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明清观音瓶瓷器造型鉴别 > 导航 >

昔日捡漏梅瓶成镇馆之宝 釉面细腻光洁造型精巧

昔日捡漏梅瓶成镇馆之宝 釉面细腻光洁造型精巧

明清观音瓶瓷器造型鉴别 古代瓷器釉面 釉面瓷砖

2020-03-10

明清观音瓶瓷器造型鉴别。

在武汉博物馆陶瓷展厅里,有一件镇馆之宝的瓷器,它就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此瓶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造型为小口,圆唇束颈,丰肩、通体绘青花纹饰三层,肩部为凤穿缠枝牡丹,腹部为主体纹饰,四个海棠形开光内分别绘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此瓶的青花料为进口的苏勃泥青,色调蓝艳,人物形象生动;釉面细腻光洁,造型精巧,为元代青花瓷器之精品。

然而,或许你想不到,这件宝贝竟是原武汉市文物商店仅以500元人民币价格收购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捡了大漏!据当事人、现任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回忆,那是在1998年的夏天,他当时在文物商店收购部。WWw.TaocI52.CoM

一天中午,有一个中年人走进收购部,拎着一个包袱,进门就问:“你们收不收东西?”王瑞华忙答道:“收啊,你有什么东西,让我看一看。”中年人边打开包袱边说:“我有一个瓶子,你看值不值800元钱?”

当时,文物商店的老师傅王协臣看了,认为是明代的“梅瓶”。因此,就对来人说:“我们出500元把这瓶子收了。”来人听了,犹豫了一下,就说:“500元钱,太少了,我回去考虑考虑。”说完,用包袱把瓶子包起来,走了。眼见这么好的一件“梅瓶”就这样失之交臂,王端华顿时暗生悔意。不料峰回路转,第二天,该中年人又来到收购部,说:“我家急需用钱,就500元卖给你们。”就这样,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从此易主,成了文物商店的藏品。后来,我国著名的陶瓷鉴定家耿宝昌先生来武汉文物商店做业务指导,当他细看过这件“梅瓶”后赞不绝口,说:“此件器物造型稳重,胎质细腻,洁白青花苍翠、浓艳、釉色纯净透明,纹饰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精品。”

如今,武汉博物馆和武汉市文物商店合并,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旧藏尽归博物馆。因此,此件“梅瓶”,现成为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并在博物馆陶瓷馆内展出,供游人参观鉴赏。这也算是为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扩展阅读

扬州镇馆之宝梅瓶“出镜”


2000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本来首站是在上海,可他却执意要先到扬州。希拉克非常钟情东方文化,尤其痴迷于中国文化。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希望,那就是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举世闻名的瓷器。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瓷器呢?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探秘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赏国宝

缓步走进扬州博物馆偌大的国宝展厅,只见空旷的展厅里,只陈列着一个展柜,几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这个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上,一抹耀眼而动人心魄的深蓝,直入我们的眼帘:它,就是我们要找寻的、也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仔细观赏过的中国国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只梅瓶不仅釉色极富艺术感染力,而且高达43.5厘米的高度,也同样给人以震撼,可以说它是瓷器艺术里的一朵奇葩。

最吸引人的是梅瓶的装饰纹样:只见白龙环绕瓶身一周。中国古人将龙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白龙更显高贵圣洁。

从整体上看,主体纹饰白龙和火焰宝珠与辅助纹饰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好似威武、悍猛的巨龙叱咤于万里蓝天之中,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为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探国宝

然而,在这风光无限的镇馆之宝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扬州也被防震、抗震的紧张气氛笼罩着。一个名叫朱立横的年轻人,把家里祖传的一只瓷瓶,卖给了扬州文物商店。当时负责收购的兰福华师傅认为这是一件线上的文物(以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界线,乾隆及其以上年份的文物不能出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仅以18元成交,结束了它在朱家尘封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在扬州设立了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被邀请到陶瓷鉴定班授课。冯先生在扬州工作期间,文物界的同行请冯先生到博物馆、文物商店看东西,解决“疑难杂症”。白龙梅瓶便是文物商店的首选,自打它收购回来,有关断代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看清中期,有人看明前期……

冯先铭当年见到白龙梅瓶,犹如伯乐见到了千里马,他凝神屏气从上到下仔细端详了一番,又翻过来看底足,情不自禁地不断点头赞叹:沙底,火石红,龙的形态,钴蓝釉……真是好东西啊!原来,根据他多年鉴定瓷器的经验,他认定:这根本就不是明清时期的器物,而是年代更早的元代景德镇的产品;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级的稀世珍宝。为什么这么说呢?

元代陶瓷史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创烧出了无与伦比的青花,釉里红,宝石蓝釉……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内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凤毛麟角,馆藏稀缺,民间难寻,人们一度忽视了元代瓷器的重要价值。而这件偶然发现于民间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恰好正是冯先铭努力寻找的元代蓝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因此,它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回到北京之后,冯先铭先生一气呵成把他对白龙梅瓶的研究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出来,这件稀世珍宝终于名闻天下。

不能出口的线上文物,店里不便流通的商品成为国宝之后,扬州文物商店慷慨作出决定,在结束了六百年的颠沛流离之后,这件闪耀着特殊光彩的元代霁蓝釉大梅瓶,正式入藏扬州博物馆。从18块钱,到三个亿,从默默无闻,到惊艳于世,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传奇故事和它的价值,给人们带来了说不尽的赞美和感叹。

古代瓷器:扬州镇馆之宝梅瓶“出镜”


2000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本来首站是在上海,可他却执意要先到扬州。希拉克非常钟情东方文化,尤其痴迷于中国文化。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希望,那就是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举世闻名的瓷器。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瓷器呢?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探秘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赏国宝

缓步走进扬州博物馆偌大的国宝展厅,只见空旷的展厅里,只陈列着一个展柜,几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这个恒温恒湿的玻璃展柜上,一抹耀眼而动人心魄的深蓝,直入我们的眼帘:它,就是我们要找寻的、也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仔细观赏过的中国国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只梅瓶不仅釉色极富艺术感染力,而且高达43.5厘米的高度,也同样给人以震撼,可以说它是瓷器艺术里的一朵奇葩。

最吸引人的是梅瓶的装饰纹样:只见白龙环绕瓶身一周。中国古人将龙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白龙更显高贵圣洁。

从整体上看,主体纹饰白龙和火焰宝珠与辅助纹饰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好似威武、悍猛的巨龙叱咤于万里蓝天之中,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为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探国宝

然而,在这风光无限的镇馆之宝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扬州也被防震、抗震的紧张气氛笼罩着。一个名叫朱立横的年轻人,把家里祖传的一只瓷瓶,卖给了扬州文物商店。当时负责收购的兰福华师傅认为这是一件线上的文物为界线,乾隆及其以上年份的文物不能出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仅以18元成交,结束了它在朱家尘封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在扬州设立了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被邀请到陶瓷鉴定班授课。冯先生在扬州工作期间,文物界的同行请冯先生到博物馆、文物商店看东西,解决“疑难杂症”。白龙梅瓶便是文物商店的首选,自打它收购回来,有关断代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看清中期,有人看明前期……

冯先铭当年见到白龙梅瓶,犹如伯乐见到了千里马,他凝神屏气从上到下仔细端详了一番,又翻过来看底足,情不自禁地不断点头赞叹:沙底,火石红,龙的形态,钴蓝釉……真是好东西啊!原来,根据他多年鉴定瓷器的经验,他认定:这根本就不是明清时期的器物,而是年代更早的元代景德镇的产品;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级的稀世珍宝。为什么这么说呢?

元代陶瓷史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创烧出了无与伦比的青花,釉里红,宝石蓝釉……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内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凤毛麟角,馆藏稀缺,民间难寻,人们一度忽视了元代瓷器的重要价值。而这件偶然发现于民间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恰好正是冯先铭努力寻找的元代蓝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因此,它的发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回到北京之后,冯先铭先生一气呵成把他对白龙梅瓶的研究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出来,这件稀世珍宝终于名闻天下。

不能出口的线上文物,店里不便流通的商品成为国宝之后,扬州文物商店慷慨作出决定,在结束了六百年的颠沛流离之后,这件闪耀着特殊光彩的元代霁蓝釉大梅瓶,正式入藏扬州博物馆。从18块钱,到三个亿,从默默无闻,到惊艳于世,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传奇故事和它的价值,给人们带来了说不尽的赞美和感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