在出土的汉代绿釉陶器上,常常会发现有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行内称“银釉”。这主要是因为釉色中的铅受地下环境影响而生成的金属氧化物。“银釉”不同于器物上其它污垢,它是年代久远的象征,一般在清洁工艺中不做处理。仿制方法一:可采用在清漆中加银粉,喷刷在需要做银釉的部位,在其未干时吹上一点研磨好的黄土即可。此方法做出的“银釉“效果非常逼真。方法二:可采用云母粉硅酸钠溶液涂刷,然后再涂稀盐酸,当硅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分解反应会产生一层带有云母光泽的盐类物质,反复做几次,使附着物逐渐加厚,即可出现“银釉“效果。

瓷器修复方法


陶瓷器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但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加之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古陶瓷大多已消失殆尽,侥幸遗存至今的又多有残缺,以至人们无法全面认识其本来面目。为了使残破的古陶瓷能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还其本有的历史、科技及艺术等诸多内涵,我们就必须将其修复还原,下面就来说说修补瓷器方法。

修补瓷器方法,主要步骤:

1、先将所有的碎片与器物的关系用纸头描好,再剪下拼接成图,看各碎片之间的关系做好记号。

2、再找出碎片接口哪有斜面,必须属于先粘接的第一块。

3、有些部位异物沉积而产生黑斑线,需特别清洗。可用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先将主器物上的裂纹缺口清净。尽可能地将缝里的色差减弱,这样粘接后的吻合面就没有痕迹。

4、再对碎片处用棉花条吸双氧水或者“84消毒液”敷在黑斑线上,将黑色物质“钓”出来,一般半小时即可。如遇黑色深沉,多换上几次棉花条,反复进行清洗,直至黑色彻底洗尽为止。注意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

5、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502胶粘接。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6、如果遇上有缺口需补缺的。可用瓷粉、石膏粉或者家用祛污粉等矿物长石材料研磨出的石粉,加白色环氧树脂拌合成软泥片。再按缺口的图形压制缺片供补缺用。或者用牛角刮刀随型补缺。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用软轴雕刻机轻松自如地就能将其修补平整。

7、补缺后用木砂纸打磨平整,缝隙处用瓷器腻子填平,最后用细质水磨砂纸磨平作色。过去使用的粘接剂多为天然植物胶,修复后的瓷器接缝有易变色缺憾,一眼就能辨出做过“手脚”。现在粘接时,多使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和高分子合成材料,不容易变色,手感,观感均跟原来的器物没什么两样。而且后补的材料敲击时,也有瓷化很好的金属声。

8、对修补过的地方上釉,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得配制好瓷釉,一般是将硝基漆与三倍乙酸乙酯调匀,如果原物件釉子泛青或者泛土黄,就需要加点丙烯漆颜料,在小玻璃杯中调匀。

9、色要准,上釉动作要干净。一般用精制不掉毛的毛笔剪掉笔尖,舔成平锋。运笔要快要匀称,一笔到位,尽可能不重笔。要补青花的,先上一层薄釉,在釉上画青花。接着再上—遍釉子。上釉需根据原瓷釉面的厚薄,反复进行,直到与原器一样。

10,对瓷化程度高、收藏价值好的青花白釉瓷,最好用补牙的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和牙粉,其色泽稳定,粘结性强、瓷化效果好。用这种树脂材料,不能采用马弗炉加温复烧固化,因为胎和釉容易受热炸裂。所以只能采取牙医用局部冷光固化的方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青瓷器修复过程(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青瓷器修复过程(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青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