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磁州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华盛顿弗列尔美术馆馆藏宋元磁州窑瓷器

华盛顿弗列尔美术馆馆藏宋元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磁州窑瓷器 宋元瓷器工艺鉴别

2020-03-10

磁州窑瓷器鉴别。

磁州窑始于北齐,历经隋唐,盛于宋金元,经明清至今,炉火延续千年不熄。“我画了一辈子的画,还不及磁州窑这几笔。”国画大师李苦禅晚年看到磁州窑遗珍后,曾如此感慨。 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白地黑花褐彩的独特工艺,在古代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与当时的五大官窑: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哥窑并驾齐驱。同时,在广泛的生产传播中,磁州窑的技艺还影响到了朝鲜、泰国、越南、日本等国,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景德镇作为官窑的代表,闻名中外,磁州窑作为民窑的代表也享誉九州。素有“南有景德镇、北有磁州窑”之称。火与土的结晶,黑与白的竞演,在千年传承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磁州窑艺术。出土的各个时期的磁州窑产品,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的成熟程度。磁州窑虽属民窑,但同样担负起了为各阶层服务的职能。邯郸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的磁州窑文物,说明其已进入皇族的生活。现今保存的金代大龙盆雕有龙纹图饰,显然是皇家的用品。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各大博物馆均收藏陈列有磁州窑精品器物。

延伸阅读

古代瓷器:山东省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枕欣赏


瓷枕始见于隋代,最初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开始把它作为祛火明目、延年益寿的夏令寝具。大约北宋初年,磁州窑开始烧造瓷枕,一直延续到明清,时间长达八九百年。磁州窑的瓷枕以造型优美、釉色光亮、装饰丰富而闻名。

金磁州窑绿釉模花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金磁州窑绿釉印花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宋磁州窑白釉印花刻花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金磁州窑绿釉刻花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金磁州窑白底黑花虎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磁州窑瓷枕器型新颖,大方可爱。有如意头形、腰圆形、虎形、八角形、长方形等。

金磁州窑绿釉诗文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金磁州窑绿釉印花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宋磁州窑白釉黑花诗文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元磁州窑白釉黑花人物纹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元磁州窑白釉黑花龟鹤人物纹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釉色和装饰技法多样,其中白地黑花瓷枕是磁州窑最有创造性和独具特色的器物。白地黑花亦称铁锈花,白如雪,黑如铁,黑白对比,是磁州窑系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装饰方法。这种黑白相生的独特装饰手法,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性地将中国画的技法与陶瓷业结合起来。白地黑花瓷枕通过黑与白、粗与细、雅与俗、细腻与粗犷的反差与对比,展现出一种色彩之美、朴素之美、意蕴之美,使产品极富艺术魅力。

金磁州窑绿釉诗文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金磁州窑绿釉刻花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宋磁州窑白釉黑花兔纹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宋磁州窑白釉黑花芦雁瓷枕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瓷枕不仅是实用器,也是卧室中的摆设品,因此很注意装饰效果。其装饰纹饰取材多样,多取材于当时民间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景。不仅有精细入微的花鸟鱼虫,还有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绘画生动的山水人物、结构严谨的几何纹样。诗词、散曲、谚语、名言警句也成为主要内容之一。这些装饰内容题材广泛、时代特征明显,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爱好和民间习俗,被誉为古代民俗博物馆。民间工匠的画风粗犷、洒脱,书法艺术奔放、豪迈,题材生动活泼,写意性强,这样磁州窑瓷枕既有文人气息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率真、随意,成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韵味、又带有民间生活气息的实用品。这种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总之,磁州窑的工匠将富有民族特色的词曲、书法、绘画与陶瓷造型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把当时的民窑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也给后人展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生动绚烂的精神世界。

古代瓷器:磁州窑艺术馆馆藏“昭君出塞图”瓷枕赏析


元代白地黑花昭君出塞图瓷枕

此枕应是根据历代吟咏王昭君的诗歌,以及金代女画家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和元代关汉卿的《汉元帝哭昭君》、马致远的《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元杂剧等题材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该瓷枕为长方形,以五条直线间杂绳纹绘饰边框,画中六人或骑马或骑着骆驼列队迎风前行,愁云惨淡,气氛萧杀,但见匈奴迎亲队伍中最前面一人腰挎弯弓,肩扛长旗,风吹旗动,飒飒作响。紧随其后的胡人壮如虎姿,右手擎举一只飞禽,大有鹰扬虎视之威。如果将这只飞禽看作是一只大雁,正落在胡人手上倾听身后的琵琶曲,倒真暗合了王昭君落雁的美誉了。传说昭君出塞时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第三名胡人乘马侧身而行,只见他一边手弹琵琶,一边看着后面骑着黑马的王昭君,本欲让她高兴起来的,但昭君心中正在怀想元帝,身后家国眼前沙,从此别亲赴天涯,听得曲中胡音,愈加思念故国。王昭君禁不住悲从中来,掩面而泣,泪湿裘袍,她头上戴着的风雪帽簌簌而动。身后的侍女此时怀抱着昭君时常在汉宫弹奏的琵琶,来时知道塞外风沙大,还特意将琵琶包裹了起来。眼看着主人哭泣不已,她心中亦不免暗自悲伤。最后一名胡人骑着驼马,手持胡旌,自顾前行,他不并理解这个日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的女人,马上就要成为本族的阏氏为何还要垂泪伤心?画面中三只猎犬前呼后应,为徐缓前行的队伍增加了一线动感。天空行云,地上奔犬,中有骑人,画面构图得法,情景交融,场面宏大。大英博物馆也藏有一方元代白地黑花昭君出塞图瓷枕,该瓷枕是五人图,前行第二人手上没有飞禽,队伍中最后一人没有手持胡旌,而且图中只有两只猎犬。相比之下,磁州窑艺术馆珍藏的这方昭君出塞图瓷枕尤显珍贵。昭君出塞和亲,使匈奴同汉朝和睦友好达半个世纪。磁州窑艺术家创作昭君出塞图瓷枕,借古托今,表达了对元代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殷切希冀,也寄托了对汉族中兴的深切期盼,立意高远,真可谓是千古一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