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的特点 > 导航 >

浅谈建水紫陶的特点

浅谈建水紫陶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艺术特点 陶意瓷砖

2020-10-30

古代瓷器的特点。

清代道光年间,人们从五彩山开采五色土,烧造出建水紫陶。所谓五色土,顾名思义就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泥土。这五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青色、白色、黑色。五色土的含铁量比较高,因此用它烧出来的建水紫陶比较坚硬,有着很好的金属质感,叩之能够听到金石之声。建水紫陶经过加工之后,质地细致光滑,表面富含光泽。

建水紫陶的做工极为讲究,在表面装饰工艺这一方面做得特别好。匠人装饰建水紫陶,最常使用的两种手法是运用书画镂刻和彩泥镶填,囊括诸多装饰艺术,譬如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等。建水紫陶有非常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这是一般陶器所难以比拟的。匠人根据不同的功用,制作出了不同的造型,比较常见的造型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

虽然建水紫陶始于清代道光时期,但是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人们在云南省建水县发现了燕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里面出土了三千五百多年前的陶丸、陶网坠等陶质品,经过专家学者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建水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制陶工艺,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建水陶瓷的雏形——泥条盘筑法烧制的陶器制品。工艺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传承,在元明清时期大有发展。因此,后世流传着“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之说。

很早的时候,匠人就把文人字画应用到紫陶制作工艺之中,这也是建水紫陶的一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水紫陶的艺术价值。人们以建水紫陶表面为纸,提笔将飘逸的书法和雅致的图画留在上面。然后能工巧匠运用阴刻阳填的工艺手法把字画表现出来,不管是花鸟山水,还是园林楼阁都给人惟妙惟肖、古色古香的观感。

中国源远流长悠久的制陶史,催生了精湛纯熟的制陶工艺,孕育一代又一代制陶名人。建水紫陶在中国很受追捧,也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赏识。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面,建水紫陶就凭它精美的工艺斩获了美术奖。而现如今,国人更应该好好继承和变革传统文化,争取建水紫陶工艺发扬光大。

建水紫陶水洗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推荐:建水紫陶如何开壶?简短


紫陶开壶的两个主要原因

1、祛除异味

紫陶壶经高温烧制,发生物理变化气孔扩张,降温出窑后难免会被一些粉尘堵塞气孔;工艺师在后期对于细节的打磨,也会在壶内留下些砂料碎屑。

另外,有些茶壶里面仍留存着白色的铝粉(此为隔离用的耐火物,入窑烧坯前先撒布于壶盖内沿,可避免壶盖与壶身烧结在一起分不开);同时,经过若干道环节到你手中时,其间也会有许多粉尘类杂质粘附于壶壁内外。以上这些异物均应予以清除后才能泡茗饮用。

2、清除火气和燥气

泥料在千度以上高温中炼烧时,其特殊属性与显微结构虽未被破坏,然其间却已无甚水分,产生了一种燥气,并不可避免的有泥料的土味,需要进行退火。

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新出窑的壶立即用来泡茶,不管你塞多少茶叶,冲出来的茶汤都很淡且含土味。因此,必须让壶先吃足水分,消除火气和土气,为以后的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把紫陶壶,从泥巴开始,历经百十道工序,最终到达爱壶人手中,冥冥中的缘分使得壶友要好好待她。然而,云南建水陶开壶,又是每一位紫陶壶使用者必经过程,其意义有点像人类的成年礼。

买了新壶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开壶,开壶就是使新壶去掉泥土味,同时也使新壶初次受到彻底的滋养,打通壶身气孔,为以后的养护打好基础。

建水紫陶壶是无毒无害产品,比较简单的开壶方法是用开水洗洗壶,然后泡上一壶茶,冷后用茶叶搓搓壶的内外就可以了。

稍复杂一点的开壶方法如下:

第一步

方法:用清水将紫陶壶的内外仔仔细细地清洗干净,这里会用到小刷子、抹布等等。切记不可使用任何洗涤剂和消毒剂。因为陶本身有气孔,洗涤剂和消毒剂有可能深入气孔。

作用:主要是清除紫陶壶坯体表面的杂质。因为紫陶壶在制作、烧制、打磨抛光和运输的过程中,会在壶的内外堆积很多细小的杂质,如粉尘、打磨时留下的金刚砂粒等等。这些杂质附着在紫陶壶坯体表面,用清水可将其清除。

第二步

方法:将洗净的紫陶壶放平底锅,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中煮大约20分钟,水需要淹没整个壶,火温均匀,不宜过高,保持沸腾即可。要注意防止水沸腾后壶盖与壶身或锅壁发生较大碰撞而损坏,可用洁净的白毛巾货纱布垫在锅底及隔开壶盖与壶身。

【作用】通过沸水煮开,可使新壶泥土味去尽,这样做也可以去掉壶的炉火。通过这样开壶的新壶比没有进行这样开壶的壶会更加好养壶。

第三步

方法:往沸水中加入少许自己常喝的茶叶,继续煮20分钟左右。如这把壶准备专泡熟茶,因此放入熟茶,平时撬茶饼落下的一些细小茶末,用作开壶之用,正好。

作用:加入茶叶,这是一把紫陶壶熟悉新环境的流程。就像我们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刚开始都需要询问、交流,才会逐渐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我想紫陶壶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使得紫陶壶发挥它的实用功能,使其从闲置时的冷常态向使用时的热常态转变,而开壶正是起到这个作用。

第四步

方法:将仍然发烫的紫陶壶与茶叶闷10分钟,放置自然冷却。浸入水中清洗,擦干净,一把壶就算是开了。

作用:由热到冷,完成一个循环,将壶内外再次清洗干净,一把壶完好无损,才算完成了检验,开壶合格。

经常有陶友问我,北方冬季来,紫陶壶骤冷骤热,会不会开裂,要不要像紫砂壶那样让温度逐渐过渡,避免骤冷骤热而损坏。其实紫陶壶在骤冷骤热的情况下,其抗裂性能还是不错的。当然,一把壶不能百分之百说明全部,毕竟模仿不出北方寒冷的温度。还是要靠自己日常小心使用,爱护好,让温度逐渐过渡是最好的。

简单的四个步骤,约一个小时后,就可以用新壶泡一壶佳茗,静心品饮啦。

建水紫陶开壶注意事项:

这样开壶后的壶,头几天泡茶味道不怎么好是属正常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要开壶,是需要把这种现象的时间缩短。

总体来说,开壶宜简不宜繁,切勿受网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开壶教程影响,什么甘蔗、豆腐、米汤之类,反而将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搞得很神秘。

简是一种主义,在茶道之中尤为明显。茶人开壶、泡茶、品饮,追求的就是极简的境界,以及随之而来的静谧和空灵之感。品茶悟道,悟的是一种极简的生活之道。因此,反对将简单的事情搞得太过复杂,从开一把紫陶壶起。

建水紫陶的泥料怎么炼制而成范文


建水紫陶泥料制备的工序分为:取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醒泥。

一、取料

取料是烧造建水紫陶的基础工作。在传统的制作条件下,原料的出处与泥料配兑比例和成品品质有直接关系,因为,与砖红壤性红土共生的各色陶土原料外观质量和色泽并无明显区别,但品质成分却可能存在差异,陶土原料中硅、铝、铁、铬含量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陶品质量和呈色的变化。

为保证陶品质量,有的艺人固定原料的出处,并坚持自己挖采,以挑选自己熟悉的优质土料。当地人将未经处理过的陶土原料称为生泥。

二、醒料

生泥含有一定水分,为中度湿润,须晒晾干燥至手捻为粉末状才能使用,否则,生泥不易捣碎,在淘洗滤浆过程中容易产生泥核。将低度湿润状态的生泥晒晾干燥的过程称为醒料。

三、选料

在块状的生泥中,含有少量的砂粒杂质,选料前必须将砂粒杂质挑拣干净方可使用。

四、配料

配料的比例凭经验因人因时因烧制要求而定。取自不同地点的土料,品质成分不同;醒料时间长短,也会使土料中的硅、钠、钾等成分产生细微变化,改变土料性质。配料时要根据成品烧制要求,针对土料的不同特性确定配制比例。

五、碎料

为保证不同土料能充分调匀,碎料时必须将不同颜色的土料混放在一起同时捣碎。碎料要做到土粒均匀,最大颗粒一般不超过蚕豆粒大小,才能在淘洗滤浆过程中不产生泥核。

六、淘洗滤浆

将碎土料倒入盛有水的大型容器中,容器中水与碎料的比例为三比一,碎土料倒入容器时应边倒边用木棒搅拌,切忌一次倒入而不能让土粒浸泡均匀。碎土自然浸泡五至六小时后,待土料充分稀释没有泥核,然后作再次搅拌。搅拌的过程既是让土粒充分稀释的过程,也是让土料中不同物质成分充分调和相互融入的过程。

待确认土粒充分稀释成浆状,即可将浆料通过100至200目网筛滤入另外的容器中,浆料中的砂粒和杂质被过滤清除,只留下纯净的泥浆继续浸泡。如此反复地浸泡、搅拌、过滤四至五次后,才完成建水紫陶泥料的淘洗滤浆过程。

七、滤泥

滤泥分两个步骤,一是让泥浆在密封状态下自然沉淀,先将淘洗后的泥浆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加盖,让其在密封状态下自然沉淀,沉淀过程中要不时地去除浸出的水分。经过自然沉淀的泥浆为糊状,水分约占30%左右,还不具备造型条件。

滤泥的第二个步骤是将糊状的泥料倒入石膏制成的容器中滤除水分。石膏容器的滤水性能极好,可将浆糊状泥料中20%的水分滤除。滤泥的过程要注意保证石膏容器干燥干净,以免石膏受湿脱落混入泥料内;要用透气干净的东西遮盖好容器,不让其他杂质污染泥料。待泥料滤水至膏状时,即可小心取出,除去泥料表皮杂质,密封放置待用。

八、醒泥

刚制备好的泥料泥性较暴,当地人将刚制好的泥料称为生泥。生泥中的水分和固体颗粒的分布仍然不均匀,比较活跃的颗粒元素变化会产生细微的结构变化,这样会降低泥料成型时的可塑性,若直接用来制坯,坯体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容易导致陶坯分层、开裂或变形。

陈腐能够消除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生泥经过陈腐后,泥料中的水分和颗粒会自然分布均匀,存在于泥料中的有机物通过发酵或腐烂会产生出腐殖酸,使泥料松软而增强可塑性和稳定性。

陈腐的过程称作醒泥,其方法是:将生泥堆放在室内阴凉处,覆盖上滤布或塑料薄膜,滤布要保持水分,让生泥在密封状态下,处于阴凉恒温的条件自然陈腐,时间一般为3个月以上,而且时间愈长泥性愈稳定。陈腐过的泥料柔软均匀,未经陈腐的则软硬不均,有经验的拉坯工经手便知。

整个泥料制备过程费时费工,操作繁杂。要想保证陶器质量,就要在泥料制备时认真对待。好的艺人讲究用泥,好泥料才能做出好陶器。

精选:红,建水紫陶归然灵魂的颜色。


红,代表中国的颜色。

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中国汉代最早的祭祀服饰便为红色。汉代时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自然红色也就拥有了太阳的象征意义,流传至今。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

红,也是建水紫陶归然灵魂的颜色。

同样深受中国红色文化熏陶建水紫陶,红色即是紫陶本色,建水也叫猪肝红或羊肝色,也有叫阳刚色,这种工艺是烧制时采用氧化焰烧成,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氧化焰是在空气供给充分而燃烧完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无烟而透明的火焰。

此时烟囱不冒黑烟,燃烧产物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陶中的铁元素与氧充分结合,最终全部生成氧化铁,表面火皮一般呈红色,而红色的深浅是根据含氧量的多少和氧化的程度改变,强氧化大于5%呈红色,弱氧化2%~5%呈猪肝色。

电窑气窑也有很多需要研究的,什么时间点什么温度,升温曲线的走向,不同的气压比和气氛控制节点,尝试不同氛围环境下的烧制颜色效果等等。

红是火的颜色,是温暖人心的颜色,也是东方大地的颜色。

云南建水紫陶回炉重生万能版


五色陶土、紫色陶器,云南建水县城西北三里地的碗窑村,全村80%以上的劳动人口从事紫陶行业。从仅有的几个国营老厂濒临倒闭,到遍地开花的小作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已从濒危状态变成了一个数亿元的产业。

普洱茶的异军突起让建水紫陶重新找到用武之地

在昆明市官渡区的一家茶叶批发市场,除了普洱茶,建水紫陶茶具店也随处可见。虽然还无法和宜兴、景德镇相比,但建水紫陶已经成长为一个数亿元的产业。建水县紫陶办主任李绍宽说。

建水制陶历史悠久,一直有宋有宋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的说法,而阴刻阳填、无釉抛光等特有制作工艺,更是让建水紫陶独树一帜。清末民初,烟斗的盛行也带动了紫陶整个行业的发展。

然而,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后,手工作坊改为国营,建水陶主要用来制作生活日用品,因其本身装饰特色无从施展,建水陶也随之淡出省外。即便在那个时期,建水陶制作的汽锅还是有着不错的销路。但数十年的流水线生产还是让传统工艺濒临失传。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云南普洱茶的异军突起,用云南壶泡云南茶、用建水紫陶存普洱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建水紫陶重新找到用武之地。随着建水紫陶市场前景看好,建水国营厂的部分技师外出创业,小作坊生产逐渐恢复。李绍宽介绍,建水2004年时仅有7家紫陶企业,如今已经超过300家。

本地的年轻人、景德镇和宜兴的手艺人为建水紫陶带来了更多可能

有的人对市场天生敏感,就是在2004年,田波辞工回到建水创建了陶茶居,成为建水紫陶产业最早的一批从业者。他将厂里的产品分为两大类:汽窑烧制的紫陶落款陶茶居,是厂里的品牌。传统柴窑烧制的紫陶则落款创作者个人的名字。

实际上,投入紫陶产业的并不仅仅是当地人,不少景德镇、宜兴、广东等地的制陶人也来到建水,为建水紫陶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毕竟建水紫陶近十几年才恢复元气,在市场上的表现还不是很亮眼。从价格上看,一方面由于是手工烧制,很难找到低于百元的建水紫陶茶壶。另一方面,由于名气不够大,超过万元的紫陶产品也不多见。

低不下来的背后,是建水紫陶至今没有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虽然当地政府曾尝试引入大规模企业,但收效甚微;高不上去的背后,是建水紫陶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虽然在云南名气不小,但在全国的认知度并不高。

田波认为,建水紫陶的成长需要时间,现在关键是先生存下来,把技艺传承好,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才谈得上出精品、出大师。

现在,紫陶行业最缺的还是人。尽管从事拉坯、装饰这些工种,月工资已经超过万元。

看到了人才缺口和市场前景,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专门开设了陶学院,第一批毕业生实现了全就业。学校既有现代汽窑,也有宋元明清各个时期柴窑,像贝山等紫陶企业会派员工到我们学校培训,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很抢手,工作不愁。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校长张兵说。

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既学习传统的紫陶烧制工艺,又会学习现代艺术理论。年轻学生更愿意创新,不拘一格,他们是建水紫陶的希望。陶学院管委会主任史婧婧说。

最新:建水紫陶选购六问六答大全


1、建水紫陶壶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建水紫陶工艺比较复杂,细分工艺有72道,大类工艺都有11道之多,每道工艺都是全手工完成的,因此人工成本非常高的,单打磨抛光这一道工艺,一个非常熟练的工人一天只能完成1把壶,成本就到30-100元了,而且建水紫陶的收缩率有30%,成品率低,这就是建水紫陶的价格为什么不会有几十元的壶的原因。

2、建水紫陶的泥料怎么样,会不会添加化工原料?

建水紫陶采用的是建水特有的全天然五彩泥,经过不同比例配方后,颜色非常丰富多彩,根本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工原料。

3、建水紫陶为什么这么亮,是不是上了釉?

建水陶有上釉的产品,但称为建水紫陶的产品,是不上釉的,看上去比较亮是采用了建水紫陶特有的工艺无釉磨光,因为建水紫陶的泥料非常好,可以用沙石来打磨,用鹅卵石来抛光,因此建水紫陶虽然很漂亮,但不影响它的透气性。

4、建水紫陶上面的画是不是画在表面的,会不会磨掉?

建水紫陶大部分作品都是与书画相结合,但摸上去很光滑,上面的字画是在泥坯的时候,就由书画家画上去,然后进行雕刻,再填上天然泥料后进行烧制、打磨等后期工艺,因此上面的字画不是在表面的东西,而是深深刻入,融为一体的,用上一辈子都不会被磨掉的。

5、建水紫陶壶好不好养,能不能养出包浆效果来?

建水紫陶壶和紫砂壶一样,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在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壶看上去更温润,更有灵气,但养壶是需要一个过程,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养的。

6、建水紫陶有没有假的?

建水紫陶目前泥料充足,泥料不会假,每家的泥料配方及制作工艺都比较独特,制作不会假,因此建水紫陶不会有假,可以完全放心购买。

如何选购到一把贴心的建水紫陶壶?选购紫陶壶的基本要领:

第一:关于茶壶的大小,是紫陶爱好者们首先考虑的因素,130C或者130C以下的为特小壶;130C以上200C以下的可以为小壶;200C以上350C以下的可以称为中壶;350C以上600C以下可以称为大壶;一般北方人喜好用大壶大口喝茶,而南方人喜欢小壶小口抿茶,当然这不是一定的,只是相对而言,就选适合自己的饮量的就好。

第二:壶的造型与外观,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未必要随和流行的模样。要看壶的嘴、把、体三个部分是否均衡协调,美本身就是一种均衡协调,各部份不协调的壶很难称得上美,更不能说是一把好壶。看装饰主要是看书法、绘画、刻工、填泥、彩填、彩绘、铭文、印章等,要求书法绘画功力精深,布局神韵,刻工精到、填泥素雅,否则不但不会使陶壶增色增值,相反还会破坏陶壶的美感。

第三:壶的质地,胎骨要坚,色泽要润。选用新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轻扬、壶声听来悦耳者为佳。还要看有没有神韵,即仔细观察从形态上流露出的艺术感染力。好的壶能从文静雅致中显出高贵的气度,从古拙朴实厚重中让人觉得大智若愚,从线条的简洁流畅中生发反璞归真之遐想,从古朴自然的造型中让人感到生命的气息和力量。

第四:壶都有味,应注意闻闻。一般新壶可能会略带土味,可以选用。若带火烧味、油味或人工着色味的则不可取。

第五:要看壶的精密度,即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能蕴味。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试验,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壶,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建水紫陶与其他陶瓷茶具不同,使用时间愈久,茶愈香。

第六:看实用性能。好的陶壶应该拿起来舒服适手,从壶中出水应该流畅,水柱光滑而不散乱。倾壶倒水,能使壶中滴水不存者为佳,出水水束的长短也可比较,长者为佳。

【参考】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有什么不同


中国有四大名陶,江苏宜兴紫砂,云南建水紫陶位列其中。在紫陶与紫砂之间,表面上看只是一字之差,很多人甚至都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同为陶器宜兴紫砂和建水紫陶却有很多不同。

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的不同点

差别一:一方水土成一方器

宜兴是石质砂料,收缩率不到百分之十;建水陶为粘土原料,收缩率百分之二十。且宜兴陶是粗犷的砂石质感,建水陶则多一份泥土的温柔。宜兴紫砂石质沙料属刚,建水紫陶黏土亦柔。

差别二:成型方法

传统宜兴紫砂多为拍泥片打身筒,近年来也出现机压方式来进行大规模量产;

紫陶目前为止均为全手工拉坯。车盘上的魔术,考验的更多的是拉坯师傅手上的功夫技艺,这项技艺讲究,眼到、手到、心到,没有长期累积的经验是成不了器的。

【宜兴紫砂拍泥片打身筒】

差别三:装饰技法

宜兴紫砂多为素器,或是阴刻阳刻。

建水紫陶最出彩的就在其装饰上。建水紫陶的装饰需要文人的参与,书法绘画,断简残帖,带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而此书非彼书,此画非彼画,先在半干陶坯上作画,再沿墨轨笔痕将其扣空,最后把不同颜色的泥料填于凹槽之中,压实刮平。如若想得到笔墨晕染之色,还需反复刻填。道道工序必须手工完成,画作要优美,刻刀要精准,填泥要细致。作画之人若能一气呵成从画到刻填亲力亲为,势必效果更出众,写意传神。

差别四:一个打磨,一个不打磨

打磨工艺不同,宜兴紫砂不需打磨抛光。而建水紫陶则会用鹅卵石纯手工打磨、无釉摩光等工艺。由于泥料的细腻,可打磨出光亮炫目的质地。

最大差别:文化不同

宜兴紫砂的繁荣数百年,地处中原,历史底蕴深厚,重器型,工艺精湛。建水自古属文献名邦,陶器上的装饰更能表现中国画的神韵。色泽古拙多变。

宜兴紫砂

建水紫陶

从现阶段市场角度来看,宜兴紫砂规模远远大于建水紫陶,体系成熟。但市场规范性欠佳,大规模的开采与生产嫣然导致了泥料的枯竭,化工泥料,屡见不鲜,机器加工制造大量廉价产品。而纯手工的制作的紫砂壶大都价格不菲。

宜兴陶质感

建水陶质感

建水紫陶不具备宜兴那样的规模,整个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但发展迅速,工匠技艺提升显著,泥料储备充足,且目前为止所有紫陶皆为全手工制作,坚持传统技艺。

最新:建水紫陶——古典之中寻真味大全


从唐到宋,中国瓷器终于完成了由陶到瓷的演化全过程,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标志。当汝、官、哥、定、钧这些名窑登上大雅之堂,当元青花身价亿万的时候,与它们同时兴起的滇南建水窑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又由瓷到陶,开创了独一无二的紫陶工艺。

曾经有过元青花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建水的朋友手上获得一件收藏品,建水窑的元青花猫形水滴,当时正是景德镇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拍出2.3亿人民币天价的时候,元青花几乎成为了财富的象征。怀着发财的心情一番考证,原来此元青花非彼元青花,如果放在一起,那就是劳斯莱斯轿车与一辆破单车的差别,都是车,但实在天差地远。好在这件藏品确实是产于元代,从心理上满足下俺也有元青花的虚荣。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兴起于宋代的建水窑,在元代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高峰,它的产品也确实是元代的青花瓷器。明代以前,南诏、大理国信仰密宗佛教,崇尚火葬,作为地方性民窑的建水窑,第一大产品就是火葬罐。此外,也烧制民间使用的碗盘、文具等器皿,虽然在烧造工艺上显得土气、笨拙、简单,但造型朴实,线条粗犷,纹饰布局繁简不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建水碗窑村北后山,遗存有十多条元、明、清时期的龙窑遗址,均为依山傍水,利用地势而建。窑床附近堆积有许多元、明、清时期的瓷片,从堆积物情况来看,古窑址可分为青花瓷器、青釉器生产区域。建水窑遗址为云南古窑遗址中创烧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窑遗址,印证了建水源远流长的陶瓷文明史。

但建水窑最终也没有走向辉煌,也没有烧制出那些在后世鼎鼎大名,价值亿万的传世之作,到清代,逐步走向衰亡。那些碗窑村的村民们,数百年间以烧窑为生的窑工们,他们将走向何方?谁也没有想到,一种畸形的商品,毒害了整个中国,却挽救了建水窑,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紫陶。

从低俗到高雅

随着1840年的炮声,鸦片进入了中国,吸食大烟在晚清成为一种常态。由此伴随着的是烟具市场的繁荣,《建水县志》记载:光绪年间,陶工潘金怀将陶土泡水,搅浆过滤成绛红色泥陶,制坯烧成紫色或红色烟斗,不上釉,用石料磨光,从而开创建水特有的紫陶生产新工艺。当时建水紫陶的主要产品是供吸鸦片用的烟斗,高档烟斗精美绝伦。烟斗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约6至8厘米,厚2至3厘米,均装饰图案。宣统二年,县知事郑光照推行禁烟,令陶工停止烟斗生产,改制其他品种,建水紫陶的多样化由此发展。

建水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人才荟萃,书画艺术在滇南首屈一指。建水紫陶从清未到解放初期是名家辈出、精品不断的鼎盛时期,从烟斗到花瓶、气锅、文房四宝等工艺陶器,以工艺独特、造型新颖、装饰典雅而闻名于世。从众多的存世作品来看,建水制陶名家以王永清、向逢春两代人为代表,可以说建水紫陶与书画结合的独特风格起于王永清,而巅峰于向逢春。

在昆明的一位朋友朱仲元老先生的家中,收藏着众多建水的紫陶精品,尤其是王永清和向逢春两位大师的作品,令人叫绝。在朱老的收藏品中,可以看到一部建水紫陶的发展史,从元青花大罐开始,到清代、民国、解放后的各个时期的紫陶精品。每一件紫陶上,一句诗词,一方山水,一枚花瓣;无论视角,无论手感,无论思想;都给你一种文化的姿态,典雅、朴实、深沉。

就这样,碗窑村迎来了新生,完成了从瓷到陶的蜕变,一种新的精美艺术品开始崛起在滇南之地。

小村的淘宝之旅

碗窑就在建水县城边上,早年也是一个小小的乡村。随着建水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这个小小乡村,现在也差不多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交通非常便捷。但进入村里,当一连串陶坊扑入眼帘,一切制作场景都宛如从前,又仿佛闯入了时光隧道。

如果不是因为紫陶,碗窑村在建水众多古乡村中还稍显低调。不过,随着紫陶的声名远播,如今村里唯一的街道上已然招牌罗列,形如集市,繁荣程度虽然与宜兴、景德镇的满城陶坊暂时还没法比,但大小100多家制陶作坊,却也小有规模,年复一年,一代代大师、工匠们遵循古老工艺,在这些不起眼的作坊里,调教出耀眼的艺术品。

在一家叫金临安的陶艺坊,主人周伟邀请我们落座品茶,用的就是自己烧制的紫陶茶具。身旁的博物架上,摆放的全是价值不菲的紫陶花瓶、茶具及其他紫陶工艺品,让这间寻常小屋蓬荜生辉。在此氛围中,茶香袅袅,身心松弛。周伟介绍道,紫陶在道光年间发端时,当时主要的产品是烟具,如今能剩下的建水紫陶烟斗,拿出来就是珍品。但随后,紫陶的产品逐渐多样化,从普通的花瓶、茶具、碗盏,都有。当然,有一件产品国人更为熟知,那就是云南标志性美食汽锅鸡,其独特味道就来自紫陶汽锅。这也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几大名陶的不同之处它是唯一与美食融为一体的陶器精品。

碗窑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你可以亲自体验制陶的乐趣。基本上所有的店铺都拥有自己的作坊,跟主人打个招呼,耽误人家一点点时间,你就能重温儿时玩泥巴的回忆,但有了专业人士的指导,玩泥巴就不再是玩泥巴,而是一次严肃的艺术实践,嘴里还哼着某部电影的主题曲OHmylove,mydarling,有关手工制陶的电影场景太多了,这绝对是浪漫的活计。

从原料到成品的一系列环节中,拉坯是第一步,也貌似是最简单的,同行的美女小白找了个转盘,跳将上去,一把捏住柔软的陶土,却怎样跟不上轮盘旋转的节奏,软乎乎的泥巴完全不听使唤,玩泥巴怎么成了被泥巴玩了?只得求助师傅,只见师傅手把手指点迷津,三下五除二,立刻一个精美的杯子就呼之欲出。师傅说,无他,但手熟尔,跟卖油翁差不多,世上本没有师傅,做的器皿多了,也就成了师傅做陶都做出哲学味了,我们却觉得没那么简单,做陶绝对是有创造性的工作,要不然这种传承数百年的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怎能出那么多与众不同的精品出来呢?

陶坊里,拉坯、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有条不紊,拉坯可以尝试,书画这一关可就难过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陶坯上挥毫作画场面就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学成的技艺。实际上几百年来,建水紫陶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来自高超的书画技艺。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的完美结合,使紫陶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1953年,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在近乎苛刻的审评中,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这真是一次充满历史感的有趣体验。从陶坊回到茶台,周伟又跟聊起了紫陶如何鉴宝。他说,判断建水紫陶的品质很简单,把握几句老话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这几句话,即是建水紫陶的特点,也是淘宝的秘诀。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在碗窑多走走看看,如今建水紫陶声名远播,甚至连江苏宜兴人也来碗窑立坊作陶,也有人把碗窑的五色土带到省外去做,碗窑和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品质越来越高。本地知名的大师陈绍康、谭知凡、马成林、袁应德等人,基本都在碗窑有自己的工坊,所烧造的紫陶工艺品,流向世界各地。

那就来一套明如水的紫陶茶具,再来一个声如磬的紫陶花瓶吧!碗窑之行,可不能空手回去啊!

《人间国宝》寻找中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


《人间国宝》由云南卫视和国内免费直播鉴定领导品牌天天鉴宝App联合推出,节目旨在向全社会展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云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陶器硬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而且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的特点。如今,紫陶在建水已经成为了建水的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在这座城的点点滴滴,今天我们要寻找的宝贝就是建水紫陶。

今天的两位寻宝人——

陶艺匠人潘娟为建水紫陶植入了新元素和新理念,她的作品除了扩宽了紫陶的实用性,更加大了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大多融合了大自然和平时的生活。同时潘娟老师的作品都是通过很长时间的打磨和烧制,所以陶面的质感既有金属的光泽感,又非常细腻柔润。

陶艺大师陈学将制陶工艺和微雕工艺完美结合,制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紫陶工艺品。他的得意之作——紫陶笔洗,其身上的花纹是五千多字的《金刚经》,每个字大约一两个平方毫米。制陶工艺和微雕工艺的结合艺术,凝聚了陈学老师对世界、对艺术的认知。

云南卫视

《人间国宝》

今晚21:30

敬请期待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浅谈建水紫陶的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浅谈建水紫陶的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