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代瓷器鉴别 > 导航 >

清代陶人款

清代陶人款

清代瓷器鉴别 陶意瓷砖 清代瓷器怎样鉴别

2020-03-12

清代瓷器鉴别。

多见于景德镇瓷器上,从顺治至宣统,几乎历朝均有,以乾隆时最为多见。顺治时有:许世文元制。康熙时有:春育主人珍藏、吴仲兴晓山主人、商山仿古、善山仿古、峰霞山人、渭水渔翁、中山人、程子受、东海鼎臣、雪庵、卉庵、璞庵、西园等。雍正时有:江鸣皋造、耀华藏器、瑞锡琼制、瑞锡琼瑛、公输监制、歧博古制、玉清雅制、雍正甲寅沈阳唐英敬制普陀山圆通殿。乾隆时有:昊十九制、壶隐老人、壶隐道人、泉制、瑶华道人、唐英、唐英敬制、唐英俊公氏、唐英隽公、俊公、沈阳唐英、沈阳后学蜗寄唐英敬录、沈阳唐英敬制、钦命榷陶使者沈阳唐英敬制、蜗寄唐英制、榷陶使者唐英制、督陶使沈阳唐英题、蜗寄居士清赏、蜗寄居士古柏堂,蜗寄题、沐斋居士制、陶成居士制古泉堂、陶成居士陶成堂印、陶成堂制、陶成堂印、陶铸、陶榷、乾隆甲辰俊公赠品、陶人、榷陶呈星使、蜗寄老人、唐英之印、隽公、乙因雅制、翟宝珍、玉峰、石林、陶珍、韩睦宗等。嘉庆时有:完颜氏、俊公自制、福海珍藏、佩珂制等。道光时有:解竹主人制造、正斋主人、熊氏壁臣仿古、查小山制、赵之谦、学山小筑、养园仿古、沈恰如制、健庵雅制、福英供奉佛天、珠峰、祝岭雅藏、乐敬宇置、琴南手制、醴渠自制、醴泉自制、道光年冯氏制、仙源陈国治作道光四年、道光丁丑秋九月善宝属陈国治作、王炳荣、李裕元、马衡和等。同治时有:王炳荣、李裕成等。光绪时有:澹园居士、素云道人、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后四十一癸卯制、湘源郑氏子孙宝用、乐道堂主人制、熊氏壁臣仿古。清代景德镇瓷器上陶人款多落于器外底,也有个别落于器口边、腹壁、圈足内壁。清代德化窑瓷塑上的陶人款有:何朝春、许云麟、许裕源制、博及渔人、许云麟制等。多为篆字印章款,印章式样行葫芦形和方形两种,款字既有阳文,又有阴文。另见有“珍和金记” 长条形竖行楷书款。清代德化窑盖罐和瓶上有“顺和苏记”阴文刻款。清代石湾窑陶器在康熙年间有:两来正记、文如壁等;乾隆前后有:源益店、大昌、宝玉、如璋、来禽;道光前后又有:黄炳、霍来、冯铁来、瑞号等。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早期陶人款


唐以前陶瓷器上的陶人款。陶人款的出现可以上溯至战国、秦、汉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秦都咸阳出土陶器上的文字。

这些陶文有六字、四字、二字和一字之分,其中以印文为主,刻纹极少;阴文居多,阳文较少;一般为正书,也有反书的。字体以小篆为主。陶文多印在板瓦的内面、筒瓦的外面,日用陶器的肩部、腹部,亦有印于器内壁的。秦代的制陶业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官府制陶业,一是民营制陶业。对于中央官署控制的制陶业,其产品的戳记一般由官署名和人名组成,官署名冠于人名之前,如右司空婴、左司高瓦、左贝、右齐、都昌等,也有的仅具官署名,如左司、右司、寺水等,但不见亭名、里名;对于市府控制的制陶作坊,其产品上的戳记,是在人名前冠以市亭名,如咸阳市于、咸阳成(城)中等,或仅具市亭名,如安陆市亭、栎市、杜亭等,不见里居名。对于民间独立制陶手工业者作坊,其产品的戳记,既不见中央官署名,又不见市府名,而是具有秦代地方行政组织者的亭名、里名和作器者的人名,标明其产品是某亭、某里、某人所制。如秦都咸阳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瓮肩部两处印有“咸亭阳安 器”,“咸亭”为咸阳市亭的简称,“阳安”为咸亭的里名,“ ”为作器人名。又如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的陪葬墓内出土的—件陶罐上印有“咸亭芮柳婴器”,“芮柳”为“咸亭”内的里名,“婴”为作器的人名。另外,考古工作者已从秦始皇兵马俑的陶人、陶马身上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隐蔽处,发现刻划或戳印的“疆”、“得”、“系’、“ ”、“朝”等85位匠师的名字。秦代实行的是“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能在秦俑身上打印或刻划姓名的陶工,都是技艺较高的匠师。早期瓷器上的陶人款,目前所见最早的是1955年江苏南京光化门外赵士岗吴墓出土的越窑青瓷虎子腹部所刻划的“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此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1970年8月江苏金坛出土的一件青瓷扁壶腹下部一面刻划“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 者也”。1972年南京市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青瓷鸡头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江西南吕市区东晋墓出土的瓷钵和瓷碗外底有墨书“朱”字,当是墓主姓氏。

明、清紫砂陶人款


明、清时宜兴紫砂壶上多署工匠姓名款。文献记载的明代制壶名家有供春、时朋、董翰、赵良、元畅、时大彬、李仲芳、徐士衡、蒋伯、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陈用卿、东仲美、沈君用、惠孟臣等,其中以时大彬最为著名,但这些名家的真品,今天已很难见到。且由于后人滥仿,即使偶见署名款的作品,也常使人真假难辨。时大彬的作品是最突出的例子。幸而6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明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几件署时大彬款的紫砂器,为鉴定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标准器。1984年江苏无锡县甘露乡崇祯二年(1629年)墓出土一件三足圆壶,壶把下方的腹面上阴刻横排楷书“大彬”二字;1986年底,四川绵阳明代晚期墓出土一件紫砂圆壶,壶腹上阴刻“大彬仿古”四字款;1987年,福建漳浦万历四十年〔1612年〕墓出土一件鼎足盖圆壶,外底阴刻“时大彬制”四字款;1987年,陕西延安柳林乡崇祯十二年(1639年)墓出土一件紫砂提梁壶,腹部阴刻“大彬”二字。以上紫砂壶上的刻款,均为楷书体,字体端庄,规整洒脱,下刀时重,起笔方面锐,笔划之间干净利索,毫不脱泥带水。清代紫砂壶名家迭出,成就可观的艺人有陈鸣远、邵玉亭、王南林、殷尚、陈荫干、邵旭茂、杨季初、陈县生、畅彭年、虔荣、邵大亨、瞿子冶、邵友兰、黄玉麟等。这些名家多有落款的作品传世,其中以陈鸣远、陈曼生的作品最为著名。清代紫砂器上出现印款,以上名人作品上的姓名款,或刻、或印、字体或行、或楷、或篆,均极规整。如所见传世陈鸣远南瓜式壶,腹部刻有 “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诗句,句后刻“鸣远”,均为行书字体,其下又有“陈鸣远”方形印章。传世陈曼生匏瓜壶,腹部刻“饮之吉匏瓜无匹”句,句后刻 “曼生铭”,均为行书字体。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陈曼生覆斗式紫砂壶,壶体一面刻“其气清华七碗之后能浚紫霞”句,句后刻“曼生”二字,字均为楷书体。再如邵友兰在其所制砂壶上的落款,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或带边方章“友兰秘制”、楷书小印“友兰”等。陈荫千制竹节式紫砂提梁壶,在外底印有“陈荫干制”方形篆书章款。

宋代其他窑陶人款


宋代耀州窑及受其影响而生产青釉刻、印花装饰瓷器的河南临汝、宜阳、新安、内乡等窑,多在器内模印阳文、阴文或刻划姓氏,这些姓氏可能是作坊主或陶工的记号,也可能是订烧者的标记。如耀州窑的“赵家”、“王”等;临汝窑的“童”、“吴”、“段”、“赵”等;宜阳窑的“吴”、“和”、“吉”、“思”、“刘” 等;新安窑的“吴”、“杨”、“惠”、“张”、“同”等;内乡窑的“田”等。另外,鹤壁窑发现书写、摸印的姓氏铭文有:赵、杨、张、刘、李、宋、褚、柳、林、金、苏、崔、郭、马、孔、何、赵一盘等。扒村窑发现书写的姓氏铭文有:张、秦、花、纪等,广西藤县中和窑瓷器及匣钵上刻划或模印的姓氏和姓名款有:刘五盘子、梁四个、梁四、莫三郎、林、程、李、谢、黎、刘、梁、朱、伍、任、马、周、莫一 、莫十、莫一立、陈三、文三、林四、刘四、李伍、李六、李九、欧二、欧小二、区二、龙二、龙六、程八、黎司、小二、小三、小六、小七、二金、而知、李公造、李小一等。广西永福窑遗址出土的宋代花腔腰鼓,鼓内书写蒋四、蒋小八等工匠名,出土的青釉炉残器,腹刻“蒋子弟供口舍”等款,福建建窑黑釉盏的外底有阴刻“张一”名款的。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发现的姓氏、姓名款有:赵小二、陈立、崔十四、张、刘十、吴口、李、好七、封立、木、肖、王、王口口、小田、赵口口、洪立、洪四、本、小本、重、刘立、崔、白又口等。l980年2月广东南雄苍石发现的宋代陶坛盖上刻有“绍圣四年十六日钟博士谨记”。1976年浙江武义岩坞墓出土的宋筒形陶器腹壁刻有“九政自造火口元丰六年八月十九日元”。

辽、金、元代陶人款


辽、金、元时期陶瓷器上的陶人款与宋代相比,数量有所减少。赤峰缸瓦窑辽代茶叶末釉鸡腿瓶,肩上刻划汉人姓氏孙、徐等,属于工匠姓氏抑或物主姓氏,尚不得而知。]987年北京密云出土的辽绿釉净瓶腹部釉下刻一“杜”字。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金代瓷器中,有一件磁州窑系   白地黑花罐,罐腹墨书“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张泰”无疑是工匠名。上海博物馆收藏一金代瓷枕,枕外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口家造”,惜工匠姓氏不清。山东淄川坡地元代窑址中发现的金、元窑具上,刻有“刘三公瓦底”、“于三“、“叶子成”等人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元磁州窑白地赭彩花卉纹罐,肩部以釉下赭彩环书“至正拾壹年七月九日小河东陈家亲造”。元磁州窑系白地黑花枕外底有戳印“张家造”、“古相张家造”款的。元龙泉窑青瓷器上的陶人款有“张”、“高”、“仲夫”、“项正”、“项宅正窑”等。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的元龙泉窑莲瓣纹罐,底边有墨书“元字柒拾叁号匠”。元吉州窑瓷枕上有于外底戳印“元祖郭家大枕”款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钧窑双耳兽足炉上,有阴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当为元代中期至大二年所制。另见有山西三彩龙莲纹香炉上署以“至大元年汾阳琉璃寺诏任塘城造”。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两件青白瓷碗,碗底有一墨书八思巴文“ ”字,译成汉字是“张”或“章”,这无疑是物主的姓。

清代纪年款


清代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的纪年类款,从款识内容看,主要分为朝代款(又称年款)和干支款两大类。年款多用于官窑器上,干支款多见于民窑器上。官窑年款以楷书或篆书的“大清某某年制”、“某某年制”、”某某御制”最为多见,如“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康熙御制”等。款字多落于器物外底,个别的落于近口沿、足内沿等处。六字楷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个别为三行排列或一排横列,款外围以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六字篆书年款绝大多数作三行排列,少数作一排横列,极个别的为双行排列,款外多无边栏,个别的围以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四字楷书或篆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外围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个别的四字篆书年款作上下右左钱文排列。清代纪年款可分成釉下青花款和釉上珐琅彩款、矾红彩款、金彩款以及刻、印款3大类,其中青花款在所有纪年款中占主导地位,珐琅彩款则集中出现于康、雍、乾三朝,随着珐琅彩瓷器的消失而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矾红彩款。刻划和模印款则用于颜色釉瓷器上,如白釉、厂官釉、仿钧釉、炉钧釉等。从字体上看,整个清代纪年款不外乎楷、篆、隶几种,其中楷书居于主导地位,自始至终都在使用.篆书款出现于康熙晚期,当时只用于供祝寿用的金釉蓝团寿字和五彩三多纹器上。雍正时篆书款增多,许多仿制名窑的品种上均喜用篆书款。乾隆时楷书、篆书款平分秋色。嘉庆及其以后各朝,篆书款数量渐减,基本以楷书为主。

清代供养款


受明末影响,清代景德镇瓷器上的供养款以清初顺治、康熙时最为多见。例如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收藏的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有青花楷书“江南徽州府歙县信士黄道喜助济宁州三教堂香炉肆座永远供奉祈求江湖清吉福有攸归。大清国顺治丁未年孟秋月置造”。中国文物协调中心收藏的康熙青花云龙纹炉,上有青花楷书“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陆羽万敬献醉仙真君座前炉瓶一副。康熙五十六年秋月谷旦”。雍正朝书写供养款的瓷器较少见,传世品中有雍正青花云龙纹炉,炉身正面有青花楷书 “山西平阳府大平县西王里苍头庄弟子李梅献。的清国雍正九年夏月置”。清代最著名的一件书有供养款的瓷器是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由当时杰出的督陶官唐英定制。觚的腹部有一变体莲瓣形开光,内有七行青花楷书文字“养心殿总监造钦差督理江南淮宿海三关兼管江西陶政九江关税务内务府员外郎仍管佐领加五级沈阳唐英敬制献东霸天仙圣母案前永远供奉。乾隆六年春月谷旦”。类似的传世花觚还有两件。乾隆以后各朝瓷器上仍有少量书供养款的,如道光青花山水云龙纹香炉,上有青花楷书“道光戊戌岁秋月谷旦潮阳庙福座座前喜奉天仙玉皇大帝”、宣统青花竹纹笔筒上有青花楷书“宣统二年庆寿庵大佛座前仲秋月立”。

清代吉言赞颂款


吉言赞颂款在清代以康熙朝最为多见,其他朝也少量存在。顺治朝有:玉堂佳器、皇帝万岁万万岁、雅等。康熙朝有:万寿无疆、福寿无疆、万寿长春、周元佐助、世代联芳、世德留芳、有美于斯、美玉于斯、琴鹤相随、在川之乐、王者之香、洪福齐天、长生永庆、润比琅、禄在其中、锦堂福记、温润今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杏林春宴、东壁西院、沧浪绿水、荆川美玉、昆山美玉、昌江美玉、世代文章、如玉珍玩、同玉珍玩、玉石珍玩、益友珍玩、如意珍玩、兰芝珍玩、兰乐珍玩、球琳珍玩、博翁珍玩、昌江珍玩、奇石珍玩、恒友鼎玉珍玩、益友鼎玉珍玩、慎友鼎玉珍玩、信友鼎  玉珍玩、杏林轩制珍玩、奇石宝鼎之珍、奇石美玉之珍、奇玉宝鼎之珍、青玉宝鼎之珍、卞和三献之珍、球琳琅 之珍、怀瑾握瑜之珍、坝潘换若之珍、奇石席上之珍、友昆连碧之珍、置轩珍玩器、常丰轩珍玩器、博古雅玩、玉石雅玩、美玉雅玩、留香雅玩、益友鼎玉雅玩、三益之珍雅玩、原交鼎玉雅玩、雅玩、奇石鼎玉雅制、益友鼎玉雅制、忠友美玉雅制、苟玉至珍雅制、美玉雅制、治国雅制、宝石雅制、魁元雅制、圣友雅制、子珍雅制、玉石佳玩、永兴传玩、熙朝奇玩、庆兴荣玩、清雅古玩、和盛古玩、西朱若深珍藏、庆溪若深珍藏、若深珍藏、温润今古珍赏、爱乐长春清赏、宴乐长春清赏、宴乐长春清雅、鼎盛玉堂佳制、珍如玉永盛制、金陶玉冶之图、西宛雅集图记、信友玉珍记、玉殿传胪首唱、玉堂佳器、上锋博制、东海鼎臣、熙朝传古、清朝传古、康熙博古、两来正记、真玉、美玉、玩玉、玉、文、古、珍等。雍正朝有:福山寿海、金玉其相、陶成之宝、觉生常在、华章珍日、千秋如意、精雅古玩、精细古玉、坦素清玩、华章珍日精制、安吉君珍玩器、清玩、琅等。乾隆时有:山高水长、瑶华清赏、天竺恩波、实藏珍玩、新斋博古、陶成宝鼎、乙因雅制、葆灵珍藏、实藏珍玩、友昆连碧之珍、慧福寿、玩玉、雅玩、赏等。嘉庆时有:福海珍藏、爱莲珍赏、 思古乃、万年甲子、喜等。道光时有:九月菊花、文甫雅玩、睹酒公杯、徐亭烟柳、南浦归帆、晓岚雅制、友棠雅制、句轩清玩、爱莲珍赏、蔗林珍玩、雅玩、兰香等。咸丰时有;山高水长、太平天国干岁夫国安等。同冶时有:吉祥如意、燕喜同和、玉壶买春、富贵白头等。光绪时有:永庆长春、同庆长春、腋秋吟静、兰乐珍玩、清华珍品、陶斋法宝、佛日长明、满堂福记、锦堂福记、温润今古珍赏、春育主人珍藏等。宣统时有:吉祥如意等。

清代干支纪年款


清代陶瓷器上以天干与地支相配来标明器物制作年代的款识,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这类款识在清代瓷器款识中所占比例较大,各类器物L均大量使用,从顺治开始直至清朝灭亡,贯穿始终。例如顺治时的“顺治丁酉年”、“庚子年制”、 “戊子春月”、“戊子秋月”、“甲午仲秋”、“乙未年制”、‘戊戌冬月”、“顺治十六年岁在己亥孟春月”等;康熙时的‘康熙乙未仲夏”、“康熙丁未年制”、“大清丙午年制”、“丙午年制”、“康熙辛亥年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壬午王钦宣制”、 “康熙壬辰岁振民武记”、“大清癸丑年制”、“大清戊申年制”等;雍正时的“雍正六年戊中岁”、“雍正甲寅沈阳唐英敬制普陀山圆通殿”等;乾隆时的“乾隆乙丑”、“大清乾隆庚寅年莲塘监制”、“大清乾隆丙辰年制潞河继述堂李氏案祠”、“乾隆丙午”、“乾隆戊申岁”、“乾隆甲辰敬制”、“乾隆甲辰俊公赠品”、“乾隆丙寅宝啬斋制”、“乾隆戊寅冬十月立于壁华轩斗记买卖”等;嘉庆时的“嘉庆己末年制”、“嘉庆戊午事敬堂制”、“嘉庆己巳年子恬造”、“嘉庆癸丑行有恒堂制”等;道光时的“道光庚戌行有恒堂制”、“道光乙丑年制”、“道光丁酉年制”、“道光戊戌年制”、“道光丙午年制”、“道光戊申年制”、“道光己酉年制”、“道光庚戌年制”、‘道光丁未文朗珊制”、“道光庚子年定王府制”、“道光乙巳年定王府制”、“道光戊申春行有恒堂制”、“道光丁末春定府行有恒堂制”等;咸丰时的“咸丰辛亥行有恒党制”、“咸丰辛亥仲春退思堂主人制”等;同治时的“同治庚寅耕读山房监制”等;光绪时的“光绪丁未玉海堂制”、“光绪丁未冬”、 “大清光绪壬午年江西景德镇官窑内造”等;宣统时的“宣统己酉春堂制”、“宣统庚戌宜春堂制”等。清代干支纪年款的落款位置不固定,有的落在器底,有的落在器壁,有的落在口沿处。字体有揩有草。款外边栏或有或无。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代陶人款》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代陶人款》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代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