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看釉色鉴别瓷器年代 > 导航 >

鉴别青白瓷要“四看”

鉴别青白瓷要“四看”

看釉色鉴别瓷器年代 瓷砖墙面 青白釉瓷器鉴别

2020-03-13

【www.taoci52.com - 看釉色鉴别瓷器年代】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岂能望其项背?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教你如何鉴别青白瓷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鉴别瓷器中的青白瓷。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记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这里专家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专家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鉴定真品紫砂茶具要学会“四看”


俗话说盛世兴收藏,近几年,玩壶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紫砂茶具的价格连年攀升,紫砂茶具正成为投资新宠。但是,同样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仿品、赝品。因此,如何来鉴定真品紫砂茶具呢?

从原料上来讲,目前的紫砂茶具少量使用真正的紫砂泥料,大部分是类紫砂泥的陶土,区分真正的紫砂泥和类紫砂的陶土的方法如下:

1、看密度。密度不同导致同样体积的紫砂茶具重量不同。矿物中各种氧化物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导致烧制的紫砂密度不同,类紫砂的陶土较重,而真正的紫砂泥烧造后内壁结构中会形成团聚体,有气泡,所以密度稍小,上手稍轻。

2、看质感。真正的紫砂泥烧成的茶具犹如豆沙一样,再精细的紫砂看起来仍有半悬浮态的颗粒感,摸上去也不会太光滑,但也不会拉手,类紫砂的陶土摸起来有涩感,而掺了化学原料的又过于光滑。

3、听声音。紫砂与瓷器不同,不用专门上釉,烧结后表面就会自然形成有附着感的泥门浆体表皮,不漏水但透气,声音传导没有瓷器那么清脆,但也不闷,而类紫砂陶土发闷。

4、看款识和铭刻。紫砂制品上的款识和铭刻是指刻、印、划在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的艺术大师和使用者等诸多因素,这同样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刻款铭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书体上,明代都为楷书,到了清代早期楷书、篆书并用,而后期则以篆书为主。

从工艺上来说,紫砂茶具制作分全手工茶壶、半手工半模具壶、挡坯壶以及手拉坯壶,同等条件下价位依次递减。识别时,全手工壶从工艺角度看分打身筒和镶身筒,圆壶都是打身筒的工艺,方壶则是利用镶着身筒的方法,就是把几块紫砂泥镶结起来,这两种是紫砂茶具独有的成型工艺。全手工壶线条灵活,有张力,在线条周围有鼓胀感,在壶身内壁把手处可摸到手工接片略微突出的痕迹;半手工壶延续了全手工的特点,但造型相对呆板,张力不足;挡坯壶毫无鼓胀感,呆板;手拉坯壶内壁有明显的一圈圈的同心圆痕迹,外表面有玻璃光泽。

青白瓷鉴别务必做到这几点!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岂能望其项背?

对青白瓷的鉴别方法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最佳,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备受青睐。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息,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晶莹透亮的色泽、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岂能望其项背?

买古瓷的“六看鉴别法”


买古瓷有讲究。下面是本人多年来在收藏经验中自创的买古瓷“六看鉴别法”,现与大家共享。

一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造型,有时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各有不同。

三看纹饰不同时代的作品纹饰各具特色,带有当时的文化气息。

四看款识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工艺在收藏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艺的高低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影青碗,北宋时采用仰烧,故碗底留有印记;而南宋时则采用复烧(碗底朝上,一个叠一个),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时的碗多数是有包边的。宫廷用的碗包金边,有钱的大户人家包银边,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铜边了。在收藏的时候,从这些碗采用的包边残留材质就可以推断出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从而认定它们的价值。

六看手感所谓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购买瓷器时把玩这些瓷器的感觉,如手感是否圆润顺畅。据说有些真正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儿,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

青白瓷真伪浅议


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它较集中地代表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水平。所谓青白瓷,是指其釉色介于青白两者之间,青中泛白,白里显青,具有胎腻质细,体薄透光,釉面莹润,如冰似玉、滋润清雅、晶莹夺目等特点,它既不像白瓷那种素净,牙白瓷那样雅洁,也不像卵白瓷那种失透,更不像青瓷那样青翠欲滴,因此,在中国东南沿海和其他一些省、区烧制青白瓷的众多窑址中,江西景德镇以其烧造优质且典型的青白瓷而冠绝群窑,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瓷之所以如此晶莹剔透、质优而典型,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1、 瓷石的质优,导致瓷胎致密洁白,半透明度良好,为同时期各窑产品所不能比拟。

2、烧制工艺严谨、器壁薄腻规整,器型挺拔精巧,其制坯技艺极其娴熟。

3、瓷釉光泽度高、透明度好、釉下的刻花纹饰因线条的深浅不同而积聚厚薄不等的釉层,浅处釉色青白,深处呈色青绿。

青白瓷的造型丰富,品名繁多,可以说应有尽有,有的学者从造型上将其分为琢器和圆器两大类;所谓琢器是指立体造型的瓷器,如瓶、尊、罐等;圆器是指平面造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鉴于人们生活相当丰富,而青白瓷的造型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器类的繁杂丰富、变化多样,深受人们青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不法者的疯狂盗掘和走私古陶瓷的原因。于是就出现了大量仿制历代名瓷,烧制赝品的制假贩假活动。在仿制过程中,由于一些人借用高科技手段,使一些高仿伪赝品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为此,如何准确鉴别它们的真赝,在这里跟大家共同学习,谈谈我的一点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鉴别陶瓷的真古或新仿的传统方法,就是所谓的“眼学”观察法。这种传统的方法具体说就是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诸多特征包括造型、纹饰、胎体、釉色、铭款、重量、音色、旧痕和光泽等进行综合鉴别、分析与判断。这是陶瓷辨伪的一种最基本方法,也是当今最流行的方法。

鉴别青白瓷先要认真用眼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造型是否符合古瓷特征,胎质是否细腻,器体是否体薄透光,这是一点。如果上述这些都符合的话,则特别关注其器表釉色,釉色是判别真古与新仿品的关键,也是作伪者较难过的一关。一般新仿瓷器出炉后,器表釉色首先给人的直观就是崭新发亮,俗称“燥光”,作伪者为了作旧退除燥光,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兽皮用手工反复打磨退光,现今新的方法是用现代化学材料稀释,用刷油漆的排笔刷于瓷器表面,一个多个小时后“燥光”就会逐渐退掉。用兽皮反复打磨的作旧效果要比用化学材料的好,而且显得更自然,经过上述方法作旧后的瓷器,稍不注意就易蒙混过关,难以辨别。为此要辨别一件青白瓷器的釉色是否纯真,不仅要用双眼观其釉面是否滋润光洁,色泽青白,观其积釉浅处是否釉显青白,积釉深处是否呈色青绿,还特别需要用手抚摸,即手感如何。如果手一摸过去器表光洁釉净,犹如触玉一般,则说明釉色纯真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如果是经过化学材料作旧过的瓷器,用手摸其器表定不甚光滑,当然,这种手摸还要和眼观结合进行,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器型、胎体或釉色经过眼观、手摸都基本无疑点的话,就要观其装饰图案了。青白瓷纹样的种类、组合、布局、装饰手法及其刀法风格特征,也是作伪者最难仿的一关,只要我们细心地反复观察、比较分析,也是能辨别其真伪的。如是新仿品,往往刀笔并不那么熟练,不是此处线条交叉,就是那处双线重叠,甚至成片刀痕紊乱,即便是仿古高手,往往也只能模仿刻划其“形”,而难以刻划出其“神”来。所以,鉴定时只要细心审视,还是能识别真伪的。辨别青白瓷的真伪,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瓷品的胎足。作伪者为了作旧,往往在底足露胎处用烟叶水或浓泡的茶叶水反复涂刷,效果很好。

当然,识别陶瓷的真古或新仿,除了上述传统方法之外,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方法。由于传统的鉴定方法无法确定胎、釉成分;对器型、釉彩或纹饰均无量化标准。目前,我国的古陶瓷科技鉴定,主要是对陶瓷胎、釉成分、烧成温度,烧造时间,显微结构等方法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用同步辐射X荧光、热释光等方法分析的。这种方法是现行最有说服力、最科学的一种方法。

宋代青白瓷瓷器鉴赏


青白瓷也叫影青瓷或隐青瓷,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江西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北宋时其青白瓷的基本特征是 胎质细密,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北宋偏早的一些器物积釉微泛黄色器型多见盘、碗等日用器皿,还有瓶、壶、盏托、注壶、枕、油盒等,油盒底部多有“吴家盒子记”、“段家盒子记”等标记,均为阳文直书,此外尚有“蓝”、“朱”、“程”等共计14家;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盘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刻印花图案内容主要是花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传世最多的是盘、碗、碟、盒及魂瓶等,尤其是魂瓶,江南地区宋墓儿乎都有出土。直至现今一个做工完好、堆塑各种龙、虎、龟、蛇、鸡、犬、凤等纹饰的魂瓶真品,在市场上最多只能卖到儿千元。

南宋中期以后,景德镇受定窑影响采用复合支圈覆烧法,盘、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此时胎质比以前稍粗,釉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偏白,一类偏青。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与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签碗、平底碟、弧壁浅盘等南宋中晚期碗演变为撇口弧壁形。在装饰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为刻花、划花,内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为主,也有婴戏晚期印花很多,图案层次较多,构图繁缛,除花卉、水波游鱼外,还出现了人物故事题材。

宋代青白瓷酒具鉴赏


青白瓷又称影青、映青、隐青、印青,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因青中泛白,白中闪青而得名。此器为宋代景德镇窑烧造的成套酒具。注子注碗通高23厘米;注子高15.5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7厘米;注碗高14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9.5厘米。注子器口细长,呈直筒状,盖合紧凑严密,以保持酒味的芳香。盖钮为台式蘑菇状,既实用又美观。注子(即壶)器体呈瓜棱形,表面刻以浅浮雕莲花纹饰,肩斜,鼓腹,壶嘴细长,扁曲柄,圈足较矮,足底无釉。注碗口沿略向外撇,碗体表面也刻以浅浮雕莲花纹饰,敞口,深腹,内底足有垫烧的块痕,高圈足,足底无釉,因经数百年的气蚀水浸,其无釉露胎处胎质显得干松,底部中心微向里凹,并可见纹里粗疏的等距旋痕。由于长时间埋于地下,器物表面留有部分黄泥土痕,土沁深入胎骨。出于使用功能的考虑,注子的主要盛装容积置于腹部,注碗较大,可容纳壶腹。这样既可以多蓄热水,又可均匀地把热传给壶体温酒。作为成套器具,造型既注重了单体形象,又顾及到整体造型纹饰的统一。总观整体和谐一致,清秀典雅,弧线流畅,纹饰简洁明快,釉色明澈青翠,充分了体现了宋影青瓷器的精美,烧造技艺的高超。

此种酒具,唐宋时称为“注子”。明人李日华《紫桃轩又缀》说:“吴俗呼酒壶为注子,按周礼以注鸣者,注注味也。鸟喙亦音咒,古人用壶以大口泻,而今人加以长喙如鸣然,故名注子。”此器由酒壶及温酒用的碗两件组合而成,浑然一体,构思巧妙。把酒置于莲花中,引发人们对美的遐想,使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真乃别具匠心呵!五代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宋白沙宋墓壁画上都展示了宴饮时成套使用注碗的情形,但以宋代最为风行。对此,宋孟元老《东京梦体录》“会仙酒楼”条中,有所记载:“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座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由此可窥见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之一斑。(

相关推荐