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怎样鉴别出土影青釉瓷器 > 导航 >

宋元瓷器鉴藏之元影青

宋元瓷器鉴藏之元影青

怎样鉴别出土影青釉瓷器 宋元瓷器工艺鉴别 古代青瓷器

2020-11-03

【www.taoci52.com - 怎样鉴别出土影青釉瓷器】

影青瓷

刘英杰(洛阳) 编剧,作家,《文化收藏》杂志副主编。

好古之人有一通病,即每每见到好东西便把玩不止,兴奋异常,虽不见得能“匀”到宝阁,却不免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骚动。数日前在朋友处见得一元代影青瓷童子,无论从釉质、造型、款识还是品相,均为上品。把玩之下,又让朋友将图片发来,细细观赏,青中带白白中闪青的童子胎体,紧紧攫住我的双眼。

影青瓷,即青白瓷,又称“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是宋元之间南方生产的一种瓷器。无论哪种称呼,均可直观地将瓷的特点表露无疑,即青中带白白里有青,瓷胎薄如蝉翼,触手圆润自然,虽有瓷名却有玉质。遮眼透视,仿佛可以窥见瓷胎中清白一体的瓷骨,极为珍贵。影青瓷可以称为青白瓷,但并非所有青白瓷都可称为影青瓷,查阅资料中,除了“青白瓷”这一“学名”之外,诸如“影青瓷”“映青瓷”的称呼均是晚清以来才见诸典籍,宋元之际绝无此名。究其原因,无外乎“诨号”比“本名”更为传神,青白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被清代古董商们形象称为“影青瓷”,又因发音的关系多有别名。绕了一圈,笔者无非想告诉大家,影青瓷是比较珍贵的青白瓷,但仅是笔者观点,有待更多资料的考证。

影青瓷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其瓷创烧于北宋,初时器型单一,生产较少,多承唐风;至天禧年间,工艺纯熟,器型多变,大量生产。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镇即有青白瓷最早的窑址—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七百余年,可谓珍品无数,传世较多。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的店铺,专供都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饮茶及饮酒的器皿。赵汝适《诸蕃志》记述我国当时陶瓷器对外贸易的情况,其中有在“婆”等地有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记载。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已经没有了宋瓷的精细灵巧,大开大合虽嫌朴拙,却彰显了草原民族特色,加上烧制方法比较原始,影青瓷的成色远逊宋瓷。但元人对影青瓷的喜爱并未就此衰减,元人爱玉,影青瓷似玉,所以有的元代瓷产品干脆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等铭款,明显地将青白瓷类比于青白玉。正因元人审美的独特之处,烧制产量和器型较少,传世佳作便极为珍贵,童子蹲坐器型更为少见。

童子形象的器型在北宋以后颇为流行,常见的宋、元玉器中多有“攀枝童子”“飞天童子”“持莲童子”的造型,但玉器毕竟多为珍贵,普通人根本玩不起。是以人们一方面将瓷器的烧制追求到极致,另一方面就将玉器中较为普遍传神的器型移植到瓷器制作上,满足普通人陈设欣赏的愿望。影青瓷童子兼具了“童子”祈福的寓意和“清白如玉”的胎质,正是绝好明证。朋友收藏的影青瓷童子面部丰腴,神色自然,细部圆润,包浆漂亮,具有典型的元瓷特征,且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清白交互之间,童子眼眸里怡然洒脱的旷远,似乎传递出那个历史上最为热血激荡的草原王朝凌越云霄的余音。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宜兴陶瓷之青瓷鉴藏


江苏 陈凤九 肖梦龙

江苏省宜兴市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地处长江下游苏南的太湖之滨,与浙江、安徽搭界,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交通运输便利。山区盛产瓷土和竹木薪炭,为发展陶瓷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因此,得天独厚的宜兴陶瓷产业自古发达,至明清并形成自已独特产品的优势与特色,名扬四海。

宜兴陶瓷业的中心是在其南部山区和水网地带的交接点丁蜀镇一带。

宜兴的史前制陶业,根据近年来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骆驼墩、西溪遗址等出土陶器最早距今约七千年。陶器以夾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其次为灰陶及黒皮陶,能初步地掌握窑中的烧成气氛,利用还原气氛烧成灰陶,利用闷窑渗炭法烧成黒皮陶。属于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至晚期良渚文化系列(见邹厚本主编《江苏考古五十年》,南京出版社,2000年出版)。商周时期,宜兴烧造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是吳越文化的重要内涵特征。建国六十多年來的考古实践证明,烧制原始瓷是江浙地区吳越民族的历史功绩。現已查明浙江湖州德清窑为中国“瓷之源”,商代已建龙窑大量烧造原始青瓷。吳、越国同族,“接土邻境,圵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呂氏春秋·知化篇》)並名列春秋五霸,在先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几何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为孪生姐妹,吴越地区考古发現商周窑址常見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同窑合烧,如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第三层湖熟文化以及浙江富盛等地多有发現这样兼烧的窑址;也有的是分窑烧制。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经指出:“原始瓷(即加釉硬陶)的烧造,当为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后来在长江下游地区逐渐改善,终于在汉末出現了瓷器,成为中国文明的特点之一。”上海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闵行发掘相当中原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青釉和黒釉残片,有学者根据科学测试结果认为“马桥夏商样品是目前所发現的我国最早的原始瓷。”在宜兴丁蜀镇附近元帆村遗址的上层和杨破窑墩、张泽乡的前港咀和寿山村上层、湖汶乡画溪河西岸、善卷乡五洞桥,以及杨巷镇附近的城头地、桥渎里和王府墩三处遗址的上层都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碎片,这些遗存中可能有的就是烧造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窑址所在,如丁蜀镇南山古窑址中发現有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等。而在江浙地区的商周吳越文化聚落遗址、城址,特别是土墩墓中出土的完整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器成千上万。这里仅例举个案足見冰山之一角,如镇江博物馆1975年发掘的镇江句容浮山果园一号墩,这是一座土著吳人的家庭合葬墓,墩内共葬有16个墓,随葬品种类别为夾砂红陶炊器、泥质陶和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盛食器等。其中印纹硬陶器71件,包括坛和罐;原始青瓷器124件,器形有罐、豆、盅、盘、器盖等。句容浮山果园的一处吴国土墩墓群计有一百多个土墩(见镇江博物馆《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载《考古》1979年2期),这样的土墩墓群当地群众往往称之“百培山”,在江南地区(包括皖南)有数百处之多(见王玉国、肖梦龙主编《镇江吴文化考古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出版)。将宜兴丁蜀镇出土原始瓷的理化测试数据,与浙江的德清、肖山和绍兴出土的周代原始瓷胎、釉的化学组合对比,宜兴原始瓷器胎中的AI2O3含量与Fe2O3含量均稍高。而在釉的化学组成中,宜兴的釉中含有1.7﹪的P2O5,浙江的釉中则无此成份。再与苏南宁镇地区土墩墓中出土的周代原始瓷胎釉的测试数据相比,则与宜兴出土的相似(见蒋赞初《近年來对宜兴古陶瓷研究的新进展》,载《89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微博],1992年出版)。在宜兴张渚镇附近西渚乡的吾桥遗址曾先后出土过16艘满装陶瓷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独木船,生动地向我们展現了当时宜兴窑陶瓷的外销繁忙情景。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苏南吳地出土的面广量大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并非全來自越国的窑场,而相当一部分应該是宜兴窑烧制、通过水路输出的商品陶瓷。原始瓷是吳越地区特产,宜兴也为我国原始瓷的发源地域。﹙图1、2﹚

宜兴也是烧造六朝青瓷的重要窑场。汉、六朝时期宜兴窑场大多分布在丁蜀镇之南的南山、均山一带,据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调查,计发現窑址达20余处,众多的窑址表明当时宜兴陶瓷生产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以南山窑群为主的宜兴汉代窑,其主要产品是釉陶和早期青瓷,器物种类有壶、罐、罍、瓮等。

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江苏。北方长期战乱,南方比较安宁,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六朝青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汉代青釉陶创造的成就,下为隋唐青秞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瓷器的成熟并得到广泛使用便是在六朝时期。宜兴六朝瓷业兴盛于西晋,是和周氏家族息息相关的。西晋“平西将军”周处家族是东吳、两晋时期江南大门阀士族,“三代显贵、一门五侯”,他们不但政治上享受世袭特权,经济上则操纵着当地的农、商、手工业,周氏显赫,宜兴青瓷商品行销江南地区。以南山窑群为主的宜兴六朝窑,其产品已全属青瓷,在质量上有精有粗,精者与同期越窑产品不相上下。器物类别以日用器皿碗、钵、盆、洗、壶、罐为主,同时烧制俑、灶、水井、鸡笼、猪圈等丧葬明噐。其中不乏魂瓶、神兽尊、镂空香熏一类的精品,如宜兴西晋周处家族墓出土的青瓷器。上世纪80年代我们亦曾对宜兴六朝及唐代窑址作过考古调查(见肖梦龙《宜兴小窑墩西晋、唐窑址的调查报告》,《中国陶瓷o古陶瓷研究专辑》增刊〔7〕1982)。宜兴六朝青瓷经理化测试,釉的化学组成中CaO的含量高于浙江上虞的西晋越窑产品,而釉中Fe2O3的含量低于越窑,另外还含有1﹪左右的P2O5;而胎中的 AI2O3和Fe2O3的含量低于越窑。宜兴六朝窑的窑炉,根据目前的发現,有圆形半倒焰窑和龙窑两种。烧成温度1260±20℃。﹙图3、4﹚

唐代是宜兴窑青瓷的繁盛时期。我国瓷业生产在唐代飞跃发展,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北方邢窑系的白瓷与南方越窑系的青瓷并驾齐驱,“邢瓷类银,越瓷类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五代宜兴境内继续用龙窑烧造青瓷,经调查其主要的烧造地点有南山西北麓的小窑墩,丁蜀镇西南的涧众窑,张渚镇归径乡的棚山和真武殿山的南北麓等。其中小窑墩始烧于唐代早期,涧众窑为中晩唐,归径窑约当唐晩五代时期。1976年南京博物院对涧众龙窑作过正式发掘(见南京博物院《宜兴涧众窑》,载《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出版﹚。唐代宜兴窑场主要烧造民间日用青瓷器,产品有碗、盏、盘、鉢、灯、壶、罐等,釉色以茶绿为主,酱色釉次之,施釉均匀,釉面光泽。其产品在江苏境内唐代遗址中常見,说明它是销路很广的民用瓷。当时国内最大的陶瓷集散地和消费市场杨州,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唐代全国各窑口瓷片分析,据统计宜兴窑瓷片通常占出土瓷片总量的24~35﹪。宜兴窑产品属于越窑青瓷系统,虽然其质量与越窑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它以地理位置和产量的优势,成为我国南方长沙窑之外越窑青瓷的另一个竞争对手。

宋元影青瓷鉴识


所谓“影青瓷”,就是宋、元时期在南方生产的一种青白瓷。

其实,我国白釉瓷器在隋、唐时期就有烧造,至唐代瓷窑已达很高成就。发展至宋代,在河北定州达到历史高峰。当时,在南方以景德镇窑为主的一批窑口所烧造的青白瓷,受了到北方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瓷窑的影响,因此,在影青瓷中,也可以看到上述窑口的某些特点。在景德镇地区,由于瓷土、木柴、交通、技术等方面的种种优越条件,使其烧制的青白瓷胎质精细、薄透而又坚硬,釉色白中闪青、晶莹如玉,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以景德镇为主的青白瓷系也就列为当时江南的两大瓷系之一。

宋代是一个崇尚玉器的时代。但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因此,就在烧瓷上做文章,把瓷器做得极尽精细,烧造出一种玉的效果,其质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如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浊润熟滑者,则要慎重。宋影青瓷的胎色是洁白的,淘洗得很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迎光薄可透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手工淘洗的结果是其胎质也细中有粗,而且,宋影青瓷在底足露胎之处,在白胎中间应有焦状像伤疤样的铁质析出,这是重要特征。此外,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如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元影青瓷胎釉都比宋代的要粗糙,此外,从烧制方法上,也可辨别其年代的先后。

宋代影青瓷,在北宋前期釉面多光素无纹,正烧和覆烧都有,至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装饰,也有少数贴塑。至南宋则盛行印花,盘碗多覆烧,纹饰题材、布局方法明显受定窑影响。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显得笨拙,不如宋影青瓷精细灵巧。在烧制方法上只有少数采用覆烧,大部分恢复正烧,所以,器物一般口部有釉,而足部无釉。造型基本沿袭宋代,但盘碗底足大多为很浅的圈足,有的甚至浅近平底。元代影青瓷在装饰上又归于简洁,印花减少,有的改为刻花和划花,很多器物则又光素无花了,少数器皿出现红褐色装饰点。在器型上,影青瓷的烧制以日用器皿为主。一般多见于杯碗盘碟、执壸、注子、盏托、瓜棱罐、瓷枕、香,、盒子、盖瓶和谷仓等。如遇少见而又特别的造型或与时代不合的装饰,则要慎重。

眼下市场上仿伪之品颇多,在收藏时要多注意鉴识的要点之处。要从釉色、胎质、形制和旧气等几个方面去综合考察。有的釉色过于精美,又不顾时代特点;有的胎质过于细白,或人为在胎体加沙,手感偏重;有的釉色闪蓝、闪黄,刻、划、印花粗浅模糊、线条呆板;有的在内底或器壁可见均匀细密的旋纹;有的以泥浆、油污来作旧,又不见因时间和环境所形成的真正旧气,等等。如遇其中之一,你就要慎重对待,切勿轻易下手。否则,上当的就是你。

宋元“影青瓷”鉴识


所谓“影青瓷”,就是宋、元时期在南方生产的一种青白瓷。

其实,我国白釉瓷器在隋、唐时期就有烧造,至唐代瓷窑已达很高成就。发展至宋代,在河北定州达到历史高峰。当时,在南方以景德镇窑为主的一批窑口所烧造的青白瓷,受了到北方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瓷窑的影响,因此,在影青瓷中,也可以看到上述窑口的某些特点。在景德镇地区,由于瓷土、木柴、交通、技术等方面的种种优越条件,使其烧制的青白瓷胎质精细、薄透而又坚硬,釉色白中闪青、晶莹如玉,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以景德镇为主的青白瓷系也就列为当时江南的两大瓷系之一。

宋代是一个崇尚玉器的时代。但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因此,就在烧瓷上做文章,把瓷器做得极尽精细,烧造出一种玉的效果,其质感犹如青白玉一般。这是在鉴识宋代影青瓷时首先要考虑的。如遇干枯无光,釉面粗糙,或反之过于浊润熟滑者,则要慎重。宋影青瓷的胎色是洁白的,淘洗得很精细,有的器物精细到几乎脱胎的程度,迎光薄可透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手工淘洗的结果是其胎质也细中有粗,而且,宋影青瓷在底足露胎之处,在白胎中间应有焦状像伤疤样的铁质析出,这是重要特征。此外,在制坯和上釉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够均匀之处,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如遇胎质过分精细洁白,状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润无瑕疵者,须小心。元影青瓷胎釉都比宋代的要粗糙,此外,从烧制方法上,也可辨别其年代的先后。

宋代影青瓷,在北宋前期釉面多光素无纹,正烧和覆烧都有,至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装饰,也有少数贴塑。至南宋则盛行印花,盘碗多覆烧,纹饰题材、布局方法明显受定窑影响。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显得笨拙,不如宋影青瓷精细灵巧。在烧制方法上只有少数采用覆烧,大部分恢复正烧,所以,器物一般口部有釉,而足部无釉。造型基本沿袭宋代,但盘碗底足大多为很浅的圈足,有的甚至浅近平底。元代影青瓷在装饰上又归于简洁,印花减少,有的改为刻花和划花,很多器物则又光素无花了,少数器皿出现红褐色装饰点。在器型上,影青瓷的烧制以日用器皿为主。一般多见于杯碗盘碟、执壸、注子、盏托、瓜棱罐、瓷枕、香,、盒子、盖瓶和谷仓等。如遇少见而又特别的造型或与时代不合的装饰,则要慎重。

眼下市场上仿伪之品颇多,在收藏时要多注意鉴识的要点之处。要从釉色、胎质、形制和旧气等几个方面去综合考察。有的釉色过于精美,又不顾时代特点;有的胎质过于细白,或人为在胎体加沙,手感偏重;有的釉色闪蓝、闪黄,刻、划、印花粗浅模糊、线条呆板;有的在内底或器壁可见均匀细密的旋纹;有的以泥浆、油污来作旧,又不见因时间和环境所形成的真正旧气,等等。如遇其中之一,你就要慎重对待,切勿轻易下手。否则,上当的就是你。

古代仿生瓷器鉴藏


素烧石榴

三国两晋时期的牛头罐首

三彩柠檬

从四川邛窑的植物果实类仿生陶瓷说起

有说法认为,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浙江上虞的牛头罐等就曾令世人惊叹。如果说,大量的以动物为对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现在两晋的青瓷系窑口,那么,大量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器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唐、五代时期,釉色计有深浅不同的色彩三十几种,加之模制、雕刻、镂空、捏塑等技术成熟,催生了大量的“荔枝、核桃、石榴和橘子”。

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 三国两晋的虎头罐牛头罐“前所未见”

仿生瓷也叫象生瓷,是指仿制生物形态的瓷器,或是貌似某种生物形态的瓷器。

这类的瓷器究竟起源于何时?

2006年11月,考古人员对位于浙江上虞东山边的尼姑婆山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虎头罐、鸡头罐、牛头罐、马头罐、鹿头罐等仿生瓷器,瓷罐上的各种动物头首的形态逼真,活灵活现,“前所未见”。这是我国考古发掘出土最多的一批仿生瓷。浙江上虞作为越窑青瓷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之一,制瓷历史从东汉至宋代长达1000余年,在东汉及唐以前的越窑发展早期,上虞占据了制瓷业的统领地位。在三国西晋时,曹娥江两旁有160多处窑址,尼姑婆山窑址也是其中之一。因此,认定古代仿生瓷器起源于越窑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实上,至少在东晋时期,东南沿海的江、浙、闽,长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赣,都相继设立瓷窑,著名的越窑、固驿窑、青羊宫窑、德清窑、洪州窑、瓯窑等先后出现,均生产了以鸡首壶为典型代表的仿生瓷器。

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釉 四川邛窑有首创之功

如果说,大量的以动物为对象的仿生瓷器最早出现在两晋的青瓷系窑口的话,那么,大量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器则最早出现在唐代四川的彩釉瓷器上。

在2001年4月召开的中国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上,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说:“唐代邛窑在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创之功”;对邛窑遗址考察研究长达数十年的陈丽琼教授说:“邛窑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彩绘瓷的故乡”,是中国陶瓷制作史上的“一朵奇葩”;南京博物馆研究员张浦生先生说:“邛窑在着色用料上品种俱全,除常见的酱色、绿色外,还有铜红、钴蓝”;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认为:“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是邛窑的代表作品,均较早烧制成功。”

大量实物证据表明:邛窑最早烧制成功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釉,到唐、五代时期,釉色计有青绿、青黄、青灰、绿、深绿、浅绿、油绿灰白、乳白、蓝色、酱褐、黑、黄、米黄、茶黄、茶子黄等,深浅不同的色彩三十几种。据史料记载:“黄者如金,黑者如漆,绿者如玉,青绿苍翠可爱最为贵重,棕釉而有花纹,或釉彩如窑变者最难得,其釉水无美不备。”

在中国陶瓷史上,用铜着色的高温釉彩品种中,最少见的是乳浊绿釉。中国古代掌握乳浊绿釉生产技术的只有邛窑和长沙窑,但乳浊绿釉是邛窑在南朝时首先烧制成功的。此外,邛窑还烧制出了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高温铜红釉”也是四川邛窑和湖南长沙窑最早创烧的,至今在古陶瓷研究界对此还没有不同意见。

素胎类仿生水果或供百姓祭祀 彩釉类则多供上层人士享用

四川邛峡窑是古代著名瓷窑,因邛峡在唐代属于邛州,故而也成为邛窑。邛窑在唐宋时期就烧制出了颜色种类各异的单一颜色瓷器和多彩瓷器,加之制瓷的模制、雕刻、镂空、捏塑、堆贴、刻划等工艺技术相当成熟,于是大量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瓷应运而生。

邛窑生产的以植物果实为对象的仿生陶瓷有以单一果实为创作对象的,也有以多个果实的集合体为对象的,主要分为两大类:素胎类和彩釉类。如荔枝、干核桃和石榴果就是以灰胎、深灰胎和红胎为基本色烧制的素胎类仿生瓷。这类瓷器制作工艺简约,造型朴实无华,成本低,想来是适应普通百姓供奉祭祀所用。另一类是供社会统治阶级和上层人士享用的彩釉仿生瓷,工艺比较讲究,除了素胎类仿生瓷必需的工艺过程外。还必须根据果实颜色、质感的不同,运用素胎类仿生瓷所没有的配釉、施釉、加彩等工艺技术。毫无疑问,彩釉类仿生瓷的烧制体现了邛窑高超的彩瓷烧制水平,如带叶桃子和集束状带叶橘子就是明证。

邛窑两类仿生瓷器共同的特点是灵活运用模制、雕刻、镂空、捏塑、堆贴、刻划和彩绘等工艺加工制作,形态逼真,造型生动。这里笔者将多年来收集的邛窑仿生瓷器公之于众,以助藏友鉴赏、研究。

延伸阅读

浙江上虞仿生瓷衰败之谜

北方望族迁至上虞 封山占水使窑址荒芜

2006年,浙江上虞尼姑婆山窑址曾发现一批三国两晋时期的虎头罐、鸡头罐、牛头罐、马头罐、鹿头罐等仿生瓷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郑嘉励就此曾对媒体说,考古人员从该窑址中发现了刻有隶书“朱君”两字的器物,估计这是姓朱的一个地方豪族的产业,可见当时制瓷盛极一时。后来到东晋南朝时,曹娥江两岸却只有14处。这些窑址为何急剧减少?据郑嘉励解释,东晋初,大批北方士族,如王羲之、谢安等望族都迁到上虞、绍兴一带,这些士族在政治上有特权,每到一地,便封山占水。“谢安东山再起的东山,就在不远处。”这些士族没有制瓷的传统。很多窑址处于这些贵族的领地上,当地地方豪族没有发展瓷器的空间,也就从此荒芜了。

【编后】

这批四川民间收藏的素烧和彩釉果实类雕塑较为难得,从胎质看,有些为红陶胎,釉质与宋代四川釉陶俑比较近似,或属釉陶类,年代是否均属唐宋,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版图文来自《收藏》、《钱江晚报》、新华社

浅谈宣统瓷器的鉴藏


宣统粉彩九桃福寿纹纹碗·北京荣宝2013年6月23日春拍

清代晚期宣统一朝短短三年,却仍有烧制官窑瓷器。已故陶瓷鉴定泰斗庚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提到《清档》对宣统时期的记载为: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品不多,甚为珍稀。笔者喜好鉴藏陶瓷多年,但所见宣统官窑瓷器并不多。据界内前辈所言,宣统官窑瓷器过去未见到有仿品。

而随之陶瓷鉴藏热,近年已引起赝贩子所注意。宣统本朝瓷器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真品款识书写较为规整,排列有致,笔路圆润而有劲。其青花发色,鲜亮浓艳而不晕散。提及此时的器形,《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亦有对宣统时期的造型作以评析。庚宝昌先生总结为:造型与前朝规格一致,仍为传统的形制。只是胎体比以前轻薄,器形亦大比前朝规整。典型的器物有盖罐,赏瓶,玉壶春瓶等。

以笔者的鉴藏经验,其纹饰多为团鹅纹、团龙纹、双喜云龙纹等宣统时期的瓷器,在收藏界较为常见的代表器有,盖杯、盖罐及碗盘等。当然,此时的图案纹饰依然有承袭光绪以前的图案,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有、海水姜牙纹、万寿纹、喜字纹等。而此时的绘画并非所有的陶瓷画技都完全受到清政府的腐败所影响,也是有不少的器皿纹饰被绘画的十分精致,甚至可与前朝相媲美。而庚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亦有提及宣统瓷器的纹饰画意较光绪时的细腻。

这是一件宣统时期的粉彩九桃福寿纹纹碗,为北京荣宝拍卖今春的拍品。该碗的外壁绘桃树一株,衬以矾红灵芝,寓意长寿。娇艳的饰彩渲染出桃果香浓欲滴的神韵,形成叶有阴阳向背、树有老枝新芽的精彩效果。据陶瓷鉴藏资料记载,此式粉彩九桃纹饰为雍正时期创烧,其后便成为官窑瓷器的经典纹样。其估价为20-30万人民币,来源于2012年的及时的春拍。而笔者身边往来的一位藏家大腕师友前辈就是荣宝的常客,据其介绍荣宝的业界口碑同样如同大牌国际拍卖行佳士得一样响亮。但即便是大拍卖行的瓷器专场对于宣统瓷亦是为之甚少,由此可预计届时此瓷的碗落锤价不俗。

宣统瓷虽数量有限,但依然具有宫廷制瓷的风格特征,所以这一时期的陶瓷称为清代封建统治者奢靡生活用品的尾声,是颇具说服力的说法。

2013年6月21日 傍晚

于【岳宝轩】

博文地址:?tj=1

明成化杂彩瓷器鉴藏浅说


经过近三十年的空白期,彩瓷在明成化时期于景德镇御窑厂再度烧制。此时的彩瓷一改永乐、宣德以来的雄健豪放风貌,器型上表现出了玲珑秀气的特色,胎体细腻晶莹,彩料的选用格外纯正,色调搭配柔和,绘画淡雅优美。孙瀛洲先生对于成化瓷器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成化瓷器,胎质细腻纯白,白釉莹润如脂,彩色柔和,笔法流利,造型轻灵秀美,表里精致如一。”

成化彩瓷除青花、斗彩、青花加彩和珐华彩等品种外,根据考古发掘,目前发现的成化杂彩瓷尚有如下品种:

孔雀绿釉青花:此品种始于元代。成化时的孔雀绿釉晶莹艳丽,青花于绿彩之下往往显黑,如绿釉黑花一样。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鱼莲纹盘,盘外壁绿釉下绘青花荷莲四鱼纹,里心为素白釉,器底心书“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官窑款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近年发掘中发现有同此品种的盘、碗,工艺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青花绘画覆孔雀绿釉、孔雀绿地凸白花划花填孔雀绿彩及青花地孔雀绿花(即蓝地孔雀绿花)等派生品种。

口径23.5厘米

敞口,圈足。盘里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绘青花莲鱼图案。莲鱼四组,每组皆以荷花、莲蓬及水草组成,四鱼游弋其间,神态生动活泼。外釉色翠绿,与孔雀羽毛相似,成化青花青靛淡雅,青花外罩以孔雀绿釉烧制的器物则为少见。

黄釉青花:仅宣德以来的传统品种,青花挂黄釉回炉溶烧后往往变为黑蓝色。成化黄釉青花三叶大盘与宣德同类器,除个别者外,从器型大小到纹饰图案均相同,然而此时的黄釉色调较浅淡。

口径16 厘米

蓝釉白花:此品种最早见于元代,至明代成化时工艺更精,多在宝石蓝般的釉地上,用加有粉质的浓厚的白釉堆成纹饰,颇有立体感。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现有成化款蓝釉凸白花云龙、云凤大盘残器,其蓝釉鲜艳泛紫,凸起的白龙体躯肥大,花纹清晰,并且底足有凸起的白色双圈和六字双行成化官窑款识,类此工艺的还有红釉白花器。虽均未见完整器物,但这些残器却补充了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由此,对过去的某些传统观点,有必要加以商讨,重新研究。

白釉酱花:与宣德白釉酱花三叶盘器型、纹饰相同,唯釉面干净光润,所填酱釉花纹光泽强烈,底面署成化官窑款识。

白釉黄彩:为此时的创新品种,景德镇御窑厂出土有署成化官窑款的白釉地黄彩云龙撇口大碗残器,胎体较厚,圈足高深,内书蓝色梵文,外壁绘以云龙,色彩透明淡雅,运笔粗犷而潇洒。传世品中仅见署嘉靖官窑款的撇口盘类。

口径14厘米

碗敞口,弧腹,圈足。碗内底心与外壁以绿彩绘龙纹,底内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方框楷书款。碗色彩清新淡雅,釉面清亮,白釉泛青,胎体规整,为成化时期典型器。

白釉绿彩:常见的多为弘治、正德器,成化器少见,后已发现的绿彩云龙盘、碗之类来看,此品种应始烧于宣德时期,成化时期的龙填彩色浅淡,微闪黄色,透明度强,所绘龙纹线条纤细,舒展自然,有些器物还暗刻海水或龙纹。此外,还有绘缠枝灵芝的双耳三足炉与印盒等琢器。

白釉红彩:此时见有玲珑秀巧的撇口杯、盘,多绘云龙纹,色彩光润鲜亮。康熙时所仿此类,除署成化款外也有署本朝年款的,但胎釉、色彩均具有本朝特征。

黄地紫彩:为成化时出现的新品种。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有署成化官窑款的黄地紫云龙撇口盘、碗残器,外壁饰云龙纹,下腹为仰莲瓣,暗刻纹上填以紫彩,色泽浅淡。

红地绿彩:仅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所发现的一个新品种,为白釉上覆红彩釉,并加绘绿彩纹饰。其红彩凝重,泛紫红色,干涩无光,比宣德时稍差。见有双耳三足炉与印盒残器,为红地上饰以浅淡纤细的绿彩缠枝灵芝纹,底部有青花款。

高16厘米;口径13.3厘米

釉面有伤残,底款为双圈双行楷体“大明成化年制”。此香炉造型仿鼎,红色为地,绿色花纹。口部为条带状香草纹,腹部为缠枝灵芝纹,三足上绘柿蒂纹。胎体洁白细腻。这件作品造型流畅,配色大胆,制作精致。

孔雀蓝地绿花:此品种见有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成化官窑款圆盒,腹径为25.7厘米,以孔雀蓝彩为地,饰以孔雀绿彩的穿花龙纹,彩色雅洁艳丽,无与伦比,尽管只有两种颜色,但基本与景德镇珐华器的施彩暗合相通。其后,嘉靖御窑厂有与此造型、纹饰色泽及尺寸大小完全一样的仿品,唯署本朝官窑年款;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均有此藏品。

直径34厘米

口微敛,弧形浅壁,盘心微凸,圈足宽大。器壁装饰颇为别致。其制作工艺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青花绘出莲池鱼藻纹,然在盘壁上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再在盘外施孔雀绿釉中温二次烧成。画面上莲花盛开,荷叶亭亭,荇藻交错,形态各异的鱼儿在其间游弋。孔雀绿是明代始创的新品种,传世珍贵。

青金蓝釉孔雀绿彩:以泛紫色的低温蓝釉铺地,釉面起伏不平,所留白待刻出鱼及荷莲后或留白或填以孔雀绿淡彩,器型有高足碗与盘类。

鉴藏:元吉州窑纪年珍瓷两种


至元十六年波涛鸾蝶纹净水钵

本刊 耕生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

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1);腹部绘主题纹饰水波纹,中间有一个竖长方形开光,书“□入敬神会,永充供养者”(图1-2),开光上部绘以荷叶,下部托以莲花,布局与宋元时期荷幡形落款相同;下腹部饰以卷草纹一周。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淳祐七年(1247年)、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均为丁未年,经考证,南宋孝宗淳熙年釉下彩绘在吉州窑尚未成熟,未见细密繁冗的风格出现;南宋末与元末两个年代,由于战乱,国力衰落,亦可排除;唯元成宗大德十一年的可能性最大。

2012年深圳举办的吉州窑展上,展出民间收藏的另一件吉州窑釉下褐彩波涛鸾蝶纹净水钵(图2)。此钵由两庆书屋提供。钵内壁绘鸾蝶,腹部以波涛为地纹,开光内书写“吉州路总府刘仕达舍入皈敬堂永充供养,至元己卯岁腊月谨题”。元代有前后两个至元己卯年,分别为前至元十六年(1279年)和后至元五年(1339年),根据《元史·地理五》记载:“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另一司、八县。元贞元年(1295年),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县升州,改吉州为吉安路”,可见该钵制作年代只可能为前至元十六年。

将这两件珍贵的自铭的元代吉州窑褐彩绘画瓷,与元代纪年墓葬、窖藏和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出土的一件吉州窑卷草纹长颈瓶等资料结合考查,可窥见吉州窑元瓷的一些真实面目。这两件珍瓷也反映出波涛纹是元吉州窑非常流行的纹饰。

瓷器鉴藏:中和堂款识问疑


一位好友淘来一件中和堂款识黄釉葫芦瓶,回来也是犯了疑心,连忙请了几位资深藏友。奇物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好友说这件黄釉葫芦瓶卖家介绍是康熙中晚期的官窑产品,下有“中和堂”款识。拿到手以后,仔细审视之:瓶体呈葫芦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器身施黄褐釉,宝光内敛,款识规整,底有双圈,粗看确实有一眼葫芦瓶这种器型在清代颇为多见,其“累然而生,食之无穷,多子多福,绵延万代”的美好寓意一直深受皇室青睐。又因葫芦瓶谐音“福禄”,分别指福财与禄位,所以也深受百官百姓的厚爱。

葫芦瓶远在唐代就已出现。不过此物既然有疑议,肯定是某些方面有争议。于是,几位朋友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该葫芦瓶器物之上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中和堂”的款识,看其形制是双圈两行,笔画明了,圈足规整,并未发现纰漏。问题就在“中和堂”的款识之上,清代瓷器中不乏有堂名款识,如乾隆即有“敬慎堂”“养和堂”款识,但博物馆中的精品一般都是“年号”加“干支”再加“堂名”三者合一而为其款识,所以康熙中和堂款识一般为“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癸丑中和堂制”三种款识。从干支推算其分别为康熙十年、康熙十一年、康熙十二年,确实为康熙早期款识。那么是否就此可以断定此葫芦瓶即为伪作呢?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中和堂”款识确实有不少标本出现,不过众人争论的是“中和堂”是否为康熙赐给雍正的圆明园一堂,对“中和堂”款识的瓷器倒无异议,结合康熙早年“不尚尊号”的时代背景,确实可以断定“中和堂”款识瓷器应该是至少不晚于康熙十二年之前的瓷器。如此说来,此黄釉葫芦瓶为康熙早期瓷器无疑,那么,因为翻查了诸多资料,一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那就是有关“中和堂”款识瓷器是官窑还是民窑?

“中和堂”款识官窑的疑问对于“中和堂”款瓷器的认识,藏界多遵循上世纪初民国鉴藏家许之衡的论断,认为“中和堂”为康熙宫苑 ,其所督造皆为康熙早期官窑。但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整理和标本探索,对“中和堂”款瓷器属于官窑的定论产生了质疑。首先是中和堂在清代宫苑中原型所在,据多方考证,中和堂是圆明园中一处宫苑,但圆明园早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从遗迹之中拼凑出规模宏大的原址尚属困难,何况是其中的一处宫苑,有论者从圆明园兴建年代开始分析,圆明园虽属跨朝兴建的大型园林,但在康熙早期并没有动工的念头,从史书和文献记载中也没有发现康熙朝宫室里有中和堂。所以由此可以断定,凭借堂名断定官窑的论据显得子虚乌有。由于此黄釉葫芦瓶属于单色釉,并没有绘画、诗词、山水等特征,但从其它标本的绘画特征和山水诗词来分析,其选用的题材及特征均不符合康熙早期康熙官窑的特征,倒是和清末民窑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笔者认为“中和堂”款瓷应属工艺精良的民窑之列。几轮茶事渐淡,朋友脸上开始浮现满意的笑容,该“中和堂”款黄釉葫芦瓶应属于康熙早期的民窑产品,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谈。因为有关“中和堂”款“官民之争”不光在藏界,即使在学术界也有较大争论。不管怎样,只要不是赝品伪作,“中和堂”款黄釉葫芦瓶在中华瓷器史中就有了它应该拥有的价值和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