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白瓷砖 > 导航 >

《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简介

《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简介

白瓷砖 爵士白瓷砖 古代白碗瓷器

2020-10-28

白瓷砖。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唐代即已开始生产青瓷,宋元以来,德化所产的各类瓷器,如青瓷、青白瓷、白瓷等,远销海内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窑白瓷生产的一个高峰期。明代中晚期,德化白瓷进入成熟繁荣时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色泽光润明亮,纯净而高雅,瓷质如脂似玉,美不胜收,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德化白瓷驰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白”、“国际瓷坛上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明代又是德化窑瓷塑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林希宗、林孝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采用“中国白”这一优异瓷质,创作出大量造型别致,形神兼备的艺术珍品,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他们的瓷塑作品,被视为天下独特的艺术瑰宝,以至于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有“天下共宝之”的美誉。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成为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主流,但白瓷的生产仍然从未间断过,仍然有许多精美的白瓷问世。德化白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各国。

德化白瓷以其质地洁白坚硬、色泽莹润、工艺精良、造型雅致、种类繁多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国内外的青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德化白瓷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德化窑白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收藏古玩,既是收藏历史,也是收藏文化和艺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德化窑瓷认识的深入,独具特色的德化窑瓷逐渐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明清时代的德化白瓷,是德化窑瓷的瑰宝,以其温润、雅致、精巧、细腻等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素有“中国白”之美誉,被誉为“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备受收藏界的青睐。尤其是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为德化白瓷在中国瓷坛上奠定了翘楚的地位。为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化白瓷的发展情况,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方便收藏爱好者的鉴赏,特采集出版《“中国白”——德化白瓷鉴赏》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胎体滑润致密,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无论是器型,还是装饰艺术,都十分丰富精湛。本书以大量的精美的实物图录为主,附有实物尺寸,同时有意识地收集了大量的款识、商号窑号,并有选择地对部分精美的瓷器作简略的鉴赏,图文并茂,弥补了德化窑古瓷研究鉴赏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陷。同时在德化白瓷的发展史略中,简要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德化白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并附有各个时期的标准器,力求为古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白瓷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在实物图录的编排方面,主要以器型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便于比较、研究和鉴赏。由于德化窑瓷属民窑性质,其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烧制、装饰等风格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年代特征,要准确地为瓷器断代有诸多的困难。因此,许多实物只能根据胎釉、装饰、器型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笼统地归于“早期”、“中期”、“晚期”。

此书的编辑出版,大大丰富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德化瓷的研究,弘扬瓷都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促进瓷都陶瓷文化的全面提升,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黄春淮,1957年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人,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宣传文化工作20年。主编出版《青青戴云山》(诗文集)、《瓷都风采》(新闻集)、《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德化风光》(大型画册)。其中《德化风光》荣获福建省第二届“金帆奖”。长期从事德化瓷研究,著有《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合著)。

郑金勤,1974年生,福建省德化县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增刊)、《短篇小说》、《阅读与写作》、《福建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其中小说《欲望街的一天》获《人民文学》当代新作评奖讨论会一等奖。长期从事德化瓷研究,著有《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合著)。

精选阅读

白瓷童子的不足与完善


作为一名陶瓷工艺研究者,我从小独好白瓷童子,并一直钻研,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多年的研究成果。但是首先我们要对白瓷童子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分析白瓷童子的不足与完善。

一、白瓷童子的发展史

1、白瓷的发展

白瓷是指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的素白瓷器。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坯质致密透明,杂质少,个胎很细,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胎土淘洗洁净,而且白度比较高,上了一层透明釉以后,反映出来的颜色很白等特点。

白瓷的釉色包括白釉、甜白釉、青白釉和象牙白,但是这些釉色制作出来的瓷器的瓷胎致密,透光极其良好,为唐宋其他地区白瓷所不及。而从釉面上看,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

最早的白瓷出现在湖南长沙东汉墓,但是成熟的白瓷却是到隋代才出现的。那时候的白瓷已经非常普遍,到处可见白瓷生产的景象,可谓是繁花似锦。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可谓是互相匹敌,争逐斗艳。

2、童子图的发展

童子,作为一个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创作母题,其内涵有多种,例如儿童、未成年男子、未成年仆役、神仙或者神仙旁边的仙童等。而且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童子也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

随着中国古文化的发展,童子图也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童子造型的多样性随着童子画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其中童子不同的造型也越来越多,而且造型也是根据其不同含义进行创作的。

童子图在造型上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随着童子图的发展,例如在人物画中,有专门的童子画种,一般叫做婴戏图或者娃娃图。因为童子图中的童子不但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童子慢慢开始应用到瓷器上,成为古时的一种艺术品,特别是在白瓷上进行装饰,使得白瓷童子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白瓷童子的不足

我们已经对白瓷童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白瓷童子的市场却越来越低靡。作为一名很喜欢白瓷童子的陶瓷工艺的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我总结出白瓷童子的不足之处,希望自己的愚见能够对推动白瓷童子的市场起到一点点促进作用。

1、内在原因

一是该行业在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还很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我们知道,做事一成不变,就容易被时代所淘汰,要发展必须求变,而白瓷童子的市场发展几十年来一成不变,让人很难让其有所发展。而且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这使得很多商家都不愿意与其打交道,这也是造成市场萎靡的重要内因之一。二是白瓷童子市场缺少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相对完整的销售渠道。大多数消费者都很重视品牌的选择,在众多的商品中,往往优先考虑的是知名品牌。因为任何商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十分重要。

此外,一套完整的销售渠道也显得格外重要,据了解,这几年春节在外地做瓷器展销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瓷器滞销,他们客守他乡。不能回家过年,在寒风刺骨、白雪皑皑的大冷天,由于瓷器多,他们也找不到合适的仓库存放。每天晚上还要轮流派人来守摊。其实他们也很想家,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很好的销售渠道,他们被迫在外地展销,而不能回家过年。所以,建立一条健全的销售渠道迫在眉睫。

2、外在原因

近些年,白瓷童子的市场已经不如从前,内因,我在上文中已经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剖析,下面来谈谈白瓷童子市场发展的外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在受全球经济气候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了,特别是白瓷童子的销售市场,一度无人问津,全球气候的影响,使得我国出现经济危机,直接影响了白瓷童子市场的发展。

2.2、通胀压力。自08年以后中国的物价就不断上涨,人们情愿把钱存起来,也不愿意去购买无关紧要的商品,这是白瓷童子市场一度萎靡的重要外因之一。

2.3、之前经济增长就存在一定的虚假成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出现弄虚作假的成分,以至于我国经济出现波动,从而导致白瓷童子市场的发展一度在原地打转,甚至出现倒退现象。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我们这些陶瓷工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总之,不管内因还是外因,我们都需要一一破解这种危机,不断完善我国白瓷童子市场的发展。

三、白瓷童子的完善

上文,批发网已经对白瓷童子的市场做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我们知道,白瓷童子需要改变,并且迫切求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完善白瓷童子的市场呢?简单来说,总结出以下几条策略,仅供参考。

1、要加强对瓷器行业的系统管理,对瓷器的制作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规划。我们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瓷器行业也是这样,很多企业自身渠道和销售管理都不够规范,市场网点薄弱,缺少系统的规划管理,假如没有对瓷器的制作进行分类,那么白瓷童子的制作就会与其他陶瓷制作混合在一起,因此需要对白瓷童子的制作进行系统的规划管理。

2、要加强陶瓷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素质不断进行提高。现在的市场需要人才,人才在企业的竞争中向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白瓷童子市场的萎靡就在于缺少专业人才,并且素质普遍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白瓷童子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且要不断引进白瓷童子的高素质人才,以最好的条件创办最好的教育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素质。

3、要创办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相对完整的销售渠道。在现在的瓷器行业中,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特别是白瓷童子市场,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这对白瓷童子的市场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此外,白瓷童子市场没有系统的经营模式和专业的营销团队,而且没有可靠的市场信息,缺乏相对完善的市场信息机制,没有面向客户的服务标准和针对客户的服务体系,我们需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适合白瓷童子市场的产品。另外白瓷童子没有针对市场的研、产、供体系,资金投入周期长且风险大,所有这些都将成为置企业于死地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一招致命。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白瓷童子自己的品牌,建立相对完善的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白瓷童子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它的市场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白瓷童子的内部运作管理体系亟待建设,市场标准亟待规范。另外,需要不断对白瓷童子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其市场体系。

《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简介


“盛世多收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德化窑瓷认识的深入,独具特色的德化窑瓷逐渐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尤其是青花瓷和五彩瓷,以其清新明快、富丽典雅的特点,倍受收藏界的青睐。为比较全面地介绍德化窑青花瓷及五彩瓷的发展情况,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方便收藏爱好者的鉴赏,特编辑出版《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德化的青花瓷和五彩瓷。

青花瓷亦称白地蓝花,清新明快,是独具高雅审美品位的艺术瓷品种。清代,德化窑大量烧制青花瓷,青花瓷取代白釉瓷器而成为产品主流,出现种类琳琅满目,风格多姿多彩的局而。德化青花瓷具有典雅的艺术魅力,其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率真,富有蓬勃的生活气息,充满着乡土味和人情味。德化青花瓷以其浓郁风格与地方特色,在中国民窑瓷坛一枝独秀。

五彩瓷,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黄、绿、红、蓝、紫等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再经彩炉以低温第二次烧成。德化窑从明代中晚期起,就开始烧制五彩瓷,其装饰题材大多源于生活,构图简洁明快,画风朴实活泼,色彩鲜艳雅静,自然情趣与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书以大量的实物图录为主,附有实物尺寸,并有选择地对部分精美的瓷器作简略的鉴赏,图文并茂,弥补了德化窑古陶瓷研究鉴赏中实物资料不足的缺陷。同时在德化青花瓷和五彩瓷的发展史略中,简要介绍了独树一帜的德化青花瓷及精美雅致的德化五彩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并附有各个时期的标准器,力求为古陶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青花瓷及五彩瓷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在实物图录的编排方面,主要以装饰纹样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便于比较、研究和鉴赏。由于德化窑瓷属民窑性质,其生产工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烧制、装饰等风格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年代特征,要准确地为瓷器断代有诸多的困难,因此,许多实物只能根据纹饰、胎釉、器型等方面的特征,较为笼统地归于“早期”、“中期”、“晚期”。

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名窑之一。

明代白釉瓷器,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一个高峰期,德化窑烧制的白瓷,胎体滑润致密,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美称,西方则称之为“中国白” (Blanc de chine),被誉为“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把德化窑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而青花瓷的烧制生产,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高峰期。在明代中晚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花瓷,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窑址遍布全县各地,青花窑址多达177处。德化青花瓷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国。德化窑青花瓷以其装饰图案丰富多彩、构图简洁舒展、笔法洒脱豪放、画风朴实大方等独特的艺术魅力,倍受国内外的青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生产青花瓷的同时,德化窑也开始烧制五彩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德化窑五彩瓷装饰纹样简约,画风自由洒脱,笔触粗犷,返璞归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富有浪漫的情趣,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散发出民间陶瓷艺术的芬芳。德化窑青花五彩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精品,宛如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绽放出闪亮的异彩。

近年来,收藏界对德化瓷喜爱有加,精美的古瓷层出不穷。《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德化青花瓷发展史略,德化青花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德化五彩瓷发展史略,德化五彩瓷的特点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入手,精选了青花五彩瓷六百多件,以大量翔实的实物图录,为古陶瓷研究者研究、鉴赏德化青花瓷及五彩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尤其难得的是,《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收集的德化五彩瓷,不仅种类多,而且时间跨度长,涵盖面广,为德化窑曾大量生产五彩瓷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德化窑五彩瓷研究的空白。

《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还收集有大量的圈足或底款,对德化古瓷的鉴赏和研究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在采编体例上可谓是独具匠心,改变了以往古陶瓷鉴赏书籍以时间为顺序的编辑体例,而是采用了以装饰纹样为经,以时间先后为纬,同时对部分精美的青花五彩瓷进行鉴赏评析,便于人们研究、认识德化青花五彩瓷的发展变化过程。

此书的编辑出版,大大丰富了德化陶瓷文化的内涵,对进一步推进德化瓷的研究,弘扬瓷都德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促进瓷都陶瓷文化的全面提升,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青花瓷蓝白艺术魅力的感受


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极具中国水墨画特色。青花饰于白底,能起到艳而不俗,鲜而不佻,明朗而安定,既能近赏,又能远看从而达到“远看颜色近看图”的效果。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对蓝色的装饰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蓝色能使人想到清清流水映蓝天的美景,往往与清洁、明净联系在一起。青花瓷以纯洁的蓝白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及笔触线条来描绘和表现对象,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青花瓷的表现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都极为广泛,自然界的一切景象,都能用其独特的蓝白二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15头青花园林咖啡具套装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主要特点是:瓷质细白、釉下蓝色彩绘、幽青可爱、图案洁净素雅、装饰雅俗共赏。由于是釉下彩,色彩永不褪脱。

蓝色:它是最冷的色彩,蓝色非常的纯净,蓝色代表着广阔的天空、深不可测的海洋,表现出寂静、理智、透明等特性;蓝色也是一种忧郁的色彩。浅蓝色类似笛声,悠扬而又明晰,深蓝色像大提琴声,深沉而又动听,深黑色的蓝像低音提琴,那低沉的音色好像有那永远诉说不完的苦闷……

白色:它是属于无色系,但在色光中白色包含着色环上的每一个色彩。白色似无声又有声,它像音乐的休止符,是音乐的组成部分,它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有无尽的延伸。白色象征纯洁、光明、希望、轻快、恬静;白色有时也显得单调空虚,具有不可侵犯的个性,容不得半点污染。

青花瓷犹如周杰伦的歌词中所诉“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青花瓷的端庄浑朴典雅,新彩瓷的精细,粉彩瓷的雅致、柔和,颜色釉瓷的绚烂夺目。而我对青花瓷有着独特的偏爱,传统青花瓷的造型——古雅、精致而灵巧,蓝白相间的装饰手法,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中国纹案,结合着一代代演变过来的优美造型。晶莹如玉的白,青翠幽深的蓝,犹如蓝天白云,如此明朗又幽静。

对于青花瓷我有自己的理解:认为青花与中国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难于写实,易于写意;难于厚重,易于轻灵。“知白守黑”黑在这里由蓝色代替,其中最中国式的美学理论也充分在这里得到彰显。青花这种形式如此与水墨相似,因此,笔墨的情趣也同样是青花的精神所在。“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是我所创作的源泉。

传统青花在此之前的表现方式都莫过于:勾线分水,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青花给我们的感觉永远是轻灵、淡雅,但青花分水后可以出更多的层次,因此就厚重了许多。青花它在表现技法上除了国画之外还可以借鉴现代绘画的技法——油画用笔的堆砌,水彩的通透,版画的结构构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作者是一位能工巧匠,那么他一定能从其他绘画技术中得到灵感,来创作青花瓷,从而使得“青花瓷”这种在西方人眼中看起来古老又有点神秘的陶瓷装饰绘画,赋予新的生命,展现新的活力。

准确的写生能力是创作中的表现,是一种手段和技术,要认真掌握,但不是艺术的终点,不是目的。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写生型的绘画已经不被人们重视,德国诗人席勒说:“大自然即使到现在仍然是燃烧艺术家激情的地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艺术家是大自然的主人、仆人,又是大自然的情人”。现代艺术是表现心灵感受的世界,这里包括哲学的,美学的,生活的全部感受,然后在进入创作阶段,完成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青花瓷,她犹如映照在蓝天的一块池塘,清澈、幽深、明净如一面镜子。但愿我的青花作品能幽静如水,捍卫人心。

白瓷|洁如莲开 悠然之美


白瓷是汉民族传统瓷器。由于它受人们的喜爱,白瓷显现高贵,其用途广泛。白瓷也是画作及烧制色瓷的基础瓷,是五彩瓷等最好的底背基础瓷。白瓷代表未来,它至今在各色瓷中烧制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大。

白瓷茶具

中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

在上海博物馆中珍藏了很多唐代白瓷。这些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而且白度比较高,上了一层透明釉以后,反映出来的颜色很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推崇唐代邢窑白瓷为上品,并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银子一样洁白。

白瓷

白瓷茶具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各种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德化陶瓷的装饰艺术十分精湛,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它在继承发扬刻花、划花和印花等传统的装饰技术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大量使用了堆花、贴花和刻写诗词美语等装饰技法,充分利用德化白瓷质地纯白、杂质少等特点,塑造出各种艺术品而不施任何彩料,成为德化瓷器的艺术特色。其装饰内容多取材于汉族民间生活,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如梅花、玉兰、荷花、八仙、龙凤等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白瓷花瓶

堆贴,是德化白瓷普遍的一种传统装饰手法,也是德化瓷器的艺术特色。堆花是用毛笔蘸泥浆,在器坯外表面按照一定的轮廓或脉络堆画成图案;而贴花足先用模具或捏塑,制成所需的花卉、铺首等部件,经修整以后,用泥浆粘贴丁已修好的器物胎体上。由于贴花纹饰较为清晰,堆花纹饰较模糊.因而在装饰时往往堆贴并用,先堆后贴或以贴补堆,装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感强。其流行纹饰有:梅花、玉兰、荷花、竹松、水仙、牡丹、铺首、八仙、龙鹤、小鹿等等。

白瓷茶壶

白瓷的巅峰瓷为北宋的汝窑。汝窑色卵白,莹润,它的皇宫御用瓷单的白净度是一般白瓷的100倍,十分珍贵。人们曾经这样赞誉过它工艺失传的珍贵度;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有汝窑一片。对它的白净度,国外认为它是中国白的唯一代表。就是现代最白的白瓷也没有超过它;图片资料实在无法显示它的白净度。

邢窑白瓷 天下无贵贱而通之


邢窑白瓷

邢窑白瓷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窑瓷场,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窑址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因唐时地属邢州,故名邢窑。

邢窑除烧造白瓷外,还制青、黑、黄釉瓷等产品。而白瓷亦分粗细两种,邢窑白瓷胎质坚实,胎质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作为护胎釉。尤为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色泽雪白莹润,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邢窑产品器型规整,制作精致,有碗、盘、钵、托子、杯、砚、盒、瓶、壶、罐等,多为日常用品,均少带纹饰,以突显釉质之美,风格朴素淡雅。

邢窑白瓷

从出土文物看来,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瓷是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的白瓷。隋大业四年(608年)的李静训墓,出土了一批白瓷器,胎质洁白,釉面光润,其中的龙柄双边瓶和白瓷龙柄鸡头壶为最精。西安郭家滩隋墓出土的白瓷瓶,姬威墓出土的白瓷盖罐,都是隋白瓷的代表作。隋代白瓷在河南、陕西、河北内丘、安徽亳县都有出土。

邢窑白瓷

据文献记载,广州、四川大邑都曾制作白瓷。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生活在成都,他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芭斋也可怜。短短四句诗,对距成都不远的大邑白瓷概括得十分细致确切。对烧制地点,胎质轻薄坚致,烧结瓷化音质好,釉质细腻洁白,蜀中家喻户晓的社会声誉高,天下无贵贱通用等都描述明白了。唐新修《本草》有白瓷屑广州良的记载。只可惜,广州和大邑至今沿未找到唐代白瓷窑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