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青州博物馆藏鸡首壶

青州博物馆藏鸡首壶

古代瓷器壶 鸡油黄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毒酒子母壶

2020-10-29

古代瓷器壶。

1.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鸡首壶及其底部 1985年9月青州市五里镇涝埠村出土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是指雕塑鸡头为装饰或以鸡头作为壶嘴的瓷壶。为酒具,又作盛水器。烧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其前身乃盘口双系壶,为南方越窑所首创。在南北朝时期有进一步发展,形体趋向高大,流行龙形执柄。隋代的鸡首壶以壶体修长、鸡头雕塑逼真著称。入唐以后,鸡首壶逐渐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多件鸡首壶,介绍于下,供大家共赏。

东晋德清窑黑釉盘口鸡首壶(图1) 1985年9月青州市五里镇涝埠村出土。口径10厘米,高28.6厘米,底径13厘米。盘口,圆唇,束颈,广肩,鼓腹,平底。肩饰对称桥形系,肩一侧贴塑直颈高冠的鸡头为流,似在引吭而歌。另一侧贴塑引颈俯首口衔盘口的龙柄。通体施黑釉不及底,底部露胎,胎体厚重,釉色漆黑。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壶虽鸡头神形毕肖,但不通壶腹,不能倾注,为闭口者,纯为装饰,是用于陪葬的明器。

该黑釉盘口鸡首壶,圆阔的形体,配以鸡首流与龙柄,整个造型匀称、自然,器身弧线与折线的有机结合,更增添挺拔中见柔和的韵律美。用黑釉遮体,更显得高雅,是东晋德清窑鸡首壶中的一件珍品。黑釉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瓷业生产中的新品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是在青瓷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颜色釉瓷。它的烧制成功,突破了单一的青釉传统,丰富了瓷釉装饰。魏晋南北朝瓷器中,黑釉者较少,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的是东晋德清窑。

2. 南朝越窑青釉盘口鸡首壶及其底部 青州市益都中心医院出土

南朝越窑青釉盘口鸡首壶(图2) 青州市益都中心医院出土。口径9厘米,高25厘米,底径10厘米。盘口,细颈,肩部一侧有一对并列鸡头作流,鸡头的刻划惟妙惟肖,作昂首状。另一侧用双股泥条塑龙头把手,龙头仅具轮廓,龙口衔盘。流与把之间的肩部装饰对称的桥形方系。腹部略显瘦长,下腹部微内敛,平底。通体施豆青釉,釉色温润。此壶的鸡头流为闭口者,亦为明器。从这件壶的造型、釉色来看,应为南方越窑的产品。为国家二级文物。

“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在社会大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和发展,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期望。鸡首壶器形演变大致为:器形由小到大,由矮到高;盘口由小变大,颈由短变长;鸡首由实心到空心,鸡尾由装饰变为实用把手。鸡首壶的流有张口、闭口的分别,张口者数量较少,可以实用。

3. 唐长沙窑青釉斑彩鸡壶及其底部 从青州古董商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

唐长沙窑青釉斑彩鸡壶(图3) 1965年从青州古董商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壶嘴作仰头张口鸡头状。壶身对称贴塑绿彩鸡翅,肩部挂釉下绿、褐斑彩,壶把捏塑成外卷的尾巴,壶腹分割成瓜棱形,整体施青釉未及底部。造型像一只引颈高叫的雄鸡,比较罕见。

从整体上看,此壶在鸡头、鸡尾的处理上极富想象力。肩部挂10多条釉下绿、褐斑彩,为唐代长沙窑的典型装饰手法。肩部的系消失,由两翼写实贴塑的绿彩鸡翅替代,竹刀刻划的鸡翅栩栩如生。长沙窑是唐代湖南长沙地区的一个重要窑场,其窑址位于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始烧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为南方的一处青瓷窑场。经考证此壶是唐代饮茶用壶,弥足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故宫精美的陶瓷鸡首壶


鸡首壶是北方陶瓷的经典器形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鸡头壶瓷器造型了。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使其首尾相呼应,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纯系装饰。东晋时,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得细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

仿定窑白釉天鸡尊,清乾隆,通高24cm。故宫博物院藏。

天鸡昂首引颈,背驮撇口尊。通体白釉刻花装饰,鸡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画细腻,将雄鸡气宇轩昂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鸡为传说中的神鸟,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时期造办处曾制作不同质地的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掐丝珐琅天鸡尊

掐丝珐琅天鸡尊,清乾隆,通高18.9cm,身长13.4cm,口径4.5cm。

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双翅扬起贴于尊身,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卷,尾羽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螭耳尊椭圆体,撇口,螭耳镀金。天鸡胸前贴饰片状彩云,中间嵌长方形铜镀金片,其上阴刻“乾隆年制”单行楷书款。整器以红铜作胎体,掐丝花纹内填入珐琅彩釉,露铜处镀金。天鸡身上随形作出羽毛状饰纹,尊表面饰缠枝莲纹。

天鸡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由来已久,具有吉祥之意,但其具体形象的塑造则在清代乾隆朝才开始成熟。乾隆时期造办处曾以不同的工艺制造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此天鸡尊器形优美,形象生动,色彩富丽,镀金辉煌,透露着一种之感,体现了乾隆时期珐琅制作工艺的精湛水平。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清乾隆,高18.3cm,口径2.3cm。

花浇呈天鸡形,昂首直立,长尾垂地,背驮一个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水口。花浇通体施东青釉,鸡身遍体以金彩描绘羽翼,瓶体上以金彩描绘蕉叶与螭龙纹。

天鸡是一种祥瑞的神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此花浇是一件清代宫廷的传世器皿,器形小巧精致,描金一丝不苟,体现出皇家用器的高贵大气。此器既可用来浇花,又可作为陈设器摆放于殿堂中,将实用性与观赏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白釉刻花鸡冠壶

白釉刻花鸡冠壶,辽,通高26.4cm,足径7.4cm。

此壶扁圆形,短流,肩上有一提梁,圈足。通体施白釉,壶身两面刻花叶纹。此器朴素粗犷的风格反映了游牧民族豪放的气质。

鸡冠壶始见于辽代。契丹族入主北方建立大辽国后,将惯用的皮囊改变成瓷器,早期的瓷壶提手部分形似鸡冠并有系绳的穿孔,故名鸡冠壶,此种器形保留了游牧民族生活用品的特色。后来穿孔逐渐演变成提梁,体现了契丹工匠在制瓷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

鸡首壶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西晋时期的越窑工匠们创制了鸡首壶,此壶因鸡首形装饰在壶口而得名。

在东晋时期,鸡首的实用性渐渐大于原本的装饰性。鸡首变成了出水口,和壶腹相连接。直到唐朝时期,工匠们创制的执壶更加方便,鸡首壶渐渐被其取代,慢慢走向衰亡。

在中国“鸡”是“吉”的谐音字。说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家禽,大多数人应该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鸡,最早开始养鸡的国家正是中国,因此鸡在很久以前就和炎黄子孙的生活紧密相连。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就曾经发现家鸡的祖先原鸡的骨头,汉代文人也将鸡称作“德禽”,考古专家们在西晋和东晋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很多陶瓷鸡和鸡窝,由此可见,鸡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的印迹并不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最受人们的喜爱,在那个年代里,制瓷产业正在大力发展,与此同时战争祸乱也接连不断,原本居住在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们络绎不绝地逃往南方避难,南方地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方地区制瓷行业的兴盛,带动了北方制瓷行业的发展,预示中国的制瓷业出现了两大系统——南方瓷系和北方瓷系,它们彼此相辅相成。这件壶之所以能被人们延用几百年时间,主要是因为老百姓们在那个社会时局动荡的岁月里,对安详生活有着深深的期盼和向往。

鸡首壶大多都出自于越窑和瓯窑,鸡首壶的器型和盘口壶比较接近,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鸡尾壶肩处一边设鸡首,而另外一边装饰鸡尾,前后相互呼应。鸡首的样式具体可以分为空心和失信,空心的鸡首一般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而实心的鸡首仅仅只具有装饰性,三国末期的时候,制瓷业比较衰落,因此在这个时期生产的器皿非常少。而到了西晋时期,制瓷行业发展很快,鸡首壶的壶身和壶颈非常短,鸡首大多都是没有脖颈的,鸡尾非常小。东晋时期的鸡首壶的壶体就要高一些,鸡首也有所变化,添上颈部,去掉鸡尾。

青釉瓷器是我国瓷器的鼻祖,而白釉瓷器正是在青釉瓷器发展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根据专家对范粹墓考证,我国白瓷雏形最早出现在北朝后期,但是真正烧制成功的白瓷出现在隋朝,李静训墓就出土了十七件瓷器,其中有六件瓷器都是白瓷。因此,制瓷工匠们在有些隋朝时期的鸡首壶上施以白釉。总而言之,鸡首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紧跟时代的潮流,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创新的。

东晋德清窑褐釉鸡首壶


镇江处于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道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六朝时期,已开凿了京口河道,使原有的丹徒水道东通吴会,北接大江,东入海。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使其发展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转之地。

德清窑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端,以生产黑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的胎多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据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德清的火烧山、亭址桥等发现了西周到战国的大量的原始瓷窑,证明这一带是中国原始瓷主要发源地和制瓷中心。

东晋时期出土的德清窑瓷器不多,常见器物有壶、罐、盘等。镇江市阳彭山东晋墓出土的1件褐釉鸡首壶(图1),高17、口径7、底径11厘米。浅盘口,口微侈,细颈,溜肩,鼓腹,平底(图2)。肩部设对称的桥形系,一端塑鸡首,引颈高冠,对称处为把手,上端衔接盘口,下端贴于上腹。全器施褐釉,釉层光亮。德清窑的褐釉瓷打破了以往青釉单调的格局,以黑色如漆,釉光闪亮,受到人们的青睐。鸡首壶于三国吴晚期出现,鸡头为实心,无颈,在对称处堆贴鸡尾;东晋时壶身变高,鸡头为空心,无颈变有颈,且细颈高冠,对称处饰一把手。

鸡首壶一名是现代人的叫法,东晋时这种器物不叫鸡首壶。1972年在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1件鸡首壶,器底部刻有“罂主姓黄名齐之”,得知此器东晋时称“罂”。罂在汉时已有,王充《论衡·遣告》:“酿酒于罂,烹肉于鼎。”说明鸡首壶为酒器。

淮安市博物馆藏清代官窑瓷器赏析


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收藏有十余件清代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原先收藏于北平文物陈列所,后来几经辗转,由南京博物院调拨给淮安市博物馆。这批官窑瓷器主要由康熙、雍正、乾隆朝生产,这正是清朝官窑陶瓷生产的顶峰时期,也是我国制瓷工艺史上的一个高峰,无论是造型、釉色、彩绘、制作工艺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准。

清康熙青花云鹤八卦瓷碗

清康熙青花云鹤八卦瓷碗

此碗口径14.1厘米,底径5.5厘米,高7.2厘米。碗外壁腹中部绘一圈伏羲八卦方位图,分别是乾、兑、坤、离、巽、震、艮、坎八个卦象,其中间以四只翔鹤和四朵袅袅上升的云气纹。碗腹下边绘一圈海水,八座仙山由海底涌出。碗心描画团花海水纹。圈足内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双圈。

康熙青花即一般所说的翠毛蓝,发色十分鲜艳,有浓翠的感觉,浓淡深浅层次丰富。翠毛蓝只出现在康熙朝青花瓷上,被誉为青花中的神品。

清雍正霁红瓷盘

此盘口径20.7厘米,底径13厘米,高4.5厘米。盘内外施深红色釉。圈足内挂白釉,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

康熙时期名重一时的郎窑红和豇豆红,到了雍正朝已趋没落,但传统的高温铜红釉霁红仍在烧造。该盘继承了郎窑红的一些特点,如色泽深艳,如牛血一般,口沿有被称为“灯草边”的白线,体现了“脱口垂足郎不流”。釉色是一种失透深沉的红釉,呈色均匀,釉如橘皮。霁红与郎窑红、豇豆红都是利用铜作为着色剂,在1300℃的高温中,利用还原气氛烧成。霁红的烧造主要在雍正、乾隆两朝,产量大,制作精美。

清乾隆白地绿彩云龙纹瓷盘

此盘口径18厘米,底径10.5厘米,高4.5厘米。此盘系二次烧成,先通体施白釉,烧成后,以黑料画线描稿,后在线内填绿彩。盘心画一团龙,左边画一龙珠,空白处满绘云气纹。龙造型遒健,神态凶猛,令人望而生畏。盘外壁绘两条虬龙,身体舒展,五爪张开,劲健有力。二龙首尾相顾,形成二龙戏珠的纹样。外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方章款。整体器型端庄优美,纹饰绘制精美工整,彩料纯正。

清康熙黄地绿彩云龙纹瓷碟

此碟口径12.5厘米,底径7.5厘米,高3厘米。花口,矮圈足。瓷碟内心阴线刻画一五爪龙,身躯四肢伸展,空白处饰花草云纹。值得一提的是,龙的神态显得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在历代龙纹形象中比较少见,与内壁刻绘的体态矫健、怒目叱咤的两条虬龙形成强烈对比。外壁饰七朵折枝花卉,圈足内青花双圈,底款“大清康熙年制”。

黄地绿彩是低温色釉釉上彩品种之一,明永乐朝创烧,一直沿用至清朝,为明、清两代的传统品种。以黄色釉为地,用绿色在锥刻好的暗纹上施以彩绘,这种装饰方法在盘、碗上较为常见。

清乾隆黄地绿彩云龙纹瓷碗

此碗口径14.1厘米,底径6厘米,高7厘米。碗内外施黄釉,圈足内施白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方款。碗心线刻一龙,上施绿釉,龙四肢伸展,张牙舞爪,云气纹置于空隙处,在有限圆形空间内形象密集,与碗内大部空白形成疏密对比,达到一种视觉上的均衡。碗外腹部阴线刻四组团龙和四组云气纹。龙身弯曲成圆形,四足及龙头皆在圈内,一珠在圈口处形成闭合圈。碗下部装饰一圈宽边如意纹。釉色莹润可人,温润典雅,一派皇家气象。

清康熙素三彩瓷碗

清康熙素三彩瓷碗

此碗口径12.5厘米,底径5.5厘米,高5.5厘米。碗内外大量施绿釉,其中间以黄、茄、白釉,各釉色发色明晰,又衔接自然,水乳交融。圈足内施白釉,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

此碗为康熙朝素三彩中难得的一件精品。康熙朝生产的素三彩有两个著名的品种:墨地三彩和虎皮三彩。其中的“虎皮三彩”据《陶雅》云:“以茄、黄、绿三色晕成彩斑,曰虎皮斑也……”其釉面由黄、绿、紫、白色斑块渐次浸晕而成,如同班驳的虎皮,因此称为“虎皮三彩”,传世器物以碗居多,官窑器外底多署六字款。康熙素三彩在清末民初曾被大量仿制,真器釉色薄而润,色斑衔接自然;仿品釉色不正,色斑生硬呆板。

清乾隆斗彩暗八仙瓷盘

此盘口径20厘米,底径10.5厘米,高5.3厘米。盘外壁满绘缠枝花纹,盘底为“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六字方章款。盘中心绘一顺时针法轮,圈内对着法轮两两相对分别绘四对寿桃和菊花。内壁绘道教中八仙手中所持的八种法器,依次是汉钟离的扇、吕洞宾的剑、张果老的鱼鼓、曹国舅的玉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箫、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俗称“暗八仙”。盘外壁则满绘缠枝花卉纹四对,圈足外围一圈绘吉祥如意纹。整个图案体现了福乐长寿、花开万年、循环往复、绵延不绝的寓意。釉下青花勾勒线条流畅,釉上五彩设色淡雅清爽,釉色透明莹润。

清嘉庆粉彩花卉瓷碗

此碗口径10.8厘米,底径4.5厘米,高6厘米。胎骨洁白,釉水白中显青,给人以晶莹玉润之感。圈足较高,内施白釉,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方款。以粉彩绘过墙折枝花卉图。外壁疏密有致地满绘三棵竹子和一株癞葡萄(别名金铃子),癞葡萄沿竹干攀援而上,在碗腹部蔓延开来,其中部分越过碗口(俗称“过墙”)。所绘青青翠竹,亭亭玉立。碗内外分别绘一彩蝶。画面发色鲜艳,叶、花、蝶用不同颜色在玻璃白上晕染,体现出丰富的层次,极具艺术美感。

粉彩是清初创制的釉上彩新品种,康熙时比较粗糙,至雍正时达到极高的水准,乾隆时色底品种更多,花纹趋繁缛,到嘉庆前期,保留了乾隆瓷遗风,生产的粉彩还有一些精品。

清乾隆素三彩葫芦形贴花龙纹小瓷瓶

清乾隆素三彩葫芦形贴花龙纹小瓷瓶(一对)

瓶口径1.6厘米,底径3.6厘米,高13.2厘米。瓶身以青绿色暗刻纹为背景,浅浮雕三条龙和云、水,分别施以黄、蓝、紫色,清新淡雅。表现手法以堆塑为主,辅以阴线刻划。在不大的器物表面雕划多样纹饰,工艺严谨,技法多样,但繁而不乱,主次分明。

素三彩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素三彩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素三彩瓷其实并不限于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表示多数。之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素三彩”中的“素”可以归结为两种含意:一是使用“素胎”(又称“素烧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一是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之说,素三彩所用色釉以素色为主,故名。

辽阳博物馆藏古朝鲜瓷器鉴赏


讯朝鲜半岛与我国毗邻,自汉唐以来,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传入中国文化。朝鲜李朝时期的粉青砂器和白瓷最具代表,后期出现的“青花瓷器”虽没有中国青花精美,但也独具特色。

原标题:辽阳博物馆藏古朝鲜瓷器鉴赏

朝鲜半岛与我国毗邻,自汉唐以来,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传入中国文化。宋元时期,中朝两国交流更为广泛深入,我国的制瓷技术也因此首先传入朝鲜。朝鲜陶瓷的产生、发展深受中国陶瓷烧造技术的影响。朝鲜的高丽青瓷早期以越窑青瓷的窑业技术为基础,后期高丽工匠逐渐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独创出闻名遐迩的“象嵌青瓷”。朝鲜李朝时期的粉青砂器和白瓷最具代表,后期出现的“青花瓷器”虽没有中国青花精美,但也独具特色。

辽阳,元代作为辽阳行省治所、明代作为辽东都司治所、后金作为都城“东京城”所在地,一直以来为朝鲜入中朝贡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驿站,因此在辽阳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朝鲜瓷器。辽阳博物馆收藏了多件高丽青瓷、李朝瓷器,这些瓷器品相完整,造型纹饰精美,值得一一赏析。

高丽青瓷

高丽青瓷是专指朝鲜半岛高丽时期(918—1392),在全罗南道康津郡地区及全罗北道扶安郡地区生产的、传承中国越窑柴烧龙窑工艺技术,采用本地瓷石原料烧造的青瓷。

高丽青瓷产生于9世纪末或10世纪初。早期的高丽青瓷是一种灰青釉系的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尚属粗青瓷。到了10世纪中叶,高丽工匠在全盘继承中国越窑青瓷的制瓷工艺基础上,开始利用本地的瓷石、石灰为原料配制胎、釉,完成了陶器向瓷器的转变。到了12世纪初至13世纪中叶,高丽青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两个鼎盛期,即前期以纯青瓷“翡色青瓷”为代表的全盛期和以“象嵌青瓷”为代表的鼎盛期。

“翡色青瓷”是指其釉色青翠靓丽,釉面透亮的一种纯青色瓷器。其中“翡色”之“翡”并非汉语词典中解释的“是一种粉红色”,而是一种美丽清澈的青色。成书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由出使高丽的宋臣徐兢写下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这样的记载:“陶尊,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以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

“象嵌青瓷”被我国称之为“镶嵌青瓷”,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象嵌”是高丽所特有的青瓷装饰技法,是在青釉瓷器的釉下显现出黑白两色纹样的装饰效果,其工艺核心是“刻”、“填”技术,而与“镶嵌”工艺无关,故“镶嵌青瓷”名不符实。其具体的制作工艺是:先在成型的瓷胎上,按上刻有纹饰的模具或用木竹铁等工具刻画出图案线条,再用黑白两色土料(其质料应该是化妆土一类的物质)填充花纹图案,然后刮去填充化妆土时溢出刻划阴地纹以外的部分,经过素烧再施青釉高温烧成。“高丽象嵌青瓷”的釉色青绿清晰、黑白花纹线条柔美,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装饰效果鲜明美丽,风格沉静优美,具有典雅的艺术气质,被誉为朝鲜的瓷中之宝。

青瓷嵌菊花纹碗

资料图

青瓷嵌菊花纹碗(图1),1972年4月出土于辽阳北园6号墓。碗通高5.5、口径8.6、足径4厘米。口微敛,口沿有部分残损,深腹,圈足,器底有三个支烧痕迹。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灰。胎体质地较粗,胎呈灰色,碗内外布满细小的开片。在该碗外壁口沿饰白色几何纹饰一周,腹部以白色化妆土点染黑粉,嵌三朵白色折枝团菊花纹饰,内壁则无纹饰。

该碗的形态与中国宋代定窑、景德镇窑中常见的淡雅姿态相似,而碗口缘部的柔和处理则表现出了独特的高丽风格。从12世纪,高丽的匠人们开始在青瓷装饰上使用象嵌技法,起初就像这只碗表现出来的那样,只是尝试性地在口缘等部分位置上使用。从纹饰看还留有阴刻的痕迹,碗的内壁基本没有纹饰,外壁也只雕绘一些简单纹饰。青釉底下的白色化妆土略微有些伏翘,这些特征表明当时的象嵌技法还不够娴熟。

朝鲜半岛与我国毗邻,自汉唐以来,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传入中国文化。朝鲜李朝时期的粉青砂器和白瓷最具代表,后期出现的“青花瓷器”虽没有中国青花精美,但也独具特色。

青瓷嵌荔枝纹碗

资料图

青瓷嵌荔枝纹碗(图2),1976年出土于辽阳市庞夹河1号墓。该碗通高9、口径19、底径6.9厘米。器口微敛、壁外敞,腹斜直内收,圈足,碗底明显下凹,内有三个支烧痕迹。该碗通体施青釉,釉质润泽,釉下嵌以白色化妆土点染黑粉纹饰。内外口沿均饰卷草纹。内壁釉下白粉嵌四组折枝荔枝纹,中间饰折枝菊花一朵(图3)。器外壁嵌四个圆形开光,内刻填白色团菊花图案,开光间隔处,满饰卷草窝叶纹。在靠近底边部位,等距间隔嵌有四小朵对称的折枝菊花。整个器物造型丰满,纹饰精美雅致。

青瓷嵌菊花纹盒

资料图

青瓷嵌菊花纹盒(图4),1971年9月出土于辽阳市北园5号墓。该盒通高3.5、口径8.3、足径5厘米。此盒用来盛装化妆用品。该器分为盖和盒两部分,盖与盒口以子母口相扣合后呈扁圆形。该器胎体厚重,直壁,浅圈足,足内有三个支烧痕迹。内外施青釉,釉下纹饰以黑白色化妆土镶嵌。器盖平顶中心刻圆形开光,内嵌三朵白色团菊花纹,外围一周绕菊花图案,在器物肩部,两对双线开光之间,精心刻制了呈同心圆形的串珠图案,上下口沿相接处均环雕变形的唐草纹。器内饰青釉,无纹饰。盒与盖接触的地方和台脚的部分挂釉。此器造型规整,纹饰密而不乱,代表高丽象嵌青瓷较高水平。

朝鲜半岛与我国毗邻,自汉唐以来,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传入中国文化。朝鲜李朝时期的粉青砂器和白瓷最具代表,后期出现的“青花瓷器”虽没有中国青花精美,但也独具特色。

青瓷嵌菊花纹枕

资料图

青瓷嵌菊花纹枕(图5),1964年出土于辽阳县兰家乡石灰窑村。该枕呈长方束腰形,长17.4、宽11.4、高10、束腰处高9厘米,重1512克,为国家一级文物。胎呈灰色,通体施青釉,枕端一侧有四个支烧痕迹,釉面个别部位失亮。釉下纹饰主要以白色化妆土镶嵌,偶加黑粉点染。瓷枕六面均以白粉嵌成双线边框,且互不连接。瓷枕头上下面中心刻双线圆形开光,内饰一朵白色折枝菊花纹,开光外两侧并列刻有三朵折枝菊花图案,四角刻双弧线,均用白粉填嵌,内嵌单菊花纹。枕前后壁满刻卷草窝叶纹饰。枕两端各有一圆气孔,外绕双线同心圆,四角各嵌折枝菊花一朵。从瓷枕的纹饰、造型、胎釉等方面分析,为高丽中期象嵌青瓷工艺较高水平的代表作,与之相似的瓷枕在韩国也有发现。

李朝瓷器

李朝(1392—1910)瓷器继承并发展了高丽瓷器的生产技术,还创烧了粉青砂器、白瓷、青花、黑釉、灰釉、泥釉等多种品类,其中以粉青砂器和白瓷最为突出,最引人注目。

李朝前期,陶瓷的代表性产品是粉青砂器。粉青砂器是“粉妆灰青釉砂器”的简称,产生于高丽末期。粉青砂器并不是简单延续了高丽青瓷的生产技术,而是根据这一时期的爱好需求有新的变化。其器胎呈灰色或灰黑色,上白色化妆土进行装饰,再施一层淡灰青釉或透明釉烧制而成,釉色中略带淡茶或淡黄色调(图7)。根据在白色化妆土上施用的不同的装饰手法,粉青砂器可分为镶嵌与印花粉青、划花与剔地粉青、铁绘粉青等种类。“壬辰之乱”(1592—1598)以后,前期盛产的粉青砂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白瓷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大行其道,成为主流产品。白瓷和粉青砂器的器型、釉色、纹样都有所不同,以后逐渐演变出青花、铁砂、辰砂等几种新式瓷器。其中值得称赞的为李朝青花瓷器。

李朝的青花最初使用的青料是从中国输入的回青,因青料价格昂贵,故产品数量稀少。早期李朝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多效仿中国的明代青花瓷器,据《慵斋丛话》载:“世宗朝御器专用白瓷,至世祖朝杂用彩绘,求回青于中国,画樽、杯、觞,与中国无异。”带有铭文“弘治二年”(1489)的“松竹子梅纹梅瓶”,是现存最早的李朝青花瓷,其器型、胎釉、器边纹饰及绘画风格,与中国明代永宣青花难分伯仲。15世纪晚期,在朝鲜全罗南道的顺天、平安南道的成川等地相继发现类似回青的颜料,李朝的工匠开始用本地的青料烧制青花瓷,不过烧制出的青花色调偏蓝黑,所画图案也很草率。到18世纪中晚期的英祖和正祖时,由于朝鲜青花颜料的大量发现,官窑及各地民窑都烧造了大量的青花瓷器,过去只有王室、士大夫才能享用的青花瓷器才得以在民间推广。此时的青花产品沉静而质朴,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国影响,表现出朝鲜的民族情调。青花器物造型多带棱角(如方形、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口沿变得薄巧了。以淡雅的蓝色和轻灵的用笔所画的“梅、兰、竹、菊”和“潇湘八景”等山水,散发出一种朴素、飘逸的意境,开拓出李朝时代独特的审美领域。

李朝后期的青花瓷器,日常生活的饮用器具增多,造型更敦实厚重,画风亦趋多样化。纹样也超越“四君子”和山水的范畴,出现莲花、牡丹、松树、虎鹤、瑞兽、吉祥文字等反映平民世俗情感的新图样。装饰图案并不只拘于一隅而几乎布满整个器壁,表现了朝鲜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美的热爱与祈望。

朝鲜半岛与我国毗邻,自汉唐以来,就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与我国往来并传入中国文化。朝鲜李朝时期的粉青砂器和白瓷最具代表,后期出现的“青花瓷器”虽没有中国青花精美,但也独具特色。

青花铁砂松虎纹罐(图8、9),该器高31.1、腹径20.4、口径10.4、底径12.5厘米。直口宽肩,腹部以下内收,下腹较瘦,底部外展,圈足微外撇,底为二层台式,造型平稳。白瓷胎,施青白釉,釉面泛灰青色,器身布满细小开片。先以青花描画远山近松和立于山坡上的猛虎,再用铁砂、褐彩点染山间草木丛林、树干松枝和猛虎的斑纹。罐身一面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立于山坡之上,树顶枝叶繁密枝干盘曲嶙峋;一面绘高山猛虎,远处高山层峦叠嶂,近处一猛虎展身回首,二目圆睁,环视四野,鬃毛斑纹尽显,虎口张开有气吞山河之势。该器应为李朝晚期制品。辽阳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青花铁砂松虎纹罐”与韩国国立庆州博物馆内收藏的“青花松下虎纹罐”,在器型、装饰风格上颇为相似。这件“青花松下虎纹罐”高42厘米,白瓷胎,施白釉,通体青花纹饰,口沿绘有如意云头纹,器身绘有一棵枝叶繁茂的松树,树枝上立一只喜鹊向树下张望,树下一只布满斑斓花纹的大虎蹲坐在一块巨石之上,正虎视眈眈地回首望着喜鹊。为18世纪李朝后期的青花瓷器。

古朝鲜瓷器的造型、纹饰、工艺方法等都深受中国宋、元、明、清瓷器的影响。朝鲜人民又把这种外来的影响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紧密结合继而发展创新。高丽瓷在继承、吸收中国制瓷技术与装饰手法的过程中能较好地融入高丽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独立青瓷体系。其中的“象嵌”青瓷是高丽民族对世纪陶瓷艺术的最大贡献。

李朝的青花瓷则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情调,青花色调淡雅,画面凝练,余白较多,散发出一种朴素、飘逸的诗意。精美华丽的高丽青瓷和简素质朴的青花瓷器,反映了朝鲜民族的高超技术和独特智慧。(杨瑶)

浅谈六朝青釉瓷鸡首壶


鸡首壶是指以雕塑鸡头为装饰成壶嘴的瓷壶,创制于三国时期,盛行于两晋、南朝,进入隋代鸡首壶更加修长俏丽,鸡头以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称,唐以后,鸡首壶便被酒注子(执壶)所取代。

考古资料显示鸡首壶是三国中晚期越窑、瓯窑烧制的一种新产品。起初,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对称,鸡头为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期鸡首壶,盘口较小,细颈,壶腹圆鼓,肩部雕塑鸡头,鸡头上有冠,下有颈,鸡头呈空心状,通壶腹而成流嘴,鸡尾变成弯曲的把手,有的把手上端饰龙头,成为一种器型优美的酒壶。南朝时期,鸡首壶器身修长,口颈加高,造型更加适合于实用。鸡首壶是现在人的叫法,这种器物在六朝时并不叫鸡首壶。1972年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鸡首壶,其底部铭刻“罂主姓黄名齐之”,鸡首壶在东晋时称作“罂”。汉·王充《论衡·谴告》说:“酿酒于罂,烹肉于鼎”,刘伶《酒德颂》有:“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双手捧罂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说明鸡首壶是盛酒器。

镇江扬中永鑫堂收藏有几件六朝时期鸡首壶。今选出两件介绍如下:

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高19厘米,口径8.1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厘米。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对称处饰一柄,柄高于壶口,两侧设环形系。口沿、柄部、鸡冠上均点有褐彩,褐彩相间交错,和谐自然,疏密得体,打破了青釉单调的格局。胎浅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器型优美。

越窑主要产地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东汉中晚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领青釉瓷创烧风气之先。

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厘米。高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鸡首双目圆瞪,高冠,流嘴呈管状,与壶身相通,对称处为龙首柄,柄高于口沿,两侧设桥形系。腹部刻划覆莲纹,莲瓣较短,刻划线条流畅,简洁明快。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已渗透到陶瓷手工业领域。就像这件青釉莲瓣纹鸡首壶,极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题材特征。这是因为莲花为“佛门圣花”,莲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莲瓣的形象几乎无器不有。胎灰色,较疏松,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

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市,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市赣江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岗阜地带发现洪州窑遗址31处,始烧年代于东汉晚期,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唐代中期达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渐衰落。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鉴赏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

■浙江杭州 涂师平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为何在历史上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鸡首象征什么意义?鸡首壶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

宁波博物馆[微博]收藏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见图),是鸡首壶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见,目前国内仅见此一件。此壶1995年出土于浙江余姚市肖东五星墩,通高24厘米,口径11.8厘米,腹围18.2厘米,盘口,矮颈,溜肩,鼓腹,平底,青釉泛黄。肩部四周由联珠纹、凹弦纹、斜细网格纹组成带式,其上分别印贴铺首衔环、仙人骑麒麟,肩腹部塑有雕刻精细的正在啼鸣的鸡首及鸡尾,鸡颈粗壮,鸡喙尖,鸡冠高,羽毛丰,形象逼真。宽敞的盘口上,以黄鼬躯身为提梁。黄鼬前足作伏状,竖耳弓身,张口吐舌,对准鸡冠作欲噬状,后两足则夹住长尾停于口沿。在盘口之下与鸡头、尾处,各置扶膝光头似佛像人物。根据此壶身上的纹饰特征,如铺首、联珠纹、斜网纹等,与西晋出土的同类有确切纪年的瓷器相同,此壶为西晋之物。西晋为鸡首壶发展初期,鸡首大多只是象征性贴塑的图案,鸡首实心不能倒水,鸡首无颈。而此壶却是鸡首为空心可倒水,鸡颈粗高,为西晋鸡首壶所罕见;同时,该壶还堆塑有人物、动物提梁,更为鸡首壶中罕见。

越窑堆塑罐上有胡人乐队以及佛像人物,也有仙人骑麒麟道教神话图案,常见佛、道混同的现象,显示出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杂糅。那些僧人,很像是在作佛寺的超度法会。因此,这件提梁人物鸡首壶带有西晋越窑堆塑罐(随葬魂瓶)的文化、艺术表现特征,其佛像人物反映的是人们的佛教信仰,其黄鼬张口对准鸡冠作欲噬状,是农耕生活的现实写照。

鸡首壶的器型演变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鸡首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安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实心、空心之分,前者是随葬冥器,后者是生活实用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型优美,已有审美和吉祥之意。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

从鸡首壶的演变史来看,它最初是一种在盘口壶上加上鸡首、鸡尾形的装饰,鸡首实心不通,是一种殉葬的冥器;后来演变成鸡头可通水、鸡尾变成龙形柄的实用之器;再到后来,因实用性强,大批量生产,或许就去繁就简,而使壶上捏塑鸡首等动物的现象消失了。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越窑褐彩青瓷赏析


青瓷褐彩鸡首壶

青瓷蛙形褐彩盘口壶

青瓷褐彩蛙鸟形水盂

蒋晓荣 苗青

瓷器,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大发明。考古发现表明,越窑青瓷系滥觞于商周至秦汉时越人所烧制的原始青瓷。然而,从东汉晚年到三国东吴晚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工匠们以氧化铁为呈色剂,施于釉下或釉上,竟然烧制出了精美的彩绘青瓷,从西晋到东晋,青瓷褐彩已十分流行,成为时代的标志。

苏州东吴博物馆的青瓷馆藏有三十多件褐彩青瓷,代表了两晋时期越窑青瓷的装饰特点,现将其中的典型器物进行初步赏析,以飨广大青瓷爱好者。

1.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高18.37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11.2厘米,灰白胎,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链接口沿至肩部,通体施青釉,壶口、鸡冠、喙、眼及桥形系顶部以褐彩点缀,有画龙点睛之妙。

2.东晋,青瓷蛙形褐彩盘口壶,高8.3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7厘米。胎色灰白,器身施青釉,盘口,短颈,丰肩,鼓腹,平底稍内凹。器身有堆塑的蛙形,蛙头及四肢刻划细致,阴刻的线条疏密有致,流畅而有力度,形象生动传神,口部肩部及蛙身多处点染褐彩。

3.东晋,青瓷褐彩蛙鸟形水盂,高6厘米,口径3.9厘米,底径3.5厘米。灰白胎,直口平底鼓腹,此盂下部塑一向前游泳之青蛙,上部塑一振翅欲飞的小鸟,生动有趣,行内称此盂的造型为“海陆空”。青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蛙身两侧还刻有翅膀,说明该蛙不仅能水中游,陆上跳,还能空中飞呢!加上背负的小鸟作一飞冲天状。由此可见,古人的想象力还真的很丰富!蛙盂施青灰色釉,釉面滋润亮丽,有细细的开片,蛙鸟的口、眼、冠、翅、尾部,均点缀褐彩,使器物更加活泼可爱。

4.东晋,青瓷褐彩象头蛙形灯,高10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12厘米,灰白胎,青黄色釉,釉水清澈亮丽。该器由蛙盂盏、象头灯柱及承盘组成,蛙盂盏在上,敛口扁腹,器身贴塑蛙的头尾及四肢,承柱粗短,上连灯盏,下接承盘,柱上方有双系,下方堆塑两对应的象首。承盘敞口,斜直腹,平底,器身多出点染褐彩。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在三国两晋时期,青瓷熊灯已著称于世,屡见不鲜,但象首灯尚未见过,也就是说,这件象首蛙形灯可能是最早的一件了。象首灯的出现与佛教的传入有关,象头神犍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精神之子。在印度教中,他的信众广泛。是因为他不仅是排除障碍之神,同时他也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中国人的象文化其核心也是智慧、吉祥、和谐、太平。此器造型构思巧妙,十分奇特,制作精美,而且品相完好,是一件极其珍罕的艺术珍品。

5.东晋,青瓷褐彩狮形烛台。高13.5厘米,长15.7厘米,孔径2.9厘米。灰白胎,釉色淡青微微发黄,狮子造型,身躯雄壮,四足短小,瞠目露齿,神态威猛。颔下长须,腰部微束,项脊刻划鬃毛,腹部两侧贴塑角状羽翼。脊中部竖一管状插孔与腹部相通。器身遍布褐色点彩装饰,如星光灿烂,十分壮观。此狮形烛台的造型与同时期石雕辟邪十分相似,曾被评为江苏省民间收藏精品,并印制成纪念邮票在全国发行。

6.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高22.8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1.7厘米。灰白胎,淡青釉微泛黄。盘口、短细颈,丰肩球腹,平底。肩部饰对称桥形系,一端饰上仰鸡首,长颈高冠,喙作流口,另一端作圆环形执手。器口、鸡首及执手有褐色点彩。器腹有褐彩线条绘成菱形图案,此鸡首壶的褐彩装饰很有特点,是点彩与线彩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7. 东晋,青瓷褐彩鸟纹鸡首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12.3厘米。灰白胎,青黄色釉,浅盘口,直颈较细,丰肩,平底。肩部附双桥形系、鸡首及高出盘口的执手。鸡首高昂,鸡冠高耸圆喙作流。肩部的执手两侧各有褐彩绘出的小鸟,小鸟形体准确,线条简练,笔法生动,极富神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青瓷褐彩彩绘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8.东晋,青瓷褐彩鱼纹钵,高10.4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13.5厘米,灰白胎,青黄釉,有细开片,口部微敛,深鼓腹,平底。口沿外壁装饰模印的联珠纹及网格纹。器内底用褐彩点画出一条大鱼,十分罕见!

2001年,由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中国陶瓷》一书,结合当时国内各地对越窑青瓷的最新考古成果,明确提出:“西晋后期出现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彩料,在已施釉坯件的口沿或肩部以圆点的形式着彩,多数是对称点四点。在整体的青色中缀以几点褐点,非常醒目,因在釉面上着彩,故称‘釉上彩’。瓷器上使用褐彩,在三国已经开始,但使用很少。”此段文字的论述,透露出三国时期已有少量越窑青瓷开始施褐彩,到西晋后期在青瓷上施褐彩已非常多见,到了东晋时便走向普及了。

苏州东吴博物馆所藏的三十多件青釉褐彩瓷器,都是东晋时期的作品,也都是冯先铭先生所说的“釉上彩”,但是这些褐彩青瓷的装饰手法,已不完全是冯先生所说的以圆点着彩,而是以点、线或点线结合的方式,应物造形,布白作画,装饰技巧更加富有变化。从以上介绍的馆藏八件褐彩青瓷来看,古代的工匠们已经将瓷器的烧造与中国的绘画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画了两只小鸟的鸡首壶和绘鱼纹的钵,反映了当时的工匠已经具有很高的绘画水平,它开创了瓷器绘画的先河,因此这些褐彩青瓷对于中国制器发展史和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佐证资料。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