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吉州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元时期吉州窑精品瓷器欣赏

宋元时期吉州窑精品瓷器欣赏

吉州窑瓷器鉴别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耀州窑瓷器

2020-03-10

吉州窑瓷器鉴别。

“吉州窑瓷器特展”由上海高悟楼、观叶楼、九砚山房以及江西省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吉安县博物馆、婺源博物馆、樟树市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十余家公私收藏机构共同协办。该展分为“禅茶一味”、“士人逸趣”、“世俗风情”、“法效百工”、“蒙元新象”、“南粤余响”六个单元,共展出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95件(组)及重要标本46件,其中许多珍贵文物属首次亮相,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展览在系统展示吉州窑瓷器工艺之美的同时,通过深入开掘、揭示吉州窑与宋元时期社会文化、宗教生活的深层关系,使观众充分领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非凡创造力,进一步推进吉州窑的研究。

釉下褐花菰蒲鸳鸯纹盒 南宋至元 九砚山房藏

釉下黑花开光鸳鸯蒲荷纹长颈瓶 南宋 江西省博物馆藏

吉州窑位于江西中部的吉安市永和镇。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代始称吉安,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永和镇旧名东昌,吉州窑因州冠名,或以地名为永和窑或东昌窑。该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发展于北宋,南宋时达到鼎盛,元代后期逐渐衰落。吉州窑陶瓷艺术特色鲜明,以具有禅意之美的桑叶盏、别具一格的漏花工艺、夺造化之美的玳瑁釉及质朴秀雅的釉下彩绘等最负盛名。其产品融会禅儒、法效百工、迎合世俗,造型与装饰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宗教、士人与世俗文化等宋元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对宋元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釉下褐花海棠啼莺纹长颈瓶 南宋 吉安市博物馆藏

漏花折枝花纹执壶 南宋 上海私人收藏

吉州窑瓷器中,有一类人们习称的“剪纸漏花梅花纹盏”。此类盏外壁多施黑釉,造型分斗笠盏和弧壁盏两种。刘新园先生认为,此类盏中所谓“梅花”,实为花中禅友—薝葡。薝葡,原产印度,据说释迦牟尼成道时,其背后即有此花。而宋人所称之薝葡,已非印度所产,而是中国化的薝葡,又称栀子花,花瓣六出,与五瓣“梅花”明显不同。吉州窑葡薝纹装饰,除盏以外,还有梅瓶、罐等。

釉下黑花双狮戏毯纹长颈瓶 南宋

釉下黑花开光奔鹿纹盖罐 南宋 江西省博物馆藏

南宋吉州窑瓷器流行梅花纹。其装饰技法,或以釉下彩绘,或以黑地釉绘,或以漏花,或以黑釉漏花、划花、绘画复合手法,装点于各类瓷器之上;构图上,或一枝梅,或梅梢月,或梅竹双清,或梅鹊报喜,体现了南宋吉州窑瓷器特有的文人气韵。一枝梅装饰工艺较为复杂。首先,以漏花工艺形成梅花及主枝干,然后刻出细小枝条,接着以黑彩在花朵上描绘花蕊,最后在花朵部位补一层透明釉入窑烧成。吉州窑瓷器的桃花纹,多为黑釉漏花品种。这件观叶楼所藏黑釉梅瓶,将桃花与折枝梅集于一身,为目前仅见一例。

黑釉酱彩仿剔犀纹梅瓶 南宋 樟树博物馆藏

黑釉刻花卷草纹梅瓶 南宋 宝光艺术藏

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催生了丰富多元的市井文化。虽说宋代是以士人精英文化为代表并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但在市井文化熏染之下,宋代工艺美术不免同时兼具市井文化世俗和功利的特质。吉州窑瓷器装饰当然也不例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吉祥寓意装饰的普遍流行。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被视为祥瑞之物。其既被看做古代君王的瑞征,也被道教视为“寿千岁”之仙兽。在古代俗信中,鹿还是高官之兆。在以科举决定士人命运的宋代,出仕为官成为世俗社会的普遍追求。因“鹿”“禄”谐音,鹿遂被宋人视为“禄”的化身,并受到士人尊崇,这大概就是吉州窑鹿纹流行的真正原因。

玳瑁釉罐 南宋 高梧楼藏

玳瑁釉梅瓶 南宋 高梧楼藏

南宋以来,丰富多彩的织锦、花罗、缬染纹样,对吉州窑装饰影响很大。而金银器、漆器以及龟背、玳瑁等珍稀材料制作的奢侈品,在宫廷和上层社会的流行,更是直接刺激了吉州窑模仿其质感和表面肌理工艺的发展。漆器在宋代属富贵之家的奢侈品,其制作工序复杂,产量非常低。与当时瓷器等工艺品相比,其价格不菲。正因如此,漆器自然成为成本低廉瓷器的追模对象。吉州窑对南宋漆器的模仿,主要是当时比较贵重的剔犀漆器上的花纹。不过,这类纹饰同样流行于南宋银器之上。这一现象,一方面反应了作为宋代奢侈品的金银器同样是吉州窑的追模对象,另也说明南宋各类工艺间的互相仿效已成为普遍的现象。

褐彩开光月影梅梅瓶 江西吉安县博物馆藏

釉下黑花龟背锦纹琮式瓶 吉州窑出土

宋末元初,蒙古军队南下,吉州窑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未遭受大的破坏。在经历了赵宋灭亡的短暂阵痛之后,吉州窑很快恢复了生产,并在大德年间达到了鼎盛,形成了其瓷器生产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元代吉州窑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彩瓷器的大发展。受外族侵入带来审美风尚变化的影响,此时釉下彩瓷器装饰风格变得繁缛细密,纹饰多布满器身,不留丝毫空间,如精工细绘的卷草纹、各种锦地纹、波涛纹,其精细程度甚至超越了南宋。至于波涛纹流行背后的社会原因,从宋邵雍《梦林玄解》卷二十九原·山川条“江海波涛为财富之薮”的记述可知,在当时商品社会追财逐利的背景下,这种波涛纹的设计,或有可能正好迎合了人们普遍渴求财富的期盼。

釉下褐彩海棠啼莺纹梅瓶 南宋 九砚山房藏

釉下黑花银锭锦开光芦塘鸳鸯纹长颈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宋元时期的吉州窑产品沿内陆河流南下,从广州通商口岸销往日本、高丽以及东南亚各国。吉州窑由此影响了南粤地区的陶瓷生产,如广东地区佛山的奇石窑、番禹的南海窑、雷州半岛的海康窑等重要窑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吉州窑釉下彩绘工艺的影响。

编辑推荐

吉州窑精品赏析


吉州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千多年前吉州窑工匠的制作技艺,推动了中国古陶瓷业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为景德镇窑瓷工们成功烧造清新淡雅的青花瓷作好了技术上的支持,进而为元明清瓷业迅速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兴起于五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有七八百年的烧造陶瓷历史。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内,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为吉州,永和镇隶属吉州所辖范围,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 吉州窑是我国古代江西地区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瓷窑,在历史上曾与定窑、磁州窑、钧窑、耀州窑、建窑等窑场齐名。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工艺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类型丰富多彩,被民众广泛使用。宋元时期也是全国重要陶瓷器产品出口地之一,为促进中国和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吉州窑釉色丰富多彩,有黑釉、白釉、青釉、褐釉、绿釉、黄釉、青白釉、花釉、碎纹瓷、青花瓷、仿龙泉瓷和琉璃器等等;装饰工艺有彩绘、刻划花、剔花、印花、剪纸贴花、木叶纹和瓷塑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釉下彩绘和黑釉瓷中的木叶纹、剪纸贴花等独特个性的产品。

南宋吉州窑黑褐地白花莲花纹梅瓶

1955年安徽巢县出土。高29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9.6厘米。瓶小口,外卷,短颈,溜肩,椭圆形腹,矮圈足。黄白色胎,器体轻薄细致,瓶口、颈部施白釉,肩以下为黑褐色,有两道白色弦纹,弦纹以下是黑褐色釉,底足部分有一道较宽的白釉弦纹。 这件梅瓶装饰工艺是釉下彩绘。吉州窑的颜色釉瓷最为人称道的是黑釉、绿釉和釉下彩绘。其釉下彩绘技术在南宋前期已达到了十分娴熟、精致的程度。这件南宋梅瓶可说是南宋吉州永和大窑彩绘顶峰时期扛鼎之作。犹为可贵的是梅瓶彩绘采用了黑褐釉地白花的装饰风格,画意高超,工艺精湛,严谨细腻,丝丝入扣,显示出器宇不凡的珍贵、稀罕的价值。

南宋吉州窑褐彩水波纹枕

高9.4厘米,长28.6厘米,宽11厘米,中腰7.5厘米。长方形,束腰,内空。瓷枕胎米黄色,较致密。 这件枕也属于釉下彩绘瓷,淡薄施白釉,彩绘釉色棕褐雅致、晶莹。枕腰四面呈弧形内凹。枕六面都绘有纹饰,上下两面为水波纹,前后两面绘卷草纹,两端面为花卉纹。六个面相交绘褐彩宽边,形成六个开光,六面三景,各具魅力。枕一端有一直径为1.5厘米的通气孔,孔位于花蕊处,另一端的四角有垫烧痕。 瓷枕在隋唐时期就已多见,也是百姓常用之物。这件釉下褐彩水波纹枕,绘画纤细,布局繁密,造型优美,色彩白褐相间,柔和自然,属南宋时期吉州窑的精品。该瓷枕绘画的水波纹、卷草纹、折枝兰花、开光、宽带纹都是吉州窑较典型的纹样。 吉州窑的釉下彩绘与景德镇窑的元青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釉下彩绘和青花瓷的区别只是在于彩绘颜料成份不同,因而吉州窑釉下彩绘瓷大量的烧造和成熟,为元代景德镇窑清新淡雅的青花瓷出现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元青花装饰构图、纹样,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北宋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

1964年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墓出土。通高32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2.3厘米。上半部盖塑成蹲踞的狮子,狮侧目昂首,尾巴上翘,蹲在莲蓬果上,狮颈部挂有三个铃铛,前足踏彩球,姿态雄健,生动活泼。下部台基塑成一莲花须弥座。莲瓣有的特意不施釉,露出黄白色胎,别有韵味,绿釉肥厚光润,造型和装饰颇具匠心。 绿釉瓷也是吉州窑的大宗商品之一,釉色有深绿、黄绿、淡绿等。吉州窑绿釉具有一定独创的创意或个性特征,如绿釉瓷深剔花,刻划花和印花等,特别是深剔刻装饰工艺显得尤为精彩。这件香薰是一件烧香供奉的用品,呈现以米黄的暖色调,配以绿釉色,工匠采用传统剔刀的剔刻手法,使人们感受到了雕塑的力量,刀峰的味道,吉州窑瓷塑的工艺特征及文化内涵在这件香薰上淋漓尽致体现出来,为研究宋代瓷器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古代瓷器:吉州窑精品赏析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这里曾是古东昌县的县城所在地,属吉州管辖,故称"古州窑"。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产品丰富而精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向往,是我国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名窑遗址之一。

吉州窑黑釉花口盏

唐代晚期是吉州窑的创烧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南宋时期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这些器物多满釉,碗釉色晶莹润泽,开冰裂细纹。元代乳白瓷没有各式碗、碟、高足杯和玉壶春瓶等。高足杯、芒口太平底印花碗、玉壶春瓶和芒口双鱼纹印花碟等,都是元代典型断代器。

吉州窑桑叶盏

吉州窑剪纸贴画长颈瓶

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产品著称,纹样装饰大体有剪纸贴花、彩绘、洒釉、剔花、刻花.划花、木叶贴花和素天目等。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仅见于吉州窑,风格独具,饮誉中外。南宋时生产最为兴盛,产瓷品种很多,有白瓷、青瓷、白釉黑花瓷、花釉瓷等,其中以黑瓷最富特色。吉州窑能烧出一种黑、黄两色混合似玳瑁骨的釉色,称为玳瑁釉,这是其代表产品。在装饰方面,吉州窑别出心裁地运用贴印手法将民间剪纸花样做为纹饰,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

剪纸贴花多运用在碗盏内壁,采用同一样式的剪纸,三点或四点均齐排列,口沿衬以二方连续的带状花边,使画面整体与盏碗轮廓匀称协调。

木叶纹装饰和剪纸贴花一样是吉州窑装饰艺术中的两朵奇范。这种木叶纹多装饰在黑釉碗内,有单片的木叶,有半叶挂于盏边的,也有双叶萱落或三叶散点的。

油滴、兔毫、洒釉等窑变色斑更是黑釉瓷中的名贵品种。据史书记载,宋人斗茶品茶专尚兔毫盏。新近出土的黑釉瓷纹饰有木叶纹、鸾凤纹、鹿树兔毫纹、月梅纹、月竹纹、洒釉芦荻纹、散缀梅花、虎皮斑、剔花填釉折枝梅等。各种窑变色斑犹如云雾、细雨、芦花、玳瑁的甲壳、虎皮的纹斑或青、蓝、绿、紫的火焰,这些异彩缤纷的釉面装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美好的记忆。

吉州窑釉上彩绘如意纹

吉州窑黑釉彩绘瓷多为月光底下的梅树、竹枝、飞蝶或风雪中的芦花,绘画技法洒脱,不受约束,表现出一种文人的写意之风,有含蓄的风味和浓厚的国画意境,开创了釉上彩绘的先河。装饰艺术本源于生活,古吉州窑产品的装饰艺术是劳动人民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探索、借鉴、实践、总结和创新过程中,运用多种装饰艺术手法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巧妙地结合为统一体,相得益彰。

古代瓷器:巩县窑隋唐时期陶瓷精品欣赏


隋巩县窑青釉盘口瓶

隋巩县窑青釉龙柄鸡首壶

隋巩县窑青釉单口净瓶

隋巩县窑白釉杯一对养德堂珍藏旧藏纽约苏富比2015年

隋巩县窑白釉盖罐奉文堂旧藏香港邦瀚斯2014年

隋巩县窑白釉高足盘浦上苍穹堂东京蓝理捷,J.J.LALLYCO,纽约

隋/初唐巩县窑白釉辟雍砚安思远旧藏纽约佳士得2015年

隋/初唐巩县窑白釉长颈瓶奉文堂旧藏香港邦瀚斯2014年

隋/初唐巩县窑白釉灯台宝源堂香港1995年8月27日养德堂珍藏,香港佳士得《古今》专场,2015年

隋/初唐巩县窑白釉梅瓶购于香港国际古玩展

初唐巩县窑白釉象形胡人灯一对古城香港

初唐巩县窑白釉螭龙烛台

初唐巩县窑白釉双龙柄瓶

唐巩县窑白釉高足炉

中晚唐巩县窑白釉双口净瓶中华古美术,香港

中晚唐巩县窑白釉葵口渣斗

唐巩县窑外黑里白釉钵展览:《知白守黑-北方黑釉瓷精品文物展》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2016年

唐巩县窑外黑里白釉茶铛

唐巩县窑三彩罐CHRISTIANDEYDIER,巴黎

唐巩县窑三彩宝相花纹三足盘香港藏家旧藏

唐巩县窑三彩白地蓝斑罐养德堂珍藏入藏于1985年以前香港佳士得《古今》专场,2015年

展览: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八代陶瓷精品展》,台北,1987,图录21页

著录:谭旦冏,《中国陶瓷史》,上册,台北,1985年,81页

晚唐巩县窑三彩龙柄龙首壶

晚唐巩县窑黄绿釉瓜棱执壶安思远私人珍藏,纽约佳士得,2015

中晚唐巩县窑黄釉花口执壶

五代/北宋巩县窑绿釉兽足贴花炉

唐巩县窑黄釉绞胎三足盘

中晚唐巩县窑黄釉绞胎梅瓶

晚唐巩县窑绿釉绞胎枕

唐巩县窑三彩女立俑古城香港

唐巩县窑三彩骆驼及牵驼胡俑

唐巩县窑黄釉白斑马

巩县窑创烧于汉,兴于隋唐,衰于宋金,窑址主要分布在泗水河两岸的村落。近年来,随着巩义市东区的扩建,一个极其重要的窑址北官庄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北官庄地区很可能是隋代巩县窑高级白瓷的烧造地。巩县隋白瓷是皇家贵族以及高等级寺院所使用的器物,造型简约,温润如玉,是中国白瓷的一个高峰,惜烧造时间很短,遂成千古绝唱。巩县窑三彩用巩县特有的瓷土作胎,俗称白钢胎,成型与修胎细致规矩,施釉技法丰富多样,釉色鲜明玻璃质感强,明艳灿烂,尽显大唐的安富与尊荣。在巩县窑精细白瓷与三彩工艺基础上孕育出的唐青花,是青花鼻祖,开启中国陶瓷史后半部六百年华章。巩县窑还烧造绞胎、黑釉瓷、青瓷等不同品种。可以说,巩县窑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窑口,在隋唐时期,能同时拥有最优秀的白瓷、最华丽的三彩、最别致的绞胎器,最新颖的唐青花的窑口,非巩县窑莫属。

巩县窑隋唐时期陶瓷精品欣赏


隋 巩县窑青釉盘口瓶

隋 巩县窑青釉龙柄鸡首壶

隋 巩县窑青釉单口净瓶

隋 巩县窑白釉杯一对 养德堂珍藏旧藏 纽约苏富比 2015年

隋 巩县窑白釉盖罐 奉文堂旧藏 香港邦瀚斯 2014年

隋 巩县窑白釉高足盘 浦上苍穹堂 东京 蓝理捷,J. J. LALLY & CO, 纽约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辟雍砚 安思远旧藏 纽约佳士得 2015年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长颈瓶 奉文堂旧藏 香港邦瀚斯 2014年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灯台 宝源堂 香港 1995年8月27日 养德堂珍藏,香港佳士得《古今》专场,2015年

隋/初唐 巩县窑白釉梅瓶 购于香港国际古玩展

初唐 巩县窑白釉象形胡人灯一对 古城 香港

初唐 巩县窑白釉螭龙烛台

初唐 巩县窑白釉双龙柄瓶

唐 巩县窑白釉高足炉

中晚唐 巩县窑白釉双口净瓶 中华古美术,香港

中晚唐 巩县窑白釉葵口渣斗

唐 巩县窑外黑里白釉钵 展览:《知白守黑-北方黑釉瓷精品文物展》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2016年

唐 巩县窑外黑里白釉茶铛

唐 巩县窑三彩罐 CHRISTIAN DEYDIER, 巴黎

唐 巩县窑三彩宝相花纹三足盘 香港藏家旧藏

唐 巩县窑三彩白地蓝斑罐 养德堂珍藏 入藏于1985年以前 香港佳士得《古今》专场,2015年

展览: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国八代陶瓷精品展》,台北,1987,图录21页

著录:谭旦冏,《中国陶瓷史》,上册,台北,1985年,81页

晚唐 巩县窑三彩龙柄龙首壶

晚唐 巩县窑黄绿釉瓜棱执壶 安思远私人珍藏,纽约佳士得,2015

中晚唐 巩县窑黄釉花口执壶

五代/北宋 巩县窑绿釉兽足贴花炉

唐 巩县窑黄釉绞胎三足盘

中晚唐 巩县窑黄釉绞胎梅瓶

晚唐 巩县窑绿釉绞胎枕

唐 巩县窑三彩女立俑 古城 香港

唐 巩县窑三彩骆驼及牵驼胡俑

唐 巩县窑黄釉白斑马

巩县窑创烧于汉,兴于隋唐,衰于宋金,窑址主要分布在泗水河两岸的村落。近年来,随着巩义市东区的扩建,一个极其重要的窑址——北官庄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北官庄地区很可能是隋代巩县窑高级白瓷的烧造地。巩县隋白瓷是皇家贵族以及高等级寺院所使用的器物,造型简约,温润如玉,是中国白瓷的一个高峰,惜烧造时间很短,遂成千古绝唱。巩县窑三彩用巩县特有的瓷土作胎,俗称白钢胎,成型与修胎细致规矩,施釉技法丰富多样,釉色鲜明玻璃质感强,明艳灿烂,尽显大唐的安富与尊荣。在巩县窑精细白瓷与三彩工艺基础上孕育出的唐青花,是青花鼻祖,开启中国陶瓷史后半部六百年华章。巩县窑还烧造绞胎、黑釉瓷、青瓷等不同品种。可以说,巩县窑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窑口,在隋唐时期,能同时拥有最优秀的白瓷、最华丽的三彩、最别致的绞胎器,最新颖的唐青花的窑口,非巩县窑莫属。

古代瓷器:宋元龙泉窑精品赏析


青瓷之美,当推龙泉窑。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纵观两宋和元朝龙泉窑青瓷,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南宋和元朝,每一件器物都设计精妙,匠心独运,造型端庄秀丽,釉色温润如玉。即使露胎,出筋,也刻意为之,做到一丝不苟,从不经意中见深意。造型与装饰,露胎与釉色,互为关联,自然流畅,妙然天成,表现了一代匠师高超的艺术造诣,如一首大气磅礴的古典韵律诗。

宋代龙泉窑长颈瓶

宋元龙泉窑刻蕉叶纹尊

宋代龙泉窑刻莲瓣纹盖缸

南宋龙泉纸槌瓶

南宋龙泉堆塑龙虎纹盖瓶

宋元八卦纹三足炉

南宋龙泉弦纹长颈瓶

南宋龙泉刻莲瓣纹碗

南宋龙泉鬲式炉

南宋龙泉鬲式炉

宋元龙泉琮式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