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寻觅那些流失海外的单色釉珍瓷

寻觅那些流失海外的单色釉珍瓷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全瓷的瓷砖 瓷砖墙面

2020-10-27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坐在从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回上海的飞机上,心里却仍然惦念着那些如珍珠断线般散落在国外古董堆里的中国古陶瓷,虽然它们的乳名还叫china,可早已炫如窗外时暗时明的星星,在人家的星空下闪烁,但愿它们能早点回家。还是第一次来参加已办了二十五届的世界古董博览会(TEFAF),展会的隆重和展厅的精致充分显示出世界各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刚踏进展厅就身陷其中却宛若华丽之梦境。尤其是展会上那道单色釉的光芒吸引了很多中国的参观者,更让我诧异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老外围着这些高古瓷,费劲却可爱地说着:“唐代、宋代……定窑、湖田窑……”高古瓷,乍看平淡如水的单色釉,多少年来都是收藏家眼中最绚丽的色彩,是许多人倾囊终身而追求的永恒光芒,它在纷扰的斑斓世界里,以它最独特的色彩,从远古闪耀到当代。那神秘莫测的珍稀官窑,那变化万千的纯朴民窑,仿若蜿蜒的不肯离去的历史长河,久久围绕在现代人的身旁,让你感受博大精深的同时,更让你感受太平盛世收藏人的幸福和满足。三年多来我收藏的分明是历史的标识和记忆,让自己无法不以虔诚的心去捧、去品……从西周、春秋、战国、两汉的原始青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的六朝青瓷;从唐代的北白南青,到宋代各大窑口的极致精品,乃至延伸至金元时期的各类瓷器,一步步将高古瓷的生命之春推向高潮,收藏知识有限的我无法用言语将它们的好有序地一一道出,只能支离破碎地将我对它们的美的理解娓娓道来。湖田窑,好听的名字,它是景德镇瓷的鼻祖,更是宋代人的骄傲,一声怆然的呼唤,就将中国以china的名义传得好远,那薄如纸、声如磬的赞美说的是你吗?小巧精美的荷叶粉盒啊,你让我想起《韩熙载夜宴图》中美女们出场前涂脂抹粉的场景。无论是娃娃壶身的精美,还是温酒壶身的饱满,都展示着宋代人生活的精致和内涵。瞧,一对小小的雕塑竟带给我无比的神韵和几多的佛教知识,文殊骑狮,普贤骑象,一个是来自远古五台山的智慧,一个是来自远古峨眉山的力量,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古董,它们承载佛教的那份神韵随单色釉的光芒传至千秋万代。五代东窑温酒壶,是我收藏的骄傲,它曾是一场老窑百壶展会上的佼佼者,它周身饱满的高浮雕牡丹花,向人们展示了宋代人的富足和高贵。生活在江南的我原来对西北人总有几许的陌生感,一把酒壶却完全让我领略到北方人不仅有的粗犷和同样拥有的细腻,好感激缘分,展主居然同意将此份美轮美奂转让给我让它陪伴我身旁。每当藏友相聚,它总会被我虔诚地捧出,并变成我们不老的话题,谈它那神奇的美,谈它那出奇的极致,和被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评为“国宝奖”的佳话。一经进入单色釉的世界,就宛若进入万花筒的世界,不知深浅却深陷其中,我无法像很多大收藏家那样把祖国几千年的历史用一道单色釉串成一串美丽的珠链,我只能捧起我收藏不多的心爱,去和历史对话,去和历史相拥。龙泉,以它妖娆的浓郁走过宋元明,十六世纪的浪漫之都巴黎遇上漂洋过海的中国龙泉曾情不自禁地喊出“雪拉同”的呼声,那是一部著名舞剧的男主角的名字,因那釉色如他的华服一样流青滴翠,从此Celadon就成了中国青瓷的代名词。小水盂、鬲式炉、琮式瓶,以及各类雕塑都那样给人圆润细腻的感受,友人曾指导我收过一个南宋龙泉窑碗,莲花瓣,粉青色,釉开片,再烫的水注入,捧在手中也是温润,神奇唯美!有人说它很像官窑,有人说不到官,无所谓,因为它在我心中已是最好的。五十知天命的我同时还幸运地知晓了高古瓷,那一道美丽的单色釉如晚霞般把我心照耀,随着那道永恒的光芒,我深深眷恋祖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热爱那历史文化的璀璨。

编辑推荐

明代的那些珍貴的瓷器


明代嘉靖萬歷的青花和藍釉瓷器,十分珍貴。事實上,整個明代青花和藍釉瓷隨著歷史的進程有著奇妙的變化。早期顏色濃艷,中期淡雅,晚期又回到濃艷﹔器形早期碩大,中期小巧,晚期回到了碩大﹔嘉靖萬歷瓷器的器形繁多,風格在碩大的基礎上前后也有變化。晚明瓷器不僅品種多,產量也較高,現在的存世量相對明早期的永樂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要多一些,在拍賣會上較容易見到,收藏的機會也多一些。

明晚期色彩變濃

嘉靖開始進入明代的晚期,青花和藍釉瓷這時一改明中期成化、弘治的淡雅,而變得濃艷。官窯如此,民窯亦如此。明中期青花瓷用的那種發色淡雅的平等青不知是開採不到了,還是用完了,回青料開始登上了舞台,扮演了青花和藍釉瓷的重要角色。有了回青也就有了濃艷,回青料中提煉出最好的(一般稱作佛頭青,藍中有些發紫)自然被官窯壟斷,差一些的則廣泛用於民窯。

現在認為回青料與元青花、永宣青花用的蘇麻離青均來自於西域。元青花藍中帶黑點,偶有微紫現象,永宣青花藍中常帶微紫,嘉萬青花瓷器幾乎個個藍中帶紫色。這個現象十分有趣(當時道教盛行,道教講究陰陽調和。紅為陽,青為陰,紅與青調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帶紫色,正合了道教),這也給了現代鑒定一個很好的依據。

嘉靖皇帝對道教十分痴迷,在皇帝的影響下,這時期的瓷器,不論官窯民窯都帶有濃重的道教色彩。除了顏色外,八仙、八卦、雲鶴、麒麟、靈芝、萬年鬆、仙桃等紋飾多了,胡茹、香爐、仙槎等器形多了,四方、六方、八方的瓶子也多了,這一切皆與道教有關。器形變大與道教也有聯系,那時實際使用的法器都較大,有些瓷器本身就是法器。

藍釉瓷更為珍貴

這時期的藍釉瓷器比青花瓷器少得多,也珍貴得多。青花的發色劑為鈷料,鈷料不可多得,優質鈷料更是十分稀少。一個藍釉瓷上使用的鈷料比一個青花瓷上消耗的鈷料多得多,這就是藍釉瓷比青花瓷少得多、珍貴得多的重要原因。

嘉靖萬歷時期的瓷器生產,選料嚴格、淘練精細、胎體厚實、胎質較白。紋飾寫意的多,晚期畫龍略顯草率,但龍爪有力,八寶圖案較多,順序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還有以文字作為裝飾的瓷器,如百壽、萬福等,紋飾多為雲龍、雲鳳、麒麟、八仙等。官窯瓷器工整細致,民窯則粗放、生動。這時期還有個較為奇特的現象,器物底釉亮青色的清亮程度往往超過主體的釉色。

单色釉:市场看好瓷器“小清新”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雅致单色釉种类繁多

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但当时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现在宋元和明清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其中汝、官、哥窑瓷器以青色釉为主,器型多仿古代青铜器造型,如尊、炉、鼎、洗、钵等。定窑瓷器以白色釉为主,且多是白色釉刻花纹。

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就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天蓝釉、豆青釉、苹果绿等单色釉瓷器。其中的郎窑红为当时的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烧制,并是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被视为单色釉瓷器中的顶级品。雍正年间,江西景德镇单色釉瓷器烧制形成一个高峰,品种有天蓝釉、豆青釉、胭脂红、宝石红、天青釉等。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

单色釉瓷器渐成藏界热点

在国际收藏市场中,单色釉符合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极简主义、色块理论等对造型和色彩的纯粹追求,备受海外藏家喜爱。据了解,单色釉瓷器的收藏在晚清民国就已经成为潮流,来自欧美、日本等地的藏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已完成从青花、彩瓷到单色釉的完整的审美体系过渡。从单色釉的拍卖市场数据可以发现,早期单色釉拍卖较集中在我国香港地区,且成规模的拍卖较少,

2000年,随着明清官窑瓷器整体市场上扬,单色釉瓷器也逐渐受到重视。这一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瓷杂专场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前牛津大学教授霍氏珍藏的70件重要明清单色釉瓷器,总成交2562.74万港元,对其后单色釉瓷器的收藏和拍卖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珍藏”专场中,清乾隆炉钧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以1972万港元成交,再次带动单色釉瓷器市场价格上扬。2007年,北京保利、北京翰海都有单色釉专场推出,单色釉瓷器也成为瓷器拍场大项。

2015年,香港邦瀚斯、保利香港、北京翰海等多家拍卖行推出单色釉专题拍卖,香港苏富比的一件“清雍正粉青釉浮雕缠枝莲如意耳扁壶”以2048万港元成交,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清雍正仿官釉贯耳弦纹大方壶”以1150万元成交。

面对单色釉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业内专家表示,由于明清单色釉器主要集中于官窑,且用途多为礼器、祭器,生产数量较小,传世量相对其他瓷器来说就显得更少,这是单色釉器价格走高的前提。而近年来宋元瓷器在二级市场的高价成交,也助推了单色釉瓷器的价格上扬。专家建议,收藏者可多关注晚清单色釉瓷器,如雍正单色釉瓷既继承了宋代瓷器的大气,又发挥了清代的烧制技术特点,创新了多种新釉色,如柠檬黄、淡绿等,看上去简洁大方、清新雅致。而入门级藏家可以考虑一些略有破损的单色釉瓷,价格通常较低,若能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

稀世之珍的汝窑瓷


五大名窑我们都清楚,是汝、官、哥、钧、定。而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自古以来流传甚广。

历史上关于汝窑的记载很多,然而以讹传讹的民间说法也很多。电视剧中偶尔也做一些表现,比如我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有个演员抱着个青花大瓶子说这是汝窑,就觉得这简直是个笑话。

烧造时间短,数量也有限

汝窑非常稀少,很不容易碰到。因为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20来年。

南宋有一个人叫周辉,他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他在南宋的时候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近尤难得,那我们到今天就更为难得了。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在雍正七年(1729年)有过一次统计,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了汝窑,就是看看雍正时期宫里到底有多少汝窑。他统计了一次,这个档案现在有,可以查到,有31件。那时候统计的汝窑我们要注意一点,有的东西是官汝不分的,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有的颜色很接近。当时对这些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人去判断,所以会有一点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那时候,皇宫里才有31件,很少。

那么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当然,汝窑现在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的汝窑在个人手里。但是有一个统计比较精确,就是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是67件,其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说起来这都是稀世之珍。

上供的御器,釉里加玛瑙

汝窑非常珍贵,历史上各类文献记载推崇备至,都认为它是上供的一个御器,给皇上用的。

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有一段记载,他说“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盏四只、盂子一、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一共多少件呢,16件。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汝窑最多的一次。

他说的是什么事呢?说的是宋高宗,就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赵构。他在1151年的时候到清河郡王张俊家巡幸,可能出门走到他这儿就进了他们家,那他当然受宠若惊了,皇上都直接上我们家了,他就拿了一批汝窑进奉给皇帝。这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礼品,所以记在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了。

那么大奁一、小奁一是什么呢?在有的专业书上称之为奁。这个很巧,奁在全世界现在就有两个,一大一小,一个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它那件是大的,直径有23.8厘米。另外一件是小的,直径18厘米,小5.8厘米,在北京故宫里。所以有人认为这两件就是大奁一、小奁一。直径小5.8厘米,它的周长看着就小很多,那个奁我亲手拿过,很轻。

史书上也有记载,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这段记载非常重要,就是它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的。中国古代对玉和玛瑙都充满了敬畏之情,一听说玛瑙、珍珠,这都是很贵重的东西,那么据说它在烧造汝窑的时候加了玛瑙末,把玛瑙粉碎以后加到釉里,然后烧制,所以它的釉色的光泽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这里有一个巧合,就是汝州这个地方本身就产玛瑙,所以这不是空穴来风。从来没有记载过任何其他瓷器在釉中使用过玛瑙,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玛瑙究竟能不能对釉产生好处,至今没有一个结论。

公开卖高价,实为夹生胎

那么汝窑有没有公开卖过呢?历史上卖过。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卖过一只,这个汝窑是一个很小的盘子,直径8厘米。当时烧完了之后才发现这个盘子变形了,有点拧着,北京话叫翘棱,所以这个盘子没有通过,顺手给扔在废料堆里,就掩埋了。结果由于它小,一个巧劲儿没有碎,后来出土以后,就被人认出来。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歪歪扭扭的小盘子当时卖了154万美金。当时像我们现在特别值钱的元

今年最火的歌莫过于周杰伦的《青花瓷》,称其火不仅是因为这首歌上了春晚,更因歌中之词被《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指出的露怯之处。

歌词中唱到的“天青色等烟雨”,据说只有汝窑才是天青色。

于是有关“青花瓷”究竟写的是汝窑还是青花的争论也逐渐蔓延开来。

据传,词作者方文山作词时本想选定宋朝时的“汝窑”为歌名。可由于汝窑造型简单素雅,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却总觉得不足以形容多变的爱情。此外,除了特性,汝窑的名字也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青花瓷》。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属实,其实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什么是青花,什么是汝窑还是很难分清的。本期《晨报讲堂》为读者请来马未都老师做我们的特邀堂主,为您讲述神秘的汝窑。

青花、清代的粉彩、永宣青花等这些非常名贵的瓷器,现在甚至卖到了上亿的珐琅彩,当时也就卖个二三十万美金。

关于汝窑的特征古书上记载比较含糊,说有蟹爪纹,蟹就是咱们吃的大闸蟹。这个蟹爪纹说得非常抽象,各种书上记载说得也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再有就是鱼鳞状的开片,汝窑的开片跟所有的开片都不一样,是斜着的,正因为裂纹不是直着的,所以有折光率,看着很漂亮。

汝窑胎是灰色的,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落下来的香灰,它的胎呢,很薄,一般情况下胎和壁都是一边厚。一般瓷器都是壁厚,边上薄,它呢,一般情况下是裹足烧,所谓裹足烧是非常专业的,就是足部一般都没有釉,它是足部有釉,裹过来,然后支很小的钉,芝麻钉,把这个东西支在空中烧,工艺非常讲究。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汝窑是个夹生胎,没烧熟,夹生馒头。为什么夹生呢?就是不能把它烧熟了,如果烧熟了,那个釉色就达不到那么漂亮了。为了釉色的漂亮就不能使胎烧熟,温度不能达到1300度,1200多度就行了。所以,在艺术追求上,有时候并不按照科学规律创作。

无纹更珍贵,款识有学问

汝窑的釉色是天青色,跟当时的其他窑口比起来它的颜色是天青色。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这是他对汝窑一个精确的描写,说它的颜色是淡青色,有蟹爪纹的真,没有的就更好了。我们现存的汝窑器大部分都有蟹爪纹,但是有少部分的不开片,就是所谓的无纹者。

汝窑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素器,不带纹饰,釉厚,不能刻画。那么历史上是否有“无纹”的汝窑呢?英国的大维德基金会里有一个汝窑洗,椭圆的,中间刻着两个对头的鱼。

过去的书上记载,说这个东西都是花,看不清楚,釉厚,刻的鱼模模糊糊,非常不容易看清楚。以至乾隆时期的那些太监们看了半天,说这个汝窑上有如意暗花。他为什么说有如意暗花?那两个头啊,被太监们看成两个如意头了。其实这个东西,不要说看照片,就是看实物都看不清楚。就说当年乾隆时期宫廷的画谱,他画下来这件东西的时候就叫如意暗花。这件东西全世界现在也是两件,一件在英国,一件在台北故宫。

现在一般喜欢瓷器的人首先都要看款识,就连电视剧里演的都是很习惯地翻看后面。宋代的时候并没有这个制度,但是它后面有没有这些东西呢?有。

汝窑的款识是这样的,第一种是甲乙丙,我们一听很简单,这是编号、序号,但这种编号都不是烧制的时候写上去的,都是后来刻上去的。

第二种就是底下写了很明确的内容,比如写奉化。奉化是指南宋时候的奉化堂,南宋德寿宫的配殿,是宋高宗赵构时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所以今天有好多汝窑写“奉化”的都是她的。刘贵妃这个人还有点才华,会画画。她自己就有两个方章,画完画以后都盖在上面。所以说,奉化款的汝窑瓷都应该是刘贵妃的私人之物。

台北故宫里有个纸槌瓶,这个纸槌瓶也刻着奉化两个字。中间留有一块空地,乾隆皇上看见了以后觉得自个儿也得刻上点什么,就写了一首诗刻在上面。乾隆是这样说的:“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

这个瓶子到了乾隆的时候,口都碎了,就镶上了一个铜圈,至今这个瓶子还在台北故宫,镶着当年的铜圈。他说“口欲其坚铜以锁”,意思是说我要让这个口变得坚硬一点,只好用铜给它包上。乾隆对一个破瓶子这样珍惜,想想后来的人,当然就更希望得到这样的东西了。

还有一种款识写的是一个字蔡。当时姓蔡的官大的都有谁呢?不用猜,蔡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过去的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蔡应该指的就是蔡京。后来因为他是奸臣,就把他换成蔡襄了。中国人还是有很强的好恶,你是一个坏人,我就把你换下去。但是,蔡京当时的地位也是可以使用汝窑的。

锔瓷,从中国到海外


锔,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释云:“以铁缚物。”锔的方法是:先将金属条两头敲尖,弯曲成钉脚,做成锔钉,再用来钩合物件,使其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锔合工艺在古代广泛运用于器物制作、建筑、造船等多种行业。锔的技术最早产生于何时,已难考证,但至少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最早提及锔瓷技术的要数李时珍

锔瓷出现得比较晚,应该是工匠受到古老锔合工艺的启发而发明。所谓锔瓷,就是用金属钉(即锔钉)将破裂的瓷器进行加固和修复,以便继续使用。其方法是:先用金刚钻在瓷面裂缝两侧等距离相对应处各钻一个浅眼,然后将预先做好的近似订书针那样的锔钉的两脚分别敲进两个眼中,把碎裂部分钩住拉紧;视破损情况决定锔几个钉,锔好后再在锔钉空隙处抹上用糯米汁与石灰粉(或用鸡蛋清与白瓷粉)调制成的白泥,等干透后即可使用。锔好的瓷器无论装冷水还是热汤,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由于古代文献向来忽视对于手工技艺的记载,有关锔瓷的文献记录更少,故我们很难考证锔瓷最早起源于何时。事实上,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过宋元锔瓷的实物。

国内文献最早提及锔瓷技术的要数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编写完成的《本草纲目》。该书在介绍“金刚石”时说:“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李时珍说的补瓷应即锔瓷无疑。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钻头是锔瓷工具上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

海外最早接触到中国锔瓷实物的应是日本人。根据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著名儒学家伊藤东涯在1727年(相当于清雍正五年)所著的《蚂蝗绊茶瓯记》中记载: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年)的足利义政收藏有一件南宋龙泉瓷碗,不小心摔碎了,就请人拿着这个碗到中国来,想找一只相似的,却没有买到,于是只能请中国锔瓷匠用铁钉将那只破碗锔好后带回日本。由于锔钉排列的形状近似一条弯曲的蚂蝗牢牢吸附在碗上,所以日本人称锔瓷工艺为“蚂蝗绊”。足利义政的生活年代相当于我国明代正统至成化年间,也即明代早期,而国内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锔瓷实物也是明代早期的瓷器,因此,将锔瓷技术发明的时间锁定在明初较为合理。此项技术诞生后,便很快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世代传承,被称为360行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从明初算起,锔艺流传了500多年。

损坏瓷器不舍丢弃,锔补应运而生

锔瓷的产生,应与景德镇高岭土瓷器在中国民间的普及有关。早期的民间日用瓷器由众多地方窑口烧造,一般在当地销售,成本相对较低,价格便宜,故损坏后丢弃也不觉可惜;而朝廷、官僚以及富户使用的精细瓷器,如果损坏了,又不屑于做修补。到了明代,采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胎白釉润,行销全国,广受百姓喜爱。因其材料成本加上运输成本比一般地方窑口的瓷器价格要贵不少,老百姓比较节俭,不小心损坏了,不舍得丢弃,自然会产生修补的念头。于是锔补便应运而生。

17世纪初,欧洲人才了解到锔瓷这项技艺。这要归功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锔瓷有这样的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按,利玛窦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到达中国,后定居下来,直到万历三十八年去世。他的《中国见闻札记》应该成书于17世纪初。文中“用铜丝熔合”一语如果不是翻译不准确,那就是利玛窦对锔瓷工艺不太了解而致误。锔瓷是用锔钉咬合碎瓷,而非“熔合”。

欧洲锔瓷修复技术至少延续了300年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掌握着锔瓷技艺。起初我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改变了看法。近些年来,我在收藏外销瓷时意外发现,一些从海外回流的伤残外销瓷器上竟然也有锔钉,其形状明显不同于我以前所见国内瓷器上的锔钉。于是我思索:如果这些外销瓷在中国已受损,就不可能锔好后再出口;如果是卖到欧洲后再受损,也不太可能再漂洋过海拿回中国锔补,因为那时海运的成本太高了。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伤残的外销瓷应该是由欧洲工匠锔补的。

据我了解,由欧洲匠人锔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外销瓷是明万历中期(17世纪初)中国出口欧洲的克拉克瓷。而同时期,利玛窦还在自己的书里惊叹中国锔瓷技术之高超,显然当时欧洲还不知道中国有锔瓷术,上述克拉克瓷自然是后世锔补的。那么,欧洲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锔瓷技术的呢?

我想这与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海外,在欧洲民间普及有关。最初中国瓷器是欧洲各国皇室和贵族购买,他们一般不会将已经损坏了的盘碗等实用器皿修复后再继续使用。18世纪前期,清政府允许英、法、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在广州设置贸易机构,大量欧洲商船源源不断地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使得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猛增,价格随之大大降低,在欧洲越来越平民化。到了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外销瓷已基本普及于欧洲平民家庭。而平民家庭购买了相对昂贵的中国瓷器,不小心碰坏了不舍得丢弃,必然会想到修补。因为有需求,故促使欧洲匠人引进中国锔瓷的技艺。我推测,锔瓷技术传入欧洲应在18世纪晚期,相当于乾隆末年。锔瓷技艺后来也被用来修补欧洲制造的瓷器。欧洲的锔瓷修复技术至少延续了300年,大约在20世纪上半叶消逝。或许因为欧洲锔瓷在当时习以为常,消失后又无人再提及,故这段历史竟渐渐被遗忘了。

我见过的欧洲锔补瓷多为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的外销瓷。仔细观察这些瓷器后,我感叹外国工匠锔艺之高超丝毫不亚于中国锔瓷匠,甚至有些锔补技术的美观程度还超过中国民间某些普通锔补瓷。稍稍不足的是,欧洲锔补瓷往往锔钉脚敲进钻孔后,尚留有部分空隙,需用白泥填塞。而中国锔补瓷的钉脚因上宽下尖,故敲入钻孔后,大多与钉孔严丝合缝,几乎找不出空隙,以致锔钉一旦敲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硬拔的话要么钉脚折断,要么造成钉孔周围的瓷面碎裂。

根据锔钉形状判断它曾经在哪里修复

欧洲锔补瓷与中国锔补瓷的区别主要在于锔钉的材料和形状。中国锔钉材料主要为铁和铜,民间以用铁居多。而欧洲锔钉的材料则主要为铜。同样是铜锔钉,两者所含的金属成分有异,表现在中国铜锔钉锈蚀较严重,而欧洲锔钉锈蚀很轻微。至于锔钉的形状,两者差异更明显,中国锔钉均被敲扁,大致呈菱形,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窄变细,且有两钉合并形成一组一组的钉法;欧洲锔钉则多用铜丝,微微敲扁或不敲扁,铜丝形状仍在,外露的锔钉基本一样粗细,也未见有两个锔钉合并在一起的钉法。之所以造成锔钉形状的差异,应与制作锔钉的工艺不同有关。中国的锔瓷匠都挑着炉子,当场对锔钉进行热加工,容易敲得很扁,从而使锔钉紧贴瓷面;而欧洲锔钉可能采用的是冷加工,铜丝基本保持原形。另外,所见不少欧洲锔补瓷的锔钉部分都涂有白漆,可能是为了美观;而中国锔补瓷的锔钉是不做任何修饰的。

如果掌握了以上所述洋锔瓷的特点,就能从某件瓷器上的锔钉形状来判断它曾经是在哪里修复的。比如北京中汉拍卖公司于2011年秋季曾拍卖过一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此件拍品原藏家购自伊朗,罐体残裂严重,浑身布满锔钉,锔艺高超。根据锔钉的形状,大致可以推断此罐曾经在欧洲锔补修复。

那些年欧洲追过的中国瓷


中国瓷器一出现在欧洲,就震惊了欧洲人,凶为它具有其他材料难以匹敌的精致耐用和洁白晶莹。l500年至1850年间,随着贸易新航路的出现,亚洲、欧洲和美洲问有了直接联系,中国瓷器成为了销售到欧洲的众多亚洲物品之一。特别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达到了顶峰。

中国瓷器虽然在贸易量上远不及香料、丝绸、茶叶等商品,但它在欧洲的出现对于欧洲经济、社会生活、消费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数百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成套的茶具、餐具、酒具以及装饰陈设用品等,通过东印度公司运往欧洲,经过拍卖或私人经销,成为欧洲富庶家庭的必备物品。

这种贸易经历了从最初单纯的中国瓷器的输入,到欧洲人根据喜好定制瓷器的过程,与此同时,这种贸易也促进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并开启了欧洲人自制、模仿中国风格瓷器的热潮。日前,笔者有幸参观了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瓷之韵一一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其问展出了两馆所藏的100余件中国外销瓷和欧洲瓷器精品,中国风格和欧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呈现出了别具特色的瓷器风韵。

改装增加身价

在元代和明代早期,中国瓷器很少为欧洲人收藏,随着中国与欧洲直接贸易的开辟,商人们便开始在中东购买了一些具有中国明代中期风格的瓷器,并把它们带回了欧洲。起初人们认为瓷器非常神奇,拥有特殊的性质,比如可以用来试毒,也有一些人认为它是由牡蛎贝壳制成的。正如17世纪中叶,英国作家、医生和收藏家托马斯·布朗爵士写道:“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瓷质的盘碟,通常认为它们是用泥土制成的。”

最早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都被看成稀世珍宝,购买和收藏它们的都是国王、王子、公爵等。而与其他奇珍异宝一样,这些瓷器通常会加装金、银等贵重的金属配饰件,不仅表现了其价值,也提高了其地位,中国瓷器也因此经常获得新的功能。比如,通过加装一个或更多的金属饰件,碗可能被改造成杯子,罐可能被改造成啤酒杯,军持或花瓶可能被改造成执壶等等。这些经过改装的中国瓷器变得实用而富丽。

欧洲定制纹样

销往欧洲的瓷器,装饰图案起初完全呈现出中国特色,随着欧洲皇室贵族对瓷器的需求增加,西式内容的装饰图案逐渐增多,展现出了同时期欧洲的流行风尚。从16世纪至18世纪,中国开始根据欧洲顾客的要求或私人委托制作非中式形制和纹饰的瓷器。

版画、藏书票、银行券以及硬币、陶瓷器、玻璃器、银器等等,都被运到中国,成为瓷器作坊里陶工和画工仿制的样品。比如,版画和素描作为瓷器纹饰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讽刺和纪念主题外,受欢迎的还包括宗教题材、神话和寓言故事、历史事件、求爱场面以及狩猎、丰收、海洋贸易等活动。

同时,定制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装饰着家族或企业盾徽的纹章瓷。在正式场合或私人用品,诸如餐饮、家具和丝织品等上加入纹章装饰,这在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表明其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的有效视觉手段。16世纪至19世纪间生产的纹章瓷,大部分都是牧师、乡绅、高级官员、银行家或参与高利润亚洲贸易的商人等定制的。现存的纹章瓷图案数量惊人,仅英国就有至少6000种。

细审丰富多彩的欧洲定制瓷,有些对图案来源的模仿惟妙惟肖,而有一些则呈现出中西杂糅的装饰效果,透露出中国与欧洲文化交融的历史印记。

效法中国风情

中国风格的陶瓷传至欧洲后,其造型和纹饰也为欧洲人所效仿。从欧洲最早的瓷器生产开始,工厂主就是从中国瓷器中获取灵感盼,他们不断改变瓷器的造型和装饰,供国王和贵族们使用。

欧洲人广泛模仿两种风格的中国彩绘瓷器,一种是以粉色为主的粉彩瓷器,另一种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瓷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模仿和改进,总是为了适应欧洲市场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欧洲入对中国传统纹样的一知半解,往往与日本和欧洲元素混合在一起。比如一些瓷瓶是按照日本清酒瓶的造型制作的,但上面却装饰着中国的浮雕纹饰。此外,由于当时很少有欧洲旅行者到过中国,遥远的距离和完全的陌生感使得欧洲人对中国充满了各种虚幻的想像,而这种想像也具化为宝塔、渔夫、鸬鹚、梅花、牡丹、菊花、凤凰等等元素,成为欧洲瓷器上司空见惯的纹样。

有相关问题需解决可以联系小编微信:18521599346欢迎前来咨询!(为你的藏品鉴定评估)朱先生

珍瓷之上品荷香


图1图2图3图4

黑王辉

春有牡丹夏有荷,秋有菊花冬有梅。四季皆有花开,岁岁都有花香。而夏天的代表花便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它有摄魂夺魄之美,更以其高洁孤傲的性格使得无数人为之膜拜。古人便把荷花绘制在瓷器上,以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我所收藏的荷花瓷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杭州西湖边上赏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美得令人心醉。图1是一只清代光绪年间的粉彩六角碗,碗口呈六边形,各边长6.5厘米,边角微微凹陷内折,高4.5厘米,上面绘制的正是一丛映日盛开的红色荷花。只见荷叶圆而肥大,荷花从水中伸出长颈,有的迎风浅笑,有的顺风娇羞,令人想起徐志摩那首名诗《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如同身临其境,置身画中。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赏荷花,随便也看几眼正在采莲的美丽姑娘,想不到豪放派的边塞诗人,竟也如此温情婉约。图2是一只清代的净手盆,它敞口,深腹,圈足,口径40.5厘米、底径28.3厘米、高13.3厘米,为同治年间官窑作品,底部绘制的,正是一幅美丽的荷塘景色。只见绿水悠悠,浮萍点点,荷叶如盖,荷花娇艳,有的灿烂绽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似开未开,还有一枝高擎的莲蓬。在荷花前面,有一只白色的鹭鸶,正伸着头觅食。这情形,就像乡间夏天,蓦然回首,瞥见这般精致的美景。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在赏荷花,荷花的芳香让他想起曹植笔下的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不由得心向往之。图3是一只清代的青花盘,它直径26.3厘米,高5.5厘米,上面绘制的正是荷花连成一片的情形。只见深色的荷叶一片翠绿,浅色的荷花粉嫩恬淡,风清月白之间,花叶交映之间,一片动人的颜色。“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片荷塘月色,正是为你停留,忽然就温暖了心灵。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是荷塘之外的李商隐,听着隐隐的轻雷,忽然就明白,原来相思的泛滥成灾,不过是烟尘一缕,袅袅余烟。图4是一只民国年间的将军罐,直口、鼓腹,一收到底,圈足,上面有盖子,形似古代将军的帽子,它口径17.3厘米、底径15.8厘米、通体高21.7厘米,上面绘制的正是荷香时节,鸟舞蜂闹的情形。只见池塘一角,红莲绽放,鹭鸶仿佛被荷香吸引,凝神细望,荷花之上,正有一只蜜蜂在嗡嗡飞舞。这正是古代一个美好的寓意,“一路连封”,不断封王封爵,对于做官之人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一幅幅美丽的荷香图,又怎能不让人生出怜爱之情?

雍正爱单色釉:爱恬静的气质更爱娇美的形体


清代雍正皇帝最爱单色釉瓷器,不仅爱其恬静之釉质、素净之风格,更爱其娇美之形体,所以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

单色釉:美到极致是自然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主要有八种釉色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单色釉主要有以下几种: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雍正偏爱黄色:黄釉釉色创新多

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的鼎盛时期,以造型丰富,品种多样而著称。雍正时期较短,相对于乾隆、康熙时期,瓷器的存世量也更稀少,但是雍正黄釉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淡黄釉瓶、柠檬黄釉杯子、菊瓣盘等品种颇受欢迎。

清雍正淡黄釉瓶

淡黄釉瓶,清雍正,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瓶撇口,细颈,溜肩,肩下渐敛,圈足。通体及足内施淡黄釉。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淡黄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蛋黄釉”。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成纪事》中称之为“西洋黄”。雍正淡黄釉瓷器的造型多为小件的瓶、盘、碗、杯、碟等,小巧的形体配以淡雅的釉色,颇显俊秀典雅。清代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此瓶由康熙时的柳叶瓶演变而来,其娇美之形体,恬静之釉质,集中体现了雍正瓷器的艺术风格。

雍正款黄釉盅

雍正款黄釉盅,清雍正,口径6.7cm,足径2.9cm,高5cm。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内施白釉,外施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亮莹润。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清宫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如祭祖时使用。

乾隆皇帝典藏的历代珍瓷


乾隆皇帝典藏的历代珍瓷

落痕/文

华夏收藏网讯乾隆皇帝在位时,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清宫典藏。现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热河行宫及南京博物院等机构中的传世藏品,很多都可以追溯出乾隆皇帝亲手典藏的痕迹,真实再现他鉴赏文物的经过。

据史料记载,从乾隆二十年(1755)开始,乾隆皇帝陆续降旨绘制陶瓷和青铜器图册。其中,绘制于乾隆五十年(1785)的《珍陶萃美》和《精陶韫古》,就是真实记录乾隆皇帝典藏的历代名窑珍瓷的两本图册。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的相关资料来看,虽然目前陶瓷图册已与画中瓷器分开保存,但是通过档案记载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多宝格的组装样式,仍能追溯出陶瓷图册原来亦应与画中瓷器共置于一个木匣中,而且整个木匣即为一组瓷器多宝格,图册正是这组多宝格的典藏图录。

这两本图册,均画工精湛,写实逼真,毫厘无差,装帧古雅。既是一本可以赏玩的古玩册,也可以说是一份内府藏瓷的档案资料。从图册的形式上看,乾隆可能是受到了《宣和博古图》册的影响或启发。每一本都画有十件瓷器,每页作对开装裱,上页为品名与图画,下页记录尺寸、釉色、形制、款识和前人的品评。通过图册,可以清晰地看到乾隆皇帝典藏过的这些历代陶瓷珍品。如《珍陶萃美》收录了宋哥窑葵花碗(图1)、宋龙泉窑素洗(图2)、宋定窑蟠龙碟(图3)。

透过这两本图册,我们似乎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在陶瓷上的鉴赏品位是极高的,而他的这种品位其实并不在其书画鉴赏水平之下,甚至可与宋徽宗相提并论。从乾隆皇帝在古瓷上的御题诗或题跋中可窥知,他对历代古瓷的定位、辨别和审美等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和求证,从而达到了他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