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定窑黑定 > 导航 >

定瓷中的黑天鹅——黑定

定瓷中的黑天鹅——黑定

古代瓷器定窑黑定 古代瓷器绿定 南定瓷器鉴别特点

2020-03-10

古代瓷器定窑黑定。

这批民间新面世的宋代黑定标本,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玄色之美”特展中展出,丰富了我们对文献记载与窑址出土的黑定种类的认识。黑定是一个重要的宋瓷品种,其中带有油滴、曜变、金银彩装饰的品种尤其珍贵。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制瓷始于唐,盛于宋,失于元,是受邻近邢窑的影响而以白瓷为主要产品的名窑。其地点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此地宋代时属定州,其窑因此得名定窑,所产瓷器亦称定瓷。TaocI52.cOm

宋定窑以白瓷著称,但也烧造高质量的黑釉瓷器,称为“黑定”。黑定的胎与白瓷胎一样,均为白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提及“古定窑”时,记载有“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如白定,俱出定州。”北宋时期,定州为边关重镇,是抗辽的第一线,当时就有“天下十八道,唯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军唯定州最要”之说,司马光、韩琦、薛向、苏轼等名臣相继到定州任职,可见当时定州在北宋的重要性。

笔者这些年收集的黑定标本基本都来自定州,多数出自寺庙遗址的工地,一部分就来自定州开元寺塔(也叫定州塔)周围基建。中国的茶文化历来就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所以这些黑瓷标本来自这里也不足为奇。

从收集的标本看,大多数标本和残器都与“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宋时期,黑瓷的文化和美学内涵大多是通过茶文化体现出来的。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宋代书法家蔡襄也说:“茶色白,宜黑盏。”可见,黑瓷所具有的古穆、庄严、沉寂的内涵,深藏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让人回味无穷(图2)。

从迄今面世的黑定标本的器型、胎质、釉面上看,黑定有以下特色:1.器型主要有盏、碗、瓶、罐、钵等。2.胎质主要是白胎,白度高,质地精细,胎壁薄。3.釉面平整光亮,有的足外壁因流釉不整齐而出现不规则的露胎现象。

从装饰技法上看,可以把黑定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纯黑色,釉面漆黑光亮,光可鉴人,正如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所称“有墨定,色黑如漆”。此类残片的胎质洁白,瓷化程度较高,断面气孔很少,可见烧结温度较高(图3);第二类釉面中带有“窑变”色,或者带有(金、银色)兔毫,或者带有油滴,或者带着铁锈斑点,甚至还有像曜变一般的奇妙窑变等等,但是整体还是以黑色为主题(图4、5、6);第三类采用金彩装饰,富丽而庄重(图7、8)。

采用上好的胎质和上好釉料,可以说定窑的黑釉瓷把胎和釉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从开始一味追求纯黑,到后来丰富的装饰技法,体现了黑釉瓷器的独特魅力。

油滴釉:是黑釉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大的直径达数毫米,小的只有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故名油滴釉。油滴釉属于结晶釉,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在该处密集,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从而形成“油滴”斑。油滴釉创烧于宋代。建窑、定窑、山西窑场、淄博窑等均有烧制。

扩展阅读

“易定”铭款定瓷


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碗底刻有

“易定”款的定窑碗,为五代时期物。据故宫博物院的吕成龙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7年年会上发表文章介绍:“此碗高6.8厘米,口径19.8厘米,足径7.3厘米。敞口,斜直壁,圈足,胎体轻薄,内外施白釉,光素无纹饰,足内亦施白釉,外底以尖状工具刻划“易定”二字,字体瘦劲,笔画流畅,顿挫有力。系五十年代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与此碗相同的另一件作品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二者应出土于同一墓中,刻铭亦出自一人之手”。

关于“易定”的涵义,汪庆正先生和吕成龙先生均曾有过论述。汪庆正先生从“易”是“阳”的古体考虑,认为“易定”似可解释为“曲阳定瓷”,而吕成龙先生根据“易”在古代有“交换”之意,认为“易定”似可解释为“用来交换的定瓷。”据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易定”在这里是一个联合的地方名称,即古时的易州和定州,包括今天的易县、涞水、满城、容城;定州、望都、曲阳、无极、深泽等县市。刻在碗底是作为定烧标志,表示此碗是领有易州定州的统治者在定窑定烧的瓷器。

以地名或具体机构名来作为定烧标志的地名款识在定瓷上已屡见不鲜,如早年出土流散到英国,现藏于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的一件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盘,盘底刻有“会稽”二字,即是位于会稽郡的吴越钱氏等上层统治者向定窑定烧的瓷器标志。另外,在定窑窑址发现的刻有“尚食局”、“尚衣局”、“五王府”等铭款的瓷器,均是宫廷机构向定窑定烧的瓷器标志。

邢窑瓷器上亦有以代表具体机构的地名款识来作为定烧标志的,如在1991年第5期《考古》上发表的《河北内丘出土“翰林”款白瓷》一文中,介绍了一件唐代的邢窑瓷器,其上有“翰林”款识,应为当时的官署机构翰林院在邢窑定烧时所作的标志。

“易定”作为一个联合的地方名称,古代文献及出土文物中多有记载,如《新唐书》第七卷德宗本纪七中:“丙辰,宣武、河阳、淮南、涂泗、山南东西,鄂岳军讨吴少诚。十六年正月已巳,易定兵及吴少诚战,败绩。”《旧五代史》第三十二卷庄宗纪六中记载:“同光二年冬十月戊辰,契丹寇易定北鄙。”《宋史》太祖本纪一中记载:“已酉,执易定节度使,同平章事孙行友,削官勒归私第。”另外,在曲阳发现的五代时期北平王王处直墓的墓志上亦有“易定”一词,铭文内容为:“唐故易定祁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平王太原郡王公府君墓志铭。”

五代时期是定窑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从诸多此时期的出土文物证明,此时的定瓷品种日益繁多,造型秀丽典雅,胎体坚细轻薄,釉色莹润洁白。装饰上出现了刻、划花技法。邢窑白瓷独霸天下的局面到五代时已被定窑白瓷取代。随着定窑产品的不断完善和畅销,来窑场加工定货的自然也就增多,尤其是掌握着国家权力和财富的宫廷和地方行政机构等单位,更是以拥有精美的定瓷为荣。为了防止混淆,在定烧时以地名或机构名称作为标志刻划在器物底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就出现了诸如“易定”等地名款识。

宋代定瓷之美


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

宋 定窑粉蓝釉印花人物荷池罔口盘

定窑位于河北曲阳,创烧于隋,在唐宋盛极一时,特别是北宋时期,定窑瓷器还被宋朝选为宫廷用瓷。到了元朝,定窑因为战乱不息而没落。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消失了600多年的定窑才又复烧白瓷,而目前仅存的定瓷作坊也不过十几家,可知定瓷的弥足珍贵。

定窑孩儿枕

定窑烧制白瓷为主,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定窑白瓷,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胎体轻薄,胎质洁白。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呈现出象牙般的质感,给人以柔和悦目、温润恬静之美感,因此也被人誉为:中和之美。

白定

粉定

白瓷色如玉,声如磬,釉上肌理纹,釉层珍珠包,奇妙的光色变化,使釉层鲜活起来,令人赞叹定瓷物化组合的鬼斧神工。有着“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说。

黑定

红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红色者为红定珍稀传世极少。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

绿定

紫定

定瓷刻花奔逸、潇洒,可谓刀行似流云,花成如满月。印花制范精细,拍印考究,造就一种华贵雅典气韵。间辅以剔花、堆花、贴花等各得其趣,或劲健挺拔,或秀美娟丽,都胜过圣手丹青,妙道自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